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雄悲歌

    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水滸的確不適合年輕人閱讀。它所宣揚的反抗、暴力甚至那方面(你懂的)的觀點很難讓人認同,年輕人尤其是00後,他們生在新時代,長在新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是很難也不可能再去看懂《水滸》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都不會再關注所謂的四大名著了!

    現在都是網路資訊時代,水滸所倡導的反抗、廝殺、無法無天的暴力行為嚴重阻礙了文明社會的發展腳步,因此,我們是不倡導年輕人讀水滸的,當然,也沒幾個00後讀它了,這不見得是個壞事情。

  • 2 # 四季芬芳500

    名著《水滸傳》沒有過時,現在有新的版本,注音版,少兒必須金典,教育部推存讀物,學校老師都推存學生去讀,培養學生們基本文化素養,書中還配大量形象精美的卡通圓片,能給孩子們充分想象空間,能夠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中國古典文字的無窮魅力,使他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喜歡讀書的00後一定喜歡。

  • 3 # 純潔的易老師

    首先來講,並非《水滸傳》過時,沒人讀了。從大體上來看,新生代以來,各類文化娛樂產物蓬勃發展,許多人除了閱讀以外,還有更多選擇。

    其次,從《水滸傳》本身來講,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一說,為何呢?因為水滸中不僅講述了許多英雄豪傑的事蹟,也說了很多江湖義氣。不乏有許多市井俗語,放在如今,許多年輕人也很難代入其中。

    還有,白話快餐文小說充斥的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更願意閱讀一些能快速消化的資訊,而水滸本身作為名著來說,當中有太多細節太多要點,讀者要去細細品味才能領會其中精妙之處。

    另外,作為語文教學考試用的名著,說閱讀量也肯定不會低。但偏偏就是一本名著,你用考試限制住了它,許多學子並非出於興趣而是為了考試才接觸的它,兩種心態的閱讀,效用完全不一樣,後者不會對水滸的世界有絲毫的代入感,除了一些重要章節,重要片段,恐怕大多學生們對英雄豪傑們的恩義,思考的不多。

    就00後來說,我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是要接觸到這本名著的,但是是否真正以一個讀者的心態去看《水滸傳》這本名著,那恐怕確實不多。不單論水滸傳,其它四大名著是一樣的道理。

    如今科技發達,四大名著也在熒屏上有很好的展現,但畢竟多少經過改編。作為學生,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年代,學生黨也很不容易,學業壓力挺大,其實也很難真正用心去品閱一本名著。

    強迫閱讀怎麼也成不了一個真正的讀者。相信隨著時代越來越好,在這方面對於新生代來說,也會有所改變的吧。

  • 4 # 艾人撩劇院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從上世紀到如今很多人都曾如痴如醉的被裡面的情節所陶冶。

    自己目前一個教育行業從業者,跟學生的相處以及交流比較多,現在很多的學生對《水滸傳》的觀看和了解已經少之甚少,就連《西遊記》也很難去觀看。導致這一現象的具體原因還是離不開現在學習環境造成的。因為很多的學生在物質上現在都有了手機已經被遊戲和一些軟體捆綁主,其次在個人身心健康上很多學生已經出現早熟的狀態。

    所以現在的學生對於之前的經典名作等,興趣已經大大降低。

  • 5 # 華尼臣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實至名歸的。隨著閱歷的增長,我越發感覺《水滸傳》的偉大。我認為它不會過時。金聖嘆就是《水滸傳》的迷弟,說他是第五才子書。

    我感覺透過閱讀《水滸傳》,可以瞭解很多宋朝的社會風情,《水滸傳》最貼近現實,與普通大眾離得最近。《三國演義》主要寫帝王將相,《西遊記》是神話故事,《紅樓夢》寫貴族子弟的愛情。只有《水滸傳》那麼接地氣,如同《清明上河圖》一樣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金瓶梅》繼承了並發展了《水滸傳》裡的現實主義寫法,精彩絕倫,堪稱中國古典小說高峰。

    《水滸傳》不會過時。相信00後會去讀並把它讀好。

  • 6 # 真相666真意

    我的小孩是00後,剛上一年級我就給他買了,他只愛看西遊記。四年級時才看水滸傳,那陣子我比較閒,我認為新版水滸傳電視劇超過了老版,我天天追劇。劇中確實有男女曖昧血腥暴力意氣用事。隨後我看了注音版少兒水滸傳,推薦理由是“小學生必讀的名著”,雖然暴力色情弱化了,但是一股拜把子打鬥報仇的氣氛,不怪編者,本來水滸就是這樣啊。

