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佰超
-
2 # 胡亂看一點歷史東西
在清朝,中國疆域東北已經達到了外興安嶺、庫頁島,但是清政府對當地的管理卻十分有限。乾隆年間日本幕府對庫頁島進行了區域性領土蠶食,但是清政府對此卻並不熟悉。
庫頁島的面積相當於兩個臺灣島,但是人口非常少,屬於典型的地廣人稀地區。根據清代文獻的記載,庫頁島上的居民數目都是有統計的。根據管轄庫頁島的三姓副都統衙門的資料統計,截至雍正十年(1732年),庫頁島上的原住民分為兩個民族:生活在庫頁島北部地區的庫頁費雅喀人,分為6姓,合計148戶。生活在庫頁島南部地區的庫頁人更少,只有17戶人。庫頁費雅喀和庫頁人兩者加起來,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的規模。如果將黑龍江下游地區,也就是與庫頁島隔海相望的大陸土著居民也計入,總計約兩千多戶人家,一萬多人口。
不過,清廷對庫頁島居民進行人口統計,目的不是為了對島上進行行政化管理,而是為了確定庫頁島居民每年向朝廷進貢的具體數目。因為島上的居民都會獵貂,島上居民每年每戶都會向朝廷進貢一張貂皮。
因此,清廷對庫頁島土著居民的統計,其實統計出來的資料並不準確。清廷只是統計了島上向朝廷納貢的戶數,而那些沒納貢的人,自然也就不統計了。
除了統計庫頁島上的居民戶數外,清廷還會與島上居民實行聯姻。拉進清廷與島上居民的關係。
清廷割讓外東北地區之前,外東北地區的那些土著部落(包括庫頁島)與滿族的關係十分密切。畢竟關外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屬於清廷的後花園。為了鞏固後方,防止後院起火,清廷鼓勵外東北地區的土著與滿族聯姻,甚至娶宗室女兒為妻也可以。
特別是在乾隆、嘉慶兩朝,這種政治聯姻達到了鼎盛。清廷出嫁的宗室女兒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皇家血脈,而是民女代嫁,多數是滿洲八旗的賞奴之女。但是就算如此,聯姻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為每一樁婚事都必須由皇帝親自批准才行。在確定婚事後,庫頁島的土著來京娶親,清廷會在來往的驛站派牛車一輛、官兵兩人沿途進行護送,並且沿途的伙食全包。到京之後,禮部還要在京城舉辦宴席款待。以彰顯朝廷對外東北地區百姓的恩寵和重視。由此可見,清廷對外東北地區的重視是非常高的。
其實,沙俄最早並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當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清廷沒說,沙俄的探險隊也沒有上過島,所以沙俄方面一直都不知道還有庫頁島的存在。一直到《尼布楚條約》簽訂二十年後,由於康熙皇帝要測量全國的版圖,便派了三位耶穌會的修士去測量。這個時候,這些西方來耶穌會士才得知黑龍江的入海口處有個一個大島的存在。但是,清朝測量的結果對西方人保密。因此沙俄人還是不知道庫頁島的具體情況。
大約在乾隆三年(1738年)左右,一名負責探索日本航線的沙俄中尉什潘別爾克從日本蝦夷人處得知了庫頁島的存在。直到這時沙俄人才搞清楚了庫頁島的具體位置。但是庫頁島的詳細情況,沙俄人還是不清楚。
又過了大約五十年,法國Nautilus拉彼魯茲對黑龍江口和庫頁島進行了勘察。他的勘察資料被沙俄人看到後,俄國才弄清楚了庫頁島的具體情況。但是這時已經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了。
嘉慶四年(1799年),清高宗駕崩。這一年,沙皇俄國批准成立“俄美公司”。這個公司成立的任務是鞏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區的領土,以及奪取黑龍江入海口和庫頁島地區。
七年後的嘉慶十一年(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的軍官赫沃斯托夫率領俄國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久春古丹襲擊了日本幕府設在庫頁島的稅務所,並焚燒幕府的倉庫。然後悍然宣佈將庫頁島收歸俄國所有。
第二年,這件事情被江戶幕府得知。於是幕府大將軍派代表趕赴庫頁島,並命令仙台及會津兩藩派兵駐守庫頁島,驅趕俄華人,最終俄華人被幕府派兵給趕跑了。
日本如何會和俄國在庫頁島發生衝突呢?原來早在明末崇禎皇帝時期,日本幕府松前藩的藩主松前公廣,就知道了庫頁島的存在。那麼,日本幕府為什麼會在明末清初就知道庫頁島的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的北海道離庫頁島的最南端很近!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北海道的宗谷海峽,用眼睛都能看到庫頁島。
日本幕府在平息北海道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庫頁島的存在。
所以早在明末清初之時,日本幕府就發現了庫頁島,並且先後幾次派人去庫頁島上勘察風土人情,然後再在島上建立了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與當地的愛努族土著居民進行皮貨貿易。
由於庫頁島很大,而島上的居民又很少,並且清廷也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軍事化管理)。
