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鍋小震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皇位只有男性可以繼承,所以,除了武則天透過宮廷鬥爭成為皇帝外,沒有女性皇帝。而英國的繼承法雖然也是“男性優先”,就是在同等血緣情況下,男性優先繼承,但是,女性也有繼承權。

    在歷史上,歐洲由於文化、宗教等原因,經常會出現女性繼承王位的情況,其中,英國是出現最多女王的歐洲國家,連同至今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英國曆史上一共有九位女王。

    英國,這樣一個在歷史中經歷過各種戰火蹂躪和王權更替的民族,到底為何會產生如此之多的女王,英國女王究竟從何而來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政治原因:都鐸王朝的崛起,出現第一位英國女王

    其實,英國史初期也是男性當國王,自都鐸王朝後期才開始有女王,“血腥瑪麗”是第一個英國女王。簡格雷夫人在瑪麗女王之前,但一般只把她夫人,而非女王。

    都鐸王朝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是英國曆史上重要的變革時期,歷經六代君主。從這裡開始,出現了英國的第一位女王和第二位女王。

    英國公認的第一位合法女王瑪麗一世(1553--1558),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兒,她是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即位後在英格蘭復辟羅馬天主教(舊教),處決過近乎三百多個反對者,因此被稱為“血腥瑪麗”。

    第二位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是英王亨利八世另一位女兒,英國都鐸王朝的末代女王。她統治時期,恢復其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法案,終身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

    她的統治期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也稱為“黃金時代”。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透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的文化也盛況空前,出現例如莎士比亞、培根等人。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

    二、歷史原因:各種戰爭導致直系男性死亡,且男性後裔血脈單薄

    在英國曆史上,經歷過多次曠世持久的戰爭,因為英國王室大都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所以,西方國家的朝代更替往往由於一個家族失去了直系繼承人,旁系家族繼承造成的。

    1、兄弟相殘,金雀花王朝開始,諾曼底王朝滅絕,女性繼承權成立。

    諾曼底王朝在威廉一世侵略英國後成立。諾曼底家族的男人因為打獵意外早卒,同樣由於王位繼承的問題,開始了英國史上第一次內戰。這一歷史雖然沒制定女人繼承王位,但開創了由女性繼承王位。

    2、英法百年年戰爭:確認了英國對於女性繼承權的認同。

    英法百年戰爭的起因也是王位繼承問題,這場介於英國和法國之間長達百年的軍事衝突,從1337年到1453年,時戰時和,前後持續了116年,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在世界史罕有。

    這場戰爭使英國遭受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確認了英國對於女性繼承權的認同。

    3、玫瑰戰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爭奪英格蘭王位引發的內戰。

    該戰爭當時並不叫這個名字,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此後才成為普遍名稱。源於這兩大家族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和約克的白薔薇。

    戰爭異常慘烈,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結束,同時,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也因此結束,開啟了都鐸王朝的統治,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4、亨利八世血脈單薄

    歷史,經常充滿各種機緣巧合,亨利八世一輩子都在渴望男性後裔,然而,他本身血脈單薄,只留下幼主愛德華六世和一對姐妹--“血腥瑪麗”瑪麗一世和“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並且,愛德華在即位不久就去世,就只剩這對姐妹。

    在英國的歷史上,各個女王基本都出現在各王朝的末期,因為傳統的繼承順序,在有男性繼承者的情況下,女性的繼承權在男性之後。

    但是女王在都鐸王朝之後的各個王朝頻繁出現,也說明自都鐸之後英國王室的血脈一直很薄弱,而英王血脈也很早就與歐洲大陸王室血脈斷了聯絡,導致可以選擇的繼承人很有限。

    三、地理原因:島國的天然屏障

    英國是島國,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

    英國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被大西洋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與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

    英國作為島國有大海作為屏障,易守難攻,外敵不易入侵。

    所以,作為島國,英國自伊麗莎白一世後就很少有國王直接領兵打仗。歷史中,國王之所以要求男性,很重要的原因是,打仗多為男性。而島國有天然的大海作為保護屏障,很少需要強大的軍事領導來治理,所以很多島國往往會有女王。日本也類似,當然,這只是軍事方面的優勢。

  • 2 # 泉城老農民

    伊麗莎白二世現任英國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會最高首領。伊麗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為已故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全稱為“託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的保護者伊麗莎白二世”[1]。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由於長子女繼承製,女性擁有王室繼承權。

