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之前說想學營養師,學健身。(對這方面感興趣,想考個證),可是跟他們無法溝通
8
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賈國樑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們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就是都是為你好。

    他們也經常打著愛的旗號做一些傻事,但是他們認為那是正確的事。

    這些家長不在少數。

    那麼作為這些家長的孩子,需要去思考如何才能讓他們答應自己的要求,你有多少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實現這個心願呢?

  • 2 # 心理點滴

    感覺到,你有很強的自我的抱負,有自己的夢想,很有闖勁和不服輸的精神,

    這股勁值得肯定和讚賞。

    你提到得不到父母的支援,一直是被否定,感覺到你深深渴望被他們看見。

    你想要做營養師,教練,這都是關係身體健康養護的,家長沒做支援,或許在家長眼裡,這是個新東西,新東西,意味著一種不定性,是否家長害怕這種不穩定,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更為穩定,只是在溝通交流的過程,語氣過硬,不懂表達,或者說,你可以更耐心些,和家人講講這新東西,具體的談談,還有你的計劃,把優劣都呈現出來,這樣是否更能讓溝通繼續進行。

    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記住最初的目的,不要激情強烈情緒,父母年長,幾十年來被過往的經歷,沉澱社會化,有好有壞,做出的保守的決定和意見是有原因的。

    學著理解,而一旦理解了,你會發現你們的溝通變得會有些不一樣,而理解了,也意味著我們再一次成長了。

  • 3 # 心理大百科

    重要的是溝通!重要的是溝通!重要的是溝通!

    全文乾貨

    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矛盾,很大程度上你是因為溝通,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是如此。

    作為子女和父母交流,總會覺得牛頭不對馬嘴,感覺至父母總是想把自己的一套想法強加在你身上?

    到底怎麼交流,他們才能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答案是——非暴力溝通。

    為什麼要推薦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它的方式雖然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難以溝通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有些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1.道德評判

    道德評判是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

    不知道在與父母的溝通中有沒有過這樣的場景?

    當我們想要某件東西,可能是一頓好吃的,可能是一身新衣服,可能是一個新手機。當父母拒絕為這些東西買單的時候,心裡會想,甚至說出——媽,你真的好煩啊,這麼點小要求都不行。當我們把自己的父母定義成煩,無聊,什麼都不懂之類的字眼。後續如何溝通呢?

    2.進行比較

    在比較時,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活得很慘。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在我們總更加容易看到鄰居的優點,可能這就是距離產生美。我們總能看到小明的爸爸總是可以下班陪小明寫作業,週末帶小明去遊樂園,就覺得特別的羨慕,進而對自己父母產生抱怨,會說“小明的爸爸可以陪他寫作業,去遊樂園,你們從來沒有。你們不愛我。”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爸爸努力工作也是為了給家庭創造更好的條件。更何況爸爸每次從外地回來都會給我們帶一些禮物,有時候是一把糖果,有時候是當地的特產不是嗎?

    3.迴避責任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人們廣泛使用“不得不”這一短語。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顯然,這種表達方式淡化了個人責任。

    我們回想我們為什麼打掃房間的時候,會不會想到是我媽讓我去打掃房間或者我不得不打掃房間。但是這個家只是媽媽一個人的家嗎?打掃房間是不是每位家庭成員的責任?如果我們可以說“我打掃房間是為了有一個更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我們就變成了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寄希望於別人,如果自己必須做的時候,還產生不小的怨氣!

    4.強人所難

    我們想讓父母為自己的某些需要買單的時候,總是以為父母是萬能的。我前幾天想要買臺電腦。於是自己用爸爸的錢買了。但是爸爸給我打電話問我能不能不買電腦,先用我姑的舊電腦。我當時其實心裡很不舒服。我就是想要一個新電腦憑什麼給我箇舊的。但後來爸爸說最近疫情,也不能出去掙錢。家裡最近確實是緊張,再加上一旦開學家裡三個孩子上學都要拿錢。希望我可以理解。我也就欣然的把我夢想中的新電腦換成了舊的。也並沒有覺得爸爸不愛我。我們心中抱有某種期待和要求,如果父母拒絕了,我們真的可以問一下是為什麼?他們是不是真的做不到?

