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70110375

    削蕃只是第一步,逼迫他露出狐狸尾巴才是真正的目的。當時的朝廷非常明白,吳三桂削蕃也反不削蕃也反,與其後削不如早削早剿。因為吳三桂本來就是反覆無常之輩!他想安享天倫之樂!可朝廷不那麼想!

  • 2 # 北社野老

    衝冠一怒為紅顏,當初吳三桂開關降清,靠清兵趕跑了李自成,清朝也靠他滅了李自成,滅了南明,在關內建立了王朝。他們是互相借重,而吳三桂功勞至大,被封了藩王。在三藩中勢力最大,其他兩藩唯他馬首是瞻。

    吳三桂其實野心很大,在征剿李自成,消滅南明的戰爭裡野心更加臌脹,稱帝之心由來已久,真正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當時,年幼的康熙當政與孝莊真是孤兒寡母,吳三桂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論資而言吳三桂也算康熙的爺字輩,一個黃口稚子何足畏也!

    吳三桂在雲南遠離朝廷,招點買馬,擴充實力,還不斷地向清廷索要錢糧自覺著勝券在握,因而稱帝造反。然而,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首先他是降臣清政府不看好他,時時防著他。在漢人來說他是叛臣,漢人對他的人格氣節不看好。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己穩定了政權,人民要安樂業,厭惡戰爭,沒人支援他,他失敗了。

    吳三桂己成騎虎之勢,既是削了藩也難保善終,清政府要絕後患必定根除,這是他反覆無常而鑄就了他的悲劇人生。

  • 3 # 御史大夫001

    吳三桂如果接受了消番肯定會安度晚年的,當時情政府之所以給了吳三桂一個異性王爺做,一方面是因為吳三桂的功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撫人心。畢竟滿人的人數比較少,統治一個龐大的中國沒有漢人是肯定不行的。

    當時吳三桂的年紀也大了,如果吳三桂接受了撤番清政府肯定不會殺了他,交出了兵權對清政府沒有了威脅。犯不著殺一個沒有威脅的人而落下口病,康熙不是沒頭腦的皇帝。

    那吳三桂卻沒有選擇撤番呢?主要是因為吳三桂是武將出身,有軍閥的特性,認為手裡沒有了兵權就失去了安全感。何況又是一個異性王爺,自古以來異性王有好下場的不多。

    第二個原因就是吳三桂帶兵多年,又統治雲南多年,有給清政府抗衡的實力,沒有實力肯定不會冒然反叛,因為反叛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開弓沒有回頭箭。勝利了好說,失敗了必然會死無葬身之地。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實力,也因為康熙年齡小輕看了康熙。

  • 4 # 葉飄刀

    做富家翁,妄想

    吳三桂之所以能得到平西王的地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 清軍入關,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抵抗,拉攏漢人,於是給了投降的吳三桂這樣高的地位,也就是千金市骨,把他當個榜樣樹立起來。

    2.吳三桂手裡有著明朝最後的精銳關寧鐵騎,戰鬥力強悍,清朝也是為了拉攏這些戰鬥力,利用他們平定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南明,所以給了吳三桂高位。

    弄明白了吳三桂得以獲得平西王高位的原因之後,就知道他為什麼做不了富家翁了。

    清朝要削藩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大清已經控制住了天下,對整個天下有一個比較穩固的掌控了,這樣的形式下,再也不需要吳三桂這樣的榜樣作用了,也就是原因1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換句話說,吳三桂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那麼吳三桂的生死自然不重要了,要知道當初吳三桂在關外可是和滿清也打過硬仗的,他難道在滿清沒有仇人?

    而且哪怕吳三桂真的沒有雄心壯志了,真的願意放下一切,安心做個富家翁,他可以做到嗎?

    清朝削藩,就是因為顧忌吳三桂所掌控的關寧鐵騎的戰鬥力。削藩不是吳三桂自己放下兵權,解甲歸田就行了的。你要知道,這些驕兵悍將都是追隨吳三桂幾十年的老部下,可以說吳三桂的影響遍佈整個軍隊。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吳三桂放下一切,那麼清朝可以放心,也許讓整個軍隊亂起來,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所以清廷要不會殺掉或者控制住吳三桂,要不就會對軍隊進行大清洗,以消除吳三桂對其的影響力。當然更可能的是兩者同時進行。

    而原本吳三桂的部下,會甘於被撤換殺掉?趙匡胤說黃袍加身非他所願,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吳三桂等於是這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他如果選擇接受削藩,那麼就等於說他拋棄了一直支援他的這個利益集團,那麼這個利益集團為了自保會作出什麼就很難說了。給吳三桂來個黃袍加身,強迫他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者是等吳三桂到了清廷之後,清廷刻意逼反兩個吳三桂的部下,然後以此為藉口,殺掉吳三桂也很正常。

    吳三桂掌控的關寧鐵騎就是一把尖刀,現在清廷不需要這把刀了,這把刀能安於被折斷嗎?

    吳三桂就算不相反,也會有很多人想方設法讓他反。比如李淵莫名其妙睡了皇帝的妃子,於是不得不反,比如趙匡胤所謂的黃袍加身。吳三桂到了這一步,清朝不削藩則罷,要是削藩,他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你要是真忠心,早點怎麼不自解兵權,去做富家翁了。

  • 5 # 杳杳無歸期

    一群殺氣騰騰的強盜拿著刀敲你家門,說放我們進去,我們喝碗水就走,你信嗎?

