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1841358407

    這兩種調漂方法都可以,要根據當時的釣場環境、魚吃口情況而定,例如:有風浪,逆風釣,或者魚口特重,漂下方圓半米如小泉湧……可調4釣2甚至更頓些;反之帶餌調漂4--2、4--1,有魚情(泉湧)沒口,換細子線,還沒口換魚餌,(蚯蚓、純蟲、肉加饃、純素或單開);魚口差,換釣點,換仨地還不行(小半天兒)癮頭差不多了,收杆回府,默想:今日點兒背,明日再戰。

  • 2 # 胡人913

    同時,浮漂的“靈”與“鈍”也是我們在調漂過程中選擇要達到的目的。你說的兩種情況,前者為“鈍”後者為“靈”。(一般來說不建議帶餌調漂)至於你要選擇哪一種調漂方法,得根據你的目標魚等情況來定。下面我就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魚情好。魚情好的時候,可以釣靈,這樣能及時的捕捉到訊號,提升中魚率。

    2.魚情不好。這個時候建議釣鈍,因為魚口弱釣靈容易跑魚,釣鈍可以抓實口,提升中魚率。

    3.目標魚不同。釣大個體一點的魚,建議釣鈍,而釣小個體的魚建議釣靈。

  • 3 # 小魚大亮

    上世紀80年代“懸墜釣法”從臺灣傳到大陸。“調四釣二”的說法為釣魚人指明瞭調漂的方向。大陸釣魚人經過幾年的對浮漂的探索,對浮漂的自重問題、浮漂的歸零點、浮漂的一些誤區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根據對浮漂各個方面的總結釣魚人發現“調四釣二”並不能應對所有的魚情,從“調四釣二”又演變出了更多的浮漂調釣方法。

    帶餌調平水釣兩目和“調四釣二”哪個更有優勢?我想還是要根據魚情來選擇調釣的方法。以下我給列舉以下兩種調釣水下狀態。

    首先說帶餌調平水釣2目時,當下鉤到底,下鉤餌的重量被地面承受,浮漂就會露出目數。我們先假設一下的單鉤餌重量大於2目,那麼釣2目下鉤觸底。單鉤帶餌重量為2目時,釣2目上鉤懸浮,單鉤帶餌重量為1目,釣2目上鉤是觸底的。

    然後說雙鉤不帶餌調4目釣2目,不結合鉤重和餌重是沒法說水底狀態的,我們還是假設一下單鉤的重量為2目,當單餌重量大於4目時雙鉤躺底,單餌重量3目時上鉤觸底,單餌重量小於2目時上鉤離底,單餌重量小於1目時你還是換個小點的漂子吧。

    不管什麼樣的調漂方法,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單鉤和單餌的重量,才能估計出鉤餌在水下的狀態。要根據魚情選擇調目和釣目,魚大和口快調高目,魚小和口輕調低目,魚多大算大魚,口多小算輕口就要根據經驗來判斷了。釣無定律,靈活運用。這一會想漂想的思緒直混亂,我上面的狀態有誤的話請及時指正

    最後一句忠告“釣魚不要公式化”

    最後,祝天下釣友2020大鯽大鯉,魚獲多多!

  • 4 # 尋魚記

    如果從浮漂的準確性來說,這兩種方法只有針對合適的魚情才能說它們具有準確性,或者哪一種更具優勢,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實際魚情來決定調釣方式;所以,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餌重對浮漂的影響

    帶餌調平水通常用於釣浮使用,釣底一般不能帶餌調漂;其原因有二:一是餌的重量不會固定,比如搓餌或者拉餌,調平水時可能正好浮漂與水面平行,但是在拋竿入水過程中餌料會散落一部分,造成餌料重量減輕,浮漂露出水面部分不固定,導致浮漂變目嚴重。二是即使餌料重量不變,如玉米,蚯蚓等,但是餌料的重量不能清晰的反應到漂目上,比如兩顆玉米能壓掉浮漂多少目,如果吃鉛一克浮漂兩顆玉米可能會壓掉七八目,這樣調平水釣兩三目雙鉤就會到底,而如果吃鉛三四克的浮漂,兩顆玉米可能只能壓掉浮漂一兩目,如果調平水釣兩目,上鉤仍然懸浮,處於過於靈敏狀態。

