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山js

    晏幾道的詞風濃摯深婉,工於言情,與其父齊名,世稱“二晏”。但當時及後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認為造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白雨齋詞話》)詞風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詞風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又比晏殊詞沉摯、悲涼。特別是在言情詞上,更優於其父。由於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於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透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感傷,悽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出不合世俗、傲視權貴的態度和性格。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於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鬱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展,日臻純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從《珠玉詞》出,而成就不同,雖是走其父婉約傳統,固守小令的陣地,卻創造出新的藝術世界。可以說晏幾道的詞豔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豔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展到極致。

    小山詞多懷往事,抒寫哀愁,筆調飽含感傷,傷情深沉真摯,情景融合,造語工麗,秀氣勝韻,吐屬天成,“能動搖人心”。他的《臨江仙》、《鷓鴣天》、《阮郎歸》等,都是歷來傳誦的名篇,通過幾個生動感人的畫面,抒寫離別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時的喜悅,情真意切,九曲迴腸。其中新辭麗句,深為論者所歎賞。如“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臨江仙》),《復堂詞話》贊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苕溪漁隱叢話》評它為“詞情婉麗”;至於“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鷓鴣天》),連認為“作文害道”的理學家程頤聽了,都得笑著說:“鬼語也!”(《邵氏聞見後錄》)

  • 2 # 希裡胡塗的我

    婉約派代表人物。他的小令詞在宋初發展到一個高峰,用清壯頓挫的藝術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並取得扭轉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長相思.長相思

    宋 晏幾道

    長相思,長相思。

    若問相思甚了期,

    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

    欲把相思說似誰,

    淺情人不知。

    詞文大意:要想解相思之苦,只有相見。不能相見之時,你們這些淺情的人哪裡會知道相思之苦。

  • 3 # 三瘋奇談

    你好我是張三瘋,也來回答一番。

    北宋詞人晏幾道是晏殊之子,兩人並稱“二晏”。晏殊是宋詞“婉約派”代表詞人,我最喜歡他的那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膾炙人口,廣為流傳,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讓我們這些年過不惑的中年人深有體會,時光荏苒,歲月穿梭,留不住也抓不住。

    晏殊中年得子,所以晏幾道小時候備受寵愛,和《紅樓夢》中的寶玉一樣,周圍全是鶯鶯燕燕,珠圍翠繞。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晏幾道骨子裡怕是都浸透了胭脂紅粉的清香。

    有一個傳說,他五歲的時候曾在父親和眾多朋友的聚會中吟唱街頭流傳的豔詞:

    “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

    一個五歲的孩子居然被這種豔詞所俘獲真是不可思議,晏殊一怒之下,打了兒子一巴掌。

    只是這一巴掌也改變不了晏幾道已經情深入骨的詞風風格。

    晏幾道成人後,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飽嘗了人世間的冷暖,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他詞的風格。他的詞專注寫情,寫情的本身,把情寫的深,如魔似痴。

    晏幾道有《小山詞》傳世,收錄的詞多用虛幻人生,綿綿夢境來襯托情之本體,詞豔而不俗,淺處皆深。後人曾有點評如下。

    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中我最喜歡的是那首《夢後樓臺高鎖》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一、詞上闋

    詞上闋一句“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說的是暮春時落英繽紛,詞人孑然一身,靜思心上人,落花零落時簌簌有聲,而思念悠長,卻又無聲無息,兩者相映成趣,耐人尋味。此時天空微雨,一雙燕子在雨中雙宿雙飛,連燕子都是成雙成對,詞人卻只能獨立微雨,咀嚼相思之苦。這句詞有景有人,有雨中雙燕還有望著雙燕,聽著落花滿腹相思的孤獨客,短短十個字讓人讀來感慨萬千。

    二、詞下闋

    詞下闋的那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讓人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嘆,詞人心中萬般思念著“兩重心字羅衣”的小蘋,而小蘋的“兩重心字羅衣”也暗指小蘋對詞人同樣是一見鍾情,心心相印。

    只是兩個互相鐘意的人兒如今卻再也不能相見了,飛彩凝輝的夜空之上,那輪皓月依舊是當年的皓月,它曾佈下一片青輝,護佑著小蘋悄然遠離。

    詞人的心也隨著歸去的彩雲碎成塵沙,飄散到萬丈紅塵之中。

    這首《夢後樓臺高鎖》真應了那句“淺處皆深”,短短數字將詞人的相思之苦描寫的淋漓盡致,而且上下闋的最後一句都有一種畫面即視感,彷彿我們親眼看到了詞人在雙燕環繞下,獨立微雨,細聽落花,思念著當年和自己心心相印的小蘋姑娘,詞人腦海中那月下惜歸的倩影彷彿跨越千年徑直傳送到你我的眼前。

    我認為這首《夢後樓臺高鎖》就是晏幾道的巔峰之作。

    關注張三瘋,和你一起成長!

