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兄問道
-
2 # 鄒近夫
從“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來看,李白應該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劍客,而且有著俠義心腸,因為這詩句中透著一股灑脫不羈的豪氣。
-
3 # 漫步雲舒
李白,文武雙全的俠客,據考證,他的劍術高超。只不過幾百年來,他的“詩仙”粉絲遠多於“劍俠”粉絲,在全唐詩中獨領風騷,從而逐漸讓人忽略了他的“武功”。
-
4 # 父與子是老鐵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從李白的詩詞中可以略知他的人生理想,有仕途追求,常借酒抒情,是豪爽的一生,性情的一生!
-
5 # 塵埃郎
一說起李白,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詩人,一位讀書人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 可是,歷史上的李白不僅是個詩人,是道士,是俠客,一個心懷天下的智者。李白號稱‘詩仙’,是個浪漫主義者,與杜甫合稱‘李杜’。根據史書記載:李白還是個遊俠,據說曾經殺過黑社會的人,在《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也寫到自己‘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可見,李白確實是一位俠客,擁有出神入化的劍術,喜歡仗義疏財,充滿俠義豪情,具有大俠風範。 李白不僅有大俠風範,還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自橫空出世以來便以超凡的才情備受世人矚目,且千百年來魅力依舊,他的詩歌還讓我們朗朗上口。
-
6 # 好學詩
不但是詩仙,而且是俠客。“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記住李白詩,忘記了李白的劍是世人悲哀!
-
7 # 廣林子一
李白是俠客,並且是一個最會寫詩的俠客,也是一個最有俠客精神的詩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白是一個能武善文的詩俠!
李白寫有一首《俠客行》,極是精彩絕倫:它描寫了一個俠客,戴著趙國的胡纓,持著吳國的金鉤。跨上裝飾著銀鞍的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快地馳騁。而這個俠客卻劍藝高超,無人可比。更可貴的是,他蔑視聲名富貴,卻義結豪士。朋友有難,則一諾千金,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嫉惡如仇,氣勢豪邁。可謂是錚錚俠客,世所罕見!詩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寫出了俠客的劍法精湛,出神入化;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則寫出了俠客的神秘和出塵,不禁令人讚不絕口。
這裡,可以明顯看出李白對行俠仗義、飛劍持觴的嚮往與熱愛。同時,李白對書齋苦讀、舞文弄墨的書生頗為不屑,認為他們過的是是平淡、平凡,甚至平庸至極的生活。
李白少年在蜀,學詩習劍,談經論道,心有鴻鵠之壯志,於是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自稱“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劉全白在《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中也評論李白道:“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亦言其“少任俠,手刃數人”。如此,李白對“劍”充滿了情懷,亦是勇毅之俠士也。
-
8 # 老仙女手記
我心目中的李白既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更是一位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俠客。
《王者榮耀》的手遊中,歷史上的“詩仙”李白被設定為一個翩翩少年劍客,人物臺詞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雖說遊戲中的李白和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有出入,但其豪情與俠義倒是異曲同工。
而說起歷史上的李白,大家腦海中就會浮現起一個邪魅且狷狂的浪漫主義大詩人形象。而歷史中的李白也確實是一位劍客。
李白出生在西域,野史傳聞,李白有一半胡人血統。因為生長的環境和他自身的性格,李白或許從小就懷有“仗劍走天涯”的豪情壯志。《與韓荊州書》裡寫道:“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這或許就是李白對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相傳,李白有個劍術老師,正是當時的第一劍客裴旻,倘若如此,李白應該是劍術了得。而最能體現李白俠客情結的,則是那首廣為人知的傳世之作——《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除了《俠客行》,其他詩句也多多少少透露出李白的俠義之心,如《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一詩中的“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裡,李白寫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行路難》中,又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白馬篇》更是字裡行間的快意恩仇,將李白的俠肝義膽體現的淋漓盡致: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即便不是真正的俠客,李白也是願意成為仗劍走天涯、來去如風的俠客吧。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一首詩就可構築一個江湖,拿起酒杯豪飲就可如夢江湖,就像金庸先生,也可靠筆書寫江湖。
曾毅先生在1922年版的《中國文學史》中這樣評價李白:“青年時俠骨稜稜,不顧細謹,不拘小節,氣若蓋一世。故言用兵,則先登陷陣,不以為難;語遊俠,則白晝殺人,不以為非;語功名,則談笑靜沙,不以為意……”在我看來,李白就是有俠客的氣度,肆意張揚、灑脫快活、滿腔豪氣、一身俠骨。
-
9 # 南柯故事谷
