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揚心理王老師
-
2 # 炎焙焙
我覺得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只不過是所有煩惱中的一部分而已!關於人際關係這一塊的影響,它所能造成的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其實還是取決於自己內心對某些方面的判斷和選擇有問題!
假設一個人與領導關係不好!但當這種情況產生時,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去解決的!就比如領導看不上自己!有些人糾結的原因就是,為什麼呢?我怎麼了?你憑什麼要這樣對我呢?所以,這樣看問題的人就會煩惱!
但若是換個角度來思考這樣的問題,那麼領導看不上自己是事實,既然是事實,那就不妨接受這樣的事實!你看不上我嗎?好啊!我壓根也沒想讓你看得上!但這不是賭氣,更不是非要跟領導作對!而是平和自己的心態,你看不上我,是你堵心!我又沒什麼感覺!
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看不上領導,覺得領導德不配位!不願意聽從領導的安排!這樣的情況,肯定也會讓自己煩惱!不過這樣的狀況還可以化解掉!
看不上領導時,自己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嘛!你說你的,我做我的!表面上過得去,答應永遠比動作快就行啦!在往後一步,那就這個我不會,這個我做不好,那個我也搞不明白,一推六二五,任你給我個差評,無所謂啊!煩惱什麼呢?實在是忍也不行,退也不行,讓也不行,那就來個當面鑼對面鼓的敲敲,你什麼意思?拿我當二百五?你不仁別怪我無義!
對於人際關係中的煩惱,有時候就是太想要一個結果了!想要那個自己也歡喜的結果!但偏偏事與願違,所以就產生了煩惱!
但煩惱的出現,都是來自於內心的一些不舒服的感覺,讓人產生的不滿啊,憤怒啊,生氣啊,窩火的情緒!但如果自己可以把情緒管理好,心態調整好,那些煩惱的事,其實也都無所謂的!
臉皮如果厚一些,內心再強大些,心臟也是可以跳動的更有節奏一些的!有三個字很重要,人生中無論處在什麼節骨眼上都適用!這三個字就是“別在乎”!
-
3 # 使用者50873537831公益
人類的煩惱不一定是人際關係,首先一點來自收入,人只要收入高了,錢用不完,不貪不搶,不違法,只要錢夠用,用了還有錢多,這樣的收入,就沒有多大的煩惱,一般的煩惱就在經濟上,等到富裕了錢不好多,錢太多了也煩惱,一怕稅務局查稅,二怕小偷進門,三怕強盜搶竊,四怕土匪丁幫架,五怕親戚朋友借錢,六怕姐妹兄弟不和,七怕對爹孃不孝,八還得養一幫人做保鏢,九怕身體不鍵康,十怕被人謀殺!錢多的煩惱比沒錢的煩惱來得大!
-
4 # 夏雨風
有一定道理。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三教九流,就有是非,就有愛怨恩仇。所以有人要看破紅塵丶遠離人群,到廟裡做一天和尚敲一天木魚。
人為情困,人為錢愁。才會生髮悲歡離合。同樣,會衍生各種學說丶各種醫學丶各種理論,給人啟迪丶醫治和修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適合環境,就需要學習工作的技術丶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方法。
有了良好的觀念和嫻熟的交際方法,心胸就會開闊,為人就會左右逢源丶進退自如。勿以人喜,勿以物悲,心知肚明,笑對生活。凡事大度,不要糾纏,把一切煩惱拋向腦後,再苦再累丶再煩再難都要放下,去看書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
理智的丶堅強的人,從不與自己為敵,不良情緒只會折磨自己。就是要窮開心,尋樂趣,心境好,身體好,吃得下,睡得香。這樣,才能讓居心不良者去發火,多行不義必自斃。
世上本無事,杞人自憂天。大度彌勒佛,笑看風雲間。
-
5 # lign往事如風
你為何不說人類所有的幸福皆源於人際關係呢?
