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永wang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東坡先生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江城子》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此詞虛實結合,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闋寫實,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闋寫虛,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捨的深情。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千古掉亡體裁詩詞的名作。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譬如《國風·邶風·綠衣》此詩是男子的悼亡之作,表達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全詩有四章,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構思巧妙,由表入裡,層層生髮,情感表達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悽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有名的還有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或將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憶之情,用恍惚迷離的文字和色彩抒發出來,讀之令人心痛。

    《離思》[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江城子》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後來掉亡“記夢”詞作較為著名的當屬清代納蘭性德的《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康熙十六年納蘭之妻盧氏因不幸去世,痴情的納蘭就陷入無盡的哀傷。不分白晝夜晚,他的腦海中全是亡妻的身影。於是,這首恰如杜鵑啼血、令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就產生了。

    詞篇起首打破詞先寫景後言情的常例,破空一句“淚咽卻無聲”,直接寫出了詞人的悲痛。下片緊承上片,和妻子以前分離時說的話還歷歷在心,孰料竟然永別。悼亡,傷逝之作所以感人,就是因為所傾吐的是最真摯的愛的感情。納蘭這首“題照”之作,在藝術表現上的特點是以向亡妻畫像訴說的形式表現這種感情的,他恨好夢早醒,他嘆佳人不在。他將畫像視為人身,把死者當作生者,故這種訴說所表達的感情比之一般的抒情,尤為感人,具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情境。

    人世間男人標籤或許是剛強、陽剛。作為男人,應當頂天立地,迎難而上,攻克時艱,即使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和心酸,都應該昂立潮頭。但世事滄桑,人情多變,哪個男人堅強、陽剛的背後不盡顯俠骨柔腸。

    正所謂:“今番欲作悲秋賦,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 2 # 歲寒三友wsl

    這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的悼念詞!這首詞情深意重,感人淚下!下面先頌讀一遍原文!

    《江城子.乙卯年正日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一首九百年來,在不同朝代被廣為流傳,朗朗上口的極品詞,也是文學史上眾多悼念詞中最突出的一首。

    ‘詞上闋寫實,直抒胸臆。王弗因病去世時,才二十七歲左右,死後先葬於京城西郊,第二年又將棺材搬運回四川眉山老家去安葬。乙卯(即1075)年正月二十日,王弗已去世十週年,這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官,因此才會有“十年生死兩茫茫”和“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樣感慨!又因為“情太深”,甚至於刻在內心深處,就會“不思量,自難忘”!再加上蘇十年來謫調做官,東奔西跑,風塵僕僕,兩鬢斑白,蒼老了許多。因此感慨到,如果妻子還活著,即便見到自己也不認識。因為,現在蘇軾與十年前的他判若兩人了。

    下闋以幽夢形式,用一個特寫鏡頭“小軒窗,正梳妝”,這一過去生活中妻子音容笑貌和夫妻間幸福生活片段,縮影在字裡行間。因此才會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是兩個人辛酸淚,它說明了一切,“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肝腸寸斷“寂寞與辛酸”不僅自己難受,遠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也一樣有!那裡只有明月和山崗陪伴著她!作者滿腔深情,滿心悲涼,在這寥寥數語中表露出來。其實想象妻子懷念自己,正表達他對妻子疼愛和懷念!全詞以悽清之景收尾,使人讀後餘音不絕!思念之情延綿不絕!

    接下來,我們再結合蘇軾與王弗感情生活,對這首悼亡詞去更深刻體會一下吧!

    蘇軾一生取了三個妻子。王弗是第一任妻子,書香門第出身,她的父親王方是地方進士。也是蘇軾老師。

    蘇軾與王弗情感故事始於喚魚池。四川眉山下寺丹巖附近有一個水質清澈,水面呈半月形池子。蘇軾和其他同學課餘時間常這裡欣賞自然美景,一次蘇軾突然大叫道:“這麼好的水怎麼沒有魚呢?”他擊了三下掌,魚馬上從巖穴裡游出來了。蘇軾很高興,他建議老師給池子取個好聽的名字,老叫很多人來一起取名,只有蘇軾取名“喚魚池”讓人稱讚不己。就在此時,王弗也叫人送來了她取的名字一一“喚魚池”!沒想到竟然跟蘇軾一模一樣!眾人頓時驚叫道:“不謀而合,韻成雙璧”。王弗早就傾慕蘇軾文采,常會在飛來鳳花叢中含情脈脈看著蘇軾。蘇軾也聽說王弗知書達禮,才貌雙全,早有愛慕之情。蘇軾聽說王弗非常喜歡飛來鳳花,一次在給老師祝壽時,喝了半醉半醒蘇軾,偷偷地跑到後院,將一把飛來鳳花,遞給了正在窗前梳頭王弗,兩人此時心跳加速,害差地紅著臉看著對方。從此結下情緣。十六歲時,就與比自己大三歲的蘇軾喜結良緣!

