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邪哥說歷史

    清朝中葉(乾隆四十一年至道光十九年即1776年——1839年)人口快速增長,到清末時中國已經有4億人口。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與之前朝代相比,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清朝中葉出現過兩次叛亂,分別是乾隆時期的大小和卓叛亂和嘉慶時期的白蓮教起義,但前者在西北邊疆地區,對中原百姓生活基本沒什麼影響,後者規模不算太大,而且起義維持時間不長,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打擊,社會整體環境還是處於穩定、有序的狀態。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人口增長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2、賦稅制度的最佳化,推行“攤丁入畝”制度。該制度在康乾祖孫三代時期普遍實行。廢除了自西漢以來的人頭稅,實行按土地徵稅,較大程度地減輕了勞動人民的負擔,提升勞動人民生產積極性,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

    3、引進高產量農產品品種,一些原產於美洲的農作物被引入中國並得到大範圍推廣,比如玉米、紅薯、辣椒、西紅柿等,使得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升,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

  • 2 # 青春的那點事

    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一段十分漫長的過程,而在這段漫長的過程當中,中國一直都是以農耕文明作為主導。所以說勞動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項。要說起中國歷史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人口數量最多,那麼一定要說到清朝。 實際上在清朝時期,突然出現了一次人口爆發性的增長。清朝時期從順治年間的7000萬突然到了道光時期增長至了4個億,而這之間不過相差了100多年而已。要知道4個億的人口數量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清朝之前中國曆朝歷代的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明代萬曆年間,而那個時候的人口總數不超過2億。而且清朝的人口數量在頂峰時,甚至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這100年之間,清朝人口突然爆發式的增長呢?

    第一個原因很好解釋,那就是糧食作物得到了更多的引進,而且在農耕技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在什麼時代,糧食的產量都是和人口數量成正比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民以食為天,而且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五穀。但這些糧食雖然能夠滿足人民的營養需求,可是產量卻並不足以達到能夠養活這麼多的人口。但是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明朝時期解除了海禁以後,各種新的農作物全部傳入中國,並且在清朝時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而這些原產於美洲的外來作物,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而這無疑是解決了人口增長的一大難題。在種植技術上,也相比起傳統技藝有了改進。就比如說水稻喜熱好水的特性,在溫度高天氣溼潤的兩廣地區無法推廣。不過這時候卻有了雙季稻,使得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的收穫模式成型,所以水稻的產量一次性就得到了倍增。第二個原因則是廢除了人口稅,使人地產生了分離。在中國的古代土地稅和人口稅都是百姓最重要的負擔,就比如說土地稅是按照土地面積的多少來進行收取的,而人口稅則是按照人口數量來進行徵收的,俗稱為人頭稅。這種稅收制度一共延續了幾千年之久,這也導致了地主豪強地多人少,而他們的納稅也就少;貧困農民地少人多,但是納稅卻十分的多,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也使得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因此歷朝歷代的地主們都會積極虛報土地,農民則是紛紛隱匿謊報人口,這也就使得人口大減稅收又減少。後來到了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就曾說過不再徵收人口稅,而是將人口稅總數固定在一個數值之上。到了雍正皇帝的手裡,又進一步將康熙所制定的人口稅規則,平均分攤到了土地稅之中。也就是說再也不以人口作為收稅的一個標準,同時加上了一些放寬戶籍管理、解放勞動力的措施,徹底廢除了這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從此以後人口和土地進行了分離,地主也不得不實事求是的用地交稅,農民生孩子也不再有所顧忌,這也導致人口迅速的得到了增長。第三個原因是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而中國古代的傳統醫療技術又以經驗總結為主。因此,清朝所具備的醫療經驗應當是歷朝歷代最多的,故醫療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人口數量的暴漲卻並沒有解決清王朝的“閉關鎖國”、“重農抑商”、“君主專制頂峰”、“文字獄”、“政治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一個坐擁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國遠遠落後於世界大潮流,被西方列強肆意欺辱了一百餘年,實在是讓今人扼腕痛惜!!