    至於過時不過時的話,平心而論,我覺得對00後來說,讀水滸真沒有多少現實意義。裡面兄弟情是最讓人熱血沸騰的,但其實這是不符合社會主流的,雖然被殺的非貪即霸,就是他們殺人並且還殃及老百姓,以暴治暴,還是暴力。因為青少年三觀還沒成熟,而且正是熱血衝動的年紀,經常看水滸難免理解偏頗。不過呢,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有個安心讀名著的孩子,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 7 # 森嶼嶼

    名著《水滸傳》是不是已經過時,00後還有多少人讀《水滸傳》?

    可以非常肯定的一點是,名著《水滸傳》是不存在過時一說的,但00後卻讀《水滸傳》的人確實不多。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一點,《水滸傳》被評為名著,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他是符合中華文化特點的著作,並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知名度。

    時至今日被翻拍過很多的電影電視劇漫畫。人物的特點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經典裡去探索挖掘那些潛在的文學風格。從很多方面去理解不能單憑00後對《水滸傳》的閱讀人數來評判它是否已經過時,他所反饋出來的內容是中國古典以失文化中的時代文化特點產物,所以他的價值並不單單體現在這一點上,並且我身邊的00後閱讀人數並不少,可能相比更大基數的情況下會變成那麼,這跟他周圍的文化環境也比較相關。

    其次00後所面對的是多元文化的衝擊,更多重的選擇。

    就當下時代來講,我們身邊不乏各式各樣的文化傳輸渠道,那麼便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文化作品,對於出生在新世紀的00後來講,他們一開始面對的選擇就比較多,除了在素質教育階段要求的對名著的瞭解,他們更偏向於數字資訊及影片資訊的接收,那麼,同時促進了很多相應產業的發展,真正的拿出一本書去讀相對變得比較少,這個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那麼就此來講也無法說明《水滸傳》已經過時。

    最後還是將經典著作推薦的當代小朋友。

    無所謂“少不看XX,老不讀XX”,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代,文化與名著無罪,從小在孩子的心裡種下文化的根,從中收穫更深刻的人生道理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所需要堅信的是價值一直都隱藏在字裡行間。

  • 8 # 鄉溪2

    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這雖說是老話,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00後年齡不大,現階段不看《水滸》本人倒覺得是好事情,像上世紀末,香港“古惑仔”電影也是推崇暴力給青少年成長帶來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水滸》中有些血腥暴力描寫,也是三觀不正的。倒作為經典,《水滸》中的俠義精神是深深植入我們中華民族骨髓裡的,隨著年齡的增長,00後能客觀看待《水滸》中的人物,也會有越來越多的00後喜歡上我們的古典名著

  • 9 # 笙歌璃陌

    沒有過時,名著就是名著,地位擺在那裡!

    但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就連九零後,八零後也有人不喜歡讀,那00後自然也有

    時代不同了吧,現在的00後,那種08、09的很多連西遊記都沒看過

  • 10 # 光華的小說鋪子

    《水滸傳》永遠不會過時。如果要過時的話,早就沒人看了。現在看《水滸傳》的人依然很多,特別是中學生,這可是語文老師的推薦書目。

  • 11 # 藝文雜記

    先說結論,經典的文學,很難過時,雖然現代可選擇的娛樂消遣方式很多,但是多是過過眼雲煙的快餐,隨著年齡的增長,零零後也會逐漸迴歸經典文學作品,汲取營養。

    經典名著不過時

    再經典的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水滸傳》也不例外,是元末明初的作者施耐庵寫的,以宋代歷史背景為依託的演義小說,如果說時間層面的過時,那麼,誕生之日起,《水滸傳》就已經過時了。

    然而,為什麼《水滸傳》能夠流傳到現在,而且列為四大名著,成為經典文學呢。只能說明它的內容有著永遠不過時的內涵。

    時代在發展,空間在變遷,但是隻要是人主宰的時空,經典作品中的人性光芒就永遠不會過時。《水滸傳》內反應挖掘的生存法則,人情冷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夠看到書內的影子,這也是經典作品的經典之處。

    不像某些綜藝節目、網路文學,看了一時爽,也為觀眾和讀者帶來了愉悅的感受,但卻很少有人去再看第二遍,因為作品深度不夠,感情共鳴不深,意義不深刻,不同於經典文學作品。

