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嘯金鐘

    什麼是大道??

    什麼是仁義??

    什麼是智慧??

    什麼是大偽??

    大道,最本源,萬物最本源是能量炁態的空無之境,萬物一體,我本萬物!!愛萬物就是愛自己!而後,有德。

    仁義,兩人有共同的主義,想法,有共同的目標,彼此信任,相互幫助愛護,視對方為自己。

    若是,大道廢,人將不識德,無德就不會有仁義,所以,若是按字面意思,大道廢,有仁義!一定是錯的!!

    智慧,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明白為智,智境,與道境相同,皆為萬物的本源之境,明此境,皆知萬物的顯像!!慧是人修行后豐富的意識!

    有智慧的人,可以辨別大偽!!所以,智慧出無大偽才對!!

  • 2 # 馬振廷1

    大道是什麼?人是沒能力廢掉它的。有仁義還是俗事,知慧出有大偽,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有超人的本事了,就無惡不作,就不會再上升了。憑本事幹事爭戰掌權升官聚才之類的多的很,不俗不道半道而廢,半百而夭亡,還是俗人崇拜的物件。

    與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禮是最後一個最難應酬的,只要在市井就是最難兔的,所以修行者為躲避俗禮隱居深山同一個道理。俗家不會理解的。

    有人說大隱於市,那都是等機會幹大事的人,還是紅塵俗人。與修道者無關。老子,尹喜,張三丰,才是真正的隱者。

  • 3 # 問道黃老

    這句話是《道德經》第十八章裡的句子

    “大道廢,有仁義”的意思是說:

    統治者“有為”之政的結果導致了大道被廢棄,這個大道,是指自然無為之“道”。統治者強作妄為,透過國家機器,實施自己的私慾,擴充套件自身的權益,對人民利益構成侵害,這就是“有為”之政。

    廢棄“自然無為”之“道”,而行“有為”之政,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此會造成社會混亂,人際關係逐漸失常,於是“仁義”的呼聲便會隨之而來。

    “智慧出,有大偽”的意思是說:

    當整個社會都在運用智慧,併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時候,詭詐和虛偽的現象會自然出現。

    舉例來說,一個幼小的孩子,淳樸自然,沒有更多的奢望,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純任自然的,既不侵奪別人的,也沒有膨脹的私慾。但當他被不良社會環境汙染,跟那個環境的人一樣,有了利害之念,名分之別,你我之分的時候,私心漸生,貪慾日盛。為了協調群體之間的關係,於是提出仁義之約定,以平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缺什麼就要喝什麼”。

    在老子的“道論”裡,“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真正的得道者,沒有自己的主觀意願,一切都是遵從“大道”的自然無為。當人們違逆大道,妄作主張,伸展私慾的時候,離道越來越遠,大家都不遵道而行了,社會變得危機四伏,只好提出“仁義”的主張來規範人們的行為。

    但是,所謂的“仁義”都是統治者階層為了自身利益強行制定的,既然是人為的,就是“非自然”的,你有你的私心(政策規範),我也有我的私心(對策),在規範與反規範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運用智慧 的過程。兩種利益之間的爭鬥,就是“規範對規避、虛偽對狡詐”的過程。

    市面上的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商品的盛行,就是“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最好證明。

  • 4 # 骨頭無畏牛刀

    您說的道是孔孟之道的道,是對別人講道德的道,不是老子哲學的道。如果是老子的道,這句話應該改成-大道興,人道行;智慧出,人類興。

  • 5 # LacoShop

    大道就是天之道,天的道德標準(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自然界各種生物的規律可以發現:無不體現著愛)可是人把這個標準廢了,卻又發現不對了,因為人沒有了約束,就亂了,胡作非為了,所以就弄一個仁字出來!用仁來約束人教導人。歷史證明這樣不能成功、人一樣還是亂,一樣胡作非為。智慧,宇宙萬物,地球上的一切都是智慧的結晶!可是人還是離開了智慧,不學習自然界中的萬物規律,不思考萬物的規律,隨著人自己的性情,隨著人自己邪惡的心,想出了許多的計謀,耍出了許多的手段,做了許多的事情,得到了名,得到了利,滿足了人那個虛榮的心,自高自大的心!這是多麼大的虛偽呀!