    英國王室的繼承有它獨特的繼承原則,大致是長子繼承製,但是後來改成了長子女繼承製。

    在歐洲歷史上,無論是古希臘、古羅馬,還是中世紀的騎士時代,皇帝、國王這些名詞從來都是男人的專利,從14世紀開始,在一個又一個的國家,一個又一個的女王(皇)斷斷續續地出現了,一直到當代,累計有三十來位。

    英國6位,俄國4位,荷蘭3位,盧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麥2位,奧地利1位,波蘭1位,匈牙利1位,還有蘇格蘭、納瓦拉、那不勒斯等已為人兼併的國家也出過女王,不過有些女帝王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繼承”王位,而只能說是“奪取”王位,如俄國的葉卡捷琳娜等。

  • 3 # 星辰百事通

    繼承資格

      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首先涉及的問題是,女性對父母的財產和地位的繼承權問題。古代法蘭克蠻族國家的《薩克利法典》曾規定婦女沒有繼承權,但《聖經·民數計》中則說道:“一個人死後應該由女兒繼承。”(意為無子嗣的時候)。歐洲各國曆史上的情況不大相同,但大體上是女性有繼承權,但要排在相應的男性後面(這與亞洲國家女性根本沒有繼承權,一出嫁就完全成了別人的還是不同的)。

      歐洲各國情況的不同,表現在歐洲的中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不同。歐洲中心傳統色彩較濃厚的地區,如法國、德國等,女性繼承王位一直是被禁止的,如法國國王腓力五世就曾組織學者會議,搬出《薩利安法典》,確認女性沒有王位繼承權,即使在國王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情況下,王位也只能由國王的其他男性親屬繼承。但在“邊緣地區”,如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女性則在名義上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在東歐,除了波蘭和匈牙利在14世紀的一例特殊情況,在其他時代,女性都不得繼承王位。

      而俄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在18世紀這個“女皇世紀”,接連有四個女沙皇產生,但在其他世紀,女性繼承皇位則通常是被禁止的。 但一個女王的出現,總是會帶來一系列複雜和棘手問題,因此即使在那些女性名義上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國家,一個女王的產生仍然會面對種種阻力,這也是歐洲歷史上女王只是很少數的緣故。但當一個國王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的情況出現時,他通常又會謀求將王位傳給他的女兒而不是其他男性旁系親屬,這就使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成為一個“模糊問題”,不同的國家、家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打算,而歐洲各國王室之間都有錯綜複雜的婚姻血緣關係,對同一個王位,常常有多個國家的王室成員可以提出自己有繼承權的依據,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為何會引起那麼多的紛爭甚至戰爭的原因了。

      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無嗣而亡。他的堂兄,瓦盧瓦公爵腓力繼位為王,是為腓力六世。但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認為自己才是法國王位的繼承人,原因是,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也即法國前國王、查理四世之父腓力四世的外孫,而除了他,腓力四世所有的兒孫都已死亡,至於腓力六世,充其量只是腓力四世的旁系後代而已。而腓力六世則認為,按法國的傳統,女性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因此不買這個“腓力四世的外孫”的帳。因此爆發了英法兩國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被他們的後代一直延續下去。

      從1338年一直打到1453年,史稱“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國王一度在法國加冕為王,不過最後還是被趕出法國。英法兩國在領土、經濟利益等方面的矛盾,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而英法兩國在女性繼承王位問題上的理解不同,則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17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查理六世正在為自己的後嗣問題深深擔憂。他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他想讓他的女兒即位,不願讓他的皇位落到德意志邦聯其他王公手裡。因此,他頒佈了歷史上有名的“國本詔書”,規定若無男嗣,女兒也可即位。這一詔書遭到了德意志邦聯各王公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依據是,神聖羅馬帝國曆史上還沒有過女皇的先例。而瑪麗亞·特蕾西亞的支持者則反駁說,雖然歷史上沒有過女皇,但也沒有規定過女人不得繼承皇位。查理六世將“國本詔書”作為他一切外交政策的核心,為換取國際上對“國本詔書”的支援,他可以在其它方面作出犧牲。

