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漁灣
-
2 # 南辭的哲思書
運動得多身體不容易長胖,疾病自然也就減少,當然吃也得多就另當別論了。如果走得過多建議每天適當拉伸一下,緩解走路帶來得疲勞
-
3 # 我是一個好人i
每個人所承受的運動量有所不同,如果平時有堅持鍛鍊,2萬步並不是很困難,能增強免疫力,增強基本代謝功能,降低感冒和發燒的機率,有益於身心健康,緩解疲勞,但在運動的同時需要考慮身體的承重能力,以免出現扭傷腳踝的現象。
-
4 # 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步行可以說是非常養生的一項運動,當然步行對身體的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一般來說步行太少見效也不大,所以每天步行的數量是很重要的。每天2萬步很多人而言都是小問題,但是長期下來就很難堅持了。那麼每天2萬步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走路是一種強度不大有氧運動。導致快走運動過量的主要原因是運動時間過長。一般來說有氧運動需要堅持30分鐘以上,但不宜超過1小時。
研究者曾做過快走的相應研究。研究表明,步數1 天1 萬步以上中等程度的活動超過30 分鐘以上者,與1 日8 千步20 分鐘者相比,健康狀況不會有任何改變。研究人員認為,超出必要的運動往往與慢性疲勞相連,只有適度的負荷才是健康的秘訣所在。日行8000 步,其中含20 分鐘快走,可提高抑鬱症、老年痴呆症、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預防效果,對於中老年人來講,是最為合適的。對於一些年輕人,每日步行的步數可以多一些,可以做到日行萬步,步速也可以快一些。
每天適量步行可以增加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在退化,步行能增加記憶力。步行不單是鍛鍊腿,身體的很多部位機能在步行中能得到提升。每天早上的步行可以增加你的記憶力,減少腦部的退化。
減少心肌梗塞。心肌梗賽主要是氣血不通暢,血凝塊堵塞血管造成的,步行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對三高人群有幫助。有三高的人群可以嘗試多步行,步行對於減肥,高血壓,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關鍵是要堅持,達到一定的時間,步行不是跑,尤其是老年人,跑不動就採用步行的方式,強度低,適合鍛鍊身體。
適量步行可以通暢血液迴圈。人的血液不通暢,是因為經絡和脈絡不通,人就會不適,容易生病,步行可以打通經絡,增強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排堵化塞。
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生活沒有規律,不鍛鍊,就會導致全身肌肉無力,沒有彈性,透過步行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強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關節也會更靈活。
天天走2萬步,對身體是大有益處的!
-
5 # 俊哥說健身
在大家的概念裡,走路是最好的長壽藥!所以,多走路肯定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骨科專家指出: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運動要掌握適當的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會損傷腿部!
看看這些走出來的病:
走出來的滑膜炎!
前不久,王先生想透過暴走減肥,每天走的步數都在15000以上,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醫生說,劉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屬於過度運動,已經傷害到了身體!
日行2萬步,膝關節積液!
牛阿姨今年50多歲,平時愛好鍛鍊身體的她,經常到附近公園散步,基本上每天兩萬步打底。沒想到,這種追求健康的方式給她帶來大麻煩。
正是因為走路太多,對膝蓋產生了損傷,時間長了,原本應該起到潤滑關節作用的關節腔液越來越多,這才形成了積液。
日走3萬步,斷了大腿骨!
一位60多歲的病人,這位病人體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每天暴走15公里。剛開始鍛鍊有點腰痠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個月以後,一站起來就覺得右邊大腿根部疼痛,當時還可以走路,就以為是扭傷了,撐著沒到醫院去。
後來,越來越疼,病人才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腿的骨頭“走斷了”......
你的身體能承受每天這麼多步嗎?
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
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
那麼,到底怎麼走才最健康呢?
