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小芷

    父母把一輩子的積蓄都出來了,幫你買婚房,那你是否要本息全數還回去呢?我覺得是不需要的,畢竟年輕人剛出社會,結婚的時候也沒多少錢,所以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心甘情願給兒子買婚房的,這是父母所贈予的結婚禮物,是希望你幸福,你如果還回去了,他們可能會寒心的。

    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父母把一輩子的積蓄都給我了,那他們以後怎麼生活呢?而且自己不還回去也會感到愧疚。那你可以換一個方式把錢還給父母,沒必要直接就給他們,要不然這樣的效果可能會與你的預期相反。

    比如你發了工資,以生活費為名,就每個月給父母寄一筆生活費,畢竟父母的積蓄都在你這了,所以他們的生活費也會出現一點小問題,這時候的他們也會更容易,更安心的接受你的錢。

    其次父母拿出全部積蓄給你買婚房,無非是希望你以後能夠幸福的生活。所以你以後可以多回家陪陪父母,同時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多包點紅包,這樣也可以讓父母更高興,你所顧慮的問題也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

  • 2 # 執業法律人ginger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也是越來越高,尤其是房價,而房價也是最令大家頭痛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沒有足夠的能力買房的。

    而大多數的父母只得拿出自己的多年積蓄或者養老錢大力支援子女買房。當然,現在有很多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猶豫,他們自己參與出資買的房子,是不是成為子女的個人財產?如果父母為子女買房需要注意些什麼。

    1.如果是父母部分出資而為子女購房的。部分出資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首付,如果購房時在結婚前,該不動產所有權應屬於子女婚前財產;如果發生在婚後,但是隻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那麼這房子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如果是登記在雙方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現在大部分的父母為了孩子能夠減輕購房的壓力,選擇部分出資也就是傳統意義上講的首付款。

    2.如果是父母出全資未登記的。當然,這裡主要看一個時間點,在子女結婚前出資為其購房,房子屬於子女的個人財產,是父母所贈與的。

    所以,子女可以獲得不動產的所有權;如果是婚後購買的,父母沒有表明自己的贈與意思,那麼這份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中國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3.父母出資購房需要儘量儲存好相關證據。父母出資購房時,最好直接透過銀行轉賬方式交易房款,途中避免使用現金。父母為購房出資了,就要證明錢是父母出的,銀行轉賬是最好的證明,直接交付現金在證明出資時證明難度很高。

    此外,一定要保留好《房屋買賣合同》、《抵押貸款合同》、付款憑證、銀行存取款單據,這些都是父母出資購房的有力證據。

    4.女方父母出首付,夫妻兩人共同還貸。很多夫妻在結婚時的經濟能力有限,沒有全款全款買房的錢,如果夫妻購買的婚房是由女方父母支付的首付款,剩下的房貸是有夫妻二人共同償還,房子產權也不能認定為女方父母所有。

    而是房本上是誰的名字房子就歸誰,但是離婚時產權所有人應該給予還貸方一定的經濟補償,包括所還的貸款以及房子在婚後的增值價值。

    其實,這是最不保險的方式。在為子女出資購房時,最好是使用銀行轉賬的方式,並且收好發票,如果以後房子出現什麼問題,回執單是你出資購房的最好證明。

    綜上所述,父母為子女購房一定要注意情況,要對出資金額、用途、性質予以明確說明,如果出資為贈與,需要明確贈與的物件,就可以避開糾紛,保護自己的財產。

  • 3 # 人要學會長大

    樓主你好

    這個問題,也是現在的老人和年輕面臨的問題,我個人覺得,什麼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決定的,沒有必須的答案。

    首先父母既然已經是攢了一輩子的積蓄了,那肯定也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了,作為孩子首先應該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同時也要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但如果是父母有能力,孩子很緊張的情況下,那父母能幫點就幫點,不要太過計較,都多為對方想想,多些理解,包容,少些斤斤計較,這樣子不管什麼困難都會一家人解決,千萬不要因為這些事情鬧得彼此都不開心。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希望可以幫樓主解惑。

