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含靈之苦Q
-
2 # 他人即地獄
《我不是藥神》呂受益的死觸動很大
有多少人看到這一幕流淚了的?王傳軍演的呂受益演的真的到位。最開始的一個橘子給程勇,既展現了他的禮貌,又展現了他兒子的到來給了他的希望活下去!以及他們團隊解散了,他沒有藥吃了,不想拖累家人而割腕。還有黃毛,20歲都得了這病,為了不拖累家人,自己漂泊在外。寧願家人認為他死了,他也不想回去。但是就在他受到程勇的勸說後準備回家,又為了義氣而被貨車撞了!(這才是真的義氣,為了救他人生命)這電影的人物在以前一個家人多的年代也是多嘛。只不過現在真的變了,很多人都利益化了!還有那些自殘還有想不開的因該好好反省了!別人病人都拼命想著活著,你們比他們好很多了,卻不珍惜!只有經歷了生死,才知道生命的脆弱。世上沒有後悔藥,願身體好的珍惜這段時間。因為,身體不好,是很難受的。
-
3 # 玉可兒
人為為什麼會對死亡那麼恐懼呢?有時候感覺人們對死亡的恐懼超過死亡本身
有些東西和我們直觀感受的是不一樣的,比如是個怕死,看起來我們絕大多數都會怕是,但事實上怕死是不存在的,因為死亡是未知的,人沒法怕未知的東西,舉個例子,你會怕老虎怕毒蛇,但你不會怕&?,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玩意,因此你也無從怕死氣,我們活著的人都沒死過,因此死亡是啥?沒人知道,也就無從怕起,所謂的怕死其實對生的執著不甘遺憾愧疚
-
4 # 大力的水餃
《死神來了》系列
直接死亡還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導致死亡的細節,導致連鎖反應的起源就是真實生活中的小事。
明明知道這個人將要死亡,而電影還把導致他死亡的緣由細緻的拍出來,而且更讓人驚恐的是這些制人死亡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由此引發就像多米諾骨牌,最後一塊牌倒了生命也到了終極的時候,而且在這個系列裡的人物死狀都很悽慘。
每部的主人公都能預見奇怪的死亡場景從而能夠連帶著朋友一起避免死亡,然而,在眾人以為脫離了危險之後,殊不知死神從未離開,也不會放過被選中的他們,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更恐怖的死亡方式和更難逃脫的死亡命運。
開片的預告就暗示了每個人的死亡方式,鏡頭從不起眼的細節一路延伸,在浴缸滑倒被鐵絲勒的預警是沿著瓷磚縫隙的水流,被廣告牌、磚塊、鋼化玻璃砸,廚房的刀子,懸在頭頂的鋼管,被鐵絲切開身體,著火的烤箱,刺中眼睛的安全梯。過山車事故,機內爆炸,鬆動的健身器材。
殘忍又無處逃脫的死亡方式讓人心生恐懼,也更讓人理解到生命的脆弱。
-
5 # 小七零零柒
一部美國經典的燒腦懸疑片 —— 《 身後事 》,該片是真正關於生與死,以及附帶著愛與幸福的人生重大話題的探討,在 " 準死者 " 與 " 超度者 " 間展開。人生在世,是否具有價值。當一個人面對死亡時,這個問題便在腦海中凸顯出來......