    所以,《水滸傳》作為經典文學作品,是不會過時的。

    時間會證明

    零零後之所以讀《水滸傳》的人比較少,一是因為學業重,二是因為可供消遣的專案確實比較多,不像八十年代之前的文藝青年,學習需要讀書,而讀書同時也幾乎成為最重要的消遣渠道之一。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快餐式的文化,將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即使是零零後,也需要更深刻、營養更豐富的文化產品來充實自己的頭腦。

    最終,還會轉向經典,那些流傳了太久,經得起推敲的文學藝術作品。所以,零零後很少讀《水滸傳》只是暫時的,相信《水滸傳》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還年輕,少不讀水滸,零零的興趣點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 12 # 超超小能量

    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國家層面來講,懵懂無知的少年容易誤導人生,經歷社會洗禮的中年人才懂得它的可貴。

    民間一直有句號叫“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主要是《水滸傳》表面上講的都是類似香港古惑仔那樣的情節,過於血腥和暴力,沒有經歷的懵懂少年最容易受其誘惑,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少年時代要少讀原著,可以觀看連環畫或者影視劇來了解,這些面向世面上的東西都是經過改良過的,刪除了血腥暴力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還能培養少年兒童的男子漢氣概,不會出現很多像現在那麼多孃的男人。

    而經歷社會沉浮的中年人,早已過了血氣方剛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家庭,這個時候可以讀讀原著,瞭解當時社會的背景,能從很多故事情節中找到自己的同感,看看古人面對這些事是如何解決的,為什麼古人會有這些舉動,還有沒有更好地方法來解決此事呢?

    它能為中年人的生活和成長指明一條光明的大道,讓中年人更好地處理生活麻煩,多些平順。

    二、從社會層面來講,《水滸傳》中的有很多鮮活案例,為我們能提供很多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

    比如,從《水滸傳》中那些英雄好漢的行為來看,他們大多數都是一時衝動而犯下了無法挽回的結局,這可以為我們提供遇事要三思的解決方法,好比你在路上開車撞了,不要一時衝動得理不饒人,說不定背後有很多的誤會,凡事冷靜三秒,才能避免釀成不必要的麻煩。

    小孩子看了《水滸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沒有行百里路的條件,從被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是最快的學習方法。

    三、從個人層面來講,《水滸傳》所蘊含的生活道理,不同年齡段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屬於常看常新。

    少年時候看《水滸傳》,專注在劇情和熱鬧;青年人看《水滸傳》,更投入在社會中經歷和經驗;中年人看《水滸傳》,更多的是關注人物背後的故事,探析表面故事的背後真相,分析為什麼會這樣,這樣做有什麼後果,還有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換成是我,我該怎麼解決等。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和覆盤。

    別說現在00後不讀《水滸傳》,00後現在連書都不摸了,全部都用手機電子代替了,而且現在社會人追求的是碎片化的影片、圖片內容,對於純文字的內容基本是拿起來就放下,真心看不下去啊。

    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很多人都被那個小小的螢幕框住了,有人把手機比喻新時代的精神鴉片,上癮機制非常強大,這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都是一種損害,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沒有準確的判斷,全部都是從一個碎片化的事情中判斷結果,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情況發生。

    一個人缺少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往往以偏概全,勢必對自己日後的發展影響難以估量!

    所以,要多讀名著,全面學習,碎片化只能解決你那一兩秒的快感,想要長久得到快感,還是從完整的書中去尋找,那才是精神的源泉。

    ——END——

    為你解讀四大名著背後隱藏的人生觀、生活觀

  • 13 # 張克成

    水滸傅,四大名著小說之列。說它過時,那也言過其實。中華文化的優秀版本,千秋萬代不會過時。致於有多少人看,那是另一回事。人數一百,種種色色。各人有各人的喜愛。年青人也有讀水滸的。而讀瓊瑤的小說,就沒有老年人嗎?總之,四大名著走到今天,它是有市場的。