    滿清這方面一向沒什麼信譽,當初還說厚待明朝皇室後裔呢,結果抓住一個殺一個,七十多歲的崇禎皇帝第三子抓住了也沒放過,就這你還希望他們放過你?

  • 6 # 甲申十七年

    清初一共有四個漢人王,之後又加了一個,一共是五位王爵。其中最厲害的孔有德被李定國幹掉了,兒子也死了,爵位不再有人繼承。

    耿仲明在1636年被封懷順王,1649年改封靖南王,世襲罔替。

    尚可喜在1636年被封智順王,1649年改封平南王,世襲罔替。

    吳三桂在1644年被封平西王,世襲罔替。

    記住上面的時間,接下來就是解密的時刻。

    孫可望,原張獻忠部將,張獻忠死後與李定國爭權,投降建州,1652年被封義王。

    但是隨後就不太妙了。他二月投降,八月被彈劾,1659年被訓斥。到了1660年被迫上疏放棄王爵,雖然被順治否決,但在同一年的遊獵中北建州貴族射死。他死後,爵位雖然由他的兒子襲,單俸祿減少了,到了1670年,再要求襲爵時被拒絕,爵位降級,之後又降,從“義王”降為“輕車都尉”,已經是芝麻綠豆不入流了。

    在1670年康熙下旨給孫可望的爵位降級時,等於是明著告訴吳三桂他們,你們交了兵權,世襲罔替沒有了,子孫的爵位沒有了,連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了。吳三桂腦子進水了才會不造反。

    究其原因就是建州要漢人投降時給的加碼太高,之後給起來心疼,就想辦法耍賴,反正漢人已經是刀板上的魚肉了。

    就像洪承疇,被說是“開清第一功”,李定國幹掉孔有德時嚇的順治都想割讓西南七省,九爺親自過去殫精竭慮招降了孫可望,讓順治睡的安穩。順治對他說,你幹好了我回來好好封賞你。等九爺真的瓦解了李定國的勢力,清廷只給九爺三等輕車都尉,還不如孫可望的兒子呢,呵呵,面對這樣的朝廷,沒法不造反。

  • 7 # 5有5

    做富家翁是香,但是在接受削藩後能不能做成富家翁就不一定了。

    吳三桂,平西王。

    明末,他也曾積極勤王,被崇禎視為股肱之臣。但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他準備投李自成,因陳圓圓事件而作罷(具體不贅述)。後與李自成議和,為保險起見,又尋求多爾袞的合作。後多爾袞設計逼迫,吳三桂降清,因功封平西王。

    清廷對吳三桂的看法清廷對他表面優待,記憶體猜忌。畢竟他有自己的軍隊,一言不合就會調轉槍頭。吳三桂對此也心知肚明,此後一心一意為清廷服務,攻下雲南後,清廷看他表現不錯,便讓他鎮守雲南。清廷在基本統一全國後,開始針對國內局勢作出調整。積攢力量,裁撤三藩吳三桂在剛平定雲南之時,清廷為了穩定當地局勢,把當地的軍政大權全權託付。康熙登基後,局面漸漸穩定,為了解決藩王勢力,維護國家長期的統一和平,便逐漸收回權力。這就導致了吳三桂想要世代鎮守雲南的想法破碎,矛盾日益尖銳。裁撤三藩是肯定要做的,這時平南王尚可喜提出歸家養老,康熙乘勢撤藩。吳三桂趁機試探朝廷態度,沒想到朝廷態度堅決,這就打臉了。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清史稿

    弄假成真,起兵叛亂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叛亂。因吳三桂長期經營,兵強馬壯,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陷落,速度之快,令清廷猝不及防。後因吳三桂集團財力,兵力不足,各個聯盟勢力各有圖謀。加之清廷調兵遣將,全面出擊,叛軍勢力逐漸瓦解。歷經八年,平定三藩之亂。

    "天下大權,當統於一。"——清聖祖實錄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吳三桂本來想的是世代鎮守雲南,做一個土皇帝。在平定雲南初期,清廷為了平叛花費了鉅額的財政支出。後期一方面要保證三藩開支,另一方面還要花錢整軍,防備三藩。投入巨大,為長久計,只能裁撤三藩。吳三桂同意撤藩,康熙做到保他一生富貴,如此甚好。若康熙削藩成功,吳三桂舊部仍在,又擔心吳三桂振臂一呼,響者雲集,肯定會設計除掉吳三桂。到時候,吳三桂只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斃。再以吳三桂反覆無常的性格,撤藩後生活質量大大下降,難免生不臣之心。

    以此來說,吳三桂舉兵反叛,別無選擇。

  • 8 # 天空十三少

    因為他明白,清朝削藩就是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去剝奪他的兵權,到最後吳三桂一點兵權沒有之後,清政府必除之而後快。

  • 9 # 當幸福來敲門2020

    吳三桂之所以不接受削藩是有多重因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貪婪與恐懼”!