講述了一個徘徊在生死之間的女人雖努力想活下來不想被活埋,但她的命運卻掌握在她的葬禮承辦人手中的故事。
在經歷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車禍之後,安娜 · 泰勒 ( 克里斯蒂娜 · 裡奇 飾 ) 感覺自己陷入了漫無邊際的黑暗當中,可是當她漸漸甦醒並恢復意識時,卻驚恐地發現當地喪葬承辦人艾略特 · 迪肯 ( 連姆 · 尼森 飾 ) 正在為她的身體做著下葬的準備,但是安娜始終覺得自己真的還活著,她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了,儘管艾略特一直在勸她放寬心,她之所以覺得自己仍然是活生生的,是因為她的身體正在向 " 死後的世界 " 過度。
不僅如此,艾略特還使得安娜相信他擁有著和死人交流的能力,而且是惟一一個能幫助她的人。停留在殯儀館裡,眼中所見的除了屍體就是艾略特,再沒有其他人可以傾訴了,安娜不得不面對她最為深沉的恐懼,並慢慢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
-
6 # 老狼說娛
是人都會是要死的。這個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情,即便富可敵國,權傾天下也逃不過死路一條。
今日我推薦5部電影,希望大家在觀賞過程中,對於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好好面對死亡,也可以學會好好地向身邊的人告別。
入殮師:影片《入殮師》根據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門納棺夫日記》改編而成,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吉行和子和笹野高史等聯袂出演。
影片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勇氣。
活著:有生才有死,生存和死亡這是個問題。《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電影講述了徐福貴一生不幸的遭遇,看著一個個親人的逝去,心中無限悲涼。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艱難。
情書:電影講述了一封原本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真相大白之後前塵往事與今時愛戀纏繞出了一段痴情悽美的摯愛情深。
博子對著雪山大喊:你好嗎?我很好!是拾起也是放下,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無奈。
百日告別:影片講述同時痛失愛侶的兩人在為時百日的喪期裡,展開全新生命的故事。林心敏(林嘉欣飾)與仁佑(馬志翔飾)面對繁瑣的婚禮準備工作,同一個城市中,張育偉(石頭飾)和曉雯(柯佳嬿飾)喜迎即將出生的小孩。一場車禍,心敏、育偉失去了親密的另一半。平淡貼身的如常,一瞬間成遙不可及的幸福。之後兩人在法會上多次相遇,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頭七到七七,再到百日,兩人面對曾經陌生的經文,都已嫻熟於心。滿山嗡嗡的祝禱聲中,他們再次看了對方一眼,兩人同是想結束又不願結束的矛盾;往後在各自的路上,他們該如何繼續又該如何放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告別最愛的人的方式。”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殘酷。
尋夢環遊記:該片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在米格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每年的亡靈節日,逝去的家人都會返回人間與親人團聚,但從來還沒有人去到過亡靈的世界。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母親和祖輩們,一家人要想辦法將米格重新送回人間。“真正的死亡,就是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活著有時候比死亡更遺忘。
回覆列表
一開始看到這部《入殮師》電影的時候,以為是一個驚悚的恐怖片,可看完第1組鏡頭,我就知道這不是恐怖片,但我還是有一種迫切的願望看下去。或許有一些電影能夠很快的感動到觀眾,會讓觀眾不知不覺地把眼淚掉下來,落淚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是為了誰呢?我看《入殮師》這時候卻想到了家人。
我這一輩中,除我以外,外婆有三個孫子兩個孫女,她最疼的卻是我這個外孫女。去年夏天她痛風發作,每天要去醫院吊水,於是我去陪她。有次吊到一半,我看她想講什麼卻欲言又止,就催著她說。結果外婆很不好意思地說想上廁所,但是怕麻煩我就一直忍著。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外婆跟小孩子一樣,有很多事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於是我端著鹽水瓶,儘量掂得高高的,攙著我的老外婆,發現什麼都包庇我的她,早已經到了要人伺候的年紀,我卻渾然不知。幫外婆解釦子的時候,我就想,如果能不在北京多好啊,我真的想每天幫她穿衣服脫衣服,幫她喂小鳥,幫她泡蜂蜜水,帶她去城隍廟曬太陽逛逛……
外婆一點也不想讓我上研究生,她總是害怕自己走得早,看不到我結婚。她總是想知道,她那個傻傻的小外孫,最後是什麼樣的人照顧她一生。老人家的愛單純的近乎偏執,這幾年來,只要別的孫輩有點什麼,她總是怕虧欠我的,想著辦法就要補齊。變來變去的長假她可能不知道,學校哪天放假她卻一清二楚。每次打電話回去,她就算是在咳嗽也說身體很好,我有何德何能,享受這麼一份深沉的愛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總是很迫切地想做點什麼,報答周圍濃濃的親情。生命是許多場鄭重地離開,我是你們生命的延續。而我看了《入殮師》這部電影,這種想法更加迫切,因為我知道死亡是那麼容易。
