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春renwoxing

    秦朝滅亡,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假如秦始皇多活十年,也改變不了秦朝滅亡的根本走向。因為秦朝後期的國家治理表現很失敗。

  • 2 # 好奇觀古今

    如果秦始皇不死,項羽劉邦的起事恐怕未必能夠成功。

    如果陳勝吳廣反的是秦國,為什麼他們卻要以公子扶蘇為號召,而且反對的口實是“二世少子也,不當立”?我相信,從這一點可以認為當時的老百姓——即便是歸化不過十年的楚地百姓——至少在形式上是認可秦國法統的。若秦始皇不死,扶蘇的皇儲地位應該不會有所改變,至少也不會出現二世登基後大肆屠殺宗室和朝中重臣的情況,行政系統應當能夠保持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的政治機構極權程度遠遠沒有明清那麼高,皇帝和臣下的關係也不是後世那樣等級森嚴,而秦國則是戰國七雄中出了名的,以制度治國的典範。只要帝國的官僚機構還在運轉,始皇帝一人的意志尚不足以顛覆全域性。這一點在《戰國策》的很多遊說者的求見、作為上都可以得到驗證。而蒙恬、馮去疾、馮劫三位,皆軍政兩通之才。若他們都在,穩定局勢應當不是問題。即便秦始皇晚年腦袋發昏,也不至於對這一幫一起扛過槍的兄弟開刀。至於劉邦項羽,如果不是陳勝吳廣率先起事而幾乎打到驪山,他們未必有起事的本錢。

    另外,秦國的分崩離析,我認為主要是二世倒行逆施的問題,而不是秦始皇自身。

    《秦律十八種》睡虎地秦簡,期間記載的內容,誤期旬日,不過罰一甲而已,和《史記》中的“法皆斬”,有天壤之別,睡虎地秦簡應當來自戰國末期至秦始皇統治時期,而《史記》中所謂“法當斬”的記載,來自二世元年七月。

    那麼唯一可能的推測是:二世登基前後,秦國的法律曾經歷過一次大幅度修訂,而且這次修訂應該是增加了大量的嚴酷的律條;另一種可能,二世登基後,秦國基層的法律執行已經從唯法是從轉為唯令是從,法律名存實亡。

    《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部分記載,秦帝國末的財政已經入不敷出,有“當食者多,度不足”的問題,而這在秦始皇在世的記載中是沒有的。再結合之前三件事:二世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朝廷重臣和皇室成員;李斯上《行督責書》鼓勵二世獨裁和監視臣下;趙高大肆分封親信趙成、閻樂等人為朝廷重臣。回頭看看,太史公一句輕描淡寫的“用法益刻深”,足以說明二世開始使用高壓政策鎮壓朝野,而且整個帝國行政在他們的任意妄為之下已經烏煙瘴氣。這正好和“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的後果相呼應。

    我想這些事例足以說明,秦國法制之壞乃從二世始,非始皇之過,更非秦法本身之過。若秦皇不死,或扶蘇以皇儲身份繼承皇位,應當不至於落到如此下場,而秦國的法統仍有持續的可能。

  • 3 # 青未了了

    如果秦始皇多活十年,無論劉邦還是項羽,恐怕都沒有機會奪得天下。

    其一.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在巡遊途中病死,他死後,趙高和李斯互相勾結,秘不發喪,還偽造聖旨,逼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帝,史稱秦二世。但秦二世昏庸殘暴,搞得朝政黑暗,民不聊生,最終激起陳勝吳廣起義,動搖了秦的根基。

    假如秦始皇不死,趙高基本沒有機會控制朝政,公子扶蘇可能被立為帝,秦朝的國政會得到好轉。

    其二.秦始皇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軍隊,還有能征善戰的蒙括。如果秦始皇活著,那麼在秦軍的強有力鎮壓下,陳勝,吳廣的起義根本就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很快就會被鎮壓,劉邦,項羽等人也只能繼續等待時機,基本上就不會爆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修建長城,對外常年和匈奴作戰,對內用嚴酷的法律統治人民,造成民怨沸騰。雖然他活著時可以採用強有力的統治維持政權,但一旦死後,只要秦朝不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秦朝一樣會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只是這時候的劉邦項羽是不是還有機會奪得天下,就很難說了。

    歷史無法假設,只希望後世能汲取秦亡的教訓,能充分認識到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 4 # 展小玖

    我們知道項羽是在秦始皇仙逝第二年起兵反秦的,之所以這個時間點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在等秦始皇死了,大秦帝國陷入混亂。

    包括陳勝吳廣也是始皇帝死後第二年就反秦了,始皇帝一統六合是公元前221年,在治理11年後,公元前210年仙逝。六國勢力死而不僵,最終反秦。

    如果始皇帝多十年治理,我個人認為劉邦項羽可能沒有滅秦的機會,我們分開來看看。

    首先說劉邦,年齡就是一個問題,始皇帝多活十年,劉邦已經56歲了,還能不能起兵是個問題。且始皇帝多活十年,傳位的很可能就是公子扶蘇,而扶蘇是仁德之人,扶蘇仁治天下的話,劉邦反秦的空間不會太大,不到生死關頭,普通百姓也不會做這種掉腦袋的事情。

    再說說項羽。項羽起兵依靠的是六國勢力,如果始皇帝多統治十年,六國勢力只會削弱,甚至可能被完全消滅,那麼項羽基本沒有發揮的空間。

    始皇帝的統治是比較鐵血殘酷的,對於敵對勢力的打擊從來沒有停止,多十年很重要,十年後六國貴族勢力削弱,百姓開始適應新的統治模式,六國殘餘基本沒有希望。

    綜上所述,劉邦、項羽都沒有機會,始皇帝如果不追求長生不老,身體再扛個十年,中國歷史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 5 # 柔情似水—政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僅僅四年後的公元前206年秦朝就滅亡了,秦始皇是建立豐功偉績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統六國,奠定了中華大地大一統的局面,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匈奴,車同軌,書同文,但是修建長城和驪山皇陵徵用大量的民夫,導致民怨四起,秦始皇死後立即就天下大亂了,農民起義四起,其中比較有出名的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等人,如果秦始皇多活十年還項羽劉邦等人還會不會有機會消滅秦國?