    所以,帶餌調漂並不科學,除了釣半水不建議這樣調漂。

    再來說說調四釣二,這種調釣方式是最傳統的也是應用最多的調漂方法,其步驟是:1、空鉤半水調四目;2、掛餌找底釣兩目。很多人認為只要釣兩目就是就是雙鉤到底了,其實不是這樣的;舉個例子,一顆餌壓掉浮漂兩目,兩顆餌正好壓掉浮漂四目,半水帶餌浮漂正好平水,但是由於鉤距超過兩目,下鉤躺底後,上鉤餌壓掉浮漂兩目,浮漂露出水面兩目,但是上鉤仍然是懸空的,仍然過於靈敏。

    小結:不論帶餌調漂還是空鉤調四釣二,都要了解餌重,不然很難確定雙鉤是否觸底,不能達到最佳狀態。二、鉤重對浮漂的影響

    鉤重是調釣過程中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一枚一號袖鉤和十號伊勢尼,重量相差非常大。就如問題所述,如果用二號袖鉤搭配兩克吃鉛浮漂,拉餌作釣調平水,一個鉤子大約只能壓掉浮漂半目,那麼調平水釣兩三目,很可能子線彎曲,嚴重可能會八字環觸底,這樣就過鈍。而如果用十號伊勢尼搭配兩克浮漂,帶餌調平水釣二三目,上鉤就會處於懸空狀態,導致過於靈敏。

    調四釣二也是如此,如果用小鉤子會出現上鉤躺底,用大鉤子會出現餌料輕不能將上鉤壓到底的情況。

    因此,鉤子大小與浮漂的關係要做到心中有數,並且要搭配協調合理。

    最後,如何確定哪種調釣方式更具優勢?

    不論是帶餌調平水還是調四釣二,只要運用合理都會非常靈敏,都具有優勢,發現有口打不到魚這就是調釣過靈,或者魚鉤過大,餌料太硬;發現經常送漂或者遛魚過程中跑魚,那就是調釣過鈍。一切都要根據實際魚情靈活調整。沒有一成不變的釣法,也沒有萬能的調釣,做到隨機應變,靈活施釣。

  • 5 # 眼鏡哥說魚

    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與帶雙鉤調4目釣2目相比,後者在調漂時操作更加簡單而且也更加實用。帶雙鉤調漂是一種最常用的調釣方法,在臺釣傳入大陸地區時就是以調4釣2為代表,帶雙鉤調漂的方法也一直被沿用至今。帶雙餌調漂只適合在釣浮的時候使用,也就是帶雙餌調N目釣N目,調目與釣目一定是保持一致的,例如調3釣3、調4釣4等等。所以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在釣浮的時候是無法實現的,在釣底的時候又缺乏實用性。

    帶雙餌調漂的三大弊端

    弊端一:帶雙餌調漂操作複雜

    帶雙餌調漂在修剪鉛皮的過程中,每一次都要掛上兩個餌團,所以操作起來更加複雜。帶雙鉤調漂在操作的過程中不需要掛餌,所以操作難度較低,非常簡單快捷。在釣魚人對調漂操作基本熟練的情況下,帶雙餌調漂至少要耗費10分鐘的時間,帶雙鉤調漂基本可以控制在5分鐘之內。

    弊端二:帶雙餌調漂不精準

    假設我們已經帶雙餌調至平水,然後重新掛上兩個餌團,此時的調目很可能就不是平水了,這是因為我們無法保證每一次掛上鉤的餌團重量都完全相同。另外,帶雙餌調漂還會受到餌料的霧化速度影響,隨著餌料的逐漸霧化,調目也會逐漸升高,這樣的調漂方法顯然是缺乏精準度的。相反,帶雙鉤調漂就非常精準,因為魚鉤的重量始終是保持不變的。

    弊端三:帶雙餌調漂過於靈敏

    帶雙餌調漂與帶雙鉤調漂相比多出了兩個餌團的重量,假設兩個餌團的重量能夠將浮漂下壓8目,那麼帶雙餌調平水其實就相當於帶雙鉤調8目。如果浮漂的吃鉛量較小或者餌團較重,兩個餌團的重量甚至有可能將浮漂下壓10目以上。很顯然這樣的調目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屬於極為靈敏的狀態。

