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如來

    “存天理,滅人慾”咋一看,好傢伙,集“儒道釋”為一家。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提出的。

    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淫慾、貪慾等。

    那我們來看看這位“大賢”的品德。可謂是“不敬於君”,“不忠於國”,“自私自利,”“道德淪喪”,“文化蛀蟲”來形容。

    朱熹宋代理學大師,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口號。它自己卻於兒媳通姦,還讓守寡多年的兒婦懷孕,亂倫。引誘尼姑作為小妾。可謂道德淪喪。

    同時朱熹對於訴訟有著非常重大的偏見,他認為,凡是涉及到訴訟,都是先論起尊卑、長幼、上下、親疏之分後,才聽凡人是非曲直的言辭,他的理念是要“以理殺人”。可是他卻未曾想過,如果訴訟按此原則執行,那麼有地位的人說什麼都是對的,下層人民如何伸冤?

    朱熹為了迎合宋朝“弱民思想”,刪改孔聖儒家主張,是很對不明緣由的人對孔聖不敬,認為孔聖文化毒害中華千年,這是不對的,我們來看孔聖形象,左腰挎劍,右手持書。儒家文化史崇文尚武。而到了朱熹手裡,閹割了尚武。

    它為何成聖?元、明、清三朝封為“聖人”。很有意思,三朝都是外族建立的皇權,朱熹的理論弱化漢族意志,以便統治者。朱熹可以說是集大成的小人,而非聖人。

    這能用它來代替。

  • 2 # 仰望天空

    人有本我,和自我,在宗教中還有一個靈體。本我就是我們的原始慾望,自我就是我們的理性,靈體可以理解為超我。宗教信仰就是讓靈體指導自我戰勝本我。

    本我是自私,貪婪,恐懼,兇殘……無一例外對我們這個社會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想想看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強姦,暴力,殺人,搶劫,犯罪的世界,你還有想活下去的慾望嗎。

    人人都向往平靜美好幸福的生活,個人素質的提高,才能促進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每個人都責無旁貸的責任。

  • 3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存天理,滅人慾”是宋朝著名儒學大家朱熹的理學思想的觀點之一,而並不是朱熹所發明的,是透過對前人儒學著作觀點的歸納總結,所形成的這樣具有概括性的一句話。

    天理”俗話來說就是天生的道理,在朱熹的理學中的“理”是事物的規律,是倫理道德的準則,也可以說是為人處世之道。“存天理”就是要遵守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要超越倫理道德的底線,做事做人要有個度。個人認為與道家的“道”是道理相近,只不過用來表達的詞彙不一樣罷了。

    “人慾”這個詞非常好理解,就是人的慾望,人對外界一切事物的慾望,包括精神和物質,是佛家的三毒之一。“滅人慾”就是要消滅這種慾望,消滅過度的慾望,不能理解成為消滅一切慾望,誰也做不到那樣,是要我們剋制自身的缺點,不要任性妄為。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不要理解偏了,更不要斷章取義,天理與人慾的關係並不矛盾。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剋制自身過度的慾望,達到格物致知的思維境界,難道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嗎?

  • 4 # 妙華心地

    這句話是宋代程朱理學提出的觀點。表面意思是要人們斷除一切慾望,因此,受到很多人詬病。然而,瞭解了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或許會有不同看法。

    程朱理學是在傳統儒家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儒學,它區別於漢學對儒家經典在文字註疏上下功夫,而是在經典基礎上,融合佛老思想提出新的義理。儒釋道雖為不同學派,但指向都是宇宙真理,必然有共通之處,“存天理,滅人慾”在儒釋道中均有體現,對現實生活也有指導意義。

    朱熹像

    程朱理學

    代表人物是程頤程顥以及學派傳人朱熹。他們提出,天地萬事萬物執行發展共同遵循形而上的法則,這個法則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即是顛撲不滅的“天理”,人們去除個人慾望,才能順應天理生存發展。

    滅人慾,強調的是去除慾望,而非人的本性,人性是善的,而人慾則會帶來惡。

    《朱子語類》: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在朱熹看來,吃飯是為了維持身體機能,這是人的本性,是天理,然而要求大魚大肉美味佳餚,這就是人慾。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是天理,而一個男人朝三慕四三妻四妾則是人慾。

    以此可以推演到,有安身居住之處,即是天理,要求豪宅豪車就是人慾。而人們有了這些慾望,會為了慾望而追名逐利,攀比之心也會隨之而來,進而產生煩惱甚至惡的行為,這是背離了天理。

