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水墨晨風

    “摧”字筆畫比較多,同時是左右結構,寫時應該注意幾點:

    一,字型內部左右空間的適當留白,筆斷意連,避免不透氣。

    二,筆畫粗細的變化,如果整個字都很粗的筆畫,會使字型笨重,失去變化。

    三,注意筆與筆之間氣息的連貫,更有整體感。

    以下是字帖裡的示例,不同書家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達到靈動而統一即好。

  • 2 # 老文字工作者

    單寫“摧”字可以按照上面朋友說的,但要真正寫好這個字不能單看這個問題,需要把這個字放在整篇中來考慮,考慮上下左右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寫好這個字。可以參看王羲之《喪亂帖》和顏真卿《祭侄稿》中都有這個字。就不貼在這了。

  • 3 # 21課

    推薦您幾個書法大家的字,多臨摹,一定會有所感悟,寫出自己的風格。

    晉,王獻之,黃門帖

    王羲之,喪亂帖

    元,趙孟頫,秋聲賦

  • 4 # 千年蘭亭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水平,一個“摧”字,本身是左右結構,“崔”又是上下結構,“摧”字的書寫既涉及偏旁部首的挪移,又涉及筆畫的穿插、避讓以及粗細等問題,極具代表性。

    1、上圖是較平穩的“摧”字寫法,出自王羲之《黃門帖》。

    2、但同樣是王羲之,在其《喪亂帖》中,他將右下的“佳”略向右移,且字形拉瘦,則整個“摧”就搖曳生動起來。

    3、在古代,因書寫的需要,偏旁是可以移位的,比如“松”字,有時可成“枩”,而在王羲之《頻有哀帖》中,他將“摧”中的“亻”上移至“山”之下,字形又為之一變。

    4、書法結構中,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向背”,歐陽詢善用背勢,顏真卿善用向式,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就是一個字中兩豎的方向。

    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摧”,本來沒有並列的兩豎,但他巧用“扌”和“亻”中的兩豎,造出一個“向勢”,讓疏密對比更加強烈,字的動感強烈。

    5、張即之是個造型大師,他的字“不走尋常路”。他在《雙松圖歌卷》中的“摧”,本也平常,但他第一筆和最後一部分的筆畫加重,讓上下左右四部分輕重對比強烈,饒有趣味。

    6、徐渭的“摧”,則代表了另一種結體方法。左邊“扌”筆畫少,他加重筆畫;右邊“崔”筆畫多,他輕寫筆畫。於是,呈現一邊粗一邊細、一邊密一邊疏的特殊字形。

    7、文徵明在《京邸歸還詩》中,將“山”略左移,“佳”略右移,但又以“亻”的豎一柱擎天,將整個字的重心穩住,於險中求正。

    總之,字的結構中的規律很多,我們要善於向古代碑帖學習。

  • 5 # 神韻軒書法

    寫行書既要有楷書筆畫的沉著,又要有草書的使轉。安排結構時要以奇為正,奇正相錯。

    摧字是左右結構,為了破平正,左部高,右部低。左部筆畫少因而寫得較粗重,右部筆畫密而稍細。在右部的上下又有粗細對比,上粗下細。

    左部重心正而右部重心斜,形成正側對比。橫向多橫,長短不一,叄差變化,間隔距離適當,但斜的角度略有不同。中部空白多而顯疏朗。形成外密中疏結構。

    行書結構在不離法度的情況下,千變萬化。行書結構的奧秘就在於追求變化,一是筆形、筆勢,二是字形、字勢的變化。但這種變化不離法度,而且結構要自然。行書結構最忌平行、齊頭、板滯、單調。

    以下圖片為歷代書家寫的"摧"字。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豆的病害是什麼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