因此,清廷到了嘉慶時期,依然沒有搞清楚庫頁島的具體情況。比如庫頁島有多大,島上除了向朝廷納貢的土著之外,還有多少土著?這些關鍵資訊,清廷都不知道。所以,當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庫頁島南端進行武力火拼時,朝廷自然也就搞不清楚島上的具體狀況了。不是清朝不想管,而是清朝當時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
日本幕府和沙俄為了庫頁島翻臉後。日本幕府釋出了一條“俄船驅逐令”,指令日本沿海各地的領主:“今後無論在何處海面發現俄船,應即嚴加驅逐,如敢靠岸,應迅即逮捕或處死。”俄華人因為日本人的干擾,對蠶食庫頁島的行動,再次被延遲了幾十年。
到了咸豐元年(1851年),清朝國勢日衰,沙俄的涅維爾斯科伊便不再隱藏吞併庫頁島的野心,率俄軍在達庫頁島北部的庫艾格達岬登陸,並在那裡升起了俄國國旗,將整個庫頁島全部劃入了俄國的版圖。
八年後,俄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清政府正式將庫頁島割讓給沙俄。於是,庫頁島也就正式被沙俄給侵佔了。
綜上所述,清朝對庫頁島的統治,其實是一種羈糜制度。朝廷並不派兵駐守,而是用納貢和聯姻的方式籠絡島上的土著。但庫頁島的面積很大,而土著居民又少。並且土著居民也不是都向清朝納貢。因此清朝在庫頁島的統治基礎其實很薄弱。當日本幕府派專人在庫頁島南端設立殖民據點時,號稱擁有庫頁島主權的清廷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嘉慶在位時期,情況也沒有得到改變。
沙俄人在得知庫頁島的資訊後,也在嘉慶年間向庫頁島發動蠶食。但是,俄華人的首要目標是日本幕府在庫頁島的殖民據點。清廷真正能控制的庫頁島其實也不大。所以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島的南端大打出手,清廷竟然一點也不知道。
-
3 # 雜家說古今
我想以沙俄的侵略屬性,肯定是動過侵略中國的念頭。這並不是空口白牙胡說,嘉慶四年(1799年)沙俄就對中國庫頁島進行了侵略佔領。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沙俄侵佔完庫頁島後就止步不前不繼續東進了呢?
這裡首先要說的是,清政府當時根本就沒把庫頁島這個地方當回事。那個地方太荒涼了,自然條件惡劣,以至於官員和皇帝都將它遺忘!
庫頁島,俄羅斯稱之為薩哈林島,位於遠東地區的鄂霍次克海。島上的原住民以打魚狩獵為生,生活異常艱苦,中國明朝時以至於後來的清朝都稱之為苦夷島,後來變音為庫頁島。
庫頁島實際上只存在於中國史書的記憶中,多數時間是朝貢體制,從沒有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轄。庫頁島在清代理論上歸屬吉林將軍管轄,清朝規定吉林將軍應該每五年對管轄區域進行一次大巡視。可是庫頁島真的是天高皇帝遠,吉林將軍有沒有進行巡視,巡視到了什麼地方,皇帝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只能透過他們的摺子得知他們的情況。所以,很多吉林將軍根本就沒可能上庫頁島進行巡視。
1858年5月28日,滿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俄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中俄共管。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將中俄共管的40萬平方公里土地也正式劃歸俄國。
此時日本也開始向千島群島和庫頁島擴張,與俄華人產生交鋒。到19世紀末,日俄在聖彼得堡簽署了《彼得堡條約》,俄國以千島群島換取了庫頁島南半部。1905年爆發日俄戰爭,戰敗的俄國又根據《朴茨茅斯條約》將庫頁島南半部割讓給日本,改稱樺太島,建樺太廳。1945年二戰末期,蘇聯根據雅爾塔協議出兵東北,同時攻佔了庫頁島南半部,並佔領了南千島群島(北方四島),統治至今。
既然庫頁島輕鬆被侵佔了,那為什麼沙俄不繼續東進呢?
十七世紀後半期的沙俄,經濟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已是荒原地帶,遠東靠近清疆界的地區只有伊爾庫次克等幾個小鎮,沒有工業,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是二百年以後的事。
沙俄本身內患外戰不斷,可用於遠東的經濟和人力資源以及軍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對抗自居中華的“我大清”。俄匪曾經深入黑龍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隊也僅六百餘人。根據分散的各種資料推測,俄軍備戰最高峰,即在康熙準備反攻之前,在雅克薩和尼布楚的全部軍隊人數最多不超過三千人。而薩布素和彭春圍攻雅克薩的前線部隊就達一萬五千人。俄人由於運輸困難,食品和彈藥不足,火炮僅是步兵可以拖得動的小炮,射程不過幾百米,他們的火藥槍有效射程僅五十多米,他們的主要武器仍然是長刀。而清軍彈藥給養可以通過鬆花江等內河運輸,並有專門通向璦琿等邊遠城鎮的驛道可用,還有葡萄牙人貢獻的大炮,專門用來轟擊城牆,是那個時代威力最大的野戰武器。清軍中還有專門的火器營,使用明朝軍隊用過的火槍和火炮,置於進攻部隊前方,在發起衝鋒前實施覆蓋射擊,直到把對方陣線開啟缺口再發動衝鋒,戰法已非常接近現代,武器威力絕不遜於俄人。當地人民盼望“我大清”出兵,已有半個世紀。清的自衛反擊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不勝的理由。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沙俄哪樣都不佔,所以入侵中國,不是他不想,按當時的條件,他是真是有心無力啊!