    孔子像

    孔子強調克己復禮,對自己有所約束,迴歸本性《論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飲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樂享受,而應該把時間更多的放在追尋道上。

    孔子最喜愛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居住在常人不喜歡的偏僻簡陋之地,一竹籃飯,一瓢清水,僅滿足生命所需,但是顏回依然很快樂,這就是儒家推崇的。

    老子像

    老子少私寡慾、節制慾望《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也提出,絢麗的色彩、嘈雜的聲音、各種美味、縱情狩獵以及稀有的物品,都會對人產生不良影響,聖人只為飽腹而不貪求物質與聲色,這也是要人們去除慾望享樂。

    王陽明心學

    除了朱熹,被視為程朱理學競爭對手的王陽明也贊同“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

    王陽明主張“心即是理”,天理就存在於本心之中,而要發明本心,保持善的本性,就要剝離慾望。

    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則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則心之存者必多。

    王陽明像

    存天理滅人慾對現代社會的指導意義

    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更加需要提倡“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少了慾望,不會為物慾所累,不會將野生動物搬上餐桌,不會拼爹成房奴,不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更不會因此增加煩惱。

    慾望背離天理,即會讓身體產生不調,從而生病。如果人們真能寡慾知足,相信醫院的病患會少很多。

  • 5 # 榮恥鑑定師

    那天理是假的,而人慾卻是真的,其可是驅動人類進步的人慾,這個所謂傳統文化中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反人類的東西。

  • 6 # 路上有長生果

    單憑這句話說一個人的見識和智商是沒有辦法的,但可以看看他的其他解釋啊!

    比如什麼是天?不知道!

    什麼是理?不知道!

    什麼是人?不知道!

    什麼是欲?還是不知道!

    這他媽的他怎麼知道要存天理?怎麼知道要滅人慾?

    所以,不管是誰說的這句話都是個蠢貨!除非他說明了上面的問題。而說明白了上面的問題,就不會說存天理和滅人慾了。天理就是人慾,人慾就是天理。不同的是天理不只是人慾,而人慾必然是天理。

    這話也可以罵老子,自然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鬼,憑什麼對萬物指點?還天地不仁?

  • 7 # 天下收藏2003

    這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顥、程頤提出的道德修養目標。理解為儲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滅人的私有慾望。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慾。義即是天理,不義即是人慾。忠即是天理,不忠即是人慾。孝即是天理,不孝即是人慾。心平氣和即是天理,浮躁驕狂即是人慾。是謂存其天理,滅其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屬於心性修煉

    “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 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

    簡單的說,“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 8 # 元通書院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覆,覺得傳統文化現在真的到了刻不容緩需要恢復的時侯了。中國的很多文化是建立在生命科技的基礎上的,比如《大學》,都是修行放法。“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即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性,真如。去人慾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接近天理的過程。《大學》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止與觀,不論什麼法門都從止念開始。到一定的時侯,就能達到無念,身心化空,根塵脫落,就見到本性,也就是本來面目,真性,真心,天理,本來如此。如果沒見性,永遠也不可能弄明白,現在很多沒明心見性的人也講經典,講心學,這都是笑話,誤人誤己,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你講的只是理論,表面的東西,不可能與聖人心心相印。但願現在的年輕人多下功夫,傳統文化不但要理悟,還要證悟。

  • 9 # 追尋遠方的詩

    朱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將儒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集中體現。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常常對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做出片面的理解。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存天理,滅人慾”呢?它能為當今社會提供怎樣的借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何為“天理”,何為“人慾”

    《朱子語類》有云:

    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學問”;《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在朱熹看來,“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不是他自己發明的。朱熹認為,在傳統儒家經典裡已經蘊含了這種思想,而自己則是將其提煉和歸納。那麼,在朱熹看來,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它們兩者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朱熹畫像

    “天理”即合規律、合道理

    過去,一般人往往會把“天理”解釋為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不錯,“天理”的確包含著“三綱五常”,但“天理”絕不等同於“三綱五常”!

    “天理”包含事物發展的規律、道理之義。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朱熹認為,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規律的。事物執行的常理;為人處世的道理;家庭生活的倫理……這些無外不是“天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天理”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具有規律性的,是符合社會基本秩序的道理。

    “人慾”——合理的欲求與無節制的慾望

    朱熹的觀點認為,“人慾”包含兩個不同的方面。一個是合理的欲求,一個是無節制的慾望。朱熹認為,合理的欲求不能算作是“欲”而應把其認為是“天理”。因此,朱熹主張的“滅人慾”顯然指的是後者。

    因此,朱熹提出的“滅人慾”不是要扼殺人性,滅除食慾、愛慾等,更不是說要消滅人的進取心與上進心。

    那麼合理的欲求(或者是說“天理”)與無節制的慾望之間的界限是什麼呢?