    吳三桂原本就是一個野心家。早在“山海關大戰”引清軍入關的時候,吳三桂為了藉助清軍的力量打敗李自成的軍隊,和多爾袞達成協議:滅掉李自成之後與多爾袞平分天下。其實在那個時候就暴露出了其狼子野心。但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滿清的勢力如洪水一般湧入中原,多爾袞也不再信守之前的承諾,而是一味地以各種理由讓吳三桂去剿滅李自成和南明的殘餘勢力。他感到復明無望,自己做皇帝更是不太可能了。而且隨著天下逐漸趨於平定,他越來越感到不安,清醒的意識到自己被多爾袞利用了,而且天下平定之日就是他沒命之時,當時的他又氣憤又害怕,後來受高人指點:“西南不可一日不亂。”於是,吳三桂的剿匪就開始“出工不出力”了。甚至有時還有意讓當地亂一些。

    在這種背景下他坐穩了西南,而朝廷還要利用他,所以封他個“平西王”。按理說封王裂土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我想當時的吳三桂從心底是不滿意的。但又無可奈何。

    就這樣,吳三桂在西南擁兵多年,如果沒有後來的“削藩”,也許他不會造反,一直做個“土皇帝”,直到終老。

    但隨著“三藩”的勢力越來越大,擁有的軍隊越來越多,全國有很多實力派人物都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如:陝西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等等,都是吳三桂的親信。這種局面對朝廷形成了巨大的威脅。而且,每年“三藩”都以各種名目向朝廷索取大量的金銀,以擴充自己的勢力,以致“清朝財賦半耗費於三藩。”到了康熙年間,朝廷已經不堪重負了,而且“三藩”已成氣候,尾大不掉,這是朝廷無法容忍的。最終,導致康熙痛下決心“削三藩”。

    一方面,吳三桂平時擁兵自重,專橫跋扈,擔心被削藩後不但做不成逍遙自在的“富家翁”,還要遭到朝廷的“清算”,到時候自己一無所有甚至成為階下囚。另一方面,他也幻想著過一把“皇帝癮”。在“貪婪和恐懼”驅使下,他做出了“賭一把”的決定。

    也許是他太老了,也許是康熙太優秀了,總之,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最終導致了吳三桂身敗名裂的結局。

  • 10 # 葉澄談歷史

    說起吳三桂,大家能想到便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將清軍引入關內的明末大漢奸,也正是他的這一舉措,使得中原地區落入滿清之手,並被統治了兩百多年。當然,吳三桂之所以投靠滿清,一方面和李自成的某些操作有關,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自身利益,為自己升官發財找出路。既然吳三桂是為了功名利祿,那為何還要61歲高齡起兵造反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確實需要仔細看看,畢竟從一開始,康熙並未對吳三桂動殺心,只是想要免去吳三桂日益強大的兵權。根據史料記載,在撤藩之前,康熙是打算將遼東地區劃給吳三桂,當做其養老之地。並公開說明會好好善待吳家上下,絕不妄殺一人,也就是說吳三桂完全可以當個富家翁直到終老。而對於之後的事情,我們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吳三桂所處境地,就能大概明白,除非吳三桂一心求死,否則他是真的沒有什麼選擇餘地了。

    自吳三桂降清開始,他們之間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於其他兩位藩王不同,吳三桂從一開始就和滿清是明碼標價的交易,一旦藩王被撤, 那麼尚可喜、耿精忠還能當個奴才,而吳三桂在整個清廷中就顯得不倫不類了。並且在山海關之戰中,吳三桂是充分領會到了滿清皇室的陰狠手段,對此他是心有餘悸的,這份交易在吳三桂心中本就沒多大安全感。而吳三桂為了徹底得到滿清皇室的信任,更實將南明永曆皇帝活活勒死,以此作為投名狀來表達誠意。

    但是,吳三桂殺永曆皇帝反而成了敗筆,這不僅引起明朝遺老們的憎恨,同時讓滿清皇族更加對吳三桂提高警惕。對於這件事,同為降將的洪承疇就曾說過:"若要安,切不可使雲南太平無事,永曆若在,康熙何敢想撤藩"。但是對於這番警告,吳三桂並未聽到心裡,而是執意的將永曆皇帝殺死,這也使得他自己失去了"養寇自重"的底牌。

    那康熙為何要執意撤藩呢?其實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沉重的經濟壓力。我們就拿康熙繼位前一年,也就是1660年來說吧,當時清朝的全年財政收入也才875萬兩白銀,而云南地區的支出就高達900萬兩白銀,這兩者之間是完全的失衡狀態,哪怕康熙皇帝不吃不睡,也很難供得起雲南一省的開支。以致史書曾這樣記載"天下之賦,三藩耗其二"。所以,康熙如果不盡快裁撤三藩,那麼整個清朝都有可能被積怨所推翻。既然橫豎都是反,那還不如直接乾脆的削藩。

    所以,當康熙下定削藩之後,就把逼到了吳三桂不得不造反的地步。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吳三桂手下的人不願意了。畢竟你吳三桂被削了照樣還能當個富家翁,可這手下的數十萬士兵怎麼辦?康熙可不會管他們的死活。

    畢竟這數十萬士兵,已經過慣衣食無憂的生活了,這突然間失去了供給那還了得?此時吳軍上下可謂是一片喊殺喊打,拒絕削藩並要求武力造反,在全軍的鼓動下,吳三桂已經沒了退路,如果他不顧兵士反對,那麼整個吳家的性命都會不保。

    最終在萬般無奈之下,這場耗時8年的撤藩戰爭就此爆發。而作為吳三桂,不僅錯失了上天賜予的機會,不願繼續向北進攻,企圖與滿清劃江而治,結果給康熙調整戰略的機會,讓其重新部署兵力。一舉擊敗了三藩聯軍,使得吳三桂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 11 # 老森

    當時的情況是親政後的康熙帝已決意撤藩 。他這樣做亦有苦衷:既有忌憚三藩手握重兵、尾大不掉方面的顧慮,又有統一政令、減輕朝廷財政負擔方面的考量,而且他撤藩的決心是相當堅定的。即使吳三桂不鋌而走險,發動“三藩之亂”,以康熙堅毅的個性,以及吳三桂桀驁不馴、生性反覆的特點,他也是很難得以善終的。對擁兵自重、割據雲、貴的平西王吳三桂來說,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致淪為砧板一塊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他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由於吳三桂極其賣力地擊滅了李自成的農民軍餘部,還一路窮追不捨,率軍進入緬甸追剿南明殘渣餘孽,最後誅殺南明永曆帝,徹底消滅了南明最後殘餘勢力,為清廷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親王,除統率雲南外,還兼管貴州。

