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檀聊劇

    祺嬪被降位並不僅僅是因為責打宮女,而是她嫉妒,還恃寵而驕,仗勢欺人!這一切其實是甄嬛和欣貴人設計的一場戲。是甄嬛故意把皇上引過去的。

    事情的前因後果

    祺嬪一直嫉妒甄嬛,皇后設計讓甄嬛心死,可是祺嬪並沒有放棄繼續害甄嬛,她指使靜白百般折磨甄嬛,萬萬沒想到甄嬛還能回來。甄嬛回宮以後,自然是要收拾祺嬪的,她差點從轎子上摔下來也是祺嬪乾的。甄嬛從佩兒的口中得知,祺嬪和欣貴人不合,還經常打罵自己出氣,只因她服侍過甄嬛。欣貴人來請安的時候也希望甄嬛能幫助自己擺脫祺嬪,成為一宮的主位。

    祺嬪總是藉口身體不舒服讓人去請皇上,皇上又正好陪著甄嬛不願意去,祺嬪氣的打罵佩兒。這個時候甄嬛就勸皇上去看看祺嬪,自己可以陪著去,就當鍛鍊了。結果剛走到門口,就聽見祺嬪在咒罵甄嬛,接著一個茶碗就飛過來了,欣貴人還向皇上說明了祺嬪的所作所為,皇上見此情形就責備了祺嬪,並降為貴人。

    皇上這麼做的原因

    皇上這麼做也有給甄嬛出氣的因素,甄嬛剛回宮,好多人都不服,尤其是祺嬪,皇上現在幫助甄嬛整治祺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甄嬛的位置。

    還有,為了避免後宮紛爭,也為了安慰欣貴人,皇上必須收拾祺嬪,要不然大家紛紛效仿,恃寵而驕,後宮會更亂。

    祺貴人雖然美貌,但是蠢笨不安分,在甄嬛面前,她的手段都是雕蟲小技。

  • 2 # 江恨水

    看問題還是要看本質:第一,因為皇上只是寵祺嬪,絲毫不愛她;第二,重罰祺嬪,殺雞儆猴。

    首先,甄嬛回宮後,已經就不再是純元皇后的替身,而是學會了如何去抓住皇上的心;而皇上也在甄嬛離宮後慢慢發現,他是真的愛上了甄嬛。具體劇情可參照,皇帝生病發高燒在昏迷不醒的時候,竟然第一次沒有喊“莞莞”,喊得是“嬛嬛”,太后聽了都臉色大變,因為太后明白了,皇上不僅心裡沒有放下甄嬛,而且還真正愛上了她。

    其次,祺嬪打宮女這件事,要知道她打的是曾經伺候過甄嬛的宮女,皇上愛屋及烏,自然知道祺嬪打的並不是宮女,而是甄嬛的臉面,自己深愛的女人被欺負了,皇上怎麼能容忍呢?

    最後,更重要的是,因為皇上接甄嬛廢妃回宮這件事,祺嬪的父親一直上書反對,本來就惹得皇上不高興了,只是因為顧及皇上龍威沒有發作而已,而祺嬪就是反對甄嬛回宮的代表,打壓祺嬪自然就是給那些對甄嬛不滿的人一個大大的教訓,屬於典型的殺雞儆猴,震懾作用。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皇上是真的愛甄嬛啊。

  • 3 # 開心的波貝貝

    祺嬪在沒有被降位之前,就已經和甄嬛產生過一次小小的摩擦:

    當時祺嬪假借夢魘,多次搶走了欣貴人好不容易等來的侍寢機會,甄嬛聽說了此事,便授意小允子端了一壺糙米薏仁湯去給祺嬪“治病”。後來皇帝特意跑過來看望有孕的甄嬛,聊著聊著便提起了祺嬪,皇帝認為祺嬪只是有一點小小的任性,甄嬛已經身處妃位,犯不上與瓜爾佳氏這樣的小嬪妃一般置氣。

    甄嬛隨即提醒皇帝,倘若祺嬪繼續這樣恃寵生驕,那麼今後不僅會讓嬪妃們心生怨懟,也會讓有心之人紛紛去效仿她,皇上覺得很有道理,直到蘇培盛再次添油加醋,表示祺嬪平時就喜歡當著一個妃子的面說另一個妃子的小話。從這裡開始,皇帝便才有些討厭起了祺嬪的嘴碎,這也間接地成為了祺嬪會被降位禁足的原因之一

    緊接著甄嬛陪同皇帝去看望“生病”的祺嬪,皇帝一進門就聽見茶杯碎了一地的聲音,祺嬪不僅毒打宮人,還將自己寵愛的甄嬛連帶著一起數落了一遍,原話大約是“仗著肚子裡有塊東西”,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系列神操作,妥妥地讓皇帝認證了甄嬛剛才所說的恃寵生嬌:

    首先,皇帝覺得祺嬪不知收斂。他昨天才寵幸完這個女人,然而祺嬪依舊沒有知足,反爾發火吃醋,遷怒於他人,而且竟然滿口汙穢,本來自己的子嗣就不是很多,罵完大的罵小的,簡直不知所謂。

    其次,清朝的宮女大多出自八旗,能近身伺候主子的,有的還是小官員的親眷,她們犯錯了自然可以稍加管教,可是如若沒有犯錯,卻硬生生地責罰他們,這樣做豈不是間接地給皇帝積攢了諸多的仇恨?