  • 4 # 文螢之

    宋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等,是盛行於宋代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塊瑰寶。宋詞以其能與唐詩相媲美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屬性,因此在文學上也被合稱為:“唐詩宋詞”。宋詞湧現出一批極具才華的代表性人物,比如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柳永、晏殊、李清照、晏幾道等。蘇軾、晏殊、晏幾道是個人非常喜歡的宋詞人。

    【晏幾道個人介紹】

    晏幾道,北宋代表性的著名詞人,生於公元1038年5月29日,歿於公元1110年,具體年月日不詳,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人。字叔原,號小山,晏幾道就是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的晏殊的第七個兒子。晏殊就是寫出了千古名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那位詞人。因其詞風和父親相似,詞創造詣勝父,所以晏幾道和父親晏殊合稱為北宋詞壇的“二晏”。

    【晏幾道的詞創成就】

    晏幾道婉約派代表人物,受其父晏殊的影響詞風含蓄婉麗,感情真摯,直抒胸臆,多以愛情為主題,尤其善於作小令。

    因號小山,故留有《小山詞》一卷傳世,詞共260首,含3首長調,其餘257首均為小令。其小令詞將宋小令推至頂峰,極其擅長將清壯頓挫的藝術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並取得扭轉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代表作賞析】

    晏幾道的詞創豐富,代表作品主要有《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用現代漢語翻譯過來的意思:

    夢醒之後,只見遠處那高高的樓臺閣門還深鎖著;酒意漸消,只見那帷帳依然重重地垂著。去年春天惹起的幽怨還在惱我,此時正是落花紛紛之時,而我依然時常孤獨佇立落花之間,看那燕兒卻在微風細雨之中翩翩雙飛著;

    依稀記得初次與小蘋相見時,她穿著繡著兩重心字的輕羅小衣。輕輕地撥動著琵琶訴說相思之意,那天我感到月光是那樣的皎潔透徹,而她好似一朵美麗的彩雲正飄然歸去。

    這首詞時詞人抒發對江南歌女小蘋的懷念之情的。詞上闕,詞人先寫自己夢醒酒消之後,遠景的悽美幽寂。近看如今春去花落,自己孤零零的佇立在落花之中,看那微風細雨翩翩雙飛的燕兒。藉此悽情幽寂之景,表達自己失落孤寂之感。詞下闋,詞人回憶當初與小蘋初見之景,斯人著輕落小衫,輕輕撥動著琵琶訴說著相思情義,那天月光皎潔如雪,斯人柔美好似飄然而歸的彩雲。詞人,透過描寫回憶中的美人,抒發了自己對美人的無限思念之情。結合上下闋,將失落孤寂、陷入憂思的詞人的真摯情感抒發如流水般輕緩自然,也更顯得斯人的美好,自己的苦思孤寂。

    這一首幽美悽清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是晏幾道詞創的高峰之作,也是北宋婉約詞的一首巔峰之作,更是一首千古流傳的愛情詞。

    晏幾道這位北宋婉約派代表詞人,終其一生寫愛情,其真摯的情感、優美的詞風千百年來引得無數人喜愛,他就是我心中的詞中“情聖”。

  • 5 # 詩詞曲裡讀中國

    感謝提問,分享一些個人觀點~

    最近特別火的一部電視劇《清平樂》中有一個角色晏殊,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人。晏幾道,就是他的第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兩個人在文學上都有非常高的成就,一對父子詞人,被後人合稱為“二晏”,將婉約的“花間詞”發展到極致。

    一、晏幾道的成就

    (1)政治成就。

    晏幾道的政治成就與其父親相比,相差甚遠。

    其父晏殊曾官至相位,在朝政、軍事方面都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加之為官正派,深受當時皇帝宋仁宗的賞識和信任。

    而晏幾道含著金鑰匙出生,而且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也是晏殊47歲老來得子,格外受到家人的寵愛,頗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在綺羅脂粉堆中長大,珠圍翠繞,錦衣玉食。

    好景不長,晏幾道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春風得意的生活終結了,原來的政治關係也隨之終結。晏幾道只是當了一個小官。誰知,後來受到朋友鄭俠反對王安石變法的牽連,被捕入獄。36歲時,晏幾道出獄,有了這個事件的打擊,徹底淪落為潦倒落魄的舊貴族。

    後來,他也沒有當過什麼大官,沒有什麼政績。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他有多次機會可以憑藉著好文采攀附蔡京等權貴,但他始終保持著一份傲骨,從不趨炎附勢,讓人敬佩。