    彼時,雲、貴兩省的財賦兵馬以及官員任免之大事,全由平西王吳三桂一人獨斷專行,吏部、兵部、戶部都無權過問。

    這時天下已經粗定,清廷派出四處征伐的軍隊已經紛紛奉命班師回京,只有福建、廣東、雲貴等地方除外。原來明降將耿仲明對大清立有大功,被封靖南王,鎮守福建;尚可喜亦積功被封平南王,鎮守廣東。這三個藩王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實力最為雄厚,麾下兵多將廣,財雄勢大。

    康熙登基後,在孝莊皇太后的鼎力支援下,雖然年紀小,但聰察英明,行事果決,因此極得人心。他親政後,計除悍臣鰲拜,恢復內閣制度,並下令為那些被鰲拜殺害的諸王大臣平反昭雪, 還立即叫停了極不得人心的圈地惡政。同時他一改滿清歧視漢人的積弊 ,實行滿漢官員同一品級,以攫拔能力出眾的漢官,並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同時,他也開始為政令暢通無阻、減輕朝廷沉重的財政負擔而開始考慮撤藩。這時福建的耿仲明和廣東的尚可喜加起來大約有十幾萬人馬,而云貴的吳三桂麾下兵力則有二十萬左右,三藩養軍的費用由朝廷出,每年所需的軍餉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僅從財政上看,朝廷已不堪重負。此時恰好平南王尚可喜因為兒子尚之信不孝,與兒子關係緊張,主動上書請求康熙撤銷他的藩封,恩准他解甲歸田,回遼東故里養老。

    此舉正中康熙下懷,他立即批准了尚可喜的奏請。尚可喜被撤除平南王藩封,給平西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其父耿仲明已死,由他襲爵)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兩人迫不得已,只好上奏自請撤藩,其實兩人內心萬般不甘,主動請辭也屬言不由衷。

    吳三桂為清廷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他兵強馬壯,權傾朝野,雲貴兩省猶如吳家禁臠,是不折不扣的獨立王國。

    原先南明永曆帝在昆明五華山修築的舊皇宮,已被修葺一新,成了平西王府,而且不斷大興土木,擴建增修。明國公沐天波的七萬畝田莊,也被吳三桂霸佔。吳三桂嗜色如命,生性風流,除大老婆張氏、寵妾陳圓圓外,還有四面觀音、八面觀音等妾室若干,他還派人在兩省大張旗鼓的採買秀女,後宮佳麗不下千人,儼然已是一代帝王。

    吳三桂手下有吳應麒、夏國相、胡國柱、馬寶、吳國貴、王屏藩等百名悍將,精兵二十萬,多年蒐括、聚斂的財富堆積如山。他怎肯捨棄眼前這浴血打拼而博取的榮華富貴與烜赫權勢呢,回遼東老家做個無職無權的退休老頭呢?

    因此,他上疏請辭只是做做樣子,順便試探下康熙帝的底線,他狂妄地認為,朝廷不敢真的撤除自己的藩封,小皇帝立足未穩且見識不多,當年跟隨多爾袞入關橫掃群雄的驍將基本已經凋零殆盡,環顧朝廷上下,還有誰可與我平西王的二十萬鐵血雄師對抗、較量?

    吳三桂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少年天子康熙的能量。康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做出決策:“藩鎮久握重兵,猶如人體養癰,若不及早除去,何以善後”?於是他順坡下驢,正式下詔撤藩。

    吳三桂見弄假成真,怎肯失去既得利益,便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於鬧市中將雲南巡撫朱國治斬殺,自稱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並蓄髮易服,恢復明朝衣冠,軍旗皆用白色,聲稱奉明思宗崇禎帝三太子于軍中,豎起為明覆仇的大旗,併發布檄文,號召天下,共舉義旗,共擊滿清。

    吳三桂率先舉兵叛亂,尚之信、耿精忠等聞風相繼起兵響應,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共打了九年,史稱“三藩之亂”。戰事初起時,吳三桂搶得先機,他以雲貴為其大後方,派麾下猛將王藩屏由貴州攻四川,吳軍主力則傾巢而出,由貴州攻取湖南,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許多重鎮。

    吳軍攻勢兇猛,清軍將領有的棄城而逃,有的畏懼不敢出戰,有的乾脆投降,短短半年間,雲、貴、川、湘、桂五省全被三桂佔據,加上福建也宣佈叛清,眼看南方大部都要被叛軍的鐵蹄踐踏了。康熙震驚之餘,急忙調兵遣將南下鎮壓。吳、清雙方大軍對峙於荊州、襄陽、武昌、宜昌一線。清將畏懼吳軍兵威,不敢渡長江發起主動進攻,只是據險自守。

    此時,有幕僚向吳三桂建議,應該乘勢揮軍渡江,全力進擊那些互不統屬、互不聯絡、各自據城自守一地的清軍,必能直搗帝都,大獲全勝。還有明白人建議他率大軍東下,取金陵(南京),掌控運河,截斷漕運,斷絕清軍糧餉,進可攻,退可守,掌握戰爭主動權,再相機全取天下,恢復漢家江山。只可惜吳三桂梟雄本色,胸無大志,又顧慮在京城做人質的愛子吳應熊的性命安危,首鼠兩端,患得患失,更幻想清廷會跟他議和,沒有采納這正確建議,他只是派兵攻取了江西、陝西等地而已 ,貽誤了絕佳戰機。

    康熙十三年(1674),康熙帝聽說吳三桂在取得節節勝利後將重兵佈防在湖南嶽州,既不乘勝北上,也不揮師東進,大有據守雲、貴、川、湘、贛等地與朝廷講和的意圖。 為表示堅決平叛的決心,康熙下令將關押在獄中的三桂子吳應熊和孫吳世霖處死。吳三桂聞報,既悲慟又驚奇,連連哀嘆道:“玄燁少年,竟敢這樣做?事決矣”!