    最後,皇帝也想要點面子。自己寵愛祺嬪這麼多年,本來一直覺得,她一個女人也翻不起什麼大浪,結果此次暗訪,居然讓他看見了祺嬪本性暴露的一面,而且甄嬛剛好也在現場,不處置的話好像又有點騎虎難下的意思。

    其實仔細想想,甄嬛這時候跟著皇帝來探望祺嬪,還是有自己不為人知的小心思的,我就卡著你,有我在,看你怎麼去偏袒她。

  • 4 # 月半小二

    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甄嬛前面的鋪墊足以讓皇帝厭煩祺嬪

    1、甄嬛拿祺嬪爭寵立威,一碗糙米薏仁湯懲戒祺嬪爭寵

    甄嬛聽聞了祺嬪半夜假裝夢魘,與欣貴人爭寵,在四阿哥弘曆的建議下,甄嬛藉著祺嬪爭寵在宮中立威,賞賜了一壺“糙米薏仁湯”給祺嬪“治病”,治病是假,有意懲戒爭寵的風氣是真。甄嬛料定了祺嬪肯定會不喝,讓小允子緊趕著送到祺嬪宮裡,當著皇上的面讓她喝。果然如甄嬛所料,祺嬪使小性子不喝,因為是甄嬛派人送來的,皇帝也很配合甄嬛,命令祺嬪喝,並陰險地說道:“你若是不喝這藥,就說明沒病,以前都是誆朕來著”。祺嬪只得順從喝下難以下嚥的“糙米薏仁湯”。

    2、甄嬛高格局分析祺嬪爭寵的深遠危害,皇帝決定對祺嬪略施懲罰

    (1)甄嬛高格局分析祺嬪爭寵的深遠危害

    其實皇帝何嘗不知道祺嬪是裝病爭寵,此時的皇帝還覺得祺嬪“可愛”,但是經過事後甄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皇帝分析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皇上以為不過縱容祺嬪幾次,卻不想後宮眾人,以後都群起效仿,欣貴人之流難免心生怨恨,而祺嬪之流則恃寵而驕,一共不寧,則後宮不寧,長久下去,起飛釀成大禍”。

    (2)皇帝決定對祺嬪略施懲罰

    這種不正之風氣會影響到皇帝的前朝,皇帝最在意的就是朝政,立馬察覺到此事的嚴重性,決定對祺嬪略施懲罰,雖然事後沒有說明如何“略施懲罰”,但是最起碼皇帝此時已經開始意識到祺嬪爭寵的危害,皇帝已經開始對祺嬪有了些許的不滿。

    3、借蘇培盛的口,讓皇帝知道祺嬪善妒,怨恨皇帝寵愛寧貴人

    此時的蘇培盛因為槿汐的緣故已經加入到甄嬛戰隊,蘇培盛這一集的助攻可是有些明顯嘍,想必是槿汐給蘇培盛“吹得枕邊風”吧。這一日皇帝在甄嬛宮中,蘇培盛跟皇帝說蓋翻牌子了(就是晚上睡那個妃嬪唄),皇帝一開始還堅持說在甄嬛宮中,在甄嬛的一再推辭之下,皇帝說那去寧貴人那裡。

    此時便開始了蘇培盛的表演:“哎呦,那經過儲秀宮的時候,可又要聽祺嬪在那裡嘀咕了”蘇培盛這話,讓本就有些不滿祺嬪的皇帝更加生氣了,更是說了一句“她算個什麼東西”。

    二、“自作孽不可活”:鋪墊已足,甄嬛設局讓皇帝見到祺嬪撒潑真面目

    1、皇帝本就在氣頭上,作死的祺嬪又稱病來請皇帝

    皇帝聽了蘇培盛的口風,再加上之前的假裝夢魘爭寵的事情,皇帝本就在氣頭上。結果不知悔改的祺嬪又稱病派人來請皇帝,祺嬪也當真是蠢笨,裝病的花樣都不會來點新鮮的,皇帝自然是不去。

    2、甄嬛做局引皇帝前去儲秀宮看祺嬪撒潑真面目

    前面劇情中,已經知道佩兒都已經成為甄嬛在儲秀宮的眼線,欣貴人也有意加入甄嬛黨。祺嬪稱病請皇帝,卻遭到皇帝的回絕,祺嬪自然開始撒潑,此時欣貴人也必然想法與甄嬛通氣兒。甄嬛明白此刻邀請皇帝一起前去看祺嬪的儲秀宮,必定有熱鬧看,也好讓皇帝看看祺嬪的這面目。皇帝和甄嬛一同前往儲秀宮,果然有大熱鬧,皇帝和甄嬛一進門,差點被祺嬪扔出來的茶具砸到,一邊打宮女,還各種謾罵永壽宮,這一切讓皇帝看到了一向認為可愛的祺嬪的真面目。