  • 3 # 魚羊讀史

    清朝時期從順治年間的7000萬突然到了道光時期增長至了4個億,而這之間不過相差了100多年而已。要知道4個億的人口數量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清朝之前中國曆朝歷代的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明代萬曆年間,而那個時候的人口總數不超過2億。而且清朝的人口數量在頂峰時,甚至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這100年之間,清朝人口突然爆發式的增長呢?01、第一個原因就是糧食作物得到了更多的引進,而且在農耕技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在什麼時代,糧食的產量都是和人口數量成正比的。02、第二個原因則是廢除了人口稅,使人地產生了分離。03、第三個原因是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

    第一個原因很好解釋,那就是糧食作物得到了更多的引進,而且在農耕技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在什麼時代,糧食的產量都是和人口數量成正比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民以食為天,而且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五穀。但這些糧食雖然能夠滿足人民的營養需求,可是產量卻並不足以達到能夠養活這麼多的人口。但是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明朝時期解除了海禁以後,各種新的農作物全部傳入中國,並且在清朝時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而這些原產於美洲的外來作物,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而這無疑是解決了人口增長的一大難題。

    在種植技術上,也相比起傳統技藝有了改進。就比如說水稻喜熱好水的特性,在溫度高天氣溼潤的兩廣地區無法推廣。不過這時候卻有了雙季稻,使得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的收穫模式成型,所以水稻的產量一次性就得到了倍增。

    第二個原因則是廢除了人口稅,使人地產生了分離。

    在中國的古代土地稅和人口稅都是百姓最重要的負擔,就比如說土地稅是按照土地面積的多少來進行收取的,而人口稅則是按照人口數量來進行徵收的,俗稱為人頭稅。這種稅收制度一共延續了幾千年之久,這也導致了地主豪強地多人少,而他們的納稅也就少;貧困農民地少人多,但是納稅卻十分的多,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也使得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因此歷朝歷代的地主們都會積極虛報土地,農民則是紛紛隱匿謊報人口,這也就使得人口大減稅收又減少。

    後來到了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就曾說過不再徵收人口稅,而是將人口稅總數固定在一個數值之上。到了雍正皇帝的手裡,又進一步將康熙所制定的人口稅規則,平均分攤到了土地稅之中。也就是說再也不以人口作為收稅的一個標準,同時加上了一些放寬戶籍管理、解放勞動力的措施,徹底廢除了這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從此以後人口和土地進行了分離,地主也不得不實事求是的用地交稅,農民生孩子也不再有所顧忌,這也導致人口迅速的得到了增長。

    第三個原因是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而中國古代的傳統醫療技術又以經驗總結為主。因此,清朝所具備的醫療經驗應當是歷朝歷代最多的,故醫療水平有所提高。

    然而,人口數量的暴漲卻並沒有解決清王朝的“閉關鎖國”、“重農抑商”、“君主專制頂峰”、“文字獄”、“政治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一個坐擁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國遠遠落後於世界大潮流,被西方列強肆意欺辱了一百餘年,實在是讓今人扼腕痛惜!!!

  • 4 # 蕭文昌

    清朝確切人口猛增是在雍正至乾隆時期,這是第一波人口高峰

    第二次是嘉慶時期。

    最主要的是雍正至乾隆年間。

    根本原因兩個

    康熙朝永不加賦雍正朝攤丁入畝

    這兩個原因全是政策措施,本質上都是減輕農民負擔,在古代沒有娛樂生活,可以養活孩子的情況下,自然人口暴漲!

    後期嘉靖朝人口增長是因為來自外面的高產作物正式介入清朝的方方面面。

    這裡有個誤區,很多人都把雍正乾隆時期的人頭增長當成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為的引入 實際上明朝萬曆時期,這些作物就引入中國啦

    說到這裡,我又想到高房價咯,開放二胎?三胎?一百胎都難哦!

    沒有“攤丁入畝”之類的政策,生個屁哦!

  • 5 # 華英雄說歷史

    康乾盛世,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特別是乾隆年間,中國的人口猛增,由幾千萬迅速增加到4億多,真可謂是人丁興旺。

    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口暴增呢?

    首先這是一個難得的和平年代。在明末清初,經過一系列戰亂後,天下終於安定了下來。康熙作為一個頗有作為的君王,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桑、減輕賦稅的措施,人心思定,天下歸心,客觀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長。

    另外,一些易植高產的農作物傳入中國,比如玉米,番薯,馬鈴薯,經過大面積種植,普通老百姓家裡不缺糧食。這段時期,水稻種植技術更是突飛猛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餘糧,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也刺激了人口的大量增長。

    其三,華人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傳統思想也促進了人口暴增。只要不再顛沛流離,只要確保衣食無憂,那就真能做到兒孫滿堂。再加上當時沒有節育避孕措施和意識,家家戶戶兒孫滿堂就理所當然了。

  • 6 # 剪輯也精彩

    清朝自康熙雍正年間免去人頭稅之後,加上引進了玉米、馬鈴薯和番薯,人口增長得非常迅速。清雍正2年(1724年),全華人口2500萬,僅僅42年後到乾隆31年(1766年),人口爆炸性地翻了三番,達到2億9百萬人。再過了83年,即道光29年(1849年),人口又翻了一番,達到4億7千萬人。

  • 7 # 穿越時空的歲月

    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人口大國,一直處於世界前列。但是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限制、戰爭、自然災害、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長率一直不高。

    清朝是中國人口增長較快的時期,特別是1741年到1834年不到100年時間,人口從1.5億增長到4億。為什麼清朝這段時間會發生如此人口大爆發呢?

