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清流
-
2 # 海藍1973
范進是當時社會地位非常低下的人物,家境也非常貧窮,一生不停的去應考,次次皆失敗,直到54歲時,才考中舉人,中舉人對於范進來說是一輩子的追求,因為這次中舉而精神失常,足以證明範進的學習心態極不高尚,不是為了增強知識去學習,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去學習。
當范進中舉了,所有人對他是趨炎附勢,從這事情上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心態變化,人們對於成功人士的吹捧,對於貧窮沒地位人的蔑視。
我個人認為大家應該有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所有人。
-
3 # 三千趣點
我認為絕不會是喜悅!
一生一目標,當幾十年如一日都為了去完成那個目標的時候!
目標就已經成為了活下去的動力!
就像電視劇裡面,人死之前吊著一口氣不死,就是為了給特定的人說兩句一樣!
當該來的人來了,該說的話也說了,人也該死了!
你說,這是該高興嗎?
唯一支援活下去的動力沒了,自然是死了!
范進一輩子為了中舉,到老終於是中了,可活下去的動力沒了!
成了舉人又如何,老了,也沒想到過中舉之後會做什麼!
就像,坐牢一輩子的人出來之後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一樣!
看似完成了一輩子的目標,實則“悲哀”!
范進就是這樣一個被八股文殘害的人。他聽聞自我中舉,卻發了瘋了,拍手、大笑,頭髮散亂,滿臉汙泥,一身的水,想像起他那副狼狽的樣貌,忽然覺得他有點可憐。家境貧寒,寒窗苦讀幾十年,只為中舉,此刻中了舉之後,難免受不了刺激。這都怨那罪惡的封建制度,它深深地毒害了知識分子,給知識分子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
范進在中舉前後人們對待他的態度真是不能相比較。起初,范進向老丈人借盤費去鄉試時,被老丈人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可當范進中舉的訊息一得知,這對待范進的態度就像是由一隻兇猛殘忍的老虎一下子變成了乖巧聽話的小綿羊一樣,不僅僅送給范進銀子,在起初時還說范進一無是處,而在中舉之後卻大為讚賞。鄰居也紛紛送給他東西,這些都真切地反映了人們趨炎附勢的醜陋嘴臉。
張鄉紳來恭賀范進中舉時,倆人彼此間不斷說客套話,張鄉紳還給范進送銀子,說甚麼“年誼世好”實際是為了拉攏和范進的關係。從他假惺惺的語言便可看出他的虛偽。除了虛偽,我覺得他還是個道貌岸然之輩范進沒中舉之前,他家人“已是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也不見張鄉紳派人問候、送米甚麼的。而當這天早上,范進中舉後,才過了多久,張鄉紳便得知了訊息,火速趕來套關係,又送房子又送銀兩。也許張鄉紳本來就空著這麼一所房子,就等著童生中舉,然後立刻去拉攏親近。所以在恭賀范進時,才會立刻提出讓他們搬進自家空房。可見他的奸猾勢利。
魯迅先生的“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我想這是最好的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