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村樊不凡
-
2 # 郭小萍
我自己家養的有母雞,回答這個問題也是根據它的習性來的。
我家的母雞喜歡在安靜,有柴草的地方下單,而且隱秘性還不錯,防止了其他動物來偷蛋。
因為我家的雞是散養的,每天都是早上出去到柴火垛那裡去下蛋,它自己做的有個窩,不是自家人根本不會發現。
真的是很讚歎母雞的智力,有陽光又安靜,下了蛋又跑到油菜地裡找吃的。
-
3 # 夜盲患者的影片
母雞一般生蛋都是在不受風、暖和的草窩或者柔軟疏鬆的土坑,自己養雞的話,要刻意營造這樣的環境,引導母雞認地下蛋,讓母雞養成習慣。
-
4 # 孔夫子愛釣魚
你好:
一、蛋雞的飼養方式
分為平養和籠養二種。
(一)平養 平養是指利用各種地面結構在平面上飼養雞群。平養又分為墊料地面平養和網狀或木條(竹片)網上平養兩類。墊料地面平養如前述育雛期的地面平養一樣,在地面上鋪設一定厚度的墊料,雞群在上面飼養。網狀或木條(竹片)網上平養,其結構與養雛雞相同,只是網眼較大,一般為2.5釐米×5.0釐米;木條網上平養用的木條寬1.25~5.1釐米,木條間寬2.54釐米。用竹片做網養蛋雞,竹片的寬及間寬均為2.0~2.5釐米。木條或竹片走向要與雞舍的長軸平行,走道設在雞舍的正中間,寬度為0.8~1.2米。走道兩側鋪上網子,料槽、水槽、產蛋箱掛在走道兩側的網上,飼養員在走道上添料、加水、撿蛋。
(二)籠養 籠養是現代蛋雞飼養的最主要方式,飼養蛋雞一般都採用籠養。因其優點諸多,儘管一次性投資較大,但仍被養雞者所青睞。不過,籠養蛋雞對飼料、環境條件的要求較高,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蛋雞的工藝病綜合症,如籠養蛋雞疲勞症、脂肪肝綜合症、驚恐症、啄癖等。
二、飼養密度
產蛋期的飼養密度因品種和飼養方式不同而異,要合理的低密度飼養。
三、適時調整配料和飲水
採食量、環境溫度、雞體大小、活動程度及產蛋量等狀況都會影響飲水量。氣溫高時飲水量會增加,產蛋率高,飼料能量低等都會增加飲水量。所以,要細心觀察,根據雞體和環境條件的不同,增加或減少給水量。
水溫是隨舍溫而升溫的,舍溫很低時應增加水溫,而氣溫高時應降低飲水溫度,這樣才會使雞按需而飲水,才能保證雞體的需水量。所以在氣溫低時,飲用溫水可改進飼料效能,氣溫高時,最佳水溫為10--12℃為宜。
氣溫升高時,減少能量的採食量,適當增加蛋白質料。氣溫低時,雞需要能量多,採食量也增加,所以要對雞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對採食量進行調整。另外飼料效能也是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和採食能量的減少而提高的。
四、雞舍溫度
溫度對蛋雞的生長、產蛋、蛋重、蛋殼品質、種蛋受精率及飼料報酬等都有較大影響。蛋雞適宜的溫度範圍為5~28℃,產蛋適宜溫度為13~20℃,其中13~16℃產蛋率最高,15.5~20℃飼料報酬最好。
五、溼度
蛋雞適宜的相對溼度為60%左右,但相對溼度為45%~70%,對蛋雞生產效能影響不大。雞舍內溼度太低或太高,對雞的生長髮育及生產效能為害較大。當雞舍內溼度太低時,空氣乾燥,雞的羽毛紊亂,面板乾燥,飲水量增加,雞舍塵埃飛揚,易使雞發生呼吸道疾病。遇到這種情況,可向地面灑水,或把水盆、水壺放在爐子上使水分蒸發,以提高室內溼度。
六、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的目的在於調節舍內溫度,降低溼度,排除汙濁空氣,減少有害氣體、灰塵和微生物的濃度和數量,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供給雞群足夠的氧氣。
七、光照
蛋雞光照的原則是在產蛋率上升期光照時間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在產蛋高峰來臨前的2~3周,每天的最長光照時間要達到16~16.5小時並一直恆定不變,在產蛋後期,每天可增加0.5小時,至17小時。
密閉式雞舍的光照應在原來每天8小時的基礎上每週增加1小時。連增兩週後,改為每週增加半小時,直至每天光照16~16.5小時,維持恆定不變。開放式雞舍,主要是利用自然光照,不足部分用人工光照來補充。因此產蛋期光照時數,應根據當地日照時間的變化來調節,日照短於光照時數的差數,應採取人工光照補充。