    1.1741年到1834年期間,歷史上經歷乾隆、嘉慶和道光三任皇帝。而人口的快速増長卻與康熙、雍正皇帝有直接關係。當年康熙、雍正皇帝改革稅制,廢除“人頭稅”,推行“攤丁入畝”。從而讓老百姓不會因為增加人口而增加稅負。實現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目標。

    2.清朝中期,美洲一些種植業在中國得到推廣。比如土豆和玉米的種植業的發展,為人口增長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從乾隆到道光年間100年裡,清朝社會處於封閉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社會里,發展雖然落後,但社會還算穩定。直到1840年鴉品戰爭爆發,清朝社會才正式走向沒落。

    由於這三個方面的原因,1741年到1834年,成為清朝人口猛增的時期。

  • 8 # 記錄歷史人生

    中國向來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漫長的古代時期,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往往都擁有數千萬人口,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不過,由於生產力水平限制,古代中國雖人口基數龐大,但增長率卻並不算高,且往往呈現出週期性:國家統一、強盛時,人口相應增多;國家戰亂、衰弱時,人口相應減少。

    但是,清朝或許是一個例外。據資料統計,在1741年,清朝人口為1.5億(高宗實錄卷157);而到了1834年,清朝人口達到了4億(宣宗實錄卷261)。不到100年,人口數量便增長了幾倍。然而,這時的清朝仍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並未實現工業化,同以前的中國封建王朝也無本質區別,為何會產生如此誇張的人口爆炸呢?

    首先,在清朝中期,由美洲傳來的土豆、玉米等農作物逐漸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土豆、玉米等皆為高產作物,適應性強,產量大,以此作為食物,的確可以餵飽更多的人。不過,綜合清朝各地方誌來看,土豆、玉米播種量都很有限,也並沒有成為人們的主食。故而土豆、玉米的種植並不對人口增長起到主要作用,只起到輔助作用。

    其實更重要的因素,當屬政策的變化。眾所周知,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者除了向民眾收取田畝稅之外,還要依據人丁數量收取人頭稅,“賦”在許多時候便是代指人頭稅。人頭稅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近兩千年,在這種制度下,多一個人就要多承擔一份納稅義務,是故官府大戶常常隱匿一些戶口,平民百姓也不敢生的太多,以求減少納稅。

    清朝康雍乾三帝時期,中國的賦稅體系發生了許多變化,人頭稅已經顯得非常過時。為了進一步鞏固政權,恢復經濟,康雍乾三帝便提出“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口號,並延續了明朝一條鞭法措施,實行攤丁入畝制度,將人頭稅徹底取消,其稅額則分攤入田畝稅計算,以減輕民眾的納稅負擔。

    攤丁入畝實施之後,百姓們身上的生育枷鎖被打破了,故而可以進一步放開生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65636131育。各級官府為了獲取朝廷更多的餉銀、更多的科舉名額,也紛紛獎勵百姓多生,甚至在戶籍上多報人口數量。清朝中期又正值盛世,戰亂、天災較少。所以在一系列綜合因素之下,清朝的人口便實現了快速的增長

  • 9 # 角聲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是康熙朝實行的一項重大的賦役改革,這是有關丁銀徵收的改革措施。清初,丁銀的徵收十分混亂,矛盾也很尖銳。這種混亂,有的是由於制度自身所造成的。清初的丁役制度基本上承襲明制。“田賦”和“丁銀”,歷來是封建國家的主要稅收,合稱“正賦”。所謂“丁役”(丁銀),即按丁服役或納銀。清廷規定:“凡載籍之丁,六十以上開除,十六以上添注,丁增而賦隨之。”凡16歲至60歲的男子為成丁,每個成丁都要服役或交納銀兩。然而各省丁銀並不一致,“有分三等九則者有一條鞭徵者,有丁隨丁起者,有丁隨地派者”。“其科則,輕自每丁一分數釐,重則山西之丁有四兩者,鞏昌有八九兩孝”。

