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三家的小滿
-
2 # 小wang影視
初入職場,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又都是陌生的。望著一張張熟悉卻又陌生的面龐,我們心中充滿了忐忑,我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們不知道遇到什麼事情應該去找誰。但是我們又不敢去問。這就是我們------職場菜鳥。在老鳥的一次次使喚下,菜鳥的翅膀漸漸豐滿,春風吹化了冬雪,時間蹉跎了歲月,昔日的菜鳥如今也成了“老鳥”,同時又有一批新的“菜鳥”加入,如此迴圈。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職場”吧。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漸漸熟悉了職場,經驗在增加,激情已不再,我想這是每一位職場中人共同的心聲。也許下面的話能夠表達你的心聲,雖然你未曾說過,但我敢肯定,那正是你想表達的,同時也是你最困惑的。
在職場裡拼命掙扎,每天卻不停問自己:這是我的理想嗎?到底什麼工作比較適合我? 如果你被這些問題所困擾,那麼,你已經進入職場迷茫期了。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有四個時期容易陷入認不清發展道路的職業迷茫之中。
職業迷茫症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職業準備期”,這個階段的人承擔著學生與求職者的雙重角色。主要的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這個階段的人們大多還在接受高等教育,每天面對的是一群沒有實踐經驗卻講起來頭頭是道的學者們,這個階段的人們無法親身融入社會,雖然大家都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但學校跟社會相比還是少了那麼一些色彩。這個階段的人們只能透過書本和一些社會實踐來窺探社會,但窺探到的未必是真實的社會。滿懷激情與夢想的學子們天真的以為這個社會是美好的,是慈善的。他們以為只要在學校好好學習就一定能夠在就業時候運籌帷幄,但現實往往喜歡給人“醍醐灌頂”,“當頭棒喝”,在現實的錘鍊下,變得慢慢現實,慢慢真實。這個階段的人們是不知道何為“職場”的,他們熟悉的只有“考場”,他們以為“考場贏家”就能蕩平“職場”,但現實是高考的狀元往往在為落榜生打工。這就是職場。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懷揣夢想,帶著迷茫走向了社會,走進了職場。當職場新鮮感慢慢褪去,我們本以為會在職場上如魚得水,但不幸的的是我們又開始了新的困惑。
職業迷茫症第二個時期是22-28歲,也叫“職業探索期”,這個階段的人已進入工作領域,逐漸瞭解社會,建立了初步的人際關係網。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重新衡量身邊的一切,如工作環境、職業種類、待遇等與自己的職業夢想是否匹配。主要疑問是:理想與現實不相符,我是否要重新選擇?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單位的現狀、提供的機會等不一致。首先我們無法逃避這一現實,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計劃經濟時代”,也許我們都懷念那段歲月,尤其是正在求職路上的人們,那時候的人們從來不用為就業發愁。我也曾經羨慕過他們,但當我進入“職業探索期”後,我不再羨慕他們了,我反而開始同情他們,國家的統一分配雖然解決了就業,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所從事的就是自己適合和熱愛的呢?假如不是自己熱愛的又怎麼會有激情工作呢?所以,我想“職業探索期”在那代人身上會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他們未曾發現過,未曾抱怨過,因為抱怨是無效的。生在“市場經濟”時代依然難逃此劫,因為我們的第一份工作很少是主動選擇,大多是在現實之下的“被動就業”,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所從事的都不是自己熱愛和擅長的。剛開始迫於就業壓力我們選擇了忍耐,我們常常對自己說“再忍忍,也許我會愛上它,再適應下,說不定下一份工作還不如這一份好呢。”總之,我們一次次想逃避,又一次次被自己否定,在無數次逃避與被說服中,我們迷茫了,迷茫爆發了。此時的我們選擇了離開,重新就業,在上天的眷顧下,我們又就業了,終於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了,我們在入職的第一天也暗暗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工作,這就是我一生的事業了。但歲月的年輪帶來的不只是閱歷,還有迷惘。在即將踏入而立之年之時,我們又一次迷茫了。
