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通行本第三章)
10
回覆列表
  • 1 # 騏說

    不能曲解為“愚民”,因為道家的思想宗旨是:清靜無為。所以,老子希望得道的統治者要“下民”、要“無爭”、要“德善”、要“德信”。同時,百姓也不要有虛妄不實的慾望,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們彼此的紛爭,形成良性的思想統一戰線,達到社會的和諧。

  • 2 # 川渝小哥請指教

    當然不是把百姓變成傻子!特定的歷史背景,其意思不同的。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國與國之間互相征戰、兼併,大國稱霸,小國自保,統治者們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紛紛招攬賢才,用以治國安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處處崇尚賢才,許多學派和學者都提出“尚賢”的主張,這原本是為國家之本著想。然而,在尚賢的旗號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競相爭權奪位。搶佔錢財,給民間也帶來惡劣影響。一時間,民心紊亂,盜賊四起,社會處於動盪、大變動的形勢。針對社會上被人們所推崇的“尚賢”這一主張,老子在第三章裡提出不尚賢的觀點,同時也批評了由“尚賢”而引起的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

    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慾”,他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然而,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斷地發展提高,所以老子的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消極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會現實動亂不安、矛盾突出,這是出於差別的存在,老子想用減少差別,來減輕或避免社會矛盾,這也有他進步的一面。

    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概念,認為要順應自然規律,做到“無為”。本章裡,老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慾、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慾”的純潔本性。

    不使人們貪慾,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儘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慾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去偽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東西。摒棄所有引起人的貪慾的東西,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推崇賢能的風尚,更被他認為是最易產生罪惡的淵藪。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難以理解。他理想社會中的人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沒有奢侈的物質享受慾望,也沒有被各種令人頭暈目眩的文化或知識困擾的煩惱。他是一個歷史的迴圈論者。在他的眼裡,讓人們在一種自由寬鬆的社會環境中保持人類純樸天真的精神生活,與自然之道相契合。

    高明的當政者和領導者應懂得自然之道,順應人的天性,讓下屬和百姓各盡其能,各守其職,各得其所,相安無事,而切忌用過多的條規制度來進行強制性約束,否則會適得其反。

  • 3 # 午夜櫻花語

    《道德經》第三章內容如下: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是老子介紹他無為而治的思想。他認為國君不應該過於推崇賢德之人。老子身處春秋時期,目睹宋國以墨子的“尚賢”主張來治理,反而更為混亂,有欺世盜名的所謂賢人身居要職,有政見不同的賢人紛爭不斷,所以他提出“不尚賢”,建議國君不要過於推崇賢人,而使人們產生紛爭。民,不是單指普通老百姓,而是人們的意思。

    老子認為國君不奢侈,不特別珍貴某種東西,那麼人們也不會去追求奢侈的生活和貴重的東西,大家就會安寧。有時候想想確實如此,大家都過著同樣簡樸的生活,自然盜賊絕跡生活安寧嘛。

    簡而言之,老子在這章裡陳述了“無為而治”的一個觀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家都能做到像修仙一樣無慾無求、簡單生活,那麼大家的生活就可以祥和安寧了。這只是老子一個理想的狀態,現實當中是很難實現的。

  • 4 # 逍遙谷逍遙

    保精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釋文:

    尚:崇尚,尊崇。

    可欲:欲者,貪慾也,欲者,情之應也。欲,樂色曰欲。

    知:同智,人有私智,則易鬼計謀私。智字在此為貶意。

    無知:無智巧之心。

    不尚賢,尚者,推崇也。賢者,世俗之賢,不是修道養德之聖賢。世俗之賢,辯口明文,棄道弄權。

    做為人君不要任用世俗中那些口才好,文章寫的好,缺少道德修養,玩弄權術之人。

    不要給這樣之人以高官重祿重權,這樣人們就不會爭名爭權了。

    人君不要喜歡那些金銀、珠寶玉器,世之稀少之物,應當把玉棄于山,把珠捐於淵,物迴歸於自然。

    這樣上化清靜,下無貪人。

    人們就不會為了私慾去盜取貴重之物。

    人君要放棄那些使人產生慾望的聲色,遠離淫聲美人。這樣人心就不會產生邪淫和惑亂。

    修道養德的聖人外可以治國,內可以治身,聖人治國與治身同也。

    上述講聖人教人君如何治國,下面說聖人如何治身。

    虛其心者,應以道治心,使心神清靜,去掉慾望,去掉煩亂,心無妄念,凝神調息,入於虛無。

    實其腹者,應抱道守德,安養五臟,使精氣不下漏,充實於腹。

    弱其志者,應柔和謙讓,不弄權術,不處權位。

    強其骨者,腎主骨也。當心志淡泊,除情去欲,陰精勿施,精氣滿足,髓滿骨堅。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使人們迴歸先天本性,反樸歸真,迴歸自然,淳樸無慾。

    使人們無智巧之心,

    使那些少數陰險之人,也不敢胡作非為。按著這種無為的方法來治國,那有治理不好的道理呢!

