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同樣是出身草根的開國皇帝,劉邦自起兵之日起,多數大戰總要自己親臨前線指揮,既使當了皇帝,連平定英布,攻打匈奴這樣的戰役也要自己親征。反觀朱元璋,除了打陳友諒外,其他的大戰,比如滅張士誠,北伐中原,攻打北元,都是由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傅友德、藍玉來指揮。況且軍事水平上看,朱元璋還遠在劉邦之上。
10
回覆列表
  • 1 # 愛吃魚魚的魚

    一、在面對強敵時,劉邦擅長決策,而朱元璋卻擅長判斷。

    比如,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對強大的項羽無可奈何,這時韓信提出了一個非常冒險的計策。

    韓信提議,以劉邦為誘餌,在正面吸引項羽的主力。而當項羽的主力軍隊被劉邦拖住時,韓信則率兵東進,趁機去攻下函谷關以東的魏國、趙國和齊國。

    項羽的軍隊在南方,劉邦的軍隊在北方,趙國、魏國和齊國在東方。所以只要等韓信攻下這些土地以後,從地勢上講,就可以與劉邦一起完成對項羽的戰略合圍。

    這個計策非常的冒險,以項羽的軍事指揮能力,稍有差池劉邦便會有性命之憂。

    但劉邦卻依然採納了這個建議,為什麼呢?劉邦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戰爭的目的是打敗項羽。其次,以項羽的軍事能力,想要打敗他不冒極大的風險是不可能的。所以冒險就是想要打敗項羽,唯一可以選擇的方向。

    當目的和方向確定後,劉邦就開始思考韓信的方法。

    首先,韓信的策略是讓劉邦去冒險,這符合戰爭的方向。其次,他的策略為打敗項羽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這符合戰爭的目的。

    因此,從劉邦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最佳的決策者應該是這樣的。雖然我不知道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做,但我卻知道事情應該達到一個怎樣的目的和方向。

    然後再根據這個目的和方向,在下屬的眾多建議中,找出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而朱元璋在造反的最初階段,同時面臨陳友諒和張士誠兩股強大的農民起義軍。

    當時幾乎所有的將軍和謀士,都建議朱元璋應該先去攻打張士誠,因為張士誠的力量比較弱,而陳友諒遠比朱元璋自身要強大。

    但朱元璋卻力排眾議,選擇了先攻打陳友諒。

    為什麼呢?朱元璋自己說,張士誠的性格特點是量小,量小的人不願多生事端。所以我們如果先攻打陳友諒,張士誠是不會插手我們之間的爭鬥的。

    而陳友諒的性格特徵是志驕,志驕的人最愛惹事。所以如果我們先攻打張士誠,陳友諒肯定會在我們的背後捅一刀。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就很難辦了。

    這一番言論讓所有的謀士和武將,都對朱元璋的戰略眼光佩服不已。

    所以判斷對手這個東西本質上是什麼?

    我認為就是,我與對手進行博弈的時候,並不是在對手出招後再做出反應。而是在對手出招之前,就提前根據對手的性格以及所處環境,判斷他下一步的行為。

    二、在具體的管理下屬方面,劉邦是作為一個核心居中排程,而朱元璋首先就是最能幹的員工,其次才是老闆。

    比如,在劉邦手下,蕭何是負責後勤的,張良是負責戰略決策的,韓信是負責軍事指揮的,樊噲、夏侯嬰等人是軍隊的中高層領導,負責衝鋒陷陣。

    也就是劉邦手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長,他們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必須要互相搭配。

    那劉邦的作用是什麼呢?

    第一,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

    比如劉邦任命韓信當了大將軍之後,樊噲,盧綰等軍中舊將不服韓信,是劉邦用自己的威望,壓住了眾人對韓信的刁難。

    第二,合理分配任務。

    韓信在軍事上能夠獨擋一面,那就讓帶一幫人他出去開闢疆土。

    蕭何在政治上能夠獨當一面,那他就坐鎮大後方,為自己輸送糧草,治理民眾。

    張良,陳平等人擅長出謀劃策,那就日夜留在自己身邊,為自己解決一些難題。

    所以劉邦的管理策略就是,我雖然不做任何事情,但我是國家的核心,你們想要完成配合前提是必須需要我。

    而朱元璋無論是在農民起義時期,還是在後來明朝建國的治理內政時期,他都是最能幹的一個人。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農民起義時期,如何吞併和自己同為農民起義軍的張士誠和陳友諒勢力時,所有的戰略謀劃都出自朱元璋一人之手。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甚至廢除了丞相制度,三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這讓他每日有處理不完的政務,但他卻對這種生活樂此不疲。