    (2)文學成就。

    晏幾道的文學成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他父親的基礎上將婉約詞推上了巔峰。

    在當時慢詞盛行的時期,晏幾道專攻小令,將小令詞在宋初發展到一個高峰,用清壯頓挫的藝術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並取得扭轉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當然了,可能是由於政治上沒有什麼經歷,所以他的詞中多數是描繪細膩的愛情,詞風含蓄婉麗,感情真摯,直抒胸臆。

    二、個人認為的晏幾道最好的一首詞《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詞的大意是說:

    回想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自從離別後,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這首小令短短五十幾個字就把愛情寫透了:初逢的傾心難忘、離別後夢中難尋、重逢後恍惚難信。

    景境幾轉,人事劇變,一切都“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

    特別是詞的下片描繪了重逢時的驚疑和驚喜,自然而然,毫無忸怩作態。夢中回憶相會時的歡樂肆意,酣暢淋漓,而夢中的相會終歸是空,清醒後的相思卻越更深邃,越徹骨。以至於當真正相會之時,分不清眼前是夢是真,害怕再次醒來更加痛徹心肺的相思。

    白居易曾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從古到今,凡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作,莫不是傾注作者血淚,有情且情真。而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幾何?“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這樣的千古佳句,試問幾人能寫出?

  • 6 # 秋閣一憑欄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幼子,他生長富貴之家,自己官職很小由於生平遭遇變故較大,因此在作品中經常流露出頹傷沒落的感喟。陳振孫說,"叔原詞在諸名勝中獨可追步花間,高處或過之,其實他的詞接受南唐白描影響而又兼花間之長,這如晏,歐是有所不同的,賙濟論詞雜著,晏氏父子,仍步溫韋,小晏精力尤勝,溫庭筠詞精雕細琢,用色濃豔的特點,在小晏手裡有所繼承,如"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兩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字面濃麗,聲音響亮,可說是小令當行。他的詞集名《小山詞》

    他的詞都很好如《臨江仙》《鷓鴣天》《玉樓春》《思遠人》等都很好。

  • 7 # 平南李st

    晏幾道以小令見長,宋以後文人及評論家皆以《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和《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為其詩詞藝術的最高成就。的確,他在這兩首詞裡,把對友人沈廉叔,陳君龍家的蓮,鴻,蘋,雲四位歌女的悲歡離合寫的悽楚哀怨纏綿情真,令人每每讀之,總覺意蘊無窮。一首好的詩詞會讓讀者的思緒隨著文字流淌的真摯情感產生共鳴,就好像自己和作者一樣,非常想念自己的初戀情人。就像一個有著音樂天賦的人聽到激動人心的音樂時會淚流滿面,所以,當人們讀到艾青的“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時,那種話語情感捶打在人們的心絃上,令人顫慄不忍回目。飽蘸情感的筆墨具有非同尋常的藝術魅力。

    晏幾道出身豪門,父親晏殊,宋仁宗時宰相,當時北宋物阜民豐,天下富足,這與晏殊識人用人提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是分不開的。比如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韓琦,富弼等等,宋代詞人葉夢得說,晏殊雖然早富,但生活保持簡樸。就是喜好賓客,幾乎每天都設宴招待客人,每有嘉客,也必有詩詞相和,(避暑録話)。晏殊的詩詞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同時也對童年的晏幾道侵染頗深,尤其是南唐的李璟李煜的小令以及詞風受影響較大,可以說晏幾道寫相思寫歌女的小令都透著南唐二李詞風的影子。晏幾道每有新作則必到朋友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讓蓮,鴻,蘋,雲四歌女演唱新歌詞,而晏,沈,陳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晏幾道和異性的四位歌女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小蘋,久而心有靈犀互相傾慕,然而,家庭地位身份懸殊,也僅僅是愛戀而已。隨後君龍有病臥床不起,廉叔西歸,四女不知所往。繼而父親晏殊人生謝幕,晏幾道兄弟各奔東西,晏幾道在穎昌只做了一個許田鎮監的小官,生活待遇豪門聲威一落千丈。沒有了前呼後擁的感覺,沒有了禮送恭迎的排場,這位公子哥未諳世事,除了那點不能換來糧米油鹽的文學細胞外,和曹雪芹一樣,巨大落差的心裡陰影,只有靠往日的回憶來安慰排遣自己,在感覺到和昔日歌女的身份地位相差無幾時 ,他只能在精神上找回自己失去的一生中最珍貴的愛情。