    此時的他這才下決心徹底與清廷決裂並血戰到底。而此時,清軍已從最初的猝不及防、手忙腳亂中恢復過來,而且蒙古察哈爾部的叛亂已被迅速平定,北京已無後顧之憂。北方局勢安定,戰局開始悄然起了變化。吳三桂因自己的猶豫已失去了機會,最終再也沒有獲得飲馬長江、窺視中原的絕好戰機了 。康熙大量起用漢臣漢將,他運籌帷幄,排程有方,清軍轉守為攻,吳三桂的兵勢卻一天天走下坡路了。 十七年(1678),清軍發起全線反攻,相繼收復瀏陽、平江等重鎮,吳三桂的水師大將林興珠見勢不妙,在湘潭率水軍集體投降了清廷。

    此時的吳三桂,年紀已經六十七歲,又患了重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見兵事屢屢受挫,自己恐怕已來日無多,便在這年(1678)三月二十三日匆匆在衡州(今衡陽)登基稱帝,宣佈改衡州為定天府,國號為周,定年號昭武,並大封文武百官,也算好好地過了一把皇帝癮。

    吳三桂本為明朝叛將,他勾引清軍入關,後來又親手絞死了舊主永曆帝,他被迫起兵反清後又宣稱為明覆仇,恢復漢家江山,如此背信棄義、隨勢搖擺依附之人,天下的漢族文人士子誰又信他?當病入膏肓的吳三桂身穿黃袍,接受百官的朝賀後,有些無趣的下詔取消了“恢復大明”的口號。

    吳三桂建周稱帝,終於暴露了他的勃勃野心和搖擺反覆的本性,因而更失人心,許多將士都不願聽其號令,甚至公開反對他。不久,這位“周朝”“昭武皇帝”的國土只剩雲、貴兩省和川、湘、桂三省之一部分了,和他舉兵反叛的第一年比,已經被清軍復奪回福建、廣東、陝西三省全部以及江西、湖南之大部,四川、廣西的部分州縣也被清軍收復。這年八月,吳三桂在憂急中病死於衡州,他只做了五個月的皇帝。

    吳三桂死後,由他的另一個孫子吳世璠繼位,他率殘軍繼續負隅頑抗。

    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大舉進攻,大敗吳軍,收復了貴州全省。十月,清軍進入雲南,並一舉攻克吳軍老巢昆明,吳世璠身穿帝王衣冠面向南方(意思是心向南明永曆帝?)服毒自盡,清軍將領將其首級裝在鹽匣子裡呈送北京。接著,下令誅滅吳氏三族,並把吳三桂的墳扒開,開棺戮屍。一代梟雄吳三桂一生見風使舵,投機取巧,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催下場。

    在清朝靠武力建立對全中國的統治過程中,吳三桂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焦點人物,他先以獻關降清而聲名狼藉,後又以叛清自立而兵敗身亡。不過客觀的說,以他反覆無常的性格和康熙強勢堅毅、咄咄逼人的秉性,假使他當初主動撤藩、不發動“三藩之亂”的話,恐怕也很難得以善終。對於不願放棄兵權與既得利益的吳三桂來說,除了舉兵反叛外,他沒有別的選擇。

  • 12 # 徐大乎

    在滿人入主中原的喜悅減退時,女真人頭腦中滿漢有別,“滿貴漢賤”的理念,一定會與華裔之別大於君臣之義的正統中華文化產生矛盾和摩擦,對漢臣漢官必然會產生歧視和不信任,因此,在籠罩著歪解你、往壞處想你的氣氛下,“吳耿尚”三王要想平安落地,從艱難處境中抽身已根本沒有可能,精神和肉體被消滅是必然的,不同的是什麼時候、以什麼名義進行,大家還記得雍正朝的嶽鍾琪嗎?他的存在不是引起了一些漢人,特別南方文人的一些想法嗎?此為同一邏輯。

  • 13 # 一夫壹歷史

    三藩在順治時代就定位親王。異性不要說封親王就是什麼王,有善終的嗎?清朝的親王爵位是抵減的,那可是一家人,都這樣。三藩世代相傳怎麼可能呢?

