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小小輝
-
2 # 天天愛旅遊365
番茄晚疫病bai
番茄晚疫病又稱番茄疫病。該病是du由真菌引起的。病zhi原菌為致病疫黴菌,屬鞭毛菌dao亞門真菌。能造成大量爛果,死株。
(一)症狀描述
幼苗、葉、莖和果實均可受害,以葉和青果受害重。幼苗染病,病斑由葉片向主莖蔓延,使莖變細並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溼度大時病部表面生白黴;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規則病斑,擴大後轉為褐色。高溼時,葉背病健部交界處長白黴;莖上病斑呈黑褐色腐敗狀,引起植株萎蔫;果實染病主要發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狀暗綠色,後變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邊緣明顯,果實一般不變軟,溼度大時其上長少量白黴,迅速腐爛。
(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番茄晚疫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馬鈴薯塊莖中越冬。6月中下旬—7月初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到番茄植株上,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間形成中心病株。借風雨傳播蔓延,引起該病流行。高溫高溼條件易於蔓延,高溫低溼,孢子囊易失活,常溫下,相對溼度低於80%僅存活幾小時。地勢低窪,排水不良,致田間溼度大,易誘發此病。
(三)防治對策1、增強通風透光條件,創造適宜作物生長髮育不適宜病菌生存繁殖的環境條件。2、在發病前每壺水兌25克代森錳鋅或25克百菌清可溼性粉劑,均勻噴霧保護。3、在發病初每壺水兌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25克或72%霜克可溼性粉劑25克或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25克或72%疫菌淨可溼性粉劑25克均勻噴霧。
-
3 # 倚風息影
西紅柿爛枝,我們要先知道為什麼爛枝,才能對症下藥。爛枝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澆水不當,土壤太溼了。像這種種的時候要選疏鬆的土,澆水要適當,也要多曬曬太陽
第二個就是溫度不夠。這樣的話,就要大棚升溫保溼才行,溫度最好是15度以上
第三個就是病害了。種植前要對種子消毒,並在土壤上撒石灰或草木灰消毒,再用藥劑治療就好了
-
4 # 小城水鄉
西紅柿爛杆的原因
1、土壤溼度大由於冬季大棚內溫度低,溼度相對較大,植株葉片的蒸騰量小,大量澆水造成地溫過低,土壤通透性差,從而引起爛根、漚根的現象。
2、夜溫低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低於13℃生理機能下降。長期13℃植株生長不良,6~8℃停止生長。大棚內夜間氣溫應保持在15℃以上才能保證地溫在20℃以上。
3、晝夜溫差大番茄結果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6~20℃。當長時間夜間溫度低於15℃,且日溫高於30℃時,地下部根系受損,地上部蒸騰過大,從而引起植株萎蔫。
4、重茬時間長長期重茬土壤內會殘留大量的各種致病菌,病菌的活動使番茄易感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而且容易影響土壤的團粒結構,損害土壤通透性。
西紅柿爛杆的防治措施
一、控制好大棚溫室環境,避免出現氣溫太低以及泰達的溼度致使病菌流行傳播。
二、改善農田間的勞作技巧,不準選擇在陰雨天空氣比較大的溼度的時候來進行摘果、整枝等操作。
三、若是出現病株,需要不失時機的進行拔除,並且在其土壤上面撒上生石灰或者草木灰,以此來進行消毒滅殺病菌。
四、施用藥劑進行治癒。在剛剛產生病害的時候,可是施用喹啉銅、噻菌銅等藥劑於葉面施用農藥相結合;若是產生病害比較嚴重應該進行進行灌根治癒,我們能夠選用喹啉銅加中生菌素再新增生根劑,然後每個植株平均灌藥液大約500克左右,每間隔一星期左右進行灌治一次,需要持續的給作物用藥、灌根在3次之上。
-
5 # 鄉下曹十一
你好,感謝提問。
西紅柿爛杆的原因
1、土壤溼度大由於冬季大棚內溫度低,溼度相對較大,植株葉片的蒸騰量小,大量澆水造成地溫過低,土壤通透性差,從而引起爛根、漚根的現象。
