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陵野叟

    第五回是全文總綱,預示重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為後來的結局做鋪墊,是全文關鍵。第五回透過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百,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中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度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紅樓知夢》只流傳下80回,遺失了結局,因此,對於《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基本上是依據這些隱語揣摩出來的。至此,全書的主要人物,環道境背景,發展脈絡,人物命運基本上交代出來,小說的情節發展便在此基專礎上展開了。

    第五回的十二支《紅樓夢》套曲,是曹雪芹的精心之作,而且是傾注了作者寫書時的全部感情的。《引子》中的“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這不正是作者的自我表白麼?下面《終身誤》、《枉凝眉》二曲是寶玉、黛玉、寶釵齊寫。後面元春、探春、湘雲、妙玉、迎春、惜春、鳳姐、巧姐、李紈、秦可卿依次寫來,最後《飛鳥各投林》是總結了所有的人。

  • 2 # 大展宏圖3329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開篇首語。小說寫作手法之一。如猜迷語,先告訴迷面,最後告訴謎底。《紅樓夢》小說,第五回,就先告訴讀者《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主要人物的【謎面】。可惜《石頭記》僅留存前八十回,謎底展開戛然而至!僅晴雯【謎底】揭示。這就為續寫者,揭秘《石頭記》之後的【謎底】,有了依據。但因人理解不同,造成解密謎底而異。其中代表之一,就是程本巜紅樓夢》

  • 3 # 夢醉江南三月天

    概括十二釵命運,折射現實翻雲覆雨,現實雕樑畫棟,總歸是南柯一夢……

    第五回 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到了那裡,忽見有一座牌坊,上書“太虛幻境”四個大字。進入二層門內,只見兩邊配殿內有“痴情司”, “結怨司”, “朝啼司”, “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諸司。寶玉在“薄命司”裡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

    入室,聞一縷幽香,品“千紅一窟”茶,飲“萬豔同悲”酒,聆聽《紅樓夢》仙曲十二支。仙姑又將其妹秦可卿許配給寶玉,並授以雲雨之事。寶玉與可卿柔情繾綣,軟語溫存,難解難分。次日,二人攜手遊玩,至迷津處,被雷聲驚醒。

    1、[終身誤]——寶釵

    原曲: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白話譯文:說金鎖和寶玉相配才是美好的姻緣,我只念念不忘和黛玉的前世之盟。每天面對人們都認為是端莊穩重的薛寶釵,卻始終忘不了仙女一樣聰明寂寞的林黛玉。可嘆啊,我今天才相信人世間美好的事情總有不足。縱然寶釵像漢代的孟光一樣賢惠,也不能消除我對林妹妹的一片深情。

    2、[枉凝眉]——黛玉

    原曲: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白話譯文:一個是仙境裡生長的美麗花朵,一個是沒有缺點的純潔美玉。如果說沒有神奇的姻緣,為什麼這輩子偏偏和他相遇;如果說是神奇的姻緣,又為什麼滿腔的愛情最終成了空話?一個白白地獨自嘆氣,一個白白地魂幸夢掛。一個是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一個是鏡子中照出的鮮花。

    想一想,她的眼中究竟有多少淚水呀,怎麼禁得起從秋天流到冬天.又從春天流到夏天。

    3、[恨無常]——元春

    原曲: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白話譯文:正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好時光,沒承想死亡已經來到。眼看著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拋棄,盪盪悠悠中就把年輕的生命消耗掉。回頭望,家鄉的路太遙遠,因此特意在夢中把爹孃來相告,兒已去,爹孃啊,望及時醒悟越早作準備越好。

    4、[分骨肉]——探春

    原曲: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念。

    白話譯文:乘孤舟冒風雨遠去三千,把家園情爹孃恩全拋掉。強歡顏,遠出嫁怕有損雙親風燭殘年。慰爹孃,別把兒女來思念。人生窮富古來由天定, 世間離合一向有因緣。從今後, 兩地各自求平安,我去了,請不要再掛念。

    5、[樂中悲]——湘雲

    原曲: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兒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白話譯文:年幼時父母雙亡多麼悲傷,雖身居豪門望族卻是靠叔父撫養;多虧你生性豪爽寬宏大量,從未將兒女痴情纏縈心上。真像那雨後明月照玉堂。嫁給那才貌雙全如意君郎,只求得比翼雙飛地久天長。能補償幼年喪親孤苦的慘狀。到頭來,家族敗落丈夫天亡,人世間,盛衰興亡生來已定,何必悲傷。

    6、[世難容]——妙玉

    原曲:氣質美如蘭,才華複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孤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白話譯文:氣質美好像那香蘭,才華橫溢賽過神仙。天生的怪癖性格使人感到納罕。你說是肉類很腥羶,看見綾羅綢緞就覺得庸俗可厭;卻不曉得:自命清高人們更妒忌,過分純潔世人都討嫌。真可嘆,古殿海燈旁邊的人兒將衰老,辜負了深紅高樓美女姿色殘!

