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宇宙之容

    佛系教師產生的根源是管理學生過當怕遭受開除公職!在現實教學中,由於教師在教學遇到厭學的學生或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再加上一時衝動,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進行了體罰。學生告訴了家長,家長揪住老師的錯不放,教師就面臨解聘的危險。所以,這些活生生的現實事例就給敢管的老師們敲響了警鐘!這樣就導致“佛系教師”越來越多!我認為佛系教師增多是教育的宿敵。國家應該下放教育懲戒權。讓學生敬畏教師,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能多成材!就可謂“玉不琢不成器”。

  • 2 # 雙老西

    佛系教師,這個名字聽起來怪好聽的,不過一想起來,我的身邊真的有很多你所說的——佛系教師。

    何為“佛系教師”。

    本人就是一名教師,對教師的定義是知道的,可是這個“佛系”是什麼意思哪?本著要緊的態度到網上查了一下。“佛系”:網路流行詞,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意思是指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該詞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之後網路傳播,佛系又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網路詞語。那麼“佛系教師”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些無慾無求的教學工作者。

    “佛系教師”是如何練成的。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麼說是無慾無求那,教師如果是無慾無求,那麼是不是就是不負責任那,是不是會受到社會的譴責那?

    造成這一群體或現象的原因有哪些那?

    先別高興的太早,職稱每年每個學校就一兩個,如果本學校高階教師,中級教師百分比達到一定限度,那就不給名額。看到了吧,是不是很殘酷。殘酷的還在後面:即使有名額,那麼為什麼會是你那?這就需要你比別人優秀,還需要一定的機遇。天時地利人和,缺一樣都不行。

    單位中的人都知道,晉級需要的證件,榮譽不僅僅是成績體現出來的,箇中心酸,不說也罷。這麼說吧,我工作的單位,我以前就在這所學校上學,然後工作又回到這裡任教,教過我的老師,只有兩三個人定上了高階教師。這是其中一種情況,體制問題。

    還有一些教師,家庭條件本來就很好,父母圖個安穩,讓自己的寶貝疙瘩選擇教師工作,定不定級無所謂,每年的職稱評定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候,有機會的老師摩拳擦掌的時刻,一場好戲正要開演的檔期,他們在拿著瓜子,談著人生,學校發生了什麼?雨我無瓜。這是第二種情況,真正的佛系。

    很不幸,我屬於第三種情況,但是我覺得比第一種要幸福很多,那就是看到了第一種情況的不幸,在起跑線的時候就放棄了爭奪的機會,因為我看見前面的人一個一個倒下了,所以我直接先倒下吧。(是不是覺得像是一個逃兵,呵呵)跟第二種情況的人一起嗑瓜子。

    你看,不知不覺我把我自己也歸到了“佛系”裡面,字越打就越悲哀了,哭一會先……

    “佛系教師”的工作狀態。我這麼一說,很多讀者,特別是家長朋友們是不是全身都涼透了?別,“佛系教師”不是什麼都不追求的,所謂的無慾無求是不追求名利,不定級,不拿證書,可是書還是要教的,孩子是要管的。

    還是我老師的例子:自己不追求級別的高低了,心態也就放鬆了,拿教學當樂趣了,孩子們很喜歡,沒有了各種公開課,孩子們也能輕鬆一些了(定級的公開課,為什麼這麼好?孩子就那麼優秀,還不是得有好導演),所以孩子的成長,成績,家長們也不用擔心。

    我這個“佛系”現在還是班主任,看不了別的班比我的班級好,雖然自身能力有限,可是做什麼還是要對得起人的。

    當然了,不排除一些“佛系教師”課堂不講課,不好好上課的,這類我們管他們叫人渣,他們是“假佛系”。

    最後我要說,即使做了“佛系教師”那就做一個好的“佛系教師”。

    從今天起,做一位佛系教師,教書,育人,常懷出家心,多做入世活。

  • 3 # 中考高考牆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個培訓機構的老師,(正在考編中)也曾經在學校帶過二年的課,不忙的時候,同事之間也會聊一聊關於佛系教師這個問題,很多教師跟我講,我想離職了,身心俱疲。我不知道做何回答,只得說:遵從內心。我不去勸她,是因為每個當老師的人,都有著濃郁的教育情懷,他們與三尺講臺的感情是難捨難分的。當離職從她們口中說出,那就是真的想離職了,再怎麼勸都沒用。有離職想法的老師,豈止一個?有多少老師正走在離職的路上!但是更多的教師迫於生計,既不能瀟灑離職,工作也一點不開心,於是越來越多的佛系教師產生了。

