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跪射俑
-
2 # 文乎
白居易《觀刈麥》後半部分描寫百姓的悽苦,前半段描繪的是一幅農耕畫卷。下文引用前半段並解讀。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崗。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觀刈麥·白居易
01田家少閒月,累而不覺苦田地裡的老百姓很少有閒下來的日子,一年到頭無論春夏秋冬,風裡來雨裡去,跟莊稼打交道,忙得很充實。幹活的時候,他們總是有使不完的勁。只要收成好,他們總是樂呵呵的。
五月是收割麥子的季節,經過秋的播種,冬的伏蟄,春的生長,小麥成熟了,一片片,金黃的麥穗浮動,風一吹,形成麥浪。這麥浪就像太陽照耀下的海面,波瀾起伏壯闊燎原。
半夜南風颳起,小麥已經熟透了,男人天不亮就到南崗的地裡收割麥子。生產力低下,起早貪黑也忙不過來。天剛剛亮,婆婆媳婦收拾好家務活,就給他們送水送飯來了,就連小孩子也知道幫忙提水壺。當然她們也是要跟著一起割麥子的。孩子們在田地裡撿麥穗。
腳下冒著熱氣,像在蒸鍋上一樣。背上灼灼炎日熨燙。熱,是農忙最真實的註解。用盡全力的勞動,哪裡還能顧得了熱呢?只想好好珍惜夏日天長,多幹點。
02全家老少忙麥場的夏收圖,金黃色是最鮮活的顏色。《觀刈麥》詩的前半段,描繪的是一幅全家老少忙麥場的夏收圖。五月仲夏熱風拂面,卻正是農忙的時刻,其實老百姓什麼時候也沒有閒著。但是那種忙是快樂的,感覺不到辛苦的,汗珠都在歡樂的跳躍。
老百姓的秉性就是熱愛土地。世世代代與土地打交道,用汗水給田地播種,腳步與田地對話,他們給了土地鮮活生命的成長,土地給了農民食糧。
讀這樣的詩句,畫面感特別強,對於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你的情緒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卻冷不防被什麼蜇了一下。
腦海裡農忙的場景流轉,金黃色是最鮮活的顏色。太陽的金黃,麥穗的金黃,帶著汗珠的面板的黃。金黃是生命的底色,是老百姓的本色,是農民伯伯眼中歡樂的色彩。
03農耕文明是文學產生的沃土農耕文明是文學產生的沃土。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農事詩。
從《詩經》“我稷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庚維億 ”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到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有親力親為的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落杵輝光白,除芒籽粒紅,加餐可扶老,倉廩慰飄蓬。(杜甫《復作歸田去》)"” 的喜悅。
有旁觀者的感慨如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二麥俱秋鬥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每一首都飽含深情,帶著對豐收果實的凝視。記錄了從古到今的農耕往事,帶著古老水土的印記和骨子裡的基因。
每當我們回首時,揮之不去的是那歲月悠悠化不開的熟悉的農耕田園氣息。
04人永遠離不開土地中國是世界農業主要發源地之一。我們本身就是一個農業大國,這一步走的非常不易,從原始社會邁進農耕社會為此先民付出多少辛勤勞作,幾多汗水與實踐出真知的光輝智慧。
在延綿了上萬年的農耕發展中,炎黃子孫的力量是偉大的。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種五穀、養六畜,農桑並舉,耕織相宜,逐漸形成了男耕女織、勤儉質樸的生活風氣,編織了自然的生命藍圖。
中國先民凝聚的力量是驚人的,他們一步步取得了豐碩的農耕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的長河將我們帶到農耕文明後的今天,社會發展的很迅速,甚至來不及靜思。但農耕文明依然是社會主導,人永遠離不開飽含深情的土地。
結語:
春種秋收,耕耘灌溉的農業勞動決定了中國古人的生存方式,也建構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以農為本、熱愛勞動。老百姓的思想情感中飽含著的生命意識就是日落而歸,日出而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些構成了自給自足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
傳統農耕文明畫面中,那緩緩升起的縷縷炊煙,那田埂旁的野草和水渠,那馱著夕陽踽踽前行的老牛和身後的牧童,都如榆樹上的榆錢兒一顆一顆串在記憶這根悠長的枝條上,讓關於農耕的記憶歷久彌新開在記憶的秋天裡。
-
3 # 小米有品有魚之夏
白居易《觀刈麥》詩的前半段,描繪的是一幅全家老少忙麥場的夏收圖。五月仲夏熱風拂面,卻正是農忙的時刻,其實老百姓什麼時候也沒有閒著。但是那種忙是快樂的,感覺不到辛苦的,汗珠都是歡樂的。被太陽曬成古銅色的面板泛著油光,亮堂堂的。那是家裡的勞動力。
農民的秉性就是熱愛土地。生生世世與土地打交道,用汗水給田地播種,腳步與田地對話,農民給了土地鮮活生命,土地給了農民食糧。