  • 14 # 當代曹植

    康熙即位後,天下漸漸安定下來。由於吳三桂功高震主,已經從功臣變成了威脅,那清廷就要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了。

    富家翁是香,但是在接受削藩後,能不能做成富家翁就不一定了。

    明末,吳三桂積極勤王,被崇禎是為股肱之臣。但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他準備投李自成,因其家被抄而作罷。後多爾袞設計逼迫,吳三桂降清,因功封平西王。

    清廷對吳三桂表面優待,記憶體猜忌。畢竟他有自己的軍隊,一言不合就會調轉槍頭。吳三桂對此也心知肚明,此後一心一意為清廷服務,攻下雲南後,清廷看他表現不錯,便讓他鎮守雲南。

    吳三桂在剛平定雲南之時,清廷為了穩定當地局勢,把當地的軍政大權全權託付。

    康熙登基後,局面漸漸穩定,為了解決藩王勢力,維護國家長期的統一和平,便逐漸收回權力。這就導致了吳三桂想要世代鎮守雲南的想法破碎,矛盾日益尖銳。

    這時平南王尚可喜提出歸家養老,康熙乘勢撤藩。吳三桂趁機試探朝廷態度,沒想到朝廷態度堅決。

    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叛亂。因吳三桂長期經營,兵強馬壯,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陷落,速度之快,令清廷猝不及防。

    後因吳三桂集團財力,兵力不足,各個聯盟勢力各有圖謀。加之清廷調兵遣將,全面出擊,叛軍勢力逐漸瓦解。歷經八年,平定三藩之亂。

    吳三桂為什麼沒有選擇撤番呢?

    因為吳三桂是武將出身,有軍閥的特性,認為手裡沒有了兵權就失去了安全感。何況又是一個異性王爺,自古以來異性王有好下場的不多。

    其次,吳三桂帶兵多年,又統治雲南多年,有和清政府抗衡的實力。並且,康熙年輕,吳三桂認為他不足為懼。

    綜上,吳三桂同意撤藩,康熙做到保他一生富貴,如此甚好。若康熙削藩成功,吳三桂舊部仍在,又擔心吳三桂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肯定會設計除掉吳三桂。到時候,吳三桂只能任人宰割,坐以待斃。再以吳三桂反覆無常的性格,撤藩後生活質量大大下降,難免生不臣之心。

    其實,康熙先不撤藩,命令吳三桂進攻緬甸,借刀殺人,豈不更好?若吳三桂攻下緬甸,再讓他進攻泰國,直到他戰死為止。待吳三桂死後,再逐步收回平西王府的兵權,然後再收回其他兩藩的兵權,豈不是更好?

  • 15 # 阿u閒談歷史

    當時的情況是親政後的康熙帝已決意撤藩 。他這樣做亦有苦衷:既有忌憚三藩手握重兵、尾大不掉方面的顧慮,又有統一政令、減輕朝廷財政負擔方面的考量,而且他撤藩的決心是相當堅定的。即使吳三桂不鋌而走險,發動“三藩之亂”,以康熙堅毅的個性,以及吳三桂桀驁不馴、生性反覆的特點,他也是很難得以善終的。

    對擁兵自重、割據雲、貴的平西王吳三桂來說,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致淪為砧板一塊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他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吳三桂為清廷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他兵強馬壯,權傾朝野,雲貴兩省猶如吳家禁臠,是不折不扣的獨立王國。原先南明永曆帝在昆明五華山修築的舊皇宮,已被修葺一新,成了平西王府,而且不斷大興土木,擴建增修。明國公沐天波的七萬畝田莊,也被吳三桂霸佔。

    吳三桂手下有吳應麒、夏國相、胡國柱、馬寶、吳國貴、王屏藩等百名悍將,精兵二十萬,多年蒐括、聚斂的財富堆積如山。他怎肯捨棄眼前這浴血打拼而博取的榮華富貴與烜赫權勢呢,回遼東老家做個無職無權的退休老頭呢?

    因此,他上疏請辭只是做做樣子,順便試探下康熙帝的底線,他狂妄地認為,朝廷不敢真的撤除自己的藩封,小皇帝立足未穩且見識不多,當年跟隨多爾袞入關橫掃群雄的驍將基本已經凋零殆盡,環顧朝廷上下,還有誰可與我平西王的二十萬鐵血雄師對抗、較量?

    吳三桂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少年天子康熙的能量。康熙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做出決策:“藩鎮久握重兵,猶如人體養癰,若不及早除去,何以善後”?於是他順坡下驢,正式下詔撤藩。

    吳三桂見弄假成真,怎肯失去既得利益,便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於鬧市中將雲南巡撫朱國治斬殺,自稱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並蓄髮易服,恢復明朝衣冠,軍旗皆用白色,聲稱奉明思宗崇禎帝三太子于軍中,豎起為明覆仇的大旗,併發布檄文,號召天下,共舉義旗,共擊滿清。

    吳三桂率先舉兵叛亂,尚之信、耿精忠等聞風相繼起兵響應,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共打了九年,史稱“三藩之亂”。

    吳三桂建周稱帝,終於暴露了他的勃勃野心和搖擺反覆的本性,因而更失人心,許多將士都不願聽其號令,甚至公開反對他。不久,這位“周朝”“昭武皇帝”的國土只剩雲、貴兩省和川、湘、桂三省之一部分了,和他舉兵反叛的第一年比,已經被清軍復奪回福建、廣東、陝西三省全部以及江西、湖南之大部,四川、廣西的部分州縣也被清軍收復。這年八月,吳三桂在憂急中病死於衡州,他只做了五個月的皇帝。

    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大舉進攻,大敗吳軍,收復了貴州全省。十月,清軍進入雲南,並一舉攻克吳軍老巢昆明,吳世璠身穿帝王衣冠面向南方(意思是心向南明永曆帝?)服毒自盡,清軍將領將其首級裝在鹽匣子裡呈送北京。接著,下令誅滅吳氏三族,並把吳三桂的墳扒開,開棺戮屍。一代梟雄吳三桂一生見風使舵,投機取巧,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的悲催下場。