    說到佛系教師,很多人都會以“明哲保身”、“識時務者為俊傑”、“放下教鞭,立地成佛”之類的“好詞佳句”。其實他們不知道每個教師的初衷都是教書育人,但是體制內的教師,如果你想保住自己的工作,保住一家人的飯碗,你必須要學會佛系,其實那些佛系教師不單單放棄了班級中難以管理的學生,同樣也幾乎放棄了對整個班級的管理。教育系統出現“佛系教師”,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問題,不能單單責怪教師的素養問題。

    我覺得佛系教師的出現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校園時常發生校鬧事件,教師必須“佛系”。

    計劃生育導致現在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她)們出生就備受關注,在家裡(她)們是“山大王”,學生犯錯,老師對其嚴管,結果不僅沒有獲得家長的支援,反而遭來橫禍,社會上不止一次發生教師因訓斥學生髮生的校鬧事件,揚州江都區實驗小學的某學生,經常在課上無端大叫,擾亂課堂。一節英語課時,該學生又大喊大叫,擾亂上課秩序。英語老師忍無可忍,讓他到隔壁辦公室,以免影響其他同學。沒想到,該學生大打大砸,將辦公室搞得天翻地覆,一片狼藉。更沒想到,家長來到學校後,不管不顧,直說老師毆打孩子。還惡人先告狀,在學校門口拉出橫幅“江都區新實小老師多次辱罵、毆打學生!天理難容!還孩子公平!”又到江都區教育局門口,拉著黑白橫幅,跪在地上,不斷鳴冤。

    更有甚者,山西15歲初三學生跳樓自殺,悲劇再次發生,老師又"惹事"了?山西晉城一15歲的初三學生跳樓自殺身亡。墜樓的女孩是家中的獨生女,性格稍微有點內向,成績班上中上游,語文特別好,字也寫得不錯,但數學成績一般,據女孩小姨描述,3月11日、25日、30日,因外甥女聽課時間不夠,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宋老師(女)三次將小范移出網課群。之後,外甥女寫了保證書,又重新被拉進群。從微信聊天中可以看到,之前老師在發現該生學習態度不夠好時主動和家長進行了溝通,徵求了孩子家長的意見,家長也是認可的。孩子小姨認為,如果不是宋老師三次將外甥女移除網課群,並且前一天晚上打電話刺激外甥女,外甥女不會做傻事。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介入調查,當天晚上宋老師到底對外甥女說了什麼,是否要承擔責任?

    老師又“惹禍”了?看一下家長認為老師做錯的2件事,一是不該將“將孩子三次移出群”;可這是宋老師跟該生家長進行過溝通的,並不是說突然移出群的。說明她在進行“懲罰”時,是考慮了孩子的狀態和家長的心情的,不然他不會跟家長提前溝通。當然孩子要是認識到錯誤,寫個保證書,還是可以進群繼續學習的,並不是不要她進群。二是老師30日晚上與該女生的談話導致情緒低落。估計是批評了一下該生,至於是怎麼批評的我們不得而知,是否用過激的語言或許只有調查過後才能知道。

    從家長描述的整個事件來看,我認為宋老師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好老師和班主任,學生上網課不積極、態度不認真,由於是在家裡學習,所以採用“拉出群督促學習”這一方法,並徵得家長同意,似乎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感覺這一措施沒有什麼效果,又及時主動地和家長、孩子溝通。可以看出她也是非常關心孩子學習的,不然不會多次提醒,甚至語音通話來教育孩子。

    為什麼現在的中小學生動不動就自殺?不要說是因為老師罵了孩子、批評了孩子、傷害了孩子自尊,其實這都不是關鍵,孩子們的心理脆弱、抗壓、抗挫折能力不足才是致命的。而現在的宋老師,正進行著怎樣的身心煎熬。如果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總是被大家指責,那麼,將會有更多的佛系老師出現。或許你贏得了今天,但會輸掉孩子們的明天。