    帶雙餌調漂鉤餌容易離底

    由於釣魚人無法精準的控制餌團的重量,所以在垂釣的過程中使用的餌團重量減輕,鉤餌就很可能出現離底的情況。如果帶雙餌調平水之後釣2目,在垂釣時釣魚人必須小心翼翼的控制餌團重量,一旦掛鉤的餌團小了一點,釣目就會從2目升至3目甚至是3目以上,此時鉤餌就很可能已經離底,這就意味著釣魚人必須重新換餌。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勢必會耽誤很多時間,錯失很多中魚的機會。

    帶雙餌調漂鉤餌沉底速度太慢

    即便我們能夠確保鉤餌順利到底,避免鉤餌離底的情況發生,由於鉛墜重量減輕,浮漂對鉤餌的牽引力會明顯增大,帶雙餌調漂就必然會出現鉤餌沉底速度過慢的情況。鉤餌沉底速度較慢對魚離底接餌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在小雜魚鬧窩非常嚴重的情況下,鉤餌沉底速度慢就很容易被小雜魚在中途攔截,導致鉤餌無法順利到底。

    帶雙餌調漂會增加魚吞餌的難度

    帶雙餌調漂時,已經將雙餌的重量納入到了釣組的平衡體系中,但是在垂釣的時候雙餌觸底之後重量會被水底所承受,此時浮漂的剩餘浮力就會增大。也就是說浮漂始終會在鉤餌上施加一個向上的牽引力,魚在吞餌的時候就會遇到明顯的阻力,所以帶雙餌調漂很容易出現空竿以及脫鉤跑魚的情況。

    帶雙鉤調漂不只有調4釣2

    透過上述分析相信大家已經能夠明顯,帶雙餌調漂法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不實用的,所以建議大家將帶雙鉤調漂做為首選。

    不可否認,調4釣2是最早的一的帶雙鉤調漂法,調4釣2也是一種實用性和靈敏度兼顧的調釣方法,但是帶雙鉤調漂不能只知道調4釣2,帶雙鉤調漂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靈活多變。當魚口很輕微時,釣魚人可以將調目設定為4至6目,然後以3至4目為中心,上下開始調整釣目,直到浮漂訊號清晰且中魚率較高時為止。當魚口非常生猛時,可以降低調目或增加釣目,採用更加遲鈍的調釣方法。

    也就是說,帶雙鉤調漂可以輕鬆實現靈敏與遲鈍之間的切換,但是帶雙餌調漂就只能釣靈不能釣鈍,沒有太多的調整餘地和空間,所以帶雙鉤調漂的實用性以及靈活性更強。當然,帶雙鉤調漂絕不只有調4釣2,需要釣魚人根據具體魚情在靈與鈍之間進行調整和切換。

  • 6 # 漁歌嘹亮

    首先需要明白,調釣的目的是為了在作釣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水情和魚情,透過調目釣目的設定,將雙鉤和子線的狀態(到底與否、彎曲與否以及彎曲程度)設定成我們想要的狀態,使得魚魚吸餌入嘴的訊號儘可能及時、明顯的傳達給我們,從而準確的把握提竿刺魚時機,提升魚獲。明白了這一點,後續的操作可以說只是一個步驟的問題了。下面我們逐一解析一下:

    ①第一步是對水情和魚情的判斷,即水的深淺、流速,目標魚種、魚快魚慢小魚是否鬧鉤等等因素的判斷,這是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當然魚快魚慢這方面是沒有辦法一下竿就知道的,只能根據後續的作釣過程再調整最佳化。這一步也許決定不了最後是空軍還是釣到魚,但絕對可以影響到釣獲的多少問題。有沒有做好這一步,有時候也許就是同樣時間內能釣5斤魚還是10斤魚的分水嶺。

