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羨雨中印記

    殺掉那是必然的,自家人都在殺,何況外族王爺,又是被迫封王的。

    吳三桂從政治大局來說,反清是他唯一的出路,只是志大才疏,水平確實垃圾,被誅族也是活該。

  • 2 # 文史衙門

    吳三桂會被殺死的機率很大。

    而且,吳三桂也不一定是被康熙殺死,但是無論如何吳三桂答應撤藩是一定會死。已經年邁的古稀老人難道真的想當皇帝嗎?

    原因一

    吳三桂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他的手下可是還有數以萬計的前明將士,這些人手裡多多少沾有滿族人的血。吳三桂答應撤藩,就算康熙帝不殺他,但是能保證康熙不殺那些前明將士嗎?當然不會放過他們。

    知道這個後果之後,那些吳三桂的手下根本是不會同意他撤藩的,如果吳三桂同意撤藩,就會很快被手下殺掉,他甚至都逃不出雲南。

    原因二

    自古君王多疑,伴君如伴虎。有這樣兩個例子:一個是鄭芝龍,1646年投降清朝,清朝利用鄭芝龍招降鄭成功未果,後被殺。一個是孫可望,投降清朝後,雖然也是封爵封王,但等他沒有利用價值後,在一次狩獵中被當獵物射殺。

    神龍失勢,與蚯蚓同”。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司馬懿對曹爽也曾保證曹爽全身而退,到後來也是被族誅。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跟自己兄弟們說,我當了皇帝,大家跟我當大官,但也確沒能做到。

    吳三桂知道,如果自己同意撤藩,他自己也一定會被扣上其他罪名殺掉,所以前後都是被殺,倒不如起兵造反。

    短評

    君王按理來說都應該是胸懷天下,又怎麼能這樣小肚雞腸的胡亂猜忌。但是,君王也是人,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那麼好做的,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這把皇位的寶座,寧肯錯殺、不能放過,所以康熙是不會留吳三桂的,實際上康熙決心削藩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想好要殺掉吳三桂了。

  • 3 # 執墨三生

    吳三桂對於清朝的作用,尤其是清朝疆域的擴大,他的功勞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沒有他的投靠,滿清想要進入中原,獲得北京這個政治中心,這個難度就是太大了,而且清朝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拿下的,可見獲封平西王是對他戰功的最大肯定,但是這樣一個梟雄人物,最終卻舉起了反清的旗號,但是功敗垂成,反而成為了康熙的背景帝

    首先我們看當時的平西王已經是親王爵位,也就是臣子的最高等級了,當然讓他駐守雲南,並且節制地方上的軍隊,這才是讓皇帝最擔心的,康熙撤藩是給這些士兵安排了遼東的,並沒有要撤銷他們爵位的意思,所以按照清朝宗室的爵位繼承原則,當然吳三桂並不屬於宗室,但是後代子孫肯定也是一種降級繼承爵位的做法了。

    第二點就是滿清並沒有殺功臣的傳統,我們能夠看到清朝早期這些被殺的功臣中,鰲拜和年羹堯都是各自有著原因的,所以才會被殺,也就是說如果自身沒有出現一些問題的話,想要獲得善終那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清朝前期很多早期投靠的大臣,都是形成了不弱的世家大族,地位可以說都是不錯的,如果吳三桂沒有不軌的心思,他肯定是能夠安享晚年的,子孫也都會擁有一個不錯的未來。

    我們都知道他的兒子吳應熊那可是清朝的駙馬,如果看過鹿鼎記的都是應該知道的,那就是建寧公主是要嫁給他的,最後缺成全了男主韋小寶,當然這是小說中的形象,真實的歷史就是這個建寧公主是嫁給了吳應熊的,而且兩個人夫妻關係是非常好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公主可不是玄燁的妹妹,而是順治的妹妹,至於兩個人的夫妻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吳三桂起兵之後,想要接他回雲南,他可是沒有同意的,可見這個清朝對於他們家的重視了,如果不造反,榮華富貴是難免的。