      1740年,查理六世病逝,瑪麗亞·特蕾西亞順利即位,但與此同時巴伐利亞選侯阿伯特宣稱自己才是帝國皇帝,並夥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及法國軍隊入侵奧地利,這場戰爭歷史上稱為“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幸而奧地利取得英國的幫助,最後戰爭打成平手,普魯士承認了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皇位,但從奧地利割走了西里西亞地區。

      1833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病死,他只有兩個女兒,遺囑中由他的長女伊莎貝爾繼承王位,是為女王伊莎貝爾二世。但斐迪南七世的弟弟卡洛斯認為女性沒有繼承權,自稱自己才是王位合法的繼承人,集結了一批持異議的政治、宗教派別,發起了“王室正統運動”的戰爭,史稱“卡洛斯戰爭”,失敗後流亡國外,他的後代還一直在謀求西班牙王位,以至於西班牙王族分化成兩個世襲,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類似的,叔叔和侄女爭奪王位的戰爭,還有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和王叔米格爾的戰爭。 以上三個例子,分別是不同國家之間,同一國家內部不同王族世襲之間,以及同一王族內部由於對女性繼承王位的理解不同而引發的戰爭的典型代表。當然,這些戰爭本身還有更深的政治社會背景,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只是一個導火線。

      繼承王位

      繼承原則

      從1649年的克倫威爾的資產階級革命後一直保留國王。

      進入20世紀,歐洲君主制遭到了沉重打擊,不再是一個國家政治生活的中心。但20世紀中葉,女性繼承王位問題在歐洲一隅的丹麥,再一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丹麥國王斐特烈九世只有三個女兒,按照丹麥王位傳男不傳女的傳統,他的弟弟克努特親王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但二戰後丹麥女權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很多人為斐特烈九世的長女瑪格麗特不能繼承王位感到憤憤不平。1950年,“丹麥婦女協會”首先挑起爭論,她們利用報紙、電臺等媒體進行宣傳,認為應該由瑪格麗特繼承王位。爭論持續了兩年,連篇累牘的社論、專題、特寫、報道不一而足,鬧得沸沸揚揚。最終,此事件被丹麥首相埃裡克森利用,他將女性繼承王位問題和他主張的將議會由兩院制改為一院制的問題合在一起進行公民投票表決,以便提高投票率。結果,在1953年的公民投票中,多數人贊成修改王位繼承法,確立女性的王位繼承權,瑪格麗特得以取代她的叔叔克努特親王成為王儲,並於1972年即位至今。有評論認為,此事件實際上反映了當代的歐洲人實際上更喜歡由一位女王來統治(不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久前在日本關於能否接受一位女天皇的民意測驗中,90%的人明確表示無法接受)。 時至今日,歐洲君主制國家已經所剩無多,而且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作為民族團結的象徵而存在的“橡皮圖章”,由一個男人還是女人來當國王已不再是那麼重要。加上當代歐洲國家中女議員在國會中佔有20%到30%的席位已不足為奇,甚至有達到40%的(如瑞典),至於女首相、女部長、女黨魁等在歐洲國家中已司空見慣,死抱只有男性才能繼承王位的觀念已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儘管王室的制度總是落後於社會制度的改革。當前,英國、瑞典、挪威已立法規定男女王族成員具有完全同等的繼承王位的權利;在西班牙、丹麥、荷蘭,女性王族成員雖然在王位繼承順序上要排在血緣關係相同的男性王族成員後面(如姐姐要排在弟弟後面),但也已經有無可非議的王位繼承權;例外的是,在盧森堡和摩納哥,仍然只有男性王族才擁有王位繼承權。

      繼承之路

      當時伊麗莎白女王的爺爺喬治五世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愛德華八世,老二喬治六世(他的父親),老三格洛斯特公爵。

      可是愛德華八世不是一個能當好國王的人,在1936年登基,在這個時期由於德國納粹的原因,使得戰雲籠罩著整個歐洲上空。本來就不是個當君主的料,而且他還是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主,在跟辛普森夫人相識後,兩人一見鍾情。但是辛普森夫人是個已經結了兩次婚的人了,這是違反皇室規定的,所以愛德華八世就辭去了國王的職務。於是在1936年12月10號愛德華八世宣佈退位在位僅325天。