    作為落魄的豪門公子,朝中還有很多門庭故吏,這種反轉也使他不屑於低下頭向以前逢迎他父親的人折腰換取利益。所以他清高孤傲,寧守清貧也不攀附權貴,真正做到人倒架不倒,連蘇軾見他一面的機會也不給。他全部的精神寄託架構在追求至死不渝的愛情的基礎上,來解脫現實生活中的孤獨苦悶。以前的愛情是夢,詩酒歌詠是夢,過去的一切生活都是夢,他追憶這種甜蜜的夢境,他難忘這種夢境帶給他的愉悅,他“如昨夢前塵”“夢裡時時得見伊”,“幾回魂夢與君同”,“醉別西樓省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唯獨回憶過去的夢,他才獲得生活的充實感。

    黃庭堅說他有四痴,一是官場連挫不攀權貴;二是不隨流而進;三是家人寒飢仍不在乎錢財;四是不管人家是不是真的愛他,他不相信別人在騙他。他在《蝶戀花》中說:“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願。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羅袖同心閒結遍,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欲寫彩箋書別怨,淚痕早已先書滿”。兩人的事情只有他兩個人知道,花前兩人共說過深切的願望,今又見菊花重開卻不再見有共同願望的心愛的人,刻骨銘心的相思,她怎麼會騙他呢?語淡情深,哀感纏綿,苦戀與相思的感傷情調把花間派詩詞藝術推向巔峰。

    據《全宋詞》有人計算,晏幾道二百六十首詞帶有淚的詞四十七首。居宋詞人的第一位。然後是周邦彥。人不傷心難落淚,果然是傷心的人傷心的淚。

  • 8 # 莉莉分

    北宋詞人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號小山,是晏殊(991-1055)40多歲時的老來子。

    以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標準來看,晏幾道僅做過“鎮監”這樣低微的職位,與其官拜相國的父親相比,仕途上不值得一提。但他在詞作上遺傳了父親強大的基因,歷史上有“二晏”之稱,其成就大都凝聚在傳世之作《小山詞》中。

    此情可待成追憶,把感情寫得細膩

    這是一首追憶往昔之詞,以今日之思的落寂來寫曾經相聚的美好,但無論當初多麼一往情深,現在都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他在《小山詞跋》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見,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這記述的是晏幾道少年得意時,與好友一起喝酒寫詩、與佳人歌舞縱情的生活。詞中出現的“小蘋”,確有其人。

    這首詞的場景化描寫很成功,宿醉夢醒之後,輾轉難眠,一高一低的“樓臺”和“幕簾”,表明了曾經的佳人既不可忘又不可即。“去年春恨”筆鋒一轉,從現實轉成回憶,落花微雨中,幕幕往事堆疊而來,雙宿雙飛的燕子,提醒我一個人形單影隻。

    詞的下片沉浸在追懷往事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見,相識時歡喜雀躍,相處時柔情繾綣,可惜當愛已成往事,明月如故故人已逝,物是人非。“心字羅衣”“相思琵琶”“明月”等意象的描寫,抓住了生活中的細節,表現出細膩的感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典恰到好處

    這首詞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多處用典,且把典故化用得恰到好處。這就像牛頓所說的一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然是站得高、望得遠。

    比如上片的“落花”二句,就引自唐代翁宏的《春殘》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下片的“當時”二句,則在李白的《宮中行樂詞》有所見: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這是比較直接的用典。另還又比較隱含的典故意境化用。比如“心字羅衣”,歐陽修就寫過一句“一身繡出,兩重心字,淺淺金黃”;而“琵琶”又能讓人聯想起白居易《琵琶行》裡的“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全詞雖然用典多多,並沒有掉書袋的感覺,反而是覺得情景交融,相輔相宜。

    總結

    晏幾道的一生,經歷過官二代鮮衣怒馬的無憂生活,17歲父親晏殊離世後,他失去了重要的依傍,但又因少年時養成的散漫和倔傲,他在官場舉步維艱,所以,晏幾道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詞作上,有《小山集》遺世。另因他為人痴以及心思細的個性,今非昔比生活轉變,讓他追憶性的《臨江仙》一詞,尤其顯得“措辭婉妙,一時獨步”

  • 9 # 笑傲江湖也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人。宋代名相晏殊第七子,北宋後期典型的婉約派詞人。與其父齊名,詞壇上時稱“大小晏″。生性孤傲,不慕權勢,雖貴為相府之子,卻從不利用父勢謀取功名,故仕途不得意,一生只做過小官。

    的詞作大多吟詠風花雪月、離愁別恨,詞風濃摯深婉,工於言情,纏綿悱惻,悽婉動人。以小令見長,著有《小山詞》存時260首。

    晏幾道的代表作就是《臨江仙》。這首詞代表了作者在詞的創作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堪稱婉約詞中的絕唱。

    下面我們來回味一下經典吧: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首詞是為懷念昔日的戀人小蘋作。

    全篇與春恨為關捩,由夢迴酒醒的眼前,到落花微雨的去年,在追溯到心字羅衣的初見,層層翻轉,時空交錯。意象綿密而空靈,情韻深婉而悠遠。上片歇拍“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一聯,成為千古名句。

