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天的綠蘿
-
2 # 暖兮20151226暖兮
在親子關係中的經常會碰到很多讓人煩心的問題,甚至於很多家庭當中會覺得孩子已經成了特別大的一塊心病,太沒招了,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注意力不集中,還總跟父母對著幹,打遊戲上癮等等,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一般當第一次說不行的時候,孩子十有八九都會跟你哭鬧,有時候他要手機,你不給,就躺在地打滾,大聲哭鬧,那打滾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抱起來,帶到臥室裡把門關住,一不要罵,二不要打,三不要在這個時候跟他講道理(他在哭,你在說話,他聽不懂全部話,他就覺得你在求我,因此不要說話叫無言自威),四不要走開(走開算禁閉,算懲罰,沒有教育意義)。
還有在這個階段管孩子一定要一對一,不要讓他看別人的眼睛,誰教育他就讓他面對你一個人,因為媽媽或者爸爸管他看奶奶,這樣的教育就是受影響的,所以誰管他誰就把他帶到臥室,誰都可以這樣管。
長大些後,會有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總是不跟我說心裡話,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大腦後面有一個杏仁核,前面有一個語言中樞,當杏仁核啟動後,就是感覺恐懼或者要打要逃的時候,語言中樞會關閉, 所以當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就會無法描述這件事,它就會變成一個秘密,秘密潛入到內心,就會帶來恥辱感,而且這些印記會帶著很長時間,他會為此而痛苦,所以我們得幫助孩子瞭解這些東西可以跟他多聊一些關於心理的這些話題,推孩子一把,讓孩子能學會表達!!!
希望你們能夠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
3 # 是蠻蠻小姐
溝通是親子教育中最難的。每次因為矛盾,我都想和孩子坐下來慢慢談話,溝通問題,每次都以我發大了火結束,現在慢慢孩子大了,可以說出心裡話,溝通起來越來越好了。
-
4 # 魔幻爆米花
安全問題同樣重要。
最近印象深刻的是6歲侄子做的兩件事情。
一是個同齡小夥伴用打火機點燃易燃的紙片和塑膠袋。埃裡克森認為,幼兒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發展”時期。一旦幼兒形成了自主意識,他們就不能像學步期時那樣執拗。他們能夠釋放能量,以解決學前期的主要心理衝突:主動性對內疚感。主動性這個詞指的是幼兒產生了一種新的目的感。他們熱心地解決新任務,與同伴一起參加活動,探索更多自己可做的事情。他們的良心也迅速發展。就是在這樣內驅力情況下,他和他的另外三個同齡小夥伴一起,用打火機點燃易燃的紙片和塑膠袋,被我發展後及時制止。他們趁機逃跑,說明他們已經清楚這個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等到他們在我面前時,我態度很溫和,組織這4個孩子一起觀看,我在網上給他們搜到的有關火災圖片和影片,耐心向他們介紹火災的危險性嚴重性,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然後,我又欲邀請他們體驗一下,手指面板觸碰到火時的疼痛感,他們顯然可以預測出疼痛感,都表現出畏懼和強烈拒絕,藉此機會,我讓他們現象一下如果玩火引起火災森林裡的小動物被燒到了,小動物什麼感受?他們以後還玩火嗎?他們紛紛回答不玩了。
第二件事是侄子騎平衡車。他自己能很熟練的控制平衡車了。一個偶然機會看到關於平衡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報道,我也開始擔心他騎平衡車時的安全了。很有必要給侄子騎車安全引導和交通安全常識教育了。首先,我們共同觀看其中的幾個影片,然後我們一起到家門口路段的拐彎路段模擬,這段路由於有竹林遮擋視線,拐彎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讓他站在他平時騎平衡車的地方,然後我從另一盲區很快的速度飛奔過去撞在他身上,這樣他就明白了,如果有一輛車飛馳而過時,並看不到這時的他,等轉過彎進入視線再剎車已來不及,他自己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我又建議他以後不要到這個道路交叉路口玩耍。他思考後很認真地點點頭。
安全問題,從小就要引導孩子。
因缺少用火安全的常識,四川西昌的森林火災造成多名消防員犧牲,這是損害他人利益;因缺少交通安全意識,每年多少起交通安全意外。希望,我們從小事起,抓住對孩子教育和引導的機會!社會也更和諧文明!
