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直播水稻穗肥施多少斤
69
回覆列表
  • 1 # 末農

    水稻長穗期間施肥料叫穗肥,根據施用時間和作用可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促使枝梗和穎花分化的肥料。保花肥是指防止穎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數的肥料,同時對防止水稻後期早衰,提高結實率和增加粒重也有很好的效果,是大面積高產栽培中不可缺少的一次追肥。

    水稻穗肥以尿素為主,磷肥和鉀肥為輔。

    1、水稻穗肥施用的時間和用量根據苗情的長勢,施促花肥通常在葉齡餘數3.5~3.1 時施用。保花肥在葉齡餘數1.5~1 時施用為宜。一般促花肥每畝可用尿素10~12 公斤,保花肥每畝可用尿素4~6 公斤,同時還需施用磷、鉀肥。

    2、水稻抽穗前後追施的肥料稱粒肥,也叫破口肥、齊穗肥。粒肥的作用在於增加上部葉氮素濃度,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延緩葉片衰老,提高根系活力,從而增加灌漿物質,提高粒重。粒肥應掌握因苗施用的原則,長勢正常的田塊,粒肥可以少施或不施;有缺肥跡象的田塊可適當追施粒肥。一般每畝施尿素3~4 公斤。在籽粒灌漿過程中,對有早衰趨勢的田塊,結合防病治蟲,用1%~2%的尿素溶液或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

    水稻抽穗後應加強水分管理

    水稻在抽穗後、蠟熟期和收穫前,進行合理的灌溉。抽穗開花階段應以水層灌溉為宜,抽穗後應採取淺水間歇灌溉,以達到田間水氣協調,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增粒重的目的。蠟熟期,可採取灌“跑馬水”的方式進行灌溉。一般在收穫前5~7 天停止灌溉。

    水稻破口抽穗初花期、灌漿期和成熟期,各噴施一次葉面肥能夠提高產量15~25%左右的水平,是增產的好方法。

    1、第一次葉面肥應該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進行。這一次噴施葉面肥,可以結合稻曲病、稻瘟病等等病害聯合用藥,省時省力,一次噴霧,能起多種作用效果。可以使用2~4%尿素、0.2~0.4%磷酸二氫鉀,0.1%蕓薹素內酯0.02~0.05毫克/升,另加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25~30克/畝,3%井岡黴素150克或者50%多菌靈100克/畝葉面噴霧。既能促進抽穗、揚花,調節和促進生殖生長,又能預防水稻的稻曲病和稻瘟病,一舉兩得。

    2、第二次葉面肥應該是在水稻花後灌漿期進行。可以結合防治水稻的白葉枯病和紋枯病,可以使用0.2~0.4%磷酸二氫鉀,0.1%蕓薹素內酯0.02~0.04毫克/升,另外新增10%葉枯淨300~500倍溶液或者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溶液,25%禾穗寧60克/畝或者30%紋枯利可用性粉劑100克/畝,葉面均勻噴霧,能力促進水稻灌漿,促進營養物質的積累,促進籽粒飽滿,還能防治水稻白葉枯病和紋枯病。

    小結:水稻穗肥固然重要,但不要忽略噴葉面肥,葉面肥可以結合不同時期的病蟲害防治,採取聯合用藥,減少許多噴霧環節,省時省力,是防蟲治病又能增產的好辦法。

  • 2 # 農村待創業

    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而水稻施肥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需要根據水稻的品種的營養性,肥料的性質,土壤氣候等特點,確定適宜的施肥時間、施肥量、肥料品種和施肥方法,使施用的肥料獲得最高的利用率和最佳的經濟效益,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水稻有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早熟品種在100天左右,而晚熟品種在150左右。

    水稻一生要經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在水稻的營養生長階段,施肥的目的在於促進分櫱,形成壯苗,確保每畝面積有足夠的穗數;後期生殖生長階段,施肥應以促穗大、粒多、顆粒飽滿足為目的。

