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奇
-
2 # 一隅之間
個人建議可以過漢服節,當然漢服愛好者可以盡情穿著。普及的話有點不現實,畢竟漢服穿戴比較繁瑣。
在鄉下,或者落後城市,穿漢服也許會引起別人別樣的目光。甚至和服漢服分不清。
這跟文化差異有關。許多人根本不懂,認為穿漢服是譁眾取寵,而有的人把戲服當漢服招搖過節的也有。
普及漢服,首先要普及文化。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下面來說說漢服起源:
漢服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透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歷史悠久,但因受到滿清剃髮易服的影響,漢服與漢族斷絕近乎三百年,清朝滅亡後也曾有意識開始復興漢服,但由於正處於戰爭時期,也有政治因素,並沒有獲得廣泛的關注。
最近的漢服運動興起於2003年,河南鄭州的王樂天是當代以漢服復興為目的的穿漢服上街第一人,近幾年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其實漢服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恢復華夏傳統服飾的地位,復興華夏文化。
漢服有披風,褙子,直裰,襴衫,曲裾,直裾,半臂,齊胸,襦裙襖裙,對襟,襦裙,交領襦裙。下面發一些我喜歡的照片大家來了解下。
-
3 # 響鼓不用重錘
個人認為沒有必要。
首先,服裝要服從於生產生活。歷史上有過多次服裝改革,最著名的就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主要原因便是古老的服飾對於作戰非常不便。
其次,漢服、唐裝都是我們的傳統服飾,如果漢服有必要恢復,那麼唐裝是否也需要恢復。
最後,作為文化屬性,我們之所以懷念過去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對現在的文化缺乏自信,不相信現代能創造更好的文化。
-
4 # 阿航正愚
不應該普及,純屬是個人愛好。再說漢服也不能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
服飾的變遷都是給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原來趙國的“胡服騎射”,就是為了適合打仗勞作的方便,才有了這樣的衣服。況且漢朝的,真正出土的漢朝的衣服,也給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漢服是不一樣的,現在所穿的漢服,更是一種宮廷的服裝,而不是平民老百姓,日常所穿著的服裝。就像現在拿某一歌手的,所喜好的衣服,作為流行的衣服,平常生活所穿的衣服,都是不可的。
但穿漢服作為一個個人愛好,是值得鼓勵的,個性的張揚,特徵的表達,我都覺得是一種自我覺醒的契機,可以讓我們從所謂的集體意識,宏觀敘事中,剝離出來,而能有個體鮮活的生命,這才是文化的本身,所應該具有的功能!
-
5 # 趙日金141
漢服的標準是什麼?
據《史記》,朝代更替,“改正朔,易服色”,就是改曆法,改服裝的款式和顏色。可見,歷史上沒固定的漢服款式。
民國成立,改曆法為公曆,改服裝為中山裝。不過,穿中山裝的是些官員,有文化有地位的人,一般老百姓,男的還是穿清朝的長衫馬褂,女的還是穿旗袍。
這些年,有人提倡穿所謂的漢服,穿漢服的僅為少數年輕女性,就跟古裝戲裡的差不多。這種服裝是不是漢服,還是個疑問呢。
-
6 # 說書人鴿子
我認為沒有必要
今天的日常服裝,是隨著現代工業化社會的快節奏而改變,一切以方便高效為準,日本韓國日常也穿現代服飾,而不是傳統服飾。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日常穿繁瑣的傳統服飾
所以,漢服應該以傳統禮服為標準。日常服飾是對漢服的錯誤定位。
中國漢服的亂象,根本原因是已經在本土消失300多年之久,想找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最後,傳統服飾永遠不會日常化,日本韓國也只是結業式,結婚儀式,這種重大場合,穿著民族服飾而已。日常服飾是對傳統服飾的錯誤定位,為了日常而隨意簡化傳統是不和邏輯的。
-
7 # 泥人161
這個絕對不能提倡,原因是各個朝代都有自已的服飾,我們提倡穿漢服的話,說不定被漢服穿厭了,在提倡穿秦衣,現在的人生活好了,都不知道穿何朝的衣服才覺得瀟灑,出現了漢服,出現了唐裝,好象社會越發展,服裝越不如古時好了,在說嚴重點,以服飾叫板當今社會不如以前各朝的文化水平了,假若提倡穿漢服,在過幾百年,後人對當今穿漢服應該怎麼樣的評論呢,還是別奇葩了,一個時期總有一個時期的文化生活,我們應該尊重時代的發展!.發揚時代的文化!