所以這麼反問可見這個觀點失之偏頗。不過這說明此刻你正為人際關係發愁。
是啊,好好的人與人交往,突然變了味兒,總覺得渾身不自在,而且某些時候坐臥不安,甚而至於半夜驚醒無從安眠。可見人與人的關係並非是可以輕易拋之腦後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說。因為利益的糾葛,因為慾望的糾葛,因為感情的牽連,因為親情的無法割捨,甚至因為記憶的無法抹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時無處不生活在人際交往的網中,誰能逃脫呢?誰又能安詳度過此生呢?“風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歌裡這麼唱。
人是社會動物角度來說,一刻也離不開人際關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險惡。所以就會產生煩惱。
所以以自己的學習為重,工作為重,還是可以擺脫人際關係的煩惱的。堅持內心篤定的理想,努力去奮鬥,不管歷經多少磨難,都堅持到底,也許將一路的鮮花和掌聲看淡,也會將嫉恨與懷疑拋之腦後。
以出世之心入世,多一點道家的超脫,少一點慾望和紛爭,也許生活多點安寧。下面摘抄一位佚名的小詩送給迷茫的苦惱的你:
不要相信可能,相信必然;
不要迷戀挑戰,適應隨波逐流;
不要迷戀過去,不要譴責過去;
不要神往未來,不要懷疑未來;
不要懷疑先哲,不要迷信先哲。
-
6 # 難信易行
錯。人類的煩惱來自內心垃圾太多,並非僅僅人際關係問題。
厚德載物非厚貪,
《易經》並非易動心。
世間自有因果管,
何苦操心妄想聯。
人生但行淨好事,
莫問前程與因緣!
-
7 # 明貞
生老病死都是煩惱,人際關係亦能引起煩惱!但禍福相依,煩惱本身也是幸福根,在於智慧在於掌控在於主宰!能夠透徹宇宙知識並生命實相者,一切不是事!煩惱是地球眾生都會面對的問題,因為未知失控敗壞毀滅持續存在!
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他悟了什麼?沒人知道,也許他自己也並不完全瞭解,因為道即宇宙法則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在進化!
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發生正面資訊並正能量,昇華宇宙能量場,圓滿愛!
-
8 # 掠過叢林的風
在很大程度上認同。
年幼的時候,很調皮,常苦惱於人際關係,很是羨慕那些人際關係好的人。
年長之後,人際關係依然重要,把它作為一門必修課。
-
9 # 使用者2604145970857袁
我有些認同但不是完全認同,為什麼呢?我認為人類的煩惱均來自人際關係,此說法確實有點偏頗。
我以為應該是相對的不是決對的,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煩惱不是來自於人際關係,比如;自身的軀體疾病造成的煩惱,心裡特別想買車買房,但是又沒錢或者是錢不夠造成的煩惱。
當然了人際關係也很重要,只有將人際關係處理維護好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旦有了機會成就了自己,就會將很多遇到的矛盾化解掉,自己也就不會產生煩惱了。
-
10 # 筆刀邪神
你問的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成立的,人是感情動物,在生活上有很多煩惱,這些煩惱來自夫妻間的,同事間的,鄰里間的,總之不管家裡也好外邊也好,都離不開人際關係。人總是要生活即要生存就離不開與別人相處,總不能生活在真空中,與人相處就免不了產生一些小磨擦有時是不經心的,有時是故意的,但就是這些小矛盾給自己也給別人製造一些煩惱,有時也會引發大的矛盾爆發。煩惱在我們身邊總會發生但我們不能總生活在煩惱中,因此人要有自我消化的能力,凡事要寬容大度,即能原諒自己,也能原諒別人,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復唧唧,人一生只有幾十年,原天下的人快快樂樂。
-
11 # 魚十四書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句話沒毛病。
所有的心理學大家,都會認同這一觀點。至少他不會盲目的輕視,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這個領域。
1
人際關係指的不僅僅是職場關係。
家庭關係,配偶關係,親子關係很多時候都會給我們帶來煩惱。
所以人際關係不僅僅指的是職場關係,它更多的是指,你的原生態家庭,現生態家庭關係,當然還有職場關係。
有一個名詞叫情感勒索。很多人恐怕會有很深的領悟。
比如電視劇裡《安家》房似錦這樣的角色,她其實代表了一類群體,一直在被情感勒索。這類人的煩惱不在於賣不出房子,而是在於一直在被情感勒索。
所以,人際關係並不限於職場。
退一步講,職場的人際關係重要嗎?
2.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恩怨,利益糾葛。
大部分的職場,存在內耗行為,很多人覺得做事不累,做人太累。所以,你敢說人際關係不重要嗎?