    三、皇帝嚴懲祺嬪,為的不是宮女,實際是維護甄嬛的面子

    1、祺嬪明面上打的是小宮女,實際是打宮女發洩對甄嬛的怨恨

    祺嬪之所以打佩兒,因為佩兒從前侍奉過甄嬛,祺嬪打宮女以此來洩憤。在祺嬪的思維意識裡,覺得打甄嬛從前侍奉過甄嬛的宮女,就是對甄嬛的羞辱,一邊打一邊指著甄嬛的永壽宮謾罵,當真是大腦簡單如祺嬪了。

    2、皇帝此刻為了甄嬛的面子也必得懲罰祺嬪

    祺嬪打曾經侍奉過甄嬛的宮女,並且一邊打一邊指著甄嬛的永壽宮謾罵,這兩點都說明了祺嬪是與甄嬛過不去。而二次回宮的甄嬛在皇帝心裡溫婉賢淑,更何況如今還懷有身孕,正是皇帝心尖兒上的女人,皇帝怎麼能容許祺嬪如此侮辱甄嬛,更何況還是當眾羞辱,皇帝為了維護甄嬛也是必定要嚴懲祺嬪的。

    四、欣貴人做強助攻,讓皇帝意識到需對祺嬪降位嚴懲

    欣貴人看皇帝已經決意嚴懲祺嬪,讓皇帝看佩兒的血淋淋的傷痕,並說祺嬪用嬪位壓自己,整日打佩兒撒氣,自己都沒法護著自己的宮人。欣貴人這是在提醒皇帝,要嚴懲祺嬪必得讓她降位,自己好乘機成為一宮主位,也算是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果然欣貴人這“嬪位”的助攻,讓皇帝決意將祺嬪降位為“貴人”,並且遷居焦蘆館,閉門思過。

    五、祺嬪稱病請皇帝,而實際則在暴跳如雷謾罵打宮女,乃欺君之罪

    皇帝心情好,喜歡祺嬪的時候稱病爭寵,皇帝會說祺嬪可愛,但是此時的皇帝已經對祺嬪的稱病爭寵開始厭惡。皇帝的心思誰都說不準,喜歡你的時候,你是可愛,厭惡你的時候,那就是欺君大罪。

    總結: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祺嬪無腦還作惡多端,自以為有皇帝的榮寵,其實皇帝的心思轉變那也就是一剎那的事兒。她與她的阿瑪都是一樣的,貪得無厭,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5 # 滿月尋桂子

    “狡兔死,走狗烹”是皇上一貫的作風,扳倒年羹堯的兩個功臣,甄遠道和瓜爾佳氏鄂敏,皇上挨個收拾。先是把甄遠道流放寧古塔,甄嬛回宮後,甄遠道免罪,甄嬛乞求只給父親一個官階不高的閒職,以免再惹禍上身。皇上收拾完甄遠道,就該鄂敏了。

    比較甄氐與瓜爾佳氏,皇上為什麼寬待甄嬛,寬待甄家呢?

    甄嬛生下朧月後,皇上還說要封甄嬛為妃,甄遠道也只是流放寧古塔,甄氏一族並未受滅頂之災。處置瓜爾佳氏時,成年男子一律斬首,十四歲以下男子流放西疆,妻女一律沒為官奴。皇上禁足瓜爾佳氏文鴛,由嬪位降為貴人,拉開了處置瓜爾佳氏一族的序幕!

    再來說皇上為什麼要對祺貴人如此嚴厲無情呢?

    祺貴人不是個聰明的女子,一進宮就犯了皇上皇后兩人的忌。帝、後心裡都不喜歡她。犯皇后的忌大家都知道,她居然在後妃都看戲時,說不喜歡庶出的妹妹。犯皇上的忌是進宮就告華妃刁狀,皇上雖然要剷除年氏兄妹,但他心裡有華妃,而且覺得愧對華妃。但鄂敏新立了功,祺貴人又是新進宮的美女,皇上就沒說祺貴人的不是,但心裡對她沒好印象。祺貴人愛爭風吃醋,不本分,她對欣貴人橫刀奪愛時用的那點伎倆,皇上並非不知。當時不點破,一則是祺貴人確實年輕貌美,皇上難抵誘惑,二則還是在用鄂敏。但時間久了皇上肯定也煩她這一套,所以甄嬛送她糙米薏仁粥,皇上大加讚賞。

    祺貴人責打佩兒那一幕被皇上看了個滿眼,一個後宮嬪妃心狠手辣,心浮氣躁,對下人直接上手,在後宮中也沒誰了,祺貴人還把茶杯正好砸在了皇上身上。

    誰不喜歡溫婉賢淑的女人,何況是皇上。皇上處置祺貴人時,總結的全面到位:責打無罪宮女,毫無憐憫之心,嫉妒熹妃有孕以下犯上,又因朕不來遷怒旁人,實在是怨懟於朕。

    欣貴人再加把火,拉起佩兒的衣袖,讓皇上看,被祺嬪打的沒一塊好地兒,又說,因佩兒服侍過熹妃,一遇到什麼事都拿佩兒出氣,臣妾無用,她日日以嬪位的身份來壓臣妾,臣妾連自己的奴婢都不能救!