    所以朱元璋的管理策略就是,最核心的工作部門一定要抓在自己手裡,自己既是老闆,也是最能幹的員工。

    所以總的來講劉邦是個懶人,或者說他是個不擅長具體細節工作的人。劉邦做事的思維方式就是,雖然事情都是你們乾的,但你們離開我事情就幹不成。

    而朱元璋是個喜歡抓住主要矛盾的人,他做事的思維方式就是,你們的能力都不如我,所以最核心的事只能我自己來做。

    其實不管是劉邦還是朱元璋,它們都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聖君。儘管他們的思維方式是如此不同,但他們都成功了,這證明成功這個東西遠不止有一種方法。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 2 # 水一白聊歷史

    怎麼看出來朱元璋軍事水平遠在劉邦之上的呢?

    劉邦好歹是滅秦第一人,第一支佔咸陽城的隊伍;他很長一段時間的對手是楚霸王項羽,雖然說勝少負多,但好歹也抗過來了,等來了最後的大決戰,沒兩把刷子,能行麼?還有稱帝后南征北戰,平臧荼、伐陳豨、徵英布,哪仗不是打得乾淨利落脆,咋就遠不如朱元璋了呢?

    咱不能一邊誇項羽無敵,一邊又把劉邦貶得一文不值吧?

    再說,劉邦對自己的指揮能力也是相當自信的,要不然也不會經常自己率軍出征。

    不過,劉邦倒也不全是自己親力親為,比如平定代地諸郡,靠的是樊噲,後來收拾盧綰的燕國,也是樊噲和周勃先後努力的結果,他們手裡也是有大把軍隊的。

    劉邦只是不太信任韓信、英布這些曾經的戰略伙伴,而不是自己手下這幫兄弟。但是,他的這些兄弟,大部分還都是衝鋒陷陣厲害,指揮作戰遜色一些,所以,面對強敵,自信的劉邦還是選擇了自己來,再加上那個時候歷史記載相對比較簡略,所以把他帶兵作戰介紹得相對比較詳細,別人的就一筆代過了,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兵權都把持在劉邦自己手裡似的。

  • 3 # 淅淅的小雨857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從漢朝和明朝的建立前期的社會大環境下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劉邦所處的亂世。項羽在滅了秦朝後大封諸侯,而劉邦也成了這其中的一份子。在為期四年多的楚漢爭霸中,劉邦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原本就是一亭長,卻在短短几年時間中一躍成為了大漢帝國的開創者,這不正好顯示出我劉邦行的是王道,走的是正統。同時這樣的宣傳攻勢也慢慢的深入了人心,劉邦在統兵征戰的時候,就代表自己是天選之人,選擇自己就是選擇合法,漢朝建立後反叛的諸侯王最怕的就是合法的劉邦來攻打不合法的自己,這畢竟在道義和輿論上沒有優勢。

    而明朝的建立則是從異族蒙古人的手中搶奪回原本屬於漢人的江山。元朝後期民不聊生,朱元璋在經過與陳友諒、張士誠的較量後基本上也已經平定了半個中國。而這時候就只剩下蒙古人統治下的元朝,成為朱元璋統一天下的絆腳石。他發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檄文,表明自己是為民族大業而奮鬥。這樣的檄文讓本就受盡蒙古人壓迫的漢人奮起反抗,以擺脫元朝的統治,所以後期也就更不需要朱元璋親自上陣掛帥了。

  • 4 # 史海鉤沉

    說實話,至於劉邦為什麼要經常自己帶兵出征, 而朱元璋卻可以安心的做一個幕後指揮者,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元璋手下的軍事將領普遍比劉邦手下大將要厲害。

    朱元璋手下名將:

    徐達:朱元璋手下最重要的軍事將領之一,這個人不是一點點牛逼,大明建立的每一場重要戰爭,徐達都是見證者,滅陳友諒,戰張士誠,驅逐北元。徐達一生軍功赫赫,連陰狠嗜血的朱元璋都說,徐達之才之德天下無雙。

    常遇春:常遇春,又稱常十萬,曾經自言,給我十萬眾,可破天下兵。這是一位當急先鋒的傑出將領,和徐達一樣,見證了大明建立的每一場戰役,史書記載只要是常遇春出戰,戰必克,攻必取,朱元璋贊其“千古名將,從未有之”。

    傅友德:朱元璋手下又一能人,打仗能攻能守,徐達、常遇春死後,大明第一名將,尤其是在對抗北元的軍事行動中,傅友德可謂是居功甚偉。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藍玉:大明開國時期成長起來的最傑出的軍事將領,常遇春妻弟。其軍事能力幾乎無人能比,但為人倨傲,再加上運氣不好,朱標早死,朱元璋為了能讓年幼的皇太孫朱允炆更好地掌權,找了個藉口就把他剝了皮。

    李善長:著名謀士。

    劉伯溫:著名謀士,智比諸葛亮。

    那麼,劉邦手下大將呢?