    水稻種植分秧田和本田,而直播水稻則是本田種植的一種方法,是指不用秧田,不必移栽而直接播種於大田直到收穫的稻子直播稻按其播種植的水層狀況,可分為水直播和旱直播,其中旱直播面積比較大。直播方式有條播、穴播和撒播。無論何種直播方式,都要保證足夠的苗數,而且要均勻,在此基礎上採用前促,中穩,後補的施肥原則。具體方法是:在深耕時,每畝施有機肥1.5噸或秸稈還田150~200千克、過磷酸鈣30~40千克、面施碳酸氫銨15~20千克。在圓稈拔節期,每畝可施菜籽餅30~35千克,加碳酸氫銨15千克。有足夠的底肥及追肥,後期就要看苗施肥,在幼穗分化前,根據苗情施穗肥,一般每畝可施尿素5~6千克,直到成熟。

    無論何種作物種植,只有前、中、後期的肥料搭配合理,才能促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才能達到高產豐收,而前期的底肥尤為重要,它是作物的根本,而後期的追肥和補肥是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酌情施肥,輔助作物更好的生長和發育。

    希望以上的方法和建議能夠幫到你!

  • 3 # 鑫鴿VLOG

    1、水稻施用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佔化肥總量的40%,結合最後一次耙田施用。建議每667平方米施用20千克撒可富水稻肥20~12~14或類似複合肥。

  • 4 # 一個想當老闆的農三代

    水稻穗期是指水稻一生中從抽穗到結實成熟的生育時期。在栽培上應抓好“以氣養根、增粒,以葉養粒”和防止貪青,是奪取水稻豐收的重要手段、保葉: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以根保葉,加強穗期田間管理、增重,此期是決定稻穗實粒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養根。因此水稻穗肥應在水稻穗期使用、倒伏等關鍵性措施。

    一、穗肥施用時間

    科學施好穗肥和粒肥是水稻獲得高產、優質、高效益的保證。據試驗證明:水稻巧施穗肥和粒肥,可增產20%左右。水稻施穗肥是指在抽穗前的幼穗分化期,適時追施一定數量的速效性氮肥,有助於鞏固前期有效分櫱,減少和防止穎花退化,促使稻穗良好發育。由於各地稻田的地力、栽培品種和氣象條件的不同,追施穗肥的時間和方法也不同。

    一般追肥時間以枝梗分化到穎花分化期為宜,大約在抽穗前16—18天,或水稻葉齡指數達到90%,水稻劍葉剛露尖,幼穗長到1—2毫米時進行。每畝追肥量是:如用硫酸銨需6公斤,如用磷酸二銨需4—5公斤。追肥前,灌水3—5釐米深,堵好上下水口,均勻撒施,4—5天后再轉為正常管於。遇陰雨連綿天,生長過旺的稻田可不追施穗肥。

    二、田間管理方法

    (1)巧施穗肥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期間追施的肥料都稱穗肥,施用效果因環境不周而異。施用不當,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產量下降。故穗肥施用應根據品種、氣候、土壤、高產結構的預期要求和理想的長勢長相等綜合考慮。一般早熟品種可不施;對於一般的中遲熟品種雜交稻,在早施分櫱肥的基礎上,還應施用穗肥,特別是對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為必要。對前期生長不旺,拔節期葉色淡黃,早晨葉片不掛露水,中午葉片挺直應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顯著,還應施保花肥,以提高結實率,促大穗。

    (2)合理管水 長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時期,要保證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水層,使稻株對養分的吸收運轉暢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進穎花分化,減少穎花敗育。寒冷及高溫地區,可適當加深水層調溫,使土溫比較穩定,避免因氣溫高低變化影響穗分化。但也要注意使土壤有通氣的條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3)防治病蟲 此期主要蟲害有螟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等,也常有粘蟲,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等,應注意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 5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的穗肥以氮鉀元素為主,輔以葉面噴施的磷酸二氫鉀補充少量的磷元素。而且,在氮鉀肥料的用量方面,要以“重鉀輕氮”為主要的施用原則。在補充生殖生長所需的氮鉀肥料的同時,避免氮肥過量造成的生殖生長分化延遲、貪青、倒伏等負面情況的發生。