    皇上:嬪位?她這個樣子配得上一宮主位嗎?瓜爾佳氏,目無尊長,著降為貴人。

  • 6 # 婉兮歷史

    這是因為甄嬛與蘇培盛前期鋪墊的好,沒有前因就沒有後果,甄嬛回宮以後需要樹立威嚴,恰好出現了祺嬪發夢魘搶了欣常在的寵愛,這時候甄嬛就用一碗糙米薏仁湯賞賜祺嬪起到了警示作用,事後皇帝還為祺嬪求情讓甄嬛不要跟祺嬪置氣,甄嬛則認為這可不是小事,祺嬪如此做難免日後她人不這樣跟著做,那麼時日一久祺嬪之流愈發得意,欣常在之流則怨氣橫生,如此一宮不寧則後宮不寧,甄嬛此言很識大體,皇帝就對祺嬪略施薄懲,這時候皇帝心裡對祺嬪就有了新的瞭解。

    後來皇帝來看甄嬛並且打算晚上也陪著甄嬛,甄嬛則讓皇帝去別處,皇帝就想去寧貴人那去,蘇培盛則說路過儲秀宮又要聽祺嬪在那嘀咕了,這也難怪太后不喜歡寧貴人更遑論祺嬪,如此一來皇帝對祺嬪愈加厭惡,此時太監來報祺嬪病了請皇帝去看一看,皇帝正惱怒祺嬪如何肯去,還是甄嬛讓皇帝去看一看祺嬪,如此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去了儲秀宮,卻不想祺嬪正在因為皇帝不來在狠狠地責打宮女,皇帝如何不生氣呢?

    再加上欣常在還說祺嬪處處用主位壓制自己,又因為自己的宮女佩兒從前服侍過熹妃,祺嬪一有事就責打佩兒,欣常在位分低連自己的宮女也不能救,幾次三番下來皇帝就狠狠的發落了祺嬪,不僅遷居別處還降為貴人,後宮來看祺嬪是自作自受,前朝來看也是祺嬪的阿瑪越來越不得皇帝待見,前朝後宮牽一髮而動全身,處置祺嬪也只是小試牛刀,更大的處罰還在後面呢。

  • 7 # 無心浪味仙

    從甄嬛回宮那日起,對於皇上來說便是後宮粉黛無顏色。

    皇上花心,又多疑,但這個時候絕對是甄嬛寵冠六宮。

    祺嬪受寵,是沒有其他人寵

    截止甄嬛出宮時,沈眉莊不願爭寵,華妃撞牆死了,敬妃、端妃等人,都是佛系派的。

    當甄嬛也離宮出走以後,後宮基本上就是皇后的天下了。

    而祺嬪,安陵容都是皇后的人,自然也就上位了。

    那麼,祺嬪和安陵容相比較來說,無論從容貌,可愛來說,安陵容都比不過。

    當然了,就更別說欣常在了!

    再者,祺嬪的母家,也是有勢力的。她阿瑪也是幫助皇上去掉年羹堯的功臣。

    所以,祺嬪一直挺寵祺嬪的,只是那個階段而已。

    皇上要給甄嬛撐腰,祺嬪就只能倒黴

    甄嬛回宮,欣常在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甄嬛可以幫她一把。

    在甄嬛瞭解清楚情況以後,確認了欣常在與祺嬪確實不和,再加上祺嬪是皇后的人,甄嬛找到機會下手。

    那就是祺嬪夢魘,每次欣常在侍寢,都會碰上祺嬪夢魘叫走皇上。

    甄嬛得知後,一壺糙米薏仁湯賞給祺嬪,再告知皇上長此以往,後宮不平,皇上的前朝也不安寧。

    皇上誇獎甄嬛識大體,並說應該有所懲戒,也該對欣貴人加以安慰。

    這不,祺嬪就倒黴了!

    皇上喜歡你的時候,任性要可愛,不喜歡的時候,任性就是犯錯。

    蘇培盛嚼舌根,助力甄嬛

    皇上和甄嬛正在吃飯呢,祺嬪身邊的奴才來請皇上,說祺嬪生病了。

    當著甄嬛的面兒,皇上說生病了找太醫,朕又不會治病。

    甄嬛與皇上打趣,還說陪皇上去看看,也算飯後消消食。

    這過程中,蘇培盛也在皇上耳朵嚼舌根,說估計她們又要念叨了。

    皇上生氣了,時常議論朕嗎?蘇培盛說了,聽見過幾回呢。

    皇上豈容你們議論,必須去看看,這一看,祺嬪哪裡生病了,正在發火,摔杯子呢!

    問及緣由,竟然有嫉妒甄嬛之意!畢竟,甄嬛是紅人,是寵妃。

    加上之前對欣貴人要安慰,對祺嬪要略施小戒的原則,還有蘇培盛的助力,皇上當然要懲罰祺嬪了。

    另外,欣貴人趁機說出了自己的委屈,皇上趕緊安撫!