人工補充光照一般採用不大於60瓦的清潔白熾燈,並使用燈罩,注意保持燈罩完好,每週擦拭燈泡1次。用40瓦燈泡時,燈泡離地面1.5~2米,燈間距在3米左右,若安裝25瓦燈泡,其燈間距應為1.5米,食槽、飲水器儘量放在燈泡下方,以便於雞的採食和飲水。
八、儘量避免應激因素髮生
應激是指對雞健康有害的一些症候群。應激可能是氣候的、營養的、群居的或內在的。
雞應激的特徵為:垂體前葉和腎上腺增大,腺上素膽固醇耗竭,血漿皮質酮水平升高,胸腺萎縮及雛雞腔上囊萎縮,迴圈白細胞數及血糖和血漿遊離脂肪酸濃度變化,生長遲緩,體重減輕,生產效能下降等。
任何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都可能引起雞發生應激反應。
應激是有害的,但生產中又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減少應激源,把為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在蛋雞生產中是可以做到的。
-
5 # 峰峰哥vlog
你好,母雞生蛋喜歡什麼環境呢?
首先第1點就是要有一個適宜的溫度。我們知道蛋雞在繁殖的時候對於溫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這個時候的溫度大約我們要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雞舍中要經常調控雞舍的溫度。尤其是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溫度太低,這樣會讓這些雞沒有適宜的溫度進行產蛋,而且在這裡我們最需要知道的一點就是當溫度達到20度的時候,這些雞產的蛋是最佳的,因此溫度這一點我們需要注意。
第2點就是光照。雞繁殖也是需要光照的,而且在雞產蛋的時候光照要增強,一些密封的雞舍的光照。我們要每星期增加一個小時左右,到這個時間過了兩個星期以後,我們每個星期增加的光照時間要減少到半個小時,慢慢的當光照的時間達到16個小時的時候就可以了。
第3點就是要進行科學的飼養。在雞產蛋的時候我們要讓雞產蛋有規律,只有這樣有規律的產蛋才可以讓蛋雞更好的繁殖,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人工的手段,在餵養這些淡季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飼料中新增一些營養物質,讓雞產蛋得更有規律。而且我們要適當的增加一些飼料中的營養,而且搭配也需要均勻,這樣才能夠讓雞吃得更加的可口。我們也都知道雞在生產的時候對於營養是非常需要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在餵食這些蛋雞的時候,儘量讓這些雞獲得最多的營養。
第4點就是我們要經常性的對雞舍進行打掃。因為這些雞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乾淨的衛生的環境,那麼對於雞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雞排出了一些糞便囤積導致產生一些細菌會影響雞的繁殖。尤其是這些囤積的糞便會滋生一些病菌,這病菌慢慢的就會形成疾病來讓其患病。如果雞產生了疾病的話,那麼對於雞產蛋是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養殖蛋雞的農民朋友們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僱專人對這些雞舍進行打掃。
-
6 # Lily274465887
母雞進入產蛋期的合適溫度為24度左右,雞窩的溫度,不要太低。如果雞窩的溫度太低,既使給母雞喂促產的激素也收效甚微。
-
7 # 桃林醉春風
雞場控制蛋雞產蛋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溫度和光照的調控、飼料的配比以及飲水的控制等,最主要的是使用激素。激素的危害大家都很明白,所以不向您推薦也不向您介紹。
影響雞產蛋量的其他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動物的應激反應。當雞從一個環境轉移到另一個環境中,或受到驚嚇後會減少採食量從而使產蛋量減少甚至停產。應激反應的強弱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因個體而異。二十多天前抓來的母雞如果精心飼養的話應激反應應該已經消失。