    第三點,我們從康熙撤藩的表現也是能夠看得出,他是有著巨大的誠意的,首先拿出了大量的錢財和遼東土地安置三藩的舊部,而且在吳三桂假裝同意撤藩之後,更是排好從雲南到遼東的一些後勤保障,甚至不惜多花費一些銀兩,可見這個誠意是非常大的,可能康熙認為,能夠解除這些三藩的威脅,花費一些金錢還是非常值當的。

    綜合以上三點 兩個人之間沒有什麼愁怨,考慮到吳三桂的功勞,自然是能夠體面的給予照顧,讓他做一個閒散王爺不也是非常好嗎?只要他能夠老實的不造反,康熙一定會給他一個善終的結局!

  • 4 # 太陽下的奔波

    1、我們先來看看康熙皇帝撤三藩的過程:

    清軍八旗進入關內,大清逐鹿中原,一直都是利用明朝降將吳三桂、洪承疇、尚可喜、耿精忠等做先鋒平定各方反清勢力,這些人戰功赫赫,大清皇帝在清朝初期迫於形勢對他們加官進爵,其中在廣東、福建、雲貴封了三個異性王爺,幫助他們鎮守邊疆,這就是歷史上的“三藩”。他們三人都手握重兵,這其中尤其吳三桂,在他的勢力範圍內甚至還有人事任免權,不受朝廷約束,他選的官員被稱為“西選”,橫徵暴斂,手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然而每年三藩都還要向朝廷索要大量的錢糧,清廷是不堪其苦。

    康熙二十年,三藩迫於形勢向康熙帝上書自行撤藩,康熙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認為能夠藉此裁撤三藩,重新讓三番之地重回他的掌握之中,遂答應三藩給與他們擇地安置,並給錢糧、稻種。三藩的訊息之後,焦慮不安,尤其是吳三桂,他在雲貴暗中集結兵馬,與蒙、藏結交,早有不臣之心,遂想借此機會舉事,以光復大明為藉口復叛清廷。

    最初三藩軍隊從清廷手中奪得大片疆土,但康熙透過選用周培公、圖海等年輕將領,經過一番苦戰,扭轉了不利局面,取得了最後勝利。

    2、三藩之亂”是朝廷與地方、皇帝與臣子矛盾引發的戰爭。年少自負的康熙是要負主要責任,是他錯誤的撤藩策略逼反了吳三桂等人。康熙的決策失誤,造就的清廷的一場浩劫。倘若他能聽取意見有步驟地撤或者再等等,等三藩老死之後再動手,付出的成本就會低的多。

    3、所以就是吳三桂果斷接收撤藩,只要他們和康熙之間的矛盾存在,在以後的時間裡康熙也會找藉口殺了他們。不過那時刀就在康熙手中,三藩只是砧板上的魚肉,康熙想什麼時間來剁他就什麼時間來剁三藩,他們更沒有反抗之力了。

  • 5 # 汐於子

    其實吳三桂的擔心是多餘的,他本可以做個只有地位而沒有權勢的安樂王爺,順利撤藩後的康熙皇帝並不會殺他,為什麼呢?

    一、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在歷朝皇帝中屬於是比較寬仁的,和秦始皇漢武帝朱元璋朱棣雍正這些動輒株連九族,殺頭凌遲的皇帝相比,康熙帝有本質不同。康熙一朝,官員致死率並不高,康熙晚年在他的遺詔中寫道“朕平生未嘗妄殺一人”,他是有資格這麼說的。

    二、很多人說吳三桂不會善終,是因為他是個位高權重的平西王,康熙皇帝不放心漢人,終會“狡兔死走狗烹”,其實,撤藩後,吳三桂家族那時候只有地位而沒有權勢,對清政府的統治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而且,王位是可以一代代降級的,康熙皇帝完全有能力將吳家影響力降到最低。三、撤藩後,康熙皇帝也不會對吳三桂這個滿清的漢人功臣罷官奪爵,抄家殺頭,這無疑是在打清政府的臉,不是讓天下的漢人寒心嗎?吳三桂的結局越好,漢人就會越安心,滿清的統治也就越穩定。康熙一生雄才偉略,怎麼可能這點都想不到?