    ②我們分析過水情魚情之後便知道,此時應該釣跑鉛、還是雙鉤到底釣鈍、或者一鉤到底一鉤懸墜、或者雙鉤離底釣半水。我們就選擇一個最優方案來設定調目和釣目即可。野釣一般情況下帶雙鉤半水調2目釣2-4目都是沒有問題的(準確的說此時還需要先測出不帶鉤半水調漂的目數應該在4目或以上才能釣4目,否則就鉛墜到底屬於釣的過鈍了,不過野釣一般情況下雙鉤是可以壓下漂尾2目的,因此調2目釣4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行的),此時通常情況下子線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雙鉤到底,上子線繃直受力,魚在吸食上鉤餌時鉤動漂就會動,上鉤已經足夠靈敏;下子線彎曲,彎曲幅度等於鉤距,當上鉤餌的重量≥下鉤+(釣目-調目)等額重量時,魚吸食下鉤餌時浮漂不會有動作,直到魚嘴帶動下鉤餌移動一個鉤距的距離之後才會拖動線組,在漂尾上呈現出一個吃口訊號,但是如果幅度在鉤距以內,是不會出現任何魚口訊號的,因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鈍了。通俗點講,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就是,如果上鉤上面掛上一塊鐵,那隻要上鉤餌就可以把浮漂壓穩了,因為下子線長所以會彎曲,這個時候往下拉住浮漂的任務就沒下鉤餌和子線什麼事了,隨便他們在水底怎麼漂啊動啊的,是不是隻要這個動作的幅度不夠大不足以拖動8字環,就不會對浮漂有任何影響。慶幸的是,野釣多數情況下魚兒就食沒那麼斯文,這一點點鉤距的幅度相比他們吞餌的動作而言一般根本就不是個事。(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會觸類旁通明白如何去合理根據目標魚種及魚口快慢來合理設定鉤距了)

    ③理解了上面這種狀態,那我們會問,怎麼設定調目釣目,才能讓魚不管是吸上鉤餌還是下鉤餌都能夠馬上體現在漂目上面呢?那就只能將子線雙鉤設定成一鉤到底一鉤懸浮了。具體怎麼設定,釣友們需要測出鉤重和餌重,從而準確判斷。當調目-釣目>上鉤+上餌重量時,上鉤餌一定是離底的,因為此時浮漂一定還受到上鉤餌全部重力以外的重力下拉,才會下壓更多漂目,而這個力來自於下鉤餌。至於具體要設定成調幾釣幾才能達到這種狀態,我們以一般情況下野釣的引數來舉例,單鉤重2目,拉餌單餌重1目的話,調6釣釣2目,就是下鉤到底上鉤懸浮的狀態,及調目6-釣目2=4目>3目=上鉤重2目+上餌重1目。

    最後回到題主所提的問題,那我們就比較容易做出判斷了。首先帶餌調平水,在餌料重量未知的情況下,我們是沒有辦法精準判斷出空鉤狀態下調目到底是幾目的。餌料越重,帶餌調平水狀態下對應的空鉤調目自然就更高。假設以餌重1目舉例,則帶餌調平水就=空鉤調2目,此時釣2目,如果鉤重1目,則處在下鉤到底,上鉤處在懸浮至即將觸底的臨界狀態,此時浮漂上下移動一個鉤距,漂目都不會發生變化,如果鉤重2目,則雙鉤都處在到底狀態了。而空鉤調4目釣2目,只要已知了鉤重和餌重,就可以依照同樣的道理分析出子線的狀態了。至於哪種更有優勢,則需要根據具體的水情魚情才能做出更優選擇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餌料大小存在不可避免的隨機因素,並且每一杆入水之後受水溶、小魚搶食等因素影響,很難保持以它作為一個恆定因素來參照的,因此不建議用帶餌的方式來調漂。

  • 7 # 漁者靈魂

    一、帶餌調漂:

    帶餌調漂針對的釣法是釣定層,就是說我們釣一些固定魚層的時候才會用到帶餌調漂,比如:我們水深3米,我們已經知道魚在1.5米的水深活動,我們想要釣1.5米水深的魚就需要釣定層,但是平常調釣的浮漂沒辦法釣定層,最多就是打行程,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帶餌調漂,相當於調幾目釣幾目,並不會出現調平水釣兩目的情況,除非是餌料大小一樣。

    你的問題是帶餌調平水釣兩目應該是釣底,對於釣底,這種調釣方法不好用,太靈敏了,只要是魚吃食,哪怕是稍微碰到一點餌料,不用吃到嘴裡面,浮漂都會有漂相,再由就是餌料稍微一霧化,浮漂就會迅速的上浮。帶餌調漂的釣法其實要求比較嚴格,只有針對特殊的魚情才能用到,平常基本是用不到的。

