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奇
-
2 # 學會喝茶才懂茶
比如武漢的黃鶴樓,唐代崔顥就寫下了: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一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一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 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
-
3 # 偉人蛇
靠一大批執著不懈的粉絲們的口誦、手抄而影響和流傳又一批的執著愛好者,這又一批的執著愛好者的口誦、手抄又影響著許許多多的粉絲直至民間普通市民。如此迴圈往復的傳承,像緊密環環相扣的鏈條那樣周爾復始,流傳不斷……
-
4 # 江山js
是用以下方法傳下來的:
唐朝有個叫唐球的隱士很喜歡寫詩,但山裡難找到同好。詩寫好了沒人看,多鬱悶呀。
虧他想出了個辦法,把詩作藏到葫蘆裡,讓它順著溪流而下:找你們的讀者去吧。
他幾乎日夜祈禱:“斯文不沉沒,方知吾苦心。”
唐球找讀者,其實是唐朝詩人遇到的普遍性問題。
唐詩那麼好,唐朝卻沒有便利的“發表”條件。那麼,詩寫好了應該怎麼曬,才能讓更多人讀到呢?
一首唐詩要流傳出去,必須找到一個關鍵人。
唐球的做法很有創意,但很笨。他這麼做,也是在找關鍵人,只是相當於用詩買了彩票,中獎機率太低太低。
不過,唐球他是方外之士,又不是狂僧,其他詩人能找的關鍵人,他卻不能去找。比如歌妓。
唐朝狎妓成風,權貴們還私人蓄養歌妓。文人官員召妓不單為了做不可描述之事,主要是為了搞文化娛樂活動。比如聽她們唱唱歌,彈彈琴,跳跳舞。
妓院於是成為名流出沒的公共場所。一首詩譜了曲,由當紅名妓唱出來,那感覺就像今天的流量明星出道。
劉採春是當時一名色藝雙馨的女藝人,擅長演述詩歌。她唱過100多首詩歌,無一不是當時的才子佳作,很多詩人因此爆得大名。
她的女兒周德華也不遑多讓。周德華唱歌極好,又極有個性,只唱那些她認為高雅的詩歌。
以寫豔詩出了點小名的溫庭筠和裴諴找到周德華,想讓她唱一唱他們的詩,好把他們捧出來。周德華以他們的詩規格不夠為由,嚴辭拒絕了。溫、裴兩人以頭觸牆,羞愧難當。
因為整個社會重詩,一些酒店、妓院為招攬生意,專門培訓歌妓來吟唱這些牛人的名詩。比如,王之渙、李益的詩很暢銷,一寫出來就有樂工買了去譜曲,供歌妓傳唱。
更出名的個案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一問世,就被譜了曲,從江南傳唱到塞北,尤其是在吃散夥飯的時候,鐵定要點的曲目。流行程度就像1990年代初期,廣東到處都在放的《瀟灑走一回》。
歌妓這個關鍵人決定了一首唐詩在當時能傳唱多遠,但能流行的東西十有八九都是通俗的、大眾的、下里巴人的。
畢竟像周德華這樣有追求的名妓是少數。
白居易甚至自己養歌妓,把他的詩唱到了老太太都能隨口來兩句的程度,但他也有甜蜜的煩惱,就是他說的“時之所重,僕之所輕”。那些最能於世間流播的詩,根本不是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
這時候,詩人們更需要另一個關鍵人。那就是權貴的評議。
杜甫困居長安十年間,先後向駙馬張垍、廣文博士鄭虔、左丞丈韋濟甚至邊廷將領哥舒翰等人晉獻他寫的詩,乞求舉薦。
邊塞詩人的名家高適成名前,給李林甫獻詩,題目是《奉贈李右相林甫》,把李林甫大肆吹捧了一番。
腦瓜子活絡的詩人則會採取一些更深的套路來炒作自己,有點像今天的搏關注。陳子昂在長安默默寫詩,默默的,果然沒人關注。
不知道怎麼回事,有一天他突然開竅,花天價去街頭買了一把胡琴,一下子惹起人們注意。
他趁熱打鐵,廣發請柬,說明兒就開個音樂會。把社會名流都引過來之後,他當場行為藝術了一把,把天價琴一摔,來了段表白:我陳子昂就不是一彈琴的,我是一詩人。我詩文都寫得好,但你們不知道,來都來了,就一起欣賞欣賞唄。
於是,現場分發資料,推廣自己的詩。
經過這場表演,陳子昂“一日之內,聲華溢都”。
可見,每一個著名詩人的走紅,都相當曲折。也有運氣特好的,一步到位找到了終極關鍵人,想不紅都難。駱賓王、盧綸、元稹,這幾位的詩,都曾是皇帝點名要讀的。
天下人大抵是這樣的,皇帝讀什麼,跟著讀什麼,就有做一回皇帝的代入感。既然皇帝免費為這幾位詩人站臺打廣告,他們的詩自然不愁找不到粉絲。
唐詩傳播的第三個“關鍵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個關鍵人其實不是人,是“壁”。
李白經過武昌,順便參觀著名景點黃鶴樓。黃鶴樓上面寫滿了“到此一遊”類的詩,作為著名詩人,李白抑制不住文思如尿崩,擼起袖子就想來一首。不巧,瞄到了崔顥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突然就被這不世出的才氣嚇得不敢吱聲。
李白回去後苦思冥想,終歸不敢寫黃鶴樓,而是寫出了《金陵鳳凰臺》,算是自己給自己挽回了一點顏面。
