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言奇哥
-
2 # 天使之翼151436893
大概在2001年入冬的南方國際大都市,某區蒙自路先是路面長期損壞,大動干戈修好沒多久,接著自來水公司更換大口徑供水管道,深挖路面後再次修路,煤氣公司也不甘心落後,同樣破壞修好的馬路更換煤氣管道,一直忙到年後才竣工。
看似不協調的反覆在同一條路上施工修路,雖然給路人帶來交通不便,但是路面損壞有市政為我們解決,自來水,煤氣管道使用年限已到,各個部門沒能同時施工,但他們都在施工前都鋪設了臨時管道,以免影響沿線單位以及周邊居民的用水用氣問題。大家還能說什麼呢?我的體會“哭笑不得”來形容吧。
-
3 # 春風渡雨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看:1,政府的規劃前瞻性很重要,你居住的城市什麼情況我不清楚,我所處的城市新建道路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區域性修理是屬於正常範疇,人為損壞汽車超載等等)。2,老城區道路,因為下面管線老化,頻繁修理。這個涉及到老城區改造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做為市政部門不可能等著政府拿出根治方案,只能在自己職能範圍內進行修修補補,儘快解決老百姓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哪裡有問題就挖哪裡了。3,道路本身質量問題了,這個不多做評述,不過經過近些年對建築系統的整治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主要的了。。。本人從事道橋施工28年,如有說的不到位的地方不喜勿噴
-
4 # 激情紅福
天天修理路在過去經常見到,現在我生活的城市很少見了。回過頭看,當時經常挖、修、補的現象發生,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社會發展迅猛,城市基礎設施跟不上,相關部門缺乏前瞻性,技術更新太快!導致道路經常挖、改、補。(比如通訊電纜、天燃氣管道、高壓線地埋等等)
二、城市經濟條件一般,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有點力不從心,只有先修好路,留下配套工程,不能一次建設到位。
三、老城區改造中地下管網複雜,新的安全規範不斷出臺,城市規劃不斷修改。
十多年前城市出現的情況,現在在鄉鎮以及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重演。
-
5 # 真的閒聊
市政建設與規劃一定要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必須由各社群真實選舉產生)來決定,人民代表要定期(半年一次)對各個行政部門主管進行業績稽核與“彈劾”,這樣才能避免各爛尾樓及馬路上全是坑等等市政缺陷,更重要的事:人民代表手中有彈劾權利後,行政部門主管才能真心為老百姓、為城市辦公平事,也就不會出現,個別人闖紅燈也不會被處罰;馬路上也不會有坑窪了;停車阻礙他人也能被罰了等等,從此和諧社會才能真正提現出公平,人民才能真正幸福,有錢人也就都不想出國定居了……
-
6 # 福星高照67803271
按理講,城市規劃有法定基礎,不可輕易變更,但改革開放後,時代要求變化快,原有城市規劃不能滿足需求,以致造成一改再改,使原有規劃流於形式,工業與民用建築建設,人流物流和公用設施需求,致使道路,綠化,給水,排水,供電,通訊,煤氣,供熱等線路頻繁改動,隨之道路建設也不能一次而成,多次翻建浪費了資金人力和物力,若要建設地下管廊,雖能避免多次開挖路面,但一次投資過大,甚至超越路面建設資金,是一般城市難以承受的,管廊建設適用於大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核心區域,所以城市規劃必須慎重,要有正確的城市定位,近期和遠期相結合,道路及各種管線近期建設,儘量予留位置,避免多次開挖路面,在資金允許下,大型城市主要幹道和核心區域可建設管廊,一次介決管線敷設問題。
-
7 # 王米粒的爸爸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在開車路上經常有一種感覺,這條路前段時間剛剛修過,怎麼又開始修了呢?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
一、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雖然近期車企日子不算好過,但社會上現存的車輛每年都在大幅增加。這就對道路有了更好的要求,定期對破損道路進行維修也就勢在必行了。
二、我們行駛的馬路下面有很多管路,包括給排水管路、熱力管路、電纜等等,這些管路受到路面行駛的車輛壓力作用,很可能發生沉降或變形,導致管路被破壞,所以要挖開路面進行維修。
三、除去路面破損和管道維修,馬路也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我們家裡的地磚、地板使用久了都要保養,何況每天成千上萬車輛軋過的馬路呢。
雖然馬路的維修會給我們生活帶來暫時的不便利,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這是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為我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
8 # 死水微瀾67477717
