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字言字語吧

    《水滸傳》在國外還是廣泛流傳的,19世紀就已經出現在歐洲。不過日本應該是最早出現的。

    1、翻譯《水滸傳》最早並且譯本最多的,是日本。

    日本人對水滸傳中的人物非常的熟悉,基本上都能說上幾個。還有個日本人歷時好幾年抄完了水滸傳。2、在歐洲,最早去翻譯《水滸傳》的是法國漢學家巴贊。

    叫《水滸傳摘譯》,當然,最先看到的是法國,後來慢慢的傳遍歐洲各國。

    3、1883年,大興文藝復新運動的義大利,在米蘭出版了《佛牙記》。譯者是義大利著名翻譯家安德拉斯。在這本書中,安德拉斯截取了《水滸》中關於魯智深的故事來編譯成書,並標明《佛牙記》是“水滸的故事”。

    4、1904年,德國出版了一本名叫《魯達上山始末記》的書,譯者是客爾因,內容和《佛牙記》差不多,大概是從義大利的譯本轉譯過去的。從整本書來看,當時他們可能對《水滸》感興趣的只是魯智深的故事,因此,歐洲國家翻譯最早的版本只是魯智深的故事。

    5、到了1927年,德國柏林出版了西方最早的70回全書譯本,名叫《強盜與士兵》6、在德文的一些節譯本里,關於楊雄和潘巧雲的故事,譯名是《聖潔的寺院》;關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譯名是《賣炊餅武大郎的不忠實婦人的故事》;而智取生辰綱,有的譯名竟是《強盜們設計的圈套》或《黃泥崗的襲擊》。

    《強盜與士兵》一書法文譯本為《中國的勇士們》,英譯本為《沼澤地》,而節譯本則名為《花和尚魯智深的故事》或《一箇中國巨人歷險記》。關於林沖的英譯本,書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所有這些,都不能算是《水滸》在西歐的全譯本。譯得最好的要數1933年年美國出版的《四海之內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譯者是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女作家布克夫人。布克夫人自幼隨父來到中國,跟中國教師讀中文經書,精通中國文字,熟悉中國社會,她還取了箇中國名字,叫賽珍珠。她根據金聖嘆七十回本翻譯的《水滸》,準確、生動、忠於原著,連魯迅先生在給友人的信中都讚譽:“近看布克夫人翻譯的水滸,確實不錯。”可見其譯本之成功。稍後,在蘇聯也出現了翻譯得較好的全譯本。

    前不久,《水滸傳》譯本在敘利亞同讀者見面。這是第一次譯成阿拉伯文字,並在阿拉伯國家出版發行的中國古典小說。

    目前,中國與外國合作出版的第一部古典名著英文版《水滸傳》也已問世。它由沙博理翻譯,並獲得全國書籍裝幀整體設計獎。

  • 2 # 文華知事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寫宋江起義的長篇小說。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水滸傳》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國對《水滸傳》花樣百出的翻譯。

    日文和北韓文衍生著作

    《水滸》的日文譯本最早在18世紀就已出現,影響較大。其對東亞各國的小說藝術產生極深遠的影響,北韓最早的小說之一《洪吉童傳》和日本曲亭馬琴的著名史詩小說《南總裡見八犬傳》均是受《水滸》影響產生的。

    英文版和法文版

    19世紀開始傳入歐美,最早的德文譯名是《強盜與士兵》,法文譯名是《中國的勇士們》。英文譯本有多種,最早的70回譯本定名為《Water Margin》(“水邊”的意思),由於出現最早和最貼近原名的原因這個譯名往往被認為是標準譯名,美國女作家、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在將它翻譯成英文時就定名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內皆兄弟》),70年代末中國籍美國翻譯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漢),後來還有人把120回本也譯成英文。英國翻譯了《水滸》中林沖的故事,譯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

    義大利文版

    義大利把《水滸》中花和尚魯智深的故事取出譯成《佛牙記》。後來,德華人又把《佛牙記》翻譯成了德文,譯名成了《魯達上山始末記》。

    德文版

    德國還翻譯了《水滸》中楊雄和潘巧雲的故事,譯名是《聖潔的寺院》。而《水滸》中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故事,德華人則譯成了《賣炊餅武大的不忠實婦人的故事》。德華人還翻譯了《水滸》中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譯名有兩個:《黃泥岡的襲擊》《強盜們設定的圈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正經歷生活中“餘歡水”式的悲劇,各種不順會怎麼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