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目桐君採藥人
-
2 # 鵲有巢
談不上喜歡與否,餘華筆下的悲情人物,許三觀算是結局比較好的一個。文章以他賣血為線索,將他從中年到老年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描述了在特殊年代底層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許三觀是合格的丈夫和父親,為了生存為了妻兒一次次賣血,因為賣血是他度過難關的唯一辦法。再苦再難他也沒放棄過對生活的希望,也沒有逃避過對家庭的責任,書中那樸素又純真的愛情親情非常感人。
富貴的一生令我痛哭,許三觀讓我又哭又笑,因為他在受盡磨難的最後迎來了曙光。
-
3 # 文溪推文
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
不得不承認,他有人性的光輝點。
如在得知大兒子生病後,冒著生命危險到處各去賣血,只為籌錢給兒子治病。
但有時候我覺得他很可憐。
如他在懷疑自己最喜愛的大兒子不是自己親生的時,即使沒有真憑實據,他始終心懷芥蒂,不再待見他。這一點體現了他的多疑。
再如,鬧饑荒時,許三觀帶著兩個小兒子和妻子用賣血的錢去飯店吃麵,唯獨留下大兒子一個人在家吃一條紅薯,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是不是親生的真的就這麼重要嗎?重要到可以收回自己這麼多年付出的感情?記得昨天還看到一個故事,女孩問他爸,如果當年抱錯了孩子,她不是他親生的怎麼辦?她爸回答,那就把她嫁給他親生兒子。愛只源於親情,真的讓人心寒。
-
4 # 春城草木生
總體上還是比較喜歡的,同時也厭惡他的劣根性。他有值得我們同情、敬佩和學習的一面;也有我們厭惡、反感的地方。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的看,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對書中的主人公許三觀也應如此。給他三七開,比較公允,至少他是個好人。
剛開始讀到他的時候,覺著他怪怪的,有點傻里傻氣、沒心沒肺的樣子,性格上也不討人喜歡。
他有劣根性的一面,庸俗、愚昧、粗魯、素質低下。但他也有善良的一面,有善心,有父愛,有良知。在性格特徵上,他好奇、天真,呆傻卻又懂得盤算,粗魯中帶著幾分諧趣,執拗又善良可愛。這是在厭惡的同時又肅然起敬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許三觀贏得了很多同情,甚至帶有些許被喜愛的特質。
尤其是當他對一樂的態度發生轉變,讓一樂認他做親爹那一段,令人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許三觀初知一樂不是自己親生兒子,如五雷轟頂,他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然而九年的父子之情,情感早已大過血緣。許三觀本不想用賣血換來的錢讓一樂飽餐一頓,只給五毛讓他買個紅薯吃,使一樂心裡憋屈,出走。當許三觀最終出門尋找一樂時,這個過程也漸顯了許三觀的人情味的迴歸。
許三觀的心有軟弱的一面,每一次的拒絕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更深的愛。何小勇將死,他老婆找一樂上房頂喊魂,一樂不肯認,即使曾經多次拒絕認一樂,許三觀也還是在人命面前,勸一樂喊幾句。喊魂是一件迷信的事,這件事反映了許三觀的愚昧無知,但更主要的表現出了許三觀的淳樸善良。最後兩人喜泣相認,許三觀從此把一樂當親生兒子對待,他是個正直的、有情有義的人。
許三觀對於許玉蘭的出軌行為,雖有不滿,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離婚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只好忍氣吞聲,無奈地繼續過下去。其實,許三觀對許玉蘭的感情還是比較純粹的,只是他不能原諒她的無知、不能原諒她給他戴了綠帽子,他心裡硌應的慌。儘管時常也因此發生一些不快,但總得來說背後釋放了一種善良。
許三觀一家經歷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人民公社,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等重要時期,一直在貧困,低質量的生活中煎熬著,這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普遍的生活狀態,那時候的人們比較單純,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所需是他們奮鬥的重要目標。
許三觀一輩子從對賣血的好奇到依靠賣血為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被生活所迫之下人們的愚昧、無知所造成的結果。而充滿溫情的許三觀,一輩子賣血都是為了別人。為了償還一樂打架而欠下的醫藥費,他賣血;為了給林芳芳買補品,他賣血;為了讓家人在災荒年代吃飽飯,他賣血;為了討好二樂的隊長,讓兒子有個好前途,他連著兩次賣血;不顧自己的生命和隊長喝酒;為了讓一樂有更多錢吃好,他賣血;而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為了給一樂這個非親生兒子籌錢治病,竟然打算一路賣血去上海,而且他確實這樣做了。血成了他養家餬口的唯一希望,是他抵抗各種磨難的動力所在。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輩子靠著出賣身體賺錢的人,老了血卻沒人要了,他失魂落魄,失去了唯一的生存技能,沒有了謀生的能力,對他來說,一下子變成了廢人,能心甘情願嗎?
總的來說,許三觀是一個有情有義,純樸善良,偶爾粗鄙,愚昧無知的人,這在當時的社會里的許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他的影子,那時的人們素質普遍不高,資訊閉塞,思想單純,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是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對書中的許多描寫感同身受,特別是像主人公許三觀這樣有時冒點傻氣,性格上又有些偏執的人,見怪不怪,甚至習以為常。那時條件特別差,生活都很艱辛,能頑強的活著就實屬不易。這種意志放在今天,能做到的有多少人呢?當今一些人遭遇一點挫折就輕言放棄或自尋短見,從許三觀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努力生存才是要緊的,無論前面有多少艱難困苦,都要樂觀快樂地走下去,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頑強精神。
-
5 # 書影小姚
剛剛好在重刷《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一樣,是餘華創作生涯中重要的轉型作品,要說《活著》是他嘗試走出早期短篇小說那種暴力冷酷的寫作風格的過渡作品。那麼到《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餘華已經完成了他的成長和蛻變,變得更成熟。
在《許三觀賣血記》中,餘華用充滿溫情的細節和幽默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底層小民的生存狀態。
許三觀的一生是由一次次的賣血串起來的。一遇上困難他就賣血,一遇上困難他就賣血。那麼多困難他都挺過去了。到了老了,不用再靠賣血度過難過了,他還想賣一次血,卻沒有要了。他崩潰了。
這樣一個面對生活,沒什麼辦法,只能靠賣血解決問題的人,一個渾渾噩噩充滿矛盾的人,你說該喜歡他還是不喜歡他呢?
我覺得一個人的人性變化是很複雜。很難用好壞或者喜歡不喜歡這樣的詞來概括一個人。這是在審判別人。
我更喜歡另一個詞叫做:“理解。”
能不能理解許三觀?
他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裡,作為一個底層小民,他所做的一切選擇不管對的錯的,他的性格品質裡那些好的不好的東西,是不是可以理解的。
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那個段子說的一樣: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兩千。”
“那你怎麼還笑呢?”
“因為我沒辦法啊。”
起碼,那個時候,許三觀還能用賣血解決問題。
我們呢?
回覆列表
雖然不贊成許三觀的所作所為,但非常同情他的處境,作品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艱難的生活處境,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真實生活與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