-
8 # 夢婉瑤
應該普及,因為漢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有著深遠的文化政治涵義,也承載著中國的燦爛文明和精神氣質。
-
9 # 蘇北大董
漢服是我們的傳統民族服裝,大方而華麗,包含了很多民族文化裡面,但是現在生活中穿著漢服去進行日常生活和工作,實在是於時代格格不入,很是不方便。
不改去普及話和生活化。
-
10 # 雪中夜話
個人雖然覺得漢服很美但是就普及來說還是不推薦,復原作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或者在這個基礎上涉計新時代的衣服,做出民族品牌我舉雙手雙腳贊同,但普及原本的漢服確實不推薦。
1.漢服形制不統一,質量大多一般,沒有真正的漢服的質感,並且很多造型給人一種浮誇的感覺,設計要麼一味追求“仙”,要麼一味追求“華麗”,“華而不實”。
2.日常生活不方便,穿到日常生活中玩耍還好,但做其他事就不那麼友好了。
3.如果要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漢服應該還要解決不同行業和身份的人穿哪種形式的漢服,而且這又涉及到漢服的服裝產業鏈的問題,能不能造出來是一回事,能不能供應又是一回事。
4.漢服穿著繁瑣,很多的設計不符合現代化生活。大多數人追求的是上層士族穿的那種衣服,這些複雜的衣服往往一個人還穿不上身,平常上下班、上學、幹活穿這個衣服,怕是有點太浪費時間了。
-
11 # 文化苗子
如果你是搞笑的,沒人反對你穿漢服浪騷於市。如果號召中國人都效法,很少有人樂意跟你穿越。
再者說了,漢服是哪朝哪代的?那麼多朝代都是漢族人主政,你說哪個朝代的服飾才能稱之為漢服?如果你排除元朝大清服飾,怎麼著,你認為中國文化不是連續的?
再如果,你就認定為唯漢朝服飾為準,那麼,你是以宮廷、官服為準還是以田間耕作的農民服裝為準?官服廣袖長袍汽車摩托如何安全駕駛?
搞笑啊,普及漢服,腦洞閘門大開,洶湧澎湃的都是水!
-
12 # 幾度煙火
漢服是我國的傳統服飾,服飾優美,穿起來有飄逸之姿。但是還是不建議漢服普及。漢服雖然穿起來好看,但是穿的時候比較複雜,而且在現代,穿漢服不是很方便。現在我們的衣服褲子都有兜兜,可以放手機,錢包,紙巾之類的東西。但是漢服講究精緻,沒有這些兜兜,出門就要揹包,不是很方便。
還有就是,漢服料一般是由紗,絲之類比較輕薄的材料製作而成,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就會損壞。況且,現在還有很多人從事的工作需要穿工作服,或者比較耐髒,耐磨的衣服,如果換成漢服的話,會比較麻煩。
其實漢服就是我們傳統文化留下來的瑰寶之一。漢服中藏著我們華夏人的文化密碼,一絲一帶,一扣一結,一一針一線,一花一草中,都可以看出中國美的韻味。我對於漢服也是很喜歡的。
穿漢服,代表著對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支援和熱愛。如今,有一股國風潮迅速掀起來了,很多年輕人開始欣賞我們的傳統國風。例如國風類的小說,漫畫,電視劇,電影,歌曲,漢服,水墨畫等等都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京劇,相聲,古箏,二姑,琵琶等傳統藝術也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很多地方也開創了漢服節,這是好事,是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一個絕好機會。作為個人興趣,當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穿漢服。但是也要注意場合,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還是建議穿正裝比較合適。
-
13 # 疆軒
用欣賞的眼光看穿漢服的小姑娘和小男生就可以了,沒必要普及漢服,因為不適合如今的快節奏了。