  • 6 # 根仲

    有無之相生也,是故智慧與大偽同出,六親不和亦有孝慈,邦家昏亂亦有貞臣。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仁義之所生也。是故仁義者,華而不實,愚之始也。或曰:大道之廢,卑道(旁門佐道)之在天下也。人之性也從善如流,是以上行下效,聖人以其無名之樸(實事求是的作風),行不言之教( 身體力行),不欲以靜而天下自定也(不求而自得)。

  • 7 # 無生道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裡面,對道、德、義、禮個觀點:“故失道而後德,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顯然道的地位最高,而禮幾乎是貶義詞“夫禮者,忠信之薄”。

    這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就好理解了。最崇高的道法廢棄了,只有靠仁義道德了,如果人民都是爾虞我詐,精於算計,虛偽將是社會的主流民意。

    老子《道德經》在治理國家方面,多次強調愚民政策。這裡也是跟愚民政策有關。

  • 8 # 先秦諸子

    我的理解《道德經》就是一部揭示樸素辯證法的書。

    在辯證法的思維下,個人認為這兩句的解釋應該是:當世道混亂,人心沒有約束之後,才能凸顯出“仁義”的可貴,人們也更向往和珍惜“仁義”的存在;當社會上人們的理性非常強大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用外在“理性”的表現,隱藏最真實的“感性”的現象。也就是人們不再淳樸,學會掩飾自己的慾望和真實目的。

    個人一點陋見,如有錯漏,敬請諸君指正。

  • 9 # 佛寧黎明靜

    《道德經》有較高的哲學價值,就在於它超越人的主觀情緒,客觀看世界。

    大道,既包含自然之道也包含社會之道,古代超越人自身睿智的哲學家,自然和社會在他看來是不加區別的,都叫大道,事實也是這樣,古代思哲並沒有現代“自然”“社會”的概念。大道廢就是道出現危機,有仁義就是有自然和人為的力量來修補化解危機。這是最樸素的辯證思想。

    智慧出,有大偽,也是從哲學意義去理解,不含政治意義。智慧是主觀認識,從人類的文明程序,已經論證了真理的相對性,人類很多侷限條件下認識的“真理"竟隨時間的新發現被顛覆,這就是有大偽的意思。

  • 10 # 米樂讀書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出自《道德經》的道經部分。全篇共26個字: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關於解讀經典中的一句話,我認為最好是結合上下文來進行通篇解讀,這樣能更好地品味其中的道理,否則可能會有以偏概全或者斷章取義之嫌。

    在《道德經》這一章裡的26個字,前後共分成了四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組相互對立的矛盾組合。

    大道被放棄了,出現了所謂的仁義;聰明的智慧出現了,與之相對的虛偽狡詐也隨之出現;家庭關係不和睦了,才能彰顯出父慈子孝的重要;國家動盪不安了,這才出現了所謂的忠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個相互辯證的問題,這些問題之間不僅有對立的矛盾,同時也存在統一的關係。

    老子為什麼要丟擲這些問題?

    老子之所以要丟擲這些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在老子所生活的春秋時代是確實存在的,是當時社會上存在的看似無解的難題,同時也是各個諸侯國普遍存在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子在這一章裡把這些問題丟擲來,並不是對這些事實進行一番表述,強調它們是如何對立,實際上他是想要透過道家的思想來剖析這些矛盾為何會存在,以及如何來解決這些難題。老子說過,“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天道缺一,但留一線生機。”任何難題的出現,都會有屬於它的解決辦法。

    我們知道,《道德經》作為道家的代表著作,其中用道家的哲學思想來論述了關於修身、治國、用兵、養生等方面的處事之道,但是其主旨還是更多強調的是政治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老子從他的角度去看待如何治理國家。

    老子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我認為,這26個字的背後,就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的治國理念。我是這麼看待這個問題:

    結合前後章節的內容,這一章裡所提及的“大道”,指的是當時國家的政治制度或者秩序。由此而斷,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應該是對某種德行進行了標榜,把其樹立成了主流的意識。在老子看看,對德行的劃分屬於主觀的設定,