    穗肥,是滿足水花粉、幼穗和穎花的分化,抽穗、揚花、灌漿期對養分的需求。可以說,穗肥的施用是否及時、用量是否充足對水稻的生殖生長分化、灌漿充實度、最終的產量和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穗肥施用的是否科學,也對水稻的產量、品質、抗性有著直接的影響。

    1、施用時期。根據水稻的肥料效應公式n+2來計算,穗肥的施用需要在水稻生殖生長轉化之前的階段施用。生殖生長轉化是在水稻的到4葉完全抽出之後開始,在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就正式進入了生殖生長階段,此時也進入了對水分和養分需求的高峰期。以黑龍江地區常見的11片葉品種為例,在第11片葉完全抽出之後開始了破口、抽穗、揚花和灌漿的過程,這幾個過程是生殖生長期對養分需求的最高峰。所以,根據n+2的肥料效應公式來計算的話,應該在9葉期施用穗肥。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由於地力、管理措差異以及品種抗性的不同,水稻對穗肥中的氮肥肥效持續期以及肥效持續期內的肥效反應強度也有一定的差異,容易出現貪青、晚熟、倒伏等不利於水稻安全生產的負面影響。所以,處於水稻安全生產的角度來講,建議適當的提前一段時間施用穗肥,既在倒4葉完全抽出之後就施用穗肥。雖然說有可能會因為提前使用穗肥而出現灌漿期的肥效持續期中斷的情況,但是不會對產量和品質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而且,也可以在後期透過葉片噴施葉面肥的方式來緩解這類負面情況。

    2、穗肥的養分組成。水稻的穗肥,準確的說包含氮磷鉀三大養分。氮肥供給後3片葉的分化、生長以及生殖生長期的光合作用強度;磷肥則是促進水稻的幼穗、花粉、穎花的分化以及花粉的活性;鉀肥則是滿足水稻生殖生長期的體內生理生化反應的正常進行、莖稈的韌性提升抗倒伏的能力、促進葉綠體的合成以及水稻籽粒的灌漿。

    2.1氮肥。穗肥中的氮肥以尿素為主。按理說都已經進入生殖生長期了,為什麼還要施用尿素?不怕倒伏嗎?需要說明的是,在水稻的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就可以施用穗肥。但是,這個階段水稻的營養生長尚未結束,還有最後2片葉的分化和生長。而且,在倒2葉逐漸的分化、伸長期間,隨著幼穗的逐漸分化,水稻也開始了拔節的過程,水稻的莖葉節間高度逐漸的增長。這幾個過程都有一定比例的營養生長,如果僅僅依靠底肥和櫱肥中的氮肥,滿足不了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的營養生長對氮元素的需求。同時,在水稻抽穗之後,水稻葉片還在正常的進行葉綠體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也對氮肥有一定的需求。所以,穗肥中需要科學、合理的新增氮肥並且在適宜的時期施用,用量建議控制在氮肥總量的30-40%左右。

    2.2磷肥。按理說,水稻的生殖生長過程中伴隨著幼穗、花粉、穎花的分化,對磷元素也有較高的需求。因為磷元素主要是針對生殖生長分化階段的各個生殖器官分化,如果這個階段磷元素供給不足,就會造成幼穗、花粉、穎花的分化障礙,造成後期的穎花畸形、花粉敗育從而形成大量的空癟粒。但是,磷元素比較特殊,在土壤中的遊離性較差、利用率也比較低、在土壤中的殘留量比較大,隔年施用一次磷肥基本上也能滿足農作物生長對磷元素的需求。所以,穗肥中的磷元素可以透過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的方式進行補充,就能滿足水稻生殖生長分化對磷元素的需求。

