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葉過河

    面對這樣的問題,老王先想為馬兒抱個不平:你倆愛打不打,關人家小馬寶莉什麼事?小羊蘇西也不答應啊?更別說小豬佩琪了!扯遠了,但是為了比較兩位好漢的真實戰力水平,還是先得委屈一下馬兒。

    全能林沖

    林教頭是梁山好漢中,少有的馬上槍,步下刀,無所不能的萬金油型人才。就是說林教頭在馬上能使槍棒等長兵器,在馬下也可以使朴刀等短兵刃。

    這樣的人才書中明確描寫過的至少有玉麒麟盧俊義,青面獸楊志,以及九紋龍史進。其他的都是單一作戰兵種,能馬上的不馬下,能拿長槍的不用短刀。

    林沖在馬上馬下都有很多經典戰例,而且在全書的戰鬥中保持不敗戰績,這就非常難得了。馬上能生擒一丈青,馬下也能大戰青面獸。

    步下武松無敵

    相較起來,武松的作戰能力比較單一。雖然武松殺了很多人,但是作為梁山上的步軍統領,從來沒騎馬跟人作過戰。看電視劇的時候,我都心疼他和魯智深。人家騎馬一頓衝,這倆文玩愛好者,一人掛一串大念珠,從來都是腿兒著去。魯智深還得拿著六十二斤的大禪杖,看著都累。

    武松在書中基本也在戰鬥中保持不敗的戰績,雖然最後被包道乙的飛劍砍了一條胳膊,但是飛劍屬於魔法攻擊的範疇。全書中物理攻擊的戰士遇到法師沒有好使的,強如盧俊義遇到書中最菜的法師寇烕,也是轉身就跑。寇烕只會火系法術,就相當於葫蘆娃裡的火娃,被喬道清一頓三昧真水就給滅了。所以說被法術打敗了也不丟人。

    假如林沖騎馬戰武松

    雖然武松不騎馬,但是不代表武松不會跟騎兵作戰。在南征北戰的時候武松殺了四個馬軍將領,實打實的在馬上被武松擊殺了,所以說武松雖然不會騎馬作戰,但是對戰馬軍將領卻非常有經驗。

    有看官會認為武松作為步兵將領,基本是騎兵得勝之後奉命掩殺,起個打掃戰場的作用。確實徵遼國時斬殺耶律得重,和徵方臘的時候斬殺方貌,都是在對方敗逃時,被打野的武松,先把馬砍死砍傷,然後趁對方落馬之際,直接幹掉。

    但是在徵方臘時,武松還十分精彩的秒殺了杭州二十四將之一的貝應夔。當時魯智深和武松雙戰江南國師鄧元覺,鄧元覺不敵二人敗逃,二人去追殺。貝應夔出來接應,按說方臘手下的將領實力都不弱,要不也不能殺死梁山軍大半將領。貝應夔是生力軍,而且主動出戰,體能和氣勢都不落下風。可是武松見他一槍刺來不躲不閃,丟掉手中一把戒刀,抓住槍身一下把他拉下馬來,用另一把戒刀,瀟灑自如的把他秒殺了。

    可見武松雖然不騎馬,但是也並不懼怕跟馬軍將領作戰。而且戰術運用靈活自如,無懈可擊。如果林沖跟他騎馬交戰,一得防止他直接襲擊戰馬造成自己落馬;二得防止自己的丈八蛇矛被武松拉住,自己落馬,或者失去兵器落入下風。

    而且書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還能醉打“三年泰山爭交,不曾有對”的蔣門神,雙臂舉起天王堂前五百多斤的石墩,可見其力大過人。書中只說林沖槍法高超,可沒說他天生神力,所以一旦蛇矛被抓住林沖必處於下風。