  • 10 # 九日文談

    小蘋、小蓮、小鴻、小云,是晏幾道詞中的歌伎,這些歌伎不同於尋常煙花柳巷裡的一般歌伎,而是豪門富貴人家的家伎,這是晏幾道所寫豔詞有別於其他豔詞的地方。

    傾注了晏幾道全部心血的《小山詞》,價值直逼《花間集》,有出類拔萃之感。《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膾炙人口,是他的代表作。

    晏幾道文學修養高,能文善詞,專攻小令,多寫男女情愛,文雅中又富有詩意,感傷中有溫度。

    晏幾道出身於豪門富貴之家,家道中落,仕途坎坷不順,又不依附權貴,有幾分傲骨。命運多舛,他的整個人生宛如過山車,從溫柔鄉掉進冰窟窿,這種境遇在晏幾道的詞中多有顯現。

    晏幾道的詞寫得很美,他的詞主要是給小蘋、小蓮、小鴻、小云這些美麗的歌伎用以歌唱的歌詞。

    這些歌伎不同於以前豔詞中的歌伎,而是晏幾道的富貴朋友家中的家伎,這些家伎素質好,品位高,不是尋常歌榭舞場的泛泛歌女,又加之歌唱表演的場合不同,聽者身份不同,她們的專屬性強。

    所以,能文善詞的晏幾道,所寫的詞就比較文雅又富有詩意,他與這些歌伎間風流浪漫的溫情,就更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語言和婉濃豔,綿綿感傷中又帶有溫度。

    晏幾道中年生活窘迫,與以前富貴奢華的生活反差強烈,憶往昔,感今朝,刻骨銘心,就寫了這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的情愛詞名篇。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彩袖下一雙玉手殷勤地捧著玉鍾,一杯接著一杯向我敬酒,當年的我,不惜喝得滿臉通紅。你縱情歌舞,我陶醉忘歸,直到樓外金黃色的曉月落到柳梢下,還在盡興歌唱,直唱到無力搖動桃花扇。

    自從離別後,我總想著我們的重逢,不記得有多次在夢中我們相擁。今夜裡,我只是舉著銀燈,牽著你的手兒在燈下細看,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卻還擔心恐怕這次我們又是在夢中相逢。

  • 11 # 釀松山閣舊主

    晏幾道,北宋人,生於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卒於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他為世人所知,一是他著名詞人的身份,另一個就是他是太平宰相晏殊47歲時的老來得子。

    首先介紹下晏幾道的生平經歷

    出生於宰輔之家,前面還有六位哥哥罩著,所以早年晏殊的日子相當瀟灑,加上繼承了他父親晏殊的過人才華,縱情詩酒,鬥雞走馬,錦衣玉食是晏幾道生活的主要內容,加上他十四歲中舉,可以說已經贏在了人生的終點,"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無疑比賈寶玉都風流倜儻。

    但是,生活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都會漸次離開,任何人都要學會自己成長。晏幾道早年享盡了俗世福氣,後來就是在困苦裡獨孤,也因此形成了他語淺意深、蕩氣迴腸的詩詞氣質。

    晏幾道在晏殊去世後,得以恩蔭太常寺太祝入仕,但是神宗年間,因好友鄭俠進《流民圖》反對王安石變法被牽連,雖然最後平安度過,但家底被折騰空。並且因為晏殊並不曲意逢迎,在官場一直鬱悶不得志,最高也只做到從六品的開封府判官,與其父位居執宰差距太大。

    但是晏幾道仍然越過了六個哥哥,繼承了晏殊的衣缽,與父親並稱了"二晏",可見功名利祿於他如浮雲,並且他的詞風承接其父,卻又有過之。

    其次分享下本人眼中晏殊的巔峰之作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這首詞,寫戀人初會、別離、重逢的"愛情三部曲",虛實相間,情真意切,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寫得十分透徹,好像能從中看到一個愛情的傻子,所以王國維說,"小山(晏幾道),古之傷心人也"。

    自古以來,幸福美滿從不是愛情的主調,悽婉哀絕其實才是愛情最特別的內涵。晏幾道並沒有刻意去歌頌什麼,而是三言兩語寫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所以經典,因為很容易就能得到大眾的心聲共振。

    最後談下晏幾道的成就

    晏幾道一生的詞作,大都編入了《小山詞》,因此透過《小山詞》,就能看到晏幾道在詞作方面的特殊成就。

    同時代的黃庭堅給《小山詞》代序,他在其中評價晏幾道的詞作"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這就是一個相當高的評價了,文學作品最基本的突出品質不就是能得到別人的共鳴麼。黃庭堅說晏幾道是個才華過人的人傑,但是也是一代痴人,他有四個方面的行為痴於常人,其實,晏幾道只是看慣了人間繁華,不與世俗同的一代超脫之人而已。