-
4 # 萬歲1148858845
沒有,因為嘉慶時期的俄羅斯正處於焦頭爛額,自身難保的困境之中,拿破崙入侵戰爭正在如火如荼,沙皇聯合普魯士,奧地利與法國激戰於歐洲,南方的黑海一線奧斯曼土耳其也蠢蠢欲動與沙俄開戰,他根本沒有可能向東方擴張,而1825年亞歷山大沙皇去世後又爆發十二月黨人革命(革命的都是貴族!)沙皇更不可能思考東方問題
-
5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個還真沒有,此時執政沙俄亞歷山大一世重點在歐洲。亞歷山大一世的主要與對手法國的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在擊敗拿破崙後復興歐洲王室因此被歐洲各華人民尊稱為“歐洲的救世主”。沙俄在嘉慶階段對庫頁島的蠶食主要是透過沙俄成立的俄美公司進行的,俄美公司透過沙皇特許在北緯51度以北進行殖民(包含庫頁島、北美阿拉斯加等地)。俄美公司屬於殖民公司以掠奪動物毛皮等財富為主,所以算不上沙俄東征大清。沙俄真正割佔清朝領土還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以後,在東南歐擴張受挫的情況下沙俄才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東。
嘉慶繼位時沙俄是亞歷山大一世執政,在他看來遠東哪裡有歐洲富庶。亞歷山大一世眼中只有拿破崙,擊敗拿破崙就成稱霸歐洲。在亞歷山大一世執政時期,沙俄徹底奠定了西部邊界。亞歷山大一世相繼吞併了東喬治亞、芬蘭、摩爾多瓦、亞塞拜然和波蘭。沙俄在西部的邊界經過亞歷山大一世的擴充套件後穩定下來,直到1918年羅曼諾夫王朝退出歷史舞臺。所以在清朝嘉慶時期,沙俄的重點在歐洲沒有東征大清的念頭。
歐洲王室的救世主-亞歷山大一世經營的重點在歐洲,顧不著遠東亞歷山大一世是俄羅斯帝國第十位皇帝,在組織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成為挽救歐洲王室的英雄。亞歷山大一世執政其實和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相象,在父親保羅一世執政五年被刺殺後登上了皇位。法國大革命後波旁王朝被推翻,拿破崙掌握政權後進入了法國近代史上鼎盛時代。整個歐洲機會都臣服在拿破崙的腳下,亞歷山大一世在弗裡德蘭戰役被擊敗後被迫接受法國條約。
在1812年拿破崙入侵沙俄前的這段時間,亞歷山大一世率領沙俄透過和土耳其和瑞典的戰爭相繼奪得東喬治亞和芬蘭鞏固了沙俄在歐洲的地位。1812年因為拿破崙的入侵導致沙俄衛國戰爭爆發,沙俄軍隊撤出莫斯科留給拿破崙一座空城。隨著嚴寒的冬天到來,缺衣少食的拿破崙被迫撤退元氣大傷。
亞歷山大一世因此正式成為反法同盟的盟主帶領軍隊陷巴黎,整個歐洲的命運都掌握在亞歷山大一世的手中。拿破崙被流放、歐洲君主專制制度被亞歷山大一世挽救,所以才有歐洲王室的救世主之稱。在此期間亞歷山大一世又把亞塞拜然和波蘭併入版圖,這些都成就了亞歷山大一世的赫赫威名。此時的亞歷山大一世哪裡顧得著遠東,所以清嘉慶時期沙俄沒有向東入侵的計劃。直到克里米亞戰爭沙俄戰敗,在歐洲擴張受挫的沙俄才把目光投向遠東透過與清朝不平等條約割佔了中國大片領土。
沙俄此時對於遠東清朝北部的蠶食以俄美殖民公司為主雖然沙俄官方此時沒有在遠東蠶食的想法,但是依然透過俄美公司在北緯51度以遠東、北美擴張。在乾隆駕崩的1799年沙皇俄國批准成立“俄美公司”,俄美公司透過獲得沙皇的特許在鞏固沙俄北太平洋領土同時,向北美擴張。北緯51度已經進入清朝轄區,大陸上在清朝吉林將軍轄區。所以俄美公司把目光對準了絕大部分土地在北緯51度以北的庫頁島,在1806年開始對庫頁島蠶食。PS:庫頁島北部的黃線是沙俄蠶食範圍,南部藍色線是日本幕府蠶食的範圍。
在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雖然清朝對庫頁島進行了管理,但是還是以羈縻政策為主。清廷鼓勵外東北地區的土著與滿族聯姻,當然這都需要得到清朝的批准。清朝以此來表示對東北土著民族的重視,庫頁島也納入吉林將軍管轄。但是由於庫頁島土著人口稀少,所以清朝的管理重心還在大陸。此時庫頁島沒有發現石油礦產,所以並不被清朝特別重視。再加上當時測繪條件有限,清朝也搞不清楚庫頁島到底有多大。以至於後來日俄蠶食庫頁島時,清朝都不清楚。