    一次一次血的教訓,這不禁讓我想起一位教師對我說過的話:“每當我想起家中七十多歲的父母和家裡十幾歲的孩子,還有每個月的房貸按揭,我把高高舉起的教鞭輕輕放下。”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很多老師都不傻。一次校鬧、一次無端的訛詐,足以讓大部分教師把責任心嚥到肚子裡去。家長不捨得管,老師不敢管,老師成“佛系教師”,這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繫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孩子在將來何去何從?校鬧不止,教育必死。

    (二)教育的懲戒制度如果能落地生根,“佛系教師”不會增加。

    教育部不止一次明確發文,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對學生進行任何形式的體罰。但是現實中教師對學生的懲戒,很多時候會被歸為傳說中的“體罰”,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很難理清“懲戒”與“體罰”之間的邊界在哪裡。所以,上課時候學生搗亂,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生在學校期間欺凌其他同學,如果老師保持“佛系”的沉默的話,別說養成什麼樣的學風和班風,就是一個班級裡出現一些非常離奇古怪的事情也並非偶然。一旦學生的這些違規行為有具體的懲戒細則,而不是模凌兩可的“可以懲戒”這四個字,我估計放肆的學生會越來越少,“佛系教師”的數量也不會增加。

    11月28日,網上流出反映“武鄉縣新世紀文武學校教師體罰學生”的影片後,武鄉縣教科局高度重視,立即就該影片反映情況展開調查。經調查核實網傳影片內容屬實,隨即對涉事教師武鄉縣新世紀文武教師王某作出停職處理,並對該教師警告處分,同時對武鄉縣新世紀文武學校予以全縣通報批評。

    淮安一高中老師因學生上課期間玩手機,屢禁不止,掌摑學生,砸碎對方手機,被停職檢查,有人認為,老師必須嚴加管教,有句話叫“嚴師出高徒”,只有嚴厲的教學風格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也有人覺得,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裡面的寶,老師盡到基本的責任就可以了,不應該如此苛刻。

    (三)若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難成“佛系”。

    除了一些經濟條件特別發達的城市地區,其他大部分地區教師的待遇是非常“精緻”的,一般只能餬口很難養家。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是自卑的,教師喊出“知識改變命運”這六個字的時候也會底氣不足,再加上一些家長中的暴發戶也會對教師不怎麼看得起,這樣的教育生態,教師成“佛系”在所難免。反之,如果一個地區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無論老師的工資有多低,家長對老師都是畢恭畢敬,家校之間的配合達到無縫對接的程度,那麼老師還好意思成為“佛系教師”嗎?

  • 4 # 幸福密碼128771819

    許多教師吐槽,當下教師難當。佛系教師越來越多。首先糾正一點,佛系教師還是少數!但既然有,我認為有幾點原因:

    【1】性格使然 有的老師就是咱們常說的好脾氣。心寬體胖不計較,不溫不火。教好自己的課,上好自己的課。其它無關緊要。實則是不負責人。學生有錯或者不遵守課堂紀律,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人!【2】工作不積極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有工資,教學成績無所謂,沒有爭勝心,對工作不熱情。【3】有的老師有兼職,不把學校當做唯一工作掙錢的手段。職責道德修養不夠。只要給錢,上完課了事,對學生不管不問。【4】大部分對學生不嚴加管理的都是源於不想承擔後果,因為現在的教育制度天平不平。對學生傾斜,如果管理不當丟了飯碗。

    不管哪種老師,只要不對學生嚴加管理,都是不負責任的。我不建議做佛系老師,孩子畢竟是來學校學習的,受教育是他們的權利和義務。

    作為老師,幹一行愛一行。忠於職責,教書育人。知識管理方式上多樣化,不是打罵學生,教鞭學生就能管好學生了。要因材施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做新時代的四有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切莫做佛系老師!

  • 5 # 苦盡便會山花爛漫

    現在的"佛系老師"的越來越多,不是單方面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現在的孩子,是在溺愛中長大的。熊孩子越來越多,調皮搗蛋,不服管教,而且屢教不改,老師在情緒失控下,管教孩子方法不當。這時,熊家長就出現了,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不理性分析,故意擴大矛盾,舉報投訴老師,使老師輕者受處分,重者丟飯碗。不良媒體事件擴大化。的確不可否認,個別老師的師德,讓人懷疑。部分老師的惡劣行跡,也使家長對老師存有偏見,比如上課不講,補習班講。現在是自媒體時代,本來不大的事,由於對老師的偏見,讓媒體一擴大化,弄得沸沸揚揚,使老師壓力倍大,唯恐那天火燒在身上。老師們自保,導致越來越佛性。老師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不能為了管教你的熊孩子,丟掉飯碗吧。自己的孩子,家長不負責,家長自己最後買單。為什麼要老師來買單呢?所以老師越來越理性,家長都能忍受自己的孩子的毛病,老師作為旁人,何比太認真呢?