  • 4 # 使用者3531857348895

    我認為各自留一線。自己留點錢,不要傾盡所有幫兒子買房。然後呢,還子有能力,在不影響其基本生活的情況下,讓他還錢。

  • 5 # Kelly8023

    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父母會要求孩子償還什麼吧,至少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默默為子女奉獻不求回報的,生為子女應該努力奮鬥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安享晚年,子女家庭幸福身體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吧,所以作為子女多陪伴父母,父母應該就很滿足了

  • 6 # Lily753

    有能力一定要還,我08年裝修老媽給了十萬,當時說送,因為小妹房子他們給的按揭,說一碗水端平,出於報答17年給他們買了一套90平新房(寫老媽的名字),裝修家電還花15萬,現在兩老口不高興就換著說我欠他們錢,死的心都有了,我買房,裝修好像都不花錢一樣

  • 7 # 平頭哥垂釣休閒

    人一輩子攢下的就是孩子,好也罷,不好也罷,他始終是你的孩子。天下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父母,你負責把他養大,他不一定幫你養老。從這一點來說,做父母的不要期望值太高,讓年青人任性的去飛吧。做父母的能幫上的就幫一幫,什麼你的我的的,一家人何必計較。孩子闖出成績的,懂得事理了,他會加倍的報答你,守護你。闖不出成績的,只要他們過得安好,你還有何求。沒有成績又來啃你的,你也無須抱怨,能給的還是要給,能幫的還是要幫,別要求回報。如果明知孩子有難而自顧拒幫,一旁觀看,那就是做父母的不對了。父母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房子這麼簡單,同時付出的是期望孩子生活幸福不受委屈的那顆玻璃心。

  • 8 # 蘇哥靚

    父母永遠是兒女們一輩子無法償還的債務。

    兒子成婚,父母用省吃儉用的錢買了婚房,無論兒子兒媳都應心存感恩。可回頭想想,父母的付出,並不都需要兒子未來的連本帶利歸還,而是希望孩子對父母更多的是孝敬,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天下父母的愛都是博大和無私,即使約法三章將來連本帶利歸還,那也是無奈之舉,父母之情,乃滴水之恩,三生都無法報答,換位思考,理應尊崇。

    其實父母為孩子們的付出,遠超孩子們的預想,房產終究給孩子們,未來也始終屬於他們,做為擁有了父輩給予的房產,做為兒子更應心存感恩,你未來家庭的平安健康,一家人的和和美美,才是父母

    的最終所願。

  • 9 # FOUK

    這個問題呢!就看良心了!有良心的不只是這些,更在意父母的付出和親情!這麼多年的養育之恩等等,豈止是拿金錢來衡量的!沒良心的,那就不用說了!

  • 10 # 藍蓮花20170101

    這個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析。

    如果婚房寫在小夫妻倆的名下,那麼父母這個款項和利息可以歸還。

    為什麼不說應該,而是說可以呢?因為如果結婚時,你的婚房是你的加分項,那麼需否歸還應徵得你媳婦的同意。如果結婚時未說明此筆購房款項要日後歸還,則有騙婚嫌疑。

    如果婚房是婚前購買,且只寫在兒子一個人名下,父母出的款項,在你媳婦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能歸還。

    因為婚前購買你個人名下的房產,屬於你獨立持有的婚前財產,婚後需歸還的錢,是夫妻共同財產。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 11 # 使用者阿佬俵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知父母難。不長大成為父母。誰能體會其中之辛苦。父母不求兒女有多大回報。只希望他們平安幸福。

  • 12 # 有什麼意義

    當然可以,這是父母的錢,他們有支配權。就像兒孫輩的時間,也有自己的支配權一樣。為了還父母的借款,努力奮鬥。

  • 13 # 半耕耘

    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買婚房,婚後是否應該連同利息一塊償還?