  • 6 # 寂寞一刀本尊

    吳三桂如果接受撤藩,康熙或許不會殺他,但結局不會太好卻是肯定的。原因很簡單,滿清統治者從骨子裡是看不起那些投降他們的前明漢臣的,所以才會專門編撰《貳臣傳》來羞辱他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洪承疇。洪承疇為滿清入主中原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滿清攻入江南時,多爾袞頒佈殘酷的“剃頭令”,激起了漢民的激烈反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滿清的血腥鎮壓並沒能嚇倒英勇的江南百姓,反抗從未停止,讓滿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多爾袞束手無策,只能起用洪承疇,洪承疇採取懷柔政策才慢慢平息了江南百姓的反抗。後來他又輾轉甘陝、雲貴、湖南、福建等地,採用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策略,分化瓦解各路反清復明勢力,才讓滿清在短短數年時間就統一了中國。他也因此被譽為“開清第一功臣”,可是當洪承疇年老致仕,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時候,康熙卻只給了他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襲職銜,最後只能在羞辱中鬱鬱而終。

    連“開清第一功臣”洪承疇都落得如此下場,吳三桂如果接受撤藩下場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失去了自保的武裝力量,離開自己經營多年的雲南根據地,吳三桂就如同一隻離開森林被關入動物園牢籠的獅子,會不會被殺全得看滿清“主子”的臉色,這樣屈辱的活著只怕比死了還難受,吳三桂正是非常清楚這一點,才會拼死一搏,決然反叛。如果不是他名聲實在太臭,如果真能團結各路反清復明力量,未嘗沒有成功的可能。

  • 7 # 翻開歷史書

    吳三桂的“藩”到底是什麼

    吳三桂的藩就相當於一個獨立於中央以外的小國家一樣。

    一、藩的由來

    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後才出現這個概念的,以前周朝主要實行的是分封制。那個時候沒有藩這一說基本都是分封制,把一塊地方分給諸侯然後讓諸侯自己管理。這種制度發展於周朝,結束於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朝的時候,劉邦封了很多王,這時候才有藩邦的概念,不過劉邦的規定異姓不能為王。

    二、藩的危害

    從劉邦開始封王以後,這種制度安排,就帶來了無數的戰爭和災難。漢朝的七王之亂、明朝的朱棣靖難之役,以及中間的無數次軍閥割據混戰等等。因為權力是不能和別人分享的,就像老婆一樣。

    三、藩的行政權力

    中國的藩分為:內藩和外藩。

    內藩在行政上由中央政府統轄;內藩在稱號上將不再是某國,而是大中華帝國某行省或地區;例如:後來明朝的封王、吳三桂基本也屬於內藩。

    外藩其實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只有當主國受到攻擊時,外藩有義務出兵幫助。外藩每年需要朝貢一次、換屆後需要報備中央。例如:北韓、越南。

    小結:“藩”的發展與由來都是為了分配利益才出現的,往往也伴隨著危險和叛亂。

    吳三桂當時的處境

    吳三桂當時處境已經很不好了,他的發展和壯大,已經嚴重阻礙了康熙的戰略、也引起了康熙的疑慮。

    一、吳三桂這個藩王是怎麼來的

    大家都知道,吳三桂是幫助清廷剿滅明朝和李自成有功被封的平西王。吳三桂本來是山海關的守將,後來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一開始吳三桂是準備投降李自成的。據傳後來由於李自成把他家人以及愛妾陳圓圓玷汙,導致其降了清朝,後來封的平西王。

    二、吳三桂對於漢人是漢奸

    因為吳三桂投降了外邦清朝,並對南明的覆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漢人都認為吳三桂是一個民族大漢奸。康熙朝時候又擒殺桂王有功,晉爵親王,兼轄貴州。