人際關係,它表明的是你是否會做人,做事之前要學會做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好人?怎麼樣做好事?這個學問就深遠了,這個問題也很大。
所以,怎麼能說,人際關係不重要?你對它沒有煩惱呢。
說所有煩惱來自人際關係,可能有失偏頗,但是基本上就是這樣。
因為人是情感動物,他不是機器。他的喜怒哀樂,不是他一個人的喜怒哀樂。
3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說有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就對了,就說明你是一個正常的人。人是需要煩惱的,沒有煩惱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如何面對煩惱,應對煩惱,才是你要考慮的問題。
至於人的大多數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這是肯定的,你無法避免的。
而這就是我們做人的使命和意義。
-
12 # 亦溪不雪
此話我贊同,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事非多。有時多一個人多一份煩惱。有的找你談情,有的找你說愛,有的找你借錢,有的找你抬槓,有的請你幫忙,有的找你商量,有的找你說事,有的找你傾訴,總而言之不亦樂乎,有好處亦有壞處。喜憂參半。
-
13 # 浮生流景
我們的樣貌可以透過鏡子來得到確認,即使是背後也可以透過轉身,或者加一塊鏡子來看清楚。但我們的行為卻是需要透過他人的反饋,以及對比社會的準則才能得確認。
比如有人愛開玩笑,在某些人看來會覺得是幽默,但在另一些人眼裡,就是油嘴滑舌。有人不愛說話,有些人會覺得是成熟穩重,另一些人卻會覺得他高冷、不合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是要透過他人才能得到認知的,而他人的認知又是透過其他人才得以建立的。
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在其戲劇作品《間隔》中有一句著名的臺詞:“他人即地獄。”
這句臺詞的意思是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慾望和眼光對待一切,因此任何人都會受到其他人的慾望和眼光的干預而變得不自由和痛苦,這就是“他人即地獄”。
而他人的慾望和眼光,其實就是我們所有煩惱的根本。相信有很多人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長時間的承受著痛苦和折磨。
木心先生說過:幸福是離不開他人的。所以我也相信煩惱也是離不開他人的,而這些他人和我們自己就組成了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
14 # 雄雞唱曉LM
人際關係不是導致世人煩惱的終極根源,而只是其發生的溫床而已。須看到,很多時候這一人際關係也給人帶來了愉悅、慰藉等正能量的心理效應。應該看到,在這一人際關係滋生煩惱的溫床之背後還隱含著一種根本性引發其煩惱產生的根源所在,即人的孤獨存在和慾望的無窮索取與之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所開發與提供資源的有限性,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人的社會性不平衡佔有權與精神差異化錯位綜合給力的因由而造成了人的無邊的煩惱與痛苦。
-
15 # 至臨君子
一天天的胡說八道,方正也不能逮住每個人問一遍,而且生活那麼複雜,也說不清;所以他說了也不違法,說去吧,方正我又不信
-
16 # 徐州小潘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句話有失偏頗,過分地放大了人際關係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逃脫不了與他人的交往,有交往可能就會產生矛盾,有了矛盾自然也就有了煩惱。因為這些煩惱,有人與親戚朋友翻臉,鬧得雞飛狗跳;有人心生怨恨,甚至起了殺心,傷了人命;有人抑鬱成疾,一命嗚呼;有人看破紅塵,遁入空門。
但有種煩惱叫“自尋煩惱”,與他人無關。從人懂事說起,家庭出身貧窮,因為自卑而煩惱;上學後因為成績不好,對不起老師父母而煩惱;畢業以後找不到好工作,因為工資少而煩惱;因為沒錢買房買車,人長得又不帥,找不到女朋友而煩惱;結了婚,因為老婆不如別人的漂亮,孩子的各方面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好而煩惱;老了因為不如別的老人晚年幸福而煩惱。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難免遇到崎嶇坎坷、雪雨風霜。當時感覺煩惱無比,好似一道邁不過去的坎。但所有的這一切,當你年老力衰或病臥床榻,將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才會明白所有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不值一提。就像趙本山小品《心病》裡面的一段臺詞: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只需三尺寬。總結起來就四句話,說人好比盆中鮮花,生活就是一團亂麻。房子修得再好,那只是個臨時住所,這個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
-
17 # 李正氣
本文核心觀點:
人際關係的問題是由人類群居的方式決定的。
只有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
阿德勒說這句話是想強調人的社會屬性,人不能脫離社會關係而生存。
他認為人天生就是一種社會存在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交往,相互依賴,相互合作。
這裡的“人際關係”講的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規則。
不要把這個規則的範疇看的太窄了,它不僅包括我們工作中的處世規則,家庭中夫妻的相處之道,還包括社會分工。當你下了班去買菜時,就是一種規則,你付錢,菜店提供蔬菜。當這種規則出問題時,人就會面臨困境。
最近的疫情大家可能體會得更明顯了。
當社會分工無法滿足社會的要求,比如口罩產能跟不上,你手中的錢就失靈了,有錢都買不到,你完全處於一種無助的狀態中。
而當在家隔離,如果沒有網購,沒有小區旁邊菜店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你可能都會餓死。
這就是“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那麼這種人與人間的規則,其實質到底是什麼呢?