    1、帶餌調漂是調釣的非常靈的一種釣法,我們用吃鉛量2克的浮漂做假設,雙鉤餌料的重量相當於浮漂的十多目十有的,我們帶餌調漂四目,釣四目,當雙鉤沒有餌料的時候,我們的浮漂能到十七八木,餌料稍微大點都能到二十目。你這樣考慮一下是不是相當於我們調二十目釣四目,是不是很靈了,哪怕是釣底,調平水釣兩目,也是相當於空鉤調二十目釣兩目,浮漂的上浮力太大,不管是餌料稍微霧化還是魚輕輕的一碰,浮漂就會迅速的上浮。

    2、帶餌調漂每次上餌的大小都必須一致,這個是必須的,上餌的大小一致才能保證浮漂的調釣始終一樣,如果是一竿餌料大,一竿餌料小,那麼浮漂的調釣目數就會跟隨餌料大小變化,餌料大了浮漂露出的目數就低,餌料小了,浮漂露出的目數就高了。如果不對每次上餌的大小一致,那麼我們看漂相就會出現錯誤。

    3、帶餌調漂必須在靜止的水域中,帶餌調漂我們雙鉤餌料都在浮漂的吃鉛量中,哪怕是水稍微的流動,都會帶動我們的浮漂跟隨水流動的方向移動。

    4、帶餌調漂應用於釣定層,或者是水底有很厚的水草或者醬層,正常垂釣水底部覓食的魚類不需要帶餌調漂,定層上面我講了,有時候我們會碰到水底有很厚的水草或者醬層,我們餌料到底之後容易陷進去,魚發現不了,我們只有想辦法減輕餌料比重,如果還不行我們就需要帶餌調漂的方法了,讓餌料輕輕的接觸到水底的水草或者醬層就停住,不會讓餌料陷進去。

    二、調四釣二:

    調四釣二隻是一種舉例說明的,並不是說必須調四釣二,我們也已調五釣二、調六釣三都行,不過我們還是拿調四釣二來說,調釣的方法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雙鉤餌料在水底的狀態。

    這種調釣方法是最常用也是最大眾化的,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的魚情,而且浮漂的靈頓可以隨時轉變,不用太複雜的操作。

    調四釣二,雙鉤餌料在水底的狀態是下鉤躺底,上鉤稍微糖底,這樣的狀態是符合大部分水底活動魚類覓食的狀態,只要魚吃食,浮漂就會有漂相,屬於不靈不頓的一種釣法,想要釣的靈一點就調五六目,釣一目兩目,想要釣頓,就上推浮漂就可以了。

    總結:我個人認為釣定層使用帶餌調漂比較好用,如果是釣底,還是使用釣四釣二這種調釣方法比較好。

  • 8 # 小魚的世界

    帶餌調平水,一般掛單餌調,作釣時只要標目在1一2目,雙鉤一定到底。這是何蔚蘭大師經典調釣法。調4釣2,前提須稱單餌重,看下壓幾目,若單餌2目,也到底。這是理論,沒考慮水底平整,餌下落脫落……前一種準點

  • 9 # 出海抓魚潛水摸蝦

    首先指出一個錯誤,帶餌是調四目是沒法釣兩目的。

    帶上餌料調出來四目,實際釣魚時都只會比四目高,不會低,也就是說可以調低目釣高目,不能調高目釣低目。

    再來說說題主的問題帶餌調平水釣兩目跟調四目釣兩目哪個跟有優勢。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的角度。

    釣小魚那就調四目釣兩目

    釣大一點的魚就調平水釣兩目

    調四釣二的優勢

    不帶餌調四目釣兩目最大的優勢就是靈敏,這樣的調漂方法,魚兒吸入餌料之後很容易產生漂亮的頓口,所以如果我們平時釣的是小魚,由於小魚嘴小,吸入餌料之後很容易就吐出來了,這個時候就要釣靈一點,抓住魚兒吸入餌料的那個機會。所以一般釣小魚就用調四釣二,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如果小魚鬧窩嚴重、走水嚴重,那麼就不太適合了。

    調平水釣兩目的優勢

    帶餌調平水釣兩目,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雙鉤躺底,子線略微彎曲,這種調漂方法的優勢是可以過濾很多假訊號,比較適合釣吃口比較死、大一點的魚。