    方法論: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1.觀察2.感受3.需要4.請求

    一.觀察

    提一個問題:你爸爸或者媽媽的哪個行為最受你反感?

    對我來說,我爸最讓我反感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像個法西斯一樣。

    法西斯屬於我對我爸爸的評價,但問題本身是哪個行為。

    那我修改一下,我說他太暴躁了。暴躁一詞還是評價。

    而行為是哪個場景中他做了什麼樣的反應。比如說我妹妹寫作業在我爸多次提醒並要求她把字寫好。妹妹還是沒寫好。我爸就直接把她的本撕了。並且說我這次要打shi你

    我們在與父母溝通他表現不好也就出現兩種情況:

    1.爸,你像個法西斯,真的很暴躁

    2.爸,雖然你好幾次提醒妹妹寫作業把字寫好,她也沒寫好。但是你把她本撕了,還說要打shi她。

    哪一種更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確實做法欠妥?

    二.感受

    首先,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

    我想起了被我奶奶和無數人說過的例子,就是我爸,總是學不會低頭。

    我爸從小特別淘氣。不是偷著家裡的雞蛋去小賣鋪換雪糕吃,就是偷挖別人地裡的紅薯土豆烤著吃。當然這種事情是不可能不被我爺爺發現的。通常就是被拉回家教育一頓。我們也都被父母教育過。大部分教育我們的時候只要我們說一句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了。再加一句解釋,通常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我爸從來就不會示弱。當然也就會被我爺爺一頓胖揍!

    然後,區別感受與想法

    當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

    我和我媽曾經溝通的時候,總會說“媽,我覺得你在XX方面更親我弟弟”

    我媽肯定也會想,我明明親你們一樣多。可能只是方法不一樣,我被自己的女兒這樣說。也不知道天天辛辛苦苦是為了啥?

    但是如果換一種表達方法“媽,你在XX方面更親我弟弟一點,我有點失落,你在xx方面可以對我更關心一點嗎?”

    對母親而言會不會更容易接受?

    下一個,就是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

    在我們與父母的交流中,要培養父母能夠聽懂自己說到哪個詞就是開心了或者真的是生氣了。

    忽然想到一個天天的故事,女兒回到家,忽然想測試一下父母的默契度。就和媽媽悄悄說,“媽,你能不和我爸說一個字,讓我爸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嗎?”媽媽說“那有什麼難的”媽媽去找爸爸,爸爸就說“我愛你怎麼啦?”女兒說這也太神奇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媽媽說:“我們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這麼開放,不能把愛掛在嘴邊上,我還問你爸爸約定好在他手心扣三下就是我愛你的意思。他當然很快就知道了”(如果故事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我們在與父母交流中也要像文中的父母一樣建立屬於彼此的默契。

    最後,站在父母角度,說他們能聽懂的話。

    我們在與父母交流中,也會遇到父母說一些不中聽的話,我們也許會抱怨自己或者父母。不如站在父母的角度說一些能夠被他們接受的話。

    我們總是習慣於含蓄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每次我和我妹妹去超市,我妹想要一個東西時候,往往會說站在某個貨架變說“你猜我想吃哪個?”我就是在心裡默默地翻白眼。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可能知道你要吃哪個?還讓我猜!我猜你哪個都不想吃!

    如果我妹妹說姐姐,我今天就買一個吃的,就要那個薯片。我肯定也會開開心心的給她買。然後我們一起吃!哈哈。我們面對父母也是一樣。最起碼說話能讓他們聽懂!