漢服並不只是單指漢朝的服飾,周朝,秦漢,還是唐宋明,這些朝代的服飾統為漢服。
漢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領右衽 ,袖寬且長,以繩帶細節取代扣子,穿著漢服給人一種端莊穩重,含蓄內斂,脫俗的氣質和美感,特別長裙飄飄,像仙女一樣。
學者專家將漢服分為九種款式:上衣下裳,上襦下裙,上衣下褲,衣裳連制,直䄌,袍衫,闌衫,褙子,半臂。
這樣一看還是現代衣服穿起來又快又方便。
漢服為什麼不適合普及,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穿著繁瑣不方便每次看到電視劇裡的美女穿漢服,那真是養眼,特別是貴族家的女人,穿衣服都是幾個人服侍,走起路來婀娜多姿。
那麼想一想,如果現在大家把服飾換作了漢服,裡一件外一件還得繫帶子,古人是幾個人伺候,現在只有自己給自己穿了,豈不是很麻煩,特別是女性還要做早飯,還要擠公交車,肯定是沒有時間,浪費在穿衣服上的。
2.流行和美是兩碼事
穿古人衣服對於長相和身材還是有要求的。為什麼很多人推崇穿漢服,那是因為電視鏡頭裡都是美女,再配上古色古香的環境,怎麼看都好看。
現在流行穿漢服,但都是妙齡少女在穿。
有一次在街上就看到一個稍胖的女孩兒穿著漢服,腳蹬球鞋從我眼前跑過,漢服在我印象中一直應該是從髮飾到鞋都是非常講究的,所以流行和美是兩碼事。
3.漢服不能很好的修飾身材
古代女性穿衣不能暴露,而且每個朝代的衣服較統一化,不論什麼樣的女性款式基本一樣,長裙不露腿,不能很好展示女性身材。
身材高挑的女性,無論現代還是古代穿啥都好看,如果是豆芽型,再或者像貴妃身材女性,那麼同一款的服飾自然不能夠滿足所有女性的身材,現代的服飾設計即簡單,又能修飾身材,如果讓你選,你選穿什麼呢?
4.漢服價格貴不親民
看到妙齡女孩兒穿漢服走過眼前,有的確實漂亮,但沒想到看到漢服的標價,著實讓我驚了一下,一套就好幾百,不知道到底貴在哪裡了,面料也很一般,做工也不是很講究,但的確受年輕人的追捧,對於工薪階層的人來說,還是現代服飾更適合自己。
5.漢服太長不適合穿著
在電視劇裡或者在圖畫中,我們只是看到了漢服美的一面,但是在現代的生活當中,它的裙襬過於太長,很容易著地,現在灰塵這麼大,那麼一天穿下來衣服的裙襬肯定是很髒的,豈不是要天天洗,所以不適合平常穿。
總結漢服的確很美,但是也得在適合的場合穿,弘揚傳統文化固然好,但普及漢服實在沒必要。 -
14 # LA林
時代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不管是言行舉止都需要結合時代,結合當下,不能脫離生活去傳承。當下為什麼不提出穿漢服?反過來問,漢服確實很漂亮,但是中國大部分是老百姓,難道你讓農名穿著那麼長的衣服下田耕種?難道讓農名工兄弟傳那麼長的衣服上工地?這不太現實。
全球氣溫越來越暖,現在夏天氣溫高的達到四十多度,不要說穿漢服,現在都人是想越少越好,所以才有很多美女穿一絲絲的就上街,露肉都露得不能子啊露了。由於有些人穿漢服完全是為了譁眾取眾,不僅沒有宣揚漢服文化,而且給不瞭解漢服的群眾帶來負面的感受,這樣就導致了這些人對漢服的不提倡。這是主要原因。
漢服本身穿戴沒有日常衣服那麼方便,而且有大袖長裙的漢服更是會影響行動。我覺得這類衣服在重大節日活動的時候穿就好了,不用日常穿。但也有漢服穿起來是比較簡單和方便的,喜歡的話,日常穿也沒問題。所以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和民間組織倡導中國華服,這個華服就是包括漢服在內的多民族服裝的總稱,這樣一來,更能體現我們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能體現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這才是我們文化復興的方向。
所以在新時代新階段,提倡穿漢服可能不大適合,但是提倡以漢服為載體的文化傳播確實一條不錯的路子,畢竟文化復興、文化自信要尋根,從源頭抓起,自信源自於傳統,深厚的底蘊!