    在清朝靠武力建立對全中國的統治過程中,吳三桂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焦點人物,他先以獻關降清而聲名狼藉,後又以叛清自立而兵敗身亡。不過客觀的說,以他反覆無常的性格和康熙強勢堅毅、咄咄逼人的秉性,假使他當初主動撤藩、不發動“三藩之亂”的話,恐怕也很難得以善終。對於不願放棄兵權與既得利益的吳三桂來說,除了舉兵反叛外,他沒有別的選擇。

  • 16 # 一切都付笑談中

    明朝末年,滿清勢力崛起,頻頻在遼東一代襲擾明軍,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也繼承父志,對抗大明,到崇禎末年的時候,清軍已攻佔至山海關外,明軍如果山海關失守,下一步京畿重地恐將不保,為此,崇禎提拔重用吳三桂,任命吳三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不過吳三桂是個投機者,他沒有誓死效忠大明,崇禎自縊死後,吳三桂開始尋找新的主子,一面跟李自成有來往,另一面又和多爾袞勾結。

    李自成的部下掠走了陳圓圓,成了吳三桂決心投靠清朝的導火線,他主動獻出了山海關,並且和清軍聯合起來擊敗了李自成的六萬大軍,清軍入關後順利佔領了北京,李自成被迫逃走,吳三桂立功被清廷封為平西王,自此吳三桂死心塌地為清廷賣命,剿滅抗清力量,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攻下雲南,清廷委其開藩設府,鎮守雲南,總管軍民事務。

    由於清廷入關不久,羽翼未豐,對吳三桂是恩賞加利用,吳三桂也是投桃以李,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師出緬甸,活捉了永曆帝朱由榔,南明最後一支抗清力量剿滅,吳三桂因功在康熙元年晉升為親王,兼轄貴州,此時的吳三桂權力和聲勢都達到巔峰,在雲貴吳三桂就是土皇帝,軍政大軍集於一身,連朝廷委派的督撫大員都要受吳三桂節制。

    如此大的權力朝廷自然會忌憚,康熙親政以後,全國的抗清力量基本消滅殆盡,清廷的下一步就是著手鏟除這些握有軍政大權的藩王,康熙先後撤銷了平南王和靖南王,最後準備對付的就是吳三桂。

    吳三桂試探性上書康熙帝請求撤藩,他只是做做樣子,以為康熙會給他面子,讓他繼續做雲南王,可沒想到康熙就勢批准了他的請求,還派專使至滇,雷厲風行地經理撤藩事宜。他的底線被突破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開始他的造反之旅。

    總的來說,吳三桂不甘於自己的權力被剝奪,他也無心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富家翁,從他造反稱帝就看的出來,他的野心不小,另一方面清廷已經對他產生猜忌,康熙批准他撤藩是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就要他的項上人頭了,他怎麼可能安心享福呢。

    因此,吳三桂不接受撤藩,寧願造反,一是自己不願意,二也是無奈之舉,撤藩就等於坐以待斃,成為魚肉,與其這樣,不如奮力一搏。

  • 17 # 圍火爐吃西瓜

    那是相當的不香,已經經歷了一次反叛的吳三桂其實已經不想在折騰了,但當時鎮守雲南多年,手下跟著他吃香的喝辣的已經習慣了,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清廷削藩動作不斷,種種跡象表明清廷對他那是極其的不放心。

    第一次的反叛是情有可原,也是無奈之舉,他明明是明朝勾股之臣積極勤王,當城破崇禎帝死,他無奈投靠李自成,可臭不要臉的李霸佔他的寵妾,看清了李充其量果然是個農民起義者,對他更談不上衷心,後來野心膨脹果然和清聯絡感情,準備一起平分天下。清兵入關後他看清事實自己做皇帝是不可能了,清廷給他封了個平西王成為了自產自銷的土皇帝。他也不想想明朝太祖,成祖對自家的兒子兄弟還不放心呢,怎麼可能信你一個外姓外族手握財權兵權的藩王呢。我覺得他其實看出了以後肯定要和清廷那邊分道揚鑣吧,也想最後發展成為向越南寮國那樣的屬國。

    想的有些美好,可清廷那邊還想要那片地盤呢不是。畢竟當時還是異族人其心必異,人家還想為子孫著想呢,萬一以後後世子孫打不過這些藩王怎麼辦,早解決早好。再加上本身清廷對他個人的這麼強的能力和才幹就不放心,沒給他發展裝大的機會,也根本就沒打算讓他當這個富家翁。

  • 18 # 文史衙門

    我們都知道雲南那個地方遠離北京,割據一方好好當自己的“平西王爺”不好嗎?

    我一開始也很納悶,就以我們現在的想法,當個王爺有車有房,沒房貸,還不愁娶媳婦兒多好啊,但是歷史卻不是這樣的,豈不知吳三桂也是逼不得已。

    歷史科普:

    吳三桂,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崇禎十七年,山海關大戰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爺。後投降多爾袞,聯合清軍擊敗李自成。

    那麼問題來了,來之不易的安穩,吳三桂為何要造反呢?