      在弟弟喬治六世登基後,由於喬治六世的身體非常不好,於是在1952年2月份的時候與世長辭。

      按理來說應該是格洛斯特公爵登基當國王,但這個格洛斯特公爵很奇怪,在他大哥愛德華八世登基的時候就對外界宣佈永久放棄皇室繼承權。

      於是國王的重任就落到伊麗莎白二世身上。在經歷八世退位六世相繼去世的接連打擊之後,人們希望在這個年輕的女王身上看到希望。

      女王含義

      全稱:託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

      這代表英國的女王不僅僅是英國的女王還是: 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英王兼任庫克群島的元首)、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格瑞那達、牙買加、巴巴新幾內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露西亞、索羅門群島、吐瓦魯的女王

  • 4 # 大叔有點胖

    首先大概簡略回答下,英國女王是怎麼來的,這點和中國的皇帝差不多,都是世襲繼承的。

    伊麗莎白二世原本不是伊麗莎白二世,甚至說離王位真是相當遠!能坐上王位要感謝她大爺(不是罵人)溫莎公爵愛德華。

    愛德華是喬治五世的張子,從小就當著王繼承人培養,父親對他很嚴厲,而母親更喜歡他的弟弟。愛德華從小就相貌非常英俊,走到哪都迷死妹子千萬!所以他的生活也非常“浪”比如風塵女子有夫之婦,無一例外的都能成為他的女人。這些行為讓王室很頭疼。果然不負眾望,登基325天的王位就退了!

    愛德華是42歲的時候,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並要和她結婚.這女人很不簡單,在20歲的時候嫁給了一個美國空軍中尉,然後離婚了後來呢,又嫁給一個美國富豪華軒,不要和這個女人結婚時,這個女人竟然還沒有離婚,這個時候王室的人都非常震驚!你這件事僵持了近一個月,英國內閣給了愛德華三個選擇,第一放棄娶這個女人,第二全體內閣集體辭職,第三自己放棄王位。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愛德華竟然選擇了第三,愛德華徹底放棄了王位和這個女人結婚。真是愛美人,不愛江山啊!

    這樣英國不能沒有皇帝,順理成章的愛德華的弟弟喬治六世就繼承了王位,其實在愛德華退居王位後,他就後悔了,期間不斷的在公開場所想要在繼承王位的想法。當時楚在二戰期間,愛德華和德國納粹走的太近,並且還公開的去拜訪過希特勒的私人莊園,所以名聲一直不好而喬治六世奇蹟般的撐到,伊麗莎白二世26歲才去世,所以伊麗莎白二世就成為了英國的女皇!

  • 5 # 黑馬歷史

    伊麗莎白二世是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現任英國女王、“溫莎王朝”的伊麗莎白二世還兼任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巴哈馬等17個國家的元首之職,

    英國王室堪稱全球第一王室。

    伊麗莎白二世創造了兩項空前紀錄:她是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又是英國曆史上最長壽的國君。

      溫莎王朝起源於德國

    日本皇統號稱“萬世一系”,英國的王統傳承情況既有姓氏更迭,也有血統傳承。

    公元5世紀到9世紀,英國處於七國時代,其中的威塞克斯王國最終兼併其他六國,

    建立了統一的英格蘭。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兵登陸,殺死英格蘭最後一位本土國王哈羅德,締造諾曼王朝。

    追溯遠祖血統,伊麗莎白二世是公元8世紀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的後裔,

    溫莎王朝的前身叫做“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前身則是來自德國的“漢諾威王朝”。

    維多利亞女王駕崩,愛德華登上英國王位,稱為愛德華七世。

    愛德華七世的王位雖然來自母親,但他繼承的是父親姓氏,王室更姓就算開創了一個新王朝。

    愛德華七世的兒子喬治五世在位期間遭遇了一次世界大戰,喬治五世為表達“王室與英華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抗擊德國”的決心,“薩克森-科堡-哥達”改為英倫風十足的“溫莎”。

     登上王位

    伊麗莎白二世能當上女王,來自一段曾轟動世界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傳奇。

    愛德華八世因愛上離異兩次的辛普森夫人而退位,

    喬治接任國王,意外成為喬治六世。“二戰”後,左翼思潮勃興,希望英國廢除君主制走向共和。伊麗莎白二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上王位。然而,深受國民喜愛的戴安娜王妃聲名最盛之際,風頭蓋過婆婆,王妃去世使媒體的批評矛頭直指女王。