    首先秦始皇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秦軍,還有能征善戰的蒙括,和智謀過人的李斯,秦朝滅亡之時百萬秦軍並沒有回來救援,但是無疑秦始皇是可以調動百萬秦軍的,如果遇到秦軍的主力部隊,在加上有蒙括這種猛將存在,劉邦用幾萬人估計是難以打進咸陽的,陳勝,吳廣的起義迅速擴大以後,幾乎是一呼百應,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起義軍的隊伍,大多數人看到了推翻秦朝的機會,結果四處開始爆發大規模起義。

    但是如果秦始皇活著,那麼在秦軍的強有力鎮壓下,陳勝,吳廣的起義根本就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很快就會被鎮壓,也許劉邦,項羽等人也只能繼續等待時機,基本上就不會爆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整個秦國的內部環境也會得到改善,趙高是沒有機會控制大權的,秦國內部沒有就不會發生矛盾,有了秦人的支援,秦國是滅亡不了的。

    秦始皇活著就算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能被百萬秦軍完全鎮壓,但是因為修建長城,阿房宮,驪山皇陵,造成的民怨四起是依然解決不了的,就算劉邦,項羽都起義都被鎮壓了,在秦始皇去世後,依然會有人站出來帶動起義消滅秦朝,這樣看來秦帝國只是屬於秦始皇一人的,只要秦始皇去世,秦帝國立即會土崩瓦解,除非秦帝國有機會進行改革

  • 6 # 大鵬歷史觀

    秦始皇如果多活十年、哪歷史就會改寫了。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能讓地方反秦勢力日益增長的並不是這股力量有多麼強大、而是秦國朝廷之中的腐敗與君臣之間的無作為所導致反秦勢力不斷壯大。

    如果秦始皇還活著、只有地方出現反秦勢力、秦始皇肯定二話不說直接就會派兵滅了這股力量、秦軍的戰鬥力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能滅六國的軍隊、在滅一部分地方勢力哪絕對槓槓滴,那麼反秦勢力想要壯大力量就相當的困難了。

    秦始皇初定天下之時,曾多次出遊各國。這無疑是秦始皇在巡查當時六國民生方面的問題,地方是否安定、是否對秦的統治有什麼問題,秦始皇作為一國之君想要的結果無疑就是被滅亡的六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過日子,不能有反叛之心。

    所以說只要秦始皇活著、當時天下就不可能會有出現起義的反秦勢力、即使出現了也會被秦始皇的武力征服。

  • 7 # 求闕屋的文史小蟲

    歷史不容許假設,就這個問題就想像一番吧。若秦始皇多活十年,劉邦項羽依舊不會滅秦。

    首先,秦始皇繼位後在先祖的努力上,用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整頓國內吏治,國內官員的處事,效忠皇權的意識很強的,加之嬴政本身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帝王。

    其次,滅掉一個國家他並非就開始實行嚴刑峻法,而是用幾年的間逐步推進,這也看得出他不急於求成,也許會說他修驪山陵,改六國馳道,修靈渠,築長城,然而這不是他急於求成的例子,有些工程是他繼位之後不久就開始,有的是利用原有工程,對於某些人確實辛苦,於國而言,有大利而無大弊。

    最後,他盡力在減少和六國貴族遺民的矛盾,他最開始給了六國貴族留有土地,也讓他們在秦庭中有點地位,但泰山封禪被雨淋得他受到了六國讀書人的譏諷,讓他怒不可遏,但他是致力於解決這個矛盾的,所以他會找到更好的方法緩解這個矛盾

    綜上,秦始皇若再多活十年,歷史會改,劉邦項羽不會奪得天下

  • 8 # 北里遊

    自古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項羽能滅秦,一樣離不開百姓的支援,這是得天下的必然條件。

    秦朝的覆滅,還是要看誰來當家做主。秦始皇在世時,橫掃天下,國內無人可擋,但是法律嚴苛,刑罰極重,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因為此時的秦朝還沒有走到盡頭,甚至可以說,秦始皇給他的後代,遺留的政治資本非常多的。

    秦朝百姓越是對秦始皇討厭,那麼對於下一任統治者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要新的統治者,不是繼續任用秦國傳統的“法家”思路,那麼秦始皇遺留下來的弊端完全就迎刃而解。

    秦始皇越是不得民心,那麼新上任的統治者,只是需要稍微調整國家制度,減輕刑罰、徭役、休養生息。那麼老百姓能吃飽肚子,誰會提著腦袋去造反,畢竟造反代價太大了,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沒有農民回去揭竿起義的。

    毫無疑問,扶蘇,是非常適合的權力接棒人,為人寬厚,因為反對秦始皇坑殺儒生,被派遣去協助蒙恬修築長城。

    反觀秦二世胡亥,接手權力棒子時就沒消停過,殺扶蘇、殺自己姐弟、殺大將蒙恬、蒙毅、殺丞相李斯、修阿房宮、修陵墓,一直就沒安分過。

    朝中大事,被趙高一手遮天,不僅百姓不爽,就連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爽,如果不是趙高的冷酷無情,章邯又怎麼會帶領二十萬大軍,投降項羽?