乾隆五十三年法國Nautilus拉彼魯茲對黑龍江口和庫頁島進行了勘察,沙俄透過這位Nautilus的資料才弄清楚庫頁島的情況。在俄美公司拿到沙皇的特許後就開始對庫頁島動了腦筋,1806年俄美公司的軍隊襲擊了日本幕府在庫頁島設立的機構,日俄角逐庫頁島的行動就此展開。PS:當然俄美公司進一步向東還侵襲了北美的阿拉斯加,當然這與本文的內容無光。
-
6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
嘉慶時期,俄帝國到底有沒有野心,要對當時的大清動手腳,其實我認為並沒有。首先嘉慶時期,大清雖然已經走向沒落,但仍然是一個不容小覷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剛過渡完乾隆時期,此時的大清也至少是世界前五的排名。俄帝國又經歷過雅克薩之戰的慘敗,當時對待大清也是十分忌憚的,所以當時的態度是不敢輕舉妄動。
要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俄羅斯的主要目標在歐洲而並不是在亞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的歐洲正是拿破崙時期,拿破崙軍團正在橫掃歐洲。雖然自己國力由於多年的發展變得十分強盛,但是對於當時的拿破崙軍團來說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很多的主力以及重心都轉移到了歐洲,那麼同時也沒有心情來對付當時的大清。
歐洲問題,俄羅斯都焦頭爛額,連莫斯科都被法國攻陷,所以按當時來看,俄帝國真沒有閒心去管東方。
-
7 # 有時聊人文歷史
導語:18世紀下半葉,中俄恰克圖互市的貿易量在沙俄對外貿易中的佔比十分驚人,達到了沙俄亞洲地區貿易總量的67%。沙俄官員帕爾申因此驚呼:一個恰克圖可以抵得上三個省。
可以說,恰克圖就是清朝的綏芬河。是樞紐,是西伯利亞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經濟中心,是遠東貿易命脈。
打與不打,錢說了算。
(中俄茶葉貿易路線示意)
關鍵點:
沙俄東擴成因——地理大發現時代、打擊蒙古系政權、地緣戰略的制約與突破、內部矛盾的轉移、皮毛貿易。
清朝應對成因——軍政優先政策、蒙古同盟與清準戰爭、指定通商口岸貿易政策、清朝前期的殺手鐧——茶葉貿易、山西商幫——清朝的提款機、清朝前期的天子觀念與朝貢定位。
雅克薩與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
沙俄與拿破崙。
……
誰能掌握亞歐大陸,誰就能掌握世界。
……
來自西方的使團嘉慶十年,即公元1805年,沙俄使團出訪清朝,當時的沙俄皇帝是亞歷山大一世。這位皇帝幾年以後還有一個重要使命——抗擊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帝國。最終,沙俄使團因為不符合清朝要求的禮儀規範,打道回府。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1805沙俄來訪的主要外交使命: 試圖促使清朝答應俄羅斯在黑龍江自由通航,其實質是把黑龍江變成中俄之間的界河。
1805使團的主要貿易使命:試圖促使清朝同意沙俄在廣州進行海上貿易。其實質是改變中俄貿易中俄方的被動聽命局面,擺脫俄美公司的經營困境,更好地與英美皮毛貿易商競爭。
問題的關鍵是——清朝根本不想知道沙俄來訪的目的。清朝不知道沙俄打算和清朝交涉黑龍江自由通航的權利,清朝只是把沙俄當成一個朝貢使團來看待。清朝也不會輕易改變指定口岸通商政策,完全開放國內市場。如果沙俄擺不對自己的位置,對那麼對不起,您怎麼來的就請怎麼回去。
於是沙俄回去了。
回到提問的問題——沙俄為什麼不打?