    三、康熙對藩王一定要裁撤

    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後權力和聲勢都達到頂點,後來由於權力問題與清廷矛盾重重。康熙對撤藩早在心中就做了部署和打算。

    小結:吳三桂由於投降清朝後基本與漢人勢不兩立,當他權力、慾望、聲勢過大時康熙也一定要撤掉這個藩王,所以吳三桂基本上是兩面不討好了,處境艱難。

    康熙為什麼必須殺他、吳三桂為什麼要反

    不管吳三桂接不接受撤藩,康熙是一定會殺他的,因為康熙是一個雄主,吳三桂是一個悍將,自古功成名就之後雄主基本都會殺悍將,這是歷史規律決定的,不以康熙和吳三桂的意志為轉移。

    一、吳三桂當時已經尾大不掉了

    吳三桂在康熙朝除了鎮守雲南以外還管轄貴州。吳三桂的實力在當時已經很強大了,而且他多次不聽中央安排、私自募兵、私自設立官員,基本上已經獨立於中央之外了。據許旭的《閩中紀略》中載:“時王府額計有萬餘,而旗下所蓄養甚眾。”

    二、歷史教訓使然

    康熙是一代雄主,他一定熟知歷史上的事情。就在前朝剛發生的朱棣叛亂,康熙一定是知道的。大家想一想,康熙會留下吳三桂這個隱患嗎。

    三、康熙要撤的是三藩,吳三桂首當其衝

    當時漢人總共有三個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吳三桂是他們當中實力最強的,只有把最強的先解決掉,後面兩個才能快速解決。

    四、吳三桂為什麼要反

    其實吳三桂反的時候已經61歲了,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回到京城不是更好。我相信吳三桂也深知歷史上的事件,他有兵、有糧、有實力的時候,康熙還忌憚他幾分。如果他接受建議回到京城,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了,康熙隨時都可以殺了他。他也許深知康熙是一個雄主,一定不會留他這個隱患在身邊的。

    本文總結:我認為即使吳三桂接受撤藩回到京城,也不會是安想晚年的,康熙一定會殺了他,吳三桂也許死的會更快一點。我們歷史上有這麼一句話:斬草要除根,餘毒一定要清除的並被反覆實踐著。

    引用文獻:《閩中紀略》《吳三桂傳》

  • 8 # 當代曹植

    會,殺掉那是必然的,自家人都在殺,何況外族王爺,又是被迫封王的。

    吳三桂從政治大局來說,反清是他唯一的出路。可惜反的太晚,若是早些時候與南明聯手,或許能夠成功。

    吳三桂就是接受削藩,清朝下一步必然是對他的手下進行清洗,因為吳三桂在其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況且,吳三桂是關寧集團的代表,他若接受削藩,必然損害關寧集團的利益,其部下必然要將他除掉,換個新的代理人。

    這些實際出自明朝,屢次叛變的驕兵悍將會甘心被清洗?哪怕他們甘心,滿清會放心的認為他們甘心。如果他們真是毫無野心,怎麼不早點自解兵權,等著削藩。

    那麼一旦這些人不甘心,清廷甚至會暗中幫上一把,故意弄出點事端來,然後再以此為藉口,一舉屠滅,進而牽連到吳三桂身上。

    要知道,同意削藩的吳三桂對於清廷而言,既沒有利用價值,也沒有實力防身,殺他就是一念之間。

  • 9 # 小空話歷史

    小編個人認為會,吳三桂還是會死。因為當時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是也是意識到了三藩的勢力太大,而且各個手握重兵,再給他們發展的時間到時候就可以直接和朝廷對著幹了。其次三藩每年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庫銀,這對朝廷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所以削藩是必然的。

    其次,就算吳三桂接受了削藩,遣散所有計程車兵,那麼吳三桂就像拔了牙的老虎,對朝廷沒有一點威懾力了。但是拔了牙的老虎終歸也是老虎,康熙皇帝肯定不會養虎為患的,吳三桂是必死。

    這點吳三桂心裡也是十分明白的,所以他選擇拼死一搏,起兵反叛,全盛的時候直接拿下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終歸因為人老了,雄心壯志已不在,最終延誤了最佳的戰機,在內憂外患中病逝。