  • 5 # 蜩

    《道德經》有犬儒主義傾向:人不應被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禮節、慣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等習俗束縛,提倡對道德的無限追求,同時過著極簡樸而非物質的生活。

  • 6 # 正道行2818

    《道德經》第三章,內容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不為,則為不治。

    之所以得出把老百姓“變成傻子”之疑,大致是因為文中“使民”如何如何的錯識;同時,對文言文詞義的錯誤理解,對文的邏輯性缺乏分析,因此產生迷惑。

    文言文言簡意賅,一個字往往蘊意深刻。讀文言文,除了要理解作者所處時代的現實背景,不能以現代社會的標準去簡單地論是非,必須看到時代的侷限性;還不能用現在的詞義去解讀古文言字詞之義,作出錯誤結論。比如,文中“不治”,不是“不治理”的意思,而是“不能治理”也就是“難治理”之意;有的需要從邏輯關係上理清思路,作出正確理解,如,虛民心是使民心不亂,弱民志,是使民不爭不為盜;所謂亂心,就是心機太多;所謂弱志,就是為盜而爭的頹喪之志,不健康之志;理清了字詞對應關係、脈絡條理,翻譯才會正確,自然也不會得出錯誤的解釋,誤會了老子的本意,得出老子把百姓“變成傻子”的認識。

    那麼,第三章的正確理解就應該是:

    不崇尚賢能之位,使民就不會相爭;不稀罕難得之貨,使民就不會為盜;不顯現貪慾,是使民心不亂。 所以聖人的治理,是虛化其計謀心機,充實其飢腹,弱化其頹喪之志,強壯其筋骨,常常使民沒有心計和貪婪,這就使官吏不敢不作為,因此不作為,就成為難治。

    很顯然,“尚賢”,必然引起為名利的攀附相爭,物以稀為貴,必然會有人起謀盜之心;貪慾氾濫,民心就不能安定。因此,不主張民太重心計,有不正當的志向;故而就要關心民之疾苦,能使民飽腹強身,從而使民沒有心機和貪婪,因此官吏就必須要有所作為,如此就不會難於治理。老子的這一思想是積極的,如理解為消極,也就真錯怪老子了;《道德經》也就無道德可言了。

  • 7 # 意宗禪韻

    老子的無為是遵循道而不妄為,所謂過猶不及,並非什麼都不做。尚賢貴貨皆為過,所以不主張。

    最有爭議的是“常使民無知無慾”,好像是愚民的意思,其實不然。老子的意思依然是不該主張“過多的智”和“過多的欲”,使民心良善而已。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8 # 色即是空710

    實在民眾就應是這個樣子,現代交通訊息迅捷,經濟發達已不能理解老子的意思了。這段可反過來理解,民不爭則不尚賢,民不盜則不貴難得之貨等等。而孔子也有類似表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過草偃。大家都成為君子、真人,老子這段話自然就明白了。

  • 9 # 臘肉哥

    第三章的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fú)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崇尚賢才異能,使人民不至於炫技逞能而爭名逐利。不看重稀貴之物,使人民不做盜賊。不顯露足以引起貪慾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於被擾亂。

    因此,聖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排棄充斥於人民心中的各種成見,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軟化人民的犟執趨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執成見、不生貪慾,使那些"智者"不敢為所欲為。從事於無所成為的作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其實這一章節,是體現了老子先生的“無為而治”,並不是世人所說的愚民政策,也不是很多人所說的弱民政策,更不是說讓百姓都成為傻子。

    如果天下都實現順應自然,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國家就會繁榮富強,沒有苛捐雜稅,他們就能夠做到真正的富強,能夠做到真正的富足。

    而且在老子這一章節的觀點裡,我個人覺得它也體現了“人無分別心”的概念,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老子先生所說的“人性相同,人遇不同”。

    當我們真正做到老子先生所說的那樣,社會也會更加安定,也會出現“老死不相往來”的場景。

  • 10 # 了凡悟生

    不是。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不會青睞誰,也不會貶低誰,就看誰能夠適應自然,順應自然。

  • 11 # 無生道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不為,則為不治。

    本章節,老子有兩個訴說物件。第一個物件要求帝王“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要求帝王以身作則。

    第二個物件就是聖人之治的物件,也是國家治理的物件。我仍然理解老子給帝王獻出了“愚民政策”。

    古人書寫成本很高,儘量少寫字,多表達意思。結果有了今天含各種差異的解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

    通篇《道德經》,你可以透析出老子的心路旅程。本經書仍然需要我們深入解讀。

  • 12 # 喝辰記茶愛致良知

    是啊,老子就希望國民不要競爭,大家聽話就好。他可能倒沒有想讓人傻,不過按他這麼做變傻可能是必然的後果吧。可能在封閉系統(就是沒有其他競爭的國家或系統)下,這樣做有可能能夠執行一段時間。長期看會導致人種的退化吧。難怪最後道家沒有被政府採用。