    所以說,不管秦始皇是否在多活十年,只要權力棒子還在胡亥手裡,那麼項羽、劉邦一樣會滅掉秦國,這時一個必然的結果。

    當然如果秦始皇多活十年,那麼他的權力接班人一定會是扶蘇。有充分時間安排自己後世,就不會出現“沙丘政變”。

    按照扶蘇的性格,絕不會如胡亥一般,明明是一手好牌,卻打來亡國。

    那麼劉邦只能在沛縣繼續做一個混吃等死的泗水亭長,項羽也只能老老實實做一個落魄的貴族。

  • 9 # 益事堂

    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幾百年的諸侯征戰,近幾十年的滅國大戰,令天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秦始皇透過武力滅六國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朝廷實行三公九卿制,全國消除諸侯分封實行郡縣制,推行依法治國……這些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能夠鞏固,封建社會或許能夠在秦朝便被“郡憲制”所替代。縱觀歷史從漢代到清朝都是半分封半郡縣的統治模式,即整體上是按郡縣或者州縣或者道省縣的管理體系,但也有土地分封用於獎勵有大功的臣子。如果真能堅持鞏固,中國社會制度的變革或許便能提前千年。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繼續透過暴力(戰爭或者暗殺)消滅殘餘勢力,甚至焚書坑儒遏制思想,以及為了鞏固邊疆繼續大量徵集民夫修築長城,讓天下處在黑色恐懼之下,百姓處在疲憊狀態。但是這並不能夠導致秦帝國的毀滅,滅六國後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個銅人以示不再用兵,由此可以知道始皇帝是決心罷兵的,可是天下初定,基礎不穩,內憂殘餘勢力,外患北境匈奴,需要強大的軍力和防禦措施來鞏固。

    秦國從秦孝公有了王天下的志向已經傳了五六代,秦王們止干戈,一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但要想永久統一必須牢固基礎,不然秦始皇的努力很容易反彈,毀滅。他是自傲的,當然也有驕傲的資本,除了他還有誰能夠穩定天下,包括他的兒子們、孫子們。誰又能保證秦始皇求取長生不是為了更好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秦始皇不是不明白天下需要安寧,需要休養生息,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從他鑄銅人以及意向繼承人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意向繼承人是公子扶蘇,從臨死前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可以看出。公子扶蘇性格寬仁,足以撫慰天下的創傷,他何嘗不是想老子替兒孫全部打好基礎,兒孫好好管理?

    而事與願違,有一個人至關重要,那便是趙高,趙高違背了始皇帝的意願,賜死公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扶持紈絝子弟胡亥篡位,並控制朝政,繼續以暴治天下,殘害忠良,排除異己並企圖篡位,這便使得本就根基不穩的帝國立業搖搖欲墜。最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

    歷史固然不可假設重來,但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假若真能多活十年,那天下的變故真是不可限量。他如站在歷史深處的一束光,兩千年前的稍微一偏,兩千年後今天的偏差會有多大呢?

  • 10 # 話史人

    秦始皇再活10年,劉邦項羽就不能滅掉秦國奪取天下。

    秦始皇死的時候49歲,這一年劉邦46歲,項羽22歲。

    秦始皇再活10年,秦始皇59歲,劉邦56歲,項羽32歲。

    作為帝王,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王位是否牢固。秦始皇作為一代雄主,肯定會採取策論鞏固自己的統治。

    郡縣制提高了中央權威,使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統一文字、貨幣,使全國經濟文化依存性更強。統一度量衡使全國標準同一。上述任何措施都會使地方對中央產生依賴,中央政府的權威得到強化。

    用十年時間,秦始皇可以使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更加深入,可以消滅地方勢力。

    在過10年,劉邦56歲,項羽32歲。在古代56歲肯定是老年人了,劉邦身體精神會差很多,他早已經沒有了鬥志和血氣。項羽自己孤軍奮戰也會失敗。

    秦始皇作為霸主,威信大,能夠控制住軍隊,政府。

    劉邦項羽反抗秦始皇的統治,結果只能是被消滅。

    用十年時間,秦始皇完全可以讓繼任者得到培養,得到鍛鍊。即使秦始皇活著的時候沒有消滅劉邦項羽,他們也不會壯大力量。秦始皇的繼任者會消滅劉邦項羽。

  • 11 # 螞蟻傳統文化

    訂閱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他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二世就亡了。不少人就開始思考,秦朝之所以這麼快滅亡,主要是秦二世胡亥的胡作非為、荒淫誤國導致的天怒人怨,百姓才不得不揭竿而起的。那麼要是秦始皇還能再活十年的話,項羽和劉邦是否有機會推翻大秦帝國呢,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秦始皇嬴政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一個能夠統一六國的君主,就算項羽劉邦有機會起義,他們面對秦始皇控制的秦軍,他們成功的機會很渺茫。當時天下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民不聊生,這點主要是因為秦二世胡亥的所作所為,加深了統治階級和百姓之間的矛盾。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雖然秦朝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都是統一之後,各個國家以及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處理這些千頭萬緒的問題,是需要時間的,這也是秦始皇在位期間四處巡視的原因,尤其是對南方勢力的鎮壓,也確實穩定了秦朝的政局。所以,秦始皇在位期間,雖然民心尚未歸順,但是發生大規模暴動的機率也是很渺茫的。

