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磐

    最近有訊息稱,俄羅斯軍隊將批次列裝新型2С7М馬爾卡203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火炮是對蘇聯時代生產的2С7進行翻新的產品。看到這大家不禁疑問二戰前的大口徑身管炮現在還有市場嗎?的確從203毫米的大口徑火炮歷史發展來說,203MM榴彈炮作為一種大威力壓制性火炮,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是美蘇等軍事強國的陸軍制式武器裝備,戰後雖然203MM火炮還發展出好幾款衍生版本,比如至今仍某些國家裝備的美製M110式自行榴彈炮和蘇聯時期研製的2C7型203MM火炮都是該口徑下的代表之作。

    而且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也曾和歐洲SRC公司合作開發了中國產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畢竟在當時中國面臨來自北方的壓力很大,而且同期美/蘇/英/西德/日本/等國家都裝備203MM大口徑榴彈炮,並且開始將這種大口徑的火炮推向國際軍火市場,所以對於當時的我軍來說,203MM榴彈炮的裝備引進能夠很好的提升中國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和國際地位。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試生產203MM牽引式榴彈炮,並且該炮在多次遠射程打靶試驗中,在發射底排彈時最遠射程達到了50.5公里,就算是發射普通的底凹彈時最遠射程也到了36公里以上,這個射程相比國外同口徑火炮而言一點也不差並且還發展出了外貿版W90型203毫米自行榴彈炮,它使用美國M110自行火炮的底盤,但僅製造了一臺樣車。

    但是現如今全球範圍內除了巴基斯坦陸軍和土耳其陸軍,以及中國臺灣省陸軍裝備有203MM榴彈炮外,再就只有俄羅斯重新復活了這一遠古火炮,其餘包括中/美/德/英/日/韓等國家都早早退役了該型火炮。

    203MM超大口徑火炮雖然射程和威力相比現在的155毫米火炮一點也不差,特別是在炮彈威力上更有優勢,但總體來說,這些火炮在綜合性能上早已逐漸落後於各國的新一代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統。因為對於當下各國陸軍開始全面機械化轉變的時代,對於分工明確且要求同時具備多種作戰能力的武器裝備而言,203MM火炮從前擔負的火力壓制任務,早已被射程更遠/打擊精度更高的陸軍火箭炮部隊和陸軍航空兵部隊所取代,畢竟相比遠端火箭炮而言,203MM火炮再好,射程也不如次口徑的火箭彈更遠/打擊精度也不如次口徑的火箭彈更精準。

    而且就算是和當下各國陸軍裝備的155毫米榴彈炮相比,203MM雖然口徑更大,射程也能達到50公里,但是卻也存在不少缺點,比如203MM火炮普遍存在口徑過大導致炮彈裝填速度過慢和發射速度過慢的問題,所以就算是隻比拼火力壓制,203MM火炮更慢的裝填和發射速度根本無法和裝有全自動裝彈機和發射速度可達5發/分以上的155毫米榴彈炮相比。

    而且當下很多國家裝備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都存在重量過大的問題,比如德國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雖然效能先進,但是其戰鬥全重超過了50噸,基本和一輛主戰坦克相當。所以對於大口徑火炮本身擔當火力壓制來說,過大的重量導致機動性下降和為了降低戰鬥全重放棄防護力都是不值得的做法,特別是在現代非對稱作戰中,大口徑火炮就算是在陸軍中能夠稱王稱霸,但是面對航空力量也是徒勞無功,所以就連陸軍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都開始被重量更輕價格更便宜的155毫米卡車炮所取代,那203MM毫米重型火炮還有可能有未來嗎?