    這樣一來,從辯證的角度來看,與之相對立的或者說社會上所欠缺的某種德行就不可避免會突出表現出來。很明顯這種意識形態,或者說當時的統治者所採用的這種治國的方式方法,顯然是不符合老子所提倡的“無為而治”的。

    老子想要提倡當時的統治者不與民爭,不要主動去強加給老百姓任何東西,一切順其自然。從當時的時代來看,正所謂“春秋無義戰”,各個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老百姓自然無法安定。老子作為當時社會的一員,也飽受其苦,自然也想要過上安穩的生活。

    結語

    所以在老子看來,無論是“仁義”也好“大偽”也罷,亦或是“孝慈”還是“忠臣”這些看上去好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存在,實際它們的根源都在於當時的統治者沒有做好。因此老子提出了“為無為,事無事”,“為無為,則無不治”,最終以“無為”的態度,達到有所作為,讓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 11 # 魏永臣550

    這兩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経十八章,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應當說這四句話都是表達的國家,家庭,文化理念的不正常狀態:國家昏亂是國家的不正常狀態;六親不合是家庭的不正常狀態。最後一句意在說國家處於不正常狀態才能顯示出忠臣的作用,而在國家處於正常狀態下根本不顯示忠臣的作用。那麼,顯示的誰的作用?正常時,國家顯示出的是大道的作用,也即反映的是國家的正常的生產實力,國防實力,和物質儲備實力,這些實力都是顯示大道的作用。六親不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家窮,家庭物資不充足而形成的分配不公造成的,如果家庭物資足夠豐裕,還會出現六親不合嗎?因此,所謂的孝慈理念是不能解決六親不合的家庭問題的。由此推之,仁義是不能解決國家問題的,只有大道興,也即尊重科技發展的文化理念廣泛興起,只有探索未知自然促進技術創新的大道文化廣泛興起,深入人心,才能解決國家的根本問題。

    關於“智慧出,有大偽”,有人會認為老子是在否定人類的智慧,其實老子否定的是帶有欺騙性的假智慧。“偽”就是欺騙性和不真實性,“大偽”就是具有大欺騙性。人類真正的智慧,好智慧是沒有欺騙人的。如科學技術,優質製造先進製造就是沒有欺騙性的人類智慧。具體到人體器官所產生的智慧,人手所創造出表現出的智慧大多是不騙人的,而大腦所出的唯心智慧往往是有欺騙性的,“大偽”應當出在那些唯心的所謂智慧上。

  • 12 # 唐風宋月

    大道是神道,仁義是人道。

    古人最早是以神道教人,從新石器時代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東周末期,人們都是拜神拜鬼的,相信天上有一種力量在統治世間,從吃飯喝水到生老病死再到各種生產活動,都得先拜神。神道就是大道。

    但是隨著時移世易,神道的威信逐漸式微了,人的聰明才智在日常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孔子就從來不語怪力亂神。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時代,舊的信仰崩塌了,新的信仰還沒有建立起來,人們什麼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所謂能力和智慧。就在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中,人們心中的道德觀念崩塌了。

    仁義正是對神道衰微的一種補救,讓人心中還有敬畏,有尊重,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一個社會沒有規則和信仰,只相信智慧和能力的時候,各種坑蒙拐騙和虛偽無恥就成了社會公認的主流,人人笑貧不笑娼,成功了就是好漢,不成功就是扯淡。

    魯迅說,儒道都是柔術,只是儒以柔進取,道以柔退縮。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就是想建立一種新秩序,人與人能夠和諧共處的秩序,為此顛沛流離一輩子。但是老子卻騎著青牛出關,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所以不論老子多麼睿智,多麼通達,能寫五千字,他也沒有孔子更有正能量。因為孔子是努力想改變這個世界,老子卻只是發牢騷而已。

  • 13 # 使用者686980266123

    這段話的意思是:大樹折斷有枝葉,一段時間後枝葉又成長為大樹。

    其實,大道沒有廢,是大道隱藏。大道廢,是給人的假象。譬如老師躲在一旁,看學生的動靜。實是考核。

  • 14 # 一團金蕊向陽開

    “大道廢,有仁義”意思就是說,道衰微了,就有人提出仁義道德,也就是道衰退了,社會混亂了,就會出現聖人。如春秋戰國亂悠悠,就出現了老子、孔子、孟子……亂世出英雄也是這個意思。