    第二,秦軍的戰力強大。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光是蒙恬在北方所帶領的抵禦匈奴、修建長城的部隊,就不下三十萬。蒙氏家族從秦昭王時期就一直是秦國軍隊的核心人物,在滅六國之戰中,蒙氏家族所帶領的軍隊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光是這一支部隊,就是劉邦和項羽所帶領的農民兵所無法比擬的。況且,除了這三十萬部隊之外,秦國在南方戍守五嶺地區的軍隊有五十萬,在咸陽周邊拱衛京師的中央軍也不下二十萬。這上百萬的部隊,足以讓任何想要起義的人望而生畏。

    第三,秦始皇在世時,雖然沒有明確的立太子,但是他對兒子扶蘇的期望很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秦始皇會把皇位傳給他,再加上手握三十萬大軍的蒙恬輔助的話,這種勢力是其他皇子不能比的,皇位就更不可能輪到昏庸無能的胡亥了。

    我們也知道,陳勝吳廣起義打的就是扶蘇的旗號,要是秦始皇還活著,就不會賜死扶蘇和蒙恬,陳勝吳廣起義也許就不會出現了,這樣一來,項羽和劉邦就更沒有機會起義的。要是扶蘇繼位的話,行使政策方面或許就不會如同秦始皇那樣霸道,蒙氏家族會繼續掌握軍隊,秦朝的苛政和百姓之間的矛盾就會緩和許多,天下得以休生養息。那麼,劉邦和項羽能夠以什麼名義起義呢?

    所以,如果秦始皇活著的話,項羽和劉邦是沒有機會推翻秦朝的。雖然在秦國的高壓統治下,百姓們被壓抑的怒火遲早有一天會爆發的,但是比起秦二世胡亥的瘋狂行為所推動的矛盾程序,會推遲很多年,將來只會是別人來推翻秦王朝,而不是劉邦和項羽了。

  • 12 # 小空話歷史

    1.首先秦始皇既然可以滅掉六國,那自然也就不在乎六國的遺孀了,秦始皇此人是心高氣傲的,不然也不會和三皇五帝並稱。但秦始皇又是十分有能力的一位君王,能力出眾,也有天子的威嚴。

    2.秦軍的戰鬥力是十分高的,北方還有蒙恬的30萬大軍,如果真的有反秦勢力出現,按照秦始皇的性格直接就是滅殺掉了,不會讓你壯大起來的。

    3.秦始皇多次出巡,目的也就是為了看看百姓們過得如何,有沒有人有想法反秦,不然最後也不至於病死在沙丘了。

    4.劉邦當時只是個亭長罷了,在秦始皇眼裡啥也不算,項羽雖然是楚國名門之後,可是如果真的在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叛亂,按照秦始皇的鐵血手段,項羽多半也是以失敗告終的。

  • 13 # 多吃青草

    我的觀點:秦始皇再多活十年,秦國會更腐朽,滅亡是必然的。劉邦是機會主義者,不一定能上位。滅秦得天下的,肯定是項羽。聽我慢慢道來。

    一、秦國必定會滅亡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一步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確實做出了許多有利於歷史發展的舉措,但他也制定了許多殘暴的政策,做了許多愚昧的事。秦始皇不僅修建豪華宮殿,而且還為其死後修剪更富麗堂皇的陵墓,由此便有了他苦心經營數年的宏偉工程驪山墓。

    興建這些大規模的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相當驚人。秦始皇縱情享樂,貪戀酒色後宮列女萬餘人,他的下屬自然也是上行下效了,那些地主階級的新貴,他們也是宮室,車馬,衣服姿其所好,秦王朝的迅速衰敗。

    為了加強專制統治和思想統治,秦始皇做出駭人聽聞的的焚書坑儒,他畏懼人言,雖然一時控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穩固了統治,但是就其長遠來說,也失掉了廣大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的人心,國家肯定無法長久。

    如果秦始皇再活十年,有可能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就會發生大規模農民,他締造了大秦帝國,大秦帝國也在他手上滅亡。自古開國皇帝,大多是賢君,秦始皇是個例,也決定秦國不能久命。

    二、劉邦不一定能上位

    劉邦本是沛縣(今屬江蘇)泗水亭的一個派出所所長,地位最低等的國家公務員。一次偶然的機會,縣裡派他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劉邦怕死,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驪山也會被按罪被殺。於是走到豐縣西的涸澤地帶就停下來,飲酒大醉,夜裡乾脆就把剩下的所有農民都放了。

    為了收買人心,劉邦自導自演了一出《斬白蛇》的大戲,把自己裝飾成赤帝下凡,撈到了第一桶金,有了參加農民起義,成為起義領袖的資本。抓住了機會一。

    之後,劉邦率領起義軍,從碭郡出發,向西進攻,一路上順便收編了陳勝、吳廣的散卒,又聯合了各地的起義力量,隊伍日益壯大,沿途攻佔秦國糧倉陳留,積累大量物力財力,從而有了爭天下的資本。抓住了機會二。

    劉邦狐假虎威,利用項羽與秦軍主力章邯軍大戰的時機,大搞收買人心,打入武關,攻入豪無抵抗力的秦都。抓住了機會三。之後怕被項羽報復,又抓住機會四滅項羽,從而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一生都是機會主義者,主要為了活命,無意中參加起義,無意中建立王朝。如果十年後,劉邦就沒有了這樣的機會,年齡也老了,有可能在派出所所長崗位幹到退休。

