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2
回覆列表
  • 1 # 小丸子在日本

    一般情況下,女性在排卵以前,體溫總是在36.5度左右;排卵時體溫稍下降,通常降低0.2度左右,排卵後就上升到37度左右,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再恢復到原來的體溫水平。

  • 2 # 太醫張

    月經是人們所熟知的女性獨有的生理現象,在月經週期中,女子的體溫是有高低變化的。一般情況下是月經前半期體溫稍低,後半期體溫稍高!

    為什麼會引起體溫的變化?

    卵巢除了排卵之外,還分泌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之前主要為卵泡的生長、成熟,此時以分泌雌激素為主。排卵之後的卵泡形成黃體,黃體能產生兩種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能夠刺激體溫中樞,使體溫略為上升,正常婦女在排卵後體溫可升高0.3-0.5攝氏度。

    透過檢查基礎體溫可測出體溫的變化,方法是在較長時間睡眠6—15小時以上,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由自己測得的體溫,起床後將所測體溫記錄於基礎體溫單上,逐日進行,畫成曲線。

    正常曲線是排卵前稍低,排卵期最低;而排卵後由於孕激素的致熱作用,體溫高於卵泡期。因此正常曲線呈雙相型,無排卵性月經週期缺乏孕激素無上述規律性變化,體溫前後一致呈單相型。

  • 3 # 大米粿粿

    大多數情況下,女性在月經期間體溫不會出現下降,反而會出現體溫上升的趨勢,上升的趨勢數值大概是在0.5度左右,具體的上升數值的度數也是要因人而異的,因為存在個體差異以及受一些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的影響,出現了體溫上升的時候,也是屬於正常的女性生理期表現。

  • 4 #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月經期間體溫會下降約0.5℃左右。

    為什麼月經期間體溫會降低?

    1、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體溫下降

    女性體內的孕激素有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提高人體基礎體溫的作用,由於女性月經期女性體內孕激素水平處於週期最低點,因此基礎體溫會有所降低。

    2、失血導致身體發冷

    嚴格意義來講月經期出血並不能導致體溫降低,但卻可以導致女性有寒冷的感覺。

    很多月經敏感的女性會發現,月經期間有手腳冰涼、身體發冷的感覺(事實上體溫不一定降低)。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月經期血液流失,身體會“自覺”的優先保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迴圈,而收縮肢體遠端(手腳、四肢)血管,因此會使人有冷的感覺。另外,當手腳發冷後會反射性的刺激子宮收縮,從而導致女性痛經,進而由於痛經導致自覺身體發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八個多月了,斷奶兩天後又後悔,還可以讓寶寶重新吸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