    劉邦手下名將:

    韓信:成語裡“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指的就是這個韓信,統兵打仗都沒的說,為劉邦手下第一名將。

    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說的就是張良,但張良應該算是謀士,並算不得軍事將領。

    陳平:和張良齊名,也是謀士。

    曹參:漢初猛將,但比之明初名將,差距較大。

    蕭何:權術達人,但是也不是軍事將領。

    結論:大家不妨把朱元璋的部下和劉邦的部下進行對比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朱元璋的部下多為全能型,且多能獨當一面,但劉邦的部下,多為專業型,擅長某一個領域的工作。

    在我看來,手下部將的這個明顯區別,才是朱元璋可以安心在後方指揮,而劉邦不得不御駕親征的根本原因吧。

  • 5 # 樂學讀書會

    這個結論本身就有點毛病,朱元璋前期也是自己帶兵的。

    實際上,劉邦對打仗這件事並不擅長,他擅長的是用人。但到了後期,他不得不自己帶兵。朱元璋前期可是從軍隊裡一步步走出來的,他的軍事水平極強,所以威望夠高,後期也就不用自己帶兵了。同樣的,軍事水平極高的皇帝還有劉秀、李世民,後期他們同樣也不用自己出馬了,因為那些名將鎮得住。

    劉邦的前期是個混子,基本上硬仗都是項羽打下來的,劉邦摘了桃子先入咸陽。但是劉邦打仗不行,政治能力還是碾壓項羽,所以他能團結韓信、英布、彭越等名將,共同先幹掉了項羽。但是大漢政權建立後,劉邦鎮不住這幫名將,只好先用計謀殺了韓信、彭越,到平定英布、攻打匈奴的時候,他手下已經沒有合適的將領可以用了,即使他提拔一個新的將領,難道不擔心成為另一個“韓信”嗎?

    另外一點,漢初中央集權體制還沒有完善,朝廷的威信不足。項羽滅秦之後又恢復了分封制,而且這種分封制還不如周朝的分封制,缺乏自上而下的分封體系。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之後的楚漢相爭,實際上就是各分封諸侯的又一次混戰,只不過領頭的分別是楚和漢。劉邦是開國皇帝,辛苦點很正常,因為他必須打到下面的臣子服為止。到了漢武帝時期,就可以用衛青霍去病這種名將了,因為中央政權有權威,也有後勤作為制約。

    朱元璋的情況不同,他本身就是軍事水平極高的皇帝,所以下面的將領服他。在平定陳友諒之前,朱元璋同樣是自己帶兵的,平定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就不適合做身先士卒的事情了。當然,朱元璋與劉邦都是草根出生,同樣都走上了誅殺功臣的道路。能帶兵的名將都殺了之後,導致後來的朱棣也只能親征蒙古了。

    同時朱元璋所處的時代已經有非常完善的中央集權基礎,對於將領的制衡措施很多,完全不同於韓信英布那種諸侯王。徐達的功勞不低,但也只是死後追贈王爵,不可能有抗衡中央的實力。

  • 6 # 朵朵佬爺

    這是兩人面對的敵人不一樣。先說劉邦,項羽緊緊咬住劉備不鬆口,因為項羽恨劉邦,說劉邦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必欲置劉邦於死地,反倒放過了韓信。劉邦跑到哪裡,項羽就追到哪裡。反之,為了讓韓信開闢第二戰場,劉邦也必須死死牽住項羽,不讓項羽去打韓信。朱元璋的敵人相對比較分散,基地上是三股敵人,元兵,勢力較弱,張士誠,兵多將廣,但心無大志,一土豪爾。陳友諒比較強大,潘陽湖大戰,是朱元璋親自打的。

  • 7 # 白露為霜65799235

    形勢和君臣關係不同決定的。

    形勢上:

    朱元璋前期也都是自己帶隊出征的,後來勢力已成,手下也有了幾個獨當一面的將領了,派他們出去更划算。

    劉邦呢,分幾個階段。最開始,只有自己帶隊。楚漢爭霸,基本上策略就是劉邦頂著項羽,手下那幾個獨當一面的,分出去領略地方騷擾項羽後方,韓信曹參為一路,派去經略趙國齊國,另幾個彭越等諸侯,其實他們也無法單獨跟項羽抗衡,包括劉邦自己,幾次被項羽打得光屁股跑路。再後來立國之後打匈奴和平叛,打匈奴時韓信英布彭越等人已經被猜忌,不能用,只好自己去,平叛更不用說,那幾個傢伙也只有劉邦自己去。

    君臣關係呢:劉邦手下,韓信,英布,彭越等人算得上諸侯,劉邦跟他們類似於合作關係,有需要的時候經常調不動,劉邦兩次冒險偷偷奪韓信兵權也是非常無奈。

    而朱元璋手下那些,純粹是手下,該派就派了,使喚起來簡單。

  • 8 # 當代曹植

    這個結論有點問題,朱元璋前期也是自己帶兵的。

    開國皇帝通常需要自己帶兵打仗,否則軍權旁落。

    劉邦打仗,在楚漢並不算弱,但也不強,他打仗要麼靠收買敵方將領,要麼靠酈食其遊說。然後拉攏一堆人,打擊一小戳。

    劉邦當了皇帝后,很多人並不怕他,手下各路諸侯皆反,劉邦只能成了救火隊長,四處撲火。

    朱元璋征服天下後,他的軍事水平,人人都怕,藍玉朱亮祖傅友德馮勝,被老朱殺的人頭滾滾,也無人敢反。

    在明初陣營中論軍事,朱元璋絕對是第一,徐達常遇春也不及。

    而漢初劉邦明顯不是,韓信曹參都比劉邦強。

    因為朱元璋自己強,對軍隊控制力強,所以他當了皇帝后敢放權手下,去北伐,去收復邊境。

    而劉邦並不敢把兵權外放,那隻能自己親自去平定了。

    劉邦更擅長的是用人,但他不得不自己帶兵,怕兵權旁落。朱元璋前期可是從軍隊裡一步步走出來的,他的軍事水平極強,所以威望夠高,對軍隊掌控力強,不用擔心軍權旁落,所以後期也就不用自己帶兵出征。

    另外,把朱元璋的部下和劉邦的部下進行對比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朱元璋的部下多為全能型,多能獨當一面,但劉邦的部下,多為專業型,擅長某一個領域的工作,實在不適合獨當一面。

  • 9 # 大千淘淘客

    為什麼劉邦要親征呢?我覺得原因有三:

    個人領導風格、團隊實力、君威。

    一、個人領導風格

    劉邦雖然沒有項羽“萬人敵”的本領,但據《史記》記載他喜施、大度、有大志,喜酒及色,好結交等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喜歡宅,好動不好靜,有大哥風範的,剛健強悍的人。所以當他拉起了自己的隊伍,親征也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沒什麼好奇怪的。

    二、團隊實力

    中原大地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的亂世,社會經濟、人口等已凋敝、損傷到了極點。後來,秦雖然統一了六國,卻不知道與民休息,造成陳勝、吳廣的揭竿而起。接下來,項羽破釜沉舟,消滅了秦王朝的有生軍事力量,同時也墊定了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然後,他恢復秦以前的舊制,分封N 多個諸候,劉邦便在此列。由此可以看出,亂世之後,在整個社會的財力、物力、人力消耗到很弱的基礎上,項羽又分去一塊大的,其他諸候再分去N 多塊小的,到了劉邦的手上還有多少?所以劉邦的團隊實力是很弱的,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他就不可能不親征。這就好比現在的小公司和大公司的運作模式不同一樣,小公司的老闆在很多業務上也是不得不親力親為的。

    三、君威

    劉邦稱帝后,面對自己的宏圖霸業寫了一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從詩中可以看出,劉邦作為一個君王,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認為君王的權威,民族的尊嚴,國家的主權是不容挑戰的。所以當諸候反叛的時候,當面對匈奴威脅的時候,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親征。

    為什麼朱元章不親征呢?關於明史,我暫時還沒做系統的學習,瞭解的不太多,但我想相對來說朱元章的團隊實力應該比劉邦的團隊實力大的多。因為劉邦只是項羽分封的很多諸候中的一個,而與朱元章對抗的軍事集團卻只有陳友諒、張士誠以及即將倒臺的北元。