    先說第1個問題: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不應該全部拿來給兒子買婚房。原因有3個:

    1.可以拿出一部分,不應全部拿出。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一個人一輩子的積蓄,都是用心血和生命換來的,窮人一輩子也許只賺幾萬,也許不夠花,富人一輩子能有幾十萬,甚至更多,無論窮與富,錢都是苦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對於兒子買房,錢的事適可而止最好。原因繼續往下看。

    2.留作養老錢。

    兒子長大的時候,就是父母老的時候,父母從各方面來說,身體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生病吃藥成了常規,說句不好聽的話,後半生過的都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手裡有錢,就等於有了底氣,不會擔心生病看醫生,同時,有錢心裡踏實,沒錢心裡發慌,人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說出了錢的重要性,人老了,身邊還是要備一筆錢為好。

    3.兒子會把積蓄當成靠山,難以自立。

    年輕人活在世上,要有想法,要有自信,要能自立,活出自己的樣樣行行,一旦父母給了積蓄,就有了依靠心裡,花完了還有再要的時候,父母成了他的錢罐罐,可以隨時索取。

    第2個要說的問題是我要回答的重點問題: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婚房,這筆錢,婚後是否連帶利息一起償還?我的回答是:還與不還,只能一分為二的看。這涉及到“還恩不還錢”與“還錢又還恩”2個方面。

    01.還恩不還錢。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不容易,從早上一睜開眼這個時刻,就開始馬不停蹄的工作,一直忙到深夜1,2點鐘,計劃的工作還沒有忙完,就是一天24小時連軸轉,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儘管努力了,盡力了,得到的回報還是少之又少,這就好比農民工,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多少,日子過得確實艱辛,不是他們不夠努力,只因他們的能力有限,在沒有賺到錢的情況下,只能還給父母的恩情。這就叫還恩不還錢。

    02.還錢又還恩。

    這個正好與上面相反,就簡單說下,遇到有錢的兒子,高學歷,高層次,收入豐厚,家裡事情出來,都能從容應付,如果父母給買了婚房,他就一定能還上這筆錢,這就是還錢又還恩。

    說到最後,總之一句話: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婚房,婚後兒子按理都要償還,就看是怎麼還法,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至於利息,有與沒有,都不必還了,說這個就有點生分了。

  • 14 # 空中飄23

    你為什麼婚後才讓兒子還呢?婚前就應該跟兒子把賬結清,這樣可避免笫三方進來把事情搞複雜,邊避免了和兒媳婦發生經濟糾分。

  • 15 # 心靈解放君

    樓主這個問題,在剛結婚一兩年我也是一直糾結的。到底應不應該把父母支助買房的錢,在日後連本帶利地還回去呢?等到我生了孩子,為人父母,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要不我們做下角色代入吧,相信你就不會糾結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孩子呱呱墜地,到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又一次延續,其中要經歷多少磨難和波折?我想西天取經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也不過如此吧。但這個過程中,反饋給我們的驚喜和喜悅,也是等價的,並且在孩子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時候達到巔峰。這種喜悅中包含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在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很多父母為此能付出自己的一切,這種像魔怔似得無私付出,叫愛。在這個時刻,金錢不值一提。

    站在子女的角度:

    父母是我們的頂樑柱。從我們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父母為我們擋過了多少風和雨。其中我們所受父母的恩惠又有多少?我想如果要列出賬單的話那一定是張天價賬單。你會說,那我用一輩子去還,但這個時候父母已經剩下半輩子了。當你意識到這個的時候,你就知道再也還不完了。“連本帶利”只是笑話,既然是笑話,就別說出來冷了父母的心。在父母剩下的日子裡照顧好他們,報答他們,比還錢更重要。

    許冠傑先生有一首關於父母恩的歌曲,其中詞是這樣寫的:

    父母恩,勝萬金,春暉寸草心,推衾送暖,舐犢情深。父母恩千丈,一生把我護蔭,有若明燈驅黑暗。

    總結:父母能用一輩子的積蓄幫你買房,就沒想過要你還,只想你過得比自己都要好,還帶有一丟丟奢望就是希望你多點關心他們,陪伴他們,就像你小時候陪伴父母的樣子,這就是所有。