按我的知識層面理解,日本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擅長表達死亡之美的民族,也就是說他們不懼怕死亡,我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我看過一本叫《葉隱聞書》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武士,他用了7年時間寫成這本小冊子,而裡邊的內容卻涉及到切腹,復仇和獨特的死亡觀念,在這裡房間裡流出一種強烈的死亡之美的崇拜,而當時我看書的時候立刻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日本“武士道” 精神的根髓。說一句實在話,日本人對死亡的審美態度,在華人看來是很令人費解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舊時的華人對死亡充滿了極度的恐懼,認為死亡充滿了痛苦和絕望,所以讓他們在塵世生活中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安分守己,從不做壞事,修橋補路,把生命寄託於塵世的“積德行善”, 以免到閻王那裡受罪受苦;而另一種卻是極度的驕奢淫逸,這些人就是那些有錢的富人,或者是古代的帝王,又是求仙又是找仙丹,想盡辦法增加自己的壽命,不同的表達卻都是對死亡恐懼的原因。所以讓我們有了和日本不同的兩種對死亡的世界觀,或者叫得更貼切一些叫死亡觀。實際上,在現代化的今天,這兩種死亡觀一直都在,從未走遠,只是兩種死亡觀都在不斷弱化。特別是我們,應該看看日本人的死亡觀。
“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一扇門,象徵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這是《入殮師》中的一段臺詞,這個臺詞讓我們似曾相識,實際之前村上春樹的小說中就有這段獨白,譬如,“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實際上這些正是《入殮師》要表達給我們的思想。在看電影的時候,從第一分鐘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不會後悔,好的片子都是有生命力的,他會不自覺地散發出一種氣場,這氣場讓你跟著他走,所以情節就不那麼重要了。小林本可以成為大提琴演奏家,可陰差陽錯當上了入殮師,當他因為錢決定從事這個職業的時候,我就知道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一定要在最後要和他做一場真正的告別。而且是以入殮師的身份,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林需要面對,恰恰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那就是死亡。
《入殮師》幾乎就是一堂生理課,他在告訴我們死亡的時候,並沒有告訴我們天堂是什麼樣子,他更沒有教會我們如何堅強或者坦然地面對死亡,而恰恰相反,他只是想死亡展示給我們看,讓我們活著的人感受他人的死亡,或者是讓我們對死亡充滿敬畏,充滿肅穆,以坦然的心態去面對死亡。
導演似乎一開始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先知者的身份,而是他也像我們觀眾一樣,是個學生,和小林一樣,和小林的妻子梅雪一樣,和澡堂老闆娘兒子一樣,都是以普通的視角進入到《入殮師》的氛圍,也是從排斥入殮師到接受入殮室,由鄙夷到尊重,由拒絕到敬畏。而推動劇情向前發展的不是別人,正是死亡本身。在一般的理解中,我們很容易接受別人的死亡,因為我們是旁觀者,那個人與我們無關,所以當小林看見腐爛的屍體,回到家的第一感覺就是嘔吐,妻子梅雪知道小林是入殮師之後,不讓他碰自己。可一旦死的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這個人和自己有關,死亡也就不再是身體的意義,他直接和我們的精神相關聯,因為親情似乎有切膚之痛,親情也在讓親人不再拒絕。
《入殮師》正是抓住了這個感情點,當人們面臨自己身邊人死亡的時候,不得不讓他們把冷漠和自私放在一邊,會忽然明白死亡對自己意味著什麼,維護死亡尊嚴的入殮師,會瞬間高大,變得不再那麼討厭。
作為主人公的小林,之所以能夠一直堅持下去,與其說是出於對死亡的尊敬,更不如說他是對生命的敬畏,這種敬畏滋養著他面對死亡的勇氣,因為只有一個對生命有著足夠敬畏的人,才能理解死亡究竟有多麼殘酷,也就明白了,如何面對一個曾經,不管艱難曲折也要活下來,然後乾乾淨淨死去的人表示崇敬。對被留下來的生命表示悲憫,才能準確冷靜地把我送給生命具有的儀式感。電影中在不斷的死亡鏡頭中穿插著成群的飛鳥,水底的遊動的魚,以及小林妻子懷孕等情節,無疑不是在用一種生命力量與死亡抗爭。試圖表達,再美好的死亡也不如活著。
這讓我們想到了著名作家餘華的小說《活著》,即使是死得雞犬不留,剩下一個人也要忍辱負重的活著,苟且偷生的活,死乞白賴的活,直到有一天,像一頭牛一樣栽倒在田裡,像一根電杆一樣栽倒在路邊,然後死去。一直以來我在思考餘華小說《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沒有意義,他像四季一樣,該青的時候青,該枯的時候枯,河水結冰,冰再化成水,自然而已,天理昭彰,不需要儀式,也不需要敬畏,只是生然後死,順其自然,就這麼簡單。而《入殮師》卻給我們跟深刻的思考。既然生老病死是常態,我們不應該懼怕死亡,更應該坦然面對,或者說去擁抱死亡,讓死亡真正有一種美的存在。
電影中,作為丈夫的小林,正在給我們打造了這樣的一個觀念,可他的內心還是孤獨的,但他的孤獨在於童年的傷害,而他妻子梅雪的孤獨則在於,丈夫並不告訴他這一傷痕,所以作為一個入殮師,他是孤獨的。
據悉,《入殮師》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也就同樣說明人們對於死亡的主題是充滿關注的。也就是說,人們都在學習日本,面對死亡的話題從不閃躲和排斥,而把這一個所有人都必須經歷的劫難,昇華到了一個人文關懷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講,《入殮師》能夠獲得如此較高的榮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