    就是這樣,祺嬪就被降位,還被禁足了。

    祺嬪的結局也是悲慘的,所以回想看看,皇上寵祺嬪不過是沒人寵,也顧及她家的勢力罷了。

    實際上,對祺嬪,皇上是不念半分情義的。否則,最後也不會對祺嬪處理得那麼決絕。

  • 8 # 小布丁看電視劇

    就算是甄嬛,皇上最開始只能說,把她當做替身。在皇上心情好的時候就覺得你很好,等到心情不好的時候,自然覺得你很糟糕。這點安小鳥在最後的時候給皇上講過,你對待我就如同對待小貓小狗一般。

    這次皇上在儲秀宮,看到祺嬪打宮女佩兒,發這麼大的火。其實細想起來的話,因為有幾重考慮。

    第一,祺嬪確實犯了錯

    其實在皇宮中有時候一些奴才,確實也會犯錯,犯錯的話大多都是去內務府懲罰。或者是罰銀子,但是像祺嬪這樣直接拿著雞毛撣子打人,把人打的是血痕累累的事情真不太多。與皇家講究寬厚的態度截然相反,其實大家發現沒有在後宮中。哪怕華妃如此猖狂,也沒見將奴婢打成這個樣子。

    而欣貴人的話更是激起了皇上的怒火,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真是屢教不改。這也讓皇上想到,如果自己不是這次撞見的話,可能祺嬪就會把這個奴婢打死。

    第二,維護朝綱

    瓜爾佳文鴛能夠入宮,就是因為她阿瑪的功勞高,自己長得年輕貌美。而她想要頂替甄嬛的位置,於是在進宮之後,很快投入皇后的麾下,參與了皇后謀害甄家的事情。

    不過花無百日紅,哪怕是瓜爾佳文鴛這麼受寵,也不可能一直霸佔著皇上,。而皇上按照規矩,也會來到欣貴人這裡來留宿。而祺嬪每次將皇上誆騙的手段,就是裝夢魘。其實皇上也知道她是裝的,但是可能覺得這樣還挺好玩兒,所以就沒有點破。

    不過這一切被甄嬛無情戳破,那次甄嬛直接送了一碗糙米薏仁湯,故意守著皇上的面送過去。而皇上說甄嬛沒必要和祺嬪一般見識時,甄嬛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瓜爾佳文鴛,這樣做的壞處。

    若是皇上還繼續縱容這種風氣的話,那麼後宮的其他嬪妃也會效仿,而欣貴人這樣的人,就會覺得心生怨氣。而皇上也會認識到瓜爾佳文鴛不識大體,進而加重懲罰。

    03,幫甄嬛出氣

    瓜爾佳文鴛儲秀宮那麼多人,這個不打,那個不打,非要打佩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覺得她是甄嬛昔日的奴婢。而這次她一邊打一邊罵,話裡話外都和甄嬛有關係。

    甄嬛這次懷孕回宮之後,皇上對甄嬛有種失而復得的心情,對其更加珍惜。況且甄嬛肚子裡懷著孩子。皇上更是會處處順著他的心意。所有的這些,讓皇上必須加重對於祺嬪的懲罰,能夠維護甄嬛的面子。

    其實皇上加重對祺嬪的懲罰,還有一個目的,這麼多年,其實皇上已經明白了,當初甄遠道吃的是冤枉官司。而這件事情是祺嬪父親帶的頭,如今有必要懲罰一下。

    那鄂敏這個時候,在朝中還是比較受到重用的,皇上不方便動她。那麼就打壓一下他女兒的氣焰,也讓其知道自己的處境。

  • 9 # 天蓬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皇帝寵祺嬪時正逢甄家失勢,皇帝與甄嬛有心結便對這個新進宮的功臣之女寵愛有加。之後甄嬛傷心離宮修行,宮中有皇后在背後扶持除了安陵容更無人與祺嬪爭鋒,就是安陵容也因家世較弱壓根壓不住祺嬪的驕縱。然祺嬪的好日子從甄嬛復寵回宮後開始走下坡路,先是因裝夢魘被教訓,再因打罵宮女被罰降位禁足。

    皇帝明明以前很寵愛祺嬪,為何這回罰的那麼重呢?

    皇帝不是為了宮女重罰祺嬪,皇帝是為了甄嬛才罰的這麼重。如果佩兒只是普通的宮女,皇帝不會生這麼大的氣,祺嬪打罵伺候過甄嬛的宮女意圖在明顯不過了。皇帝把祺嬪爭寵當做小女兒嬌態所以之前一直在縱容,但是針對比自己位份高的嬪妃就是大不敬之罪,是品德上出了問題。再聯想到甄嬛剛回宮時就被人設計陷害險些從轎攆上摔下來,當時甄嬛隱忍不發一副息事寧人的姿態,皇帝只會更加心疼甄嬛,更加痛恨針對甄嬛的人。

    皇帝膝下福薄,年齡越大對子嗣越重視,此時甄嬛正得寵又身懷六甲。祺嬪打罵甄嬛的宮女是皇帝和甄嬛共同所見,又有欣貴人作證祺嬪乃是慣犯不止一次毆打宮女,就算是為了安撫甄嬛給她一個交代也要重罰祺嬪給個教訓。

    其實還有一點祺嬪當時發脾氣發的太忘我,一個茶杯扔出去險些砸到了趕過來的皇帝和甄嬛,驚了聖駕,所以皇帝一進門就帶著三分怒氣,之後又坐實了她的錯處,祺嬪想不倒黴都難。

  • 10 # 傾城戀蝶

    《甄嬛傳》皇上挺寵祺嬪的,祺嬪打宮女就被罰降位禁足這麼重的懲罰是因為:

    祺嬪是這部劇裡面最年輕漂亮的一位小主之一,可是祺嬪性格怪異,空有一副好皮囊。

    祺嬪剛進宮時,還很守本分:參見皇后娘娘,參見各宮姐姐。

    皇后說:果然長得不錯,上前面來給本宮看看。

    祺貴人年輕貌美,二八佳人,身材苗條,粉面桃花,莞爾一笑,輕移蓮步,粉色的裙角擺動,來到皇后面前:是。

    欣貴人喝醋如同醉酒,滿臉通紅,一張嘴滿屋子的醋味說:這人長的不錯,封號也很喜慶。

    甄嬛說:最近宮裡的喜事真的是不少。

    欣貴人說:你們說皇帝今晚會招她侍寢嗎?