  • 10 # 知乎子不語

    開國之初,朱元璋和劉邦一樣,都是要親臨前線,帶兵打仗的。只不過是後期,朱元璋一般坐鎮後方指揮,而劉邦卻要親征匈奴,才有了白登之圍。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這和漢初的形式有關,諸侯之間並無隸屬關係,僅僅是為了利益結盟,因此時常反叛。因此,諸侯們也不敢將大量的兵力交付給一個大將。

    比如,韓信做為劉備的統兵大將,攻戰齊國地後,傭兵自重,要求封為齊王。所以,為了自身安全,諸侯基本都是自己統領大軍,包括西楚霸王項羽也是如此。

    反觀朱元璋則不一樣,手下將領基本是兒時夥伴、親友,而且在他們之中建立了絕對權威,自然不怕他們反叛。

    另外一個,從兩人手下的軍事將領的素質來看,朱元璋完勝劉邦。

    劉邦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韓信,況且韓信還只是一個儒將,側重於謀略。攻佔的地盤大了,甚至還不怎麼聽從劉邦。樊噲可以算是一員猛將,但大多數時間做為劉邦本人的衛隊長,獨當一面的情況比較少。

    而朱元璋手下可謂是將星薈萃,徐達、常遇春、藍玉、傅友德等,率領軍隊,如摧枯拉朽一般,擊敗陳友諒、方國珍等,並北上消滅殘元。有這些戰功赫赫的大將,朱元璋自然不需要御駕親征。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兩位布衣皇帝,朱元璋更為傳奇,軍事素質也比劉邦更強

  • 1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劉邦經常帶兵出征,朱元璋坐鎮後方指揮?這完全是謬論。要知道不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它們都屬於馬上皇帝。他們的江山是靠著自己一手打下來的。讓他們坐鎮後方指揮那可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劉邦和朱元璋不管是在奪取天下之前,還是當上皇帝之後。他們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征戰的步伐。正所謂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劉邦和朱元璋算是其中之翹楚。馬上皇帝和安樂窩成長起來的皇帝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更多的時候會更相信自己。而不習慣於坐鎮後方指揮,尤其是劉邦和朱元璋這種草根皇帝。或許他們不會在提刀上陣,帶兵衝鋒。但親率大軍征討不臣還是當仁不讓的。

    劉邦從還是平民的時候起就是一個小混混。打架鬥毆那是家常便飯了。後來劉邦先是出去混社會,結果沒混成回到家鄉不久後就趕上了押送勞役前去服役的事情。之後劉邦私放囚犯再起兵反秦。我們可以看到,在劉邦起兵前中期之時,劉邦一直都是其陣營之中唯一的一個統帥。在劉邦拜將韓信之前,劉邦陣營有將無帥。所以幾乎所有的戰役都是劉邦一手指揮的。即使在韓信效力於劉邦的漢陣營後,劉邦依舊在統軍作戰。只不過相對於之前較好的是,有了一個韓信可以分擔壓力。並且讓漢陣營的勢力可以雙線發展。當然了,不論劉邦還是韓信,他們都是統帥,而不是身先士卒的先鋒。畢竟身份在那擺著呢。

    劉邦奪取天下稱帝后,其也依舊沒有改變統軍作戰的風格。劉邦建立漢朝之後,除了和匈奴冒頓打了一仗之外,其他多數的戰爭都是在鎮壓叛亂。而劉邦和冒頓打戰爭,事實上也是因為鎮壓叛亂所引起的。為何劉邦在當上皇帝后,鎮壓叛亂還需要身先士卒呢?一方面劉邦是為了立威。另一方面就是造反的人太多了,實力也都很強。劉邦手下雖然能人不少,但要麼是劉邦信不過的人,要麼能力是不如那些叛亂者。畢竟那些叛亂的諸侯王一個個可都是一刀一刀拼出來的基業。所以綜合考慮來看,劉邦親自鎮壓叛亂還是有必要的。