    原因一:

    康熙“撤三藩”為導火索。

    一方面,虎落平陽、神龍失勢,就單看鄭芝龍,孫可望兩個投清的明朝官員的結果,就可以知道如果吳三桂投降後果是什麼樣的。鄭芝龍投降後:被殺。孫可望投降後:被當獵物射殺。

    舉幾個例子:

    司馬懿對曹爽說過,你可以全身而退,哈哈,但我說話不算數啊;

    趙匡胤跟自己兄弟們說,我當了皇帝,大家跟我當大官,哈哈,但我說話不算數啊,我請弟兄們吃飯啊,喝了這杯把軍權交出來。

    康熙對吳三桂說,撤藩我保你安享晚年,我信你個鬼,你個小康熙壞的很。

    另一方面,過於輕敵,吳三桂擁兵自重,挾制雲南,容易驕傲放縱,認為小皇帝沒有這個實力對抗身經百戰的自己,失去了對當下局勢的判斷,輕視了當前朝廷的實力。

    原因二:

    吳三桂代表的已經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前明利益集團,一旦他投降,或許他無憂無慮了,你認為康熙會放過他的前明手下嗎?你可不要小看了康熙,“寧可錯殺,不能放過”,他們是絕對不能夠善終的。

    吳三桂這麼大歲數,當時的他正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一面是康熙許諾撤藩後,吳三桂可以回老家養老,並且身份是王爵;一面是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二十萬人的既得利益者,要知道,撤藩後這些人的待遇可是從天堂到地獄。如果吳三桂執意撤藩,可能不等康熙殺他,他就已經被手下幹掉。所以,造反可能會死,不造反一定會死,為什麼不造反?

    原因三:

    大勢所趨,根本原因是“天下之賦,三藩耗其二”。清王朝已經穩定,國內戰亂已經平息,說白了就是吳三桂已經沒用了,沒用就沒用,你還耗損那麼多,不撤藩才是怪。加上康熙皇帝錯誤的撤藩方式和時機,直接導致“三藩之亂”。

    短評:

    吳三桂就算個人接受削藩,他也不能表現出來,說白了這事兒無解,引起這場戰爭的是康熙的心急和吳三桂的無奈,只要削藩,這場仗肯定要打。

    但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典故還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女同志們你們喜歡這樣的男孩嗎。

    值得品味的歷史,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 19 # 齊鳴困難斯基

    首先讓立場問題。

    吳三桂是漢人,清朝皇帝是滿族,吳三桂有實權有兵 ,有地盤。當時小皇帝康熙剛登基,地盤不穩,要樹立威信,殺雞儆猴。

    朱元璋明太祖對跟隨打江山老人的處置上與太子朱標發生爭吵,明太祖把一個佈滿刺的荊條放在太子面前,要他拿起來, 太子不敢拿,朱元璋一把拿起 ,你不敢拿,我幫你去掉刺! 由此可見,新皇帝上任必須殺雞儆猴。

    吳三桂就是那個雞,漢人王爺,有實力,目標大,殺了還能平息漢人的憤怒。

    因為開關放清兵入關,他再也不能維護他忠君愛國的形象(他包裝成愛明朝的樣子,作為山海關的軍事最高統領),在李自成進北京時,拖10天才到,忠君不成 ,還可當孝子。我老父在李自成手中,我不得不投降。

    他在漢人中失去一切,只有罵名,在滿族那只是一條狗,只有殺漢人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清朝後來入關版圖基本是漢人將領打下的。

    後來福林(清順治)給他雲南當地盤。

    他很滿意,終於不用看山海關,想起自己的背叛,省的被關口的忠義二字羞愧。

    可是他太過於想攀咬舊主,向新主證明,在永曆皇帝跑到緬甸時,抓住他,砍下他的頭,送到京城。他的表現太好了,過於好,嚇到了福林,一條咬死舊主,向新主的狗,太惡,不能留。

    康熙年輕氣盛,本可以熬死吳三桂,但康熙毅然決然地削蕃 ,吳三桂怒了,他奮鬥了大半生的東西,突然不是自己的了。

    如果他答應削蕃,他會被終生監禁在京城,生死不由自己,在歷史上沒有幾個失去權力後得以善終的,從他經營自己名聲看出和衝冠一怒為紅顏看出,他是多血質性格的人,他決定起兵,不是為了造反,只是展示自己的力量,告訴小皇帝,最好不要。

    但是吳三桂低估了康熙的決心,再一次失去家人(第一次被李自成殺,第二次是兒子孫子被殺),他被圍困時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殺他,明明只要不惹他,經營雲南,安度晚年就可以,為什麼還削蕃。

    無處收留的吳三桂,終究死在康熙手上。

  • 20 # 昨天即歷史

    吳三桂為啥不接受削藩?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對清朝統治者的態度或想法的揣測,這算外因。吳三桂棄明降清,獨霸雲南,削藩之前軍政相當獨立,對治下的軍隊影響力巨大,他如果接受削藩,清朝會如何對待這樣一個一呼百應的人物,能不能讓他做個安穩富家翁,吳三桂肯定會考慮,畢竟皇家最是無情。

    二、吳三桂接受削藩,他手下的追隨者不一定願意。一個個出生入死,得隴望蜀,誰不想做開國元勳,面對削藩可能面臨的削權甚至清洗,真是天壤之別。

    三、吳三桂本人的意願。野心勃勃就不用說了,史實記載,三藩之二耿精忠、尚可喜被消滅後,吳三桂在不利形勢下匆忙稱帝。過了幾個月“皇帝"生活,一命嗚呼。

    對於這些喜歡叱吒風雲的人物,沒了大權,缺了光環,不能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不能再施展抱負,活著就等於死了,讓他們當個富家翁過安穩日子,在他們看來還不如死了。

    在現代一些影視劇裡,一些老闆生意失敗從高樓上一躍而下,他們為何不選擇做個普通人"賴活著"呢,古今心理都是相通的,理想結束了,空有一副皮囊,就是行屍走肉。他們無法接受這種落差。

    當然,事無絕對,范蠡幫勾踐復國成功後就"泛舟五湖"去了,願不願放權去做富家翁,跟個人想法與性格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由光速不變推匯出狹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