    而且清代的人丁,除了民丁以外,還有屯丁、匠丁、灶丁、漁丁、站丁、土軍丁等,浙江的民丁又有鄉丁與市丁之分。不同的人丁,丁銀也不同。除了按丁納銀外,江西、廣東、福建等省還徵收婦女鹽鈔銀等等。如此複雜和混亂,產生矛盾也屬必然。為保證丁銀的徵收,清廷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戶口管理、人丁編審制度。按制度規定5年一編審。編審時,汰衰老故絕,增入成丁,清查隱漏捏報。然而,清初人丁銳減,為保證丁銀的徵收,暫時以明萬曆年間丁數作原額。有些地方編審時還存在“折丁的現象,即將三等九則之丁,一律折為下下丁計算。這種折算的結果,使編審“成丁”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編丁時,又有各種優免政策,如規定:“其在仕籍者及舉貢監生員與身隸營伍者,皆例得優免。而傭保奴隸又皆不列於丁。”

    地方豪紳就和官吏勾結起來,利用這些規定逃避編丁。又規定編丁只限土著,客籍戶口不計入,也造成一些地方人丁逃亡。特別是清初,有些地方連年戰爭,人口銳減,這些地方就“以亡丁之差,加之孑遺之民”。貧丁無力承擔繁重的丁銀,只好逃亡,因而應役之丁更少,再將逃丁的丁銀加在尚在的人丁身上,使尚在的人丁所承擔的丁銀更加繁重。如此惡性迴圈,矛盾越來越尖銳。如山東黃縣,因為“丁累”,人口“逃亡過半”,有些村莊甚至“逃者十之九。這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社會穩定,人日和土地的開墾都有較快的增長。就整個清前期而言,人均耕地面積呈下降的趨勢,然而康熙年間卻是一個例外,人均耕地面積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順治八年(1651年)人均耕地為7.03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為726畝,康熙四十年為7.3畝,康熙五十年為7.04畝,康熙六十年為7.47畝,康熙六十一年為8.41。即這個時期耕地面積的增長速度快於人口的增長速度,或者說田賦銀的增長速度快於丁銀的增長速度,田賦銀在地丁銀中所古的比例越來越大。

    這種情況也造成康熙晚期人口逃亡增多,丁銀徵收困難。為了穩定人丁不再因銀重而逃亡,穩定社會秩序,使人丁安心於生產,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而保證田賦的收人,實行丁賦改革也就提上了議程,這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項政策,可以視作是一種蠲免措施,即免除滋生人丁的丁銀。很顯然,實行這項措施,必須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康熙末年,由於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國庫存銀經常保持在3000萬至4000萬兩白銀,這就為康熙後期實行這項政策創造了物質條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聖祖釋出諭旨:“朕覽各省督撫奏編審人丁數目,並未將加增之數進行開報。今海宇承平已久,戶日日繁,若按現在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畝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冊內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額。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只將增出實數查明,另造清冊題報。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前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遭叛逆之變。地方殘壞,田畝拋荒,不堪見聞。自平定以來,人民漸增,開墾無遺。或沙石堆積,難於耕種者亦間有之。而山谷崎嶇之地,已無棄土,盡皆種矣。由此觀之,民之生齒實繁,朕故欲知人丁之實數,不在加徵錢糧也”。此令於康熙五十二年在全國實行,均以康熙五十年人丁數徵收丁銀,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把全國徵收丁銀的總額335萬餘兩固定下來,各級官府都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的負擔相對穩定特別是在那些人丁編審混亂、矛盾尖銳的地方,減輕了勞動人民的負擔就更加明顯。生活相對安定,這就減少了人丁逃亡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起,到康熙六十一年,短短的10年中,人丁就增加到253091738人,耕地面積增加到8509940畝,較之康黑五十年,人丁增加了687854人,增2.79%,耕地面積增加了158064806畝,即增加了22.81%。可見這10年中墾荒面積增加迅速。當然,墾荒面積增加,其原因很多,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這項政策為後來實行“攤丁入地”創造了前提條件,即“今滋生人口,概不加賦,則丁口亦有一定,可以派歸田糧,永為成制”,“自續生之賦罷,丁有定數,徵乃可攤”。把丁銀負擔固定下來,但並沒有解決人丁負擔不均的問題。每戶人丁經過一定的時間會發生生死的變化,清廷規定“缺額人丁以本戶新添者抵補,不足以親戚丁多者抵補,又不足以同甲糧多丁頂補。”正是這種“頂補”,使縉紳與官吏相勾結逃避丁銀有隙可乘,以“頂補”的名義,將縉紳的丁銀“頂補”到貧苦農民身上,直到以後實行“攤丁入地”,才使這一矛盾得到解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其積極意義遠遠大於消極意義。不僅減輕了農民及其他勞動者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取消以後所生人口的人頭稅,無疑是鼓勵人口迅猛增長。此後人口猛增,恰與這一政策直接相關。還因為這項政策有豐厚的物質基礎作保證,因此又一次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