    到頭來,仍然是汙濁骯髒違背了自己心恩;像是沒有瘢點的白玉掉進爛泥灘;又何須那些貴族子弟嘆息無姻緣?

    7、[喜冤家]——迎春

    原曲: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豔質如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 一載盪悠悠。

    白話譯文:無情無義的豺狼野獸,全忘了賈家昔日恩情厚。沒日夜尋花問柳貪歡媾,把名門小姐當野柳,欺凌她甚於丫頭。致使她燕爾一年葬荒丘。

    8、[虛花悟]——惜春

    原曲: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白話譯文:已經把三春的豔麗美景看破,即便是桃紅柳綠結果又如何?要把那大好的春光毀滅,尋覓那清淨淡泊養性修真的生活。說什麼,天上的碧桃長得美麗茂盛,雲中的紅杏開得鮮豔繁多。到頭來,誰又能把肅殺寒秋捱得過?只見那,白楊樹的墳冢有人在哭泣,青楓林的墓地鬼魂在悲歌。

    更加上,枯草連著天邊把墳墓全遮掩。這真是,昨兒貧今日富令人勞累奔波,春花開秋花謝使人空受折磨。象這樣,生死的劫數誰能夠避開藏躲?聽說是,西方有寶樹叫婆娑,樹上結著長生仙果。

    9、[聰明累]——鳳姐

    原曲: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白話譯文:費盡心機耍弄聰明,反而算掉自已性命。生前弄權術致使心力交瘁,死後留牽掛還顯現出性靈。原指望家庭富貴人口安寧,最終落個家破人亡各逃生。半輩子殫精竭力枉費心。恰似那悠悠晃盪夢一場。好像是忽喇喇大廈傾塌了,好像是黑濛濛油幹燈滅盡。呀!一場歡喜忽然悲變痛。唉!世間禍福終歸難斷定!

    10、[留餘慶]——巧姐

    原曲: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白話譯文:是上輩行善留下的德澤,是上輩行善留下的德澤,災難臨頭幸得遇上恩人;多虧我孃親,多虧我孃親,積得陰功回報給後代人。奉勸世人們,都來接濟扶助貧苦人。不要象我那狠舅奸兄,只愛金錢不念骨肉情!正是善善惡惡有報應,是好是壞全由上天定。

    11、[晚韶華]——李紈

    原曲: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白話譯文:夫妻思愛早已落空,富貴功名又好似南柯一夢!青春年華迅速消逝!別再提什麼夫妻恩愛。就是頭戴珠冠、身披鳳襖,也抵擋不了變化無常的命運。雖然常說,人生不要到了老年再遭受貧窮,也一定要積些陰德留給兒孫。

    縱然是氣字軒昂頭戴簪纓,金光燦燦胸佩金印,威風凜凜爵祿高顯,還不是轉眼間來到黃泉路上。請問從古到今有幾個文臣武將今天還在?也不過是留個虛名兒讓後來的人欽佩敬慕罷了。

    12、[好事終]——秦可卿

    原曲: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白話譯文:在雕繪著圖案的屋樑上把青春結束了,灑落一陣帶香的塵土。自恃著風月情多容貌姣好,卻不知這就是敗家的根本。祖業傾頹子孫墮落都從賈敬始,家事敗落家運衰亡首罪當歸“寧”。前世的孽障啊,緣起總是一個“情”!

  • 4 # 三瘋奇談

    我是張三瘋,也來回答一番。《紅樓夢》是我讀過的眾多小說中最為特別的一個。曹公在第五回就用了判詞和畫對小說主要人物做了概括性預言,等於提前劇透了。我相信大部分作家都不會這樣寫小說,但是曹公偏偏用了這種手法,為什麼呢?我來分析下。

    一、委婉的劇透,恰到好處

    廣大的讀者雖然看到了畫和判詞,但是畫和判詞的表達並不直白,是含蓄且婉轉的,如果你對這本書不離不棄,繼續往下讀下去,自然會一點點體會到畫和判詞所表達出來的意思,難免滋生出一種醍醐灌頂,拍案而起的快意,心中還會對作者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大加讚賞!