    總結:就算吳三桂接受撤藩,最終的下場也是死路一條,因為他畢竟是平西王,號召力還是有的,康熙肯定不會養虎為患,所以吳三桂才選擇拼死一搏。

  • 10 # 魚頭聊史

    個人認為,吳三桂即便果斷接受撤藩,康熙照樣會殺他。

    吳三掛,1612—1678年,字長伯,遼寧人。明朝時為遼東總兵,降清後,被封為平西王,與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並稱為“三藩王”。

    一、康熙要統一南方。康熙為清朝的第四位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長達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清朝初期,由於兵力不足等原因,清朝對南方諸省鞭長莫及,只能用明朝降將追剿明朝餘部和治理南方。設立藩王,這是在特定條件下的權宜之計。清朝名義上統治了南方,實際上由藩王管理。康熙即位後,社會逐漸穩定,永曆帝已亡,農民起義餘部已肅清,康熙要想統一南方,建立中央集權,首先就必須解決“三藩”,因此,撤藩已勢在必行。

    二、影響國家統治。“三藩”在建立之初,清朝賦予了很多特權:如軍隊、稅賦、官員選拔等,猶如一個獨立王國。清朝下派的官員、皇帝的旨意都很難在這些地區執行,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打著“反清復明”的民間組織以及明朝降官,與吳三桂或多或少都有聯絡。“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吳三桂作為“三藩”之首,擒賊先擒王、斬草除根的道理,康熙是明白的。無論吳三桂接不接受撤藩,康熙都不會容忍吳三桂活在世上。

  • 1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當初康熙為什麼要平三藩,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的三藩勢力過於強大,而且已經強大到讓康熙這個年僅21歲、資歷看起來還有些淺薄的清朝最高統治者感到不安。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為了利用明朝降將平定及鎮守南方,籠絡人心,因此著重挑選了一些投降的漢人官員南下攻打農民起義軍、南明以及其他反抗勢力,而勢力最大的封王。其中吳三桂受封平西王駐守雲南,耿精忠襲靖南王爵駐守福建,尚可喜是清初三順王之一,後來平定廣東做了平南王。

    尤其是吳三桂,在清軍入關之前已是駐守寧遠和山海關的統兵大將,勢力最為龐大,清王朝為了籠絡他先後擢升其部將王輔臣為陝西提督,李本深為貴州提督,吳之茂為四川總兵,馬寶、王屏藩、王緒等十人為雲南總兵。1662年11月,康熙又以擒殺桂王有功晉爵親王,兼轄貴州,其子吳應熊也迎娶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可以這麼說,吳三桂在當時的清廷中已經是位極人臣,有兵有將有權勢,不敢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絕對是權勢滔天;而另外兩位藩王也是不遑多讓,各個手握重兵,執掌一方軍政,三位藩王可以說就是當地的土皇帝。

    但無數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分封到地方尤其是軍政一把抓的藩王是有很大風險的,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有地方節度使發動的安史之亂,明朝的藩王朱棣甚至乾脆掀了侄子的席,自己坐上了皇位。

    康熙自小飽讀詩書,自然也怕,而且當初順治駕崩之時,吳三桂就領兵北上祭奠,引起了官道和京師極大的擁堵,即便吳三桂沒有反意,但他的表現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平西王這就是在向康熙小皇帝示威的意思上去。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吳三桂統治一方久了,就想像沐王府一樣永鎮雲貴。但隨著康熙親政時間越來越久,康熙不可能看著地方藩王永鎮一方,他要想方設法將分發出去的權力都收回來。

    而削藩便是最為直接也是最為有效的一招,既可以消除地方藩王勢力對中央的威脅,同時也可以敲山震虎,警告其他的親王貝子們,更可以藉此收回對地方的控制,一舉多得。

    吳三桂能爬到今天的地步,自然也不是毛頭小子愣頭青,他很清楚康熙小皇帝的想法,因此他以退為進,試圖逼迫康熙收回想法,沒想到康熙卻一一應允,還下令三位藩王全部撤到山海關外的龍興之地。既然你以退為進,那我索性就成全你。

