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甜蜜秋歌

    有人說聽得懂李宗盛的歌,都是有故事的人。

    年少時未曾察覺,鮮衣怒馬,肆意人生,少年不識愁滋味。

    直至滄海桑田,世事變幻,才發現這個鬍子里長滿故事的大叔就像智者,把人生中的掙扎困頓,痛苦溫情,蒼涼落寞,還有所有揮之不去的愛與欲一一傾倒。

    李宗盛,歌壇教父級的唱作人。樂壇拼搏近四十載,創作了無數經典作品。

    李宗盛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匠人,詞曲兼備,獨特的嗓音磁實又有滄桑感。他的歌詞多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將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

    他的創作更加接近藝術的本質,看似平凡的歌詞中往往蘊含著高度濃縮的哲學智慧和人生感悟。無數首經典的歌出自他手。捧紅了無數歌手大腕。但與每一個人來說,總要慢慢走到某一個階段,才會聽得懂李宗盛。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無病呻吟,觸手撫摸百味人生,寫的詞如同軟刀子般,清亮在外,卻刀刀見血,能一下子戳中你心中最柔軟的深處。

    他像極了我們幾十年的老友,一面嘬著小酒,一面輕輕哼著,痛惜時光逝去,回顧從前的人和事,一同感念這人生的際遇悲喜。

    這樣的男人怎麼會允許有頹敗的模樣。

    可與林憶蓮共唱《當愛已成往事》時,這個嬉皮笑臉幾十年的老男人突然紅了臉,繼而紅了眼。

    都說人這一輩子,最怕某一天突然聽懂了一首歌。

    自己作的詞,自己編的曲,所有酸甜苦澀,百轉千回的愁腸融化在旋律裡,在俗世的情愛裡翻滾的老李也不能免俗。

    所謂僧推寺門,卻跨不過紅塵。

    一首歌,一段愛情,一個人生。百轉千回,惆悵滿懷,滄桑依舊。我們從懵懂少年到熱血青年到平淡中年,李宗盛只用寥寥幾字就勾勒出最幽微的人心與情意。

    幾多調侃,幾多無奈,躍然紙上。

    可我們還是愛極了這個老男人,他的歌一首首地揭開了舊日的疤,也撫慰了最刻骨的痛。

    突然明白為什麼聽不懂李宗盛的歌的人很幸福。

    聽懂李宗盛,這大概意味著,可能你已經過了小半生,你懂得了離別和遺憾是人生常態,不再苦苦執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前念念不忘的回憶也是邊走邊丟,直到現世安穩。深藏於心的領地也可以用輕鬆口吻說出。

    年輕時候的李宗盛家裡開著瓦斯行,而他的工作就是幫忙家裡送瓦斯,就像他在《阿宗二三事》裡唱的那樣“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我的父親叫我幫忙在家裡送瓦斯”;但他心有抱負,不甘願未來的人生只是在瓦斯行度過。於是他在事業上不停的奮鬥,成為了一個和音樂賽跑,《和自己賽跑的人》,“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為了更好的未來拼命努力”;雖然,“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但上天沒有辜負他的努力與才華。隨著他得到的越來越多,他突然發現自己失去的最重要的東西,“啊/我終於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中”;到最後發現自己不過與他人一樣,都是一介凡人,“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於是決定給自己寫首歌,就有了《寫給自己的歌》。

    而李宗盛作為製作人的身份,寫的歌詞也唱紅了許許多多的人,這麼說或許感受不到,那我們來盤點一下李宗盛的歌都唱紅了哪些人。

    林憶蓮就不用說了,《當愛已成往事》、《為你我受冷風吹》等,趙傳的《我終於失去了你》、《我是一隻小小鳥》等,張艾嘉的《愛的代價》等,張信哲的《愛如潮水》等等。

    毫不誇張的講,很多歌手紅起來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李宗盛給他們寫的歌,五月天是他的學生。由高曉松作曲,楊宗緯演唱了一首《越過山丘》來致敬李宗盛這位樂壇教父,由此看來,李宗盛的音樂造詣是毋庸置疑的。

    若不是真愛過,受傷過,誰又聽得懂李宗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只願聽懂之後仍少年。

  • 2 # 駱寶

    因為很多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有經歷過才會懂,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才會刻骨。

    李宗盛的歌,基本就是寫出了這些需要生活過,被磨礪過才會體會到那個意思。就簡單看《凡人歌》,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年少時,很少有人覺得金錢利益什麼的重要,更多的還是講義氣,講朋友,只有到了社會,被生活毒打過,才能體會,哪有什麼道義可言,利才是真的。