讀這樣的詩句,畫面感特別強,對於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你的情緒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卻冷不防被什麼蜇了一下。腦海裡農忙的場景流轉,金黃色是最鮮活的顏色。太陽的金黃,麥穗的金黃,帶著汗珠的面板的黃。金黃是生命的底色,是農民的本色。
農耕文明是文學產生的沃土。關於農事詩保留下來的非常之多。從《詩經》“我稷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庚維億 ”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到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有親力親為如的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落杵輝光白,除芒籽粒紅,加餐可扶老,倉廩慰飄蓬。(杜甫《復作歸田去》)"” 的喜悅。有旁觀者的感慨如范成大《田園雜興》每一首都飽含深情,記錄了從古到今老百姓的農耕時代,帶著一方水土的印記和骨子裡的基因。每當我們回首時,揮之不去的是那歲月悠悠化開的那些故事和歌謠,民俗與文化,那熟悉的,都是田園的氣息。
中國是世界農業主要發源地之一。在綿延上萬年的農業發展歷史中,炎黃子孫種五穀、養六畜,農桑並舉,耕織結合,逐漸形成了土地精耕細作、生產勤儉節約、經濟富國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取得了豐碩的農耕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的長河將我們帶到21世紀的今天,社會飛速發展下,農耕文明依然是社會主導,人永遠離不開土地。
老百姓所秉承的樸素自然觀,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種植莊稼、呵護禾苗的農業活動決定了中國古人的生存方式,也決定了他們建構精神世界的方式——以農為本、熱愛勞動。他們的思想情感中飽含著的生命意識就是日落而歸,日出而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些構成了自給自足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
傳統農耕文明禮讚下,那冉冉升起的縷縷炊煙,那馱著夕陽踽踽獨行的老牛,都如冰糖葫蘆般一顆一顆串在記憶這根細長細長的銀鏈上的,讓關於農耕的記憶歷久彌新。
回覆列表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燻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裡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她要來拾麥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把其中所敘的事件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裡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含著感情的。在《觀刈麥》裡,他雖然著墨不多,但是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不僅寫了事,而且寫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勞動人民的心。詩人的心絃顯然是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景象振動了,顫慄了,所以才提起筆來直歌其事,所以在字裡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像“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這樣的詩句,裡面包含著作者無限的同情之感與憐憫之意。因而這首《觀刈麥》在敘事當中是有著作者情的滲透、心的跳動的,作者的心同他所敘的事是融為一體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真實地寫勞動人民之事的同時,還能夠真實地寫出勞動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畫出勞動人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變態心理,深刻地揭示詩的主題。《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的是賣炭老人為衣食所迫而產生的變態心理。《觀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同樣也是一種變態心理。這類描寫把勞動人民之心刻畫入微,深入底蘊。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後,詩人同樣也聯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桑”,可是卻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餘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