且聽灑家娓娓道來…
沙俄向西看如果一個人去古代的俄羅斯旅遊,那麼他完全不會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歐洲國家。
現代俄羅斯的那些歷史遺存,文化遺產,幾乎全都是彼得大帝之後留下的。所以,俄羅斯才看起來像歐洲。
彼得大帝主導沙俄的西方化改革,全盤引進歐洲文化,從衣服到城市,從文化到制度,讓俄羅斯完全變成西方的模樣。
而在當時,地理大發現是重商主義歐洲的潮流。做生意自然不能待在家裡,而是要到處尋找商機。於是,沙俄有樣兒學樣兒,準備探索一番。
沙俄東擴沙俄和蒙古系政權是死敵。在克里米亞汗國鼎盛的時代,為了賺錢,韃靼人的軍隊深入俄羅斯內地,大量掠奪人口作為奴隸販賣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東歐大地上,一個個村莊化為灰燼,數萬俄羅斯、烏克蘭俘虜排著隊在韃靼騎兵的押解下往克里米亞行進。蒙古系政權威脅著沙俄的大後方,沙俄想要發展,要想和歐洲國家競爭,必須徹底擊敗自己身後的蒙古系政權。於是,沙俄透過漫長的戰爭,擊敗了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系列金帳蒙古系政權。當這些金帳汗國系政權煙消雲散後,廣袤的西伯利亞就出現在沙俄眼前了。沙俄曾經被蒙古統治,當然知道蒙古的老家在東方。他們對東方是有概念的。
對於沙俄來說,早期東擴的成本很小。因為沙俄掌握著歐洲的槍炮技術與鑄造防禦工事的技術,騎兵又很優秀(當然不能和法國重騎兵比),沙俄對西伯利亞的部落土著的優勢是碾壓性的。所以沙俄往往只需要任命一個軍官,讓他帶著幾百個哥薩克騎兵向東,就可以控制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烏拉爾山到黑龍江莫不如此。
此外,沙俄是封建王朝。對內高壓統治,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犯人。讓這些人在監獄裡度過一生是資源的浪費,不如組織他們去開發遠東,幹好了戴罪立功高官厚祿,幹不好,掛了也就掛了。內部矛盾外部轉移。
(哥薩克征服西伯利亞)
黑龍江的誘惑沙俄具有大局意識,他的戰略不是立足於國內的,誇張一點來說,沙俄是從全球地緣的角度考慮本國發展的,這一比清朝的確差點意思。
別看沙俄佔了那麼多地方,在遠東,比較要緊的地方大概只有兩個:
貝加爾湖流域的布里亞特蒙古地區。這裡是原蒙古林木中百姓生活的地區,盛產貂兒,一件兒好幾萬。為了換取中俄邊境的穩定局面,這個地區清朝讓了,沙俄在雍正時期弄到了手。
黑龍江地區,這裡夏季高溫,是遠東唯一的產糧區。黑龍江可以通航,進入太平洋,盤活堪察加半島。到達黑龍江及太平洋沿岸,沙俄就可以實現遠東破局,成為影響東亞局勢的一強。後來的日俄戰爭,站在日本的角度講,就是想把沙俄打回原型,日本自己好佔領北韓東北。
黑龍江這個地區是清朝龍興之地,也是清朝的徵兵地區。清朝不想讓,讓了就等於把老家給別人了。於是就有了雅克薩之役。
雅克薩與尼布楚條約雅克薩之役第一波清朝打得比較順,清朝雖然也是當地土著出身,但是人家當了皇帝,自然人脈多資源廣,從北京宣武門的傳教士那裡搞了一堆大炮過來,好幾百門,第一波直接把雅克薩轟平了,走人。
沙俄太喜歡雅克薩了,於是清軍走了,哥薩克又來了。這次還帶了一個德國工程師過來,阿法納西(Afanasii),這傢伙被俄羅斯人俘虜了,被帶到黑龍江。這傢伙懂軍事工程,是個高技術人才,而且很可能是當時整個北亞唯一的高技術人才。他用幾何學為那幫哥薩克大老粗們設計了一座準稜堡。這東西哥薩克絕對弄不出來。
準稜堡一出,清朝拿不下來了。但是,清朝有人口優勢,不是幾百個哥薩克和一座堡壘能解決掉的,於是清軍開始長期圍困,差不多這時候中東那邊奧斯曼土耳其鬧起來了,沙俄沒有多餘兵力東調,沙俄求和,尼布楚條約簽訂。
尼布楚條約之後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朝基本維持住了東北的局勢。中俄之間沒有大的戰爭。甚至近代沙俄拿下的清朝土地也沒有透過大規模戰爭獲得。
蒙古同盟與清準戰爭清朝的一個重要國策就是與蒙古和親同盟,即所謂的南不封王,北不斷親。清朝皇族與蒙古貴族差不多就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一家子。所以,清朝可以大規模從蒙古調兵,也可以讓蒙古幫助清朝戍邊。這一點是中原王朝做不到的。這一點在與沙俄對抗的戰略層面十分重要。蒙古騎兵機動性很強,又有清朝做靠山,牽一髮動全身,沙俄也不敢輕舉妄動。