    三.需要

    社會文化並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

    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

    這一條我要著重說一下我媽:記得去年暑假回來,我爸說要帶我們一家出去吃飯。我們就一起去了一家飯店。過了一會又來了幾個我爸爸的朋友,上了菜以後,看著我媽媽就不大願意吃,吃完以後她又一臉不高興地回了家。換上鞋就打算出去,我問她去哪,我媽說不用管我。大中午一點就一個人走了,後來我和我爸爸都不放心,給她打電話。結果電話也關機了。直到大概五點才回家。說她去圖書館看書了,手機沒電了。我問她那你為啥大中午的出去?怎麼不高興了?我媽說“你半年才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爸說好我們一家人去吃飯,把他那些朋友叫來幹嘛?他們天天一起吃飯。我就不高興”我和我爸都說,你覺得不要叫他們你就說,就肯定不叫他們了。你自己悶了半天心裡不舒服。我們也擔驚受怕還以為你怎麼了。

    當我們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時,有的事情也變得更加容易解決。

    做生活的主人

    在這個階段,我們樂於互助。我們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而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或慚愧。那是自由而快樂的行為。

    迴歸到與父母產生矛盾的第三條,同樣是我們積極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表現在家庭就是幫父母做一些家務。最起碼父母不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家只會一味的索取不是嗎?

    四.請求

    明確談話的目的,提出具體的要求

    在這裡要舉一個男朋友的例子:女生都會或多或少的缺乏安全感一些。我和男朋友就會經常說,你要多關心我一點。男朋友總是說好好好。但是過了一個月,我都沒有見他有什麼不一樣的動靜。我就問他,你都答應我多關心我一點了,怎麼還是沒有見你動呢?然後他說你想讓我怎麼關心你?“你隔幾天給我主動打個電話嘛!”這次他答應了以後,也就真的做到了。

    請求反饋

    在這篇回答我寫過有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倆經常討論《論語》《詩經》等古典文學的問題。但是我倆交流的時候總會我再說這個意思,她在說那個意思。比如前幾天我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網課,教授說中國當前的文學批評史都是建立在西方理論上來構建中國的理論。我們現在的學者學生一定要建立中國的話語權。我也比較認可這個觀點。我就想問她,同不同意。但是她說,這個和我們學的東西有什麼關係呢?我倆的想法又一次擦肩而過了。後來我們又關於與我們現在所學的關係進行了一番討論。

    可見反饋的重要性,如果當時她隨口回答嗯。我們也就會錯過後面的交流,畢竟我們為什麼而學還是很重要的。

    瞭解對方的反應

    在瞭解對方的反應時,我們要能意識到我們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內容,並提出明確的請求。

    我們都知道一些基本的禮貌:別人打電話的時候,不要貿然的打擾;親近的人不高興的時候不要自己在那看個喜劇傻笑;叫朋友出來吃飯,朋友說改天的時候,意思就是拒絕。這些基本的禮貌也就是告訴我們,與別人交流時候,要了解對方的反應。畢竟交流是一個你來我往的過程不是嗎?

    有沒有發現一個小秘密,就是當爺爺奶媽在場的時候,父母更容易答應我們所提的一些不過分的請求!也許是因為爺爺奶奶在懶得因為小事拒絕我們,也許是比較要面子。總之可以答應我出去吃好吃的這種小小心願就可以了呀!

    請求而非命令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只要人們認為我們是在強迫他們,他們就不會樂於滿足我們的需要如何區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弟弟玩遊戲的時候特別特別著迷,我每次把手機給他玩30分鐘,到時間他還沒有打完的時候,就會先說“等等,快完了。”但是我希望他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到點就必須做該乾的事。我會毫不留情的想要從他手裡拿走手機。我弟弟就會出現這種表現:說的一會一會,你就不能等等?你必須等我打完再要手機,你真是討厭。在我看來,我把手機給你玩了半天結果給我來了句——我討厭!我就不該給你玩!

    但是我弟弟換一種說法“我再有5分鐘就完了,好姐姐,你等我一下下行嗎?”我當然也會等他一會。

    所以,當我們希望別人答應自己的請求時,一定對命令說NO!

    目的

    非暴力溝通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絡。使用非暴力溝通時,我們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是出於對生命的愛。一旦人們相信我們看重彼此的感情,並能兼顧雙方的需要,那麼,他們也就會相信我們所表達的願望是請求而非命令。

    沒錯!我把這個不錯的方法搬上來,也是希望更多的小夥伴能夠學會溝通,用好溝通!我相信你看完這篇一定會對這些小技巧有所掌握!

    (內容源自網路@知乎陳九天,侵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倘若大伊萬在你十公里前爆炸,你要建造什麼防禦措施才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