    “智慧出,有大偽”意思就是說,人的智慧越高,知識越多,隨之人的陰謀詭計、作奸犯科也就越多。《菜根譚》說“涉世深,點染亦深。”智者,涉世亦深,點染亦深,即是“有大偽”。所以老子提出:“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 15 # 柯仁

    “大道廢,有仁義”,語出《老子》,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他和孔子是同一時代人,都處在春秋末,戰國初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孔子重人道,教人入世,力為,講的是做人;老子重天道,教人隨緣,無為,講的是哲學。孔子是儒家尊師,老子是道家鼻祖。

    要理解“大道廢,有仁義”,先來看看老子的另一段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說,美和醜,善和惡,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當人們認識到什麼是美和善的時候,已經有醜和惡存在了;人們不知有美和善,說明醜和惡尚未出現,一切都是純美的,純善的,這才是最好的狀況。

    再來看“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當上段說的“這才是最好的狀況”受到破壞的時候,當“禮崩樂壞”,社會變革的時候,當王道衰,大道廢的時候,仁義就突顯出來了;當假仁假義,假忠假敬普遍存在的時候,需要辦別忠奸真偽的智慧就突現出來了,也就是說,當有需要能分辨忠奸真偽的智慧的時候,說明奸偽已普遍存在了。

    以上說法,僅是個人見解,歡迊批評指正。

  • 16 # 白浪83

    這就有違反常理了,大道廢了就有了仁義,有了智慧就變得虛偽。這豈不是在說要無道統治,沒有任何管理約束才是仁義。大家都不能變得有智慧有才能,這樣就不再虛偽了。有想過這麼做有什麼後果嗎?

  • 17 # 真一道子

    宇宙之內,天下之事,很多事情都是很巧妙的,不相信你看,當大道難行於世的時候,才顯出仁義的可貴,大道普行的時候,反而現不出仁義在什麼地方,也不知什麼叫做“仁義”。

    就好像上古時代,人心純樸,順天行事,大道普行;到中古時代,大道就漸漸難行於世了。因此 至聖孔子看到大道就要廢棄的時候,便大力提倡“仁義”。這也是大道廢棄以後,才出現的“仁義”。