職業迷茫症第三個時期是28-35歲,這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其才能得到了一定的發揮,正為提升或進入其他職業領域打基礎。主要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一直無所成就?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挫折及對目前工作的不滿。進入而立之年,我們的責任越來越重,這個階段的我們已經不在考慮工作了,更多的在考慮事業,因為單純的工作已經無法承載我們的重量,我們要撐起三代人的天空,要贍養父母,養育兒女。當看著十年前跟自己一同迷茫的同學,昔日的同事都功成名就,而我還是“公交,蝸居”一族,我們怎能不“鬱悶”,鬱悶之下我們怎能不迷茫,我們會自我懷疑:難道我真的不如別人嗎?現在的這份工作到底適合我嗎?我為何沒有自己的事業?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迷惘。責任在肩,容不得我們停留,於是我們在經歷一番痛苦的掙扎之後我們又開始了新的職場生涯,也許是堅守,也許是創業,也許是。。。總之,我們又進入了新一輪的職業發展週期,在打拼了五六年之後,我們又迎來新的迷茫。可謂是:生活存在也許,但只要你人在職場,迷茫還是如期而至。於是我們迎來了人生的第四個“職業迷茫期"。
職業迷茫症第四個時期是35-45歲,這個階段的人開始重新衡量所從事事業的價值,是容易發生職業生涯危機的階段。其主要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我應該做些什麼?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有了豐富人生閱歷的他們,對人生的有限與世事的無常有著較深刻的領悟,所以對將來何去何從難以貿然決定。
面對這樣的迷茫,大家該如何面對?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有這樣的建議:第一是一定要理解任何一份工作裡面一定有很大的成分是做你不想做的事情,在心態上要有一種平衡。第二,一定要把工作當作一種學習,只要你每天在學習成長,那你的下一份工作或者未來的幾份工作一定會越做越好。
總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和需求,在職業遇到迷茫時,弄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非常重要。這需要冷靜的分析和對自己、對形勢的客觀判斷,還要有克服目前暫時困難、爭取美好未來的勇氣、信心與決心。職場你我,共同加油,職業發展的路上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3 # 江蘇肉夾饃耶
說一說我個人的經歷,畢業之後進入一家地方級國企待了一年多,工資雖然不多,但還是能夠為國家繳下稅。
之後考慮到離家遠,國企工資待遇下降,於是辭職回到家鄉,但是家鄉屬於四五線城市,穩定的工作比較少,最後考慮工作穩定性和工作性質,決定進入體制內。
於是參與村官、三支一扶考試,然後進去體制內才發現,沒有編制的人員各項待遇都跟有編制沒法比,於是我產生了自我懷疑與迷茫。放棄一份可以納稅的工作,進入體制內卻拿著賣白菜的錢,做著老黃牛般的工作,是否值得?認為工作上付出與收入彙報完全不成正比,那時候,我認為所有的正能量都沒有考慮弱勢群體,所有的雞湯都是毒雞湯,原來接受:是金子總能發光、一分耕耘一份收穫等等鼓勵的話語,都是騙人的!
但是,逐漸成長與接受現實,既然選擇了體制內,既然在個人能力有限無法改變世界的時候,就只能改變自己!我開始白天工作,晚上努力看書,一方面提升體制內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參加各種考試改變身份。終於,我還是改變了自己,更換的身份。
如果你在意自己的身份,沒有編制,但是編制不會從天而降,需要你自己努力考試去獲取。你在意工資待遇,那就開闢合法合規的副業或者乾脆轉行專業。你在意付出得不到回報,那就去創業去自己經營。工作360行,隔行如隔山,但我認為跨行不一定是跨山,然而就算是要跨山,只要自己意志堅定,自律自信,沒有跨不過山,沒有幹不了的事!
迷茫都是會有的,破開迷霧,去深究自我,看看自己最終追求的是什麼,再改變自身,才是王道!