影響母雞產蛋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雞的年齡。工廠飼養條件下的母雞不到200天就可以達到產蛋高峰,而農村散養的土雞卻需要300多天才開始產蛋。當年春天養的小雞要到第二年的春天才開始產蛋,夏天天熱就會停產,秋天換羽後開始進入產蛋高峰期,第三年的秋季產蛋量驟減,進入淘汰期。如果您從農村抓來的母雞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建議您把它們淘汰掉。
如果您想繼續飼養就要注意一下溫度。母雞進入產蛋期的合適溫度為24度左右。現在已進入冬季氣溫較低。農村的土雞大多數已經停產,養雞場為使母雞冬季不停產就採用加溫的辦法,使雞舍內的溫度保持在24度左右。所以您也要注意雞窩的溫度,不要太低。如果雞窩的溫度太低,既使給母雞喂促產的激素也收效甚微。呵呵,給寶寶吃的雞蛋當然不能有激素了。
給母雞喂點大米、剩飯和擇菜時丟掉的菜葉就行,沒什麼特別的。對了,還要在雞窩邊放一點沙子供它們採食,這有助於它們消化食物。
-
8 # 樸宿山居
母雞生蛋喜歡比較安靜,不會被打攪的環境,而且最好是用稻草絮窩,我在雞窩的角落鋪上稻草,所有母雞都擠一起生蛋
-
9 # 毛尖鎮小優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到你的問題。對於雞下蛋喜歡在什麼樣的環境呢?我想說一下。雞下蛋一般喜歡在有點偏的地方,這樣的話防止別人會踩到,還喜歡到陰涼的地方去。還有的雞呢下蛋就會把自己的雞蛋給吃了,但是這種情況是很少的。我們家有自己喂的雞,自己家雞下的雞蛋很好吃的,蛋黃跟買的都不一樣,有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雞下的雞蛋,讓它自己孵小雞,這樣的話會好一點,因為都是土雞,在農村生活養養雞和鴨也是好的。[呲牙] 在農村餵雞,稻穀我們自己種,玉米自己種,還有糠,很多東西都是用來餵雞餵鴨餵豬啊,餵雞的話雞蛋可以吃,肉可以吃,這樣也是挺好的。
-
10 # 大風七
蛋雞養殖環境很重要。
首先,周邊環境要安靜。蛋雞養殖要遠離主要交通道路、工廠車間等嘈雜環境,以防止出現強應激反應,因為強應激會出現大量破殼蛋、軟殼蛋,影響養殖效益。
其次,雞舍內溫度要適宜。蛋雞適宜的溫度區間是16---27度,過高或過低對產蛋都有較大影響。所以,冬天雞舍要防風保暖,必要時使用熱源供暖;夏天要噴水降溫或使用溼簾,及時降低雞舍溫度。
再次,蛋雞日糧營養要均衡。均衡的日糧營養是蛋雞產蛋的基本保證,日糧營養不均衡會導致蛋殼質量差,雞蛋破損率較高,而且還會導致蛋雞啄羽掉毛,導致淘汰雞品相差,價格低。
最後,是光照的影響。光照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非常大,一般從產蛋開始增加光照時間,一週增加半個小時 直至16小時,光照要強度適當、均勻,光照顏色以弱紅色為好,暖黃次之,最後為白光。
-
11 # 中國夢668
想要養殖好這些蛋雞,那麼周圍的生產環境一定是最重要的一點問題,因為只有在好的環境下,這些蛋雞才能夠有一個適宜的繁殖環境。那麼自然這些雞就可以產下更多的蛋來讓農民朋友們進行收益,那麼到底如何提供這些繁殖環境的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
第1點就是要有一個適宜的溫度。我們知道蛋雞在繁殖的時候對於溫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這個時候的溫度大約我們要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雞舍中要經常調控雞舍的溫度。尤其是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溫度太低,這樣會讓這些雞沒有適宜的溫度進行產蛋,而且在這裡我們最需要知道的一點就是當溫度達到20度的時候,這些雞產的蛋是最佳的,因此溫度這一點我們需要注意。
第2點就是光照。雞繁殖也是需要光照的,而且在雞產蛋的時候光照要增強,一些密封的雞舍的光照。我們要每星期增加一個小時左右,到這個時間過了兩個星期以後,我們每個星期增加的光照時間要減少到半個小時,慢慢的當光照的時間達到16個小時的時候就可以了。