    這麼說來林沖騎馬戰武松勝算不大。

    假如林沖步下戰武松

    這兩個人雖然都是書中的主要人物,但是在書裡基本沒啥交集。他們之間的戰力只能從其他方面的資訊橫向比較。

    林沖在梁山的時候跟楊志打了四十餘合不分勝負,然後被王倫給叫開了。由於書中一句“戰到分際時”很多看官也是吵得不可開交。就算林沖略戰上風,其實優勢也不大,暫且就算個五五開吧。

    楊志上二龍山的時候,跟魯智深戰了四五十合也是不分勝負。可見在步戰方面林沖、楊志和魯智深戰力是相當的。

    魯智深跟武松沒有直接交鋒,間接上也不好比較。從梁山排名上,兩個人功勞差不多,但是以前魯智深的官職比較高,在二龍山的時候也是第一寨主,所以排在武松之前也屬正常。武松力量大,魯智深的力量更大,曾倒拔垂楊柳,而且天天拎著一個六十多斤的禪杖當武器,力量上應該在武松之上。兩人的武藝也是不相上下,書中多有精彩表現,上梁山之後也常常一同行動。

    但是武松的機智卻在魯智深之上。在十字坡,魯智深被孫二孃麻翻,差點成了肉餡。而同樣的伎倆用來對付武松就沒用了,武松輕鬆的就把孫二孃反制了。

    而且魯智深血槽太短,一餓了就打不動。在瓦罐寺就因為餓肚子就沒打過崔道成和丘小乙。武松則是遇強則強,越在絕境越能激發出驚人的戰力。景陽岡打虎,飛雲浦一VS四的反殺,都是絕地反擊的絕佳表現。