    三、項羽必定滅秦稱帝

    項羽與劉邦,好似一枚硬幣的兩面。劉邦怕死,項羽無畏。劉邦小氣,項羽大度。劉邦小人,項羽君子。小人與君子相爭,得利的肯定是小人。因為小人豪無底線,豪無節操。

    項羽作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從小受過良好的武學和軍事知識教育。性格堅毅,勇敢,正直。隨其叔父,把復興楚國作為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

    聽到陳勝、吳廣起義的訊息後,殺死會稽郡守,響應起義,率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而西,投身到抗擊暴秦的農民起義之中。

    陳勝、吳廣死後,項羽和叔父成為農民起義軍實質上的領導核心,並接回正在放羊的楚懷王之孫,立為楚懷王,成為起義軍名義上的領袖。

    項羽帶兵四處征伐,所向披靡。之後,與秦國主力章邯軍展開激戰,取得九戰皆捷的輝煌戰果,殲滅秦軍主力。再之後,項羽迫使章邯殘軍在洹水南殷墟(今河南安陽)投降,至此,秦王朝的滅亡已成定局。

    四、結論

    秦始皇如果再多活十年,也不能挽救秦王朝滅亡的敗局。劉邦沒機會參與滅秦。項羽必然帶領起義軍推翻秦王朝。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為什麼對項羽這麼自信,因為我覺得從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這件事,可以看出項羽對秦國的恨有多深,對楚國的愛就有多深。只要項羽活著一天,就要堅持不懈為推翻秦王朝的統治而奮鬥。

    何況,如果再給項羽十年時間,項羽正值中年,思想將更加成熟,他和叔父經營的反秦地下組織,將更加完善,滅秦的底氣和實力也更足。

    對於項羽這個真男人,真英雄,我將在近期寫篇長文,系統介紹下他。請大家點個觀注,一起探討!

  • 14 # 甲小佳

    你好,根據我的理解,秦還是很可能會亡國,不過不會亡在秦始皇手裡,當然得天下的大機率也不會是劉邦、項羽。

    秦始皇能不能守住江山?

    不管是陳勝、吳廣起義,還是劉邦、項羽起義,時間都在秦始皇死後第二年,換句話說,秦始皇很有威懾力,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動手,他死了,大家才蠢蠢欲動,這有幾個原因。

    1.秦始皇軍事實力雄厚。比如秦始皇最嫡系的軍隊蒙家軍和王賁、王離父子的王家軍,戰鬥力都極強,雖然蒙家軍當時還在駐邊,不過如果有內亂拉回來也是分分鐘的事,精銳的軍隊加上蒙恬這種名將,一般人就不敢動起義這種心思。

    2.起義軍武器不好製造。秦始皇統一後,據記載,他把能造武器的傢伙式都收了,這可能有點過於誇張,不過當時對鐵器的管理必定是極其嚴格的,起義軍想搞把趁手的武器恐怕難度很高。

    3.秦朝政府內部穩定。起義軍之所以能起義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胡亥殺扶蘇、蒙恬,導致秦朝內部混亂,同時給了起義軍口實。而秦始皇活著這些問題就根本不會發生。

    秦朝最後還是很可能會亡

    秦朝本身有很多問題,有的問題甚至很難解決,亡國的命運很難阻擋的,原因如下:

    1.秦亡於六國反抗貴族。秦統一天下之前,夏、商、周等朝代其實並不是統一王朝,這些王朝基本只能算聯邦政府,各地有完整的財權、事權、軍權,大家只是聽從夏、商、周的王室號令而已,各自國家的國民對本國都有很深的情感,同時各國文化都有差異,有的差異大到基本可以算是兩個文明瞭。秦滅六國,殺傷甚眾,六國怨氣不小,再加上統一文字、度量衡等,也讓六國貴族非常不滿,六國貴族從一開始就在組織反秦活動,比如張良博浪沙刺秦王。這個問題基本只能靠把心懷六國的貴族全耗死才能解決,但顯然十年時間遠遠不夠。

    2.秦亡於郡縣制。郡縣制步子邁得太大,群眾們都受不了。強如劉邦,在漢初也不敢照搬郡縣制,而是採用郡縣制和分封制相結合的辦法來過渡。顯然始皇帝多給他一百年也不會做這種妥協,因此郡縣制的問題會持續存在,這個如果不改革能緩和的制度,基本也只能靠時間硬耗,強壓著全國用郡縣制,用到大家全習慣了為止,十年時間明顯不夠。

    3.秦亡于軍國體制。軍國體制在和平年代不好使,需要改革,不過秦始皇的性子肯定不改,所以這個任務還是會交給下一代,改國體任誰上風險都巨大,因此秦國很難順利傳下去。

    綜上,秦始皇如果活著,秦國肯定還能延續,但只活十年什麼問題都解決不掉,下一代依然很難辦,亡國機率照樣很高,不過我想如果他多活個三十年,應該能耗死六國貴族並讓大家初步適應郡國制,下一代來個英明神武的主把軍國制度改了,估計秦也能傳個三五百年,但改國體難度很大,唐宗、宋祖上成功率也就六七成吧。

    當然,秦始皇多活十年,劉邦年齡太大,肯定沒戲了,項羽不好說,形勢鉅變,大機率也沒戲了。

  • 15 # 九月讀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公元前210年,他在東巡途中暴斃,三年之後,秦朝滅亡。也就是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只做了11年的皇帝,就駕崩了,如果再給他十年時間,那歷史一定大不相同。