    明太祖朱元璋就更不需要多提了,從二十五歲時起,朱元璋就開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開始起義抗擊元朝。和劉邦不同的是,朱元璋最開始就是一個小卒子,一步步成為了一方諸侯,最終擊敗了其他競爭者成為了奪取天下的最終勝利者。縱觀朱元璋的征戰生涯,其本身相對於劉邦來說更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既能先鋒拼殺,又能指揮作戰。早年間朱元璋就是靠著敢打敢殺的風格才被郭子興所看重。可見朱元璋有多麼勇猛。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為什麼相對來說朱元璋就比較少親自率軍作戰了呢?這是因為朱元璋有一個十分信得過的統帥,這個統帥就是徐達。在朱元璋北伐過程中,徐達很出色的扮演了朱元璋征討殘元的計劃執行者。而朱元璋並不需要親力親為,他自所以居中指揮策劃就可以了。從這一點來看,朱元璋要比劉邦幸運的多。劉邦手下唯一的統帥大將韓信因為被劉邦所忌憚,所以直接給奪了權,自身更是悲慘而亡。其他人要麼能力不行,要麼劉邦信不過,所以劉邦只能親力親為。顯然朱元璋和劉邦相比較的話,選擇性更多。

  • 12 # 九月讀歷史

    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他們都算是草根出身,相對來說,劉邦的條件要比朱元璋好的多。但要說劉邦經常自己帶兵親征,而朱元璋大多坐在後方指揮這也是不太正確的說法。

    (劉邦)

    劉邦和朱元璋對比

    劉邦原來是泗水亭長,因為押送徒役前往驪山,大多數徒役在途中紛紛逃跑。當他們走到芒碭山,劉邦對剩下的人說:“你們也都走吧,等下我也要逃跑了”。因此大部分人都逃走了,但有十幾個人留下,他們說逃走還是會被抓回來,還不如跟著劉邦一起。

    這群人就是劉邦的第一批力量,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劉邦便帶著這些人回到家鄉沛縣,在沛縣招募了一批人,也開始反抗秦朝的統治。後來劉邦帶著這批人加入了項梁的軍隊,成為項梁手下的一員。

    與劉邦相比,朱元璋就比較慘了,朱元璋還沒有成年的時候,他的父母、大哥便相繼去世。他為了活命,便和二哥分開逃命,走投無路之下,去了寺廟做了和尚。但當時老百姓自己都養不活,更不用說會供奉廟中的和尚了,因此朱元璋便下山四處化緣,勉強度日。

    (朱元璋)

    因為紅巾軍內部爭權不斷,朱元璋便有了自己單幹的想法,因此,他從他之前招募的軍隊中選了二十四人,離開了郭子興。這就是朱元璋最早的“淮西二十四將”,其中就包括了明朝第一功臣徐達,以及湯和。

    可以看出,對比二人未成名之前的實力,二人相差無幾。

    為什麼會感覺劉邦親征比較多,而朱元璋大多坐鎮後方

    其實在二人未當上皇帝之前,打仗基本都是親征,並不存在坐鎮後方之說。如果說朱元璋的很多地方都是徐達等大將打出來的,那劉邦的很多地方也是韓信等人幫他打的,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之所以感覺劉邦親征比較多,是因為當上皇帝之後,大多數的戰爭是劉邦親征,但劉邦這樣做也有自己的苦衷。

    (白登山之圍)

    1.手下無可用之人

    為什麼要這樣說,與其說是無可用之人,倒不如說是劉邦自己不相信這些人。況且平定英布叛亂這種事情也只有他能做,因為那是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人,其他人去平定叛亂,他不確定會不會變成兩人一起叛亂,因此只有自己出馬,才能鎮壓的住。

    2.劉邦猜忌心比較重

    因為劉邦做皇帝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其實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而已,因此這個年紀做了皇帝,難免會對他封的那些異姓王存在猜忌之心。他除掉這些異姓王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把兵權交給他們。

    3.大肆殺害將領

    劉邦親征匈奴的原因,還是要剪滅異姓王,因為他猜忌心重,這些異姓王就不得不想辦法自保,封地在大同地區的韓王信(不是韓信)就是如此。但他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他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而劉邦也因為不信自己手下的大將,才不得不親自出徵,最終還失敗而歸。

    朱元璋則明顯不同,儘管朱元璋也大肆殺害功臣,但那都是在後期,而且和太子朱標之事有關。在明朝開國前期,朱元璋並沒有殺害功臣,和劉邦不同,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大多是自己的同鄉,比如“淮西二十四將”,這些人在明朝的開國戰爭中都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前期也對他們比較信任。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放心把軍隊交給這群人,因為他知道他們的為人。比如徐達,曾經願意用自己的命來換朱元璋,這樣的人肯定不會造反,因此朱元璋對他很是信任。

    (徐達)