  • 6 # 你愛民愛你

    一,部分年齡大的教師。二,未評職稱年齡偏大或評職稱無望的教師。三,嚴格要求學生被處理過的老師。四,因其他老師被嚴勵處理,造成害怕心理的老師。五,個別家庭富裕的老師。六,在外搞了第二積業的老師。七,把教書當暫時職業準備改行的老師。

  • 7 # 攀登數學

    歲月與現實把一個人磨成了另一個人,是喜是憂呢?一起來解讀“佛系教師”

    看到“佛系教師”四個字時,感覺自己就是其一。可是回頭看十年前的自己,足夠拼搏,足夠奮鬥,關鍵足夠堅持!

    我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小學老師,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二十年前畢業時所幸還是包分配的,所以穩穩地被分配回了農村。但是青春歲月充滿力量,初出茅廬的我在第一年的鄉鎮期末統測中,我兩個班的數學便遙遙領先地在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上。那些年的我,一個人天不怕地不怕自費到杭州學習,激動地給北京的特級老師寄賀卡,比賽不管是獲了什麼級別的獎,一輪又一輪地參加,喜悅於小小的成功,但也不怯懦於失敗。

    而如今,到了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平臺,卻很難再找到那種源源不斷地動力,那種不俱失敗的堅持。

    到底是什麼原因把一個人磨成了另一個人呢?

    只是因為歲月嗎?

    除了擋不住歲月的洗禮,是不是還有這些原因?

    其一,學校考核制度體現不出努力做學問勤鑽研的價值。

    從學校每次年終績效考核的結果來看,那些在教室裡一心想著把班帶好的老師未必有好的考核成績。現在的考核條例大多傾向於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各種指導等等的加分,而像類似的活動和比賽大多到了一定年紀有一定資歷的老師是不太會參加的,但是這不代表這些老師就不認真教書,所以即使你守在教室裡再努力上課,再踏實教學,一不小心考核還會倒數。

    久而久之,教育的熱情逐漸退卻!

    其二,教育大環境中努力向上的老師未必得到認可。

    十年如一日,看著學校中層一批一批地換,但換著換著,那些不善於人際交往卻執著於教學的老師逐漸沒有市場,被淘汰。而坐在領導席上講話的領導卻未必對教學精通,未必心懷老師和學生。

    久而久之,心的距離就容易遠了,心遠了,離“佛系”卻近了。

  • 8 # 小譚老師談教育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什麼是"佛系教師"呢?"佛系教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什麼是佛系教師呢?

    "佛系"這兩字可以說是通俗易懂。主要意思是指無慾無求,不喜不悲,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

    我們已經對佛系這兩個字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佛系教師",無非就是,一切隨緣。不爭不搶。但凡看到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面對學生吧,不管不罵等,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呢?

    試問:現在的男孩子能管嗎!管的比較嚴,就說老師虐待孩子。上報教育局,讓其停止。不管吧,又說老師不會教。

    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還不如得過且過。

    對教師缺乏理解

    老師也是普通人呀,每天為了別人家的孩子,費心費力去吃力不討好。現在的學生批評不得,懲罰不得,稍有差次,對一個教師而言,可能就是一輩子過不去的坎。

    例如:2019年4月份,山東五蓮縣一中學教師因為用課本抽打逃課學生,而被學校處以停止黨內警告等處分。隨後又被5連縣教育局納入信用資訊評價系統黑名單。

    近日,江蘇淮安陽光中學一名高三老師。因學生手機,拒絕上交。老師怒砸手機。打了學生兩個耳光。立馬就停職

    這些事件歷歷在目。這樣老師如何去管?如何去教?