    最大的影響就是扶蘇、蒙恬都不會死,有蒙恬在,無論是項羽、劉邦,亦或是陳勝、吳廣誰又能起兵反秦。退一步說,即便他們起兵了,他們勝利的可能性是多少,幾乎為零。十年之前,秦國軍隊就能滅掉手握重兵的六國,十年之後,這些人兵器、盔甲都不足的情況之下還怎麼和大秦鐵騎血拼。

    還有章邯,陳勝吳廣起義後,二世派章邯鎮壓,起義軍在章邯手下很快節節敗退,陳勝、吳廣相繼死去,但章邯卻被趙高惡語中傷,不得不投降敵軍,嬴政若是還在,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

    同樣,秦朝施行郡縣制,每個郡的長官由皇帝統一任命,這些都是皇帝信得過的人,在他們領地之上出現叛亂,嬴政第一個放不過的就是他們。他們肯定會比較嚴謹,不像二世的時候這麼無能。

    十年之後,不出意外的話扶蘇繼承皇位,趙高這種小人應該早就被嬴政識破而誅殺。扶蘇繼承帝位後,肯定施行仁政,百姓有了活路,自然不會再起兵造反。而扶蘇施行仁政,六國之人也沒有起兵的理由,他們起兵也不會有人跟隨。

    【結語】

    因此,這樣看來,如果嬴政多活十年,那麼歷史將會大大不同。但歷史已經過去,並不能推到再來,所以,應把握當下,做好每一個正確的決定,不到以後後悔今天所做之事。

  • 16 # 賴氏胖子

    大家好,我是小賴今天來講講秦始皇多活十年,劉邦項羽該如何滅秦

    首先我們要明白,秦始皇一統六國這是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比只周朝還要強大,關鍵是秦始皇稱帝了,在古代稱帝第一人,權利達到了頂峰,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還沒有適應秦王到秦帝之間的轉換,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著看唄,秦始皇如果多活十年,秦國時政清明,不會出現蒙恬自殺,扶蘇自殺,大量文臣猛將被殺,趙高專權的事情了,鄣邯投項,劉邦比秦始皇大六歲,項羽只能在楚地打游擊,秦始皇沒死在多執政10年的話,變數太多了

  • 17 # 浮光掠影史海波瀾

    1、秦始皇識人用人,沒殺一個有功之臣,功臣良將俱在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後世王朝為了宣揚自己統治的合法性,總是不遺餘力摸黑前朝。漢朝也是一樣,把秦始皇描繪成暴君。

    其實秦始皇與後世開國君主相比,特別在對待開國功臣上,可以說天壤之別。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利用呂后殺韓信,誅滅幫他立國的異性諸侯王,死之前連帶兵的妹夫樊噲也要殺。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殺胡惟庸、藍玉等,並牽連甚廣。

    在秦之前的也有,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國,之後呢,殺功臣文種,還好范蠡提前看透,抽身遠離。

    相比這些,秦始皇完全是正面的典型,開國的功臣李斯蒙恬俱在,而且更受重用,朝廷根基穩固。

    2、接班人扶蘇逐漸成長成熟

    從各種史料都可看到,長公子扶蘇宅心仁厚,有政治遠見。

    因向父親勸諫,反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觸怒了秦始皇,被髮往上郡,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表面上看是這樣,但這更是秦始皇對接班人的培養,讓他建立軍功,積累從政從軍經驗,聚集自己的政治力量。

    如有十年時間,扶蘇將成長為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接班人。

    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冒用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才能迅速發展,也從側面反映了扶蘇深得民心。

    綜上所述,秦始皇再活十年,可以說根本沒劉邦項羽什麼事了。

  • 18 # 任微言卿

    假如秦始皇多活十年,劉邦項羽絕對不可能奪得天下,亦無亂局之機,大秦王朝絕不會二世而亡。如果秦始皇仍然健在,那麼大秦將國祚長久,立國時間至少不會短於西漢。因為,大秦有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優勢、秦始皇有執政能力優勢這兩個優勢,確保大秦盛世不衰

    假如秦始皇仍然健在的歷史走向猜測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中央集權統治的皇帝,建立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領導制定了一系列治理國家的法令、制度、方針、政策,功莫大焉。

    假如秦始皇沒有暴斃,如趙高、李斯等宵小之人、陰謀家當然不會得逞,也就不會有昏聵無能的秦二世上臺。

    天若假於秦始皇多十年生命,憑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在驅逐外患,平定內亂之後,秦始皇將會專修內政,彌補秦法之不足,法治將會進一步傳播和實現。

    公子扶蘇將成為大秦的後繼之君,扶蘇行仁義之道,被百姓寄予厚望。君不見,陳勝、吳廣這兩個秦朝的掘墓人,不就打著扶蘇的名號起事的嗎?可見百姓對扶蘇愛戴之深。

    公子扶蘇繼任為君,休養生息,在法治與德政之間找尋平衡,為秦法超強的凝聚力將把中國整合成一個強有力的國家共同體,逐步開創大秦盛世。漢朝不會有,楚漢爭霸不會有,“漢人”也將成為“秦人”。

    秦始皇沒能在統一後繼續長期執政,秦法尚未待進一步完善,很多政策沒有持久的發揮作用,人心聚化的作用還沒能很好的得以落實。

    始皇暴斃,秦政失去了一個自我修補的機會,其身後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秦朝傾覆於起義和復辟的洶湧狂潮中了。

