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這部電影,看陣仗顯然是衝著拍成《共和國往事》,或者至少也得是部《北京往事》這種黑幫史詩款的電影去的。所以,以北京文化圈為代表的許多文化人,紛紛讚不絕口,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豐碑。不僅是那代人青春的豐碑,也是那個時代和社會的豐碑。
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一部《北京往事》,而是一部《北京古惑仔》。一群文化人,非要強行給一群老混混立傳立碑的,問題是立不起來啊。要拍出來史詩感,首先你要說的那些事和人,得能上的了書,站得上去時代的檯面。太史公們,司馬光們,會給混混立豐碑嗎,不會。連混混都能立傳立碑的話,天下混混那麼多,寫書的人,豈不是要累死了。
要說老炮兒們是混混,很多人是不答應的。他們認為,這部電影,拍出來的是暴力美學。一會是黑幫史詩片,一會又是暴力美學片,真是難為了這幫文化人了,為了立這個碑,也真是夠拼的。不是隨便拎著把軍刀,就能拍出來《殺死比爾》這種暴力美學片的。
立碑這件事,最最奇怪的地方在於,為什麼給一群混混立碑的,卻是一群文化圈的人呢?難道他們不是太過於分裂了嗎?為什麼“北京文化”會如此的分裂,造成這種分裂的歷史和社會原因又是什麼呢?這些事情,都十分的奇怪。
要真正的看透《老炮兒》這部電影,關鍵在於,要能看明白王朔這個人。王朔成了北京文化的精神圖騰,衚衕文化的痞子,又成了王朔的文化圖騰。所以,這代人老了,要給他們的圖騰立個碑。
對於中國的文化潮流而言,北京文化圈,一直是一個領潮者的角色。這個領潮者群落裡,又站著一個精神領袖和文化教父級的人物,那就是王朔。如果沒有王朔,也就不會有痞子文化為代表的北京文化圈。要徹底弄清楚這種種的分裂,要從王朔入手,把他當成一個文化現象,進行分析。弄明白了王朔,才能弄明白這個“北京文化”,弄懂了“北京文化”,才能弄懂一群北京文化人骨子裡的痞子情結這個精神疙瘩。
在王朔的身上,能看到老舍《茶館》裡面所洋溢位來的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內蘊。王朔對老舍茶館裡面寫的那句,”人餓死了,也不能餓死鳥,“那種市井到骨髓裡面的北京土著文化,是十分的痴迷的。這是構成王朔文化人格和特質的打底色。
後來隨著大院文化這種官派文化的衝擊,那種人餓死也不能餓死鳥的老北京土著文化,被衝擊成了衚衕文化,大雜院文化。以前遛鳥的,在新社會,淪為了衚衕串子和京油子們。
作為大院子弟,王朔身上的第二層文化染色,就是大院文化。這個文化的特點,講的就是個階層和出身。不光王朔,姜文,馮小剛,都是大院裡出來的。他們並非衚衕出身,卻都對衚衕文化,報以極大的同情和迷戀。這個圈子裡的文化人,幾乎都這樣。
衚衕文化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那就是邊緣性,小市民性。大院出身的子弟們,很多長大了以後,也受到各種社會運動的衝擊,以及新的經濟大潮的衝擊,他們身上的階層光環,褪色了,淪為了第二胡同。成為新的小市民階層。他們真的是同情和熱愛作為社會底層的那些衚衕混混,老炮兒們,頑主們嗎?
