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點夢成真吉先生
-
2 # 御龍30762540
這個很好辨認,時代特徵非常明顯,是金代早期的鈞窯筆舔。底足保留了宋的特徵(這個時候宋代還沒有滅亡,這就是後人說的南宋時期,金人已經佔領北方地區,包括河南),但底部釉為半釉,這是金代禹州窯的典型做法!
-
3 # 守東口述博物館
元代鈞瓷,紅斑窯變十分經典,包漿渾厚,底足醬油純正,白地釉面具有時代代表性,濃痰感強烈,控釉水平高,很有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由於元代造型和工藝粗糙,加上燒製溫度稍欠,故收藏價值不是特別高。
-
4 # ljbf劉金榜
論道凌雲閣:我劉金榜的回答是,這是金元時期鈞窯出的鈞瓷掛紅筆舔無疑,此文房用具釉色肥厚,紅色鮮豔,包漿皮殼自然是件非常精品瓷器。市場流通價值在五萬元人民幣,如上大拍賣公司,暗廂炒作氛圍成交價值在十五萬至二十萬元人民幣!這是本尊劉金榜的見解,歡迎大家討論,謝謝老鐵粉絲們對劉金榜的關注!公元2020年庚子陰曆三月二十四卯時,凌雲閣主人劉金榜,道號劉圓周靈一子書於樂善堂。
-
5 # 使用者62937975441
奉勸各位喜歡收藏的還是收藏點現代的精品瓷器吧!真正的古董有收藏價值的價格不菲你也收不到。老普貨沒有收藏價值。現代的精品瓷器做工精緻,畫工精細,技法一流的有收藏價值。到什麼時候好東西都不會貶值
-
6 # 博古觀津
為了您在後續會收藏路上能更進一步,分享一些鈞窯的知識給您。
鈞窯屬於窯變系瓷器,理論上講它的呈色入窯前不能控制。古人對鈞窯有這樣的讚美“夕陽紫翠忽成嵐”,就是說顏色忽然發生了變化。玩瓷器的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說的就是鈞窯,這種窯變指的在燒製過程中產生的變化,人力無法控制。
晚清以後,文人對鈞窯大力推崇。在《陶雅》中這樣寫到“古窯之存於今世者,在宋曰鈞,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龍泉,日建”他把鈞窯排在了第一位,可見當時社會對鈞窯的推崇。
但是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宋代不存在鈞窯。而且這個觀點已在國外拍行形成共識。在國際拍賣市場中鈞窯上限定為元代。
為什麼說宋代沒有鈞窯呢?
至今沒有發現宋代的鈞窯窯址;在所有發掘的宋代墓葬中沒有發現過一件鈞窯瓷器;鈞窯是否產生於宋代,沒有證據支援。在沒有證據支援的情況下,我們暫時姑且認為宋代是沒有鈞窯的。
在這裡建議各位藏友朋友,在學習瓷器鑑定的過程中,一定要透過瓷片學習這一關。只有大量上手標本,才能快速入門,提高鑑定水平。也許你買一件現代仿品的價格,就可以買很多標本器,學習沒有捷徑,需要腳踏實地,慢慢積累。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點贊吧,謝謝支援!
回覆列表
這件瓷器是鈞瓷現代器型
1、從底部的修坯的痕跡判斷,現代化工具痕跡明顯。
2、從上釉痕跡判斷,底部上有釉,非古代器型特點。
3、從外型看上釉不均,刻意製作的意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