第3點就是要進行科學的飼養。在雞產蛋的時候我們要讓雞產蛋有規律,只有這樣有規律的產蛋才可以讓蛋雞更好的繁殖,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人工的手段,在餵養這些淡季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飼料中新增一些營養物質,讓雞產蛋得更有規律。而且我們要適當的增加一些飼料中的營養,而且搭配也需要均勻,這樣才能夠讓雞吃得更加的可口。我們也都知道雞在生產的時候對於營養是非常需要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在餵食這些蛋雞的時候,儘量讓這些雞獲得最多的營養。
第4點就是我們要經常性的對雞舍進行打掃。因為這些雞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乾淨的衛生的環境,那麼對於雞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雞排出了一些糞便囤積導致產生一些細菌會影響雞的繁殖。尤其是這些囤積的糞便會滋生一些病菌,這病菌慢慢的就會形成疾病來讓其患病。如果雞產生了疾病的話,那麼對於雞產蛋是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養殖蛋雞的農民朋友們在養殖的過程中要僱專人對這些雞舍進行打掃。
總之,在雞下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僱一些專人在雞產蛋的季節裡對雞提供一個良好的繁殖條件,營養的飼料還有乾淨衛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我們嚴加註意,要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去提供這些能夠讓蛋雞產生更多的蛋的條件。
-
12 # 韓美源愛廚房
母雞生蛋一般喜歡相對比較密閉,溫暖,乾燥乾淨,柔軟的草窩裡。
1,在密閉的環境中不會被其他雞打擾。這樣更有利於母雞生蛋。不然有雞一會過來擠一下,啄一下的。那哪有心情生好蛋呢?母雞生完但也有保護雞蛋的慾望。所以在密閉的環境中是比較適合的。
2,溫暖的環境利於生產,無論是機還是人。生產的時候都要在溫暖的環境中更有利於母雞下蛋。
3,在乾燥乾淨的環境中。母雞生蛋的時候,如果環境比較潮溼,比較髒或者是有雞屎,那生下來的蛋就會蛋殼很髒。沾了很多的東西,所以乾燥乾淨的環境母親生蛋更有利。
4,在柔軟的草窩裡生蛋,母雞更喜歡,為什麼呢?因為母雞生蛋的時候雞腿不太能下蹲多少,所以蛋從雞屁股生下來的時候,是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如果雞窩太硬,雞蛋掉下來的時候會直接砸碎。那如果是柔軟的草窩,墊高高暄軟暄軟,那生下來蛋會掉進柔軟的草窩裡保護起來。不能把雞蛋打碎。
另外,母雞生的蛋一般在窩的角落裡,為了便於人類去取,最好在雞窩外留一個便於取蛋的小洞口,這樣人的手臂只能直接能伸到窩裡邊拿蛋方便。因為雞蛋皮比較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摔下來打碎。所以取蛋的位置很關鍵,如果設定不方便的地方,取蛋的時候還容易把雞蛋打碎損失了雞蛋,所以這一點也很關鍵呢。
再有就是最好把下蛋的母雞和公雞分開兩個窩。就算環境不允許只有一個雞窩,那最好雞窩中間也要把母雞和公雞隔開。這樣更有利於母雞下蛋呢。
-
13 # 小殷的農村事
養過雞的人都知道,母雞下蛋是母雞的天性,散養的雞,野性十足,見人就跑,當然,不服從命令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雞到處跑,會找隱蔽處下蛋,讓人找都沒地方找去。
3.要清楚雞的三個特點,一是雞守時的很。母雞下蛋的時間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這個時間段下蛋,,就跟公雞天亮打鳴一個規律。因為母雞產蛋是為了繁衍後代。
4.其次,雞怕熱。穿了一身毛又不能隨便脫,翅膀只能拍拍灰塵,雞的警惕性高,在山上放養的雞特別喜歡尋找隱蔽的地方下蛋。以防止被其它動物騷擾。
5.我們就可以透過一系列方法引導母雞選擇指定的位置下蛋。
6.自然環境下,母雞常常選擇草叢的地方下蛋。
7.母雞喜歡在草從茂盛或者隱蔽的地方下蛋,比如鄉下的母雞下蛋一般在家裡的雞窩下蛋。
回覆列表
母雞生蛋的時候最好找一個不易被別的動物破壞的地方。比如(狗狗有時候看到會把雞蛋吃掉,老鼠也會吃掉)。在找一個盆或箱子底下放一些木屑,玉米鬚等比較柔軟的東西墊著,這樣母雞生蛋的時候就不會容易把雞蛋弄碎。母雞都是比較喜歡找安靜的地方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