  • 2 # 萬年老亞瑟

    很簡單,203mm火炮不能做到輕量化,不能快速反應,快速部署,不能空運,實戰部署效果差,炮彈太重,後勤壓力大,如果人工裝填,需要人員多,佔用編組,好幾十個人伺候一門炮,人機功效差。而155mm經過幾年發展,可以輕量化,甚至有了卡車炮,可空運,快速部署,機動性好,經過資訊化改造,可精確打擊,彌補了威力不足的問題。

  • 3 # 國平軍史

    目前,各國陸軍裝備的壓制火力中,蘇俄的152mm榴彈炮正在逐漸邊緣化,155mm榴彈炮是絕對主力,即便長期鍾情於152mm榴彈炮的俄羅斯陸軍,也將開始裝備2S19M1-155型“姆斯塔”-S155型自行榴彈炮。反觀203mm大口徑榴彈炮,基本上已退出現役,只有灣灣、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少數國家和地區的軍隊有少量裝備,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早就停止了203mm榴彈炮的研發和裝備。203mm榴彈炮儘管彈丸威力遠在155mm榴彈炮之上,畢竟口徑大、裝藥量多,但其打擊距離、射擊速度都要遜於155mm榴彈炮,特別是203mm榴彈炮重量太大,導致公路和越野效能太差,不管是牽引式的、自行式的,還是自走式的,都跟不上陸軍機械化部隊中的坦克、步戰車、裝甲輸送車和155mm自行榴彈炮等火炮前進的腳步。M-55型203毫米自行榴彈炮,曾經裝備美國等西方國家軍隊,但在實際裝備使用過程中,發現射速太慢,持續射速只有每兩分鐘1發;射程短,尚不足25公里;自身炮車只能給攜帶10發炮彈,在戰場上需要專門供彈車緊隨;後勤保障非常複雜,且自重有45噸,機動效能差,作戰部署非常麻煩,不符合美軍全球作戰需求,服役美軍10年就遭淘汰。80年代初期,我軍工在參考西方203mm榴彈炮的基礎上,研發了203mm榴彈炮,儘管彈丸爆炸威力巨大,可以提供30公里縱深打擊火力,但射速卻只有每分鐘1-2發。而我軍裝備的新型PCL-181型155mm車載榴彈炮。不僅射程能達到50公里,在發射衝壓炮彈時,射程居然能達到驚人的70公里以上,而且急速射時每分鐘能發射8發彈丸,妥妥的全球射程最遠威力最強大的155毫米榴彈炮。PCL-181型是全球上首門具備前向零度直射強裝彈藥功能的車載155毫米榴彈炮,必要時甚至可以上打武裝直升機,下打主戰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裝甲目標,由於資訊化水平高,因此帶來了射擊精度高等特點。有了其他155mm自行榴彈炮、牽引式榴彈炮、車載榴彈炮等,非常笨重、射速極慢、射擊精度差、火力密度低、機動效能差、容易暴露目標、受打擊後撤出陣地慢、戰損率遠大於其他火炮、在戰術使用上的實際效能明顯低於155mm榴彈炮的203mm榴彈炮,基本上就被淘汰出局了,不再為各國陸軍炮兵所親賴。

  • 4 # 薩沙

    因為現在已經不需要火炮攻城了。

    在二戰期間,由於空軍還不是很發達,尤其缺少精確制導炸彈,所以攻堅主力還是火炮。

    當時火炮的口徑很多,攻堅的重炮都是150毫米以上口徑,比如蘇軍的152毫米,美軍的155毫米,德軍的150毫米。

    在往上,就是203毫米、210毫米、280毫米等等。

    然而,即便在二戰,也發現203毫米重炮的問題,該炮過於笨重,射速過慢,不實用。

    當時蘇軍ML-20型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戰鬥重量只有6噸,還是可以使用汽車或者馬匹來拖曳。

