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理看世界老木同學
-
2 # 時間洪荒帶走一切
這要看你怎麼扔,你要是極速甩出去,那就是托馬斯迴旋飛出去。你要是輕輕一甩,那就是飛鏢旋轉式水平飛出去,要是不小心從桌上掉下去,那就只能是自由落體了。
-
3 # 各自歡喜
是要求物體落下來到接觸別的物體一瞬間的衝擊力?首先,每一個力只要夠大都能形成使物體發生運動,比如我打你一拳,你會倒到地上一樣。地球在自轉的時候也是對在地球上的物體有力的作用,他的力就是吧物體吸在地球上,這個就是地球的重力,你扔個東西從六樓下來,他受到了地球的重力,開始向下運動,(重一點的,因為空氣有阻力什麼的,這邊就都不算了,以後你就會懂的)這裡牽涉到一個叫加速度的,符號是a,單位是米每秒(m/s平方,是S的平方)。他是每秒速度加多少米每秒,(米每秒是速度單位,每秒移動多少米)通俗來說就死每秒速度加多少。每一個力只要夠大就能對物體產生加速度的效果,一個大小不變的力,對一個重量不變的物體來說,他形成的加速度是固定的。力的符號是F,單位是牛(N),重量我們在物理裡面叫質量,符號是m,常用單位是克和千克(g,kg)牛頓有個定律是F=ma.就是一個力F作用在重量為m的物體上,行程加速度a。在地球給我們的引力上來說,他的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是一個固定的值,一般我們用9.8m/s平方或10m/s平方來計算e5a48de588b67a6431333330353436,他的常用符號就不是用a來表示了,是用g(物理學了裡面符號和單位有很多是重複的,習慣就好)。在高中有個定理叫動量守恆定理,公式是Ft=mv。就是一個F的力單位時間內使用F大小的力會使重量為m的物體形成v的速度該表(速度可能加也可能減)。物體從6樓掉下來,先算掉下來的高度h(物理裡面高度通常用h表示)。h=0.5vt(0.5v是指從一開始到最後接觸地面的平均,只有加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才能用平均速度算距離,t是他掉下來所用時間),而v=gt(因為作用的力是重力,所以用g)。所以h=0.5gt平方(t的平方)。這樣可以求出t,然後h=0.5vt再求出v。最後Ft=mv(這裡的t不是前面掉下來的時間,而是物體丟到地板和地板有力的作用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利用這個公式算出掉下來的作用力,而好多人都說掉下來的物體多少公斤,這是因為在重力做用下,物體都有一個重量,F=mg,用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所以以後從高一點的地方跳下來,記得要蹲下來。這樣和地面的力的作用時間長,不容易受傷哦
回覆列表
嚴格來講是與地球相對變加速運動,不一定直線,可能是拋物線,書運動時候可能由於風阻旋轉。
運動都是相對的,運動肯定得有一參照物,習慣用地球,或者地面為參照。
一般這種都歸類為自由落體,不記空氣阻力,就按照加速度不變算的,我認為不夠嚴謹,如果不受阻力,雨滴從空中落下來速度回特別快,衝擊力人會受不了。考試中因為空氣阻力不方便計算,所以全給忽略了,但是那是不嚴謹的。
那最終合力也是向下的,產生向下加速度,合力大小不變加速度不變,為什麼說加速度變了?因為向下合力變小了,速度越快空氣阻力會越大,抵消的重力越多,向下合力,也就是產生加速度的力學校,加速度也就越小,這是為什麼加速度會變。
如果書平著掉下去,空氣阻力會大於立著掉下去,所以不同角度掉下去加速度也會不一樣,當然從桌面到地面時間也不一樣。如果書斜立著掉下來,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重力不在一條直線上,加速度方向與運動方向也不在一條直線上,是不是會做拋物線運動,並且書本會旋轉,掉下來的位置越高,運動軌跡可能越複雜,因為運動越快,空氣阻力越大,對運動影響越明顯。
所以書掉落,經歷的是變加速直線運動,可能伴隨旋轉和拋物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