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山js

    80年代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北島、舒婷、顧誠、海子、江河、楊煉和于堅等。北島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冰川紀過去了, 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 好望角發現了, 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 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 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顧城的《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舒婷的《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象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象刀象劍也象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象沉重的嘆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因為他們的詩詩意比較朦朧,所以叫朦朧詩。

  • 2 # 蘇憶年

    朦朧詩,是一類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以芒克、梁小斌、北島、舒婷、江河、顧城、食指等為代表詩人的新式詩歌流派。朦朧詩區別於以往詩歌藝術流派的最大特點,是其大量地將詩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架構進行剖析展露,將其作為詩歌主要的表現物件。而之所以將這一類詩歌稱為朦朧詩,將這些不斷嘗試創作這類詩歌的詩人稱為朦朧詩人,是因為詩人們在其詩歌創作中頻繁地運用象徵、暗喻、通感、意象、比喻等藝術手法,注重創造詩歌的意象,將自身的情思愁緒抽象提煉,再灌注到各種意象上,最終給讀者營造出了主題若隱若現,氛圍忽明忽暗,意象隱隱約約的複雜難言的感受。來欣賞一個例子: 《回答》 北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這是朦朧詩代表詩人北島的代表作品之一《回答》。初讀完這首詩,你是否和我一樣震撼於詩人一連串“我不相信”所透露的氣魄之中,全詩的氛圍在絕望、困惑、質疑、不屈、勇決、自豪之中頻頻轉換,節奏緊湊,與韻律配合地恰到好處。情緒積累節節攀升,最終發出了自己的誓言: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反覆讀之,可以感受到詩人感情真摯,如訴肺腑!

    還記得本文開頭所說的“朦朧詩”的命名內涵嗎?其實我認為所謂藝術手法、創作手法、主旨都是媒介,最終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一致的:

    看不清,讀不透,寫不盡,即為“朦朧”。

  • 3 # 星脈君

    80年代起,詩壇出現了一個新的詩派,被稱為“朦朧派”。相關人物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朦朧詩派”並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形式,也未曾發表宣言,然而卻以各自獨立又呈現出共性的藝術主張和創作實績,構成一個“崛起的詩群”。最初,他們的詩還彷彿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後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一個王國。中國朦朧詩派新老代表有:北島、顧城、舒婷、食指、江河、楊煉、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

    這一批詩人善於透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朦朧詩是新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流派。

    他們受西方現代主義詩歌影響,借鑑一些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與思考。他們所創作出來的詩歌,與當時詩壇盛行的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詩歌風格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這些詩歌后來被統稱為“朦朧詩”。

    朦朧詩派歷史地位的被認可,得益於“三個崛起”的理論支援,這“三個崛起”分別是:謝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 。

    在哲學意義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朦朧詩派”的崛起,也是中國文學生命之樹的崛起。

    朦朧詩無疑是中國當代漢語詩歌史上最值得關注也繞不過去的重要課題。他們受西方現代主義詩歌影響,借鑑一些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與思考。他們所創作出來的詩歌,與當時詩壇盛行的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詩歌風格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

  • 4 # 每天瞭解一個人

    1、中國朦朧詩派新老代表有:北島、顧城、舒婷、食指、江河、楊煉、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

    2、詩集《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北島顧城詩選》;詩作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贈別》、《致橡樹》,顧城《一代人》、《遠與近》江河《星星變奏曲》、《紀念碑》北島《回答》、《習慣》、《紅帆船》。

    3、朧詩的歷史功績及藝術成就是無法忽視的,在一篇回顧當代漢語詩歌二十多年所走過的道路的文章中,我曾這樣評價朦朧詩:當代漢語詩歌最具實質性影響的努力有三次,即朦朧詩、口語化努力、敘事性的強調。其中,朦朧詩的出現使中國的新詩傳統在滯緩幾十年之後再次與世界接軌,並逐漸同步。它最大的貢獻是喚醒了一種現代意識。

    1、一種新詩現代化的意識。確實,由於朦朧詩人大多經歷了“文革”導致的精神危機,出現了類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後的現代主義背景,因此,朦朧詩人迅速被西方現代主義詩歌所吸引併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也因此使中國當代漢語詩歌向前跳躍了好幾步,並逐步與西方現代主義詩歌走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2、這一時期的新詩潮詩人還明確地提出了人本主義的改善人性的思想,並進一步突出了對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關懷和愛的呼喚。梁曉斌說:“我認為詩人的宗旨在於改善人性,他必須勇於向人的內心進軍。

  • 5 # 魔力大語文焦老師

    北島、顧城、舒婷、江河、楊練被稱為“朦朧詩人。”因為他們寫的詩,不是讓人一下子都能讀出什麼內容,一些保守的評論學者稱這幫年輕詩人的詩“朦朦朧朧”,所以被稱為“朦朧詩”。他們在詩歌中較多運用象徵手法,表達自己對時代的感悟。北大教授謝冕給他們正名。

  • 6 # 獨吟黃昏

    80年代,朦朧詩風靡一時,如井噴一樣不可遏止。

    那時我正青春,初見朦朧詩,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它。朦朧詩的特點是,具有不透明和多義性,同一首詩不同的人讀它,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朦朧詩講求陌生化,追求思想與藝術上的審美自由,包含著個體精神的堅持。有人說,朦朧詩是一個政治意味濃重的詩匯,並且合有貶義。也有人說,朦朧詩晦澀深奧,難於讀懂,稱朦朧詩為“氣悶的朦朧"。

    朦朧詩在當時為詩歌帶來的一股新風,的確吹拂著許多年輕人的心,正因為它的新鮮活力,才被廣大的詩眾接受,它帶有反抗的意味,正適合年輕人傾訴迷惘和愛情。

    朦朧詩人的代表有顧城,北島,舒婷,食指,江河,等等,我曾因舒婷的《致橡樹》和《神女峰》,就身不由己地愛上了詩歌,並把她當作了我心中的女神。

    朦朧詩雖然發展迅猛,但也老得太快。有人說朦朧詩的解體是因為政治力量的干預,這種說法似乎並不成立。朦朧詩的過度腫脹,導致了粗製濫造,因而敗壞了朦朧詩的藝術純度。

    我個人認為朦朧詩算得上功成身退,它畢竟留下了那麼多的經典,曾日夜陪伴著我的青春,正因為朦朧詩,我才愛人了文字,愛上了詩歌,雖然,我永遠成不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但我會永遠為生活而歌。

  • 7 # Revolution990

    簡單滴說,當時的詩歌都含有強烈的意識心態傾向。於是對於那些意識心態感不強烈,甚至沒有的一部分詩歌,我們就稱之為朦朧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呼市好多公廁怎麼感覺沒有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