    如果你就此停讀,那畫和判詞看了也是白看,因為你猜不透兩者最終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結局。

    所以說第五章的預言就像佛教的偈語,蘊含著無限天機,只有你繼續研讀小說時才有機會參悟通透。

    二、劇透引起好奇心

    心理學根據不同的特徵,把好奇分了好幾種。其中的一種就叫Epistemic curiosity(認知性好奇)

    Epistemic curiosity(認知性好奇):主要指驅使我們去理解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好奇型別。

    當我們對一些事物知之甚少或者太多時候,那些事物引不起我們太多的好奇心。

    曹公的《紅樓夢》有120回,約百萬字,書中包羅永珍,號稱一本大百科全書;描寫的人物龐雜繁複,前前後後足足有五百多人之多,如果讀者沒有一顆好奇心在驅使,我猜他讀著讀著很可能就半途而廢了。

    這就是為什麼曹公在開篇第五回就委婉的劇透了一把。這種獨特的又恰到好處的劇透剛好能吊起讀者的胃口,當讀者看到畫和判詞而又猜不透其含義時,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啟用心中的認知性好奇,從而更加賣力地研讀下去。

    三、 為小說中的女子分門別類

    在第二條中我也說到了,小說人物前前後後有五百人之多,讀第一遍《紅樓夢》時,我常常記不住某些筆墨少的人物,有時不得已還要翻翻前面的章節。這就是這種大部頭著作帶來的壞處:人物太多會讓讀者產生迷惑,到底小說主要在寫那些人?

    別急!曹公在第五回給了你詳細的解答,小說中寫的主要人物是“金陵十二釵正冊”,還有次要人物,他們在“金陵十二釵副冊”,除此之外,還有“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等。

    這種分門別類的手法讓讀者更容易梳理小說中的人物,就像在玩拼圖遊戲一樣。

    綜上所述,曹公在《紅樓夢》前篇第五回就用畫和判詞給了讀者一個委婉含蓄的預言。這些預言就像偈語,等待著你一邊讀一邊參悟;同時他們還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引起讀者強烈的好奇心,能更好的驅動讀者繼續讀下去;還有就是曹公用了正冊、副冊、又副冊的分門別類手法把書中女子順理開來,從而讓讀者對小說人物圖譜有了一個更加清晰明瞭認識。

    關注張三瘋,和你一起成長。

  • 5 # 曹宗國

    這是巜紅樓夢》作為文人創作小說的一大發明,從此突破了歷來的章回順敘結構。這樣寫的好處,更在於增強了夢幻色彩和命運感,當然也具有宿命論的神秘感。一開始就讓讀者神魂顛倒,大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 6 # 人鬼情未了2018

    第5回其實是紅樓夢的一個總綱目和總立意,為什麼在小說開始不久,就寫出來?兩個功用:第一,透過人物最終命運的設定,表現出人物在封建社會中不可改變的宿命,表達出對黑暗封建統治的抨擊與控訴,加強了作品的消極主義人生觀與悲劇意味。第二,從藝術手法上講,製造引人入勝的巨大懸念,讀者提前預知了人物結局,反而更加迫切的想知道其中的緣由與過程,高妙之極的“釦子”!”

  • 7 # 田月桑時

    這種預敘相當於小說的伏筆,草蛇灰線,伏行千里。同時也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有看完全文的慾望,以驗證前面的判詞是否能夠實現。尤其一開始的紅樓夢裡四大家族正是熱火朝天興隆旺盛的場面,提前說出判詞的寫法為以後的命運反轉做了鋪墊。因此這種寫法會令人讀起來欲罷不能,一直想讀完為快。

  • 8 # 水月嵐曦

    這便是曹公獨特的寫法吧: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對所有人的悲慘將來都伏寫在讖語中,在闔家歡樂,歌舞太平的場景下,讖語的出場,對悲劇結局的暗示性更強,兩種截然相反的場景對比,更鮮明地加劇了小說的戲劇性。

    “草蛇灰線”讓小說結構更緊湊。

    《紅樓夢》是一部鉅著,從人物的多樣性到故事情節的複雜性來說,如果結構把控不好,就會造成作品鬆散。李辰冬曾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讀《紅樓夢》“……好像跳入大海一般,前後左右,波浪澎湃;而且前起後擁,大浪伏小浪,小浪變大浪……”。

    《紅樓夢》之所以能形成“波浪式”的結構,與其在情節塑造上使用“草蛇灰線”的技法是分不開的。既有某一反覆出現的事物(意象)作為線索,又有前文的事物或情節為後文的情節埋下伏筆,在此種情況下,事件之間的彼此聯絡更加凸顯出來,也使章回小說只以一回或連續的幾回就敘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模式得到了突破。