  • 16 # 穎想法律故事會

    婚房幾乎已經變成結婚的標配,可是,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很多家庭都是依靠父母的幫助,或者採取貸款的方式購買婚房的。一套房子,兩代人的心血。

    一、父母用積蓄幫兒子買婚房,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父母出資,支付房屋首付款,然後,由小夫妻婚後共同還貸。

    如果是這種方式,且將房屋的產權落在自己子女的名下時,被認為是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除非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第二十二條)。

    既然是贈與,那麼,婚後也就不存在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情況了。不論父母是贈與自己的兒子,還是贈與夫妻雙方。

    因此,婚前贈與的部分就歸兒子或夫妻兩人所有,婚後共同還貸的部分按照比例由夫妻二人享有。

    二、除了貸款購房,現實中還存在婚前全款購買的情況,當婚前一方父母出資購買房屋,並將產權落在出資方子女名下時,該房屋視為對出資方子女的贈與。

    因此,父母用積蓄為兒子買婚房,且是全款購買的,產權落在兒子名下,那麼,房子就是父母贈與兒子的。婚後也不存在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情況。

    基於以上內容,雖然華人不習慣簽署“婚前財產協議”,但是,如果想減少糾紛,那麼,對於大額財產,特別是存在父母參與資助的情況,還是最好用書面形式明確一下。如果父母不願意贈與,那麼,最好明確一下借款的金額和償還的方式,以免日後出現不和,需要分割財產的時候,各方陷入扯皮,造成損失。

    ------------------------------------------------------------------

  • 17 # 謎桔

    父母拿出積蓄幫忙購置婚房,婚後是否應該連本帶息一併償還?

    父母掏出所有積蓄幫兒子買房這件事,在現實生活中是常見情況。很多父母省吃儉用,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捨得為自己增添一件價格高的衣裳,買了什麼好吃的東西第一時間給孩子吃。

    等到孩子長大了,上學需要很大一筆錢,作為父母在花錢方面仍會計算手上的錢該如何消費才能更值。直到孩子踏入社會了,作為父母的仍然少了擔心,擔心孩子在外沒有吃好、睡好、穿暖等、到了結婚的年齡,負擔又開始操心兒女的婚姻大事,做為父母是真心不容易,用母親的話講,這些只有真正成為父母的人才會體會到。

    那麼、父母拿出了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購置婚房,婚後是否應該連本帶息一同返還給父母?

    首先我想說,父母出錢幫兒子購置婚房,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而且大部分人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他們覺得父母辛苦掙得錢就應該花在家裡,想過結婚以後連本帶息返還的,至少截至目前,我還沒有見過,很多為人子女想要買房子不夠錢,認為父母就應該幫忙出錢或想辦法湊錢。

    實際上很多父母在兒子購買婚房,當發現兒子不夠錢時都會主動把積蓄拿出來給孩子的,一般的父母會說,我這裡就這麼多,你拿著湊上看看還差多少再想辦法,很少父母會說,我這裡有多少錢先借給你,你日後有錢了再還,但也存在,只是較小部分。