    不過,女王憑著智慧最終將君主制和王室從低谷中拯救出來。英國媒體稱,女王可能會在2021年滿95歲時退休。

  • 6 # 老張論歷史

    英國女皇的由來就是因為她沒有兄弟。按英國王位繼承法,如果先王有兒子就是長子繼位。沒有兒子才長女繼位。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只有個妹妹。所以就是她做國王了。現在如果她去世了按理就是查爾斯王子繼位。

  • 7 # 月夜luck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今年92歲,在位66年,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現任君主。作為英國女王,女王的日常十分忙碌,不僅需要接待來訪的外國元首,簽署法案與法律,出訪維護外交關係,授予勳爵等。

    自1953年繼位以來,女王一共出訪過117個國家,她的飛行里程可以繞地球42次。

    一、“超長待機”歷經13任英國首相和13位美國總統

    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1952年2月繼承王位,1953年6月加冕,執政期間經歷了13位英國首相。

    這些首相的命運都大不相同,時代也在各種變幻,只有女王依舊屹立不倒希望這個記錄...女王還會持續重新整理下去...

    前幾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又見面了,特朗普還走在女王前面擋了女王的道,這已經是女王在位間的第13位美國總統了。

    二、女王沒有護照?

    女王的出訪經歷異常豐富。是歷史上對外訪問最多的國君,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但是英國女王沒有護照。

    女王沒有護照,那麼女王的老公、子女和孫女們這些王室成員有護照嗎?他們當然有護照啦!除了女王之外,皇室的其他成員都是有護照的,所以這也算是女王的特權之一了。

    三、女王到底有多富有?

    君主撥款:英國女王把大多數不動產交給該公司管理,而公司則每年按一定比例向君主支付資產收益,剩下的收益納入國庫。這一部分收益,女王主要用於公務支出,比如工作人員的薪水,接待外賓,房產維護,水電煤氣等等。

    自身投資:除了擁有穩定的地產收入外,女王還會投資一下股票,證券等等,這也會為她帶來不菲的收益,用於王室成員的開支。

    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訂婚戒指

    1947年7月10日,伊麗莎白和菲利普在白金漢宮宣佈他們訂婚的訊息。照片上女王手上就秀著她的訂婚戒指,據說這顆鑽石來自菲利普親王母親的王冠上呢。

    2、喬治三世冠冕

    George III Fringe Tiara

    3、大英帝國CROWN

    British Imperial State Crown

    帝國CROWN是最有名的加冕禮冠。它被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於1937年重新制作,並鑲嵌了超過3000顆的寶石!圖為1953年6月2號英國女王在加冕儀式後,返回到白金漢宮途中的畫面。這次帝國CROWN加冕禮儀只會對國家議會開放,一般人可是不能親眼見證的。

    4、聖愛德華CROWN St. Edward"s Crown

    這頂CROWN是最重要的皇權標誌。CROWN由黃金和半寶石組成,擁有藍寶石,紫水晶,黃玉和黃水晶等寶石,重量高達4.9磅,CROWN於1953年6月2日在加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君主的時候使用。

    5、伊麗莎白女王加冕項鍊

    這件珠寶製作於1858年,最初項鍊和耳環是為維多利亞女王制作的,並已被四個不同的皇后在加冕時佩戴過。25顆枕形明亮式切割的鑽石和中央的水滴形吊墜組成的項鍊淨重22.48克拉。

    四、13歲邂逅未來老公

    女王在一場婚禮上第一次遇到了自己未來的丈夫菲利普親王,那時她只有13歲。直到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21歲的時候,才公開了女王與菲利普親王訂婚的秘密。菲利普王子為了娶她,毅然放棄了自己希臘王室成員的身份和王位的繼承權。到現在,他們已經結婚70多年了。

    結婚後,兩人度過了幾年無憂無慮的“王子和公主”的快樂生活。

    菲利普親王陪伴女王幾十載,出席各種場合,早已成為女王最堅實的後盾。

    五、第一位訪華的女王

    她曾與艾森豪威爾總統同車而行,參觀過曼谷的大皇宮,也在印度和當地的王公一起打過獵。她也是第一位到訪中國的英國女王。

    與鄧爺爺談笑風生

    附上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的加冕儀式。。。當時的情形

  • 8 # 魚羊讀史

    英國王室的繼承有它獨特的繼承原則,大致是長子繼承製,但是近年來改成了長子女繼承製。

    ◆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2個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她們都不是本國曆史上第一個女王。

    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為例,說明女王是怎麼來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