-
4 # 職場補習社
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第一.職場上的身份。
如果你在職場上工作了三到五年的時候,你的職位還沒有發生變化,這個時候你就會進入一種乏力期,這個乏力期從心理到身理都會出現。
心理乏力:工作枯燥無味,工作時間上對工作不上心,只是單純地應付工作。
身理乏力:缺乏鍛鍊,身體開始走型變胖,各種小毛病開始出現,包括脂肪肝,高尿酸。
第二.職場上的危機感。
相信很多職場人,在找到一份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工作後,危機感會逐漸消失,但是這只是你主觀的消失,客觀上仍然是存在的,當你的危機感開始消失的時候,正是自己面臨淘汰的邊緣,最可怕的是自己仍然不知道要面臨淘汰。
正是從身心開始覺得疲倦開始,遺忘了曾經鞭策自己的危機感,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開始進入職場上的迷茫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度過這個迷茫期呢?
首先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無論工作多忙,每天請抽出半個小時鍛鍊一下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其次請保持你虛心學習的態度,無論何時何地請你身邊的人學習,學習他們工作上好的一方面,例如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管理等等。
最後請保持自己的危機意識,職場上稍有不慎,將面臨淘汰!
希望大家可以加油!做一個優秀的職場者!
-
5 # 職場蕾妮
我是從體制內出來的,出來前有過迷茫,出來後也有過迷茫。人生何處不迷茫呢?認清自己不容易,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吧!
(一)得失不平?跳出體制,付出回報就一定能平衡嗎?你看到體制外別人的收穫,是否也真正瞭解別人的付出和壓力?
(二)是迷茫?還是逃避?但凡順風順水時一般不會迷茫,迷茫產生於現實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走不出的困境。那麼,跳出體制,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該怎麼辦?比如業績問題、比如人際關係問題。別以為體制外不存在這些問題,有可能比體制內還不好搞定!體制內你搞不定也許不會太怎樣,體制外搞不定你可能就直接沒飯碗了,不管你是在哪個位置。
(三)離開體制,自己的能力在市場的價值怎樣?體制內做到高管,思維模式基本定勢,是否能適應外面公司的環境和企業文化?即使這家公司就是想用國企的模式來改造,那你也要考慮一下,手上的許可權是否像在體制內那麼好使!建議先找找外面的機會,面試一下再說。
(四)年齡問題。我們處在一個快速迭代的世界,職業生涯越來越短。能在體制內做到副總,怎麼也要40左右了吧?而體制外40歲以上的人跳槽都很慎重了,這些人已經在企業歷練很多年,而你不光是業務流程層面的磨合,還要面臨企業文化、人際關係、做事風格等,你的精力是否足夠應付?當然,如果你在35左右已經出類拔萃晉升副總,倒是可以考慮下換個頻道重新拼拼。
不管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很重要,開發自己的擅長也很重要。或許在未來你的擅長或會成為你的另一個收入管道。
-
6 # 廣東老書生
一、關於“付出與回報不匹配”
你能夠在體制內做到副總的職位,應該是有能力或者某方面特長的人才。
自己的辛苦付出,看不到應該有的回報。這種情況會影響自己的未來發展前景的憂慮和不安。
那麼,你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價值的,以及與體制外相比,你覺得存在哪些差距?或者說,這種差距太大,已經足夠促使你下定決心,離開現有的體制,到體制外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獲得更大的職場價值?你需要有一個清晰可見,有量化對比的資料支援你的看法。否則,感覺上的“付出與回報不匹配”就可能存在很大的主觀性誤差。
舉例說明一下,你如果是在體制內現有的收益是一萬元月薪,而你看到了體制外是兩萬元月薪,那你是不是就斷定自己收入是不匹配的?我看,你是不是還有計算一下體制內的若干隱性收益,比如較優厚的公積金,其他的福利性待遇,這些很可能是體制外好多單位不一定有的,所以,你的第一個問題需要你綜合評價,客觀判斷。
另一方面,社會上哪怕同一個崗位,在同一個城市,薪酬與其他相關待遇,是存在不小的差別,所以,最好做多方面的瞭解,比較,才能有把握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你的職場未來尋求新的定位,比如目標薪酬,相關待遇,發展機會,等等。
二、關於“對體制外市場一籌莫展”首先,你能在體制內做到副總,應該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明白自己的優勢、長處,可以給目標單位帶來怎樣的更大的價值,你要得到別人給你更大的回報,首先要展現自己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價值?