    讓老師沒有安全感,地位低

    特別是一線的老師吧,有些學生的素質比較低,當場就跟老師對著幹,老師就毫無顏面。如果家長不講理的話,就來學校鬧。社會媒體都往學生身上倒。老師罰學生,立馬就會跟蹤報道。校領導將損失和聲譽降到最低的方法就是讓老師道歉,不管是誰的錯。

    從這兩個情況反映下來看,人人自危的時代。教師為什麼不能選擇自保?選擇自保,立馬又會招罵聲。就成了不負責任的老師。

    其實每個老師都是懷著教書育人的心理,想把孩子教好。可是家長不理解,老師要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希望各位家長對老師多一點理解。不要逼老師放棄了你的孩子。

    我也是一個一線的老師。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你們能夠多多指正。

    【我是你們的小譚老師,你若提問,我必用心作答】

  • 9 # 一休初中數學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老師也是普通人呀,每天為了別人家的孩子,費心費力去吃力不討好。現在的學生批評不得,懲罰不得,稍有差次,對一個教師而言,可能就是一輩子過不去的坎。

    現在的孩子,是在溺愛中長大的。熊孩子越來越多,調皮搗蛋,不服管教,而且屢教不改,老師在情緒失控下,管教孩子方法不當。這時,熊家長就出現了,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不理性分析,故意擴大矛盾,舉報投訴老師,使老師輕者受處分,重者丟飯碗。

    不良媒體事件擴大化。的確不可否認,個別老師的師德,讓人懷疑。部分老師的惡劣行跡,也使家長對老師存有偏見,比如上課不講,補習班講。現在是自媒體時代,本來不大的事,由於對老師的偏見,讓媒體一擴大化,弄得沸沸揚揚,使老師壓力倍大,唯恐那天火燒在身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無欲則剛142493599

    看到這個題目,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祖國的語言是老祖宗傳下的。經過現在社會的洗禮,新鮮詞越來越多!“佛系教師”這個詞語不知從哪誕生的!對於“佛系”,到底是怎麼講的,到底是什麼概念,還是希望解釋清楚!

  • 11 # 晨風說語文

    佛系老師產生的根源這個是多方面的:

    (1)老師個人的性格。

    (2)學校生源太差,學生素質低,教師對他們失去耐心。

    (3)學校的管理不夠人性化,對老師要求目標太高,使得老師失去工作上一些動力。

    (4)政府尤其教育部門對一些師生問題處理方式的過於偏袒學生和家長,學校和社會以及家長對老師的尊重不夠,使得老師無法放手去管教學生。

    (5)保護教師的相關法律不夠完善,教師的待遇福利不高,對教育工作的熱情度低。

    (6)學校應試教育過於急功近利,使得老師尤其畢業班老師身心疲憊,學生成績提

    高不明顯。

  • 12 # 沐雨喬

    “佛系”是什麼梗

    網路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以一種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看似佛系超然的心態,表達了一種負面、喪氣、消極抵抗的生活態度。

    那麼佛系教師,就是不聞不問,這樣也好,那樣也罷,說白了,就是不負責任。

    那麼這麼解釋話,根源是什麼?我來說說我的我理解。先來看看幾個情況

    先從最輕的說起。

    情況一:疫情上網課,催交學生作業。在這個特殊時期,特別的上課方式(網課)和課後檢查作業方式變了,一群自制力差的孩子不好好聽課,不交作業,老師想盡方法隔空催交。但是,窮追不捨和隔空威逼利誘下,有的學生終於交了,但即使交了,質量得不到保證,自己潦草。當然還有屢次催促完還不交的,給家長打電話不接,接了的嘴上說管,下次還是孩子還是老樣子。

    疫情暴露出多少孩子,在沒有了在學校的管制和約束,就跟脫韁的野馬一樣,沒法馴服,以至於,家長都用“神獸”兒子來調侃自己家不服管教的孩子。

    情況二:殺師和傷師事件。

    事件一:2020年,元旦假期結束,高三學生李某晚自習時被另一個金姓老師沒收手機,兩次去辦公室索要未果。

    令人疑惑的是,李某第三次進入時,卻拿起刀將同辦公室的周老師殺害。該學生是否與周老師發生過沖突目前不得而知,據說是金老師對他翻老師辦公桌找東西,看不過去說了一句。然後對一個55歲的老教師痛下殺手,讓人不寒而慄。

    西安六十六中即將退休的周老師卻倒在了辦公室門口,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事件二:

    2015年12月4日,湖南邵東縣一名高三學生龍某,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叫了家長。在辦公室,該名學生內持刀,將班主任騰老師殺害。可怕的是,事發時,該名學生母親在場。殺害老師後,龍某若無其事,坐在老師身後的椅子上玩手機,據聞訊趕來的校長回憶說:“他臉上還帶著笑容”。

