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宣傳員

    小楷筆的筆頭一般選狼毫或兼毫,狼毫對初學者來說,易有“力感”,但寫鉤時顯得剛硬,不易圓潤。我常用的是出鋒2CM的兼毫(七紫三羊),鋒太長不好駕馭。鋒徑5.5MM,價位在30元左右。選純天然竹竿的,純天然、無汙染,節能環保。

    小楷結體方正、典雅端莊。初學者可參看我上一個回答“小孩學書法應該怎麼學?”由易到難,記住規律。凡事都有規律,要用心總結。

    字帖的選擇:可先從規範漢字入手,實用與藝術都能兼顧。筆性與結體掌握以後,可選擇《樂毅論》《靈飛經》等範本進行臨習。小楷講究用筆的筆力、筆勢和筆意,講求相互之間的結合和藝術效果。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名家名帖,對培養、提升審美非常有幫助。

    大字難在“無間”,小字難在“寬綽”。蘇軾雲:“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大字要緊湊,運筆多藏鋒,用上腕;小字寬博,運筆多露鋒,用下腕。米芾: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要想大字好,必須窟窿小。小字正好相反,給人的感覺要通透,不要堵的慌。

    書法最後練就的是“氣”,而非蠻力!開始因“氣力”不足,而難以提得筆起。古人謂“提”筆寫字,沒有幾年功夫,難以體會“提”的妙道。

    小楷筆比較嬌貴,不要小筆寫大字,要細心呵護。用後及時清洗、晾乾。

  • 2 # 魚生文化雜談

    對於學習小楷來說毛筆選擇實際上是個很重要的過程,比其他書體還要重要一些。

    所謂若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許多人會陷入所謂的“善書者不擇筆”的誤區,從而直接導致進步緩慢。這裡面有許多經驗的積累,而那些東西是書上沒有的。

    選擇什麼筆,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所習小楷的具體大小

    小楷是個範圍的說法,一般來講,我們把兩釐米以內的字基本就稱為小楷了,一寸以上的字可以算中楷了。但兩釐米以下也有許多的差別,有兩釐米的,有一點五的,有一釐米的,乃至有一釐米以下的蠅頭小楷。這時我們就要根據自己寫的小楷具體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用筆。

    如果是一般的兩釐米左右的小楷,那麼用那種筆徑一釐米出鋒兩釐米左右的筆就可以了。或者再長一些,或者筆徑粗一些,都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是一釐米以內的小楷,那麼對於用筆就更挑剔了,因為這種字基本用來表現細節的筆毫不過就那麼幾十根而已,所以要選擇的筆形制要更小一些,有的筆徑只有五六毫米,出鋒一點五左右,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擬唐法的雞距筆,現在又慢慢流行起來。

    但雞距筆並沒有那麼多正宗的,真正意義的雞距筆實際是纏紙筆,有內外兩層,這種內外的層次不是什麼狼毫外面鋪一層羊毫,而是內圈上會加紙來緊固,實際寫字用到的也就是內圈的筆毫,而外圈主要是輔助增加蓄墨量的,好比鋼筆的墨管。這種筆的出鋒很短,而筆徑卻較粗,像雞距,或者有的也叫蒜頭筆。它可以寫很小的字。