這叫職場競爭,先要知己!
其次,是知彼。
需要你去做體制外的市場調研,瞭解準備去向的行業發展態勢,以及行業最新動態,特別是行業領域對你這型別的人才需求情況。
這些崗位裡,哪些崗位是最能體現你的價值所在,哪些崗位是你可以延伸的?
因為,行業領域的人才需求,不一定就是你最適合的,可能存在延伸性的職業崗位,這是可以接受,也是客觀事實。
另外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是職場人際關係,也就是說,你有沒有其他的社會關係可以利用,增加你的應聘成功率?
第三,客觀地說,現在是體制內的綜合待遇,還是有著較大的穩定性,而體制外的是存在一定的職業發展風險的。
所以,需要你好好衡量自己能夠承受的職業風險成本,因為在職場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失敗,可能會面對的新的危機,不能排除風險,盲目樂觀,需要綜合評價。
第四、時間與年齡,年齡是職場競爭力一個最有變數的因素,三十五歲之前,年齡是優勢!以後,要兩頭說了,得看看你是處在哪個崗位,哪些職業,哪種行業領域,尤其是日新月異的技術型崗位,更是對年齡有了心照不宣的限制。
最後,也要鼓勵鼓勵一下,只要你是有能力的,體制內、體制外,都會有發揮的空間和機會,時間會證明自己的。
你的過往的成績,你的資歷,你的經驗,你的能力,都可以彙集成你的職場競爭力,為你加油!
-
7 # 留下生命的空白
職場迷茫在人的一生中彷彿那屢見不鮮的存在,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裡它就像那潛伏的“幽靈”時不時光顧下你的人生,你便有這許多的躊躇和不甘?
你能在職場中獨步高位,本應已具非凡之膽識,現僅感覺回報不及付出,便產生去留之意、迷茫隱現,頗感意外?
職場回報與付出很多時侯並非由你決定,此二者從個人感覺來判定是否合適?有時也會有失公允?你當冷靜分析此間得失,不應立判付出大於回報!
再有,任何職場回報也難緊跟付出而做相應調整,回報常滯後於付出。若心存那急迫之意,總覺收入不及付出,必影響工作狀態,那真可能前功盡棄,危矣?
身居職場,當洞悉職場之規則,明瞭這回報與付出哪會一直盡如人意?去接受那差強人意的收入也許便是當下最合適的回報!明瞭那職場哪有不變的姿態?那其中的冷暖有如生活裡的每個瞬間,它會晴空萬里也會風雨交加,變化是常態,“迷茫”也是常態!當用心分辨這職場之途,便不再“迷茫”!
-
8 # 大銘創業vlog
是的,我曾遇到過相同的職場迷茫期,分別發生在2012年和2018年!2012年的職場迷茫是我以全國銷售冠軍的頭銜毅然從一家化妝品公司主動離職(老闆強烈挽留),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沒想到的是,離職後居然快一個月沒有自已理想的工作,這時我迷茫了,突然感覺自已從過山車上滑下來,自已其實並沒有我感覺的那麼牛逼!2018年的職場迷茫期是我以事業部總經理的身份從另一家年回款3個億的化妝品公司離職,也是出來後兩個月沒有自已認為理想的工作!這時我亦迷茫了,認為從業這麼多年來,經過自已的努力幾乎到達職場的頂峰了!突然又從山頂跌到了山谷!就是這種感覺!
這兩個相同的職場迷茫的共同點是:先後都從高處跌下,突然找不著北!我們雖然需要自信,但也不能過高估計自已!對自己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另外就是平臺很重要!沒有一個好的平臺,我們可能什麼都不是!
職場迷茫期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總會遇到感覺不行了,自己的實力好像真的是無法再次得到提高了,但事實是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 也可以說是職場中的通病,而解決的方法其實說來也簡單,認清自已(我是誰,我具備什麼能力,我能提供什麼價值),做好個人定位,為自己規劃職業生涯,保持稍稍快於職場發展的成長速度,不然淘汰是遲早的事!