    【小結】

    正是因為劉邦猜忌心過重,不相信自己手中的將領,才會所有事情都親歷親為。並且登基之後劉邦的親征多是剪滅異姓王,這種事情他不放心別的人做,才會自己親征。可以說,劉邦親征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而朱元璋則不同,他相信手下的將領,才會把兵權放給他們,因此明朝建立後他只需要坐鎮後方。

    皇帝到底該不該親征

    劉邦親征匈奴,不僅沒有取勝,還損兵折將,這件事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皇帝該不該親征?對於這件事,漢武帝和明英宗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漢武帝時期,因為前面的“文景之治”,為國家積累了糧食和錢財,再加上之前總是送公主和親,但匈奴還是會經常來犯,因此漢武帝決定征討匈奴。但他並沒有選擇要親征,一是因為他並不擅長行軍打仗,二是自己手中有可用的大將。

    因此他派出衛青、霍去病三徵匈奴,收取河套地區,奪得河西走廊,封狼居胥。不僅有效的打擊了匈奴,並且還將漢朝疆域大大擴充套件,基本解決了匈奴長期以來的威脅。

    而與漢武帝所處境地相似的明英宗,前期的“仁宣之治”與西漢的“文景之治”相似,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財政充足。同樣,北方民族瓦剌經常以朝貢為名,嚮明朝騙取賞賜,宦官王振對此很不滿,便減少賞賜。

    (明英宗)

    瓦剌太師也先便以此為名,出兵犯境,王振蠱惑明英宗親征。而英宗年少熱血,便聽從了王振的提議,後來卻在“土木之變”遭受俘虜。也先大軍兵臨北京城,許多人想要南遷,還好孫太后和于謙勸郕王即位,穩固了朝局,擊退了也先的進攻。

    二者對比,顯示出皇帝親征的一個弊端,就是很容易發生意外,引起朝局混亂。

    【結語】

    劉邦親征屬於無奈之舉,是因為他對自己手下大將不信任,只能自己親征。而朱元璋也並不是大多坐在後方指揮,而是在國家建立後,才坐鎮後方,因為他相信自己看中之人,才會讓他們替自己出徵。同時,皇帝坐鎮後方,有利於朝局的穩定,畢竟戰場之上,會出現各種意外,坐鎮後方,也是為了國家的安穩。

  • 13 # 楊角風發作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從底層起家,劉邦最早是個泗水小亭長,朱元璋則只是個平民百姓。開創霸業的路上有無數艱難險阻,因為劉邦和朱元璋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所有的一切都要親自來做。

    在統一的路上,他們必須親自帶兵,或許他們身負主角光環,但他們自身並不清楚。只是劉邦在稱帝后也經常需要御駕親征,而朱元璋在稱帝后,基本都在京城坐鎮,出征則交給了將領,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

    一、劉邦的統一之路借力較多

    項羽、劉邦滅秦之後,項羽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劉邦是為漢王,英布為九江王、田都為齊王等等。雖說當時項羽實力最強,但如果能聯合眾諸侯王的的力量,劉邦的勝算更大。

    公元前205年,劉邦以項羽殺害楚懷王為藉口,號召天下諸侯王征討之。隨即很多諸侯響應了劉邦,準備一同征討項羽,這其中就有韓王信、魏王豹、常山王張耳等諸侯王。這次彭城之戰劉邦輸得很慘,但如果沒有這些諸侯王的配合,劉邦或許會更慘。

    公元前203年,劉邦採納陳平、張良的計策,撕毀和項羽的盟約,同韓信、彭越一起合圍項羽,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圍。韓信本就是在劉邦處起家,彭越也是劉邦盟友,而此次韓信和彭越並未按照約定出兵。

    史料記載:

    “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

    韓信的事業主要依靠劉邦的平臺,不過以當時的韓信的實力,完全有可能獨自為戰,而彭越雖說已經投靠了劉邦,但還是有些搖擺不定。於是劉邦只得提前說好戰後分成,換言之,事成之後韓信、彭越都將獲得大量封地,這才打動了韓信和彭越,同劉邦一起出兵。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大家出來混也就是圖個富貴,沒有好處誰願意給你冒風險。由於彭越、韓信等諸侯的加入,才把項羽圍死在垓下,以劉邦本部的實力,很難完全覆滅項羽。所以說劉邦和朱元璋還是有所不同的,劉邦經常要藉助盟友的力量,然而朱元璋基本上全是靠他自己。