    這是字的大小決定用筆形制的問題。

    2.紙張的影響

    其次,紙張的選擇也影響筆的選擇。所謂好馬配好鞍,紙和筆的關係密不可分。

    而寫小楷用到的紙多種多樣,有用毛邊紙的,有用元書紙的,有用皮紙的,有用箋紙的,有用熟宣的。紙的軟硬厚薄不同,也影響筆的選擇。

    一般來講,寫小楷用熟一些的紙,不用太生的紙。因為它小的緣故,如果洇墨,就沒法表現出小楷的精神了。

    而寫小楷的紙相對厚一些硬一些的要好寫一點,不能太薄,也不能太軟。太薄太軟的紙,筆力不容易送到,會顯得小楷字形軟塌,缺乏骨力。

    那麼用筆的話其實以狼毫和紫毫為佳,有的也喜歡兼毫,有紫羊兼毫,狼羊兼毫,還有紫狼兼毫的,比例都不一,要自己去嘗試,選擇合適的。但最好不要用純羊毫的筆。

    現在人習慣把羊毫狼毫分為軟毫和硬毫,這給許多人造成一種誤解,就是狼毫太硬。實際上好的狼毫也是很軟的,它的表現力是足夠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可能是羊毫筆的廠家故意這樣宣傳,什麼羊毫配宣紙之類的,這是一種市場誤導。

    許多人買了羊毫回去,根本沒法用,因為你空有力氣,它送不到筆端,那談什麼柔軟多變呢。若是大字行草一類,倒也不妨,小楷最好避免這種尷尬為好。

    所以紙和筆的關係很重要。紙能留住筆,筆能入紙,它們才能互相配合,否則兩者不合,是寫不出好字的。

    3.小楷用墨更講究

    其次,小楷的用墨更加的講究。

    沒有別的什麼緣故,因為筆小的緣故,小楷用墨極省。可能某些寫大字的一筆用的墨,就夠小楷一兩天用的了。而筆小,蓄墨有限,寫的過程中,筆毫中的水分還會蒸發,這樣墨容易膠著,而硯臺裡的墨量小的話也會變濃,這些都會影響寫字的狀態。

    所以小楷用墨,一定要把握好濃淡的程度,既要利筆,又要保留紙上的神采。不能太濃,不能太淡,濃則筆膠澀難行,筆畫不潤,淡則紙上無神采,缺乏墨趣。這是最考驗寫小楷人的一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你調墨汁的能力就決定了你寫字的好壞。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用墨錠來研磨,而不用墨汁。這當然很好,因為研磨的墨色更自然,有層次。但新手可能要多嘗試,才能瞭解磨到什麼程度才是濃淡適宜。有的也會用研磨加墨汁的方式,更快一些,有的則用墨汁加水來調和,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經驗的積累。

    有時候我們想寫小楷,還沒落筆,調墨出了問題,影響了心理,其實就已經沒有寫字的興致了。因為墨沒有調好,是寫不好字的,水太多行筆太滑,墨枯行筆滯澀,都會使人心浮躁,寫了還不如不寫。

    這是用墨對於用筆的影響。

    4.具體的書風也會影響筆的選擇

    最後,你選擇寫什麼風格的小楷,也影響到你用筆的選擇。

    比如寫趙孟頫的一些小楷,那麼筆性柔一些,使轉表達得更完美的筆可能會減少你的難度。

    又比如寫文徵明的一些字,有的方折比圓轉要多些,那麼用筆也可以用筆毫稍硬一些的。

    又比如寫魏晉的小楷,那麼可以不用特別新的筆。用過一段時間的筆可能更容易表達內斂的筆畫。

    寫唐人寫經,那麼就要選擇牽絲表現力強的筆,細節表現更好。而如果是從魏碑出的小楷,想寫得樸拙一些,那麼相應的筆也可以降低一點要求,不必要太精緻的筆。

    如此種種,都要根據實際的書風來選擇用筆。那麼可能會少走許多彎路。

    總結

    小楷其實是比較難入門、也難出成果的一種書體,選擇它對於心性的要求比較高。當然,如果寫到一定的階段,它又是最養心性的。

    小楷的筆墨紙以及書風各方面之間的內在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互相掣肘,互相配合,需要長期的磨合,嘗試,才能有所得,這是經驗內化的過程,寫在紙上也沒用,何況許多東西沒法寫出來。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摸索,前人也都是如此,沒有人一上來就能用到最好的紙筆,都會有適應它的過程,不能急躁。