清朝與準噶爾的戰爭迫使清朝對沙俄作出了不少讓步。清朝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沙俄援助準噶爾蒙古。康熙年間沙俄使團來北京處理尼布楚條約的善後事宜時,清朝就曾措辭嚴厲地反對沙俄援助準噶爾蒙古,為此,清朝也不得不在邊界談判中作出一些讓步。從歷史上看,清朝的目的多少算是達到了。此外,還有一點——沙俄也不想讓蒙古復興。在這一點上沙俄和清朝戰略一致。
清朝和沙俄默契了一把,到乾隆年間,把縱橫中亞近四百年的漠西蒙古做掉了。準噶爾蒙古驍勇善戰,他們的主力在北疆,全民六十萬,精銳兩三萬。能夠遠征裡海地區並打贏、也能夠遠征拉薩地區並打贏,從裡海到拉薩,準噶爾的活動範圍有多大,自己看看地球儀就知道了。準噶爾滅亡後,沙俄佔領布里亞特蒙古、清朝佔領外蒙的局面形成,蒙古作為一支獨立勢力消失了。如果沙俄想在嘉慶年間對清朝動手,繞不開的就是蒙古勢力。設想一下吧——搞不好趁著天下大亂,蒙古再出個噶爾丹,糾集數萬蒙古勇士,來一個復國也說不定,這可是清朝與沙俄都不願看到的。清朝對於蒙古的策略是把蒙古當成大後方與徵兵地區,自然不希望蒙古成為前線,所以清朝也會對沙俄作出一些讓步。
恰克圖條約雍正年間中俄簽署恰克圖條約(1728),至此,中俄東段、中段邊界確定。 清朝全力向西,解決準噶爾帝國。
貿易方面,清朝指定恰克圖和尼布楚地區的一個貿易點(這個貿易點沒有發展起來)作為對俄貿易的唯一通道。這種局面維持了一百多年。
中俄恰克圖貿易中俄實現和平後,各自的核心政策是不一樣的。
清朝對沙俄的核心政策是軍政優先。清朝皇帝是天子,沙俄事務在清朝前期歸理藩院管理,和蒙古,北韓等附屬地區屬於同級。清朝並不想承認沙皇的地位。清朝前期也從沒想過和西洋某個國家聯手對抗沙俄。因為在清朝的定位中,其他西洋國家地位均在清朝之下。與沙俄的軍事威脅相比,清朝並不重視對俄貿易,所以清朝曾數次關閉互市,為的就是懲罰沙俄。
但是,清朝關閉互市也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太過損傷地方經濟。
沙俄對清朝的態度是擴張與貿易的互相權衡。其中擴張是為了帶動地方經濟。
沙俄是一個具有資本主義特徵的封建王朝。但是,其資本主義相對薄弱,所以和德日一樣,走軍事先行的路線。沙俄沒有什麼產品能在國際上競爭,從文化到經濟,都是跟在歐洲後面。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是皮毛貿易。
皮毛貿易是沙俄東擴的一大驅動力。巧得是,東北起家的清朝很喜歡穿貂兒。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暴發戶家的大小姐,都喜歡皮貨。別的不說,清朝的朝服制作就需要大量名貴皮毛,這對全世界來說可是個大市場。
在中俄貿易的早期,沙俄對清朝的貿易是由沙俄政府專買專賣的,嚴禁私人商販與清朝貿易,由此可以看出,沙俄非常重視對中國的貿易。到了後期,才放開私人貿易,由此帶火了恰克圖。恰克圖貿易在沙俄亞洲貿易體系中佔絕對比重。也正因為如此,沙俄不會為了邊界爭端輕易與中國開戰。為什麼?
嘉慶朝不可能開戰的理由軍事上講,沙俄早期在遠東的擴張動員的軍隊數量很少,通常最多隻有幾千人。這點兵力打打部落還可以。如果要和國內狀態穩定的清朝作戰並取勝,必須動員至少數萬人的兵力。
以三十五年後的鴉片戰爭為例,英國在鴉片戰爭中共出動海陸軍2萬人,僅戰艦達到25艘。沙俄的實力肯定不如英國,要想擊敗清朝,兵力只可能更多。陸運大量兵力到達西伯利亞,對於沒有鐵路的沙俄來說,本身就是很難完成的事情。
而且,那個時候歐洲有一個強人,就是說中國是睡獅的那個人,拿破崙。1805年,嘉慶十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海軍正在與英國海軍在特拉法加展開惡戰,他計劃統一歐洲大陸,馬上就要對沙俄動手了。
(睡獅發明人拿破崙 馬上要去莫斯科了)
法俄戰爭時期,主政沙俄的就是亞歷山大一世。他比嘉慶小十幾歲。嘉慶十年的沙俄使團就是亞歷山大一世派遣的。沙俄要是在那個時間段對清朝動傢伙,拿破崙非樂瘋了不可。
甚至可以懷疑——嘉慶十年的沙俄使團出訪清朝有穩定東線,全力以赴應對拿破崙威脅的考慮。
早在康熙時期,法國透過來華傳教士和清政府建立了間接聯絡。其中,一部分人參與了圓明園的設計建造工作。乾隆時期,高類思等華人教徒還曾到訪法國,受到法國學者的接見。法國在乾隆時代透過廣州口岸和中國通商,但是規模比英國小得多。可以說,法國當時在東亞的存在感很低。鴉片戰爭後法國曾提出與清朝結盟以對抗英國,包括幫助清朝訓練軍隊、兩國通商、建立軍火貿易等,法國試圖透過聯盟清朝增加在東亞的存在,被清政府拒絕。
經濟上講,清朝是軍政優先,清朝的滿蒙封建王朝的社會結構決定他不會過多考慮漢族商人的利益。一旦出現邊界爭端,清朝會第一時間中止中俄貿易。那樣的話,沙俄的遠東資金鍊就會斷開,沙俄遠東經濟就會受到重創。沙俄輕易對清朝動武,如同殺雞取卵、飲鴆止渴。
清朝那麼任性?動不動就中止貿易,難道不怕皇帝上朝時沒有貂兒穿嗎?
