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0
回覆列表
  • 1 # 蕭蕭攝影練習生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鮑魚的外殼常常附生著許多“雜物”。這些“雜物”以極強的牢度固著在鮑殼上,想要將它們剝離可不容易。

    你若是將這歸咎於鮑魚“不愛乾淨”上,那可就錯怪它啦,因為這殼上的坎坷不平,對鮑魚而言也是一大煩惱——

    “雜物”是什麼

    1、管蟲

    管蟲是管棲海生蠕蟲的總稱,屬濾食性、定居型生物。它喜歡附著在岩石或沙地上,貝類的硬殼對它而言也是適宜的定居所。中國沿海常見種類為內刺盤管蟲,又名石灰蟲,屬龍介蟲科。

    管蟲分泌出來一種特殊物質,為自己構築一條與身體匹配的長而堅硬的中空管道。管道質地分為泥質、革質或膠質,部分種類還可以分泌出近似珊瑚骨骼的鈣質沉積。鮑殼上常見的“白色小管”一般就是管蟲築的小房子。

    2、藤壺

    藤壺是常見的具有灰白色、石灰質的外殼的節肢動物。在鮑殼上,它們就像一座座等待爆發的小火山。

    藤壺是礁石的“釘子戶”,只要細心觀察,總能在海邊看見它的身影。除此之外,它們還能附著在碼頭、船體、甚至鯨魚、海龜、龍蝦、螃蟹的身上,像扇貝、鮑螺的硬殼也是它們喜歡附著的物件。

    藤壺屬於固著型生物,靠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過活。剛孵化出的藤壺幼體,需要先在水中漂浮數星期才能附物而居。在它準備附著時,會分泌一種膠質,使本身能牢牢的粘附在硬物上,成為今後再不能自行移動的成體。

    接下來,它們開始不斷脫殼並長大,並且在每一次脫皮之後,都會分泌出一種藤壺初生膠,這種膠的吸附力極強,若想用手把它剝下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因此,藤壺的生長狀況可以作為專家判斷海漂殘骸落海時間的依據。

    3.牡蠣

    牡蠣也叫生蠔,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屬於固著型貝類。其肉味鮮美,是出名的海鮮美食。

    牡蠣以開閉兩片貝殼的方式進行攝食和呼吸,也是濾食性生物。它的幼體也像藤壺幼體一樣會在海里游泳,兩週後永久固著於其他硬物上,比如海邊的礁石或是其他貝類硬殼。固定三天以後,幼體失去游泳的能力,變成終身不能再自行移動的成體,然後繼續長大。

    4、珊瑚

    珊瑚蟲呈中空的圓柱形,下端常附著在物體的表面上,頂端有口,透過觸手收集食物,以捕食海洋裡細小的浮游生物為生。珊瑚蟲幼體也會遊動,能在海里隨波漂流。數日至數週後在固定表面上發育為水螅型體。

    在它的生長過程裡,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後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所依賴的外殼,美麗的珊瑚便是珊瑚蟲群體死後留下的骨骼。

    5、海綿

    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2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營固著生活。

    皮海綿是鮑魚附著敵害生物之一,它能夠堵塞鮑的呼吸孔、甚至將鮑包裹封閉,導致鮑無法呼吸及活動攝食而停止生長,嚴重時可導致鮑魚大量死亡。在野生環境下,受海綿侵害的鮑魚必須舉起貝殼進行呼吸,將軟體部位暴露出來,從而容易被天敵所食。

    6、苔蘚蟲

    又名普通柔軟苔蟲,一般在室溫17℃一下繁殖發育較快,呈角質狀附於鮑殼上。苔蘚蟲對殼長3cm以下的鮑危害相當嚴重,越冬期間(11月底至次年3月中旬)整個鮑殼可被苔蘚蟲包被,鮑的肥滿度明顯偏低,導致20%~30%稚鮑死亡,對3cm以上鮑個體危害較輕。

    除以上所述的種類外,附著在鮑殼或養殖籠上的敵害生物還包括麥稈蟲、海葵、水螅類、沙海螂以及藻類等。

    這些住客看中了鮑殼這片黃金地段,不約而同地在殼上定居下來,勾勒出獨特紋樣的同時,也給鮑魚養殖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因為對於鮑魚而言,一旦招惹上這些“賴皮”,就只能終生與之共處,並不得不揹負著它們的巢穴生活。

    並且,相比起養殖環境,野生鮑魚的生存環境更為複雜,被生物附著的機率更加大,因此野生鮑殼往往不如養殖鮑殼光滑豔麗。

      如何防治

    對待這些“賴皮”,養殖者們應該對症下藥,根據不同的養殖貝類,對不同的附著生物採取不同的措施。

    目前採用的附著生物防除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利用物理、化學方法清除或防止附著生物附著;掌握附著生物生物學規律,避開其附著水層和時間。