    曹貴人撇嘴說:不找她侍寢,難道是你我不成。

    那些原來的妃嬪皇帝早就膩味了,皇帝就像黑傻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還專找嫩的啃,難不成要啃回鍋的老玉米。

    欣貴人很會看人面相,說:這人長的是不錯,眼角眉梢透露著算計。

    祺嬪追著甄嬛要和她同住,因為祺嬪算計著在儲秀宮怕被人家嫉妒,槍打出頭鳥,跟在皇帝的寵妃甄嬛身邊,近水樓臺先得月,說不定皇帝就經常寵幸她,把甄嬛給忘了。

    祺貴人進宮就恃寵而驕,皇帝要是不去她那裡,她就裝病,讓皇帝去看她。

    太監來報:儲秀宮的祺貴人病了,讓皇帝去看她。

    皇帝說:有病就去找太醫,我又不會看病。

    甄嬛早算計好了,祺貴人請不到皇帝,又在宮裡大發雷霆,處罰宮女,讓皇帝看看她的醜惡面目。

    就假裝大度,對皇帝說:祺貴人也不是經常報病,皇帝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皇帝一去,還沒有走到儲秀宮,就聽到祺嬪在裡面大喊大叫:你們這些奴才,誰說皇帝不來看我,都是你們這些吃裡扒外的奴才,挑唆說我不如永壽宮。

    越說越來氣,祺嬪找到一個杯子,就往外扔了出去,剛好扔到皇帝身邊,祺嬪一看嚇得花容失色:皇帝金安。

    欣貴人說:祺嬪因為叫皇帝不來,就在宮裡打罵宮女佩兒,因為她伺候過熹貴人。

    把佩兒身上打的一點好地方都沒有。她經常拿嬪位壓我,我連自己的宮女都不能保護。

    皇帝氣極:什麼嬪位,你看她還像個一宮之主嗎?

    責打宮女毫無憐憫之心,怨恨熹貴妃有孕,以下犯上,嫌朕不來怨恨別人,這是怨懟於朕。

    瓜爾佳氏降為貴人,遷居交蘆館,閉門思過,沒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宮半步。

    祺貴人:皇上,求求你,皇上,不要呀。

    皇上是個變色龍,喜歡你,你哪都好,不喜歡哪都不對。

    祺貴人也是咎由自取,這樣的羨慕嫉妒恨,最後還是害的她被蘇培盛命人用亂棍打死了,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

    祺嬪雖然人長的漂亮心計也不少,怎奈宮中花無百日紅,見不得年輕貌美的嬪妃,特別是恃寵而驕的,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多行不義必自斃,何況祺嬪積怨甚多。

  • 11 # 沐說心語

    皇上寵祺嬪嗎?未必吧!

    初入宮的祺嬪嬌小可愛,又是平定年羹堯的功臣之女,皇上寵愛一點也無可厚非。而且祺嬪也有與別的妃子不一樣的地方,你看皇上寵幸祺嬪的第一天晚上,別的小主都是在自己的被窩裡等著皇上寵幸,而祺嬪不一樣,看到皇上在閉目養神,直接從自己的被子裡爬到皇上的被子裡了。這與一向緊守女子本份的大部分後宮中女子不同,祺嬪這一波操作,未免也太主動了。皇上以前看到的都是木頭一樣的女人,突然來一個這樣的,未免也太新鮮了,所以起初祺嬪入宮的時候,皇上還是圖新鮮,多到祺嬪的宮中幾次。

    恃寵生嬌,不懂得審時度勢

    再好的新鮮感也會被時間消磨掉。祺嬪入宮後,看到落魄的華妃,不僅言語奚落,還到皇上跟前打小報告,皇上對華妃還是念著些舊情的,即使此時華妃對祺嬪不敬,祺嬪也沒必要斤斤計較,畢竟華妃已礙不著她的事了。

    連皇上身邊的蘇培盛都看出了皇上的不耐煩,但祺嬪不依不饒,告狀不算,還要皇上嚴懲華妃,豈不是不給皇上面子?