    這種調漂方法主要抓的漂相就是頂漂和黑漂,需要魚兒吃死口、或者體型大一點,吃夠之後能帶動浮漂上浮,所以這樣釣就算比較頓的了,適合野釣和水面情況比較複雜的時候。

    調漂方法並不是嚴格按照調漂的步驟做完就可以了,需要根據當時的魚情、垂釣的環境、個人習慣靈活選用,不然就會四不像,不用還好,用了反而釣不上魚來了,釣魚貴在資源、靈活兩個方面。

  • 10 # 深圳餵魚哥老李

    目前一提到釣魚,很多人說獨愛野釣,這個我很理解,畢竟我也是其中一員,在野釣資源日漸缺乏的年代,野釣的難度非常大,因此很多釣魚人為了有所突破專門去研究裡面的細節,從釣法、餌料、釣深、天氣等各個角度出發,在很多次實踐後得出調平水釣兩目比較適合野釣。就這樣調平水釣兩目成了野釣主流的調漂方式,漸漸的取代了之前的調四釣二,後來我發現,大家基本上都是依葫蘆畫瓢,兩目是可以出來,但是鉤餌在水中的狀態截然不同,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本文主要從野釣特點對應的調釣需求、該釣法鉤餌在水中狀態及適用情況、操作要點三個方面談談調平水釣兩目的那些事兒!

    調平水釣兩目

    野釣調漂有其特殊性,浮漂反應出來的訊號由魚情、水情決定,調四釣二存在侷限性

    野釣的重點在"野"字,不僅環境野—原始,而且魚情也不能按照套路出牌,需要隨灣就灣,野外的魚有幾個特點:

    1、種類多,個體大小不一,密度和水域面積有關。

    2、野外魚的食物相對缺乏,對魚餌警惕性低,多半是生口魚。

    3、野生魚吃口兇猛,力氣大。

    4、野外魚覓食的特點是頭朝下,因為食物多半分佈在水底部。

    知道了魚情特點,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對應的調漂需求是什麼,簡而言之,在這種魚情下,你希望浮漂反饋哪些訊號。綜合來看魚情特點,我們發現魚的種類多,個體大小不一,吃口兇猛……很明顯,浮漂需要調鈍,一是可以過濾虛假和微弱訊號,二是這種情況下魚的吃口本來就很果斷,也就是隻用抓實口就行,三是為了滿足魚吃餌的習慣,鉤餌至少有一個需要躺底。

    看了上面三個需求,順理成章的可以找到一種野釣鉤餌最佳的狀態,那就是一鉤躺底另一鉤躺底或者離底,正好符合調四釣二的特點,這也是這種釣法盛行的原因,但有個很致命的問題,野外水域水底情況複雜,在河底不平或存在石塊、水草時,釣目就成了一個變數,因為深度變化下鉤隨時可能離底,上鉤也可能躺底,導致兩目很難出來,加上調四釣二屬於不靈不鈍,對抗小雜魚這些輕口、亂口的漂像混亂,這時調平水釣兩目應運而生,在多數釣魚人眼裡,這是一種微鈍的方式,其實並不完全正確,這種調漂方式下,鉤餌有三種狀態。

    野釣特殊性決定了調漂方式

    調平水釣兩目時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及適用場景

    臺釣的優勢就在於誘釣結合,雙鉤一鉤在上一鉤在下,利用餌料的霧化效果或者活蟲的身體擺動吸引魚的注意力,調動魚吃餌的積極性,所以調漂的準確性非常重要,調釣的主要目的是瞭解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那麼在調平水釣兩目時雙鉤是什麼狀態呢?這是很多釣友疑惑的點,原因在於鉤餌狀態跟魚鉤的重量、浮漂的浮力大小有關。這種調釣鉤餌可能存在三種狀態:

    1、一鉤離底一鉤觸底(躺底)。

    2、雙鉤躺底。

    3、雙鉤躺底,子線完全彎曲,鉛墜微觸底。

    鉤餌在水中有三種狀態

    帶餌調漂和不帶餌調漂的結果截然不同

    關於調漂帶不帶餌這個問題釣友們各有所好,有人覺得帶餌調的更準確,我個人建議粉狀餌料調漂時可以不帶餌,顆粒狀,形狀規則不會霧化的餌料可以帶餌調漂。

    在調平水釣兩目時,帶餌和不帶餌差別非常大,調漂首先要找底並且在離底的前提下找調目。我們先來看一下帶餌調漂,確定調目時,浮漂水下部分的浮力等於鉤、餌、八字環重力加鉛墜重力,此時浮漂剛好完全沒入水中,上拉浮漂找釣目,浮漂露出上浮說明水下減少兩目對應的重力,鉤餌在水中的狀態由餌重決定。舉例:如果單個鉤餌重一目,那麼浮漂露出兩目是由於雙鉤躺底造成的。