    另外像一些愛情方面的歌,也是同樣。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他給很多人寫的歌也同樣如此。都說最懂女人的男人是李宗盛,最懂男人的女人是蕭十一郎,這個一點都不假,所有的歌詞,聽來,尤其是有過經歷的,彷如自己內心的寫照一樣,回憶之下,我想沒有多少人能頂住自己的內心情感。

  • 3 # 郝食慾

    單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年少的時候由於閱歷不豐富,所以不會對李宗盛的歌產生共鳴,而當你與李宗盛的歌曲有共情的時候往往經歷過許多了。李宗盛創作不是基於少年的,年輕人更喜歡聽時效性強的作品,這是規律,也沒什麼不好的。但比如“戀愛就像一場高燒,而思念是好不了的咳”這句,如果沒談過戀愛,或沒認真談過戀愛的少年就只能看起來好像理解。

    其實有的時候特別是流行音樂往往是歌詞能決定一首歌的存在價值,李宗盛的詞寫的是真的好,再加上他對自己的作品演繹風格很特別,是那種偏口語的演繹,所以當人們認同他的表達的時候會有很深的感觸,感覺自己就是這首作品的主角。這也是為什麼李宗盛會在流行音樂領域有如此的地位。真的很特別

  • 4 # 真相666真意

    年少時滿是憧憬,意氣風發,聽李宗盛的歌覺得他矯情。中年時期,特別是情路坎坷的人,

    容易產生一些共鳴。情起之時,野草瘋長;緣盡之時,人走茶涼。一人踽踽獨行,再聽聽他的歌,那滋味,淚流滿面。

  • 5 # 娛樂輿情

    應該理解為年少的時候不聽李宗盛的歌(歌詞) 你無法理解你將來所要面對的一切 也理解不了一些生活 生存 親情 友情 愛情 社會等等方面的東西 因為李宗盛的歌詞寫的非常現實 可能年輕的時候感覺他的歌詞太過悲觀 字裡行間都距離自己很遠 甚至和自己無關 但當你遇到了歌詞中的情景 感受到了歌詞中的深意 那個時候可能你才明白 年少的時候只是聽懂了旋律 不惑之年經歷的所有事情 才感慨字裡行間的濃濃涵義 和裡面警示年輕人的那些話不是空穴來風 不是矯情和抱怨 不是惆悵和悲觀 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 或多或少 或長或短 總有一首是你難以忘懷的 卻後悔沒有早點聽懂歌詞所要傳達的意義,從青蔥到現在,歲月的歷練,不知不覺間,丟掉了很多東西,有些曾喜歡的東西,在某一個早晨醒來,很自然地不再有那麼多認同,變得可有可無,但只有李宗盛的歌,在時光的釀造在越來越動人。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未到不惑已入味,是否滄桑早侵身?

  • 6 # 功夫熊貓王老師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李宗盛常常用簡單的詞彙、句子和平實的譜曲來表現深刻的道理,他把自己的人生都放進了歌裡。他的音樂中透露著很多滄桑,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有令人唏噓的無奈感嘆。能聽得懂他的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李宗盛的歌,不管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幾乎都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就能直戳人的內心。他的歌不經意間,說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難以啟齒的痛,更表達了一代人無奈的思緒。既能回憶過去,又能撫平無法言語的傷痛。還是非常喜歡李宗盛的歌曲,很多經典歌曲從小就聽

  • 7 # 齊府之音

    說起李宗盛,就讓我想起了,他的一首經典歌曲《凡人歌》。一首《凡人歌》唱盡了我們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

    李宗盛1958年7月,出生於中國臺灣。他1980年踏入樂壇,在1982年正式進入唱片界,在1986年發行了自己第一張專輯《生命的精靈》。也是因為這一張專輯,奠定了他一生的創作風格。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流傳出來的歌曲,每一首都很經典。那些年,經過李宗盛走紅的歌手有很多。因為李宗盛寫的歌詞,簡單、直白沒有太多的花哨,讓人很容易記住,寫出來的歌詞直擊人心。

    為什麼說年少不知李宗盛呢?那是因為他寫的歌,都是個人的經歷。愛情方面也好,生活方面也罷,都是他經歷過後的感悟。他能把人心中,最真實的情感挖掘出來。所以他寫出來的歌曲,也總是能讓人聽的醉人心扉。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經歷了愛恨糾葛,也嚐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後,再去聽他的歌,就好像唱的就是自己。