    事件三:

    2019年10月24日,仁壽縣城北實驗初中學生,一名顏姓學生15歲)違規騎車進學校,被老師批評,因為此事,顏某對老師懷恨在心,在教室內,用盡力氣用磚頭連砸9下,招招致命,將老師頭部打傷。該名老師被送仁壽縣醫院重症監護室(ICU)搶救,據的值班護士介紹,“這位老師傷得很嚴重”。

    顏某毆打老師

    上面的事件都是年齡已經超過14歲的學生傷師事件。

    事件四、未成年人(不滿14歲)殺師事件。性質極其惡劣。

    2015年10月20日,湖南邵陽邵東縣某小學,3名在校生,翻牆入室,搶劫當地小學宿舍,被老師發現,三名學生手持木棒毆打一名女教師,並拖至衛生間用布條堵住其嘴巴,最終致這名教師死亡,年齡分別為11、12、13歲,這是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護體的三名小學生...

    每次某些媒體,對傷師事件都輕描淡寫。

    舉這幾個例子有點嚇人,咱們說說師生衝突的事件。看看都怎麼處理的,大家可自行網路搜尋,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

    我自己所在的學校,就發生過好幾起讓人心寒的師生衝突,起因都是學校正常管理,結果處理都是教師方法不當,背個處分。可怕的是還有的被反咬一口。

    記得一位老教師:“面對屢教不改、飛揚跋扈的學生,我想管,但當我想起我80歲老母親,還在上大學的孩子的學費,還要靠著我這點微博的工資交的時候,我默默的轉身離開!”

    人民日報也呼籲《教師法》將懲戒權還給老師。現在醫生已經有了法律的保護,什麼時候能輪到關照教師這個群體。

    畢竟跪著教書,培養不出國家的棟樑。

    我記得我一朋友說:“我媽小時候送我去小學,因為生性頑劣,沒少挨老師收拾,反而對她心存感激。要不是她的教鞭,不會有今天的我。”

    透過這幾件事羅列,我想也知道為啥現在出現“佛系教師”的原因了吧。

    最後關於“佛系教師”這個詞,我想重新定義一下。佛,既然用了佛,那麼就應該如同佛陀一樣,有著慈悲為懷,悲天憫人的情懷,教師做到這樣,才能真正“佛系教師”,真正踐行傳道授業解惑。

  • 13 # Lingling915

    很多人認為“佛系”是看破紅塵,無慾無求的超脫境界。我理解的佛系則為追求過程,而不在乎結果的心態。之所以大家認為很多老師越來越佛系,原因有三:

    1.年齡大了,生理發生變化,激情減退,對新鮮事物不再好奇,重心只放在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上;

    2.對物質的需求減少,對精神的追求增加,而且關注追求的過程,並不一定要達到某種結果;

    3.不再停留事物表面,更注重事物本質,越來越重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糾結過去,也不想預測明天,只想過好今天。

    總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良心,至於別人怎麼說那是別的事。

  • 14 # 小小溪學堂

    教師越來越難當,佛系老師越來越多,究次問題根源,有家長,上級教育部門等因素。

    第一,家長

    孩子不聽話,油鹽不進,存在各種毛病,老師多次勸導,都不肯改過,甚至頂嘴,仇恨,辱罵老師……孩子的問題,根源在哪呢?對,在孩子的家長身上。

    孩子不聽話,老師出於責任進行管教,有時沒處理好情緒,對孩子做出過激舉動。但是,家長,並不站在老師的立場看問題,只要自家孩子受到點什麼了,不管不顧把老師告到教育局,告到市縣政府。

    各地學校,經常會出現,這樣一起起家長告老師的事情。會有老師,喜歡自己被家長告嗎?不會。老師不喜歡被告,也怕被告,慢慢有了“佛系”心理,漸漸成為“佛系”老師。

    第二,上級教育部門。

    老師的上司,上級教育部門,理應站在老師的角度,為了老師考慮,維護老師的尊嚴,與老師站在統一戰線,成為老師的靠山,而不是為了息事寧人,為了討好家長,一味地打壓老師,損害老師的權益。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在一起起家長鬧校中,多少個老師,被迫,或記過處分,或留崗觀察,或降低職務,或開除黨籍,或辭退不用。老師的這座靠山,靠不住,或者說,老師靠山,山倒。

    既然我們老師沒有靠山,自己本事也沒有什麼能力保護自己周全。那唯一的選擇,只好是明哲保身,做個“佛系”老師。

    第三,有些老師,把這份工作當成老後有保障的一種手段,他們還做別的事,有別的收入渠道。

    是的。既然是這份工作,能讓自己老後有保障,那就必須緊緊捉住,不能丟掉它。面對不聽話的學生,愛告狀的家長和不與老師統一戰線的上級,老師們,怎麼做才能不丟飯碗呢?