    不帶餌調漂時,理論上掛餌找釣目水下重量增加浮漂應該不會上浮,同理出現上浮兩目的原因也是水下重量減少,那減少的是哪一部分呢?這裡就要考慮浮漂浮力大小、鉤重,甚至是八字環的重量了。

    帶餌調漂更簡單

    不帶餌調漂,魚鉤的重量是關鍵,直接決定了釣目

    很多釣魚人都有這個疑問,釣目是指掛餌之後的目數,明明增加了餌重,浮漂為何不降反升?根據上面講到力的平衡原理,浮漂上升說明水底重力減少,上升了兩目可以肯定的是,餌重被水底支撐力抵消,相應的鉤重也被抵消,在調漂時如果不帶餌,那麼這時也不用考慮餌重,這兩目就是雙鉤的重量,所以調平水前需要半水測試一下雙鉤的重量對應的目數。

    當浮漂一目的浮力遠大於鉤重時,不適合用這種調漂方式。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用整體加粗尾的浮漂,例如漂尾2mm或者3mm時,漂目粗對應的浮力大,在目前很多釣魚人都喜歡用小鉤細線的情況下,雙鉤的重量減少不足以讓浮漂上升,所以即使雙鉤躺底也出不來兩目的效果,如果強行調出兩目,那一定是鉛皮到底了,這時子線完全彎曲,屬於極鈍的釣法,魚口出現頻率非常低,毫無靈敏度可言。

    寫在最後

    調漂前需要測試子線雙鉤重量及餌重,最好採用帶餌調漂的方式,可以保證一定的靈敏度。

    浮漂浮力過大,建議帶餌調漂,不然兩目很難出來,即使調出來也可能是鉛墜到底,靈敏度非常低,所以,整體加粗尾浮漂不建議用這種調漂方式。

  • 11 # 月升野釣

    此問題沒有確定物件魚種客觀條件,黑坑還是野釣,底棲或中上層魚種。物件魚生活巡遊覓食習性水層不一樣,吸食食物習慣姿勢不一,餌料千差萬別,自重不一,如蠶豆和蚯蚓;鰱鱅鯿魚草魚和釣鯽魚鯉魚鯪魚羅非是不同的生活水層,

    黑坑魚多為人工食物投餵警惕性低搶食性高,釣場多為人工水域,相對戶外野釣地勢平緩,多為鯽鯉底棲類魚種,分秒必爭搶魚,調漂要求靈敏準確出口,相對帶餌調漂,調四釣二必然更具備優勢和準確性,若此時帶餌平水釣兩目,養殖魚多習慣水中層搶食吃口,底釣必然導致上魚頻率大大減緩;高頻拋杆打浮釣行程打截口是黑坑精髓。

    野釣,多用帶餌調漂調平水釣兩目,是讓餌料快速穿過小雜魚水層到底,雙餌狀態躺底,符合野生魚天然放養,沒有人工投餵,覓食習慣多為拱底,生存警惕性高,要求自然,所以此時躺底的餌料對釣獲更具備準確度優勢度。但中層類魚種就不可帶餌調平釣二,如釣鰱鱅,餌料狀態霧化重量達到輕盈,自重不超兩目,調四釣二才能準確出口。

    所以更準確和更具備優勢沒有絕對,只有相對,不同釣域,不同魚種,不同魚情,不同魚口,不同條件,要求釣者根據魚種隨機應變,準確調整不同水層調目。

  • 12 # 一筆一杆一生

    帶餌調平水釣兩目更準確,還是調四釣二更有優勢,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各有優劣,它是根據魚情的兩種不同的調漂方法,如果非讓說出個一二三來,就是帶餌調漂比較麻煩,除錯調二比較簡單。