    這下子幾位藩王就尷尬了。不退吧,是你們幾位藩王自己當初死乞白賴遞辭呈要退居二線,沒人逼迫,都是自願行為,更何況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做人要言而有信,要是言而無信,辭呈都批了還賴在原位不動,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可要是真的退了吧,那也不成,根本捨不得,自己辛辛苦苦攢下這麼大一份產業就這麼拱手交給小皇帝,跑到關外鳥不拉屎的鬼地方去養老,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個大晴天,這不是老壽星上吊——活膩味了嘛!

    可要真不退吧,皇帝的削藩令已經下來了,普天之下皇帝最大,那是一言九鼎,而且小皇帝也是鐵了心要削藩,沒得幾位藩王好果子吃。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主動撤藩,是不是果斷撤藩,對康熙來說撤藩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改不了了。

    那如果吳三桂果斷接受撤藩,康熙帝會怎麼樣對待他呢?會殺嗎?還是把他們留在京師,跟那些王爺們一起聽戲遛鳥不務正業?或者遷到關外讓他們自生自滅?答案是:全乾掉!

    為什麼?康熙剛接手皇位的時候,滿清的統治還沒有十分牢固,地方上各種反抗此起彼伏猶如雨後春筍,他需要藉助前朝舊臣維護統治,但這只是應急之計。

    隨著康熙年齡增長,對權力慾望增強,不管是為了皇位也好,還是為了滿清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也罷,他始終不信任這些前朝舊臣,尤其是掌握地方大權的前朝舊臣,他需要想辦法儘快將這些人完全收買,如果收買不了那就替換。

    而就像前面說的一樣,三位藩王的勢力太大了,他們的勢力並不是一朝一夕獲得的,而是長年累月積攢的,他們的部將受封,就等於他們的勢力撒到了別處,他們的影響力也等於變相提高了一個層級。

    即便他們接受削藩,但很難保證他們不會留戀權勢,很難保證他們的部將會有所行動。如果他們三個起兵造反,或者是他們的部將們來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麼前朝遺老遺少、部分漢官、少數民族甚至是農民、奴僕都會迅速響應,這對滿清來說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

    而後世記載中,當吳三桂剛一舉起反清旗幟,明皇室以及鄭經集團、部分漢宮、漢兵,一些地區的農民、奴僕都迅速做出反應。四川幾個土司、苗民、察哈爾蒙古布林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也相繼響應,便是最好的印證。

    因此,康熙削完三藩的下一步,便是徹底除掉三藩。

  • 12 # 丁強888

    看看義王孫可望的結局,就知道吳三桂接受削藩後的結局了。

    吳三桂本無心反抗滿清

    我們來梳理一下吳三桂投降滿清之後的人生脈絡,公元1644年時年32歲的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獲封平西郡王。然後吳三桂就在歷史上沉寂了15年。期間滿清將領比較能打,而且滿清對吳三桂並不放心的緣故。吳三桂先是被髮回錦州繼續在他的起家之地遼東鎮守,隔開了他與南明的聯絡,然後去漢中與大西軍餘部對峙,中間一度被大西軍打得丟盔棄甲。

    後來的滿清在八旗兵將戰鬥力下降,而且吳三桂在四川、重慶與南明的戰鬥中充分證明自己的戰鬥力和忠心之後改為任用吳三桂為對付南明桂王政權的主力。

    吳三桂也在絞殺了桂王(也就是南明永曆皇帝)之後因功晉封親王。享有云貴兩省一切大權。 其子吳應熊也選尚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權力和聲勢都達到頂點。當時吳三桂50歲。

    如果吳三桂有反心,他就會接受洪承疇給他的“不可叫雲貴一日無事”的保住自身權勢和地位的方略,保留永曆政權。而不是絞死永曆,徹底倒向把滿門富貴放在滿清皇帝的慈悲上。

    吳三桂反清是在十年之後的1673年,當時他已經是一個61歲的老人了,即使在今天,可能很多人都已經認老服輸了。都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要是真有野心,吳三桂該早在更年輕時,自己權勢和地位最高峰時,滿清統治還不穩時反,為什麼在黃土埋了半截,他的大將軍印和治理雲貴地方的權力已經被滿清剝奪,兒子還在北京作人質的時候反呢?