從人類角度而言,人必須遵循群居的規則。1.因為自卑,人類必須遵循群居的生活邏輯。
不要看人類一副地球老大的模樣,其實從骨子裡它是自卑的。
從人類學角度講,當百萬年前,人類在非洲大草原生存時,就註定了他的自卑。為什麼?因為人類太弱小了。沒有如大象般高大的身軀,沒有如獵豹般極快的速度,更沒有獅子般的強壯、尖牙利齒。可以說在強手如林的自然中,人類就是一個弱雞,絕對是處於食物鏈下端,屬於被獵殺的那一類。
那麼弱小的人類到底該如何生存下去呢?
在探索中人類找到了第一個生存法寶:群居。一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群體的力量就能強大些,就像我們今天在電視上看到的成群的非洲角馬、斑馬、羚羊,這樣的群居不僅能為成員提供實實在在的安全,也能提供一種安全感。
而先天的劣勢,還促使人類找到了另一個法寶:心智。
阿德勒在其《理解人性》中是這樣說的:
“人類比其他生命形式更低等。這種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通常體現在人的意識層面,不斷地刺激人類探索更好地適應生活的方法。它還促使人們逃避那些惡劣環境而尋找舒適的環境。追求群居生活的本能很好地體現了人性,它賦予我們保護自身免受惡劣環境傷害的工具——完善的心智。只有人類聰明的才智能夠讓如此弱小的生物極好地適應環境並獲得安全感。”心智也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安全感。
當群居和心智這兩大法寶雙劍合璧,人類的生存原則就誕生了。
阿德勒如此描述:
“由於社會在人類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心智必須從一開始就與群居生活相適應。心智的所有特徵都服從同一原則:群居生活的邏輯。”2.群居塑造了人類社會
從本質上看,人類社會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了群居而發明的。
要群居,就必須要溝通,於是語言誕生了;
要群居,保持團體的穩定,就必須要有規則,於是社會規範誕生了,比如等級、分配、婚姻制度、道德等等。錢也是這個規範中的一種,它是平等交換規則的產物。
正如阿德勒所說:
”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為何保證人類生存安全的所有規則,包括法律條款、圖騰和戒律、迷信和教育都必須適應群居生活的需要了!”一切規則都為群居而生。
比如,苦於不會表達,苦於找不到女票,苦於沒錢。沒有群居的規則,沒有人際關係,這些都將不存在。
就個體而言,群居決定了個人的價值。想一想,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你將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呢?
完全定義不了。
阿德勒說:
“社會需求塑造了人類靈魂並指引著人類活動的方向,責任感、忠誠、坦率、誠實等美德只能從群體生活的普遍原理中衍生並維持,我們只有將個人放到群體中才能評判他的品行優劣。良好的品行,如獲得科學、政治或藝術成就,僅當具有普遍適用的價值時才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必須將個體看作社會的一員。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掌握了理解人類行為的強大工具。”是的,我們的價值來自於社會,來自於群體。
阿德勒認為人天生就有自卑感,而要克服這種自卑感,就需要正向的補償。而補償最好的辦法,就是社會合作。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說:
“缺陷是不會自己改變的,笨拙的右手是不會自動變得靈巧的。一個人如果想要全神貫注地克服他的困難,必須要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對社會或他人的興趣,然後為了努力實現目標,而積極地消除缺陷帶給自己的消極影響。”而人生的意義,也存在於群體中。阿德勒認為,人的價值就在於合作與奉獻。
他說:
“事實上,個人意義沒有任何價值,真正的生命意義存在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作用中。”“所有真正“生命意義”的真正標誌是:可以與他人分享,且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可。但凡人們認為具有“生命意義”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即便是天才,也是在身邊大多數人認為其與眾不同時,才可被冠以此稱呼。所以,生命意義意味著其對社會整體有所貢獻。”阿德勒的這些認知,也能很好的解決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那些偉大的人,都是利他的。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係結合人類和個人角度,規則或者說人際關係的最終問題,其實就是一個,那就是:
如何處理好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係。
這是一對很難處理的矛盾。一方面,人因為有一個身體,因此有著自私的天性。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只要我們存在,就會為自己而煩惱。
而群居的生活方式,又使得人類不得不做到利他。
到底要如何處理才是適宜的?