    所以綜合考量兩人老王認為,二人對戰短時間內不分勝負,但是論持久戰武松還是略佔上風。

    林沖武藝雖高,但是為人卻十分慫,面對逆境只想逆來順受。董超學霸兩個菜鳥加害於他,他都沒想過要反抗。

    綜上所訴:林沖在馬上對戰武松沒有勝算;在馬下對戰武松可以一戰,不過如果到了搏命的階段,最終獲勝的終將是逆境中的王者武松。
  • 2 # 會講故事的明月

    俗話說:馬上林沖,馬下武松。林沖號稱小張飛,武松本是打虎將,這兩個人如果相遇,誰更厲害些。個人以為如果是單打獨鬥,武松佔上風;如果統領大軍,自然是林沖。林沖是帥才,而武松只是大將。 先說天生神力:打虎英雄武松是施公著力刻畫的頭號英雄,不惜用了十回濃墨重彩渲染武松的英雄形象。什麼“天字號神力”、“水滸寨中最英雄”等讚語紛紛加諸武松身上,雖說對一個人的讚美之辭並不等同於此人戰場上的實力,但是至少這些讚美不是白給的。同樣是被押解,林沖在小小兩個解差面前受盡欺負,任人宰割;武松卻根本不把解差放在眼裡,“手把枷只一扭,折作兩半個”,象殺兩隻小雞一樣反而送了兩個解差上路。這種膽色、這種狠勁,如果用在戰場上誰敢說不會平添幾分戰力?  再說豪氣干雲的膽略:武松在千軍叢中所向披靡,屢屢出彩,可惜沒有同公認的一流高手對決過,但是尤其如此,反而給了他的武力更多的想象空間。好比朱仝是關勝第二,石秀是武松第二;關勝之武藝高過朱仝,正如武松之武藝高過石秀。“石秀武藝不低似孫立”,自然武松之武藝就高過孫立;孫立武藝不遜五虎八驃平均水準,武松武藝當然就高過五虎八驃平均水準。高出多少呢?  誰也不知道。 武松和呼延灼對決:三山攻打青州時,雙方開戰三五次。魯智深楊志都同呼延灼交過手,桃花山下遲到一步的武松當然不會放過大戰雙鞭將的機會的,只是他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雖然楊志有言:“若是拿下此人,取此城子,如湯潑雪”,但是呼延灼更多的起著鼓舞官軍士氣的精神作用,並非神勇到了可以對付二龍山的三位英雄的車輪大戰的地步了。呼延灼很會行軍用兵,絕非只知好勇鬥狠之輩,他一見形勢不妙,溜進城中大吉。可見呼延灼和武松相仿,或者武松不會秒殺呼延灼,甚至以三人之力對呼延灼束手無策,說明呼延灼不比武松差。 呼延灼與林沖相比, 林沖與張飛形似而神不似,豹頭環眼的林沖具有趙雲的英氣,更加上了儒雅的氣質。由此可見施公對林沖的寵愛,比起呼延灼要更厲害一些,甚至和玉麒麟盧俊義相仿。林沖有個技戰特點,就是鬥到“分際”顯神威,關鍵時候暴喝一聲,手起矛落,解決戰鬥。這個特點表明林沖不但強於發現破綻,而且善於製造假相,發現了你的破綻還不動聲色,慢慢和你耗著,等你放鬆警覺,認為林沖的實力也就這樣了,然後突然發力,一擊得手。這種戰法深合兵法,極具實戰優勢,堪稱恐怖。所以筆者以為林沖屬於深不可測那種高手。 不過林沖和武松都是北宋武術大家周侗的學生,只是林沖和盧俊義乃正宗嫡傳,而武松只是掛名弟子。武松打虎後,縣令孫國卿為了巴結權貴,派武松送虎骨膏到京師給高官,武松滯留京師,結識周侗。周認為武松力大,但是拳術上缺少修為,因此加以指點,可惜二人交往時間太短,僅兩個月武松就拜別周侗回鄉,此後再未得相見。武松在拳術武術上的不足,在此後多次暴露,比如鬥殺西門慶,拳打蔣門神,都曾經吃過虧。但是他跟隨周侗入御拳館遊歷,大長見識,因此西門慶在獅子樓擺出金貓捕鼠的兇險步子,武松雖然不知破法,卻識得厲害。同時,周侗傳授武松的鴛鴦腿,也是武松的殺手鐧。這一手奇特的武功被武松傳授給了好友金眼彪施恩,也成了施恩的看家功夫。 ​可見若是馬下戰,自然是武松打遍天下無敵手,此人天生神力,能打死猛虎,說明此人著實厲害,真的是力能扛鼎;但若是馬上論兵,自然還是林沖更為厲害,此人遇強則強,真的是一流高手。

  • 3 # 劉海888

    林沖為八拾萬禁軍教頭,馬上功夫,馬下功夫了得,特別是馬上功夫更是幾乎無人可匹敵;而武松呢,喝醉酒打死老虎,威名遠揚,步戰功夫堪稱一絕,也是絕乎打遍天下無敵手。縱橫一生,幾無失手。所以兩相比較,林沖決戰武松,最好是馬上。如果是馬下,如果回合過多,一百招以上可能就是武松的天下了,也就是武松的勝算要大一些。

  • 4 # 一樽墨趣

    林沖武松倆人的功夫都很了得,相比之下,林沖和武松各有千秋。其因如下:

    1,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功夫自然是軍中之首,在官府做事,自然見識廣博,素養較高。

    2,林沖是槍棒教頭,當然最善於用槍了,尤其是馬上功夫,更是得心應手。馬上林沖肯定是名不虛傳的。

    3,武松的智商高些,綜合能力較強,能靈活變通,在武功不相上下的情況下,博的是智慧。

    4,武松有勇有謀,反應很快,該狠的時候,他會不擇手段的去達到目的,心狠也是當時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5,林沖與武松與單挑,如果在馬上,肯定是武松會做林沖的刀下之鬼。因為林沖善於馬戰。

    6,林沖與武松與單挑,如果地上,林沖肯定會做武松的刀下之鬼,因為武松善於徒手搏擊,並且殺氣大,張督監一家幾十口人被殺,足於說明這點。有道是:無毒不丈夫。

    7,至於要不要騎馬,那是看情況而定的,此一時彼一時,戰場上瞬息萬變,難以想象。

  • 5 # 綠野萍蹤01

    首先,我不贊同這句話,所謂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原本就是一句脫離《水滸傳》的江湖話。在施耐庵的筆下,馬上並非林沖最厲害,馬下也絕不是武松是第一名。當然,如果是讓林沖與武松打一場,無論馬上馬下,林沖的總成績肯定要比武松好。