    一筆蘸多少墨,這哪裡能說清呢,但實踐了,你就知道,墨到底怎樣才算濃淡合宜,你紙上一落筆,就知道了,這是沒法從別處學來的。而實際上,這些經驗才是你的財富,也是寫好小楷的一個關鍵。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鍾愛的紙筆,去書寫屬於自己的時光和美好吧。

  • 3 # 習兿無涯

    我寫小楷,用的是口徑2釐米,出鋒六釐米的狼毫,懸腕懸肘書寫,其實真正使用的是尖峰那一小部分筆毫。

    用大筆寫小楷,主要看中的是筆管握感比較好

    奉上一幅最近寫的心經,水平有限,敬請各位指正

  • 4 # 方圓居文化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練習毛筆楷書最好選擇兼毫筆

    毛筆是學習書法的最主要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毛筆書法而言,一枝好用的毛筆就是最好的“利”器。

    中國的毛筆自古以來種類很多,因材質不同、製作工藝不同、質量也就差距很大,拋開那些名貴的特殊毛筆不談,我們日常學習書法常用的毛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狼毫筆,即用黃鼠狼的鬚毛而製作的筆,特點是硬挺,彈性好,是書寫小楷、尤其是蠅頭小楷的最好工具。但這種筆的缺點是太貴,而又不大耐用,一般的書法學習者承受不起;二是羊毫筆,即用山羊的鬚毛製作的筆,特點是耐用、吸墨好,比較適合寫行草書、隸書使用,且因為制筆材料比較常見,所以其價格就比較便宜。缺點是筆鋒太軟,彈性不好,初學書法的朋友不大容易控制;三是兼毫筆,就是用狼毫和羊毫搭配製作的毛筆,一般是狼毫作芯,羊毫作表,兼有狼毫的彈性,又具備羊毫的吸墨性,適合初學書法的朋友選擇。

    兼毫筆基本適合各種書體的書法練習和創作使用,但寫小楷最好選擇型號小一些的小楷專用毛筆。

    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兼毫筆,其實有些是摻入了尼龍絲的成分,但我感覺在使用上沒有影響,只是在保養上需要更加註意一些,否則受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很容易變形報廢。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寫小楷毛筆散亂可能有兩個原因

    其一,毛筆質量不好。正如上面所敘述的,如果寫小楷使用了彈性不好的羊毫筆,因為駕馭不了毛筆,就可能出現筆毫散亂,筆鋒不能聚攏的現象,因而就會把毛筆弄成“拖把”一樣了;

    其二,沒有掌握好基本筆法,不會隨時在紙上調鋒所致。寫毛筆字講究中鋒行筆,只要保持中鋒行筆,寫出的筆畫就有流暢且有韌性,筆鋒也就時刻保持聚攏的狀態。但是,書寫的過程可能因為筆畫轉折、提按等原因而導致毛筆扁平、彎曲,如果不能正確使用或者不能隨時調整筆鋒,使之隨時迴歸聚攏,就會出現毛筆筆鋒的散亂。毛筆的調鋒其實就兩種基本方法,一是紙外調鋒,即將彎曲的毛筆在墨缸或專用筆舔上捋順、舔直;另一種叫做紙上調鋒,即衄挫。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技法。

    所謂衄挫,就是將彎曲的筆鋒在原地向反方向來回挫動,同時結合提按技法,將筆鋒調直、調聚攏。只要掌握了這個基本技法,書寫過程中毛筆就不會被弄成“小拖把”了。

    建議

    1、正確選筆,也就是選擇兼毫筆小楷筆,初學者可以選擇二三十元一枝的即可;

    2、紙外舔筆,如果初學書法還不能完全掌握衄挫技法,那就多在筆舔上舔舔筆就是;

    3、加強衄挫技法訓練,這個筆法是保證中鋒行筆的關鍵技法,掌握後受益多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夫妻離婚甚至一方再婚後依然聯絡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