從上文我們已經知道阿德勒的建議,他曾說過:人生的真諦在於奉獻與合作。
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有著類似的闡述,《論語》中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當你率先成全別人,別人也會成全你。
這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有佐證的。
看看市場上的公司,騰訊、阿里,拼多多、蘋果、華為……哪個不是先滿足了你的需求,而後才發展、壯大起來的。看看身邊事業有成的朋友,哪個不是先為公司創造了價值而後才得到重用的。
你不為他人創造價值,別人憑什麼要為你創造價值?只有互相創造價值,人類的群居關係才能維持。
做到立人、達人,關節在捨得的氣魄。可以為大利而棄小利,甚至為大義而棄大利。不得不說,這是反天性的,但這也恰恰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
在人生修行的路上,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孔子給出瞭解決這些煩惱的答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願你我共勉。
-
18 # 青花的瓷
首先我很認同阿德勒說的,“人類所有的煩惱,均來自人際關係”。為什麼呢?理由剖析如下。
阿德勒這句話有三個關鍵詞,人類、煩惱和人際關係。
先說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史表明,人類就是一種群居的動物。
在自然界單個的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厲害的角色,無論是力量、耐力、奔跑的速度、牙齒的尖銳等等,人類都不如獅子、老虎、黑猩猩等一些大型動物。
在先前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一直只是穩定位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人類會獵殺小動物、採集種種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時也會遭到較大型食肉動物獵殺。直到10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進入農業社會,開始大量集聚起來過群居生活,這才一躍而居於食物鏈頂端。所以說,從人類的進化史來看,人類是靠群居才發展到今天,自古以來就沒有誰能夠真正的脫離整個人類社會而單獨存在。
再說人際關係。根據《社會心理學詞典》一書,人際關係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結成的心理關係、心理上的距離。
具體點講,就是交往雙方在個性、態度、情感等方面的融洽或不融洽、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必然會導致雙方人際關係的親密或疏遠。
既然是群居動物,那麼必然有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就有人際之間的關係要處理,這是無法避免的,是躲不掉的,不會隨著你個人的意志轉移的,你想要就要,你想不要就不要。
比如你今天心情好,希望男朋友過來陪你,那他就要拋下工作、會議,過來陪你;你今天心情不好,想一個人靜靜,不喜歡男朋友過來陪你,那他就不能過來,即使他自己想過來陪你,那也不能過來。因為你想一個人待著。
從常識來看,這樣的戀愛關係也保持不了多久。把男朋友替換成上司、同事或者父母、丈夫,彼此之間需要處理的關係,那就更復雜了。
人際關係的形成包含著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心理因素的作用。認知成分包括對他人和自我的認知,是人際知覺的結果。情感成分是指交往雙方相互間在情緒上的好惡程度及對交往現狀的滿意程度。行為成分主要包括活動的結果、活動和舉止的風度、表情、手勢以及言語。
在這三個因素中,情感因素起著主導作用,制約著人際關係的親密程度、深淺程度和穩定程度。情感的相互依存關係則是人際關係的特徵。一般說來,在正式組織關係中,行為成分是調節人際關係的主導成分;在非正式組織關係中,情感成分承擔著主要的調節功能。
最後來說說煩惱。求不得是煩惱,說不得也是煩惱,處理不好更加是煩惱。
叔本華曾經說過,人生就是一團慾望,滿足了便空虛,不滿足便痛苦。不管滿足還是不滿足,說的都是情感因素,都根源於人群之間的協作,其中必然牽涉到人際關係的處理。
再說人際關係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關係,它是動態變化的。這次處理好了,並不意味著下一次也能處理好。一次處理不好,那便是一次的煩惱。
現在隨處可見的原生家庭的苦惱,職場上令人糾結不堪的上下級關係,同事之間不清不楚的矛盾,哪一個不是人際關係處理的不好所導致的?
綜上所述,阿德勒真的說的很對,“人類所有的煩惱,均來自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既然這麼重要,那麼我們究竟怎麼破呢?
其實,也簡單。就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譯成大白話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際關係白銀法則:你不想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不要怎麼對待別人。
簡單好用,拿走不謝。
-
19 # 如蛇自解
人類所有煩惱,往深探究,其實就是因為自我。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場化除自我的修行。越自我的人越痛苦,只有淡化自我意識,才能放下煩惱,痛苦。
回覆列表
判斷這句話對不對,只要找出一個反例,就能推翻這句話。所以,不妨嘗試著找一找。如果你說失戀的煩惱,那肯定是人際關係問題,不能這麼找,從另外的角度找一找。
比如手劃了個傷口,包紮起來,不能洗澡,渾身很難受,不是為了相親,也不是為了找工作,也不是為了找女朋友,也不是為了怕人笑話,就是純粹的不能洗澡導致身上不舒服,單純為了這個而煩惱,你說是人際關係問題嗎?
還有牙齒脫落,導致吃飯不方便,但是補牙會很疼,於是心裡猶豫補還是不補?如果補,會很疼;如果不補,吃飯不方便,好煩惱啊。沒有什麼怕花錢、怕補了不好看等等其他原因,你說這個煩惱與人際關係有關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