    劉邦終歸還是登上了皇位,但那些異姓諸侯王便成了國家的隱患和威脅,這回幫手成了敵人,那麼劉邦只得御駕親征。

    二、劉邦忌憚韓信的才能

    韓信是劉邦手下頭號戰將,韓信曾經投靠項羽,並沒有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劉邦,在蕭何的幫助下,成為大將軍,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正是有韓信的幫助,劉邦才能成就大業,在劉邦統一的道路上,韓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項羽把劉邦封到了蜀地,對此劉邦頗為不滿,畢竟當時約定的是誰先入咸陽誰稱王。只是項羽並沒有落實,奈何技不如人,劉邦只能忍了。蜀地有天險做屏障,安全係數挺高,但劉邦的志向是征伐天下,就在這個時候上天給劉邦送來了韓信。

    史料記載: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

    這位史上最強的軍事奇才,不僅成功把漢軍帶了出來,還用計策平定了三秦地區,那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命樊噲修補入蜀棧道,暗地中令部隊從陳倉道出兵,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佔據關中大部分地區。

    從此之後韓信的戰力愈發強悍,平滅魏國、攻取趙國,攻必取戰必克,天下已無人是他韓信的對手。劉邦起初是非常興奮的,韓信這種人才可遇而不求,但隨著韓信戰功的積累,劉邦對其忌憚也越發深刻。

    韓信為人野心很大,並且極其擅於帶兵,如果韓信自立為王,他劉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劉邦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史料記載:

    “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

    公元前204年,劉邦直接跑到了趙國軍營,自稱漢王使者。當時張耳、韓信還沒有起來,劉邦就直接進去奪走了韓信的兵符,由此可見,劉邦對韓信已經不再信任。如果劉邦對韓信絕對信任,而韓信也能真心實意幫劉邦統帥三軍,那之後的戰事劉邦大可不必親臨戰陣。

    事實上,韓信也有不小的野心,而劉邦疑心也很重,命中註定這兩人早晚會分道揚鑣。

    三、朱元璋有大元帥徐達

    劉邦擁有韓信,但劉邦不信任韓信,朱元璋則不同,徐達、常遇春是當時最傑出的軍事將領,而他們都全心全意地幫朱元璋做事。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像徐達這種帥才,更是百年難遇,偏偏好運的朱元璋的就碰到了。

    韓信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已經是漢王了,而徐達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還在郭子興軍中牽馬,一切才剛剛起步,從感情層面上,徐達和朱元璋要深得多。徐達剛毅勇武,擅於帶兵,為人寬厚豁達,在軍中威信甚高,朱元璋更是委以重任。

    在攻伐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中,徐達也立下大功。朱元璋稱帝后,依舊是依仗著徐達,幾乎每次北伐,徐達都是以元帥之任出征。至正二十七年,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僅用一年時間,收復了燕雲十六州,攻克大都,元朝滅亡。

    洪武三年,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副將軍,出征北元,大敗擴廓帖木兒、太尉蠻子。徐達戎馬一生,為大明帝國立下赫赫戰功,大明第一功臣非徐達莫屬。

    正是有徐達這種統帥形人才,並且君臣互相信任,朱元璋才敢於坐鎮後方,把軍事大權交出去,如若不然,他也必定會御駕親征。當然,明初的名將也實在太多,馮勝、傅友德、藍玉這種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在朱元璋左右。

    反觀漢初,韓信、英布、彭越,他們能力雖強,但無法和劉邦同心同德,這其中劉邦也要負一定責任。

    當然,劉邦最大的特點是能治人,滅秦之戰他就是打醬油的,大仗都是項羽打的。但他能把一些專業人士籠絡到自己身邊,從而幹掉了項羽。因為自己鎮不住下面的大將,所以建立漢朝之後,又挨個殺掉了這些功臣。最後各地方再造反,或者匈奴進犯,他已無大將可用,只得御駕親征。

    朱元璋其實一開始也是親自帶兵打仗的,他可是從一個牽馬的一路打到大元帥,在這個過程中,收了一群小弟。因為他鎮得住這些小弟,而且在滅掉陳友諒之前,都是他親自指揮戰鬥。後來的戰鬥,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朱元璋也就不再出頭了。

    兩者也有不同,同樣建立了漢朝和明朝後,劉邦是真的逼下面人造反了,朱元璋是故意說下面人造反了,目的也是為了殺掉這些對自家王朝構成威脅的大將。

    只是沒想到,真正對自家王朝構成威脅的並不是那些異姓王,而是自家子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書法中的筆法和中鋒分別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