還真不怕,因為清朝不止有一個渠道進口毛皮。另一個渠道就是北美洲的皮貨商,他們走水路把貨發到廣州,清朝一樣可以穿貂兒,但是沙俄的皮貨商可就慘了。
且聽沙俄官員在恰克圖條約簽訂後給沙俄政府的建議——
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不要因“小事與中國開戰”,因為戰勝中國“絕非易事”;即使僥倖佔據了黑龍江,“我們從中究竟得到多大好處?因為這樣的遠征所要耗費的開支甚至在100年內也無法彌補……和平將被這一戰爭所破壞,與中國貿易也勢必要中斷,俄國的屬民——西伯利亞人必將陷入貧困和破產”。因此,“絕對不要因一件小事就與華人開戰,而應儘可能與他們友好相處,維護和平,努力增加邊境貿易,同時也不中斷今後前往北京的商隊”。
這也就是為什麼嘉慶十年來華的沙俄使團希望清朝開放廣州貿易給沙俄的原因,就是為了和北美在皮貨領域競爭。鐵路出現之前,海運成本要低於馱運成本。
山西商幫有清一代,山西商幫受到清政府一定程度的信任。山西商幫和清政府的合作在清初就開始了,到了晚清時期,山西商幫多次捐錢,為清朝支付不平等條約中的賠款,可以說山西商幫就是清政府的提款機。
山西商幫的貿易路線是著名的張庫大道——即張家口—外蒙庫倫—中俄邊境的恰克圖。這條貿易路線上的大宗貨品是茶葉,運輸方式是駱駝隊。山西商幫從南方收集茶葉,一路向北,在外蒙、沙俄邊境出售茶葉,然後購買皮毛或者換成銀子,再鑄成不易偷盜的、數公斤重的銀蛋,返回山西。當時山西向內蒙、張家口進行大規模移民,這就是著名的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清政府透過山西商幫的貿易增加稅收,同時,也利用山西商幫對蒙古地區進行經濟控制。這一箭雙鵰的買賣,清政府也是比較在乎的,但是,清政府眼中第一位的絕不是貿易,因為清朝說到底不是一個重商主義的國家,而是一個自命為天子中心的國家,他的外交核心是維持清朝無上的國家地位而不是發展外貿,清政府應該不會為了外貿與商業前景作出任何改變與讓步。這就是嘉慶十年沙俄使團出訪中國必然失敗的原因。
綜上所述,嘉慶時期的沙俄在中俄貿易中獲利甚多,又面臨拿破崙法國的威脅,即便是通商要求被清朝拒絕也不會輕易對清朝動武。不是不想打,而是不划算,抽不出人。
……
參考書目:
中俄關系史話
中法關係史話
嘉慶十年—失敗的俄國使團與失敗的中國外交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
-
8 # 曹老師xixi
在1806年,中國的皇帝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嘉慶皇帝,沙俄皇帝是剛剛繼位不久的尼古拉一世,這個時期沙皇俄國國力強盛,尼古拉一世由於剛繼位,計劃友好訪問一下“強大”的鄰國大清帝國,順便擴大一下商業利益,增加一些通商口岸,因此在1805年沙俄政府向清廷發出一封公函,大概內容就是吹捧吹捧嘉慶的功績,想聯絡聯絡感情。嘉慶皇帝回函也是類似今天的商業互吹,表示熱烈歡迎。
雙方官方一切對接好後,尼古拉一世非常重視,安排了240人左右的使團,並帶上貴重的禮物前往清國,尼古拉一世本來以為是一場愉快順利的訪問,沒想到結果確實沙俄的尊嚴被清王朝按在地下摩擦。
俄使團剛到外蒙邊界,由於訊息滯後理解偏差發生了一系列誤會,俄使團滯留近一個月,在不愉快的氣氛下,俄使團到達庫倫,在庫倫清廷皇帝安排官員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按照儀式流程,其中一環是需要向大清皇帝(畫像)行三跪九叩之禮,沙俄作為西方國家不願跪拜,雙方因為這個跪拜的問題鬧僵了,嘉慶皇帝是清朝皇帝中能力最差、資質也是最差的一個,不僅處事無能而且更加保守,嘉慶皇帝聽聞之後大怒,立即下旨驅離使團,聖旨內容大概意思就是我天朝上國給你面子你不要,現在帶著你的人你的東西滾回去吧。
來來回回一年,沙俄使團灰頭土臉的返回沙俄,尼古拉一世懷著期待的心情等著彙報,結果聽聞使團經歷,爆怒,朝野上下一致要求要給清朝一點顏色看看,萬事俱備之際,就準備要打大清王朝時,法國皇帝拿破崙在歐洲不斷取得勝利,對沙俄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對清作戰作戰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面對沙俄的進攻,憑藉嘉慶的能力,鹿死誰手也不一定,嘉慶也許是僥倖了,避免了一次敗仗,拿破崙也無形中幫助的中國。
後來沙俄內部一直在權利爭奪,又一直在和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開戰,所以也沒有時間攻打清王朝,一直到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沙俄才穩定下來,恰好清朝於英法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趁機佔領了清王朝外東北大片土地。
-
9 # 當代曹植
有!