專家認為每天走6000步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專家認為: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離≈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我們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裡走幾步……但除了這些零碎的步數,每天能夠一口氣走上6000步是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
只要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長久堅持下來,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而最佳的鍛鍊時間是早上8點~10點。
心臟一天透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後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塊肌肉。
只要肌肉運動,就會把血擠迴心髒,我們的眼睛開啟、閉上、再開啟,眼皮使勁就能夠把眼球上的血擠迴心髒;我們走路,每走一步就相當於把腳上的血擠迴心髒。
透過走步讓心臟好起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
走路還可看作防治癌症的特效藥:
1、預防乳腺癌
法國一項涉及400萬女性的研究顯示,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堅持每天快走1小時都能使患乳腺癌風險降12%。
2、降低患大腸癌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走路1小時,可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風險。
3、可防患胰腺癌
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可使患胰腺癌風險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熱量過剩有關,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熱量。
4、抵抗前列腺癌
美國加州大學針對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長時間隨訪後發現:每週只需快走3小時,癌症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降低57%。原因在於走路可改善內分泌,調節激素水平。
5、提高免疫力
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還發現,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機率降低30%。
6、預防心臟病
每天健走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7、防治糖尿病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健走1小時,對2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8、避免脂肪肝
研究發現,常走路的人血液迴圈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臟的眾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謝功能就好。
9、預防動脈硬化
持續20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預防動脈硬化。
10、延緩關節、腿力衰老
簡單的走路為何有這麼多好處呢?
專家表示:長時間、有節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於六方面原因:
消耗熱量,利於控制體重;
促進下肢靜脈迴流,保護心臟;
鍛鍊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
活動筋骨,疏通淤滯脈絡;
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迴圈;
使疲憊的大腦放鬆,恢復精力。
消耗熱量,利於控制體重;
促進下肢靜脈迴流,保護心臟;
鍛鍊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
活動筋骨,疏通淤滯脈絡;
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迴圈;
使疲憊的大腦放鬆,恢復精力。
每天堅持按正確姿勢行走,就可以輕鬆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總而言之,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
但不要盲目的“拼步數”,在健康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大、加快步伐,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讓走路這顆“長壽藥”發揮最大效果!!
-
6 # LHB9380
每天走兩萬步的好處:1、增強記憶力,預防老年痴呆。2、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率,促進體內代謝產物及毒素的排除,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3、有助於減肥,可預防和緩解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4、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增強關節靈活度,延緩衰老。溫馨提示:每天走多少步因人而異,對於體質好,經常鍛鍊的人走兩萬步對身體並沒有什麼不良影響,對體質差,不經常鍛鍊的人走兩萬步,對身體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強大的負擔。
-
7 # 銘學感悟
天天走步鍛鍊固然重要,但要根據你的年齡及體質確定需要走多少步以及走步的速度,只有適合自己身體的鍛鍊才能對身體健康有益。
-
8 # 長弓清玄
1. 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鬆、鎮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精神。2. 散步時由於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的血液迴圈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3. 散步時肺的通氣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從而有利於呼吸系統功能的改善。4. 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對症散步好處多一、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後進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每分鐘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會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促進冠狀動脈側支迴圈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儘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時間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後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五、高血壓病患者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於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
9 # 阿鋒愛生活
首先要看你想要什麼樣的好處,慢走的話有利於血液迴圈,增強抵抗力!俗話說得好: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如果是想要減肥的話,個人建議可以快走結合慢跑,以本人來說,之前透過這種方法結合控制飲食兩個多月的時間瘦了15-6斤的樣子。但是我一般很少上2萬步,所以說可能你的體能是更加適合減肥的,當然也不排除你本身體型就很好哈。
不管怎麼說,如果是興趣的話一定要堅持下去!畢竟生命在於運動嘛,最小的投資換取一生的回報,加油!
-
10 # 米樂與老妖
沒好處,走得太多了。什麼事情過頭了容易適得其反。
2萬步,膝關節容易出狀況,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
11 # 網羅新資訊
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之一,常走路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與大多數的運動相比,走路是一項不劇烈的運動,所以,科學的走路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怎樣才能既保持身體健康,又有利於促進體內各種生理和化學過程?走路時關節和骨骼的摩擦,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那麼,走路有什麼好處:
1.走路可以減肥。2.走路能活動,身體的經絡。3.走路能增強我們的身體體質。4.走路能使我們身心愉悅。
總之,走路鍛鍊能夠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白領沒有時間進行長時間的運動鍛鍊,那就選擇在上班或者下班的時候走路上班,能改善我們不少的亞健康問題。
-
12 # Gu辜辜
每天走2萬步對身體有哪些好處,我們說天天鍛鍊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能增加你的肌肉量,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血液迴圈,減少脂質化沉澱,減少你得病的機會。
但是我們說運動所消耗的能量是有度的,不能超過他(她)一天能量需要量的20%,也就是說10%~20%是適宜的。具體來講呢,就是運動消耗量=(身高-100)×30*10%~20% 。如果你的運動量超過了這個量,那麼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導致氣血的逐漸虧虛,肌肉的溶解加快。
一般來說我們只要能堅持運動,每天運動半個小時左右,保持晚飯後3000~5000步,一天運動8000到1萬步左右就比較合適了。好的習慣是天天堅持養成的,所以每天這樣堅持適量的運動,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延緩身體的衰老,延長生命活力。感謝觀看!