    “天理人慾同行異情”

    《朱子語類》有云:

    有個天理,便有個人欲。蓋緣這天理須有個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慾出來。

    朱熹認為,天理和人慾是相伴而生的。而“人慾”的產生是因為“天理”沒有被安頓好。這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怎麼理解“安頓”?

    在我看來,“安頓”是人對“天理”的執行。對“天理”執行得好,那麼“天理”就是被安頓得好。反之,若執行得不好,“人慾”就產生了。朱熹曾透過一個問答的形式來說明“天理”和“人慾”之間的界線。

    ▲《朱子語類》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這個問答,非常清晰地說明了“天理”與“人慾”之間的界線。正常的物質和生理需求是“天理”而非“人慾”。

    一個人渴了想要喝水,餓了想要吃飯,那是正常需求,是“天理”。但,渴了,不僅要求要解渴,還要求要喝果汁;餓了,不光要吃飯,還要求要有山珍海味,那便是“人慾”了。因此,我們可以說,“天理”與“人慾”的界線是清晰的,但又像是一層薄霧,很容易越過。

    那麼,朱熹為何要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呢?

    控制思想,重振綱紀

    朱熹生活在南宋時期。南宋是半壁江山,內憂外患。在內,社會各階層矛盾尖銳,朝政腐敗;在外,又有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南宋統治岌岌可危。

    朱熹對傳統儒家學說進行改造,並融入釋、道等思想,繼續發展理學思想,積極倡導“存天理,滅人慾”。其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南宋封建統治!

    一方面,透過“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控制民眾思想。做人要安安分分,在自己的位子上做好自己的事兒,不可壞了綱紀。

    同時,讓民眾不要有過多的“人慾”。有吃有穿就好,不要去追求吃好穿好!“人慾”少了,社會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另一方面,透過主張“存天理,滅人慾”,規勸統治者要剋制自己的“人慾”,不可貪得無厭。同時,要做到順承天理,在其位謀其政,不可敗壞朝政。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存天理,滅人慾”是維護封建統治的一方“良藥”。

    時至今日,“存天理,滅人慾”對當今社會有何借鑑呢?

    “存天理,滅人慾”對當代社會的啟迪

    儘管,“存天理,滅人慾”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而提出,但其中仍不乏合理因素,能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一些借鑑。

    尊重生態規律,維護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

    朱熹宣揚要遏制不必要的慾望。當今,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人類對自然無止境的索取,讓自然環境傷痕累累。同時,自然環境的破壞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地質災害頻發、環境汙染、各種疾病隨之而來等等。

    因此,人類應該要剋制自己過分的慾望,不可過分地向自然索取,要尊重自然規律,保持人類自身與自然環境的動態平衡。

    國家公職人員應恪守本職,不可貪圖私慾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國家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求私利。因此,我們必須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存天理,滅私慾”。這裡的“天理”是指為人民服務。國家公職人員是人民選出來的,是要為人民謀幸福的,而不是利用人民對其的信任,來謀求不正當的私利!

    因此,要加強廉政建設,加強對國家公職人員的素質的培養,堅決反對和打擊腐敗,保持國家公職人員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總結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提出的。不少人片面地理解“存天理,滅人慾”,導致對其持完全否定態度。但其也有積極的一面,如:要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要剋制不合理的慾望等。這些積極的方面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經典,而且對於當今社會發展仍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10 # 悟道與菩提

    論人慾與天理的關係

    很多人博學多才,善於總結、追溯古代智者的理念思想,期望引經據典,深入講解,認真傳播,使得優秀的人文思想發揚光大,造福社會,實乃社會之幸,其人貢獻卓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解人間智慧,才明白人生的價值。真理在實踐中行走,才能領會真理的正解。偉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點不錯。

    朱熹思想“存天理滅人慾”,天理易懂,人慾難除。佛教思想可以說把滅人慾的思想踐行到了極致。佛教思想讓人破除慾望,得到解脫。但難道我們都要隱居山門嗎?你要這樣理解,你就是誤解了佛教的思想,並且是徹底地誤解了。