    個體明顯的附著生物可人工從貝殼上鋸除剝離,並在剝離後馬上換水或加入少量抗生素藥浴處理,以避免對鮑個體產生較大危害。

    網籠、網箱中養殖的貝類,可在附著敵害生物的附著高峰期一過,進行倒籠、倒箱。

    把換下的網籠、網箱放到岸上暴曬,殺死附著敵害生物。也可以在附著生物高峰期利用大多數的幼體趨光的特點,降低養殖水層。採苗過程中應該先用浮游生物網對採苗海區的浮游生物進行調查,查清附著敵害生物幼蟲的附著高峰期和密度。

      對於防止附著在鮑殼上、堵塞鮑的呼吸孔的敵害生物,可以採用提前蠟浸泡的方法。

    曾有實驗驗證,將鮑在44℃的蠟液中浸泡1~3s,在殼表面形成一層蠟膜,3~6d後,寄生蟲的洞穴裡缺氧,幼蟲和幼體、成蟲全部死亡。將實驗組和對照組鮑在同一環境下養殖3個月,對照組僅有1%鮑長出新的呼吸孔,而實驗組(經過蠟浸處理)的已遊3%的鮑長出新的呼吸孔,而且實驗組的鮑殼明顯高於對照組。

    採用倒換網籠等物理方法是當下最常用的防治措施,儘管可以比較全面徹底地清除已附著的各種生物,但其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力耗費大、操作繁瑣而且不可避免的會對鮑魚造成一定的機械損傷。

    化學防除劑中的某些成分在抑制附著生物生長的同時,也會對養殖種類也會產生副作用,還可能造成環境汙染;並且價格不菲,在生產上難以推廣使用。

    比較利弊,現較為推崇的防治措施有:採取不同養殖品種混養;針對附著生物優勢種的幼蟲發育特點、附著過程、理化性質及交聯聚合作用機制等製作最佳防除材料等,以保證在不破壞海域自然生態條件的基礎上,較好地解決附著生物大量附著的問題,從而保證鮑魚養殖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薄薄一片鮑殼,卻成為了如此多種生物的成長基地,以隱忍著稱的鮑魚果然完美演繹了“忍辱負重”這一詞。

    這些原本只能在小小一隅度過生命的生物們,因為不經意地將家安在鮑殼上,便開啟了跟隨鮑魚體驗滄海桑田的一生。

  • 2 # 一曲青花落

    那是附生在鮑魚殼上的一些海洋微生物,比較大的話可以敲掉它。如果鮑魚殼上的其它異物洗刷不掉的話,我建議去殼處理(煲湯煲粥之類去殼)。

    如果是做蒜蓉粉絲或者燒烤類的關係不大,洗淨直接做就行了。

    祝你生活愉快!

  • 3 # 屠夫電影

    長期在海底,有大量寄生生物寄生在它外殼,所以形成小蟲狀東西,雖然那些寄生生物死了,但是,還是留下了一些洞洞

  • 4 # 北漂一一

    可以,海洋裡的微生物眾多,他們一般比較喜歡依附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去生活,鮑魚殼,堅硬,而且符合凹凸不平的特性,如果上面有線蟲,我們拿回來後多刷洗幾次,流水沖泡,然後再經過高溫處理,吃是沒有問題的。

  • 5 # Tasty達人

    經過加工也是可以吃的,不過還是儘量不要吃,吃壞肚子是小事,食物中毒啥的就不好了,看看現在的疫情多嚴重,想不到的病毒就有可能依附在這些地方。

  • 6 # 小忠哥的深夜食堂

    購買貝類海鮮回去後,需要用刷子把殼刷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清理寄居在上面的其它生物。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用各種各樣的海鮮,而且越發推崇刺身這一吃法,覺得很高大上。然而國內適合刺身用的深海魚不多,商家從國外進口各種海鮮,不管產品好不好,都賣出了天價。所以導致國內消費者覺得這麼貴肯定能生吃。引發了食物中毒,寄生蟲感染。而且貝類海鮮寄生蟲比較多,所以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避免發生感。最後一點是,大家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吃刺身,或生吃海產品,一定要從正規渠道獲得,瞭解清楚是否可以生食之後再食用。終結一下,鮑魚殼上面有線蟲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一定要充分加熱,避免生吃,或半生不熟。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謝謝

  • 7 # 肇慶美食小妖精

    建議不要吃,鮑魚內臟有毒,而且呈季節性,與海藻的生長有關,有毒時期在每年的2-5月份,這時期鮑魚內臟不能吃。鮑魚的內臟器官含有光致敏毒素,是海藻葉綠素衍生物的分解產物。這種毒素一般在春季聚集在鮑魚的肝臟中,具有光化活性,如果有人吃了含有這種化合物的鮑魚,然後又暴露於Sunny中的話,該物質會促使人體內的組氨酸、酪氨酸和絲氨酸等胺化合物的產生,從而引起面板的炎症和毒性反應。鮑魚毒素的中毒症狀為臉和手出現紅色水腫,體質過敏者反應就更大,但不是致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潮汕最出名的特產之一——牛肉丸都有哪些看法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