  • 10 # 九條老命的貓

    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中國一直被農業文明所主導。因此,勞動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你想談論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人口最多,那麼你必須談論清朝。

    事實上,在清朝,有一個突然的人口爆炸。清朝時,從順治的7000萬到道光的4億,只有一百多年的差距。我們必須知道4億人口是一個天文數字。清朝以前,中國是所有朝代中人口最多的時期,是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總人口不超過2億。此外,清朝的人口在鼎盛時期甚至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在過去的100年裡,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清朝人口的突然激增呢?

    第一個原因得到了很好的解釋,即引入了更多的糧食作物,農業技術有了新的發展。無論哪個時代,糧食產量都與人口成正比。自古以來,食物一直是華人口的主要來源,主要糧食作物是穀物。然而,儘管這些穀物能滿足人們的營養需求,但它們的產量不足以養活這麼多的人。然而,隨著明代新航線的開通和海禁的解除,各種新作物被引入中國,並在清代廣泛種植。然而,這些原產於美洲的外來作物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這無疑是解決人口增長的一大難題。

    就種植技術而言,這也是對傳統技術的改進。例如,米飯喜歡熱和好水。廣不能被推到兩個廣地區,那裡溫度高,天氣潮溼。然而,這一時期出現了雙季稻,使一年兩季或一年三季的收穫模式得以形成,水稻產量一度翻了一番。

    第二個原因是取消人口稅和分割人類財產。中國古代的土地稅和人口稅是老百姓最大的負擔。例如,土地稅是根據土地面積徵收的,而人口稅是根據人口徵收的,通常稱為人頭稅。這種稅收制度延續了幾千年,也減少了地主和權貴,減少了稅收。貧窮的農民擁有更少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但要繳納更多的稅。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也

    使得窮人越來越富有。因此,歷代地主一直在積極歪曲他們的土地,而農民卻隱藏他們的人口,這導致了人口稅收的急劇減少。

    清朝後期,康熙皇帝說他將不再徵收人口稅,而是將總人口稅固定在一定的值。在雍正帝手中,康熙制定的人口稅規則被進一步平均分配到土地稅中。也就是說,人口不再被用作徵稅的標準。與此同時,放鬆戶籍管理、解放勞動力的一些措施被加入進來,徹底廢除了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從那以後,人口就與土地分離了。地主必須以實際可行的方式繳納土地稅,農民對生孩子不再有任何顧慮。這也導致了人口的快速增長。

    第三個原因是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古代中國的傳統醫療技術主要是基於經驗總結。因此,清朝應該擁有歷代最多的醫療經驗,所以醫療水平有所提高。

    然而,人口激增並沒有解決清朝的一系列問題,如“閉關鎖國”、“重農抑商”、“君主專制的頂峰”、“文字獄”和“政治腐敗”。結果,一個擁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國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並在100多年裡被西方列強任意欺凌。這對於今天來說的確是一個遺憾。

  • 11 # 爾朱少帥

    清朝人口爆炸,很可能是一個謊言。

    【一】清朝人口爆炸這個謊言是怎麼來的?

    人們按照明朝史料裡面的丁口黃冊記載,認為清朝初期人口7000萬左右——這本身就是一大笑話。

    中外很多人口專家早已經考證過,明朝的人口記載就是一筆糊塗賬。

    其一,且不說古代的人口普查制度是不是完善,單說明朝的“黃冊”是怎麼記錄人口的,流民、佃戶沒法統計、“夷人”(少數民族)不入冊,女子、老人、殘疾人不登記,甚至10歲以下男丁也可能看心情。就想想,這一下官方統計資料跟實際會差多少人口?