    時至今日,到了科學越發達、社會越文明的時候,人心就越奸巧虛偽,這個時候,人民也不遵守仁義道德了,因此,投機取巧,欺詐攻訐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 18 # 每日讀書A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譯文所以大道廢了,才彰顯仁義。投機取巧、追名逐利的智謀出現了,才會產生狡詐、虛偽。父子、兄弟、夫婦之間不和睦了,才會提倡孝慈。國家動盪混亂了,才會出現忠臣。解析我們人類是最複雜的情感動物,我們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能夠進行思考,在處理問題時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行為準則。人類雖然由大道生而且在大道中發展壯大,但隨著人類智慧的開啟,人類愈發狂妄自大、唯我獨尊起來。人類忘記了自己的由來,不再遵循自然大道,這種對大道的漠視態度,使得我們離大道越來越遠。偏離大道越來越遠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人類自取滅亡,為了避免這種慘劇的發生,人類人為地制定了一些行為規範來加以約束,於是一些政令條文、獎懲制度、政策法規相繼出現了。這些政策法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壓力,但它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廢止大道的必然後果是有所作為的開始,有了作為也就有了好和壞的對待。對於好的、正確的,我們加以褒揚、讚頌;而對於壞的、錯誤的我們大加鞭撻、懲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和協調發展。何謂“仁義”?仁,我們從古人的組字結構來考察,二人為仁。為什麼需要二人呢?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有參照物才能進行區別對待。孔子曾這樣定義仁,他說:“仁者愛人。”連自己的同類都不愛的人,還配稱人嗎?這種行為還配叫仁嗎?義,正義、道義、義氣。仁和義合起來就是仁義,仁義在本章中指那些合情合理、合乎道義並熱愛同類的行為。仁義是相對的概念,它是與不仁義相對而言的,仁義能帶來和睦安定,而不仁義必將招致禍患和攻擊。人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紛紛行仁義,這是人們有智慧的象徵。人是有慾望的動物,由於慾望的驅動,人們難免會利用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有些人為了職位高升,對上級溜鬚拍馬,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些人善於為自己的罪責開脫,不惜矇騙別人,顛倒黑白;也有些人成天擺出一副忠實的面孔,其內心早已打好了坑害別人的小算盤。他們使用種種伎倆,只為一己私利。他們心中沒有半點仁義,卻要裝出仁義十足的樣子,其虛偽本質掩藏在華麗的外表和花言巧語裡,他們越是裝得仁義,越能得到更多的好處。這種運用聰明處處矇騙別人的行為就叫大虛偽。“偽”字何解?人為即偽。人為就是人有意去做的而不是順應自然的行為,是違背了大道的行為,所以我們稱人為的東西都是虛偽的,都不是樸素自然的了。人在作為的時候往往會摻雜進自己的私利,所以就有了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等不良行為,雖然這些行為是在暗中進行的,被掩蓋在虛偽的外衣下,但還是能被人感知,甚至被人揭露和批判。只有六親不和睦了,才會提倡孝和慈,為什麼這麼說呢?六親不和睦是人有智慧的結果,有智慧就會有私慾,私慾得不到滿足時必然會發生矛盾和爭鬥,這種爭鬥由小及大會危及國家的安寧,於是不得不制定一些行為準則:做兒女的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應該慈愛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孝和慈。當我們的心中沒有這些概念的時候,就無所謂孝和慈,大家其樂融融,無老無少、無長無幼,一派祥和的景象。而一旦頭腦中有了這樣的標準,我們就再也無法自由了,我們要時時處處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出格,別人站在他自己的角度看我們的行為,稍有不慎就會被人橫加指責,其樂融融的祥和景象就會被破壞。

  • 19 # 費惡潑嘞

    倫理的民族,生活在同它的實體之直接的統一里,並且它還不具有自我意識那種純粹的個體性原則。

    因為一方面倫理實體的現實性建築在它的靜止的不變性上面、不同於自我意識之在絕對運動中,因而也就是建築在這個事實上面,即自我意識還沒有脫離它的靜止的風俗習慣和它對風俗習慣的固定信賴而回復到自身,另一方面倫理實體復建築在它的一套權利和義務的組織形式,以及民眾之劃分成等級和各個等級的特殊活動(這些活動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上面,因而也就是建築在這一事實上面,即個人對於他的特定存在的侷限性感到滿意,並且還沒有理解到他的自由 的自我之無限制的思想。但是由對倫理實體的那種靜止的、直接的信賴引回到對自身的確信,並引回到自身信賴和確信所包含的那一套權利和義務以及那些特殊的、有限制的活動,乃是倫理實體的一種辯證運動。這種辯證運動,只有在自身確信的精神的簡單性裡才獲得它們的安靜和固定性。

    因此倫理生活完成其自身而達到自由 的自我意識以及倫理世界的終極命運,就是回到其自身的個體性和倫理精神的絕對鬆懈。而倫理精神的鬆懈使得它的穩定存在之一切固定的區別消溶並且使得人民群眾間的有機關聯解體,而且完全確信其自身,達到了無限制的快樂和最自由 的自身享受。

    精神自身的這種簡單的確信具有雙重意義:既是靜止、穩定的存在和固定的真理,又是絕對的不安定和倫理生活的消逝。但是精神的簡單確信轉化為後者〔倫理生活的鬆懈或消逝〕;因為倫理精神的真理只有當自我不知道它自身是自由 的個體性時,它才仍然是這種實體性的本質和信賴,因此這實體性的本質和信賴在自我的這種內在性和變為自由 的情況下就走向崩潰了。於是由於信賴破壞了,民族的倫理實體本身被打碎了,所以精神本來是維繫那無持久存在的兩極端的中項現在就變成了一個極端,變成了把自己理解為本質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就是自身確信的精神,它悲哀於失掉了它的世界,現在從它的純粹自我裡產生它的本質並提高它自身超出現實性。

    摘自《精神現象學》藝術宗教一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宅女會有人喜歡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