未必是真愛。這些大院出身的人,他們長大後,經歷了老舍所代表的那種土著文化,當年所受到的那種致命衝擊。一些深入骨髓的東西,都被碾壓成文化廢墟。他們在老炮兒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命運剛起了個頭,就看到了宿命,這種驚慌,使王朔這樣的一些大院子弟們,認為他們的文化認同之根,要退守到在更古舊的那片文化廢墟里。
作為當代“北京文化”的首席精神領袖,王朔卻是一個沒有魂的人。因為他斷過兩次魂,一次是老舍的那個魂,一次是大院的那個魂。一個沒有魂的人,卻成了一個城市地方文化的精神領袖。
而王朔要給自己招魂,招這個文化的魂,他選擇在“北京往事”裡,這片文化廢墟里,給自己招魂。所以他寫《動物兇猛》,就像都梁寫《血色浪漫》,都是文化招魂的自救之作。他無法迎著時代向前走,於是他選擇了蹲在過去的廢墟上,怒目而視的瞪著碾碎了他的青春使他斷了魂的新社會。
王朔文化人格的第三重,就是廢墟祭祀。王朔成為了北京文化圈那代人的精神領袖,因為他寫出了那代人的青春,也寫出來了那種連番斷魂的幻滅感。
我們都是大院出身的人,階級血統高貴著呢,我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因為我們是北京人吶。可非要認真的問下去,你北京文化,到底是個啥,以及北京又是個啥?北京人又是個啥?傻眼了。老舍們已經沒了,大院也已經沒了。掰著手指頭一想,能拿出來說叨說叨的,居然只剩下了少不經事時候的泡女人,打群架和耍流氓。
這種事,也是文化?那是個人,豈不是都很有文化啦。你別笑,他們是認真的。不然你看《Sunny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就知道了,他們真的把這些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做會做的一些青春期流水賬的瑣碎事,都當成了文化祭壇上的神祗。
王朔如此,姜文如此,馮小剛如此,甚至崔健也如此。
到底什麼是北京,到底什麼又是北京文化。其實王朔心裡有答案,那就是老舍所代表的那個老北京。問題是,他身上的大院文化,又蓋住了那個底色。他焦慮,他保守,他對文藝,對文學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野心,對世界對人類對宇宙對終極思考,他也根本沒有絲毫好奇心。他整個人,都北京化了,市井到了骨子裡,但是北京卻已經不再是北京。於是,他也憤怒。
老舍和他所代表的東西,可以認為是北京文化的1.0版。老舍有文化嗎,有。老舍是痞子嗎,當然不是。王朔作為老舍之後的北京文化2.0版,為什麼就把這套老舍傳下來的衣缽,給痞子化了呢。他不是不想成為老舍的升級版,只是他做不到。
作為老舍的精神傳人,王朔在新北京身上,已經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市井氣韻。而痞子們,老炮們,頑主們,作為市井文化的殘餘,留給了王朔極大的文化象徵意義。所以,他和他的追隨者們,像個守陵人一樣,守著這些文化殘骸。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的祭奠,他們就是一群斷過魂的文化守陵人。
一群文化人,在痞子流氓身上,找到了魂。他們站在文化和流氓交叉的十字路口上,一個古老北京和新北京交叉的十字路口上,以一顆失魂落魄的市井之心,來一遍遍的講那些市井之事。老舍講遛鳥,他們就講痞子。
遛鳥的已經沒了,痞子們也已經沒了,他們還在繼續的講。看上去根本停不下來。講到他們老的快要講不動的時候,那就給它們立個豐碑吧。於是,《老炮兒》這個立碑之作,就出來了。
他們是痞子嗎?根本不是。他們是文化人。那他們為什麼要假裝自己是痞子,用那麼強烈的代入感,把痞子們乾的混蛋事都當成自己的史詩來美化來抒情呢。因為他們軟弱,在雞蛋和石頭兩樣裡,時代是石頭,他們是雞蛋,是被碾碎成廢墟的人,是斷過兩次魂的人。
