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辣永珍
-
2 # 小健健的分享
教育最可悲的事莫過於,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面對孩子被老師批評,很多家長都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為孩子打抱不平。
“教不嚴,師之惰”,老師管教學生自古天經地義,但為什麼到現在就是一種過錯了呢?
1
不允許老師批評孩子
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近日,讀到一則讓我感到非常痛心的新聞。
小丁這一舉動被政教處主任發現,隨後,主任要求小丁班主任姚老師對他進行批評教育。
姚老師嚴厲批評了小丁,並通知其家長到學校共同教育。
小丁爸爸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教訓了,不顧孩子違反校紀校規的事實,對姚老師拳腳相向,導致老師面部受傷。
老師對學生負責,教育其吸菸行為,家長不但沒有感激老師,反而要對老師拳腳相向。
是啊,如果老師管不了問題學生,家長還要處處袒護,那麼只能由社會來管,警察來教了。
但有些家長面對孩子被批評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要告老師,要到學校鬧事,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打罵老師……
其實那些孩子在學校一有事就護犢的家長,都持有一個這樣的觀點——老師你不能批評我家孩子!
有人說,如今老師真是個高危職業,不能打、不能罵、不能批評,稍微有點不順著家長的心就被投訴扣工資,甚至被辭退。
孩子被批評一下就受不了,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還會要死要活,走上人生的歪路。
如今很多在校老師越來越難感受到尊師重道的氛圍,家長永遠凌駕於老師之上。
失去了尊嚴的老師,談何教書育人呢?老師從教育者變成了服務者誰之過?家長這樣做,最終傷害的又是誰呢?
白巖松在談到醫患關係時說:
“今天你罵幾句醫生,表面上吃虧的是醫生,其實真正受害的是明天的病人,但誰又敢說你不是明天的患者呢?”
同樣的道理,今天你罵幾句老師,表面上吃虧的是老師,其實真正的受害者是我們明天的孩子,未來的希望!
2
教師失去懲戒權
還有人敢當嗎?
河南某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因把學生默寫古詩的成績發到了家長群,引來部分家長不滿,一紙辭職信讓輿論譁然;
四川資陽市樂至某中學高三班主任,因在校期間管教了上課玩手機的違紀學生,在高考結束當晚被學生家長帶來的人暴打;
湖南株洲縣某小學一位女老師,因罰站了一名上課遲到的女生幾分鐘,被關派出所7小時;
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都在說明一個問題,老師的懲戒權在慢慢消失,老師一旦懲罰學生受罪的還是自己。
曾經看過這樣的影片,一名初二的學生,到老師辦公室大吵大鬧,多次踢打、撕扯老師。
甚至用手指著教師臉部,說老師“惹了他”、老師“嘴欠”等等話,反覆要求老師跟他“出去走一趟”。
而當事老師任其拉扯踢打,沒有任何反擊之舉!
面對學生的無禮之舉,老師不敢管,不能管,這何嘗不是教育的悲哀!
諸如此類的事件時有發生,老師一旦有讓家長覺得不滿意的做法,家長就會聚眾鬧事,把老師弄得身心疲憊,遍體鱗傷。
當過老師的人都很清楚,老師心裡的苦比身體的累更讓人難以承受,很多老師對問題學生都很寒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教師的從業風險在不斷增長,使很多優秀教師都不願再從事教育工作。
2019廣西教師公開招聘報名最後一天,尚有4612個崗位報考人數不足3人,達不到1:3的開考比例,尚有1835個崗位無人報考。
教師招考遇冷,其實不只在廣西,之前的安徽、浙江等地教師招考也遇冷,越來越多人不是不想當老師,而是不敢當老師。
在以前,學生犯了錯誤,老師一定得管,否則就是失職。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師該不該有懲戒權卻成了莎士比亞式難題,反覆被提及,卻一直無解。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教師懲戒權”作為教育者曾經天賦的權利,正在悄然流失。
人們對此渾然不覺,卻不得不承受其後果:面對違紀學生,教師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
3
學生犯錯沒人敢管
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汪曾祺在《我的初中》一文中回憶他的初一、初二國文老師高北溟先生時有過這樣的描述:
高先生教書很嚴,學生背不出來,是要打手心的。
汪曾祺的堂弟捱過多次打,因為他小時候極其頑皮,不用功。
後來,這位堂弟發奮讀書,成了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
舊時代的戒尺是暴力的代名詞,但辭海對懲戒的解釋是“懲治過錯,警戒將來”,也指引以為戒,即以過去的失敗作為教訓。
然而現在的老師對於管教學生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有老師直言:
“現在的老師真是不好當啊!認真負責一點吧,被譴責太嚴厲、不人道;寬鬆仁慈一點吧,又被批評鬆懈、不上心。真難!”