    大秦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優勢

    秦國掃六合而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團的大帝國。自“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以來,依靠的就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五大優勢。

    簡而言之,秦法的優勢在於,它的治理體系是簡明的,社會組織能力是空前的。

    重視法度。自商鞅首開法治道路,一直沿襲成為秦國傳統。法律條文是秦國唯一的法度,是治理國家、裁判民事的唯一遵循。在秦法下,人人不敢觸犯法律,違法的代價極高,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法律被嚴格執行,所以秦國萬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國策的執行力極強。舉國一體。秦國文化具有著“上下合一,紀律嚴明”的軍事作風,秦國沒有關東諸侯那樣的舊貴族階層、舊官僚利益集團,貴族不掌握政權。秦國治理,主要依靠君主選拔任命的官吏,官吏與君主的關係是法治關係,而不是其他國家那樣的宗族關係、親戚關係、世家關係。舉國一體,“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對於凝聚國力的意義自不待言。獎勵耕戰。秦國率先廢除陳舊落後的井田制度,擴充畝制,重農抑商,獎勵男耕女織,鼓勵墾荒,禁止私鬥,收成好的可以同打仗立功一樣授予封爵。秦軍兵卒在戰場上,斬敵人首級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因此人人尚武,聞戰則喜,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師”。引進人才。南宋的洪邁在《容齋隨筆》裡,盛讚秦國在引進外來人才方面,決心最大,力度最強。秦國積極招募東方賢能之士佐助秦國厚植國力,這些人被統稱為“客卿”,“客卿”中的佼佼者如商鞅、呂不韋、張儀、范雎、蔡澤、蒙恬、李斯在大秦為將為相,全權賦予將兵攻伐、謀議國家大事,並且絕對信任,天下英才兼收幷蓄,“客卿謀國”成為秦國的一大優勢和強項。風清氣正。“官無常貴,民無終賤”、“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乃是秦人民風。秦人百姓安心生產勞作,建功立業。秦國曆代君主崇尚節儉,嚴禁臣下為自己祝壽,厭惡貪圖虛名的不實之風。秦國君臣上下同心,政治清廉,尊奉法度,為後世建立了世所罕見的清明政風。

    因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五大優勢,使秦國具備超出六國、超出時代的組織先進性。

    秦始皇的執政能力優勢

    對於秦始皇,給予再高的評價和讚譽都不足為過。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壯大所做出了重大貢獻,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任人唯賢。秦始皇知人善任、禮賢下士、重用人才,蒙恬從齊、李斯從楚、尉繚為魏,“天下英雄盡入吾彀”。秦始皇虛心納諫,滅楚時,一開始放棄王翦老成謀國之計,錯用李信之謀而遭敗績,秦始皇放下身段,親自致歉。韓非為敵國宗室之貴族,始皇禮敬韓非,討問國家治理之策。求賢若渴之心、重用賢人之量,世所罕見。謀慮深刻。統一前,不少腐儒之人鼓吹“保留六國之社稷”,始皇致力華夏一統,遠交近攻伐交、伐謀,最後伐兵,深思熟慮、步步為營。統一後,廢分封、置郡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在心理上剷除六國分裂的根源。經過始皇的鍛造,中華民族才真正孕育而生。雷厲風行。秦始皇致力於修馳道、修長城,拓南越、開北邊,這些大工程並不單純是好大喜功,更是厚植國家實力的必然選擇,一旦篤定目標就堅決實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種執政風格,可以說是終結分裂、走向統一、實現富強的必要條件。眼光長遠。始皇生前,已在考慮身後之事,他刻意栽培長子扶蘇,在自己重病而岌岌可危之際,寫遺詔讓扶蘇回咸陽,說明早有立扶蘇為繼任者的願望。扶蘇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為人寬仁。始皇讓扶蘇前往上郡“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名為監督,實際上是讓蒙恬栽培和保護扶蘇,給了扶蘇尋找到了有力的靠山。

    秦始皇雖然在歷史上一直被罵為暴君,但是他所發明的制度,卻得到後世的一致追捧和堅決擁護,“百代都行秦政法”實際上已經很好的說明了秦法的可貴之處。

    欣慰的是,後世百代皆承秦制,大秦亦是延續千秋萬代。

  • 19 # 歷史風物誌

    您好,我來探討一下“秦始皇如果多活十年劉邦項羽會滅秦得天下嗎?”這個問題。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如先引申一下,秦始皇真的殘暴嗎?我們現在對秦始皇的所有印象幾乎都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但是隨著考古工作的發現越來越多,很多歷史都被改寫,所有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懷疑《史記》中秦始皇形象的真實性呢?