假如有一天,北京文化2.0版的精神教父王朔故去的話,未來的北京文化3.0的圈子,肯定也會要給他立傳立碑的。而且會往《教父》那個款型上拍。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人生很多事,都是如此。而讓一群文化人終生魂牽夢繞,滿心嚮往之用以抒懷一生雄性壯麗詩篇的,不是什麼偉岸的大英雄,卻不過就是一群市井潑皮的老炮兒。可見,他們所代表的這種富有市井特徵的文化是多麼的貧弱。貧弱的就如一個娘炮。
男人,市井到了骨子裡,都會變成娘炮這種尤物的,比許晴都美。尤其是文化人。
《老炮兒》這部電影,看陣仗顯然是衝著拍成《共和國往事》,或者至少也得是部《北京往事》這種黑幫史詩款的電影去的。所以,以北京文化圈為代表的許多文化人,紛紛讚不絕口,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豐碑。不僅是那代人青春的豐碑,也是那個時代和社會的豐碑。
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一部《北京往事》,而是一部《北京古惑仔》。一群文化人,非要強行給一群老混混立傳立碑的,問題是立不起來啊。要拍出來史詩感,首先你要說的那些事和人,得能上的了書,站得上去時代的檯面。太史公們,司馬光們,會給混混立豐碑嗎,不會。連混混都能立傳立碑的話,天下混混那麼多,寫書的人,豈不是要累死了。
要說老炮兒們是混混,很多人是不答應的。他們認為,這部電影,拍出來的是暴力美學。一會是黑幫史詩片,一會又是暴力美學片,真是難為了這幫文化人了,為了立這個碑,也真是夠拼的。不是隨便拎著把軍刀,就能拍出來《殺死比爾》這種暴力美學片的。
立碑這件事,最最奇怪的地方在於,為什麼給一群混混立碑的,卻是一群文化圈的人呢?難道他們不是太過於分裂了嗎?為什麼“北京文化”會如此的分裂,造成這種分裂的歷史和社會原因又是什麼呢?這些事情,都十分的奇怪。
要真正的看透《老炮兒》這部電影,關鍵在於,要能看明白王朔這個人。王朔成了北京文化的精神圖騰,衚衕文化的痞子,又成了王朔的文化圖騰。所以,這代人老了,要給他們的圖騰立個碑。
對於中國的文化潮流而言,北京文化圈,一直是一個領潮者的角色。這個領潮者群落裡,又站著一個精神領袖和文化教父級的人物,那就是王朔。如果沒有王朔,也就不會有痞子文化為代表的北京文化圈。要徹底弄清楚這種種的分裂,要從王朔入手,把他當成一個文化現象,進行分析。弄明白了王朔,才能弄明白這個“北京文化”,弄懂了“北京文化”,才能弄懂一群北京文化人骨子裡的痞子情結這個精神疙瘩。
在王朔的身上,能看到老舍《茶館》裡面所洋溢位來的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內蘊。王朔對老舍茶館裡面寫的那句,”人餓死了,也不能餓死鳥,“那種市井到骨髓裡面的北京土著文化,是十分的痴迷的。這是構成王朔文化人格和特質的打底色。
後來隨著大院文化這種官派文化的衝擊,那種人餓死也不能餓死鳥的老北京土著文化,被衝擊成了衚衕文化,大雜院文化。以前遛鳥的,在新社會,淪為了衚衕串子和京油子們。
作為大院子弟,王朔身上的第二層文化染色,就是大院文化。這個文化的特點,講的就是個階層和出身。不光王朔,姜文,馮小剛,都是大院裡出來的。他們並非衚衕出身,卻都對衚衕文化,報以極大的同情和迷戀。這個圈子裡的文化人,幾乎都這樣。
衚衕文化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那就是邊緣性,小市民性。大院出身的子弟們,很多長大了以後,也受到各種社會運動的衝擊,以及新的經濟大潮的衝擊,他們身上的階層光環,褪色了,淪為了第二胡同。成為新的小市民階層。他們真的是同情和熱愛作為社會底層的那些衚衕混混,老炮兒們,頑主們嗎?