    ◆當時伊麗莎白女王的爺爺喬治五世總共有3個兒子,老大愛德華八世,老二喬治六世(她的父親),老三格洛斯特公爵。

    ▲伊麗莎白女王

    ◆可是愛德華八世不是一個能當好國王的人,在1936年登基,在這個時期由於德國納粹的原因,使得戰雲籠罩著整個歐洲上空。本來就不是個當君主的料,而且他還是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主,在跟辛普森夫人相識後,兩人一見鍾情。但是辛普森夫人是個已經結了兩次婚的人了,這是違反皇室規定的,所以愛德華八世就辭去了國王的職務。於是在1936年12月10號愛德華八世宣佈退位在位僅325天。

    ◆在弟弟喬治六世登基後,由於喬治六世的身體非常不好,於是在1952年2月份的時候與世長辭。 ◆按理來說應該是格洛斯特公爵登基當國王,但這個格洛斯特公爵很奇怪,在他大哥愛德華八世登基的時候就對外界宣佈永久放棄皇室繼承權。

    ◆於是國王的重任就落到伊麗莎白二世身上。在經歷八世退位六世相繼去世的接連打擊之後,人們希望在這個年輕的女王身上看到希望。

  • 9 # 嘿你來啦

    在歐洲歷史上,皇帝、國王這些名詞原本都是男人的專利,但從14世紀開始,在不同國家,一個又一個的女王(皇)斷斷續續地出現,一直到現在,累計有三十來位。其中英國最多,有6位,俄國4位,荷蘭3位,盧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麥2位,奧地利1位,波蘭1位,匈牙利1位,還有蘇格蘭、納瓦拉、那不勒斯等已為人兼併的國家也出過女王,她們走上女王寶座的路徑不外乎兩種:從公主到女王和從王后到女王。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2個仍舊是女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下面說一下英國女王,英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王,應該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一世。瑪麗是亨利八世的長女,是亨利八世與西班牙公主凱瑟琳所生。

    瑪麗生於1516年。她於1525年被封為威爾士公主。1533年,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克來默,宣佈凱瑟琳和亨利八世的婚姻無效。安妮·波琳很快成為新王后。

    父母離婚後第二年,瑪麗被剝奪了公主的稱號。新王后安妮·波琳,很快生下了女兒伊麗莎白。而這時的瑪麗,已經是一位十七歲的大姑娘了。安妮·波琳命令瑪麗,為比她小十七歲的伊麗莎白做侍女。

    1534年,議會透過《繼承法案》,宣佈伊麗莎白為王儲。瑪麗一下子由公主變成了私生女。但是,瑪麗堅決拒絕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當人們稱呼伊麗莎白為“公主”,而只稱呼瑪麗為“小姐”時,瑪麗都據理力爭。這使得她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懲罰,並遭到亨利八世的嫌棄。

    1536年,作了三年半王后的安妮·波琳,被亨利八世處死。她的死,給瑪麗的生活帶來一些轉機,因為以前,直接迫害瑪麗的,就是安妮·波琳一家。而亨利八世的新王后珍·西摩,卻非常傾向於使這對父女和解。

    1537年,愛德華王子出生,亨利八世心情大好。1543年,瑪麗的公主封號得到恢復,1544年,她在亨利八世的遺囑中,得到了僅次於愛德華的繼承權,被立為第二位王位繼承人。

    1553年這一年,十六歲的愛德華六世去世,珍·格雷被扶上王位。但是,英華人對前王后凱瑟琳的冤情,都很同情,對瑪麗的不屈和抗爭,非常敬佩。英華人普遍支援瑪麗,認為應該由瑪麗繼承英國王位。愛德華六世死後,瑪麗先是逃到諾福克,然後,她很快就在鄉紳們的支援下,領兵南下,勝利進入倫敦,受到倫敦人的熱烈歡迎。瑪麗一舉登上英國王位,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王,是為瑪麗一世,這一年,她已經37歲了。

    1555年2月,瑪麗一世恢復了異教審判和火刑。此後,他們大力鎮壓新教徒,在瑪麗一世統治的五年之間,燒死新教徒二百餘人,連亨利八世的親信,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克來默,也於1556年被處以火刑。瑪麗一世被稱為“血腥瑪麗”。