在很多人的眼裡,只知道他是一個浪漫主義的大詩人,是有累世盛名的“詩仙”。而現實中,李白是一名劍客,有著與生俱來的的俠客氣質。
他出生在西域,那裡胡漢混雜,民風相對彪悍,野史傳聞,李白甚至有一半的胡人血統,而他從小亦有著“仗劍走天涯”的豪情。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中有云:“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這裡的“十五好劍術”,或許就是少年李白的真實寫照。
關於李白的劍術師父亦有傳言,是當時的第一劍客裴旻,如果這是這樣,李白的劍術應該是很高超的。而唐代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描述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排除個人崇拜和刻意誇大的成分,卻也從側面佐證了李白的俠義劍客之舉。
《俠客行》是最能體現李白俠客情結的傳世之作,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詩句之中,字裡行間,都是快意恩仇。
-
10 # 匠人工坊
是。
何為俠客?李白早有《俠客行》一詩,想必題主也是因此生出一問。其詩中的俠客——蒼穹之下,仗劍天涯,英姿勃發,斬盡天下不平,剷除世間險惡,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而後功成身退,即「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無名』獵刀
蒼穹之下,仗劍天涯,英姿勃發,李白實屬是做到了。李白先世數代定居西域,直到李白的父親這一輩方才大舉遷居,由胡入蜀。西域的狂放因子與巴蜀的遊俠之風,都是李白恃才傲物、任俠仗義姿態的土壤,再加上他自幼錦衣玉食,當真視金錢如糞土,完全有痛飲狂歌、飛揚跋扈的條件。論身為俠客的實力,其劍術超群,「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詩文記載李白的劍術在唐代僅次於裴旻。李白年紀稍長後離蜀東行,「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也當真「頭不離肩,劍不離身」。李白自稱曾經手刃數人,據李白研究專家周勳初的意見,此事應是事實。論身為俠客的氣魄,他的確為重俠重義之人,具體可見李白為同鄉好友吳指南服喪慟哭一事。
只是後來幾句“斬盡天下不平,剷除世間險惡,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而後功成身退”,只能算作李白的理想。李白(自認)時運不濟,理想未泯,徒得詩仙一名傳世,而天下不平,依然如故。渴望斬盡天下不平,最終自己卻成為天下之大不平。 自然,今人看也不乏眼高手低的緣故。只是稱作一個俠客仍舊綽綽有餘。
至於不屑於李白為俠客的觀點,許是多糾結於李白似乎是“功利”的。畢竟常人眼中的俠,乃以武犯禁,匡扶正義,大謙於天下之人心。而李白,似乎總在憂心自己的政途。然而,常識中的“俠”,總是伴隨著禮崩樂壞、天下不安、人臣篡逆、綱常失紀。大唐盛世光景中的李白,志在成就姜太公、諸葛亮那樣的事業,由布衣之士躍升為帝王之師,於談笑之間安定天下,絕不是不破不立逆風而行。再者,他也絕不是純粹的“功利者”,否則怎會寫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樣的詩句?
一首《俠客行》作結: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
11 # 漁歌夜話
李白是盛唐末期的一位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一生豪放灑脫,留下大量的瑰麗詩篇,被後世尊為“詩仙”。
說李白是一名劍客,主要根據傳聞年少時李白師從第一劍客裴旻匯學習劍術。以及他的詩作《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詩句中僅僅只是表現李白有俠客情結和嚮往,也很符合李白少年狂放不羈的性格。但大唐律例能允許他能連殺數人,可以不負殺人償命責任?更無法佐證李白有劍客生涯。
現在我們從李白一生的經歷史,找尋他是否存在過俠客生涯:
李白少年時代好劍術俠遊,二十四歲學業有成“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二十六歲,應詔自薦失敗。經孟浩然介紹與故宰相孫女成婚,逐將安陸為家。交往中只有文人墨客,未有任何記載李白與武林人士有來往和江湖故事,後在安陸桃花巖,耕讀生活。
李白三十五歲時,為博玄宗賞識,獻《大獵賦》成功。四十二歲時經長安太守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舉薦下,玄宗召李白進宮。供奉翰林,李白從此終於登人生頂峰!次年對應景文人生活日漸厭倦,玄宗即遣其出宮!
至德二樓年(757年),李白五十七歲。加入謀反永王陣營,兵敗流放夜郎後大赦。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因生活窘迫,投奔族叔李陽冰。次年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就詩仙一生的坎坷經歷:我等看到一個與其形象反差極大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歷來宣揚李白蔑視權貴,豪放不羈,絕不肯為功名俯首折腰的“證據”。然而李白終生都在為求仕途舉薦捷徑而奔忙!真正的俠客都視功名為草芥,終身只願浪跡江湖,自在快活。仕途與江湖劍客如此巨大的衝突反差,怎可能在一個人身統一起來!
一切理想,最終都要回歸到生活的現實中來,雖然他也曾發出蔑視權貴的勞騷詩句,但其內心更多向往的卻是: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詩中看到更多的是一個極度熱衷功名富貴的真實李白!
那些江湖劍客文字,僅僅是他內心向往自由灑脫的表現而已!
回覆列表
李白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劍客,而且有著俠義心腸。“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就透著一股灑脫不羈的豪氣。
他年輕的時候行俠仗義,到處打抱不平,曾親手殺過人。這一點,當時的人魏顥在編寫李白詩集時就說過:“(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親手殺死過幾人)”。這一“手刃數人”的事件,其始末李白和魏顥都語焉不詳,大概是有所顧忌。
但李白從不後悔做了這件事,留下了許多詩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他自負是把腦袋拎在手上,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俠士”、“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