2、夜溫低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低於13℃生理機能下降。長期13℃植株生長不良,6~8℃停止生長。大棚內夜間氣溫應保持在15℃以上才能保證地溫在20℃以上。
3、晝夜溫差大番茄結果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6~20℃。當長時間夜間溫度低於15℃,且日溫高於30℃時,地下部根系受損,地上部蒸騰過大,從而引起植株萎蔫。
4、重茬時間長長期重茬土壤內會殘留大量的各種致病菌,病菌的活動使番茄易感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而且容易影響土壤的團粒結構,損害土壤通透性。
西紅柿爛杆的防治措施
一、控制好大棚溫室環境,避免出現氣溫太低以及泰達的溼度致使病菌流行傳播。
二、改善農田間的勞作技巧,不準選擇在陰雨天空氣比較大的溼度的時候來進行摘果、整枝等操作。
三、若是出現病株,需要不失時機的進行拔除,並且在其土壤上面撒上生石灰或者草木灰,以此來進行消毒滅殺病菌。
四、施用藥劑進行治癒。在剛剛產生病害的時候,可是施用喹啉銅、噻菌銅等藥劑於葉面施用農藥相結合;若是產生病害比較嚴重應該進行進行灌根治癒,我們能夠選用喹啉銅加中生菌素再新增生根劑,然後每個植株平均灌藥液大約500克左右,每間隔一星期左右進行灌治一次,需要持續的給作物用藥、灌根在3次之上。
-
6 # 八零後新農人
1青枯病
此病多發生在開花結果期,而且發病急、蔓延快,往往植株成片青枯死亡。發病初期首先是頂端葉片萎蔫下垂,然後是下部葉片凋萎,最後才在中部葉片發病。也有的病株在一側萎蔫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發病初期白天萎蔫,傍晚恢復,一般7~8 d死亡。病葉淺綠,病莖表面粗糙,莖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維管束變褐,手壓莖橫切面,可見白色菌液流出。
2枯萎病
一般自結果初期開始發病,發病初期只在病莖一側自下而上出現凹陷,致一側葉片發黃,有時也半邊葉片或半邊花序發黃。開始中下部葉片在中午前後萎蔫,而早晚尚可恢復,以後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自下而上變黃,根部軟腐,一般經過15~30 d枯死。近地面莖基部呈水漬狀,高溼時會產生粉紅色或藍綠色黴狀物。縱剖病株基部,可見維管束變褐。擠壓莖稈橫斷面,無乳白色粘液流出,別於青枯病。
3疫黴根腐病
一般結果以前發病,發病初期莖基部或根部產生褐色病斑,逐漸擴大後凹陷,嚴重時病斑繞莖或繞根1周,莖葉萎蔫,進而全株萎蔫。拔出病株可見粗根變褐,細根腐爛。剖開病根莖,可見一段維管束髮生變褐,不長新根,植株逐漸枯萎死亡。此病主要是定植後地溫低,土壤溼度大,且持續時間長,或遇連陰天放風不及時,形成高溫高溼條件造成的,尤其是大水漫灌後加重該病的發生和蔓延。
4莖基腐病
定植前後至結果期均可發病,發病初期莖基部皮層生有暗褐色斑點,逐漸擴充套件成病斑,葉片變黃,晴天中午前後出現萎蔫現象,當病斑繞莖基部1周,表皮層腐爛,病株即可死亡。後期葉片為黃褐色枯死,病葉殘留在枝上一般不脫落。拔出病株,根系並不腐爛,剖開病莖基部,可見木質部變為暗褐色。後期病部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別於早疫病。
5土壤溼度大
由於冬季大棚內溫度低,溼度相對較大,植株葉片的蒸騰量小,大量澆水造成地溫過低,土壤通氣性不良,引起漚根的現象。
6夜溫低
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低於13℃生理機能下降。長期13℃植株生長不良,6~8℃停止生長。大棚內夜間氣溫應保持在15℃以上才能保證地溫在20℃以上。
7晝夜溫差大
番茄結果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6~20℃。當長時間夜間溫度低於15℃,且日溫高於30℃時,地下部根系受損,地上部蒸騰過大,從而引起植株萎蔫。
二、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冬暖棚栽培的品種應採用無限生長型、大果、耐寒、耐陰、抗病的優良品種。
2多施有機肥。容易發生漚根的土壤多是粘重、透氣性差的粘壤土。有機肥不但營養全面豐富,而且能有效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通透性,預防病害的發生。
3栽前高溫悶棚。特別是重茬的土壤內有多種致病菌,高溫悶棚可殺菌防病,方法是:在定植前7~10 d,將棚內土壤深翻20 cm,噴灑多菌靈殺菌劑,蓋好薄膜使棚內溫度達50~60℃,悶棚5~7 d,重茬病重地塊可重複2~3次。
4控制澆水次數和時間。冬暖棚由於溫度低,土壤水分蒸發較少,應適當控制澆水,不能大水漫灌,也可隔1行澆1行。澆水的時間應掌握在“寒流尾,暖流頭”,寒流或連陰天時不能澆水。