  • 14 # Yuandaily

    這個我覺得是這樣經典的東西永遠也不存過時一說,能在慢慢歷史長河裡流下來的東西覺得是精華。有句老話說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少年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紀,容易受影響做出一些不正確的事情,所以啊還是少讀,因為水滸裡揭示了太多人性的陰暗面充滿了勾心鬥角及黑暗:1,豹子頭林沖,原八十萬禁軍教頭,因為自己漂亮媳婦被太尉兒子高衙內看上,從而設計林沖讓其帶寶刀誤闖白虎堂,從而發配滄州,又在野豬林險些被公差董超、薛霸殺死。2,大虎英雄武松武二郎,本是打虎英雄又是衙門官差,因為西門慶和潘金蓮勾搭成奸,嫌武大郎礙他們的事用藥毒死武大郎,武松公幹回來看出武大郎死的蹊蹺,將潘金蓮和西門慶告上縣衙可是知縣收了賄賂駁回武松的狀子。其實類似的例子在水滸裡挺多的,這裡邊真是充滿了陰謀與詭計。我上傳的圖片是比較正面的圖片,桃源結義的兄弟情,衝鋒的豪情當然還有忠義無雙的關二爺和算無遺漏的諸葛亮

  • 15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名著怎麼可能過時?自從有了四大名著,閱讀四大名著是很多中國人的愛好。有人如果暫時還沒看,不等於他永遠不會看,零零後同樣會傳承這個傳統。

    最近看到好幾個關於《水滸傳》的提問,有問戴宗能打死老虎嗎?還有問呼延灼能打死老虎嗎?還有問魏定國能打死老虎嗎?等等。我猜想這些問題一定是小孩子提的問題。看到這樣的問題,感覺蠻有趣,也很欣慰,孩子們對名著也興趣濃厚。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對四大名著的閱讀興趣和熱愛一定會代代相傳。

  • 16 # 扎西迪化

    這個問題,我會透過我自己和我現在上初三的外甥的經歷和想法來跟大家一起聊聊。

    名著《水滸傳》是不是已經過時,00後還有多少人讀《水滸傳》?扎西認為《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它依舊被人們所拜讀,對於00後而言,簡單的閱讀已經滿足不了00後,甚至連80後,90後都在用新的方式來感受他。

    《水滸傳》作為我過的四大名著之一,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為什麼它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呢?在我國的文學歷史上,產出不計其數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一經問世,便在人群之中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傳播。我們知道,《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四部經典,一開始的傳播都是以口頭文學的方式來傳播的。民間的說書人,無論是說書的還是村口巷尾的人們聚在一起,最喜歡的就是聊聊書,聽聽裡面的精彩故事。後來,經過文人的精心整理和重新創作,把他們整理成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經典。

    一、首先我們來探討一天,他為什麼是以口頭文學的形式來傳播。

    口頭文學,能夠經久不息的傳到現在,我認為原因有兩個:

    1、過去的文化、娛樂產品太少,傳播方式有限;

    古代,甚至一直到了解放前,由於文字的普及率沒有現在這麼高,存在很高的文盲率,也就是文學家們說的白丁,幾乎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人們傳播資訊,知識,技能的最多的途徑就是語言。

    書接上回,話說那行者武松,武二郎,來到了景陽岡下,別了店家,上到景陽岡。。。。。。武松鬆開那老虎,癱坐在旁,卻又看到樹林中有個影子在晃動,好似一隻老虎,武松心中大吃一驚,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還記得扎西小時候,收音機已經可以做到很小,裝一節5號電池就可以聽好幾天,我的零花錢有一段時間就全部花在買電池了。在初中甚至高中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上課偷偷的用耳機聽單田芳老先生說的書了。結果導致有一段時間學習被耽誤了很多,還好最後給追了回來,不至於現在除了搬磚沒有別的手藝去掙錢養家餬口。

    2、經典的魅力永遠吸引我們。

    想起在祁連山腳下,那個校園裡的沒一個下午,時間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每天下午的三點半左右,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偷偷聽,老師講的什麼內容自然是一點沒用聽進去,單田芳老先生講的書,到現在都影響深刻,也就是那個時候,打開了我對於文學的興趣。在少年時期,我們總會被很多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當然人類的好奇心一直都存在。對於扎西來說,一個收音機,打開了我與《水滸傳》之間的大門。那個時候想要讀本原著實在是太艱難了。家裡窮買不起啊!終於在高中的時候才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反反覆覆看了好久,不禁被裡面的故事情節,人物故事給打動了。時而傷心難過,時而開懷大學。

    二、00後到底有沒有看《水滸傳》,他們更喜歡那種方式來欣賞我們過去的經典著作

    我外甥就是00後,都說90後是伴隨著網咖和QQ長大的一代人,而00後則是伴隨著手機和微信長大的一代人。而10後將來伴隨著5G和物聯網長大看來已經成為了定局。

    之前有一段時間,我給我外甥輔導過一個多星期的作業。就有兩個感受,這些孩子太辛苦了,基本上沒有自己的遊戲的時間。他們面對的壓力比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的壓力大多了。作業,考試,似乎比我們那個時候多的多。而他們因為時代的進步和現實生活的改變,娛樂和休息的方式跟我們有著天壤之別。

    有一天,我問外甥,你們現在學校讓你們看四大名著嗎?課文裡現在還有四大名著的節選內容嗎?