    王弗的性格很好“敏而謹,慧而謙”。生活中她是名副其實內賢助。蘇軾性格豪放,喜歡交友,有時又善惡不辯。比如結交了一個叫章惇的人,蘇軾把他知己,他卻口蜜腹劍,多次與他的舅舅王珪(當時朝中重臣)加害於蘇軾。迫害最深一次,就史上“烏臺詩案”,差點要了蘇軾命。王弗為了幫助蘇軾,常會在簾後聽蘇軾與他人交流內容。常會給蘇軾提醒防止官場中陷阱和小人。生活中天妻雙方恩愛有加,蘇軾雖為大文豪,也常會在生活中憐香惜玉,他常會在鏡前為王弗梳理繡發!詞中寫的“小軒窗,正梳妝”,就昔日生活寫照。此時此刻回想往事,即使是半夢半醒怎不會“淚千行”呢?

    這是我感觸最深一首掉亡詞,我非常喜歡它!上述是我對它的理解。

  • 3 # 沿流溯源

    你覺得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怎麼樣?你喜歡這首詞嗎?

    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是蘇軾在亡妻王弗離世十年後,寫的悼亡之作。

    序言:

    在寫作此詞的十年前,十六歲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拭。婚後,王弗溫柔賢惠,待公婆恭謹,夫妻間非常的恩愛。王弗二十七歲早逝。蘇軾寫詞的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弗,內心悽苦,相思難抑,便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悼忙詞。

    原詞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白話譯文:

    你我夫妻彼此陰陽相隔己有十年。我剋制著自己不去想你,但對過去夫妻恩愛卻實在的難以忘懷。你長眠在孤獨的墳塋裡與我相隔千里,我無法向你訴說我心中的思念悽苦。縱然我們夫妻相見,恐怕你也認不識我了;我已風塵滿面,兩鬢斑白,衰老的不像樣了。

    夜裡不經意間做了一個夢,我回到故鄉。我在小屋前的窗前,看見你正在梳妝打扮。我們相見,彼此相互看著,只有雙眼在不斷的流著淚水。 我料想到,你長眠在那種著小松樹的山岡的孤墳內,年年都在眷戀人世間、想念家裡的親人,早已是柔腸寸斷了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怎麼樣?你喜歡這首詞嗎?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所表達的是:

    1.詞上闋,蘇軾在妻子十年忌辰,因夢而觸動內心久蓄的情感潛流。寫蘇軾與愛妻王弗生死相隔所帶來的不盡痛苦。表現出蘇軾對妻子的沉痛思念和內心的悽苦之情。2.詞下闋,寫痛苦過度的蘇軾,在夢中見到妻子王弗,卻不能像正常愛侶般甜蜜的相擁。對妻子的情態容貌,還停留在十年前記憶中的樣子,只是依稀記得妻子當年梳妝打扮的情景。

    二、這首詞讓人愛讀、讓人喜歡的原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雖是蘇軾寫與愛妻王弗的死別之苦、憶念之苦。

    但是,王弗逝世的十年間,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心情非常悲憤。由於苦於處理政務,生活上陷入困苦。現實處境與夢境之間,雖說蘇軾是透過“記夢”訴說自已的悲懷的表達方式,但在樸素沉重中又何曾不是對現實的直抒胸臆呢? 蘇軾把對現實的感受融入到夢中,讓人感到無限淒涼的同時,又能體現出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無不是情深意切。讓讀者讀之,無不催人淚下。

    (圖片來自網路)

  • 4 # 天涯操賦

    這首詞是蘇軾為悼念其妻王弗而作。蘇軾在二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貌美,"敏而謹,慧而謙",謹言慎行的她給了直率剛正而不計後果的蘇軾許多影響和鞭策。更有"幕後聽言"的故事。試想一下,如果王弗不過早離蘇軾而去,就可能不會有因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而疲於官場爭鬥,最後不得不自請外調杭州,密州之事。更可能不會有之後的烏臺詩案,以及隨之而來的一貶再貶。“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結束了為期七年的杭州通判生涯,來到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密州知州。只為能和身在濟南為官的弟弟蘇轍好有個照應。離開濃妝淡漠總相宜的西子湖畔,蘇軾應該是有心裡準備的,但到密州後才發現,當時的密州,窮山惡水,盜賊四起,旱災,蝗災極其嚴重,且城郊外時有棄嬰。身為一州之長的蘇軾連飯都吃不飽,每日裡和同僚上山挖野菜,"日食杞菊"。人在困境時,往往就會思念遠方的親人。蘇軾不由會想起昔日琴瑟和鳴的妻子,更何況此時正值王弗離開自己已整整十年之久,從而才有"夜來幽夢忽還鄉"之夢。