    祺嬪看清形勢,適當地給自己和皇上臺階下,既訴說了自己的委屈,讓皇上心疼自己。也能容忍華妃,讓皇上看到自己的大度,豈不是很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祺嬪最後的結局,並不僅僅是因為告發了甄嬛私通之事。祺嬪一直蠻橫,搶欣貴人的恩寵,還被甄嬛處罰。皇上雖並未嚴懲祺嬪,但也支援甄嬛的做法,可見對於祺嬪的行為,皇上也是反感的。

    暗地裡毒啞安陵容,一向與安陵容對著來,可見祺嬪的心思也是狠毒的,到處得罪人。

    甚至是下人,祺嬪都不放過。處罰下人的時候,還被欣貴人和甄嬛狠狠地算計了一把,讓皇上看到了祺嬪的殘忍之處。

    皇上不是不知道祺嬪的為人,只是一直覺得無傷大雅而已。但一路走來,皇上早就厭煩了祺嬪,只是她還不自知。

    打宮女就被罰降位禁足,表面看只是打了宮女,實際針對的是甄嬛,因為佩兒從前服侍過甄嬛。祺嬪算是以下犯上,而且心狠手辣。皇上即使再寵愛祺嬪,當著甄嬛與欣貴人的面,也應該要給做錯的祺嬪處罰,否則豈不是縱容祺嬪?

    “滴血驗親”事件,徹底惹惱皇上

    祺嬪最大的錯就是告發甄嬛,徹底惹惱了甄嬛,也傷了皇上的顏面。

    試想,後宮中皇上最疼愛的女人卻與別人生了孩子,被皇上一直疼愛的兒子卻是愛妃與別人的兒子,不管是不是事實,敢揭發這件事的人,是不是在打皇上的臉?

    即使“滴血驗親”這件事,甄嬛未能成功翻供,皇上能饒得了祺嬪嗎?你讓皇上當著全後宮女人的面,成了全天下的笑柄,至皇上的顏面何在?

    綜上所述,皇上其實一直就不是很寵祺嬪,打了宮女被禁足也是情理之中的處罰,是甄嬛與欣貴人設計讓皇上看到了祺嬪兇狠的一面。

  • 12 # 薇薇polly愛紅樓

    皇帝心裡裝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機之重,非一般人能想象。任何一個女人在他的眼裡都不重要。皇帝嚴懲褀嬪,絕對不是隻因為宮女佩兒。其中還有非常多的深意。

    一.尊卑

    古代帝王,如想使國家順利運轉,必然要使整個社會都有秩序。

    尊卑分明,就是典型的封建秩序。

    合格的封建帝王,不會允許任何一個人因受到寵愛,就敢去亂了尊卑。

    祺嬪只是嬪位,而當時的甄嬛是熹妃。

    妃比嬪高一級!

    在熹妃面前,祺嬪只可恭謹行禮,不可犯上,在古代國法、宮規都會是這樣,根本不容有失。

    祺嬪表面上是責打了宮女佩兒,但佩兒並無過錯。

    而且皇帝親耳聽到,祺嬪指著永壽宮責罵,這絕對是亂了尊卑,在後宮這種等級森嚴的地方,絕對不會允許。

    二.嫉妒

    祺嬪嫉妒熹妃有孕,這件事情是板上釘釘,無可置疑!

    皇帝有偌大一個後宮,後宮嬪妃若都妒忌起來,必然生事,而後宮不寧。

    這也是皇帝不能允許的。

    而且祺嬪這個人有前科。

    祺嬪地位也不算高貴,她不敢搶別人的恩寵,卻敢搶她宮裡欣貴人的。

    皇帝一旦留宿在欣貴人的屋子裡,祺嬪就假裝夢魘,命宮女將皇帝請至她的房裡。

    皇帝曾經只當這是女人之間的小事,並不以為意。

    但甄嬛回宮後提醒皇帝,若縱容祺嬪,必然加重後宮爭寵之風,而欣貴人之流必然心懷怨恨,使後宮不寧。

    甄嬛拿祺嬪立威,賞了她一壺糙米薏仁湯為懲戒。

    甄嬛的做法令太后十分滿意。

    一旦太后公開表態,就是對這件事情定性。

    而祺嬪還不知收斂,簡直是自討苦吃。

    三.體面

    做人應該適可而止,懂得給他人留體面。

    就算是皇帝,也要給嬪妃保留她該有的體面。

    看上去其祺嬪打兒是一件小事,因為比這重得多的懲罰宮女也曾經受到過。

    比如福子,直接被華妃扔到井裡淹死了。

    比如菊青,被安陵容毒死了。

    雖然華妃和安陵容的做法更毒、更狠,但是她們都是在暗裡做,耍陰招。

    所以一時三刻,也沒人會去追究她們。

    而祺嬪她是直接公開去做!

    祺嬪與宮女佩兒無冤無仇,她責打佩兒,就是在責打佩兒背後的主人。

    佩兒曾經的主人是甄嬛。

    佩兒現在的主人是欣貴人。

    祺嬪打佩兒,就是直接打臉甄嬛同欣貴人。

    於是甄嬛就同欣貴人聯合,故意讓皇帝看到祺嬪打人的場面。

    皇帝要君的臉面,必然表面上要對下人寬厚。在這樣的眾目睽睽之下,祺嬪受懲罰是必然的。

    四.秩序

    在內廷中一切有序,內廷才能夠順利運轉。

    皇后才是六宮之主,只有皇后有訓誡宮嬪,賞罰宮女的權力。

    曾經的沈眉莊有學習處理六宮事務的資格,當時,她發現有宮女和太監嚼安陵容的舌根子,也不敢直接懲戒,只是訓斥他們說,若是再被她發現,就要回了皇后娘娘,攆他們出去。

    祺嬪只是一個小小的嬪位,她只有處理一宮事務的權利,卻沒有給宮女用私刑,直接責打的權利。

    而且宮女佩兒並非祺嬪的宮女,她是欣貴人的宮女。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上私刑亂打人,那麼後宮必然失了法度體統,失了秩序,這是皇帝不能允許的。