    我想,老師們唯有做個“佛系”老師,對孩子盡七分責任就好,別較真,跟自己飯碗過不去。

    最後,作為同行,我非常理解這些“佛系”老師的心情,可以說這是作為老師的一種無奈。

    對於這問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 15 # 蓬萊島勇士科學站

    我是蓬萊島勇士,一個以取類比象的思想來教學的物理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佛系老師”這個詞是一種調侃的網路詞彙,我覺得它更多的體現的是越來越多的老師的一種無奈(不排除一小部分老師的不作為),而內心深處並不是無慾無求,不悲不喜。原因如下:

    1、現如今,老師們的一腔熱忱正在被慢慢地吞噬掉,老師的地位早已不是以前了!你敢動孩子一手指頭?看看之前的新聞:去年,15歲的初中生因不滿教師批評用磚頭學生把老師打進ICU。還有,西安某學校高三政治老師因沒收學生手機被學生用刀捅死。教師已經被人們戲稱為“高危行業”了。不“佛系”點要丟命的!

    2、還有的家長問責老師的,不問事情的原委,上來就問責老師,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殊不知,有些孩子已經無法管理。老師的教育得不到家長的支援,各方面教育影響不一致,教育工作很難推進。

    3、生源水平差距巨大,差學校的老師再優秀也無法超越好學校的成績,而往往領導、外界並不管你這些。競爭無望,只能放棄掙扎。

    總之,形成這樣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改變這種局面。最主要得樹立教師的崇高地位。提高家長、社會對教師的信任度。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的德行與學識要配得上自己的職位。德不配位必有災。另一方面,教師的競爭機制需要調整,而不是一味比成績(這個很難改變啊!)。

  • 16 # 風雨欲來兮

    沒有生活壓力才能佛系。這樣他才不會遇事慌張,都能解決難題才能佛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佛系的。俗話說的心態好就是這樣的人。

  • 17 # 影視劇521

    現在身邊的很多老師,逐漸過起了佛系生活。尤其是一些從教20年的老教師,是越來越佛系。他們按部就班的來上課,按時下班回家。屬於自己分內的活,幹得差不多就行。屬於分外活,懶得過問一下。對於學生輕易也不批評,只要學生不太過分就行。本人看來,他們當佛系老師有以下原因:一、職業倦怠二、發展空間有限三、現在孩子嬌貴,家長不好對付四、學校的活越來越多佛系老師多了,結果受傷的是孩子們,是整個教育事業。現在急需改變學校的管理方式,刺激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刪減不必要的工作,把懲戒權以法律的形式還給老師,呼籲家長對老師多一些寬容,讓佛系老師越來越少,教育才能真正迎來春天。

  • 18 # 靜靜愛剪輯愛說話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個人方面。大多數的教師職業道德都是非常好的,責任心極強。但是偶爾有個別老師可能會因為成績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正確認識、對待,導致思想上有些倦怠。

    2、學生和家長方面。現在的學生打不得、說不得,稍有不適就可能會被別人把自己的行為、言語等釋出到網上,讓自己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還有可能會因此丟了工作。家長的不理解、學校的壓力、社會的輿論等等,讓老師心力交瘁。還有些老師不能很好的調節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間的關係,由此產生了無可奈何的撂挑子的行為。但是大多數老師都是好的,畢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的父母,最希望我們變優秀的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3、社會。現在網路發達,一件小事情都會被有心的人放大,我們的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對老師的要求和獎懲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改進,對家長的引導還要加強,對孩子的受挫折教育以及價值觀的教育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敬!