-
15 # 不羈小強
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雖然漢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但穿不穿漢服,取決於個人的興趣。沒有必要強制性的去普及。
我們學習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要走心,真正的去領悟文化內涵。這樣才不至於我們的文化流於形式,或者走過場。
-
16 # 小縣城裡的故鄉往事
我反問一句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假想一下滿大街穿漢服的人騎著電單車到處飄來飄去,那畫面自己腦補一下。
人類的智慧就是不斷改進工具使生活更方便和舒適。每一個年代的服飾必然也是為當下生活更簡便和美觀舒適度綜合考量設計出來的,符合大眾審美的所以才被世人所接受。如果漢服真的被大眾接受則自然會被普及。看一下伊朗的女人包著頭巾參加運動會的畫面吧。
喜愛傳統文化可以,像傳統的陶瓷也很精美,但是它們畢竟已經不符合現代生活的節奏,在陳列館裡記住就行了。更何況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每一個時代的漢服也不盡相同,該普及哪一個時代的才好呢?
-
17 # 紫雲孤飛
首先說觀點:不應該,沒必要。
簡單論證:
1,漢服沒有確切定義;也就是說,幾千年的服飾變化,以哪一個為準呢?即便確定了,在當今社會也只能成為禮服,就像現在結婚穿漢服一樣。
2,我們所知道的漢服,並不能代表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服飾。畢竟歷史上勞動人民的穿粗布衣的多了去,更別談顏色樣式變化。
3,移風易俗的成本並不小。自認為明朝衣服比清朝好看,但那是血染的變化。
4,發展與創新才是主流。只埋頭於輝煌歷史不足取。
5,文化是分人群的。求同存異還是很有必要的。就好像愛狗人士用立法形式阻止吃狗肉一樣。眾口難調啊。
-
18 # 踏歌走馬
不應該普及,事實上也普及不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吃穿住行都在一起發展,漢服是傳統服飾,更是傳統文化。
對於漢服,我們應該要保護,傳承,肯定有人喜歡漢服,這些人可以穿著漢服做各種活動,以漢服為職業,這些人宣傳弘揚漢服文化就可以了。
至於普及,那是不可能普及的,我們可以瞭解一下,甚至喜歡的話也可以穿一下,但是如果正常生活中以漢服為主,那肯定不行。
而且還有一點,漢服一般人買了也心疼啊,一套漢服動輒上千,像正常衣服買,大部分人都承受不起。
所以,可以普及一下漢服文化,至於穿著,就不用普及了,不可能的。
-
19 # 棉花地的微風
俗話說:穿鞋戴帽,各有一好。因此,不能千篇一律,那樣的世界將少了許多風采。然而,我倒是希望鄭重場合,尤其是外交場合穿上漢服是不失體面的,反而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弘揚,不能事事都與西方接軌。穿西裝就是與西方接軌嗎?你就是穿了西裝,人家也可能更小瞧你。正所謂:道不同,不與為謀是也。
-
20 # 雅靜閣主毅峰
穿什麼衣服是個人自由。拍漢朝影視劇,穿是必須的。服裝展示、個人獵奇,也無不妥。普及要看時代,如今節奏飛快,穿漢服會給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似無必要。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沒必要
a,漢服在生活中不方便。除非新的設計師出現,化繁為簡,但這樣也並非傳統漢服了。
b,漢服一般代表了少部分人生活的儀式感或者愛好,不是每個人都會天天穿著禮服上下班。
c,一套布料還行的漢服價格有點小高,不是所有人可以運用在生活中。至少每個人每季3套每年更換挺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