5提高夜溫。影響冬曖棚蔬菜生產的制約因素主要是夜溫,提高夜溫方法主要是加厚草苫,厚度以白天蓋棚後棚內不見光為準。雙層膜覆蓋,即夜間草苫上加蓋一層薄膜,既可保溫,又可保護草苫不受雨雪侵蝕。
6加強棚內通風透光。冬暖棚內特別是澆水以後(在保證棚溫的前提下)應增加通風透光量,減少棚內空氣和土壤溼度,防止病害發生。
7倒茬換土。任何蔬菜長期在同一地塊內種植,會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倒茬換土是防止重茬病害發生的有效措施。
8青枯病防治: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或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灌根,每株用藥液300~500mL,每隔8~10 d灌1次,連灌2~3次。
9枯萎病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或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灌根,每株用藥液100mL,7~10 d灌根1次,連續進行3~4次。
10根腐病防治:發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或97%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或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灌根,每株用藥液100mL,7~10 d灌根1次,連續進行2~3次。
11莖基腐病防治:發病初期用97%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噴灑莖基及土壤、或在病部塗抹200倍五氯硝基苯粉劑加200倍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也可在莖基部堆施97%惡黴靈可溼性粉劑加萘乙酸藥土,在病株基部覆堆,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長出不定根,可延緩壽命,爭取產量。
回覆列表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西紅柿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喜愛的蔬菜之一,因市場需求大,西西紅柿種植面積也在逐年擴大,然而在西紅柿種植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病害威脅西紅柿生長,其中,西紅柿爛杆便是其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那麼,西紅柿爛杆怎麼回事?西紅柿爛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西紅柿爛杆的原因
1、土壤溼度大由於冬季大棚內溫度低,溼度相對較大,植株葉片的蒸騰量小,大量澆水造成地溫過低,土壤通透性差,從而引起爛根、漚根的現象。
2、夜溫低根系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低於13℃生理機能下降。長期13℃植株生長不良,6~8℃停止生長。大棚內夜間氣溫應保持在15℃以上才能保證地溫在20℃以上。
3、晝夜溫差大番茄結果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8℃,夜間為16~20℃。當長時間夜間溫度低於15℃,且日溫高於30℃時,地下部根系受損,地上部蒸騰過大,從而引起植株萎蔫。
4、重茬時間長長期重茬土壤內會殘留大量的各種致病菌,病菌的活動使番茄易感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而且容易影響土壤的團粒結構,損害土壤通透性。
西紅柿爛杆的防治措施
一、控制好大棚溫室環境,避免出現氣溫太低以及泰達的溼度致使病菌流行傳播。
二、改善農田間的勞作技巧,不準選擇在陰雨天空氣比較大的溼度的時候來進行摘果、整枝等操作。
三、若是出現病株,需要不失時機的進行拔除,並且在其土壤上面撒上生石灰或者草木灰,以此來進行消毒滅殺病菌。
四、施用藥劑進行治癒。在剛剛產生病害的時候,可是施用喹啉銅、噻菌銅等藥劑於葉面施用農藥相結合;若是產生病害比較嚴重應該進行進行灌根治癒,我們能夠選用喹啉銅加中生菌素再新增生根劑,然後每個植株平均灌藥液大約500克左右,每間隔一星期左右進行灌治一次,需要持續的給作物用藥、灌根在3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