    這一段體現的出來,老子可能是贊同國有經濟的。嗯,在國有的情況下,大家收入可能都差不多,就誰也不願意去認真做事了,慢慢的社會各類人各方面的能力也會退化。這樣社會不會有太多的競爭,也不會有太多的發展了,長期可能導致社會的財富很少,抗風險能力很低。蘇聯東歐都是因為這樣而崩潰的,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做了正確的決策,放棄了國有經濟,改革開放,確立私有產權。

    現代社會我們國家還是要跟其他的60億左右的人民去競爭呢,努力發展經濟科學文明。如果學著老子就這麼做下去的話,恐怕真的要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

  • 13 # 山西人老王

    老百姓本身是不是傻子?是不是上行下效盲目跟風?老子認識到了老百姓的傻,不是老子想讓老百姓變傻。聖人治國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避免老百姓學樣子去爭賢爭貨,多爭致亂。聖人清靜無為不以自己的私慾去幹預老百姓,則社會和諧天下大治。老百姓有了認識如果都自以為是互相不服必然天下大亂。想讓老百姓聰明起來會導致社會走向混亂。

  • 14 # 春臺96245986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概要》一書對”老子道法”第三章的解密為:不崇尚過度之賢,使民不與道相爭;不貴重難得錢寶之貨,使民不為盜搶;不見可引邪念之慾,使民不生禍亂。是以聖人之心治,在虛其混亂之心,實其不飽之腹,弱其閒情邪志,強其虛弱筋骨;常使民無歪知無邪欲,而使有野心邪智者不敢胡為也。故治情智順道有為,逆道無為,”為無為”,則無治理不好的。

  • 15 # Oo心語闖oO

    道德經著句話,當今社會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何老子要說百姓不能學習那麼多文化,是應為普遍的老百姓的富德都是不行的,文化學多了,德行跟不上。就會導致社會的混亂,什麼逗比的人都有,我優秀,我最棒,我不服,我,我,我,我。知道了吧。

  • 16 # 頭頭是道上君

    聽過傻人自有傻福不?那是境界。大家若各自拼付出,價值感應該比爭來的價值感更強。其實事實也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是求而不得的。卸掉大家爭名奪利的思想包袱,才能展現真正的精神富足。

  • 17 # 枯木生華算卦二十

    金銀財寶如糞土。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才是人生。老子並沒有說錯。只是讓天下百姓都到了修行人的境界!是你自己迷反而笑濟公活佛瘋癲!

  • 18 # 進化人跟我來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崇尚賢能,使人民不致對功名競爭;不重視難以得到的財貨,使人民不致淪為盜賊。不要顯現能夠引起慾望的東西,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擾亂。因此,聖人治國,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簡單,使人民的肚子填得飽,使人民的意志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強健。經常使人民處於沒有知識和沒有慾望的狀態,從而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致妄動。如果能夠實行無為,那麼,國家就沒有不會治理好的。

      聖人對於世事採用的是無為不言之教,那麼對於治國,應採取什麼政策呢?老子在此章中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象第二章一樣,老子也為這種政策尋找理論基礎。老子認為國家治理的標準就是“不爭、不盜、不亂。”而“爭、盜、亂”的原因是“尚賢”、“貴難得之貨”和“見可欲”。所以老子認為聖人之治應刻使人民無知無慾,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不爭、不盜、不亂”的治國的目的。

      老子是在進化的更高層次上看待治國的方針政策的。因為他自己做到了虛靜無慾。老子認為虛靜無慾是聖人生活的標準。前面說過,只有“無知無慾”才能使能量得以積蓄,從而完成自身的進化。如果你能暫時排除各種奢欲,能量在你體內積蓄,這種能量的積蓄在你的身體裡有明確的感覺。慢慢地,你會發現進化才是生命生存的最根本意義。老子所說的聖人就是這樣的超前進化人。他們視“賢能、難得之貨”以及“可欲”為“餘食”,只會阻礙自身的進化,因此無知無慾是聖人生活的標準。聖人之治就是推已及人。老子提倡使人民都像聖人一樣無知無慾,那麼自然沒有“爭、盜、亂”的現象發生。天下自然大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無為而治。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天下大治的時期,凡乎都是無為而治的景象。如。。。

  • 19 # 火夫

    在《道德經》中,老子從聖人治國和修身兩方面來講道理的。

    老子講治國要“無慾”,“無事”。認為只有這樣,人民才能有“自富”,“自樸”。從而達到天下有治。

    修身即治身,一人之身,譬如一國之象。必須恬然無思,惔然無慮,清靜無為。養好自己的精、氣、神。

  • 20 # 翩翩晚風

    是的,雖然古人很偉大,但不用忌諱什麼,現代人要比古人的視野開闊的多。那時候老百姓在統治階級眼裡和牛馬也沒什麼區別,老子寫書也不是給老百姓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愛已經走到盡頭,那婚姻還要不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