    晏幾道的詞作,一個主題往往並不拘泥於一種情感,傷感中有豪邁,淒涼中有溫存,錦繡明堂有空虛清冷,這種風格得益於他特別的人生經歷,同樣也是他在詞作成就上超越了其父晏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原因所在。

  • 12 # 石徑斜

    一、晏幾道的出身生平

    晏幾道的父親晏殊(991年-1055年),是北宋著名的“"宰相詞人",5歲就有"神童"之稱,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後來官至宰相,是北宋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生活簡樸,唯賢是舉,注重發展教育,做了許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

    晏幾道生於1038年,是晏殊的第七子,出生時晏殊已經47歲了,屬於老來得子,晏幾道的少年時代過的是逍遙自在的富家公子哥兒的生活。1055年,父親晏殊去世後,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074年,他因受朋友牽連被逮捕下獄,雖然後來被釋放,有驚無險,但是,從此家道中落,晏幾道從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淪落為落魄貴族。

    晏幾道出生於宰相之家,自小聰敏,深得父親晏殊喜愛。他尤其喜歡樂府詩,用心學習六藝,繼承了晏殊剛毅直率,愛好學習的性格。在家庭遭遇變故後,因生性高傲,不慕勢利,不願意利用父親或者藉助其門生的舉薦謀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監等小官。

    二、《小山詞》及其評價

    晏幾道著有《小山詞》,裡面存詞260首,是晏幾道一生的心血。黃庭堅在《<小山詞>序》中列舉出晏幾道的“生平四大痴絕:

    “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黃庭堅這一番話是對晏幾道性格的最好評價。

    《小山詞》除三首長調外,其餘都是小令,感情真摯執著,字裡行間充滿憂愁和悲傷。與父親晏殊詞中表現的閒愁和富於哲理不同,“真與痴”貫穿了晏幾道的全部詞作。無論是追憶往事,還是感傷離別,裡面的感情都被渲染到痴狂的地步,只有至情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至性文字。

    《小山詞》脫離了五代詞歌舞歡場中逢場作戲的性質,注重表達個人的感情色彩,它跳出豔詞具有的共性,抒發個人內心的真摯感情。《小山詞》用語較重,感情色彩強烈,表達的感情往往無法控制,由此可見晏幾道是以言情見長的純情詞人,他的這種抒情風格使得《小山詞》當時就流傳甚廣,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三、主要作品《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大家普遍認為《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代表了晏幾道詞作的高峰,我卻最喜歡他的那首《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我認為這首詞最能代表《小山詞》的特點,下面共同欣賞一下整首詞:

    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

    這句的意思是:藉著醉意拍打春衫,因為上面還留有昔日故人的幽香。就連上天也拿著離愁與別恨來折磨我這個疏狂人。

    首句總領全詞,其中的“醉”字,在晏幾道的詞中經常出現。一個生活發生過巨大變化的人,對生活有感慨是必然的,只不過很少有人能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但是晏幾道做到了,“醉”字表達了詞人性格的不願受約束,隨性縱恣的情態。下句中的“疏狂”二字是詞人個性及生活情態的寫照, “天”字則表現出了詞人對這一切無可奈何的心境。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這兩句選取最常見的秋草、夕陽,來烘托徵人和思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思念之情。陌上秋草黃了又枯,伴隨著徵人一年又一年。而思婦在家獨坐樓中,日日獨自望著夕陽無言西下。

    這樣的相互相思但是不能相見的境況,被詞人用美妙的景語寫出,讀來妙不可言,細細思量其中的含義,卻禁不住黯然無語,蘊含在裡面的憂愁和悲傷久久揮之不去。

    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

    這一句轉到雲、水上來,將視野擴充套件開去,再加上“渺渺、茫茫”兩對疊詞,更加突出歸路難尋,相見無期。這樣寫更進一步加深了離愁,與李商隱的詩句“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結尾兩句看似無情,實則至情,是無可奈何的自慰之語。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以前倆人曾經向花箋多費淚行,然而離恨依舊這般深重,並沒有稍稍減輕,以至於雙方都意識到彼此之間的相思不是言辭所能表達完整的了,也就不必再“向花箋費淚行”了。

    這首詞將離恨寫得深入骨髓,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晏幾道對自己平生坎坷的無限喟嘆與感慨。它不但很好地體現了晏幾道“痴”的特點,而且文字優美,景語運用得當,最後結尾至情至性,值得細細回味。

    四、後人評價

    夏敬觀《吷庵詞評》評價晏殊晏幾道父子:

    晏氏父子,嗣響南唐二主,才力相敵,蓋不特詞勝,尤有過人之情。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歷,哀絲豪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於父。