-
9 # 真理zxh
對於這個話題相信大部分人都曾遇到過,尤其是職場新人初入職場肯定會有過渡期與迷茫期。
1.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覺做啥都觸及別人的底線,略顯尷尬。
2.感覺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每天都有做重複的事情,新鮮期過後開始迷茫無助。
3.感到不在充實,反而心生膽怯,尤其遇到一些自己未能遇到過的問題,總感覺憂心忡忡,畢竟缺少經驗。
4.總結:及時調整心態與認知,及時談心與交流,及時總結與請教,及時溝通與反思,加上計劃與執行,不畏難,不怕難,多積累,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未來屬於我們的。
-
10 # 研究員丹
沒有畢業,沒遇到。但是我想會跳槽的。這樣的情況企業其實對也不重視,沒有上升空間,何不找個可以進步的地方工作。
-
11 # 騎跡angel
都有過類似的迷茫。
但是如果計劃跳出體制還要考慮再三。
第一,體制內雖然付出和待遇有差別,但是相比私企而言還是輕鬆許多。
第二,體制內有很多隱形的福利。
第三,體制內退休待遇會更好些。
-
12 # 阿木在身邊
年輕時試錯成本相對較小,年紀越大試錯成本相對越高。如果心有不甘,多去尋找新的機會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定要自己評估各種風險,成本和收益後再逐步行動。體制內待久之後再去體制外是比較難的。題主可以思考下自己想去體制外的根本原因,是看重工資高?職業內容是自己愛好的?還是說已經積累了經驗和資本能夠供自己去試水?網上現在各種職業的資訊其實是很多的,題主如果真心有意去體制外發展,那就先自己去了解下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做的事兒是否能實現心願(是否能賺錢)。可以在保持現狀的同時小範圍去嘗試意向職業內容。逐步過渡。否則不顧一切拋棄現在一切,成本那還是相當大的。
-
13 # 躍華話職場
體制內做到副總,感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首先,職場倦怠是一種正常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有。
你在體質內做到副總,基本上是職業發展期已經溢位了,此時的你能力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組織的要求,但是組織的回饋沒有滿足你的要求,這屬於幸福線的問題,就是你覺得不夠幸福。
我們說一分好的工作是能力勝任、興趣匹配、價值回饋夠。
如上圖所示,只有當能力、價值和興趣全都滿足的時候,你就能在熱愛的領域努力的玩。
首先,你需要判斷清晰是自己哪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這點很重要。
其次,需要探索你想要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這都需要探索清晰。
如果以上兩條已經明確,那麼可以採取措施應對。
應對辦法如下:
1.如果興趣部分不夠的話,就會出現厭倦的感覺,這時你需要在工作中尋找新的興趣點。
興趣不夠的話,需要在工作中探尋自己的興趣點,發展新興趣,如果在工作中做了嘗試無法滿足,你可能需要在職業之外尋找興趣,比如說一個愛玩兒音樂的公務員,可能需要下班後去和自己的樂隊玩。
2.如果能力不匹配 ,就會出現焦慮的情緒,我想你能做到副總,這個應該不是問題。
3.如果是價值不能滿足你的話就會出現失落的情緒,你需要連結新的價值,探索新的實現你價值的可能,也可能在主業之外獲得價值。
如果想要在職業發展方面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可以尋求專業的生涯規劃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14 # 職場老七
職場迷茫,不在於身處體制內還是體制內,只要身處職場,迷茫是都會遇到和經歷的!
迷茫的原因和理由有太多太多,其實大概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得到之後的迷茫,第二種是得不到之後的迷茫!題主的迷茫就是明顯的屬於第二種,得不到之後的迷茫,感覺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不匹配!
給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經歷:一直從事的是銷售工作,一開始的時候,做的很辛苦,沒有資源,沒有技巧,只能苦幹實幹,累且收入一般,有過想放棄,有過鬱悶,有過質疑自己,但更多的是不服氣和不甘心,如果質疑自己算迷茫,但是是有過迷茫,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工作被不甘心和不服氣趕走!