    這些都能在洪武年間的官方檔案看到,為啥要這樣幹?明朝“黃冊”是用來做收稅的依據,收不到稅的人口,朝廷和地方官那就沒心情登記了。

    其二,既然“黃冊”是地方上向朝廷貢稅的依據,一級級地方官那就儘量把自己地面上的丁口,往少了說。為啥往少了說呢?給朝廷少了,地方上就可以留下很多了。這種情況很普遍,明代很多官員奏摺中都有過吐槽。

    當然了,為了避稅,很多老百姓逃避丁口普查,很多偏僻農村的人口根本不在朝廷的記錄之內。

    看看,明朝的丁口黃冊造假有多厲害:永樂初的官方人口資料是6660萬,到永樂10年後官方人口資料變為5000萬!誇張不?永樂的前十年,大明朝國力強盛、政通人和、沒有大災大難,怎麼國家人口沒增長,反而10年時間硬生生少掉1600萬?可見明朝朝廷的人口資料,純屬就是逗比!沒有絲毫參考價值!

    【二】實際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明朝初期繼承的人口起碼超過1.2億;明朝峰值人口起碼超過2億,而明末人口起碼在1.5億以上。

    也就是說,經歷明朝末年的戰亂,清朝初期人口應該是1.2億到1.5億,而到清朝在道光時達到3.8億,在到同治四年時,經歷太平天國和鴉片戰爭,人口人口減少到3.18億。

    如此看來,清朝的人口從建立以後到1870年代,200年也就增長不到三倍。200年裡才有三倍增長,這多嗎?要知道同時期,世界主要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在5倍左右。清朝根本不存在人口爆炸!

    【三】清朝的人口增長實際上是明朝的鋪墊

    宋朝是人口已經破億,明朝時將人口穩定億級水準。同時元明時期引進早熟水稻在南方大規模推廣,薯類和玉米這些高產作物的引進,資本主義萌芽社會分工的發展......都為人口增加奠定了基礎,可惜明朝沒來得及享受這些,就遇上了小冰河時期,天災加人禍,倒斃!

    清朝統治者鼓勵生育,在戶口登記方面更加嚴格,而且沒有對少數民族和婦孺、殘疾人歧視,隱藏的黑戶要比明朝少很多。正好雍正喊了一嗓子“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稅賦跟人口脫鉤,人口增長也成為了地方官員的政績,這才有了清朝人口快速增加的感覺。

    實際上,清朝朝廷前一百年,人口統計數字的增加,更多的是把少數民族和以前的黑戶統計進來了。而清朝後期的人口增加,不過在大基數下的自然增長率而已。

    不要再吹噓清朝人口爆炸啦,不明白的多看看《1368-1953年華人口研究》和《華人口發展史》。

  • 12 # 怪獸小火龍

    一是明末時人口就達一億以上,甚至有學者考證已達兩億。 二是番薯等高產作物從晚明時期已傳入中國,只是在康乾傳播達到高峰。 三是攤丁入畝政策實施,不可否認這一政策的作用,最重要康熙時還研究過變種水稻,成功後向全國推廣…

    我來說說這些美洲食物,對世界人口的增長起了多大作用。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給世界帶來人口暴增.從1550年左右開始研究各縣誌哪年首次提到玉米,依此勾畫出玉米在中國的擴散途徑和持續時間。發現玉米最早是經三條路徑進入中國:第一條路徑是絲綢之路,玉米經中亞於1560年左右進入甘肅;第二條是經印度於1563年進入雲南;第三條途徑是經菲律賓於1572年進入福建。從1776年到1910年間,中國14.12%的人口增長是由玉米所致。而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中國糧食增量的55%是由於這三項新作物。由於引進了易種易長的農作物,令在戰亂中本來會餓死的災民,得以倖存,解決了政府在經濟困難時無 法照顧到的百姓生存問題,所以自明朝以來,華人口就正式邁過了一億的大關。

      這是救命的糧食。而事實上,華人在吃番薯和玉米的時候,幾乎都是先為了充飢,然後才想到烹調的美味。 玉米、番薯、花生、向日癸、辣椒、菸草等這些美洲農作物,跟隨歐洲殖民者的船隻,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後,改變了華人的生活,在清朝引發了一次影響深遠的人口大爆炸。 在隨後的100年中,首次突破3億人口。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人口世界第一的位置。 玉米、番薯都是耐旱、耐瘠的高產作物,葵花和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物質,辣椒的奇特口味,菸草的高額收入,這些美洲農作物的引進是中國古老社會的一次農業革命。糧食產量的增加,養育了更多的人口,培育和繁榮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引發了中國人口的大爆炸。