    而蘇軍的M1931(B-4)203毫米口徑重炮,戰鬥重量高達17.7噸,單單炮管就有5噸。

    它只能採用“共產國際”履帶式拖拉機作為牽引車,牽引速度只有15千米/小時,極為緩慢。

    同時,該炮射速非常慢,每分鐘只能發射1發。

    顯然,203毫米重炮主要用於攻堅以及 憑藉射程優勢壓制敵人大口徑火炮,其餘的用處不大。

    M1931(B-4)203毫米口徑重炮已經是二戰產量最大的203毫米火炮,也不過生產了1200門。

    二戰後,隨著火炮技術的進步,203毫米又開始熱起來。

    比如當年布林博士建議中國研發203毫米火炮:中國研製203毫米火炮最初確實是布林博士的建議,但中國的炮兵研究所也進行了相關的論證工作,認為203毫米火炮系統具有打擊敵縱深目標的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我軍壓制炮兵的威力,中國無論從戰術還是技術發展的角度考慮,都需要有一個203毫米火炮系統的結論。時任兵器工業部部長的鄒家華給中央軍委打了報告,建議批准203毫米火炮的研製正式立項。中央軍委主要領導劉華清、楊尚昆、張愛萍都作了批示,同意上型號研製,有關機關據此正式下文進行立項,研製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兵器部接受了布林博土的意見,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代表國家出面,和英國SRC公司(當時布林博士已在英國大力發展大口徑火炮的研製工作)、西班牙ERT公司共同聯合研製203毫米牽引炮系統;採用45倍口徑身管,戰鬥全重16噸,發射榴彈的最大射程為40千米,發射底排彈的最大射程為50千米。具體的分工是由英國SRC公司進行工程圖紙設計,由西班牙ERT公司首先製造兩門樣炮並進行試驗,中國北方公司和英國SRC公司進行考察。然後中國北方公司製造兩門樣炮,並進行擴大範圍的實驗,西班牙ERT公司和英國SRC公司進行考察。從此,在兵器行業中採取中外合作研製的模式首開先河。

    然而,203毫米火炮卻在現代被淘汰了。目前只有很少數國家裝備203毫米火炮,基本是使用美國的剩餘火炮,淘汰也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主要203火炮的根本缺點解決不了,比如射速慢,機動性差,唯一有的射程優勢,今天也不存在了。

    因為今天除了強大的空軍可以精確制導攻擊以外,陸軍還有武直、無人機、戰術導彈,就算火炮也有遠端火箭炮,足可以滿足需要,壓根沒有必要使用203毫米火炮。

  • 5 # 五嶽掩赤城

    成本上划不來,投入巨大,而冷戰背景這種集團軍級戰鬥機率很小。而且攻城的話,明明有更好的武器選擇

    如果蘇聯沒有解體,冷戰還在繼續的話,那麼新一代203mm大口徑榴彈炮還是很可能問世的。203mm這一級別武器,是作為陸軍集團軍級火力支援武器,是大規模地面集團火拼時使用,除了對敵方縱深進行壓制外,還肩負著發射核炮彈進行戰術核打擊的任務,可以說是全面核戰爭情況下最殘酷的一種武器。美蘇雙方在二戰和冷戰初期,分別裝備了M115和B-4,而在冷戰中期的六七十年代,分別研製列裝M110和2S7這兩款203mm榴彈炮進行替代,到了八十年代末,雙方都已經開始研發新一代遠端壓制火炮進行替代。然而蘇聯的轟然解體,冷戰結束,世界整體形勢趨向緩和,全面戰爭背景下陸軍集團軍級大戰可能性微乎其微,自然沒有需求。

    美國的M110A2自走榴彈炮,203mm這一級別的榴彈炮重量太重,普遍採用這種半自走設計。該型火炮1963年服役,1977年更換炮管等發射裝置升級成M110A2。美軍在冷戰時期,重型機械化師下屬的重型炮兵團編制是由兩個M110A2榴彈炮營(每個營6門)和一個M270多管火箭炮營(9門)組成。該火炮在海灣戰爭之後開始從美軍退役,1994年美軍全面撤除,目前日本、呆灣、埃及、土耳其、伊朗等國仍有裝備。在前兩年土耳其入侵敘利亞北部戰役中,還投入過使用。前蘇聯1977年服役的2S7“牡丹”203mm榴彈炮,該火炮效能非常出色,前蘇聯當年不計成本的為其研發製造55倍口徑身管,使得其射程可以超過50公里。俄羅斯前幾年對庫存的2S7火炮進行改進升級,更新彈道計算機和數字化炮兵地圖,將其重新投入使用。

