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陽明悟行學宮

    首先我想說的是:歷史從來都是迴圈的,只有科技是進步的。女權是一種政治運動,思想,所以現在有的,歷史上都出現過。

    歷史上的女權主義,我可以給一個歐洲的例子,一個規模不小的女權運動:

    宣告:本故事在各大網上都有不同的版本,根據闢謠,所以用歷史記載的真實版本,還原歷史。

    捷克9世紀初的女王麗佈施(Libuše)以建立布拉格城堡而聞名於世,她手下的一名女衛隊長普拉斯妲(Vlasta)則以建立“紅色處女軍”(The Maidens)彪炳史冊,且埋藏了一批鉅額寶藏,在捷克歷史上留下千古之謎。

    9世紀,女王麗佈施及其夫普熱美斯公爵建立了古老而美麗的布拉格城堡,城堡後經多次擴建。直到一千多年後的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總統府仍設立於此。

    麗佈施女王以始建舉世聞名的布拉格城堡而流芳千古,她手下的一名女衛隊長普拉斯妲卻以建立“紅色處女軍”,又埋藏了一批鉅額寶藏,也在捷克歷史上留下千古之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普拉斯妲(Vlasta)及少女戰爭(The Maidens" War)源自捷克的民間傳說,其最早出現在12世紀科斯馬斯·布拉格的《波希米亞紀事(Chronica Boëmorum of Cosmas of Prague)》中,之後也出現在14世紀的《達裡米紀事(Chronicle of Dalimil)》中。根據資料記載:

    9世紀初的麗佈施女王不但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巾幗英雄,還建立了一支包括婦女在內的驍勇善戰的軍隊,曾打敗過不少敵人。後來她雖然嫁給了普熱美斯公國的公爵普熱美斯,但始終保持著桀驁不馴的獨立性格。後來,這位女王建立了一支威風凜凜的皇家衛隊,其隊長就是後來在捷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普拉斯妲。這支衛隊完全由清一色的年輕女子組成,它負責保衛女王和皇宮的安全。普拉斯妲兢兢業業為女王服務,與女王結下了很深的感情。麗佈施女王去世後,普拉斯妲深感悲痛,她不願意再為國王普熱美斯公爵效勞,便率領自己手下的女兵來到捷克北部的維多夫萊山,從此佔山為王。

    普拉斯妲糾結了一支由少女組成的軍隊,反抗麗佈施的丈夫普熱美斯王子(Prince Přemysl)的統治,這支軍隊即The Maidens(原意是少女們,並不直接有紅色處女之類的含義)。這批少女軍以德維納(Děvín)要塞為據點進行活動,視男人為敵人,甚至與她們自己的父親和兄弟為敵。德維納城堡就建在著名的高堡(Vyšehrad)對岸。在德維納城內,普拉斯妲等人騎著馬維持治安,像殺狗一樣殺死男人。同時,普拉斯妲專門挑選漂亮的少女軍成員去誘惑和摧毀男性。

    普拉斯妲的“紅色處女軍”規模越來越大,最多時達到上千人。為了保證部隊的給養,她率領軍隊離開了貧瘠的維多夫萊山,在迪爾文城堡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大本營。

    隨後,“紅色處女軍”四處打家劫舍,徵收捐稅,推行自己的法律。這些法律大部分是針對男人的。據說,為了蔑視男人,她有時會帶著幾名女兵,手持利劍和盾牌,赤身裸體地去市鎮遊逛,如果哪個男人膽敢朝她們看一眼,她們就會毫不遲疑地把那個男人處死。

    普拉斯妲在她自己的地盤上行使著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她規定:

    一、男人不許佩帶武器,不許習武,否則處以死刑。

    二、男人必須種地、做買賣經商、做飯、縫補衣服、幹所有女人不願乾的家務活;女人的職責則是打仗。

    三、男人騎馬,雙腿必須懸垂在坐騎左側,違者處以死刑。

    四、女人有權選擇丈夫,任何拒絕女人選擇的男人都將處以死刑。

    初期一些當地男性不以為然,不顧普熱美斯王子的警告前往德維納城。他們嚴重低估了少女軍的戰鬥意志,以為只要向少女們展示一下刀劍就足以嚇倒她們。結果在普拉斯妲的帶領下,這些男性大多在衝突中被殺。但真正演變成男人和女人的戰爭,是塞提拉德(Ctirad)被殺事件。

    一年夏天,塞提拉德和他的幾名男性親屬離開自己的家鄉,準備前往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途中路過高堡。在樹林中他們發現一個女孩被綁在樹上。這個女孩叫紗爾卡(Šárka),其實是普拉斯妲手下的一名隊長。紗爾卡布置了一個陷阱,她謊稱自己是奧克林(Okořín)一個村長家的女兒,遭到少女軍襲擊被綁在這裡。被紗爾卡的美貌所迷惑,塞提拉德和他們親戚放鬆了警惕。於是紗爾卡以答謝為由,誘騙他們喝下了含有催眠藥物的蜂蜜酒。在塞提拉德等人喪失行動力之後,沙爾卡使用狩獵號角召喚來其它少女軍同伴。她們將沒有抵抗能力的塞提拉德等人殺死,這些人缺損的屍體後來被綁在德維納要塞的一個輪子上示眾。