    “存天理,滅人慾”,“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等思想與佛教思想不盡相仿,但又截然不同,佛教思想要深入得多,需要深入學習方得其意之一二。人是活生生的人,慾望滅盡就全歸為灰燼了,世界也不叫世界了。

    世界還是要精彩,人生也還是要精彩。慾望要有大欲望,當世界裝在你心中,人類裝在你心中,你的慾望將能得到昇華。如菩薩普度眾生的慾望,那是多麼偉大。

    人慾非是要滅掉而是要昇華,把天理裝人心,真正理解了天理,慾望便是為天理服務。正所謂“萬物輝花唯我現,眾生韶華不離心”。讓大愛成為慾望,還有什麼理由要滅掉慾望呢?

  • 11 # 大日突泉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是由宋代著名理學大師程顥、程頤提出的道德修養目標。後世人斷章取意評判宋明理學時,多言“存天理,滅人慾”禁錮了人的自由等。此處“人慾”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慾望,如私慾、淫慾、貪慾等,這些慾望是要革除的!

    其實二程所提的“存天理,滅人慾”一點新意也沒有!也沒能在儒學老祖宗孔丘的基礎上創新或超越,只是玩弄文字遊戲!

    孔丘在2000多年前即已提出“克己復禮”的道德修養標準。這個“克己復禮”不正是“存天理,滅人慾”嗎?你看,“克己”就是“滅人慾”。而“復禮”也就是“存天理”!

    只所以要“存天理”,是因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統一遵循的價值準則!不遵天理則天地翻覆,萬物難興,社會人倫秩序混亂!

    “而滅人慾”,對個體而言就是要在道德層面約束自我,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慾望!盡力杜絕不合天理的欲求!對於團體或社會而言,既要約束內部個體的慾念,也要約束以整體表現出來的非正義的慾念。墨子提倡的“兼愛”、“非攻”思想用來束約團體是再恰當不過了!

    當今社會,世界上的各個國家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各國要做到“存天理,滅人慾”很難!為了一點土地,為了一點水源,為了一點石油,甚至是為了一口氣,就互相開火,大打出手,屢見不鮮!

    中國在國際上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把古老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在處理國與國關係中發揚光大了!

    當然,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統治階級刻意割裂“存天理”與“滅人慾”之間的邏輯關係。藉口“存天理”而將廣大被統治階級的合理的“人慾”給強滅了!

  • 12 # 達旗老康

    符合道德規範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理要存,不是邪惡慾念,而是正常的七情六慾也要有。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實際上是封建統治階級為奴役人民,以及他們的屬下一心一意為他們效力,而不能有其他慾念所製造的歪理。他們的理就是天理,屬下和老百姓不能有任何慾念。我們現在的天理和封建社會的天理是截然不同的,能把現在的天理和自己的慾念統一起來,就會是不錯的好人。

  • 13 # 老崧

    天,是系統的代名詞。

    天理,是系統內各元素執行的規律及相互間關係衍化的規律。

    人慾,有可能危害系統健康運轉的那些想法慾望。

    人世社會的天理就是【仁義禮智和信】六大文明的迴圈體系。具體的社會大格局就是:仁生信,信生和,和生智,智生禮,禮生義,義生仁。單論政府的直接生髮,是大仁生小信,小信生大禮,大禮生小和,小和生大義,大義生小智,小智生大仁。這裡的大小表示主要與輔助特性。

    單論個體與私體,是大信生小禮,小禮生大和,大和生小義,小義生大智,大智生小仁,小仁生大信。

    這就是天理的生髮秩序,可順不可逆,可運不可滯。

    義者,利也。從格局上看,大利集中,必須大仁普惠。比如明朝末年,官僚士紳財團捆綁如饕餮,只知道進,不知道出,導致國家與人民都缺錢,導致明朝崩潰,導致闖王李自成在京城把貪官汙吏劣紳惡財團殺了個乾淨。

    這就是人慾壞了天理的後果。

    前些年流俗中盛傳饕餮文化時,就引起了許多懂歷史的人對亡國的擔心,幸好有黨中央扭轉了大勢。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主要應用範圍在於中上層,不在下層人民百姓。

    過去人們對這句話的厭惡,是因為頂層突破了它的使用定義域,用在了底層,便於統治剝削階級的為所欲為。

    對西方人來說,人民百姓的家,風能進雨能進,統治階級不能進。

    對華人來說,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權者須用勢者須用財者須用名者須用而且必須仔細用,生存境的人民百姓只需針對性的用。

    一孔之愚,供君玩笑。

  • 14 # 唐偉元

    “存天理,滅人慾”是北宋儒家人丟擲來所謂的高論,其實,天理本來就存在,是自然而然存在,本就不需要人要她存在,人慾也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為什麼一定要滅掉呢?