    秦朝滅亡之所以那麼快,和秦始皇突然離世有很大關係

    秦始皇死之前,秦國的統治雖然不能說是鐵桶一般牢固,但至少沒有出現致命的的叛亂。《史記》中除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小打小鬧之外,就是寫了三件神鬼怪事,就是熒惑守心、隕石題詩、祖龍將死的預言,但是反觀當時秦國的重大軍事活動是徵北匈奴、伐南百越,秦國國內很明顯沒有很大的叛亂。我們可以斷定一點,秦國滅亡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死亡!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胡亥發動沙丘之變,扶蘇和當時的名將蒙恬在這次變異中。秦國朝廷專注於權力的重新分配,及權力爭奪發生的內訌,這給了民間反秦勢力喘息、壯大的機會。沒多久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起義軍如同遍地開花,最終滅了秦國。

    亂世之下用重典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始皇結束的

    是一個長達五百多年的分裂時期,在他統一之前其他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制,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民心必定不全,所以秦始皇使用嚴苛的高壓政策來治理秦國是必須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史籍中對秦始皇統治期間過失的指責無非是窮兵黷武、大興土木、焚書坑儒。窮兵黷武這事就不用多說,效果一個是可以開疆拓土,一個是可以將外族阻擋於境外。大興土木無非是修長城、修宮殿、修陵墓,按我們現在看來除了過分的修建宮殿,其他兩項後面的各朝幾乎都有類似的操作。焚書按照當時的民心渙散的背景,很可能只不過是秦始皇統一思想的策略,坑儒現在隨著各種考古發現的研究,很可能只是當時的一種祭祀行為而已。

    從選接班人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明智

    我們可能無法設身處地去準確的說出秦始皇當時的意圖,但是大膽猜想一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採取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並統一了度量衡、貨幣,所以秦始皇希望的統一肯定不僅僅是領土上的統一,而是方方面面。秦始皇十三歲繼位,用了二十六年的時間完成統一的事業,統一時秦始皇已經三十九歲,在我們現在三十九正值壯年,但是古代已經是人生的一大半了。秦始皇應該也自知留個他的時間不多了,所以他四處尋長生不老藥,大興土木鞏固疆域,使用嚴苛的法制來約束民間思想。事實證明但劉備項羽在起義的同時,外面的匈奴便蠢蠢欲動侵犯邊境,這也證明了秦始皇修建長城等工程的必要性。

    秦始皇不是殘暴之人還有一點可以說明,當時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和秦始皇事事唱反調,即便是如此秦始皇還是派扶蘇去蒙恬的軍隊中,一是保障扶蘇的安排,另外就是讓扶蘇去軍隊鍍金,史籍記載秦始皇命扶蘇接班的事情極大的可能是真的。秦始皇應該也知道自己的強勢帶來的隱患,所以選擇了在儒家、民間都有很高聲望的扶蘇做接班人,並且安排他去軍隊,這這樣軍、政界和民間扶蘇都有很高的聲譽,必定可以完成平穩的接班。可惜秦始皇沒有想到自己死的那麼早。結語 世事難料

    秦始皇在世時秦國內雖然有隱患,但沒有出現大暴亂,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的一批官方竹簡中記載了秦國時期的公文件案,其中連民間百姓借款都有提及,完全不像是一個亂世中尸位素餐的朝廷。秦始皇對內、對外做出的安排每一步都可見其用,即便是當時秦始皇死的時候順利交棒到扶蘇手上,秦國也不會內亂,不會出現讓民間反秦勢力喘息的機會。漢朝初期大多制度其實延用於秦,漢朝早期也是偏向於嚴苛法制的,漢朝能夠那麼快穩固下來和秦始皇統一疆土、思想的各項措施有很大關係。漢朝不僅僅是摘了項羽的果子,其實還摘了秦始皇的果子。

  • 20 # 浮華的滄桑

    結局是否會改變,我們不得而知,歷史也沒有如果這一說,但是根據秦始皇的手段和魄力,以及對於帝國的控制力而言,形勢不會如此之糟糕。

    秦朝在中國歷史山是個特殊的存在,我們講述那段歷史時,往往把它跟漢朝聯絡起來,合稱為“秦漢”,類似於後來的“隋唐”一樣,秦始皇去世三年後,胡亥就把父親的基業玩完了。

    秦國之所以崛起,離不開商鞅變法,儘管後來商鞅被車裂而死,但秦國繼續沿用他的改革制度,配合法家的思想,四處對外作戰,很快形成一支百萬之師,六國被秦國打得束手無策。

    公元前237年,嬴政登基,從此秦國開啟新篇章,當時荀子就曾預言:這場四百多年的諸侯爭霸,二十年內就會結束了,最終到公元前221年,齊國投降之後,天下完成了統一。

    嬴政正式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後人稱為秦始皇,可惜秦始皇只當了九年皇帝,就因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而逐漸失去民心,後來在出巡中染病而死。

    儘管秦始皇在位後期,變得十分暴虐無道,但他的氣勢還是能把所有人壓住,那些被滅掉的六國,沒人敢起來反抗,就算項羽也是躲在在牆角,而且偷偷的說“我能取代他”而已。

    楚漢之爭時,雖然劉邦率先攻入咸陽城,不過後世學者基本都認同,秦朝是被項羽滅掉了,因為劉邦入城後一樣沒幹,項羽來了之後,殺掉秦三世子嬰,還燒燬阿房宮。

    如果我們作一個假設,假如秦始皇再多活十年,那麼項羽還有沒有可能滅掉秦朝呢?

    整個過程罪魁禍首是趙高,於是有人猛的抨擊他,但也有說趙高原本是趙華人,長平之戰中父母兄弟被殺,他為了報仇不惜揮刀自宮,混入秦朝就是為了滅掉秦國的基業,但他也只敢在秦始皇死後動手。

    可見只要秦始皇還在,無論是項羽還是趙高,都不敢明目張膽的來,只能在背後玩陰的,尤其是項羽大言不慚說什麼“我可以取代他”之類的鬼話,有本事你倒是上啊,還不是說說而已。

    假如秦始皇再活十年,儘管清朝同樣會搞得根基鬆動,但也不至於被趙高一下子玩壞,項羽更加沒機會滅掉了秦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推薦一部妻子出軌的電視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