    以我個人站在這件事的角度來講,

    雖然你的父母把這筆錢拿給你時,沒有說明是借給你,也沒有說日後要你償還的意思。若你婚後生活幸福美滿,那麼你父母也會很欣慰的。其次是,如果你婚後的收入來源穩定,且有結餘及較多的情況下,可以每個月的拿出一些錢給父母,讓他們出去吃餐好的,或買幾件質量好的價格貴的衣裳回來穿,跟他們說,現在生活好了,沒必要那麼省,讓他們覺得你現的生活真得很不錯,他們花這個錢就不會那麼小心翼翼了。或是每年找個時間,帶上父母一同外出旅遊,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反過來講,如果說,你父母拿出這筆錢給你買房時,聲明瞭婚後要償還的情況下,那麼就應該記好這筆賬,婚後進行償還。有的父母是因為家裡小孩有多個,把積蓄全部拿出來給其中一個兒子買房,日後其它的孩子結婚需要買房時幫不上,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偏心,因此在當第一個孩子結婚需要用錢時,父母會拿出積蓄幫忙買房,但是也會要求其婚後償還的原因,好在日後其他孩子結婚時幫忙,這樣才不會被認為是偏袒。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到過這樣的情況,家有多個兄弟,大兒子結婚的時候,父母把所有錢都拿出來給大兒子湊買房子,幾年後其他的兒子也陸續結婚,找父母借錢買房時,此時父母身上僅有日常生活費,這個時候兒子就會人會父母偏心不幫忙而鬧彆扭,最後兄弟之間的情誼也開始惡化。

    所以,如果家裡只有一個男孩子的還好,父母在拿出積蓄幫忙買房時,不需要考慮太多,但是如果家裡男孩子有2個以上的,作為父母在這方面還是需要衡量的,避免以後兄弟不好相處。

  • 18 # 職知一二

    父母拿出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買婚房,婚後是否應該連同利息一起償還?

    現在有很多父母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拿出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買婚房,那麼作為兒子,婚後是否應該連同利息一起償還呢?

    首先我覺得這個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要分情況來看,下面我就具體情況來跟大家說一下。

    第一種情況是父母贈予孩子的錢,雙方意見達成並且沒有任何欠條等法律依據,這時候就不需要償還,因為已經在法律方面生效了。不管父母現在是否急需用錢,都不能強制要孩子連本帶利一起償還了。但是這個時候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給予父母一定的幫助。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當時沒有贈予兒子,而是明確表示是借給兒子錢讓他來買房子,這種情況的話兒子是應該償還的。兒子不能打親情牌,裝賴不還錢。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父母也是一樣。

    但是現實中,很多父母表示不想讓兒子還錢,因為現在國家政策特別好,退休的話一個月有幾千塊錢的養老金,足夠2個老人的正常生活。再說了,等到自己去世了,剩下的錢還是兒子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孩子還不還錢都不重要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孩子沒錢還。很多父母只是拿錢替孩子付了房子首付,孩子還面臨著巨大的房貸壓力,並且要養活妻子和孩子,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還父母的債,所以基本上父母的錢都是有來無回的。

  • 19 # 心悅和鳴

    這個問題得分三個前提來解答。

    一、父母只培養兒子長大,不用兒子養老

    若父母不指望兒子養老的話,拿錢出來就跟兒子說明錢只是借給兒子用,婚後連同利息分期還給父母。雙方協商好籤個明細合同,歸定還款的金額及週期。

    二、父母把兒子家當自己家,也希望自己老了後,生活全部由兒子來負責。

    在中國大環境下,父母幫兒子買婚房是普遍現象。好多父母還順帶幫襯照顧孫子,貼補兒子家。這是父母習慣付出,把兒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表現。而彼此預設的也是當父母老了,由兒子來照顧。很顯然,喜歡奉獻的父母也不會去惦記那點利息的。兒子生活過得好,就是他們最大的開心。

    三、父母幫襯兒子,但跟兒子保持一定界限感,生活不全依賴兒子。

    有理性的父母根據自己的能力可以幫兒子攢個首付,後面房貸由兒子來完成。父母自己留有積蓄。平常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子的家主要兒子作主,父母偶爾過去幫忙下,聯絡感情。

    總之,父母拿出一輩子積蓄時候,要先想清楚,自己需要回報什麼,再選擇一種對雙方來說都舒服的模式。至於利息,那都是小事。相對於養大一個孩子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你們說是吧。

  • 20 # 媽媽寶貝

    若是那樣,婚後要求兒子連本帶息一起償還,那還不成敵人了,老年人要想明白,與其歸天后變遺產也得給孩子,不如不要償還,還能父賢子孝其樂融融,畢竟錢財乃身外之物,一家人健康快樂生活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病重,推開心愛的人,對嗎?