如今的教育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犯錯時,老師們心存戒備,放不開手腳,想管卻怕管。
時間長了,很多老師就處在,“管也不對,不管也不對;管嚴了不對,管鬆了也不對”的尷尬境地。
一名資深老師坦言:“20世紀80年代時,一把尺子打下去,沒有問題,但是現在不行了。管教學生時,教師自然而然去尋求一種安全感。”
但是如果老師不敢管學生,而家長也任由其胡作非為,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並不見得!
湖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塗麗華表示:
如果中小學階段不養成將自己置於理性規定之下的習慣,而是習慣了放任自流,非常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一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在日後的學習與生活中會難以承受壓力和打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家長和老師一味地對孩子讓步,盲目地寬容孩子。
那麼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霸道,越來越難以承受生活的磨礪,越來越難以調教。
最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夢也會破滅!
4
被老師批評
也是一種幸福
曾經一位媽媽寫給孩子的一篇文章傳遍全網《致孩子: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這位媽媽希望她的孩子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當一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
這位媽媽說:
眼中有光、靈魂有愛的老師,將播種你人生的第一個夢想;
好的教育不會培養出溫室的花朵,而要教養出參天大樹;
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
你雖然不再為他人而學,但你必須要為自己而戰;
這位媽媽每一句話都直擊心靈,飽含著對孩子無私的愛,同時也警醒了無數家長和學生。
特別認同文章中的一句話: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文章提到現代教育的悲哀是對鼓勵教育的誤解,是師生關係的錯位,也是對教育本質的偏離和褻瀆。
是啊,教育不能缺乏應有的懲戒,如果你的孩子荒廢了學業,侮辱了老師,欺凌的同學,那麼老師真的沒資格管你嗎?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老師,我真的做不到對你不管不顧。
老師批評學生,懲戒學生,對學生嚴苛並不代表老師針對他,恰恰相反老師希望他能成才。
作為家長應允許老師管教你的孩子,對你孩子要求嚴厲的老師,請不要心懷敵意,而應該心存感激。
學生犯錯,被老師批評是好事,批評能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並改正缺點,這樣才能更好的成長。
在老師看來,學生是一個可塑之才,是一個有前途之人,他才會用心良苦地批評教育他。
孩子的成長需要讚美的Sunny,更需要批評的雨露,老師的批評,是孩子成長必備的養分。
批評能讓孩子保持清醒,使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更穩。
希望家長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告訴孩子,被老師批評,是一種幸福。
-
3 # 欣欣微課堂
嚴師出高徒,或許嚴厲一點的老師可以幫助孩子糾正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有利於他今後的成長,在中華文明歷史中是有很多這樣的典故的。
而今,嚴師已經變得溫柔無比了,嚴厲些會耽誤了孩子的天性,會製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等等,讓老師再也不能嚴厲起來。
我覺得,遇到一位嚴厲的老師,是幸運的!遇到一位敢於嚴厲批評的老師,也許應該是幸福的!
-
4 # 我是小鄭哦
對於老師的嚴厲批評不能一概而論吧。首先老師面對的是一群未成年學生,他們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缺乏自律性和自覺管理性。成年人的我們在當他們犯錯的時候,當然應該嚴格管理,適時制止。當然在這個方式方法上要講究這個策略了,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你必須這樣做,不能這樣做,這完成會適得其反。我們應當把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給他講道理,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但這樣是不對的,說清楚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的原因。當然了也要適時的打一巴掌給個棗,有批評也要指出學生的閃光之處。
-
5 # 若魚雜談
要看看自己的孩子的性格。
有的孩子是膽汁質,就像水滸中的李逵那樣充滿活力,但是極易衝動,那麼這樣的孩子就非常需要嚴厲的批評。
而有的孩子是抑鬱質,對於這樣的孩子則不能嚴厲批評。因為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是積極地肯定。這樣嚴厲的批評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受傷。
針對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
-
6 # 姜長永
老師的嚴厲批評,你覺得好嗎?