    一、半水帶餌,調平水釣兩目。它是在調平水的時候,調的最靈敏的一種調法。但是他在調漂的時候非常繁瑣麻煩,每次鉤上的餌都大小都必須精準,但由於餌料的霧化不一,鉤餌到底後並不這麼精準,準確的說,鉤餌就不能霧化,不然你就對浮漂調釣不了。從這方面來說他沒有帶雙鉤半水調四釣二精準。半水帶餌調平水,在垂釣當中釣兩目是一個非常靈敏的狀態,如果單鉤的重量能壓下浮漂一目,單餌的重量也能壓下浮漂一目,在垂釣時釣兩目雙鉤餌在水下的狀態,是一鉤完全躺底,一鉤懸浮,當雙鉤餌完全躺底後,浮漂上會顯示四目,上鉤子線垂直下鉤子線彎曲,在垂釣當中和除錯調二差不多。

    二、帶鉤半水調四釣二,在調漂方面比帶餌調平水釣兩目方便的多,不過在垂釣當中,每次鉤上的餌團必須要精準,這樣雙鉤在水底的狀態就不會有變化,比如你單鉤的重量是一回拉出的餌彈,也是一目。這樣在垂釣時,調四釣二雙鉤在水下的狀態是這樣的,雙溝或許都在懸浮狀態,或許底鉤微微觸底,但底鉤只要微微觸底浮標上多少就有變化,水底如果不平,很可能造成雙鉤懸浮。如果你拉出的餌團單鉤是兩目,那麼雙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就是,底鉤餌半躺底子線垂直上鉤懸浮。因此,他比帶餌調平水釣兩目,更加靈敏,因此兩種調法並不適宜在野外垂釣,但垂釣小奶鯽還可以,不過你要解決怎麼防止,小雜魚鬧鉤的漂相了。

  • 13 # 瘹炞江湖

    釣無定律

    調平水釣兩三目過頓

    調四釣二靈敏

    調釣分水情魚情來定,大風大浪流水要釣頓

  • 14 # 襄陽野釣老曾

    真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帶餌調漂是釣靈,可是調平水釣兩目又是釣鈍,不明白你是咋想的?每一種調漂方法要結合做釣的實際情況,以及水底的地形靈活運用!

  • 15 # 手機使用者大佬伯伯

    按實際魚情調才行。沒有統一規格

  • 16 # 斷劍66336482

    調平水釣兩目,為釣鈍。調四釣二,為釣靈。靈與鈍的選擇,與垂釣環境、物件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有關。一般情況下的經驗是:野釣,釣鈍。玩坑,釣靈。釣大魚,釣鈍。釣體型小的魚,釣靈。別人的經驗,永遠是別人的。只有自己積累起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釣魚的主要技巧,在找魚。能找到魚的,叫知魚性。其次,在用餌。用餌,分三部分。窩餌,釣餌和餌料的性狀。至於釣杆,線組和調漂之類的,實在用不著太糾結。

  • 17 # 漁人自悅

    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吧!

    1.帶餌調平水 釣二目

    這時,鉤餌可定會是觸底的狀態。就是那個魚鉤觸底的問題。如果,單鉤餌重大於二目。這時,是上鉤觸底。小於二目是下鉤觸底。

    2.調四釣二

    這時,你的鉤餌不一定會到底。要看餌料下壓浮漂的目數。如果,單餌下壓浮漂小於1目。可能會是一個離底的狀態。單餌大於二目。這時是上鉤觸底。

    透過上述簡短分享可以看出。帶餌調平水 釣二目。鉤餌會肯定到底。即使是上鉤觸底,浮漂還是一個很靈敏的狀態。調四釣二,可能會出現離底的現象。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除非是餌料特別小或浮漂漂尾過粗。二者都屬於非常靈敏的調釣。

  • 18 # 釣魚迷常小二

    釣無定法,隨機應變吧,教條主義是釣不到什麼魚的。

  • 19 # 小彭友漁樂

    其實兩種釣法各有各的優勢,先來看看這兩種方法在水底下是怎樣的一種狀態!

    先是調平水釣兩目,在水底的狀態是鉛墜懸浮雙鉤躺底,這種方法適合江河有水流的地方作釣。

    然後調四釣二,在水底的狀態是鉛墜懸浮一鉤躺底一鉤懸浮,這種方法適合沒有水流的地方作釣。

  • 20 # 雲中漫步yy

    釣無定式,野釣時要根據情況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南北內戰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