    這首江城子是記夢。上片寫自己對亡妻的思念之情。首句"十年生死兩茫茫"劈空而來。十年來蘇軾一直思念自己的妻子,“不思量,自難忘”。但"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王弗之墓在四川眉山,相距密州自是千里之遙。“無處話淒涼",可見作者此時身心俱疲,淒涼之至,卻又無人傾訴。“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此時應該是38歲,接近中年,面對蠻荒之地的密州卻發出“寂寞山城人老也”的慨嘆,而此時思念亡妻,竟有"塵滿面,鬢如霜"的自嗟。一種茫然無助的淒涼之感頓覺湧上作者的心頭,也不由使讀者潸然淚下。

    下片是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夢中出現蘇軾年輕貌美的妻子晨起曉窗梳頭的畫面,溫馨和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夢裡相逢,本應該互訴衷腸,卻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和當時蘇軾慘淡的境況直接有關。"白首送春拼一醉,東方吹破千行淚“,一個身處蠻荒之地,滿目窮山惡水,終日以"日食杞菊"得溫飽,政治上鬱郁不得志,備受打擊的人,見到自己久別的妻子,自然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了。這也照應了上片尾句的"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結句“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再次道出作者對妻子的思念,呼應了上片首句"不思量,自難忘"。

    總之,東坡乃千古一人。一首念奴嬌·大江東去,氣勢磅礴,無人能及;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縱使鐵石之人也斷腸!

  • 5 # 不二文學

    這實在是一首動人的作品!

    這首詞作於熙寧八年,副標題乙卯正月二十日,是那天的日期。蘇軾當時在密州,那晚他做了個夢,醒後便寫下了這首詞,以懷念自己的亡妻。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多年的歲月裡,相互照佛,十分恩愛。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過去悼亡的主題只存在於詩體中。而事實上,纏綿悱惻,低沉凝哀的情緒,由詞來表達,更較詩來得婉約細密,幽微深曲,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哀感。

    蘇軾的這首詞,正是以這樣深摯的筆調記錄下夢中與亡妻相會的情景,表露出他對王弗的早逝懷有深沉的悲感。由於思念深切,他們在夢裡重逢了,相對無言,這種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語和情話,令人讀之震顫。

    開篇一句大白話,「十年生死兩茫茫」,單刀直入。十年了,我們陰陽相隔,要說呢,也沒有總是想起你,可是那份思念,卻一直靜靜的藏在心底!我實在有許多心底的話,過去都是說給你聽的!哎,不提了,就算咱們現在能見上一面,恐怕你也不認識我了,常年來奔波勞苦,工作上也沒那麼順利,受到許多迫害,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帥哥了,「塵滿面,鬢如霜」。這一句最動情,也最荒涼。

    我想起楊絳寫給錢鍾書的文章裡,也表達過類似的情感。楊絳知道自己快要走了,她說她並不害怕,因為終於可以見到先生和女兒了。可是她又很害怕,時隔這麼多年,你們還認得我嗎?我如今的年紀,早已超出了他們記憶裡的範圍,我們會不會成了陌生的人!和蘇軾的那一句,是相同的意象,充滿無盡的淒涼!

    第二段,告訴你吧,我昨夜做了個夢,夢見你啦。這時開始出現一點暖色調。夢裡我又回到四川,看見你正坐在小窗前,沐浴著Sunny,對鏡理妝。兩人年輕時美好的畫面,進入了蘇軾的夢境。我們相顧無言,只有淚落千行,在這短促的溫情之後,動態之後,筆鋒一轉,一下子回到了蕭索與靜止,「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夢是短暫而虛無的,無盡的嘆息卻是常年伴隨。

    全詩沒有任何難的字眼,任何難的句子,卻那麼的牽動人心。一首詩詞作品,之所以能成為千古絕唱,正是因為它承載了我們情感中,共有的一種感觸。

    一般來說,創作詩詞應因情選韻。此詞抒發的是悲痛悽楚之感情,卻用了發音響亮的江陽韻,竟然能把那滿腔淒涼表現的如此深摯動人。這是蘇軾的大膽的創格,了不起的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p30和華為p40拍照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