    林沖絕非《水滸傳》馬上第一

    林沖在梁山上的排名很高,位居第六,在武將總排名中則高居第二,僅次於關勝。就以排名來看,林沖也不是梁山馬上第一。那麼,是不是施耐庵按照《三國演義》五虎將的排序,關羽的後人關勝不管武藝如何,都必須佔據虎將第一的位置呢?

    其實,施耐庵寫梁山五虎將參照《三國志平話》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便是《三國志通俗演義》而不可能是《三國演義》。《三國志平話》依據陳壽《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把這五個人命名為蜀漢五虎將,羅貫中調整了順序,變成了“關張趙馬黃”,關羽依然穩穩的高居第一。

    《水滸傳》有明顯的仿寫痕跡,作為關羽的後人,當然是五虎將第一名了。為此,施耐庵還把林沖寫作小張飛,排在關勝之後自然沒話說。但是,施耐庵在關勝、林沖的武藝上卻寫得十分清楚,五虎將第二名就是打不贏第一名。

    《三國志通俗演義》有一段“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水滸傳》則有關勝單挑梁山二虎將的情節,對比這兩處描寫,施耐庵又“抄襲”了羅貫中的著作:

    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三國志通俗演義》

    三騎馬向征塵影裡,轉燈般廝殺。——《水滸傳》

    轉燈,就是走馬燈,兩處廝殺應當是打了許多個回合,才能說得上“轉燈兒般廝殺”。而且,《水滸傳》還特別交代了一句,說是三人殺得征塵四起,轉燈都只能看到影子了。打到這個份上,關勝力敵梁山排名第二、第三的五虎將,也只是“看看輸與他了”。假如林沖單挑關勝,他有本事贏嗎?

    除了關勝馬上武藝在林沖之上而外,曾頭市教師史文恭也能夠戰勝林沖。認為林沖《水滸傳》馬上第一的,總會拿“林沖遇強則強”這句話來說事,其實,這句話本身就說明林沖不是最強。否則,到哪裡遇強去?

    假若一定要說林沖遇強則強,那麼,與楊志、呼延灼等人戰平,到底是林沖遇強則強呢?還是與林沖戰平的遇強則強呢?

    林沖馬上不及史文恭、關勝,“遇強則強”又不成立,憑什麼說“馬上林沖”?

    大概是因為武松的馬下實力第一,為了押韻,便來了個“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假若說“馬上關勝,馬下武松”,說書人的四言八句就不趕轍了。其實,除了合韻趕轍之外,武松也做不了馬下第一。

    “馬下武松”也有水分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梁山好漢,以及其他陣營的戰將,是以“十八般武藝”為基本參照的,絕大多數武藝都有一個代表人物。然而,十分奇怪的是,在王進教史進功夫時所提到的十八般武藝中,竟然沒有包括“刀”。同樣,“白打”,也就是拳腳也沒有被列進去。《水滸傳》中用刀的好漢比較普遍,是個會武藝的,都會兩下子朴刀。而“白打”卻只有武松一人,武二郎的拳腳是《水滸傳》毫無爭議的第一人。

    但是,武松的“白打”在施耐庵筆下,基本上僅限於江湖上的打鬥,真正要上陣決勝負,還得憑器械說話。那麼,武松的器械功夫又如何呢?

