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心甜

    三絕指的是:詩歌、劍舞和張旭草書。

    李白詩歌:

    李白的詩歌、樂府以及絕句的成就最高,他的歌行,完全打破了傳統詩歌創作的固有模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化莫測的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瀟灑飄逸,能用簡潔的語言表現出來無盡的思想。

    裴旻劍舞:

    裴旻其人,有劍聖之稱。據《獨異志》載,其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又據傳,畫家吳道子因見裴旻劍舞,出沒神怪既畢,乃揮毫益進。唐時劍舞之風盛行,公孫大娘即是以善舞劍器聞名天下。

    她於民間獻藝時,觀看者可謂人潮似海。草聖張旭曾自言,觀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而得書法之神。

    公孫大娘的劍舞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裴將軍滿堂勢,即根據裴旻將軍獨到的舞劍技藝改編而成。

    杜甫曾大為讚歎: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可見其劍舞之精妙無雙。

    張旭草書: 

    張旭,是才華橫溢、灑脫不羈之人,其個性頗為獨特。他嗜飲如命,常於大醉後提筆落墨,一揮而就,抑或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

    據傳,他甚至有過醉後以頭髮蘸墨書寫之經歷,故又有張顛之雅稱。他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

    他書法功力深厚,字字有法,但又能夠自成一家,創造出瀟灑飄逸、變幻莫測的狂草。他的字深受世人所喜愛,若是偶得片紙隻字,都如獲至寶,世襲珍藏。

    擴充套件資料:

    裴旻和李白都是唐朝的名人,裴旻的劍術和李白的詩都是唐朝三絕之一。不僅如此,李白還曾跟裴旻學習過劍術,因為裴旻的劍術是非常出名的,被人們稱為劍聖。

    裴旻劍術非常高超,關於裴旻的故事也有很多如裴旻射虎、裴旻射殺大蜘蛛、裴旻舞劍等,著名畫家吳道子曾看裴旻舞劍後畫出名畫。

    後世也有說裴旻的劍術其實並沒有那麼厲害,只是花拳繡腿,根本沒有實戰性。但是在《朝野僉載》曾記載裴旻有一次與幽州的都督一起出徵奚人,被圍困後。

    裴旻在馬背上舞劍抵擋奚人射過來的箭,奚人見了都很驚訝,最後奚人都散去了,可見裴旻在劍術上的造詣還是很高的。

    李白其實很年輕的時候就學習劍術,他自稱是十五歲就已經是擅長劍術了,雖然成年後的李白身高不是很高,但是他很瘦,身輕如燕,劍術也是十分了得。

    年輕時候的李白曾為了提高自己的劍術,拜當時的劍聖裴旻為師,因為當時裴旻已經是公認的大唐第一高手。

    李白在劍術上的造詣也不低,所以有人說裴旻劍術第一,李白第二,也有很多人不同意這一觀點,但是總的來說,李白的劍術也是不差的。

  • 2 # 愛芳書法

    唐文宗御封的“三絕”指的是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和裴旻的劍舞。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白,而對於後面兩個人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瞭解,李白的詩歌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的,自然也理解他詩歌的魅力以及偉大之處,那自然在唐朝被稱為三絕之一,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當然,對於張旭的草書,很多人可能不太瞭解,而對於一些書法比較精通的人,自然就學習過他的草書,可以用行雲流水來進行描述,不過他的草書讓人看起來特別的舒服,而且也能夠體現當時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思想的態度,相對來說也是體現了唐朝的書法特點,也能夠有很好的價值和意義。

    接下來就是裴旻的劍舞,而相信很多人對於裴旻就沒有太多的瞭解,裴旻不僅是精通武術,同時,在武術裡面也加入了藝術的美感,這也是使他的劍舞成為唐代文宗御封的三絕之一的原因,相對來說也是非常的有魅力和藝術價值,對於現在來看也是極高的研究和學習的意義,所以唐朝三絕也是名不虛傳的,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和魅力之處,同時也能夠很的體現唐朝的社會以及文化思想的特點。

  • 3 # 必考知識點

    唐朝文宗皇帝之時,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御封李白的歌詩、張旭草書、裴旻劍舞為大唐“三絕”。

    李白的詩歌自然不用提,“詩仙”之名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檔的,他的詩歌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放飄逸,曾鞏曾以《代人祭李白文》贊曰:“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闢天,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