社會是及其複雜的。你看到的簡單現象,背後有其複雜系統原因。我只說一些區域性問題吧!第一公共設施是社會所需,建造需要資金,資金來源有一部分是撥款。撥款多好辦事,但是你用得少,計劃多,那麼就是計劃不到位。於是來年就少給你點,於是就沒錢了。於是按計劃花錢就是一種工作。這就需要增大開支。還能解決就業,增加GDP,還有很多很多好處。於是你看到的現象是建了拆,拆了建。挖了填,填了挖。當然原因其實還有更多,一般人也理解不了就不多說了。
-
9 # 唐吉柯德131415003
時代在進步,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要不斷的更新,比如通訊線路,還有供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等。城市建設不斷的進行施工,這些配套設施不得不跟進修改建設,路面也就不得了天天挖,天天修了。
-
10 # 快點小易
總得,有事情乾乾吧,
修路的,和,修下水管的,和,修各種管線的,當然,還有園藝市容,
總得流下點,讓,大家有活幹
-
11 # 使用者Tssgd
有以下幾點好處:
1.能解決一部分人的吃飯問題,有活幹就有飯吃。
2.能拉動相關產業解決就業壓力,能拉動內需增加當地GDP。
3.決策人,主管人,發包人,成包人,分包人,小工頭等,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
12 # 宸安落定
其實,這是大家經常見到的一個現象。經常是,這個月修這條,然後下個月修那條,有的是同一條路,隔一兩年就要重新修。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與道路本身的使用強度有關。有些道路使用強度比較大,重型貨車透過比較多,對道路損傷比較大,所以可能隔斷時間就要重新整修一下。
二、符合道路規劃建設的發展規律。有些道路修的比較早,在當時的規劃建設水平,應該是不錯的,但隨著科技和道路建設水平的提升,道路的寬度和承載力可能已經趕不上發展的需要,所以重新翻修也是必然的。
三、道路的使用特性決定不可能一步修到位。道路的維修都是根據市政規劃來的,因為既要滿足維修要求,又不能過多影響市民的生活,所以就會出現分段、分時修路的情況,給人的印象可能就是在天天修路。
四、受城市車輛增多所致。隨著家庭用車的增多,城市擁堵成為常態,一些早期修的公路已不能滿足通行需求,以前的2車道可能要改4車道,有的道路要加人行便道,所以對道路的影響也比較大,必須經常修路。
五、不排除道路整修規劃計劃不合理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少部分地區會出現,缺少部門間的工作統籌,有的是安裝熱力管道,有的是鋪設電纜光纜,有的純粹是道路整修,如果統籌計劃搞不好,可能會出現今天修了,明天接著修的情況。
六、不排除個別人有藉此腐敗的現象。之前,有的城市連續幾任交通部門領導被查,可能有借道路修建搞腐敗的情況,但這是個例,不是普遍情況。
總之,道路的使用性質決定其不會一步整修到位,出現天天修、天天挖的情況也是必然的,建議加大統籌規劃的力度,儘量減少類似情況。
-
13 # 金牌滅噴子王
只有天天挖才對,舉例子,路政部門今年賺了1個億,正常工資開銷3000萬,還有7000萬盈利,那些錢留著給誰花?把路在維修一下,大家一起劃分7000萬,不可能讓你坐在家裡分錢,這一系列還能帶動一個產業鏈,包括農民工有工作幹,要不然餓死你?
-
14 # 健康跑的jingjing
想統籌全社會的各種安排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今天電力公司要放電纜,明天天然氣公司要埋氣管,後天水廠要埋水管,下一次通訊公司要敷設光纜,再加上修路、綠化、人行道修整…如果要一次到位,資金投入十分大,而且也沒法面面俱到,因為你想完美,想統籌一切,恐怕就是永遠沒法開工動土了。
-
15 # 夢迴雪原1
最簡單的答案,還不是一個字啊!
錢!
-
16 # 使用者7268570011889
如果一次性修好了,那後任官員又從那裡找由頭撈錢?你們怎麼不總結一下,只要是新任官員,那個不是想到搞擴建工程!有幾個官員下去走貧困訪民生疾苦的!按民所需服務於民的?表面上的亮化工程,又能顯示政績,又能從中謀利,誰不想又升官又發財?
-
17 # 湖中有月1
很有意思,哪裡都差不多,如果一次性修到位了,你就看不到這場境了,隨時修說明這樣隨時才進錢嘛,這樣公路多寬多厚實[大笑][大笑][大笑]
-
18 # 手機使用者15423470886
不天天挖,天天修哪來‘外水‘?哪來政績?可以一次性修好,但是不得行。而且領導一調動,前面的工程就須從建,這就是無監督的結果。
-
19 # 韓大侃
電纜,通訊,供水,燃氣,綠化,照明,城建,城管,市政處,廣告牌,公交站牌等等隸屬於不同部門。
在一個城市,只有市長市委書記能把他們擰到一個頻道,可他倆太忙,要是修個路都得市長市委書記打招呼,市長市委書記都想辭職了,那還有時間往上跑了。
-
20 # 使用者呈塵成成
看了大家的解答很符合實際,其中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每一次挖開都是錢惹的禍。本來A方挖開了,B方可同時施工,但是,不!必須等A蓋好了,B方才去再挖,挖就是錢哪。
回覆列表
主要是資源不能共享,或者不想共享。
所有地下管網單位沒有達成共識,單位甲在某路段施工,單位乙目前沒這個計劃,所以不願出錢。等單位乙在此路段需要地下設施時,單位甲不給使用,或抬高使用費用,導致單位乙自行再挖一次。如此迴圈往復,導致路面頻繁被挖,惡性迴圈。
總之,這樣的工程,需要市政府進行統一規劃,把所有地下管網全部納入一次性挖掘。隨時用隨時進入,當然這是硬性規定,不進入也要進入,因為規劃好的,就一次性施工完成,這就要求設計的前瞻性、全面性、多樣性。
誰進入誰繳費,前期計劃進入的專案出資應該承擔的部分,其餘由政府墊資,然後逐一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