    因為年少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經歷過,只會覺得歌曲好聽。當自己真正經過歲月的洗禮以後,再去聽我們彷彿置身其中,唱的就是我們自己。

    這也就有了這句,年人少不知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

  • 8 # 賞劇品情思己

    這句話不是古詩古詞古詩文,這是大家對李宗盛歌曲歌詞的肯定,很多道理在歌曲裡面讓大家共鳴,等你領悟了,就說明你中招了!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李宗盛常常用簡單的詞彙、句子和平實的譜曲來表現深刻的道理,他把自己的人生都放進了歌裡。他的音樂中透露著很多滄桑,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有令人唏噓的無奈感嘆。能聽得懂他的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李宗盛的歌,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就能直戳人的內心。他的歌不經意間,說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難以啟齒的痛,更表達了一代人無奈的思緒。既能回憶過去,又能撫平無法言語的傷痛。

    好吧!我不認識李宗盛,聽不懂他的歌,我還18歲!我不要暴露年紀!

  • 9 # 浦澤永志

    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到不惑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人生漂泊幾多年,回首鐵淚如斷絃,光陰流逝彈指間,再見不知是何年。”

    李宗盛的一生都用來寫歌,他寫出的歌滿含人世情感滄桑,都說人有七情六慾,只有李宗盛把感情的矛盾和複雜寫在了歌詞裡,讓歌詞承載著他的傷心,他的喜悅,他的愛意麵向他的聽者,每次聽到他的歌,都有種閱盡滄桑之感,這以他自身的六段鮮為人知的感情息息相關,他每一段感情,都被賦予在了歌詞裡面,他們的甜蜜幸福又或是糾結無奈,於他的歌詞當中都可以窺探一二。

    其中最多的就是他為林憶蓮寫的歌,滿含他對林憶蓮深深的愛,他的細膩心思,他的無畏付出,他對感情的成熟是建立在之前四段感情之上的,一般人是沒有這種豐富的感情經歷和人生閱歷的,所以他歌中的含義,沒有經歷過的人是體會不出來的,而且他被稱為是最瞭解女人的,他的詞句句深入人心,戳向了女孩子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人生漂泊幾十年,才有的收穫,才有的閱歷。

    李宗盛是一個大叔,是一個有深度的大叔,年輕人是不會懂他所表達出來的情感的,就算僥倖讀懂了,也只是很片面的,沒有這樣豐富的人生閱歷,怎麼能感受李宗盛體會到的世間的冷暖呢?所以大家許多人都常說,年少不聽李宗盛。

  • 10 # 娛樂太空艙

    一個連齊秦都要稱之為“大哥”的人。

    喜歡李宗盛的人,喜歡李宗盛的歌,說明你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歌能走到你的心裡,也可以讓你回憶起你和那個他的點點滴滴,也可以讓你忘記一切,重新開始。

    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制琴師。

    我個人最喜歡他的《當愛已成往事》,《凡人歌》《寂寞難耐》《真心英雄》《鬼迷心竅》《希望》《山丘》等歌曲,作為音樂人,我一定要推薦你聽《為你我受冷風吹》這首歌,這是一個多麼有故事的人,才能寫岀這樣的作品,“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若是愛已不可為你明白說吧無所謂,不必給我安慰何必怕我傷悲”真的可以讓你聽到流淚。

    李宗盛為趙傳製作經典老歌《我是一隻小小鳥》到現在還在廣為流傳,不斷有人翻唱,真正的經典永遠不會消失。

    1989年發行《李宗盛作品集》,為陳淑樺製作專輯《跟你說聽你說》,為臺灣唱片業第一張銷售過百萬的華語專輯,專輯中由李宗盛創作的歌曲《夢醒時分》也成為文化工業體制運作下日趨成熟的代表作。

    李宗盛經典的作品太多太多了,不管你是那一輩的小夥伴,不管你工作有多忙,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子的心情,去聽聽他的歌吧,因為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 11 # 小和愛唱歌

    年少不知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小的時候不懂事,不經世事,不懂愛恨情仇和人情冷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經歷就像李宗盛的歌曲一樣,因為他的歌曲都是經過感情的歷練譜寫出來的。

    雖然這首歌曲寫好了,時隔了10年代表,但“十年磨一劍”李宗盛把所有的感情沉澱溶在其中,才有了它的靈魂。

    從歌曲整體的節奏上來講,和大多數歌曲一樣,前段部分平穩,中間高潮部分的速度就加快了,把整首歌曲的情緒調動起來了,充滿了“李式”情歌的味道。

    從歌詞上來講,《山丘》的詞的譜寫充滿了人生哲理的意味,“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無知地索求,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貪”念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但是作者用經歷告訴我們,孤獨的翻越了人生的每一個高峰,在路上會得到和失去,但是駐足停立回頭看時,才發現時光已遠,韶華不在了,只剩雙鬢斑白的空悲。