-
5 # 王叔帶你簡筆畫
我是一個六歲孩子的寶爸,非常願意來回答您的問題。不知道大家家庭中誰主要進行親子教育,我想一般都是媽媽吧,但我覺得作為爸爸可能會起到不一樣的作用,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思維吧,說到這裡媽媽們不要噴我啊。只是,孩子眼中父親和母親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存在。所以我想談幾點自己的感受:一、珍視孩子的認同,玩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我的女兒今年就該上學了,因為疫情的關係,多了很多和她相處的時間,我也珍惜這段她還在懵懂的時期,總是能說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話,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讓人覺得又好笑又可愛,當然也有可恨的時候,比如不愛閱讀。
我理解她的不愛閱讀,源於對漢語拼音的陌生,一知半解的恐懼,當媽媽著急的和她大喊大叫的時候,她總是向我投來求助的目光。這是來自孩子的信任,一般這時候,我會等她心平氣和時和她提出玩遊戲,比如,謎語比賽,當然我會的她多,不一會,她的沒有題目了。於是我拿出事先準好的謎語大全拼音版,讓她自己讀完再出題,她看後非常喜歡,高興而認真的讀了起來,於是,閱讀在喜歡的前提下就不是困難了,只要選擇對孩子的興趣點,利用遊戲、比賽的方式,慢慢的拼音熟練了,就會喜歡閱讀了。如果父母們遇到同樣的情況,不妨可以試一試。
二、願意聆聽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比如,她們餓了會對媽媽說,我餓;她們冷了會對媽媽說,我冷;她們想出去玩了,是不是會對爸爸說,咱去玩吧!爸爸在孩子眼中是夥伴,是港灣,是柔情的抒發窩兒。很多孩子願意和爸爸表達自己的小私心,和爸爸約定,咱們別告訴媽媽啊。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人會心一笑,這就是我們的生活。聆聽孩子很重要,因為只有她們願意和父母表達,咱們才能讀懂孩子,還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和被重視。
【父母要常和孩子說這樣的話】
“加油,寶貝最棒”
“爸媽相信你”
“你是最優秀的”
“不管發生什麼事,爸媽永遠支援你”
“你是獨一無二的,走自己的路”
“我們愛你”
這些話語,你是否說過呢?如果沒有,現在就對身邊的孩子說吧!
三、控制自己的情緒,莫讓孩子為大人的心煩買單:最心煩的問題是不是大人的問題呢?有時候真的是因為孩子嗎?也許你今天工作很累,也許你今天胃不舒服,也許買彩票只差一個數,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你有煩躁的情緒。但這些是孩子理解不了的世界,她的眼中只是今天爸爸不想理我,今天不和我玩,那我就表現出搗亂的樣子,讓大人多多關注我。是不是?你看這種情況往往經常發生,所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真的不懂。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是最為根深蒂固的一塊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家庭教育裡他們會學到更多的愛,更多的善良,更正確的價值觀。
-
6 # 滿滿地喜歡
不甘心,曾是我親子教育中最大的魔咒。
它,會讓我們有一種“華山論劍,一決雌雄”的思維模式。
A的孩子這次期中考試又是前三;B的孩子動手能力就是強,用廚房紙巾便可給娃娃做晚禮服;C的孩子舞蹈基本功就是好,那踢腿,下腰各個動作到位;再看看D的孩子,那學習態度真叫一個好,從上課聽講到記筆記,再到課堂作業最後是及時訂正,主動學習表現淋淋盡級。這樣的對比可以從A說Z,每一個都好似一把刀紮在心上,迅速轉化成焦慮。不能輸,這是自己幫孩子許下的願。
在經歷一段時間焦灼情緒後,發現如此對比陷入不可自拔惡性迴圈中,沒有終極目標的讓孩子完善自己,結果是我累孩子更累。在此期間,親子關係處於非常不和諧狀態中。
在親子教育中我們需要像企業經營者那樣思考:
1、教育目標:像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2、教育理念:透過什麼方式引導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3、KPI指標:孩子每個年齡階段身體、心理及技能是否達標
4、日常工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下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