    2.3鉀肥。鉀肥不僅僅是供給水稻灌漿對養分的需求,也對水稻的葉綠體合成、生理生化反應的正常進行有直接的影響作用,也對水稻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以及莖稈的韌性有著較為直接的作用。而且,鉀肥在水稻體內的含量也比較高,單純依靠葉片噴施的方式難以滿足水稻生殖生長期對鉀肥的需求。所以,需要在穗肥中新增一定量的鉀肥,既能提高水稻後期的抗倒伏能力、也能提高水稻籽粒的灌漿充實度,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用量可以控制在鉀肥總量的50%-60%左右。

    3、重鉀輕氮。之所以要採取重鉀輕氮的穗肥施用原則,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減少氮肥過量或者氮肥後移有可能造成的影響水稻安全生產的情況,比如說貪青、倒伏、生殖生長分化延遲、空癟率高等。而對於氮肥的不科學施用,造成上述情況的機率比較大。所以,建議穗肥中的尿素要適量的施用,如果水稻的長勢過好,也可以減少氮肥的用量。如果長勢稍差,也不建議盲目的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採取葉片噴施的方式緩解水稻的缺氮症狀。而且,有資料表明,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氮肥用量過大,會增加水稻籽粒中的蛋白質含量,會直接影響到水稻的品質和口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6 # 鄉村艾青365

    水稻穗期是指水稻一生中從抽穗到結實成熟的生育時期。在栽培上應抓好“以氣養根、增粒,以葉養粒”和防止貪青,是奪取水稻豐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水稻穗肥應在水稻穗期使用、倒伏等關鍵性措施。

    一、穗肥施用時間

    一般追肥時間以枝梗分化到穎花分化期為宜,大約在抽穗前16—18天,或水稻葉齡指數達到90%,水稻劍葉剛露尖,幼穗長到1—2毫米時進行。每畝追肥量是:如用硫酸銨需6公斤,如用磷酸二銨需4—5公斤。追肥前,灌水3—5釐米深,堵好上下水口,均勻撒施,4—5天后再轉為正常管於。遇陰雨連綿天,生長過旺的稻田可不追施穗肥。

    二 、尿素為主,磷肥和鉀肥為輔。

    1、水稻穗肥施用的時間和用量根據苗情的長勢,施促花肥通常在葉齡餘數3.5~3.1 時施用。保花肥在葉齡餘數1.5~1 時施用為宜。一般促花肥每畝可用尿素10~12 公斤,保花肥每畝可用尿素4~6 公斤,同時還需施用磷、鉀肥。

    2、水稻抽穗前後追施的肥料稱粒肥,也叫破口肥、齊穗肥。粒肥的作用在於增加上部葉氮素濃度,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延緩葉片衰老,提高根系活力,從而增加灌漿物質,提高粒重。粒肥應掌握因苗施用的原則,長勢正常的田塊,粒肥可以少施或不施;有缺肥跡象的田塊可適當追施粒肥。一般每畝施尿素3~4 公斤。在籽粒灌漿過程中,對有早衰趨勢的田塊,結合防病治蟲,用1%~2%的尿素溶液或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

    三、田間管理方法

    (1)巧施穗肥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期間追施的肥料都稱穗肥,施用效果因環境不周而異。施用不當,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產量下降。故穗肥施用應根據品種、氣候、土壤、高產結構的預期要求和理想的長勢長相等綜合考慮。一般早熟品種可不施;對於一般的中遲熟品種雜交稻,在早施分櫱肥的基礎上,還應施用穗肥,特別是對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為必要。對前期生長不旺,拔節期葉色淡黃,早晨葉片不掛露水,中午葉片挺直應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顯著,還應施保花肥,以提高結實率,促大穗。

    (2)合理管水 長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時期,要保證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水層,使稻株對養分的吸收運轉暢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進穎花分化,減少穎花敗育。寒冷及高溫地區,可適當加深水層調溫,使土溫比較穩定,避免因氣溫高低變化影響穗分化。但也要注意使土壤有通氣的條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3)防治病蟲 此期主要蟲害有螟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等,也常有粘蟲,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等,應注意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孩子經常搶東西,每次都說老大,老大說我們偏心,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