    夏敬觀認為晏幾道的人生經歷影響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高於其父晏殊。

    鄭騫《成府談詞》:小山詞境,清新悽婉,高華綺麗之外表,不能掩其蒼涼寂寞之內心,傷感文學,此為上品。

    鄭騫認為晏幾道作品,華麗的外表下面隱藏著他的一顆寂寞蒼涼的內心,詞中那些痴情的男女,不正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1110年,享年73歲的晏幾道安然辭世,而把詞人的純情痴意演繹得淋漓盡致,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小山詞》卻流傳千年,歷久彌新。

  • 13 # 簡秋習文

    晏殊幼子——晏幾道

    晏幾道是北宋仁宗朝宰相晏殊的幼子,號小山,作有《小山詞集》。

    晏幾道出生的時候,晏殊已經47歲了,作為做小的孩子,他備受寵愛。

    自小生在錦衣玉食中的晏幾道,最大的愛好就是填詞,以及縱橫詩酒。

    當他的六位兄長步入仕途的時候,他仍舊沉浸在風流公子的生活之中。

    十八歲的時候,晏殊去世,家庭受到了重挫,晏殊的門生、舊相識們也沒有看上這位已故上司的小兒子。

    根據元代《研北雜誌》記載,晏幾道在潁昌府許田鎮工作的時候,親手將自己寫的詞奉給帥府韓持國,韓持國正是晏殊的部下,但是韓持國卻回信說:“您才有餘而德不足,希望您捐有餘之才,補不足之德,不要辜負我這個門下老吏的期望。”

    晏幾道原本想得到韓持國的賞識,結果卻被說成“有才無德”,晏幾道的心情可想而知啊。

    他一輩子都在一些低階職位上游走,但是才華橫溢,仕途無望,就將自己的熱情都寄託在填詞上了。

    婉約詞人

    晏幾道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晏幾道由於承襲了父親晏殊的花間詞風,當時的人們將這對父子成為"大晏小晏",並將其二人"追佩李氏父子",直比南唐李璟、李煜。

    晏幾道的詞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

    但他的詞多為歌女之情、相思之苦、追憶故人一類,多少會給人小情小調的感覺。

    陳延焯在《白雨齋詞話》中稱"北宋晏小山(晏幾道號)工於言情,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

    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更是讚譽有加:"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就連認為"作文害道"的理學家程頤,吟誦晏幾道"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都撫掌嘆道:"鬼語也!"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這首詞,上篇寫當年自己與一個舞女一見鍾情,墜入愛河。

    第一句寫舞女:“彩袖殷勤捧玉鍾。”

    長袖善舞、華服美飾的美豔舞女對自己好感有加,以至於頻頻斟酒表現得異常熱情,寫出了當年一位美麗的舞女與晏幾道的一片歡情。

    第二句寫自己:“當年拚卻醉顏紅。”

    寫自己對這位年輕美麗舞女的逢迎和喜愛,自己已經滿臉通紅了,人家來斟酒卻還要繼續喝,不惜醉倒了,也要回應美人的情誼。

    第三句寫勸酒、第四句寫喝酒:“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晏幾道和舞女是初次見面,一夜笙歌。

    但是,他並沒有直白地寫他們如何地徹夜狂歡,而是選取了幾個獨特的意象,勾勒出通宵狂歡的情景,“舞”要跳到月亮已經沉到楊柳樹下;“歌”要唱到拿扇子的手都累了的時候。

    也就是說唱累了,跳累了,扇子舞不動了,那不就是徹夜狂歡一宿嘛。

    這兩句也是最為經典的兩句,非常高明地寫出了兩個人情意相通,互相不捨得散場,盡情歡笑的場景。

    下半篇前三句“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表明了前面寫的那些美妙的一見鍾情,都是回憶,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是卻沒有再續前緣,只是變成了一場相思,一種盼望重逢的執念。

    但是晏幾道把自己的相思寫成了雙方的相互思念,這才有了“幾回魂夢與君同”的句子。

    前面寫一見鍾情,後面寫魂牽夢縈,這些都是鋪墊,因為晏幾道實際上是想寫今日的重逢“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在於舞女向別多年之後意外重逢立足的是當下的重逢。但是,雖然重逢,卻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手把“銀釭”,一照再照,一位這次重逢是分別太久、思念太深的幻想,唯恐這次重逢又是夢中出現的幻覺。