    少女軍的這個舉動傳到了高堡,這導致當地人的容忍終於達到臨界點,們要求普熱美斯王子下令予以報復和制裁。居住在高堡附近的許多男性甚至在沒有得到指示的情況下自發前往保衛高堡,並沿途殺死他們所遇見的女孩。男人們的這些報復舉動也使普拉斯妲非常憤怒,她召集少女軍決定進攻高堡進行復仇。

    實際進攻高堡的戰鬥不像普拉斯妲所預想的那樣,少女軍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訓練。她以為其它少女軍同伴會像戰友一樣跟在自己身後,但結果其他人沒跟上她。於是一馬當先的普拉斯妲被男人們包圍起來,許多男人壓著她使其連揮刀都很困難,最後男人們把她從馬上拉了下來,亂刀砍死。

    其它少女軍戰士見普拉斯妲被殺,很快就喪失了戰鬥意志,向德維納城撤退,撤退過程中許多人被殺。殘餘的少女軍戰士撤回城內,高堡的男人們隨後就攻入了德維納城。見取勝無望,倖存的少女軍戰士放下武器,下跪請求自己的兄弟和親屬寬恕。但男人們認為少女軍狡詐惡毒,拒絕給予寬恕,將投降的少女軍戰士從窗戶和城牆上扔出去摔死(或殺死後將屍體從城牆上扔出去)。少女軍戰士的屍體和德維納要塞最後都付之一炬。

    於是少女戰爭以高堡男人們的勝利告終,當地再也沒有婦女敢反對普熱美斯王子的統治。[2]

    對於誘殺塞提拉德的女孩紗爾卡,資料稱其在隨後的戰鬥中(但具體是否是進攻高堡之戰暫未找到資料)戰敗被俘。根據《安妮的波希米亞:捷克文學與社會,1310-1420(Anne"s Bohemia: Czech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310-1420)》一書,塞提拉德被殺事件後,男人們曾在停戰期誘騙一些少女軍成員到高堡,並實施性侵,出於羞愧這些女孩後來沒有敢返回德維納。而跟隨普拉斯妲參與攻打高堡的少女軍成員基本上不是戰鬥中被殺,就是投降後被處死,有相當一部分死前可能遭受過性侵。少女戰爭在這本書中被定位為性別的戰爭。[3]

  • 2 # 貴州砍柴人

    對的女權國家是沒有的,如果說有,那也是相對的。比較而言,瑞典、挪威、紐西蘭、荷蘭、英國這幾個國家算是女權較重的國家。

    1、挪威:女權最高的國家。

    2、瑞典:名副其實的女權國家。

    3、紐西蘭:第一個給與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4、荷蘭:最習慣由女人統治的國家。

    5、英國:“女王情結”根深蒂固。

  • 3 # 青燈讀歷史

    NO.1瑞典——名副其實的“女權國家”

    NO.2挪威——“他們的男人都到哪裡去了?”

    NO.3紐西蘭——第一個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

    NO.4拉托維亞——最缺少男人的國家

    NO.5荷蘭——最習慣由女人統治的國家

    NO.6英國—“女王情結”根深蒂固

    NO.7委內瑞拉——盛產美女的國家

  • 4 # 小鄉說歷史

    1、瑞典——女權國家

    2、冰島

    3、拉托維亞——最缺少男人的國家

    4、荷蘭——最習慣由女人統治的國家

    5、英國——“女王情結”根深蒂固

  • 5 # 站起來就那麼難嗎跪族

    現在的女權分子,經常汙衊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歧視女人。實際上,和她們理解的正好相反,古代人對女性的呵護,才真正是無微不至。

    古人是怎麼呵護女性的呢?下面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古代的女性,出嫁之前,不會離開父兄的視野。出嫁之後,不會離開夫君的視 野。偶爾出門,還要有家人陪同。如果和男人有社交方面的交往,則要授受不 親。這都是對女人的保護,而不是一些現代人所誤解的,是限制人身自由。在這種保護下,一個女孩子,在她發育成長的整個過程,顯然不可能遭遇強姦,性騷擾,私奔,未婚先孕,等等問題。

    因為在古人看來,一個弱女子,以美貌露於外,無異於一個兒童手持千金行於市。有些人覺得,如果被侵犯了,不是有法律嗎?法律可以保護女人的。這就是缺心眼了。誰願意被強姦了之後,然後換強姦犯坐牢。法律並不能保護人,法律只能事後懲戒。

    真正保護女人的,還是自己的父兄,丈夫。(古代活不下去的人,才會讓女兒給人做妾,一是有口飯吃有個活路,二是有條件生兒育女,不然,父母死了,女兒一個人活不下去。當然了,這種人家,兒子是找不到老婆的,得打光棍,但是女兒可以給人做妾,男兒打光棍,可以賣力氣活命,女兒不行,必須得找個人家才能活下去,所以就有了納妾制度。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讓女兒給人做妾。不像現在那些不知廉恥的女人,不愁吃不愁喝,要給人當二奶,這在古代,會被當作娼妓,二奶不是妾(納妾的前提是,是那些沒有活路的女人,有餘力的男人,給她一條活路,和她生兒育女,並負擔起她一生的生活。這體現的更多的是責任,而不是壓迫。更不是一些猥瑣男所理解的那樣,男人活著就應該和更多的女人睡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死在工作崗位上能賠償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