後來,慢慢做的越來越好,業務開展比原來容易,收入比原來多了許多,自己也會偶爾給自己鬆鬆勁兒,偷偷懶!想的最多的就是這樣挺不錯!在此期間,看到有的同事晉升,有點領導降職,感覺不明顯,因為總覺得和自己無關!人在安逸期的時候,總是不會考慮太多,沉迷於安逸,迷茫這種感覺不多,偶爾的迷茫也許只是為什麼要天天上班之類的,也許是少許的厭倦吧!
最後,工作穩定,客戶穩定,基本不用操心,只要偶爾做好維護,工資和待遇就會穩定在一個不錯的區間!因為無事可做或者滿足現在,很多時候時間是用來浪費的,玩遊戲,打麻將,漫無目的的閒逛,定時定點的上下班,迷茫中更多的是空虛無聊,不知道想要什麼?不知道該幹什麼?往上走自己不想,現狀很好,可總覺得莫名的忐忑!後來忐忑得到驗證,薪酬調整,工資大幅度下降!
事情發生後,影響很大,迷茫過一段時間,迷茫主要糾結在離開還是留下,留下的話其實有兩條路,晉升或者繼續一線!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感覺,對我來說,長時間的呆在一個公司有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你熟悉的人,你的技能,你的朋友圈,都圍繞這個公司,牽一動百,可是繼續這麼待下去感覺自己就真的費了,真的成為那隻煮熟的青蛙!這和崗位無關,和心態和環境有關!
也許忍忍就能過去,煮熟也還是青蛙,對於我來說,一是不想被煮熟,二是想在蹦蹦,三是對自己的信任,即便當時根本沒有好的去處!
離開的話就只能從新開始,也許是行業,也許是職位,也許是產品!當時對於新的選擇定了幾個基本條件:不換行業可以換產品,不做一線走管理!不找成熟大公司,注重潛力大初創公司!
按照自己的標準,廢了不少心找到合適的,在新工作中,技能和產品是長項,管理是弱項,因為是初創公司,成長機會和試錯機會相對寬泛,感覺又回到初入職場,不服輸和不甘心的感覺又回來了!因為自身銷售經驗的豐富和在原公司歷盡數任領導,再加上不斷學習,不服輸和不甘心的心態,很快進入正規!
在整個過程中,很遺憾在安逸期,自己浪費大量時間,總想,如果那個時候自己能多學點多努力點,也許會更好!所以現在,即使還不錯,也不斷是學習,學習是針對性和興趣性結合,學有用的,學感興趣的!
迷茫期不可怕,可怕處在迷茫期遲遲不做決定,這個決定的對與錯,會對接下來的路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遲遲不做決定,根本就不會有路!
迷茫期的決定無法兩種:離開,留下!
不管哪種,定下來就要做出計劃並執行,告訴自己,時間不多了,每一天也許就是最後一天,督促自己回覆最初的不甘心和不服氣!
不管是哪種迷茫,不能停止行動!行動可以是思想上更是具體計劃上! -
15 # 職場冷知識
職場解說人觀點: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遇到職場迷茫期,也包括我。尤其是職業發展的瓶頸期更是讓人不知所措,但不能在迷茫中迷失自己,要在迷茫中尋找方向。
職業迷茫是普遍現象你浪費掉了太多自以為是又狼狽不堪的青春。那裡有笑有淚,有自信也有迷茫,你傷人也被人傷,難免頹廢與寂寞;也許你會堅信你與眾不同,堅信世界因你而改變。你自以自己長大了,但突然發現,長大需要勇氣、責任、堅強及某些妥協。在生活面前,其實你從未長大--------佚名
人生總有迷茫的時候,人生總有低谷的時候,人生總有那些烏雲遮天,人生總有那些越不過的坎;人活著不可能一帆風順,更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自己的期望進行,人生就是在一次次地試錯和吸取經驗中成長起來的。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段迷茫期,有些人能短時間內走出迷茫期,有些人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有些人永遠走不出,短暫的一生就在迷茫中結束。
真正的迷茫還是要從大學畢業才開始,大學畢業以前所謂的迷茫不過是閒下心來時的無聊和擔心,這時的迷茫很短暫,也許第二天就消失了,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迷茫。
當你畢業後,在學校沒了容身之所,在家裡又不能長久待下去,如果找不到工作,這時會迷茫,會很痛苦,會很焦慮。
在迷茫中尋找方向人生道路正是因為崎嶇坎坷才會顯得豐富多彩。迷茫期是一個長久的思考過程,它會伴隨人的一生,只不過在某些時候沒有被注意到而已,當你注意到了,就開始進入迷茫期。
在迷茫期,你要做很多思考,會回想過往,為過去的荒廢而感到嘆息與後悔、也會展望未來,為未來的不知何去何從而憂慮,直到有一天,你會有一些感悟,而那個感悟就是需要的答案。
迷茫了說明你對自己的前途命運開始重新考慮了,可以算是一種遠慮,這是好事。那麼我們該如何尋找方向,走出迷茫期。
1. 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網上,關於自我提升的問答有很多,有能力上的,有工作上的,有感情生活上的。你可以先去看看,瞭解一下別人的經歷與建議。
當然光看是沒有什麼卵用的,你要開始有計劃的開始提升自己,要有行動。提升自己要堅持做到兩點:
定好目標每日進步一點點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總結起來就是:在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的前提下,每日進步一點點。
2.做些有意義的事
人一生其實很短暫,平均也就不超過30000天,浪費了一天就減少一天,你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3萬天,因為沒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所以,趁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讓自己忙起來才會忽略迷茫。
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需要做,比如讀書寫作、鍛鍊身體、陪陪家人等;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寫作能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鍛鍊身體讓你擁有健壯的體魄來承受生命中的各種壓力;最不能少的就是陪伴家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一輩子能成為一家人那是幾世修來的緣分,錯過了這輩子,直到宇宙終結也不可能再相聚,所以,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
結語:迷茫是生命的催化劑,正因為有了迷茫才會讓人去尋找方向,才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走出迷茫,成就自己。人生苦短,切不可在迷茫中迷失自己,渾渾噩噩度過一生,要在迷茫中涅槃重生。
我是職場解說人,與你一起聊職場! -
16 # 曉武學法
作為一個體制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職場迷茫,我相信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只不過時間的早晚,對自己影響的大小不同罷了!
初入職場,我們總是意氣風發,想大幹一番,像樓主這樣能在體制內幹到副總,已經是人中龍鳳了,很優秀!其實,體制內的大部分人一輩子就是個普普通通員工,很多人退休都是科員!所以,建議樓主要珍惜目前的工作!
你說覺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事情我們要付出十分努力才能獲得一分收穫,農民種田,漁民捕魚,工人做工,莫不是如此,因為回報並不是你付出了就可以,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比如團隊合作,市場環境等等,在市場環境中更是如此,商場如戰場,我有不少同學,天天加班,但是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老家的農民辛辛苦苦等了一年,結果梨花被凍,一年收入為零,但是他們還是要投資,還是要付出,明明知道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所以,我建議樓主調整心態,淡然面對工作中存在的這種現象!
體制內安逸,穩定,待久了,很多人會膩,想出去。說實話,不管是體制還是市場,都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其實各有優點,各有弊端!樓主能在體制內做到副總,證明你能力強,也比較適合在體制內生存,體制內與市場差別還是挺大的,如果你到市場中,很多東西需要重新學習,你不一定能夠適應!
綜上,建議樓主調整心態,好好做好本職工作!繼續努力付出,終有意外之喜,終有回報!加油!
回覆列表
體制內工作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個人建議不要急於跳出體制,外面的世界更加艱難,如果覺得迷茫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存在即為合理,任何事情做久了都會迷茫,付出與回報本身就不可能完全對等。換個角度換個心境去看待目前的工作,重新做些分析可能你會發現不一定的樂趣和對工作的改變。
2、現在的社會沒有人會要求你只做一份工作,不允許有其他興趣。體制內的工作能夠帶給你穩定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那就用其他的時間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也是非常不錯的,多少人想過這樣的生活但為了五斗米折腰,如果你可以就發展一下自己的其他愛好吧。
3、如果業餘的愛好可以變為一份職業,等到時機成熟再決定是否離開體制也不遲。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