沙俄本身內患外戰不斷,可用於遠東的經濟和人力資源以及軍事力量不足以對抗大清。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沙俄哪樣都不佔,所以入侵中國,不是他不想,按當時的條件,他是真是有心無力啊!
恰克圖貿易在沙俄亞洲貿易體系中佔絕對比重。也正因為如此,沙俄不會為了邊界爭端輕易與中國開戰。
沙俄早期在遠東的擴張動員的軍隊數量很少,通常最多隻有幾千人。這點兵力打打部落還可以。如果要和國內狀態穩定的清朝作戰並取勝,必須動員至少數萬人的兵力。陸運大量兵力到達西伯利亞,對於沒有鐵路的沙俄來說,本身就是很難完成的事情。
1805年,嘉慶十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海軍正在與英國海軍在特拉法加展開惡戰,他計劃統一歐洲大陸,馬上就要對沙俄動手了。
雖然沙俄有種種困難,但是依然透過俄美公司在遠東、北美擴張。在乾隆駕崩的1799年沙皇俄國批准成立“俄美公司”,俄美公司透過獲得沙皇的特許在鞏固沙俄北太平洋領土同時,向北美擴張。北緯51度已經進入清朝轄區,大陸上在清朝吉林將軍轄區。所以俄美公司把目光對準了絕大部分土地在北緯51度以北的庫頁島,在1806年開始對庫頁島蠶食。
-
10 # 青青說史
俄國自此始終都沒有過東征大清的念頭!即便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黃俄羅斯計劃也不是要靠武力去征服清朝,俄國對大清從未想過使用太多的武力,這是為什麼?
首先是因為俄帝國是歐洲國家,雖然英法等歐洲大國並不怎麼願意承認,但不能否認的是俄國離歐洲要比離大清國要近,所以這就決定了如果俄國要去歐洲以外的地方去擴充套件地盤,首先要解決眼前的事情,那就是歐洲和中東以及近東的事情,如果這些事情還無法處理完,那麼你認為俄國會投入大量的兵力和國力去和東方的大國爭奪地盤嗎?而且這個東方的大國還曾經打敗過俄國,顯然俄國在沒有處理完歐洲和遠東的事務顯然不會在遠東大規模用兵,特別是針對大清國。後防不穩談何遠征。遠交進攻不光是中國的專利。
其次對大清國用兵俄國並沒有把握,畢竟和土耳其的戰爭已經讓俄國精疲力盡了,和一個比土耳其還要大的國家動用武力,而且還在遙遠的遠東地區,那個年代還沒有修通西伯利亞鐵路,你覺得俄華人真的是傻大個嗎?
當然我們後來看到俄國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派兵侵佔了中國的東三省,可這個時候並沒有發現俄華人還想繼續大規模用兵來實現它的黃俄羅斯計劃?那麼此時俄羅斯在猶豫什麼?當然是在考慮新興的東亞帝國日本。俄華人在侵佔中國東三省以後,就發現大清國經不起俄軍的進攻,反而日本卻構成了俄國在遠東的最大威脅,這個時候俄國更沒有必要在對大清繼續進攻了,而是開始和日本進行對峙和周旋,果然沒幾年日俄戰爭爆發了。
總體來說俄國沒有東征大清的念頭,在嘉慶時期是因為俄國要處理歐洲事務和土耳其的戰爭,當然這段時間英法也沒顧上從海上入侵大清,也是這個原因,大清末年俄國也未想著動用武力侵佔大清的地盤實現黃俄羅斯計劃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崛起。大清晚期還真是沒有和俄國真正的打過一場戰爭,主要就是這些原因。
回覆列表
沙俄帝國對於領土的渴望是無止境的!
在康熙時期就屢屢寇邊,只是當時康熙多方調集兵力狠狠打,沙俄限於西伯利亞地理位置原因,無法及時配置更多人力物力,不得已停止了侵佔腳步。
嘉慶時期,清朝在體量顯得無比巨大,但是在區域性能力尤其是對外戰事其實無比虛弱,如果沙俄當時定下心開戰,滿清必然會損失巨大。只是滿清的外形唬住了俄國,畢竟一直到19世紀中期,滿清都靠外形嚇住了當時完成工業化的英法等國,遑論更早時期同樣落後的俄國了。
所以我認為,征討清國的心思一定有,只是彼此心裡都有犯怵,害怕打到最後兩敗俱傷。而且對俄國而言更想要的是去大西洋去歐洲的出海口。而對清國即便打下來一部分,也只能滿足俄國國內部分貴族地主的利益,對沙俄皇帝卻沒什麼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