    瑪麗一世一直沒有生出自己的繼承人,而安妮·波琳的女兒伊麗莎白,雖然一度被瑪麗一世關進倫敦塔監禁,但是身為新教徒的伊麗莎白,假裝改信天主教,並且小心翼翼地臣服於瑪麗一世,使得瑪麗一世找不到藉口與她徹底翻臉,也找不到她任何謀反的證據。因此瑪麗一世無法剝奪伊麗莎白的王位繼承權,只好眼睜睜看著伊麗莎白一天天朝著王位逼近。

    1558年,42歲的瑪麗一世,在焦慮和遺憾中死去。當聽到瑪麗一世去世的訊息後,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鐘聲。伊麗莎白當即跪倒在地,用拉丁語吶喊著:“這是上帝的傑作呀!這是我們看到的奇蹟!”此後25歲的伊麗莎白,即位成為新的英國女王,是為伊麗莎白一世,偉大的伊麗莎白時代開始了。

  • 10 # 10年飲冰難涼熱血

    英國女王小時候問她媽媽:媽媽我哪來的?媽媽生的啊。

    中國女王問媽媽:娘我哪來的啊?大橋底下撿來的

  • 11 # 公子無忌shy

    不僅英國有女王,歐洲大部分君主國家都有女王出現的,著名的還有丹麥女王什麼的

    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距,我們講究的宗族制度,異性不得封王的道理,財產不能流入外姓手中!

    而西方更多講究血統繼承製,第一順位繼承者,一定是血緣關係最近的人;中世紀及以前因為國王要帶領貴族作戰,很多國王都是戰死的,必須要強有力的國王才能鎮住場子,要不國內貴族老犯上作亂,這跟中國文化又有很大不同,所以古代歐洲的國王都是男子,一般國王沒有兒子,會選擇培養外孫或者外甥之類血緣近的男性親屬繼承。

    1649年,英國君主立憲以後,國王就成了一種象徵,也不用再領兵打仗了,也就出現了女王。

    更有在限制君權的鬥爭中,女性統治者更容易控制,議會更希望一個軟弱的君主而不是一個時刻想著君權神授的國王,英國的立憲制度就是在女王手裡確定的,大家自然貫徹這種思想了,所以女王就成了常態了。

  • 12 # 老約翰可汗

    英國女王的由來:在國王丈夫死後,身為王后的情況下,繼承人尚年幼或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便由王后執掌權力,進而即位稱尊的情況。

    英國女王即英國女性君主。英國君主是英國及英國海外領地的國家元首,現在的男性君主稱為國王,女性君主稱為女王。

  • 13 # 舉個栗子03

    歐洲從14世紀開始,在很多國家,女王斷斷續續的出現,一直到當代,累計有30多位。英國有6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伊麗莎白一世(1558到1603),維多利亞(1837到1901),伊麗莎白二世(1953到現在)。

    女王們登上寶座,一般都是從公主到女王。雖然歐洲比較傳統的地區如法國德國,女性繼承王位被禁止。但在邊緣地區如英國西班牙,女性是有王位繼承權的,但要排在相應的男性後面。

  • 14 # 和煦小館

    根據英國的王位繼承法,英王的繼承人應該是英王的長子,若長子有兒子則正常傳位,長子無嗣,例如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唯一的兒子)早死,王位順延到家族的替他同輩男性成員,無男性再順延到女性,例如瑪麗一世(愛德華六世的姐姐),瑪麗一世死後無嗣,於是又傳位給了伊麗莎白一世(瑪麗一世的妹妹)

  • 15 # 慧慧老師ZH

    英國女王跟國王一樣 是繼承的,英國允許女性繼承!

    如果前任國王或女王只有生下女孩,則女孩繼承!要是還生了男孩,基本就是男孩繼承了,女性只有在男性繼承人死光才有可能繼承!

    但是如果國王或女王有嫡出女 還有個私生子!那麼就要看國王選誰了做繼承人了!

    還有一點 現代英國的王室繼承人都由議會決定!

  • 16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英國女王跟國王一百樣 是繼承的,英國允許女性繼承!如果前任國王或女王只有生下女孩,則女孩繼承度!要是還生了男孩,基本就是男孩繼承了,女性只有在男性繼承人死光才有可能繼承!但是如果國王或女王有嫡出女 還有個私生子!那內麼就要看容國王選誰了做繼承人了!還有一點 現代英國的王室繼承人都由議會決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提Suv.提車價6至8萬,手動擋,家用國產有什麼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