    “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僥倖匯成河,然後我倆各自一端”。

    這是作詞人內心的個人想法,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但是人生的道路不是我們想像的,每一份感情都不是最終修成正果,最終像流浪織女一樣各自一端,鵲橋相會。“僥倖”兩個字透露出李宗盛的無奈和遺憾,表達了李宗盛過往感情的坎坷經歷和人生總結。

    總得來講,李宗盛的歌曲彷彿有《過故人關》“此夜曲中聞折柳”的意味,是作為一個過來人的娓娓道來。每一句歌詞都直擊內心最柔弱的那一塊,所以隨著你的年齡成長,再聽已經是曲中人了。

  • 12 # 少左娛樂

     

    哈嘍,大家好,有事您問,少左來答。個人見解,敬請斧正

    村上春樹有一句話耐人尋味。他說:“我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那個瞬間,恰好是某個年紀,突然聽懂了某一首歌。

    作為一個8090後,早已過了而立之年。想想年輕的時候,還是聽著錄音機,插著老舊的磁帶,夜晚躺在宿舍的床上,隨著悠揚的曲調慢慢的哼唱著,無盡的幸福快樂

    如今大家都是線上聽歌,很少給一首歌完整的5分鐘,在輕浮的背後,也少有人去欣賞那些優美的歌詞。

    但如果你並沒有年輕到在實體唱片被時代淘汰後才出生,想想那時我們買到一張唱片,開啟包裝,摁下播放鍵,音樂響起,手裡捧著歌皮看歌詞,心情是多麼的愉悅和充滿期待 那時候我們挑選唱片是用心的,購買唱片是認真的,聽完唱片是好好珍藏的,那是一個聽歌充滿儀式感的年代。聽到一首喜歡的歌,會不停的迴圈播放,感覺這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這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儘管我們聽的是曲,唱的是詞,儘管我們我們不能理解其中的情。。。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李宗盛《凡人歌》

    以前聽這首歌,覺得歌詞直白、旋律簡單,唱起來特別帥;但慢慢才發現,這是李宗盛對於人生最生動也最大氣的描述!

    李宗盛在華語音樂圈裡的地位無可爭議,這個可以被稱為教父級的“音樂老玩童”,就像是一罈陳年老酒,味道沁人心脾,醉勁深入骨髓,你越長大越能品得出他的醇香!

    他那生活化的歌詞看似平淡,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有著對人性、對社會潮流、對不同社會階層生活敏銳的洞察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細膩真摯、耐人尋味。

    年少不知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少時的我們經歷少,聽歌的時候只是讓我們喜歡的曲調,不會去細細品味歌曲的內涵和感悟,或者其實可以直接說是因為我們聽不懂,體會不到那些歌曲真正的情境。經歷的事情越多,越能體會到他歌曲的深意。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聽他的歌還會讓你陷入回憶,想起往事~他的聲音配上他的歌曲,很有畫面感,有些歌就像在你耳邊和你敘述,有些歌又像在給朋友寫信,很有感覺。正因如此,他的歌曲才給平凡人帶來了最多感動。

    人這一生,無非是兜兜轉轉,你以為在往前走,一不小心又回到原地。生命總是老得太快,很多道理,卻明白得太遲。到頭來,還要把一切都交還給時間。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不懂時拼命的想懂,等真的懂了卻沉默了。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首李宗盛。因為他年齡越是增長,感情愈加細膩,故事愈加深刻,音樂愈加動人。因為他音樂裡沒有生猛的青春,沒有刺激的荷爾蒙,愛情友情,平凡瑣屑,卻熠熠生輝,就如同我們的生活。因為他寫盡了整個人生。

      時間真真就如李宗盛所寫的那樣,它偷走了你的所有,你的天真、稚嫩、年少輕狂、痛徹心扉、你不明白的、糾結的、放不下的一切。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思念和對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嚮往。

    很多動聽的歌曲,我們在聽歌的時候,聽到的,不僅僅是歌詞,還聽到了我們自己的經歷、情感。也因為這樣,才讓歌曲表達出來的意象更為豐富。。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但願還能再入夢,夢裡相思纏綿情。纏綿繾綣心頭熾,曲終人散早成空。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後來聽歌,聽的是歌詞。再後來聽歌,聽的是故事。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妻再婚懷孕了我能照顧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