    這種寫法非常別緻,似虛實實。

    這種似虛實實的寫法和上面似實實虛的寫法完全相反,這正是這首詞最具魅力的地方。

    正是這種感覺,讓我們感受到了晏幾道和舞女之間真摯、熱烈的感情,感受到了晏幾道高超的填詞技藝。

    所以,這首詞還是很新穎的,感覺也是晏幾道水平比較高的詞作。

    -----END-----

  • 14 # 靜一號普洱茶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有關晏幾道的材料,因為史書和地方誌等都極少有有關他的記載流傳下來,所以宛敏灝的《二晏及其詞》主要根據鄭俠的生卒年推斷晏幾道生於公元1041年(或推前幾年),卒於公元1119年左右;夏承燾的《二晏年譜》則主要根據黃升的《花菴詞選》所說慶曆中晏幾道奉召作詞和王灼《碧雞漫志》所載晏幾道為蔡京填詞兩事推算晏幾道生於公元1030年左右,卒於公元1106年左右;後來的中國文學史大多采用了夏承燾的說法。

    塗木水和晏立豪到二晏的故里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鄉沙河村發現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江西晏氏所修的《東南晏氏重修家譜》,其中明確記載有晏幾道的生卒年:“殊公八子幾道,字叔原,行十五,號小山。”“宋大觀庚寅(1110)九月歿,壽七十三歲。”’故晏幾道應該是生於1038年,卒於1110年,享年73歲。

    著有《小山詞》1卷,存詞260首,其中長調3首,其餘均為小令。他的小令詞在宋初發展到一個高峰,用清壯頓挫的藝術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並取得扭轉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黃庭堅曾在《<小山詞>序》中列舉出晏幾道的“生平四大痴絕處”——“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好像是貶,其實是讚許,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晏幾道性格的特點——痴,即痴情。一部《小山詞》,把詞人的純情痴意演繹得淋漓盡致。其真摯、深婉、執著的情感表達,成為了《小山詞》最突出的特點,這個突出特點具體表現在下面幾點:

    1.純情銳感的品性和痴情不移的特徵

    真與痴是晏幾道的性格特點,這種特點貫穿了他的全部詞作。他的詞充滿了憂愁和悲傷,馮煦說他是“古之傷心人”,黃庭堅說晏幾道詞“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與大晏詞那種淡淡的哀愁和富於哲理完全兩樣。

    魯迅先生曾透闢地指出:“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小山詞》中的許多至情形象其實就是至情晏幾道的真實寫照,《小山詞》的純情中,是有“痴”的因素在起作用。無論是追情往事,寫對愛情歡愉的體驗,還是感傷離別,抒發刻骨相思的情懷,都充溢著一股強烈的情感,這感情常常被渲染到十分濃烈的地步,近痴帶狂,甚至“無理”,以至於被人稱之為“鬼語”。

    2.抒情的“向內轉”與個人化

    抒情小詞到了晏幾道,已明顯地由晚唐五代不具個性的豔歌轉為抒寫一已之情的詞篇。從總體上看,晏幾道此類詞作已脫離了歌舞歡場上逢場作戲的性質,就比較更帶著個人的色彩了,而不是《花間集》的沒有個性的豔詞了。這是一點不同。晏幾道的這些有專指的情詞已從其他豔詞中跳脫出來,重心向內轉,向情深處轉,不糾纏於豔事本身,著重於男女情愛中心靈的感應與共鳴。努力挖掘和表現的是心靈中的情緒,是更深、更細、更微妙的情的底蘊。

    3.語言深婉細膩、情感曲折跌宕。

    晏幾道詞往往用語較重,感情色彩強烈。例如“拼”字的運用就是晏幾道詞的突出用語。佳人別後音塵悄,瘦盡難拼。 (《醜奴兒》)、就中懊惱難拼處(《風入松》) 、才聽便拼衣袖溼(《浣溪沙》)。這些詞句用“拼”,或表達感情的無法控制,或表達主人公為情不惜一切的決心,或表達情感的絕難割捨。這個“拼”字,成了《小山詞》表達情感極致的一個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幾道苦戀情結形象寫照。詞人的十分用情、為卿而狂的心態和情態在這一“拼”中和盤托出、栩栩如生。此外,諸如“亂”、“醉”、“破”、“惱”、礬限”等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字眼,在《小山詞》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

    以夢寫情,是詞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現形式。晏幾道可以說是一個以夢寫情的高手。一部《小山詞》,“夢”字隨處可見。據統計,詞集中有57首都寫了夢境,佔他全部詞作約四分之一。夢境,成了詞人的一個強有力的抒寫情感的方式。無論是以夢來追憶往事前塵,還是藉以表達人生如夢之感,也無論以夢來抒寫思相思懷人之情,或是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願望以夢託之,不外乎都是一種鬱結之下的情感渲洩方式。

    綜上所述,以言情見長的純情詞人晏幾道,其純情銳感的資質和深摯、婉曲、沉鬱的抒情風格合力造就了《小山詞》純情特色和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101集預告,比比東保護玉小剛安全,柳二龍卻對她秀恩愛,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