    五.家族

    皇帝一向重權謀之術,借力打力是他的拿手好戲。

    甄嬛的父親甄遠道,和祺嬪的父親鄂敏都是剷除年羹堯的功臣。

    華妃一除,除掉華妃貢獻最大的人物曹貴人就馬上被處死。

    因為皇帝不再需要她。

    而年羹堯一除,甄遠道也好,鄂敏也罷,皇帝也都不再需要。

    此時皇帝打壓祺嬪,也就是在打壓整個瓜爾佳氏家族。

    皇帝要讓他們學會如何收斂。

    當甄嬛再次回宮後,就看明白了這一切,讓皇帝給她父親只封了一個虛職,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可無論是瓜爾佳氏一族也好,還是祺嬪也罷,都沒有讀出皇帝此舉的深意。

    整個瓜爾佳氏家族,並沒有選擇及時的退步抽身。

    那麼之後等待他們,的必然是皇權無情的打擊。

  • 13 # 影視控

    就那麼巧?

    祺嬪在這責打宮女佩兒,皇上就帶著甄嬛浩浩蕩蕩的進了儲秀宮,剛進宮門就聽著祺嬪指桑罵槐衝著永壽宮責罵,氣到極致還拿起茶杯摔出門去,正巧砸在皇上腳下。

    01:其實這一切不過是甄嬛和欣貴人設的圈套

    祺嬪跋扈張狂又無腦,欣貴人同在一個屋簷下經常受她欺辱,幾次三番藉著夢魘爭寵,欣貴人人微言輕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本以為就這麼窩囊地活下去,可是甄嬛挺著孕肚回宮了,所以這後宮不再是皇后一人獨大。

    欣貴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極力向甄嬛靠攏。

    當甄嬛差點被鵝卵石滑倒時,甄嬛為試探欣貴人,特意留下欣貴人談話,欣貴人明確表示與其寄人籬下不如做個一宮主位來得痛快,於是才有了祺嬪責打佩兒,欣貴人在旁邊看著,皇上和甄嬛及時進門的“巧合”感。

    話回正題,祺嬪家世好顏值高,剛進宮那會憑藉著姣好的容貌吸引皇上,尤其是祺嬪那股子嫵媚勁是宮裡少有的,宮中女人大多木納莊重,端妃、敬妃大氣端莊,眉莊不溫不熱,所以祺嬪的到來讓看膩了後宮妃嬪的皇上眼前一亮。

    02:未必真心喜歡,卻有股子新鮮勁讓皇上上頭

    前朝事物繁重,皇上踏進後宮為的就是解悶,如若都像端妃般客氣,皇上還得給悶壞了,好容易有個知心人(甄嬛),卻被自己的薄情氣走了,祺嬪腦力雖不及甄嬛,但她蠢的時候還是可以取樂的。

    再有,皇上一直以為祺嬪心直口快,沒有一點壞心眼的,印象裡除了跟欣貴人爭寵以外,沒做過什麼出格的事。

    直到甄嬛回宮後,皇上的一顆心全拴在了甄嬛身上,哪裡還顧得了祺嬪等人,就像皇后對安陵容說的,甄嬛不在時你是一枝獨秀,甄嬛一來你連平分秋色都難,是的,甄嬛的魅力就在於抓住了皇上的心,而其他人只是抓住了皇上的眼睛。

    03:甄嬛的復寵讓祺嬪心生嫉妒之心,尤其是逢難必懷孕的肚子

    祺嬪蠢鈍至極,說話做事全在鴿明面上,陷害甄嬛滑倒用的是自家宮裡的鵝卵石,和同個陣營裡的安陵容爭寵還把她嗓子毒啞。

    剛進宮就向皇后提庶出,惹得眾妃嬪笑話,轉頭又向皇上告華妃黑狀,故意靠近甄嬛陷害甄家,等等一系列無腦行為,都在為她的下場做鋪墊。

    皇上之所以不在甄嬛回宮前處置她,是因為皇后把這顆棋子看得太重,護得太高了,特意掩藏了她的缺點放大了她的優點,一度讓皇上以為祺嬪就是愛使小性子,無其他缺點。

    當然,也有殺雞儆猴一說,祺嬪在責打宮女時,甄嬛和欣貴人都在,甄嬛一句話未說,都是欣貴人在一旁“添油加醋”,皇上聽得祺嬪過往種種惡行,立馬明確態度要奪去一宮主位,並升級欣貴人為欣嬪。

    此時若皇上見此情景都不懲罰祺嬪的話,欣貴和甄嬛會怎麼看,就像甄嬛所說“以後後宮眾人紛紛效仿,那祺嬪之流就會越來越放肆,”皇上首先就要以身作則,不包庇祺嬪,才能讓更多把正在崛起的“祺嬪”呵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雞450局420進前十,還鑽石是什麼操作?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