    答案是這樣的,書上學,課文也讓背誦,但是課下想看,沒有時間,而且看書覺得很浪費時間,如果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去看看動漫,刷刷抖音。他看過動漫版的三國,看過漫畫版的水滸傳。都已經不看紙質書了,除了課本之外,其他的紙質書基本上都不看。當時我覺得網路,電子產品對孩子們的毒害太深了。怎麼能忘記經典,不好好看書呢?就跟覺得怎麼不好好在教室聽老師講課差不多的一個事情。

    知道疫情發生這段時間,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課堂有一天會被統統都搬到網路中,原來我們的老師都是天生的網紅主播,原來孩子學習只是的方式和手段不僅僅只有透過紙質書,黑板來實現。

    為了促進00後的孩子們對與經典的學習和傳承,將來肯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的傳播途徑,方式來讓他們繼續對經典的閱讀和傳承。

    三、從口頭的語言文學,到文字,再到電視劇,再到現在的二次元,動漫,我們承載文學的載體在變化,但是我們對於經典的致敬,傳承永遠都不會變。

  • 17 # 布衣之徐

    經典的名著,用當代的眼光去看,不會過時。

    其實明清時期是小說這種形式大流行的時期,確實井噴出現了很多不同型別的小說,有寫神怪的,比如《西遊記》,《聊齋志異》,當然還有寫濟公、寫其他神話人物的;有寫歷史演義的,比如《三國演義》,《說岳全傳》等;有些反映當代現實的《紅樓夢》、《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等的,也有寫言情武俠的,如《西廂記》《郭公案》《孽海花》等等的。

    從這麼多明清小說作品中,《水滸傳》等少數的基本小說能流傳至今,成為經典,除了作品的寫作功力確實卓越,其思想性確實能通過當代給與不同的解讀,讓大眾受益。

    所以,即使00後,也會在人生積澱了一段時間後,重新拿起《水滸傳》這些經典作品,慢慢的品讀。

  • 18 # hebTruong

    常言道“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水滸裡很多人物都是遇到欺壓或不平就一時激憤拍案而起,拔刀見血,不利於社會的穩定,是對現有社會秩序的挑戰和破壞。當前是法治社會,但是也不能保證不會遇到不好的領導或腐敗的官員,00後的這個年紀,正是氣血方剛的年紀,也是三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讀水滸會讓00後淡薄法制觀念,容易憤世嫉俗,不利於三觀的形成,所以,個人是不建議00後讀水滸的,讀水滸的年齡最好在30歲以後,這個年齡段的人,在社會上跌爬滾打了一段時間,知道了社會上的規則,不會那麼衝動,讀水滸可以把水滸裡的一些導致眾多英雄好漢揭竿而起的原因跟現實中相互映照,然後利用現實中的規則保護自己,有能力的話,還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推動不好制度的改良。

    “老不讀三國”是說,人到老年,一輩子的閱歷,該看過的都已經看過,該經歷過的也已經經歷過,這個年紀讀三國,把自己的過往與三國裡的兵法謀略相參照,會生出“唉,如果當年我早讀三國,說不定就不是那個結果”這種憾然之情,也容易讓本來應該安享晚年的人不甘寂寞,想要牛刀小試,這種想法在古代,伴隨的往往是一時的混亂,有可能是挑動人造反,有可能是在官場上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總而言之,負面影響佔多數。雖然在當今社會,七十古稀不為老,五十六十正當年,但是,人辛苦一輩子,進入退休階段以後,在沒必要的情況下,還是多享享福,安心度過為數不多的晚年生活比較好。畢竟,在商業社會里,需要用到陰謀陽謀兵法謀略的一般是公司掌舵人,企業的高管,絕大多數老年人,是用不到這些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女生喜歡許仙這樣的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