未必是真愛。這些大院出身的人,他們長大後,經歷了老舍所代表的那種土著文化,當年所受到的那種致命衝擊。一些深入骨髓的東西,都被碾壓成文化廢墟。他們在老炮兒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宿命。命運剛起了個頭,就看到了宿命,這種驚慌,使王朔這樣的一些大院子弟們,認為他們的文化認同之根,要退守到在更古舊的那片文化廢墟里。
作為當代“北京文化”的首席精神領袖,王朔卻是一個沒有魂的人。因為他斷過兩次魂,一次是老舍的那個魂,一次是大院的那個魂。一個沒有魂的人,卻成了一個城市地方文化的精神領袖。
而王朔要給自己招魂,招這個文化的魂,他選擇在“北京往事”裡,這片文化廢墟里,給自己招魂。所以他寫《動物兇猛》,就像都梁寫《血色浪漫》,都是文化招魂的自救之作。他無法迎著時代向前走,於是他選擇了蹲在過去的廢墟上,怒目而視的瞪著碾碎了他的青春使他斷了魂的新社會。
王朔文化人格的第三重,就是廢墟祭祀。王朔成為了北京文化圈那代人的精神領袖,因為他寫出了那代人的青春,也寫出來了那種連番斷魂的幻滅感。
我們都是大院出身的人,階級血統高貴著呢,我們都是有文化的人,因為我們是北京人吶。可非要認真的問下去,你北京文化,到底是個啥,以及北京又是個啥?北京人又是個啥?傻眼了。老舍們已經沒了,大院也已經沒了。掰著手指頭一想,能拿出來說叨說叨的,居然只剩下了少不經事時候的泡女人,打群架和耍流氓。
這種事,也是文化?那是個人,豈不是都很有文化啦。你別笑,他們是認真的。不然你看《Sunny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就知道了,他們真的把這些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做會做的一些青春期流水賬的瑣碎事,都當成了文化祭壇上的神祗。
王朔如此,姜文如此,馮小剛如此,甚至崔健也如此。
到底什麼是北京,到底什麼又是北京文化。其實王朔心裡有答案,那就是老舍所代表的那個老北京。問題是,他身上的大院文化,又蓋住了那個底色。他焦慮,他保守,他對文藝,對文學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野心,對世界對人類對宇宙對終極思考,他也根本沒有絲毫好奇心。他整個人,都北京化了,市井到了骨子裡,但是北京卻已經不再是北京。於是,他也憤怒。
老舍和他所代表的東西,可以認為是北京文化的1.0版。老舍有文化嗎,有。老舍是痞子嗎,當然不是。王朔作為老舍之後的北京文化2.0版,為什麼就把這套老舍傳下來的衣缽,給痞子化了呢。他不是不想成為老舍的升級版,只是他做不到。
作為老舍的精神傳人,王朔在新北京身上,已經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市井氣韻。而痞子們,老炮們,頑主們,作為市井文化的殘餘,留給了王朔極大的文化象徵意義。所以,他和他的追隨者們,像個守陵人一樣,守著這些文化殘骸。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的祭奠,他們就是一群斷過魂的文化守陵人。
一群文化人,在痞子流氓身上,找到了魂。他們站在文化和流氓交叉的十字路口上,一個古老北京和新北京交叉的十字路口上,以一顆失魂落魄的市井之心,來一遍遍的講那些市井之事。老舍講遛鳥,他們就講痞子。
遛鳥的已經沒了,痞子們也已經沒了,他們還在繼續的講。看上去根本停不下來。講到他們老的快要講不動的時候,那就給它們立個豐碑吧。於是,《老炮兒》這個立碑之作,就出來了。
他們是痞子嗎?根本不是。他們是文化人。那他們為什麼要假裝自己是痞子,用那麼強烈的代入感,把痞子們乾的混蛋事都當成自己的史詩來美化來抒情呢。因為他們軟弱,在雞蛋和石頭兩樣裡,時代是石頭,他們是雞蛋,是被碾碎成廢墟的人,是斷過兩次魂的人。
假如有一天,北京文化2.0版的精神教父王朔故去的話,未來的北京文化3.0的圈子,肯定也會要給他立傳立碑的。而且會往《教父》那個款型上拍。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人生很多事,都是如此。而讓一群文化人終生魂牽夢繞,滿心嚮往之用以抒懷一生雄性壯麗詩篇的,不是什麼偉岸的大英雄,卻不過就是一群市井潑皮的老炮兒。可見,他們所代表的這種富有市井特徵的文化是多麼的貧弱。貧弱的就如一個娘炮。
男人,市井到了骨子裡,都會變成娘炮這種尤物的,比許晴都美。尤其是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