    《水滸傳》中有三處寫到武松使用器械的情況,效果均不理想。或者說,武松使用器械的水平遠不及他的拳腳功夫。

    第一次使用器械,是在景陽岡打虎時,用哨棒對付白額吊睛猛虎。武松鉚足了勁,一棒打將下去,“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當時武松有些緊張,想一擊致命,加之天色已晚,哨棒打在枯枝上也是正常。但施耐庵在此處的意思是,武松要打死老虎還得仰仗平生絕學,以拳腳解決戰鬥,棍棒非其所長。

    第二次則是在獅子樓與西門慶的打鬥。武松拿了一把尖刀殺到西門慶的包間,西門慶見武松來得兇,便把手虛指一指,一腳踢飛了武松的刀。當時,武松也是躲了一躲,但還是中了西門慶的招。西門慶哪裡知道,沒了器械的武松更加厲害,甫一交手就被武松提了起來,從窗戶上扔了出去。這個細節還是說明,武松的“白打”比他用器械強很多。

    第三次便是蜈蚣嶺殺飛天蜈蚣王道人。新得了一對鑌鐵雪花戒刀,武松便在王道人身上試刀。這一戰,武松卻與一個山野道士“鬥了良久”,十數個回合才斬殺了對手。假若用拳腳,王道人恐怕早就被幹趴下了,最多不會超過三個回合。

    所以,武松打蔣門神只是一招。即便是拆開來,也僅是兩招:玉環步,鴛鴦腳。施耐庵說,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後來,飛雲浦反殺,用的也是這兩招,瞬間就把蔣門神的兩個殺手踢下橋去。

    從這幾場打鬥來看,武松的“白打”是《水滸傳》第一。但是,器械功夫卻不敢吹噓武二爺是一流水準。因而,上了二龍山之後,武松再也沒有單挑的記錄了。至於說後來武松善於在步下剁馬腳,斬殺貝應夔,那都是續書《徵四寇》的故事,不是施耐庵筆下的武二郎。

    林沖單挑武松,總成績佔優

    施耐庵寫武功,必定得以實戰戰績來印證,打過才是硬道理。這一點,同樣在林沖身上有所體現。

    林沖雖然不是馬上第一,但也不是孬種,完全是超一流的存在。這一點,武松便絕對不如林教頭。《水滸傳》中,武松有沒有騎過馬,施耐庵都寫得語焉不詳。從施恩請武松去打蔣門神的細節中看,武松應當會騎馬,但他卻不習慣騎馬。這也就說明,武松即便可以騎馬廝殺,但卻不一定很精熟,與林沖這樣的馬上戰將廝殺,肯定是要吃虧的。

    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時,二龍山三大頭領悉數出山助陣,魯智深、楊志分別與呼延灼單挑,而武松卻沒有出戰。這倒不是武松懼怕呼延灼,而是武松並不擅長打馬戰。《水滸傳》以馬戰為主,武松自然就派不上用場了。況且,“白打”也不是上陣殺敵的武藝,總不能讓呼延灼下馬,挨武松的玉環步,鴛鴦腳吧。

    因而,馬上作戰,武松絕對打不過林沖。那麼,是不是按照題主的說法,武松不騎馬,以步戰挑戰馬上的林沖就有勝算呢?同樣沒有機會。

    即便是按照續書中殺貝應夔的情節打,林沖可不是杭州二十四將老末的水平,林沖丈八蛇矛不會如此輕易的讓武松突破。梁山好漢中有十大步軍頭領,沒有誰在陣戰單挑中出戰,更別提能夠戰勝馬上戰將了。打東昌府時,劉唐出陣挑戰張清,還沒等交手,就被一石子打翻。馬上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馬腳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剁的,否則,大家都別騎馬作戰了。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的時候,應當是在馬下操作的。照夜玉獅子便先躲過了掃腳一棒,這個戰例就說明戰馬有躲避冰器的能力,不會讓步將輕易傷到自己。劉唐趕張清,就試圖砍張清的戰馬,但那匹馬卻以尾巴將劉唐眼睛掃花。赤發鬼的步戰能力不差,幸虧他是揮朴刀上陣,兵器稍微短點,戰馬一回腿恐怕就得踢死他了。