-
13 # 天崖海角5840
走路是最好的有氧運動,好處非常多,可以減肥,對於神經哀弱失眠的人群每天堅持走兩個小時效果非常不錯的,對抑鬱症也是有好處的,民間有句俗語,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可見走路的好處非常多,生命在於運動與走路也是分不開的、好了我也不多講了拜拜!
-
14 # 我家娟妹
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你平時每天都有堅持運動,每天兩萬步並不困難,也不會有太大的運動風險。但是平時較少運動的人,突然一天之內走上兩萬多步,運動量過大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強大負擔,若心臟負荷不了,有可能因此死亡
-
15 # 延子250
有好處,天天走一段,身心都得到了放鬆,由其是對眼睛,往遠望處,解決總看手機,眼晴的疲勞度,是一件對身體有益處的好事。
-
16 # 小雷子vlog
每天一天合理的安排好自己時間運動,現在的人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卻忽略的自己的健康!經常跑步的人對身體有三個方面的好處:第一:能促進消化系統第二:能釋放壓力第三:能提升身體健康
-
17 # 廢舊的蓄電池
每天最佳運動應該保持在1萬步以內,過度運動會導致身體損傷,滑膜炎,根腱損傷等問題,一定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合理運動!
-
18 # 音樂榻榻米
醫學專家研究表明:長期徒步行走上班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都明顯低於喜歡乘車的人.而且,每天散步30分鐘,工作效率會明顯提高. 另外,多走路還可以預防關節炎.關節炎是一種骨和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的關節病變.醫生常給予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藥,但效果並不理想,如大劑量服用則可損害胃部和肝臟.最近的研究發現,按時堅持散步可增強常用劑量藥物療效,使膝關節功能改善,疼痛明顯減輕,服藥量減少,步速敏捷.所以,老人即使無病,堅持按時步行還可舒筋活血,有益健康. 步行的學問 別小看這項人人都會的運動,如果方法不對,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正確的健身步行應當是挺胸抬頭,邁大步,每分鐘大致走60~80米.上肢應隨步子的節奏擺動,走的線要直,不要左彎右拐.每天步行半小時至1小時,強度以體質而異,一般以微微出汗為宜.只要堅持3周就可見到顯效.
-
19 # 包包140826
走兩萬步的好處:1、增強記憶力,預防老年痴呆。2、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率,促進體內代謝產物及毒素的排除,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3、有助於減肥,可預防和緩解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4、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增強關節靈活度,延緩衰老。溫馨提示:每天走多少步因人而異,對於體質好,經常鍛鍊的人走兩萬步對身體並沒有什麼不良影響,對體質差,不經常鍛鍊的人走兩萬步,對身體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對心臟和血管造成強大的負擔。
-
20 # 樂樂牛做美食
首先你這個血液迴圈。變得非常健康。它會對你的整個新陳代謝進行一個幫助。你會變得更加的氣色更好。而且你走2萬步,如果不是跑步的話,屬於散步的那個範圍每天散步都有哪些好處呢?
增加肌肉力量。生活沒有規律,不鍛鍊,就會導致全身肌肉無力,沒有彈性,透過步行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強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關節也會更靈活
全身都鍛鍊
大步走路時,人體的60%~70%的肌肉參與活動,對增強下肢肌肉和韌帶的力量,保持關節靈活性,促進四肢及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改身體有氧能力,調節精神心理狀態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增加肌肉力量。生活沒有規律,不鍛鍊,就會導致全身肌肉無力,沒有彈性,透過步行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強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關節也會更靈活
強壯骨骼
攝入鈣不足會導致缺鈣,卻很少人知道運動過少也易導致缺鈣。防止中老年骨質疏鬆,我們除了從年輕時開始多喝牛奶外,還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相對於一瓶瓶補鈣劑來講,走路是個經濟方便的保鈣運動
不管我們開心也好還是不開心,時間都是要走的,而散步是可以提升我們的情緒的,特別是在戶外散步,有研究表示,每天堅持散步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鬱患者的不適症狀,它的效果會和服藥的人相同,有的人甚至會不再是抑鬱群體的一員,而且散步所帶來的情緒提升效果要比藥物的持續時間更長。
散步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定時堅持散步,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回覆列表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每天走2萬不,其實,得看您怎麼走,散步的時候,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遊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步行是很好的養生良方,也是最簡單的健身方式,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讓你更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