  • 13 # 木月先森

    清朝人口猛增主要在康乾盛世時期,其實中國的人口增長也是伴隨著天下分合而變動的,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人口大國,其實中國古代無論從科技、軍事、人口、經濟,放眼全世界,一直都是傲視群雄,只不過在近代短短200年中,被外國超越罷了。其實我們更應該對自己的國家有自信,中華民族傳承兩千年,大小戰亂此起彼伏,但都經受住了歷史考驗,這其實也和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有一定的關係。

    從歷代人口數量談起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開始了人口統計,在歷史發展中各個朝代人口增長主要有幾個高峰,一個是西漢漢平帝元始2年,全國有12233062戶,59594978人,這些時期的統計制度還不夠健全,按理應該比六千萬還多,到了大唐盛世,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官方統計有52919309人,這幾個時代人口增長一般保持在千萬級別,沒有突破1億,直到兩宋時期,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南宋宋光宗時期大概有7300萬人口,到了元朝對漢人實行經濟和民族政策上的打壓這一時期人口反而銳減,元世祖1291年人口統計59848964人。

    隨著明朝建立,人口增長開始逐漸增多,並突破了一億大關,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人口達到一億六千三百三十萬,明末清初由於戰亂人口減少,清朝建立後,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統計有90699616人,這一時期人口基數就有九千萬,這為以後人口大增長打下堅實基礎,經過康乾盛世時期再次人口突破1億大關,從此增長迅猛。

    清朝人口躍進式增長

    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全華人口一億四千三百三十萬,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人口達到214600356人,順利突破兩億大關,再後來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再次增長達到301487115人,突破三億大關,僅乾隆一朝人口連破兩億、三億,直到鴉片戰爭爆發前期,道光十四年(1834年),華人口達到401008574人,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中國當時有四億人口,這也是即使鴉片戰爭後,外國列強無法將中國全部殖民地化的人口原因。

    清朝人口增長的內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整個封建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也不斷提高,農耕社會生產技術逐漸成熟,鐵器牛耕,農田套作技術發展成熟。經濟重心南移後,水稻作為主要作物,在種植技術上開發了兩季稻甚至三季稻,糧食生產水平大幅提高。社會相對穩定,百姓修養生息

    經歷過明末戰亂後,清朝前中期雖然小地方摩擦不斷,但整體社會形勢相對穩定尤其在康熙平定了三蕃叛亂後,迎來了難得的康乾盛世。政治環境的穩定,促成了人口的大幅增長,在乾隆一朝,直接越升到三億。

    3· 統治者經濟政策刺激

    清朝的人口統計相對於其他朝代較為完善,這對於統治者對百姓政策有更準確的把握,康熙為了與民生息,大幅裁減蠲免租稅,康熙元年到康熙四十八年,蠲免租稅“所免錢糧萬萬兩有餘”到了康熙四十九年,康熙採用更加寬鬆的政策,“自明年起,普免天下所有錢糧,三年而遍”,到了康熙五十一年,更是減免人頭稅,雍正時期實行“攤丁入畝”,將人頭稅納入田地租稅,大幅減輕了勞動人民頭上的負擔。到了乾隆時期,康熙雍正兩抄朝政策優越性開始顯現,這也是乾隆時期人口劇增的重要原因。

    4.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

    中國古代社會傳統觀念一直注重子孫滿堂,子孫興旺也是一個家族的榮耀,而儒家思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更是將其納入道德標準,再加上康乾時期寬鬆的社會環境,很多人婦女一生能六七個也不算多。

    總結:華人口雖然增長快,人口眾多,但是華人民自古以來愛好和平,不向西方那樣熱衷擴張,這也是到滿清時期,人人守著一畝三分地,清朝不願放眼看世界,閉關鎖國的一個重要因素。清朝人口增長最快主要在乾隆時期,但是之前康熙、雍正政策的改革也功不可沒。

  • 14 # 焚劍煮酒

    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中國約有一億人口,到了清道光三十年(1850),人口增長到4.3億,人口一下翻了四番。

    這與清朝皇帝的賢明是有關係的,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奮發下,至乾隆時期,人口就增長到了3.13億,清朝人口猛增也主要是在這一段時期,而其中原因除了清朝皇帝的勤政以外還與蕃薯等農作物大力推廣種植的原因有關。

    紅薯來華引起的人口大爆炸

    現在普遍認為紅薯到達中國的時間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已普遍有沿海居民出海經商的事情,其中就包括福建的陳振龍。