    那麼,就只得請林沖下馬與武松單挑了。其實,梁山有五大持械步戰高手:魯智深、林沖、楊志、劉唐、雷橫,其他如史進、石秀、楊雄等人,也有十分強大的持械步戰實力。因為,這些人都是有步戰經歷的,不是憑空得來的虛名。比如林沖,就有棒打洪教頭,梁山下與楊志鬥朴刀兩場步戰,這一點,武松也要略遜一籌。持械步戰,武松在西門慶面前都吃過虧,遭遇詬病,與梁山超一流戰將持械步戰,不是武松的強項。

    那麼,也就只剩最後“白打”絕學了。也就是說,武松赤手空拳在與林沖步戰,則大有勝算。或者,幾招之內將林沖打趴下。或者,憑藉《水滸傳》第一的拳腳,加上天生神力,武松能夠獲得最後勝利。

    其實,從兵器角度看,林沖的力量也是不差的。丈八蛇矛雖然算不上重兵器,但因其長一丈八寸,掄動起來勢必產生巨大的離心力,沒有非常充沛的內力是無法使用這件長兵器的。

    總而言之,林沖、武松兩人單打獨鬥,若以綜合實力來評價,林沖三戰可獲兩勝。當然,無論武松騎馬還是不騎馬,與林沖決鬥,就看怎麼打了。假如先上“白打”,武松幾招將林沖打殘,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了。

  • 6 # 鄭非夢妙文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那就是說在馬上打仗林沖是最強的,在馬下打仗武松是最強的。只能這麼解釋,否則怎麼不說別人的名字呢?既然林沖馬戰實力這麼強悍,那跟武松對決的話只能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只有這樣林沖才能有勝算。眾所周知武松的步戰實力太過強大,都能赤手空拳把一隻猛虎活活打死,這武松簡直是天神下凡,誰敢跟他面對面打。林沖雖然也是步戰高手,但得分跟誰比,在武松面前林沖沒有任何機會。

    不過武松固然步戰實力強大但不會騎馬作戰,這就是他的致命弱點。《水滸傳》中沒有武松騎馬打仗的記載,這足以說明他確實馬戰外行。從這方面來說林沖要比武松更加全面,武松是專項技能頂級,林沖是全能高手。林沖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在馬上把武松解決掉。爭強好勝的武松是個不服輸的主兒,他當年就曾對施恩說過平生只打強者。倘若林沖提出與武松在馬上論短長的話,武松肯定會一口答應,他絕對不會承認自己馬戰不行的事實。

    或許武松以為騎著馬也可以發揮出步戰水平來,那他就大錯而特錯了。林沖此時可以抓住機會一舉擊潰武松,讓他知道知道馬戰跟步戰是不同的領域和天地,以此來挫挫武松的威風!結語:識時務者為俊傑,林沖若要在生死戰中戰勝武松,就要在自己的強項方面拿出最強的戰鬥力來。那毫無疑問馬戰是林沖的拿手好戲,因此選擇馬戰與武松對決是林沖最明智的選擇!

  • 7 # 月舞雲後

    林沖擅長馬上征戰,武松則擅長步戰,林沖若跟武松決鬥當然得騎馬,這叫“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馬上戰鬥的優勢是縱橫捭闔,大開大合,利用馬匹快速奔跑的兇猛氣勢,在奔跑中尋找戰機,達到一擊制敵的目的。這種戰鬥方式最適合群戰,若與個人戰鬥也只適合與同為馬上戰將的敵人進行較量。

    馬上戰將最忌與人纏鬥,若不能快速解決戰鬥,只有暫時撤走再尋戰機一種結果,否則肯定得不償失。像武松這樣擅長馬下戰鬥的武林高手,究竟有多難纏,相信看過水滸的人都有極深印象,林沖與之決鬥,如果最開始的攻勢被武松化解,胯下坐騎再被武松擊斃,接下來恐怕就真的危險了。沒有了戰馬的林沖是鬥不過武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鄉下大灣個個老師都囤了很多糧食,你對未雨綢繆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