    其實,天理和人慾是一個東西,如同心即理一樣,一切都應該隨其自然,不應該放大人慾,也不應該滅人慾,就如同天理,誰都滅不了

  • 15 # 飄1962

    這就是我們在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時所要拋棄的儒學思想。什麼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就是符合封建衛道士的天理,就是隻許州官放火而不許百姓點燈的天理,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天理,就是不許你有一己想法的天理……

    你想入職護士嗎?那你就得陪領導去喝酒,否則,你就得被辭退……

    你可以拿著公費去留學,然後回過頭來可以大罵自己的國家與國民,因為她有人脈有平臺,這就是天理,小老百姓只能捱罵,而罵人的人依然於美國逍遙自在……

    知道滅誰的人慾了吧?滅你沒平臺沒人脈的小民人慾,而那些混到一定高度並掌控平臺的人,他們的人慾不但沒人滅,還能變成“天理”,滅不得了……

    君不見,明星大款以及某類人……他(她)們出軌或者進行錢(權)色交易,那不是墮落而是浪漫,你人微言輕的小民出軌那就不是浪漫而是墮落。浪漫和墮落在“存天理滅人慾”面前,有時是一回事,有時就不是一回事,區別就在於用於不同人的身上。

    中國傳統文化好啊,中庸啊,誰嘴大誰說了算,有些人可以想存他們的天理就存他們的天理,想滅你的人慾就滅你的人慾……

    現實很骨感……

  • 16 # 夏世平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有句話叫"天理昭昭,報應不爽”。這句話也深刻地警醒著世人,天理是不可違抗的,是必須遵循的自然法則。任何個人的七情六慾,都該遵循天理。一旦衝破抑制慾望的牢籠,必將會受到的天理的懲罰。

    來看當下最撩人眼球的"性侵養女案"。我們說,某人喪盡天良,"六親”不認。那麼,哪為“六親"呢?毫無疑問,父(母)子(女)關係在六親中佔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六親"也不僅僅是泛指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它已經延伸到法理所認同的親緣關係,具體到父(母)子(女)這一親情,就不僅僅是指親生子女,它還應當包括繼子女、養子女、義子女等等在內的父(母)子(女)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性侵養女,是觸犯天條,違背天理的。

    "性侵養女案",目前正在進行案件的偵辦之中。相信相關令人不齒的細節不久會便公之於眾。儘管嫌疑人在找"以戀愛為名"、"已帶回家見父母"這些貌似"正當"的理由為自已開脫。但實際上,以中國現行法律對強姦婦女的界定及其司法實踐看來,都對是否違背婦女意志這個要素為重要依據,以致於有婚內強姦罪屢屢發生。可以預見,嫌疑人最終會大機率因強姦身陷囹圄,再一次上演天理完勝惡欲的生動事例。

    早在兩宋之際,程顥、程頤、朱熹等一代代理學大師,都是極力推崇"存天理、滅人慾"這一自然法則的好手。進入明代,號稱"程朱理學"相對立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更是用"知行合一"這一理念將"存天理、滅人慾"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性侵養女"之所以形成,就是案件嫌疑人對"天理"的認知不明,對自已的慾望把持不力,從而無法"存天理、去人慾",當然就無法"知行合一"。他必將在道德和法律的雙重拷問下無地自容。

  • 17 # 靜裡水聲1

    存天理,滅人慾。邪說理論也!就是要滅掉人之色慾,強迫女人裹足,緊胸,足不出戶,二門不邁!以免男人見了,引發色慾!

  • 18 # 路人甲也被佔用

    我認為對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和頂禮膜拜都是錯誤的態度。辯證的看待問題,老祖宗的話是有大智慧的,但同樣也使有其歷史侷限性的,因為時代是在進步的。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當然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對於這句“存天理、去人慾”,我是這樣理解的:在這次全球性的疫情中,某些國家和政治人物及人民對疫病的不同反應,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句古話。東亞漢文化圈國家和地區,人們很快聽從政府要求或建議,紛紛帶上口罩、保持距離、居家隔離,透過限制自身自由甚至是被迫減少收入以求共同戰勝疫情,這就是“存天理,去人慾”。而反觀一些西方國家,普通人為了自由反對各類限制措施,並且歧視亞裔戴口罩的行為,以及西方政客消極抗疫、積極甩鍋的行為,就生動的詮釋了西方民族“去天理,盡人欲”的文化取向。