想要良好的親子教育,需要家長不斷學習,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給予正確的方向指引。
-
7 # 瘦子爸爸筆記
我曾經遇到最煩心的事是:孩子犯了錯,脾氣倔的很,你怎麼問,怎麼勸,他都不開口。任你說的唇乾舌燥,他總是低著頭或者坐在那無動於衷。那叫一個急呀!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任你無從下手。
解決辦法:
每每碰到這種情況,我恨不得好好收拾一頓再說,但心中總有個聲音告誡自己,千萬不能打,打了後,別新的問題沒解決又添問題。
繼續耐著性子溝通,兒子開始有反應了。默默的流著淚。更耐心的講道理,同時輕言細語的邊教育邊安慰,最後再問他:“錯了嗎?”雖然還是沒開口,但動作上認同我了,會點頭了。可這不是我希望的,我要的是開口。繼續引導他,終於說了聲:“我錯了”三個字。我掩著耳朵說道:“聲音大點啊,你說的什麼,爸爸沒聽見。”接著又是一聲“我錯了”。
透過一件事讓我明白,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耐心。
有時候碰到問題,花了時間並不能馬上就解決。或許是你的開導不到位,教育上還沒戳到那個點。而不是孩子不開化,不懂道理。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苦口婆心的繼續講道理。因為你也不知道哪句話會一擊而中他內心最薄弱的地方。
換個角度想問題,或許處理時更能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還是就剛才這事繼續論述。孩子這性格倔像誰啊!還不是像我。想到這點,心裡總會平衡很多。假設是我?什麼樣的方法能接受呢。換位思考容易讓你找到突破口。每個人都有他的個性脾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問題解決不了只能說是鑰匙拿錯了,得換一把,而這都是需要耐心。
作為家長還需自省自察。教孩子的路上,多問下自己對嗎?這樣行嗎?別閉門造車,自我陶醉其中。還是要多問多想多省多察。很多時候,往往都是家長的主觀意識。霸道專橫,不問情由,不瞭解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就妄下論斷結果。教育孩子同時也教育下自己。
-
8 # 小魚兒愛漁
1.莫名其妙的耍脾氣,哭鬧。
原因很簡單:突然的做什麼沒有合她的意思,當時自己也沒有注意到這些小問題。
你吃東西,自己拿來吃了,卻沒有問她吃不吃,正看著喜歡的動畫片,被其他人換了,立馬的鬧起來不準動她的;一句話說重了,就很難受,她自個兒要麼躲門背後,要麼自己到一邊兒生氣嘟著小嘴.......
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感受到她的需求,提供她所需。
但是,這些看來是小事,因為可以遵從她的意思做。
然而有些事就不行。之前因為吃冰棒的事讓她自己也有了一種意識:冰冷的東西不能吃多了。無論她怎麼哭鬧我都雷打不動的不再給她吃,並且給她說了理由,還規定了每天哪個時候吃,吃多少的問題。
2.動不動就生氣動手打人,後來在引導下改了,但是最近好長一段時間開始一言不合又開始動手。
跟她好好說不能打人,摸摸就好,打人別人會痛,說的時候是嗯嗯了,過後一遇到事兒還是動手。鼓勵她有事大聲說出來,我們才知道她在想什麼,動手不能解決問題。這估計又要得等她再大些才能更好的體會理解吧。
養育孩子真的是一邊解決問題一邊腦殼疼的節奏。不是一點點耐心就能夠解決的,每個孩子都不同,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慢慢摸索她的成長之道,一邊學習一邊理解。
娃既不是同一個娃,就算是一個媽生的都是各不同的樣子,很多時候想不通那些動不動就拿孩子來相互比較的家長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很多時候孩子有問題時管不住了,實行罵孩子,打孩子,把問題歸咎於孩子,不想著那些問題的出現是為什麼?怎麼造成的?孩子是怎麼了?我要怎麼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如果只是把孩子掛在嘴邊卻沒有做過什麼真正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事情,那麼我們只會被禁錮在表象裡,收穫一個我們眼中的“問題孩子”。
問題多多,煩惱多多,耐心一定也要多多呀。
回覆列表
做煩心的事情應該是兒子的磨蹭,粗心和字寫的難看。每次做作業催促很多遍,吃飯也是,努火中燒。在有做作業比較粗心,字難看就更不用說了,老師跟著著了很多急。我打算以後緊盯著,今天發現緊盯著非常管用。等有了效果在分享給大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