李白的經歷告訴我們,題壁是唐人最喜聞樂見的“發表”詩歌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新作就近題寫於粉白的牆壁上。
由於題壁成為詩人獲取粉絲的主要手段,所以在一些公共場所往往刷好粉牆,留待過往詩人題寫。前人題滿了,還可重新刷過,讓後人再題。
據臺灣學者羅宗濤統計,唐人題壁詩,除題於牆壁之外,包括題於石壁、石上、雪地、門、戶、扉、窗、軒、楹、柱、梁、屏風、詩板、榜子等。題詩的處所遍及宮、省、院、臺、府、郡、縣、驛、館、寺、觀、關、城、自宅、親友宅、陌生人宅、塔墳等。
其中,詩人最愛在各地驛館題詩,如同現代商業廣告搶佔車站、機場的道理一樣,詩人把新作題於驛館的粉牆上,就會被流動的旅客傳播到四面八方。白居易曾一路在各地驛館尋找好基友元稹的題詩,找到了就很開心地和上一首。
風景名勝是遊客匯聚之處,在唐代基本都被詩人們攻陷了。看看這些不算知名的景點:巫山神女廟有各家題詩千餘首;吳中虎丘山真娘墓,白居易、李紳、李商隱等大咖都題了詩。黃鶴樓、岳陽樓就更不用說了,去晚了鐵定找不到地兒。
唐代的好詩人太多,好詩更多。流傳到現在的唐詩就有48900首,唐詩人2200名,可想而知,在唐朝的街道上隨便扔一塊磚頭,肯定能砸死倆詩人。像陳子昂這樣一流的詩人,不搞點行為藝術,幾乎都要被埋沒了,遑論那些二三流詩人?
事無偶然。一首唐詩在印刷術未盛行的年代,能夠廣泛傳播,甚至流傳後世,它的作者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小心機。
白居易也很聰明。他知道當時人對他的詩的傳誦可能都是速朽的,所以晚年編了自選詩集,抄了五份,分別藏於名寺及託付可靠的後人。
-
5 # 半葦渡江
有兩個很重要的傳播途徑,首先我們先確定的是,在古代,詩詞絕大部分是用來吟唱的,然後才是誦讀。吟唱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所以傳播方式一是透過官方途徑。古代有宮廷音樂,也有宮廷樂師,這些宮廷樂師不但負責演奏,更負責流傳記錄下來。所以這些詩詞會被流傳下來。比如說《詩經》《風雅頌》“雅”分“大雅”“小雅”。“大雅”就是透過官方宮廷流傳下來的。
民間流傳方式就比較多元化,有音樂作坊流傳的方式:這個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青樓,這個青樓指的不是我們普遍認為的那個青樓,而是賣藝為主的青樓,其中不乏色藝雙絕的女子,這種流傳速度是最快的,這也是為毛孟浩然和柳永寧願不做官也要呆在青樓的原因之一了。還有一種民間流傳方式就是詩詞集,不過那時候出集子的人不多,但是也有。
-
6 # 史不說
唐詩宋詞著作流傳下來主要有三種方法:
第一,它本百來就是刻在石壁、鼎上,想要讓它磨滅還是比較困難的,比如說韓愈他去爬了華山,真的在山上被嚇尿,從此再也不登華山,於是題詩一首刻在華山,今天都能看到度——洛邑得休告,華山窮絕陘,悔狂已咋指,垂誡仍鐫銘。
第二,責任感爆表的人去收集修書,說到現在為什麼能看到唐詩,其實應該感謝這個人,專大明天啟年間這個叫胡震亨的中年人,決定辭官回家,編一本最全的《唐詩》。
他不但收錄詩歌,還編寫詩人自傳,從藏書閣到書信到手記,統統都翻出來編撰。最終,10年時間,一千零三百卷的《唐詩統籤》問世了,他還又花了7年時間編撰了《李詩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屬分——口口相傳,言傳身教。三歲小兒都知道背三字經,人人都知道李杜詩篇好光焰萬丈長,哪怕就是換了朝代,依然會被這些文化所折服。
-
7 # 虛廬居士
唐詩宋詞之所以從古代音像資訊不發達的時代流傳至今,靠的是詩詞中“意”與“象”的融合之美深深印記在一代一代人心目之中的。歷經歲月滄桑,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詩詞創作含蓄、凝練,寫景往往不僅僅寫景,而借景抒情;詠物往往不單單詠物,而託物言志。“情”、“志”是“意”,“景”、“物”是“象”,“意”與“象”完美融合。送別,思鄉,抒懷,愛情,戰爭,田園和天地日月,春夏秋冬,風雨雪霜,花草樹木,等等,完美融合。這本身豈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根本所在?
不僅僅詩詞是這樣,傳統字畫、聲樂、建築等等無不時時刻刻處處展現著“意”與“象”的完美融合。大道至簡,由簡而深刻。
我曾經試著用音像來展現唐詩宋詞,但幾經周折發現那都是徒勞的,富有表現力的音畫反而沒有了詩詞的鮮活,顯得蒼白無力。
這就是唐詩宋詞,這就是經典,經典永流傳。
回覆列表
a,喜歡來個某某到此一遊,然後就題在石頭上,牆壁上。
b,喜歡互吹,然後嘛,朋友、個人的札記裡面就有記載,死後跟著陪葬,又被挖掘出來。
c,寫得太好了,然後出名了,集冊印刷了。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d,統治者很喜歡,就被收錄在國家圖書館裡。到了今天,就是我們的任務了,背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