  • 19 # 佐哥嘮志願

    現在高校普通教師的工作分為三種,第一教學。第二帶學生比賽。第三科研,但是咱們職稱的評定更多考量的是競賽。因為科研的話,國家現在課題沒有完成的話,我們是不可以接課題的。那作為教學呢,作為一個常見的教學呢,如果不採章一個重大教改的話,我們的教學也是經費是一定的,或者是說課時費是一定的。

    一些常見的年老的教師經常會把精力把更多的投入在家庭裡面,這個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呢,在學生看來的話,就會產生佛系教師這樣的一個感觸,很多老師照本宣科讀PPT,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那麼佛性教師呢?對於科研沒有要求的話,他的排名縱然是不高的,但是他的工作會非常的輕鬆,因為是固定工資,所以說呢,每個月呢,有大約5000到7000元的工資收入,已經符合了自己的生活標準。

    另一方面工資的漲幅較低,年輕教師可能為了將來在拼搏,但是拼搏與不拼搏整個待遇的差別可能還不如在外面隨意的去講一節課。一些教師呢,就不會在學校裡面對學生投入更多的關注,其實這個情況也適用於初中和小學老師。高中老師也是這樣,所以佛系教師不僅僅是因為壓力,不僅僅是因為不負責任。其實也包含了一些老師對於現狀的無奈和對於一些想法的無法實施。時間長了心灰意冷就慢慢慢慢的變成了佛系。

  • 20 # OK英語

    大學裡確實存在佛系教師,他們不評職稱,不寫論文,不帶研究生,除了每年固定上1—2兩門課,大部分時間都在追尋著人生自由!他們的特點是:神龍見尾不見首,除了上課很少來學校。無慾無求,院領導,校領導也拿他們沒招。對於學生不理不睬,作業愛寫不寫,上課愛聽不聽,你玩你的,我講我的。

    這類佛系教師深知大學裡的遊戲規則。他們絕不會去冒險去挑戰規則,但你也別想讓他們為集體出力。掙多少錢,幹多少活是他們的經常掛在嘴上的話。這樣的老師你不能說他不對,但是我個人覺得他們對學生沒有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本來就佛系,再遇上個佛系老師,家長非哭死在家裡。

    佛系老師的產生是有原因的。

    1.大學穩定的薪酬是保障。

    大學裡收入比較穩定,一般教師的工資都在10萬以上,一年發12個月還有近3個月假期。同時還有課時費,班主任費,科研績效,稿費等等。這些收入是支援佛系老師的物質基礎,生活如果都困難了,還佛繫個頭啊!

    2.大學考核機制是誘因。

    現在大學能評教授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老師評上副教授就到頭了。為了評教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教學,獎勵,文章,專案一個都不能少。部分老師一看晉級沒戲,算了,我就圖個人生快活吧,既然評不上教授,那我就回歸生活,把課餘時間用在自己的收入、愛好和家庭上面。所以他們經常不來學校,有的人在校外兼職撈錢,有的人四處旅遊快活。

    3.大學管理機制是基礎。

    大學對於教師的要求是把課上好。因為上課的時間不一樣,老師做得課題不一樣,所以大部分大學老師都不用坐班,只要上課的時候準時出現在課堂上就行了。這樣就給佛系老師創造了空間,課程之外的時間基本上是無人監管的狀態。所以他們也不是很在乎院裡,系裡的事。

    4.大學教師競爭環境是推手。

    大學裡都是高學歷,高智商的人,自尊心自然也比普通人要強。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如果不能勝出,部分老師就選擇了佛系逃避。也許只有經過了大學的老師的洗禮,才真正的看透了什麼才叫人生不值得。

    5.社會對大學的關注是壓力。

    大學老師的師德師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教學能力,政治站位,個人品行,師生關係等方面都不能出錯,一旦逾越了這些紅線,結局不但是身敗名裂,還有可能被清除教師隊伍。幹得越多,犯錯誤的風險越大,所以部分教師用佛系來保護自己,啥事不惹,能安穩退休就行了。

    6.社會發展使人更注重個人的生活品質是內在動力

    佛系這個詞在當今的社會里已經司空見慣了。佛系老闆,佛系員工,佛系學生,佛系家長....這是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就像宅男,啃老族,巨嬰等等,許多人以一種昇仙的方向逃避現實生活壓力,教師也是人,也會有人走上這條路。他們都認為自己活出了真我!

    最後澄清一下,大學佛系老師是少數,大部分老師是非常用心,非常辛苦的,家長們把孩子交到我們手裡,我們都倍感壓力。培養學生成才,是每個教師的心願。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援大學教師。謝謝!

    如果支援大學老師,請點贊轉發。感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茶品牌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