    其中美國的M110火炮,由於設計時間早,雖經改進但基礎差,效能落後。在80年代末,相關國家已經著手研發新一代203mm火炮進行替代,其中特別要提的就是,中國北方工業參與的FGT-203/W90式203mm榴彈炮。該火炮是加拿大布爾博士在英國SRC公司主持,中國和西班牙參與的遠端火炮專案,布林博士的SRC公司提供技術和工程圖紙,中國北方工業和西班牙ERT/EDB公司生產樣炮並進行試驗。

    FGT-203榴彈炮將布林博士的火炮增程技術成功的運用在大口徑榴彈炮上,其採用45.5倍口徑身管,射程達到50公里。同時發射速度、身管壽命都要好於前蘇聯的2S7“牡丹”,在當年該火炮跟比利時/奧地利在研的VSP-203可以說是替代M110火炮的熱門選擇。但不幸的是,先是布林博士被以色列摩薩德暗殺,英國SRC公司被美歐其他軍工企業瓜分,接著是冷戰結束以及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後中國自行完成該火炮的試驗測試工作,編號改為W90,但是結束大背景下,出口機會渺茫,最終取消。但中國在這一專案上獲得相當多的火炮研發技術,這可以說是最大成果。

    大口徑火炮最主要優勢在於一段時間內持續性火力輸出,對敵方進行壓制。如果是短促爆發性火力輸出,破壞目標的話,空中打擊或者大口徑火箭炮的表現都要好於火炮。然而在大規模地面戰爭機率很小,戰爭形勢主要以小規模區域性衝突和反恐反游擊戰情況下,大口徑榴彈炮表現機會渺茫。與之對比的是,大口徑火炮的研發成本非常高,技術難度大,而且由於新型火炮長身管與大藥室增加所帶來的重量和後座力大大增加,新一代203mm火炮必須要跟前蘇聯的2S7一樣,再為其專門研發專用的底盤,全套下來投入是在太大。中國當初試圖將W90火炮安裝在美製M170自行火炮底盤上,結果沒開幾炮就底盤變形。

    至於題主說的攻城戰,203mm很有效這個觀點就錯了,因為現在比203mm榴彈炮效果好的多的武器多的是。比如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就證明了,最佳武器就是溫壓彈(又名雲爆彈、燃料空氣彈)。在城市這種封閉、半封閉環境下,這種武器的效果是令人喪心病狂的。劇烈的爆炸、強烈的火焰灼燒,即使沒被燒死,大規模燒盡空氣中的氧氣也讓人窒息,而這些打擊效果是掩體工事無法阻擋的,煉獄般的場景即使是最堅定頑固的宗教瘋子也心理上崩潰。而這一彈種又是無法從高膛壓身管火炮發射的,所以巷戰陸軍明明有更好的選擇,比如下面這款,敘利亞和伊拉克用了之後都說好。

    俄羅斯的TOS-1A匹諾曹重型噴火坦克,專門用來發射溫壓彈的自行火箭炮,發射220mm溫壓彈頭的火箭彈。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已經足夠證明,要打攻城巷戰的話,這玩意威力和效果要比火炮強的多。

  • 6 # 歷史的重負

    北韓戰爭紀錄片裡可以看到,美軍24小時攔阻射擊開火的203毫米半自行火炮,這種炮彈威力是152毫米的8倍,輕步兵隊形捱上一發,基本上是沒有全屍的,全被打成人肉碎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在婚前該不該和男友一起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