    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張旭草書,得筆法,後傳崔邈、顏真卿。旭言:“始吾見公主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神。”旭飲酒輒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韞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顛”。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復得。裴旻,唐開元間人,其人舞劍亦被譽為唐代“三絕”之一絕。一個人的劍法能夠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狂草相提並論,可見其技藝非常之高超。據《獨異志》載:“開元中,將軍裴旻居母喪。詣道子(畫聖吳道子),請於東都天宮寺畫神鬼數壁,以資冥助。道子答曰:‘廢畫已久。若將軍有意,為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勵,就通幽冥。旻於是脫去服,若常時裝飾。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道子於是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為天下之壯觀。道子平生所畫。得意無出於此。”又據《歷代名畫記》,畫家吳道子因見裴旻劍舞,“出沒神怪既畢,乃“揮毫益進”。

  • 4 # 石丞子

    俗人老李,簡單答題。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和裴旻的劍舞為大唐三絕。絕在何處呢?

    李白以浪漫豪情、精煉傳神的詞句謳歌了大唐盛世

    李白生在盛唐,其詩的豪情與壯美都帶著時代的標籤。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俶儻不群的形象,也深深打上了大唐盛世的文化烙印。

    李白詩歌以豪放為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他善於憑藉想象,以主觀現客觀。他的想象,極其豐富,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藉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於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張旭揮灑自如、雄勁清雅的書法弘揚了大唐藝術

    書法,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藝術,既能充分展現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也能傳承時代文化。張旭草書,是盛唐的藝術瑰寶,也是今人寶貴的文化財富。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曾這樣評價:"張旭草書如龍蚪騰霄,雄強而不失於清雅。" 張旭草書,得筆法,後傳崔邈、顏真卿。旭言:"始吾見公主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神。旭飲酒輒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韞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顛"。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復得。"後輩言筆札者,歐、虞、褚、薛,或有異論,至張長史,無音言矣。"

    裴旻驚悚豪壯、出神入化的劍舞展現大唐繁榮

    劍舞是一種高雅藝術,舞劍者既要有紮實的武學功底,又要善於將武學融於舞蹈藝術,心劍合一,締造美學。開元年間裴旻喪母,特請名家吳道子在天宮寺畫幾幅壁畫,以度亡母,吳道說:常聽說將軍善舞劍,請為我舞劍一曲,觀豪壯氣概。可助我作畫。裴旻立即下孝服,欣然起舞,記載中提到,裴旻舞中有極精彩的特技表演,比如他突然擲劍入雲,高達數十丈,接著,劍象一道電光一樣從空中投射下來,裴旻手執劍鞘接劍,劍準確地插入鞘中。藝術的繁榮的背景一定是時代的昌盛,裴旻作為一位傑出的藝術代表,展現劍舞之美的同時恰恰展現了大唐的繁榮。

    結語

    提及大唐,華人為唐時的繁榮、強大及其璀璨之文化而驕傲。不同於宋,唐朝文治武功皆備。文宗皇帝詔書,將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大唐“三絕”,雖各不相同,然究其本質,亦有相通之處,皆具有大唐文化精神之鮮明特徵。大唐之所以為大唐,更是因為其獨具恢弘、豪放且鮮活的文化氣質。唐時文化精神博大而渾厚,且因為西域文明的注入,又帶著幾分狂放不羈之表現,“三絕”恰恰融合了狂放之特徵而成“三絕”。

  • 5 # 觀察員小宸

    唐朝文宗皇帝之時,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御封李白的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大唐“三絕”,也就是詩仙、劍聖、狂草書。

    李白的歌詩

    這第一絕,便是“斗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

    李白的詩氣勢恢宏,詩風浪漫不循規蹈矩,在情感的表達上,它不像幽咽泉流般掩抑收斂,常常以井噴般氣勢一瀉千里,時而又興趣盎然,彷彿陷於塵世美景。他又不戀王權富貴可以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每首詩中都帶著睥睨天下的輕狂,當現實中事物不能表達願望的時候,就調動歷史衣冠或非現實的神話。可以說“詩仙之名當之無愧。

    裴旻劍舞

    這第二絕,就是有劍聖之稱的裴旻將軍了。

    能成為劍聖最主要的因為當然是他的武藝高強、劍術高超,據《獨異志》載,他“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度無不涼驚慄”,可以看出裴旻將軍的劍術之高超。

    張旭草書

    最後一絕就是張旭的狂草。

    論行書第一,非《蘭亭集序》莫屬。但論起草書,張旭成第二,無人敢為第一。

    杜甫筆下的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可以看出張旭草書的神采。另外張旭嗜酒成性,然後就大呼疾走,落筆成書,因為“顛狂”這一種性格,故而又得名“張癲”,後人若得到他的墨寶,便視若珍品。

    大唐“三絕”名不虛傳,即使到現如今,每個仍然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會贏得大選嗎?他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