  • 19 # 發歌放牛

    傳統文化中的“存天理,滅人慾”一說,我的理解是這樣:“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之仁愛之心。“人慾”是私,是小惡,是人之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心,修身養性。通俗的理解就是要防範杜絕私慾的過度膨脹,維護弘揚社會文明及政風民風的清正純潔,倡導健康和諧的文化道德觀念。

    至於“存天理,滅人慾”是出於何處,哪位哲人先言,我們暫且不論,就談它對今有何積極意義好了。簡言之,對於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以及公與私的矛盾;如何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培養人們自律互愛、誠實守信的道德行為,維護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生存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作用。

  • 20 # 布魯斯佛燦

    古人云:說你對,你就對,不對也對;說你不對,你就不對,對也不對。首先要理解“存天理,滅人慾"這種學術思想所產生的背景。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政治文化上重文輕武,文人輩出;岳飛,辛棄疾,陸游,李清照,文天祥等都是這個時期的名人。其中朱熹就是這個時代的文化代表人物,他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詩人,並且著作很多,他的理學影響了後世幾百年。那麼朱熹的理學思想是怎樣產生的呢?首先,我們要了解自漢朝以後,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的各個朝代的帝王和民間大眾,都尊崇儒釋道文化,但對於儒釋道崇尚的側重點不同,在宋朝以前的各個朝代,帝王和民間大眾側重於佛教和道道,文人側重於儒家,自“三武一宗"滅佛後,佛教和道教幾起幾落,到了宋朝,佛教和道教衰落了,除了專門修行和修道的信徒以外,普通訊眾對佛道義理的教育越來越不理解的那麼深了,或者是理解了而不勤於修行,佛道教育就漸漸的成為學問而不是真正修行了,這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末法時期。朱熹在歷史上被尊稱為朱子,是儒學集大成者,可見和孔子地位差不多了,他傾注大半生心血,集諸家之說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註解,合稱巜四書章句集註》,極力推崇孔孟學說。朱熹不但是大儒士,而且應該是對佛學道家有很刻的理解,只是他側重尊崇和推崇於儒學,這個可以從他的著書《太極圖說解》和《周易讀本》可以看出來,所以朱熹不但是大儒,而且佛教、道教、歷史、詩詞、書法都很精通,他的著作達600餘卷,2000多萬字,能有這樣的學問,我們現代人是忘塵莫及啊!那麼朱熹為什麼被稱為理學家?,那是因為他想用義理的方法來闡述孔孟之道,也就是說他儒學造詣很高了,想再上個層次,以結合佛道和周易給儒學作一個形象具體化的表達闡述方式,所以“存天理,滅人慾"貫穿他一生的思想,就稱為理學。那麼我想理學應該就是道家和儒家結合中的一種表達方式,但主要以儒學為側重點。這是因為在當時社會背景下,雖然佛道沒落,但學佛求道的人依然很多,朱熹感覺到社會上民心衰敗,這樣對國家不好,有礙於國家中興,才走上教育和著述活動,我認為他並不是反對佛教或者是道教,而是在佛道和儒學之間架了一座橋,把二者結合起來,所以他的“存天理,滅人慾"應該這樣解釋:哎呀,你們不要整天學佛啊求道啊,佛在三界以外,不生不滅,想成佛,別妄想了,你們想成仙,仙在天上,也別妄想了,做為人要活在現實當中,做為人,只要“存天理”(理是周易中的理、象、數),心中一定要有佛心有道心,但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滅人慾"啊,把我們的慾望慾念降到最低就了不起了啊(欲在佛法中指的是煩惱、貪、瞋、痴、聲、色丶香、味、觸丶法;道教講的是相對的無慾無求,無為而無不為;儒學的欲講的是人世間男女之慾)。但是朱熹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欲指的是佛法的欲(煩惱)還是儒學的欲(男女之慾)不知道說沒說清楚,又因為朱熹是理學家、哲學家,而不是宗教創始人,他只是在儒道之間架了一座橋,而這座橋在當時是一座名橋,受益了不少信眾,而如今這座橋(朱熹的著作)年久失修(後繼無人沒有傳承),以至現在的人對他的思想理解的不夠透澈,不知這是現代人的無知,還是對古聖先賢的不夠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21歲了,很迷茫不知道幹什麼,和個廢人一樣,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