    陳振龍,福建福州人,身負秀才功名,但因科舉不中,便棄儒經商,前往呂宋島(菲律賓)做起了生意。

    在呂宋時,陳振龍見當地到處都生長著一種作物紅薯,並從當地人口中瞭解到此種作物耐旱、高產,而且適應於各種環境生長。陳振龍想起了家鄉福建,福建多山林少耕地,即使是豐收之年也難以填飽肚子,便起了心思將這種作物引起回去。這就是紅薯得以來到中國的原因。

    起先這種作物並未得到推廣,只在陳振龍自家地中種植,1593年,福建大旱,陳振龍便上書巡撫金學曾推廣種植紅薯,結果大獲豐收,這種作物便開始在福建全境推廣。

    可惜,在萬曆年間便已進入明朝的紅薯並沒有得到官方的重視,可想崇禎皇帝時曾為此而累,實在是太不應該。

    雖然紅薯沒有得到明朝皇帝的重視,但是卻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重視,到了清乾隆年間,紅薯已推廣至全國大部分地區。

    民以食為天,當百姓無需再為生計而發愁時,多生孩子的想法便重新活泛起來,正是紅薯的有效推廣種植才促使的清朝人口大爆發。

  • 15 # 窈窕淑女愛包包

    實際上在清朝時期,突然出現了一次人口爆發性的增長。清朝時期從順治年間的7000萬突然到了道光時期增長至了4個億,而這之間不過相差了100多年而已。要知道4個億的人口數量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清朝之前中國曆朝歷代的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是明代萬曆年間,而那個時候的人口總數不超過2億。而且清朝的人口數量在頂峰時,甚至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這100年之間,清朝人口突然爆發式的增長呢?第一個原因很好解釋,那就是糧食作物得到了更多的引進,而且在農耕技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不管是在什麼時代,糧食的產量都是和人口數量成正比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民以食為天,而且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五穀。但這些糧食雖然能夠滿足人民的營養需求,可是產量卻並不足以達到能夠養活這麼多的人口。但是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明朝時期解除了海禁以後,各種新的農作物全部傳入中國,並且在清朝時期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而這些原產於美洲的外來作物,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而這無疑是解決了人口增長的一大難題。在種植技術上,也相比起傳統技藝有了改進。就比如說水稻喜熱好水的特性,在溫度高天氣溼潤的兩廣地區無法推廣。不過這時候卻有了雙季稻,使得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的收穫模式成型,所以水稻的產量一次性就得到了倍增。第二個原因則是廢除了人口稅,使人地產生了分離。在中國的古代土地稅和人口稅都是百姓最重要的負擔,就比如說土地稅是按照土地面積的多少來進行收取的,而人口稅則是按照人口數量來進行徵收的,俗稱為人頭稅。這種稅收制度一共延續了幾千年之久,這也導致了地主豪強地多人少,而他們的納稅也就少;貧困農民地少人多,但是納稅卻十分的多,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也使得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因此歷朝歷代的地主們都會積極虛報土地,農民則是紛紛隱匿謊報人口,這也就使得人口大減稅收又減少。後來到了清朝時期,康熙皇帝就曾說過不再徵收人口稅,而是將人口稅總數固定在一個數值之上。到了雍正皇帝的手裡,又進一步將康熙所制定的人口稅規則,平均分攤到了土地稅之中。也就是說再也不以人口作為收稅的一個標準,同時加上了一些放寬戶籍管理、解放勞動力的措施,徹底廢除了這幾千年來的人頭稅。從此以後人口和土地進行了分離,地主也不得不實事求是的用地交稅,農民生孩子也不再有所顧忌,這也導致人口迅速的得到了增長。第三個原因是醫療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而中國古代的傳統醫療技術又以經驗總結為主。因此,清朝所具備的醫療經驗應當是歷朝歷代最多的,故醫療水平有所提高。

    然而,人口數量的暴漲卻並沒有解決清王朝的“閉關鎖國”、“重農抑商”、“君主專制頂峰”、“文字獄”、“政治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導致一個坐擁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國遠遠落後於世界大潮流,被西方列強肆意欺辱了一百餘年,實在是讓今人扼腕痛惜!!

  • 16 # 小空話歷史

    2.統治者的政策,康熙年間多次減免百姓的賦稅,到了雍正年間,又實行了攤丁入畝的新政策,更是使得百姓們的負擔減輕。

    3.乾隆年間曾多次鼓勵內地百姓前往邊疆開發土地,當時確實是有很多百姓們選擇了這條路,後拉也由於紅薯的大規模推廣,使得乾隆年間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4.封建社會的思想,當時都是認為生兒子好,女性的地位在當時很低的,也有可能有這方面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怎麼認識周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