    “草蛇灰線”讓佚文探索更便捷。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遺憾: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於世人而言,曹雪芹沒有寫完《紅樓夢》便離世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於是便有了後來的“紅學”。正是由於“草蛇灰線”技法的使用,才巧妙地為後文埋下伏筆,作出照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能透過前文中的蛛絲馬跡一窺佚稿中的內容,進而為了解全書主題和作者思想奠定基礎。

    “草蛇灰線”讓人物形象更豐滿

    影寫法”這一“草蛇灰線”技法在人物塑造上的使用在《紅樓夢》中廣泛存在。比如“襲為釵影、晴為黛影”,這一技法在寫人上的運用,恰是在刻畫人物上的一種襯托,從而,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充實和鮮明起來。

  • 9 # 冷月秋風968

    在回答題前先來解釋一下判詞與曲。

    判詞:判斷語,結論。

    曲:文學體裁,等同元代散曲。

    這種預敘的寫法好處現作如下陳述。

    1.給《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各種命運走向定下備於區分的基調。給寫作思路留下一條基本線索,便於故事的發展去刻畫各種人物的個性去奠定格局,達到作品所要表現的中心主題。

    例如賈元春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而賈元春命運就是按這判詞去展現,去描寫的。

    2.判詞與曲的呈現相當於立出提綱,突出重點。因為《紅樓夢》裡要出臺的人物很多,重點人物具有她的特殊性,所以,這判詞與曲所指向人要詳寫,體現詳略得當。

    例如,林黛玉的曲是“枉凝眉”;秦可卿的曲是“好事終”;薛寶釵的曲是“終身誤”,最終薛寶釵捆綁的丈夫賈寶玉因黛玉之死,遁入空門,而薜寶釵終身獨守閨房。

    3.判詞與曲一樣,具有總結與提示的作用。金陵十二釵的人生軌跡都在她們所對應判詞與曲的範圍之中展開,預示和總結了他們各自的命運。

    例如,妙玉的判詞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回看妙玉的一生,此判詞正是她人生軌跡和結局的總結。

    妙玉蘇州人,出生官宦人家,從小多病,不 得 已 才帶髮修行,出家後父母雙亡。有才華,性高潔,但有潔癖。賈元春省親需要聘請妮姑,這樣妙玉入坐大觀園櫳翠庵。雖入空門,紅塵情未了,常與賈府小姐們一起吟詩作對,飲茶吃齋,寶玉成了她的知己,是在佛門邊緣生存的少女,最後被強盜竊持,受辱而死。暫短一生太可憐,正如判詞所云。

    隨題所思

    《紅樓夢》以風月情濃,色空夢盡著筆,來反映以賈府為主的四大家興衰覆滅提供重要線索,預示封建社會窮途未日,因而,用金陵十二釵為主要人物來演繹有代表性的故事情節,所以才有十二判詞、十二支曲。

  • 10 # 芬芳隨筆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判詞和十二支曲,對其展開故事情節,貫穿藝術結構,概括人物命運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

    《紅樓夢》中無論是金陵十二釵判詞,還是十二支曲子,是作者繼承了傳統古典詩歌優秀傳統,同時又有著自己新奇的特點。

    在諸多特點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雪芹先生採取了”詩讖”式的寫作手法,在大量詩詞曲賦中,隱伏著有關各類人物命運的”讖語”。

    雪芹先生筆下的”詩讖”,既和人物相吻合,又與情節結構相關合,恰似晴雯織補的雀金裘,絲絲入扣,天衣無縫。

    同時誦讀這些典雅精緻的詩文,明知內含讖語而不覺心煩,決不會像看其它,庸俗粗鄙讖書似的枯燥乏味。

    兩者還有一點不同,歷來的讖語都是不能得到事後應驗的,因此是模稜兩可,以便任意附會。

    《紅樓夢》裡的詩讖是在作者事先安排好的人物結構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在詩中點點滴滴,向讀者預示其命運的。

    如: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

    這一首說是薛寶釵,林黛玉兩個人。停機德:用的是漢代樂羊子妻的典故。

    樂羊子妻就成了賢惠妻子的典型。這句用來比喻寶釵。

    詠絮才:用的是晉代謝道韞的典故。謝道韞是才女的典型,這句用來比喻黛玉。

    那麼翻譯過來就是,可嘆一個有樂羊妻那樣品德,可惜一個謝道韞那樣美才,玉帶只是掛在林中枯樹枝上,金釵冷清清地在殘雪中掩埋。

    這些詩讖終將得到應驗,它的各種預示是明確無誤的,符合每個人物性格的邏輯發展。

    從而增強了作品的藝木魅力,恐怕這就是它的寫作好處吧。

    我是芬芳,隨筆生香。請紅學愛好者不吝賜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填詞要詞牌顧及平仄音韻又想構思意向,字就無法避免雷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