自古就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師傅嚴格要求自己的弟子,且潛心向弟子傳授技藝,加之弟子能認真虛心的向師傅學習,那麼弟子肯定能在技藝上超過師傅,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老師能夠嚴厲的批評自己的學生,這說明老師對學生的愛護和關心。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學有所成,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材。這個出發點是好的,同時也反映了老師積極的工作態度,應該說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好老師。
對待學生的缺點錯誤是要豪不客氣的批評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如何改正,今後不能重犯。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人無完人,犯點小錯每個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只要能知錯就改就好。孩子們犯了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孩子們年齡較小控制自我的能力不強,難免不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能不問青紅皂白的一頓批評。要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瞭解,確實是學生的錯,老師也應該耐心的指出他們錯在什麼地方,使他認識到這種錯誤將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必須要改掉才行。如果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相同的錯誤,屢教不改時,老師就要嚴厲的批評,甚至可以給予適當的懲戒。例如:個別學生上課老是不守紀律搞小動作,不認真聽課,就應該罰他站著上課。如果還是不能改正時就要和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家長配合老師共同來教育孩子,必要時停課一天,讓孩子在家認真反省,同時寫出書面檢討,迫使其改掉壞習慣。
批評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嚴厲批評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使學生心服口服,讓他認識到老師的批評是實事求是的,是對自己健康成長有利。在批評學生時老師千萬不能意氣用事,當自己特別生氣時,應該壓壓自己的火氣,慢慢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和學生談話。千萬不能打罵孩子或講一些有損學生人格的話,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多關心自己的學生,和孩子們平等相處,建立起尊師愛生的和諧的師生關係。
總之老師對待學生的缺點錯誤不能聽之任之,該批評教育的要及時批評教育,該嚴厲的就應該嚴厲才行。
-
7 # 小毛影剪
首先對於老師的批評我們先要去認識為什麼要批評,批評肯定是學生違反了紀錄或者是學校的規定,老師對於的批評教育,既然是批評肯定要嚴肅一些,這樣子才能起到一個教育的作用,如果說很隨意或者是嘻嘻哈哈的批評,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覺得無可厚非,認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是錯誤的後果,所以批評是要適當的嚴厲,但是也不能過於嚴厲,達到我們想要的教育學生的結果就可以了,不要嚇到孩子或者說讓孩子從此以後害怕老師,這樣就起到了反作用了,所以說適當的批評,起到教育的作用即可,老師不僅僅要嚴厲,更要有愛,和藹可親,能夠讓學生去親近你,願你和你溝通,這樣子他們才能喜歡你的課堂,你才能更好的去教育他們。
-
8 # 我最最親愛的小妞
1老師的嚴厲批評要分情況,如果個別學生在課堂上學生犯了特別嚴重的錯誤,可以找他單獨批評,進行說理教育。畢竟學生也有自尊心。
2老師在課下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就不要隨便批評學生,平等交流,課上可以可以嚴厲一下,但是不要說一些傷害學生心理的話。
3總而言之,老師的嚴厲要分情況,把握好度,把握好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回覆列表
老師對任何一位同學都是公平的,都是無私的,是不會無緣無故的去批評你的。
如果老師嚴厲批評了你,那麼請你認真分析一下原因,我認為:如果是你做錯了,或者在老師眼中你做錯了,你要虛心接受。因為老師知識比較多,閱歷比較深,看到你的不足,對你指出來,是為了幫你,而不是害你。古語云:“嚴師出高徒”。大多有才的學生,在校都受過老師的嚴厲批評,可是畢業後,就是這些學生才會記住老師,經常會和他們聯絡,溝通思想和認識。
如果老師對你誤會了,你也不必強勢辯解,閒時聚到一起再把想法說出來,或者有同學從中間解釋,老師知道後會原諒你,感激你,特別關注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