    其實吳三桂最終選擇反了,是因為他他發現康熙小皇帝不上道,準備剝奪他一生犧牲名節,捨生忘死奮鬥得來的一切:吳三桂最高的目標就是像前明沐王府一樣,世世代代永鎮雲南。

    而康熙同意尚可喜假惺惺的撤藩請求在前,又不加挽留的馬上批准了吳三桂假惺惺提交的撤藩請求。其實說起來是康熙本人過於著急了。對老人吳三桂來說,再過幾年他就死了,他的兒子吳應熊與滿清的關係,會好處理很多,不用留學康熙就削藩成功。

    當然,因為後來康熙勝利了,也就沒有人指責康熙當時的失策了。

    證明吳三桂本身只是為了保住自己地位的另一個證據是在吳三桂出其不意的反叛,很快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之後,當時的滿清眾叛親離,南方三藩、臺灣鄭經、蒙古、青海等少數民族勢力趁機反清的大好形勢下,居然主動停止進攻,與滿清談判接受他的條件。失去了最寶貴的兩年戰略期,讓滿清得已各個擊破。

    從孫可望的結局來看如果吳三桂接受削藩的結果

    很少人知道其實滿清封的漢人親王裡有一個叫孫可望的大人物,這個人是張獻忠的義子,帶領大西軍和南明永曆皇帝合作,創造了南明歷史的最後一個高潮,自己也成為南明國主,大權獨攬,永曆成了他的傀儡。

    這個人投降滿清,滿清大喜過望,封他為義王。孫可望作為大西南明政權的核心人物,掌握南明的虛實,後來滿清在他提供的資訊的幫助下勢如破竹,很快就拿下雲貴,覆滅了南明永曆政權。

    結果隨著滿清得順利進軍,孫可望已經失去了他對滿清的利用價值,孫可望1658年投降滿清時備受榮寵,1660年西南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孫可望也就在隨著滿清貴族出獵的過程中被射殺。他的義王爵位自然在傳承的過程中一降再降,直至乾隆年間徹底取消。

    可以預見,吳三桂如果真的接受了滿清削藩的旨意,作為曾經掌握天下一般兵權,權勢熏天的人物。他的命運也就變得和孫可望一樣,康熙不開心了隨時都可以取他的小命。他一輩子的奮鬥成果全都成為泡影。即使康熙開恩讓他終老天年。他的子孫顯然也不可能承襲他的爵位與榮華的。

    吳三桂就是因為想掌握自己的命運,想在有生之年能夠逼迫滿清答應他家像沐英家一樣永鎮雲南,世世富貴。才在朝廷的步步緊逼下造反的。

  • 13 # 混雜眼淚的微笑

    很多人說吳三桂不會善終,是因為他是個位高權重的平西王,康熙皇帝不放心漢人,終會“狡兔死走狗烹”。其實不然,撤藩後,吳三桂家族那時候只有地位而沒有權勢,對清政府的統治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而且,王位是可以一代代降級的,康熙皇帝完全有能力將吳家影響力降到最低。

    當然了,從吳三桂的本心來說,他的理想就是裂土封王,他並不想反。因為吳三桂身為親王,他接受撤藩,他仍然可以像個吉祥物,保個世代公爵身份,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康熙帝繼位後,重用漢臣,大力提倡“滿漢平、天下平”的政治主張。所以在撤藩後,康熙皇帝也不會對吳三桂這個滿清的漢人功臣罷官奪爵,抄家殺頭。吳三桂的結局越好,漢人就會越安心,滿清的統治也就越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哪一句話讓你覺得生活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