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月蓉兒
-
2 # 似水流年12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在馬克思時代他就指出,資本的罪惡就在於把人異化為社會大生產的要素,就是說人不在是人,就是跟機器一樣成為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那麼,世界不庸俗是沒有道理的。當人們都變成資本主導下的勞動要素,再也不把人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對待,學生成為學習機器,類似於衡水中學的生產線不間斷產出所謂人才產品,工人作為生產要素的一部分,與機器無縫銜接,成為機器的一部分,類似富士康的生產線,上廁所都是精確測量好的,這是在對待人嗎?所以福耀玻璃儘管違反勞動法和工人權利也能在美國活下來,因為資本是隻認利益不認人的。
資本本身不過就是一些紙,人們被沒有思想情感的物質所控制,能不變成物質,能不庸俗嗎?
你括號裡面的意思是必須要按你的需要回答,那怎麼可能呢?如果那樣,你自己回答自己豈不更好!
-
3 # 老楊頭145011930
世界很大,正因為他大,所以容得下一些庸俗,容得下一些頹廢,容得下無病呻吟……,這都無礙太陽每天照樣從東方升起,在Sunny的照耀下,萬物以他自身的規律成長著……,世界仍是那個世界。
-
4 # 我們每天都在想什麼
看怎樣理解庸俗了——沒有精神追求?事實上,我覺得還是跟信仰有關~比如說像一些發達國家如歐美日韓,甚至說像印度、泰國、緬甸、斯里蘭卡這些發展中國家,他們基本都全民信教,包括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等。因此,這些國家的人民,在信仰的浸潤下,不再侷限於每天的吃吃喝喝,生活的從容有目標,臉上都有著可愛的笑容~
反觀中國,全世界絕大部分沒有信仰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中國,當今華人信仰的就是錢,進而生出五欲(財色名食睡),上班賺錢,下班吃吃喝喝,晚上廣場舞或者各種追劇,以及各種吃喝影片,覺得這才是歌舞昇平的生活,對於精神上的追求基本沒有~
但是中國有一個地方例外,就是西藏,那裡基本全民信仰佛教,平時他們去的比較多的地方就是寺院,繞塔,轉經筒,聽佛經開示。平時就持咒唸佛,這就是他們的精神追求。在西藏,感覺那裡的人過得很平靜,沒有內地的這種躁動和不安~
不管這世界如何變化,它總是一種外境,“心淨則國土淨”,把控自己的心是最關鍵的~
回覆列表
友,這是好問題,是個高雅而又不失狂傲的好問題,像你這樣有內涵而又不是低調的人,我怎麼可能會氣到你呢?
世界慢慢趨於平淡,也許是人們見識的多了,經歷的多了,一切事情也許就沒有那麼新奇而刺激了!庸俗的人只是一部分的人,是缺乏上進心和夢想的人,有了得過且過的思想,想法都平凡了,人怎麼會庸俗呢?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麼庸俗,要麼高貴!選擇的權利在於自己!沒有激情燃燒的歲月,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估計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問題!
(題主,不知此文有沒有氣到你,要不你也說幾句,發發牢騷,美言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